mooc统计学_16课后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管理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7:05:54ė09793次浏览653条评论

mooc统计学_16课后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统计学科史:博采众长随堂测验

1、统计政治算术学派的学课代表人物是( )
A、威廉配第和格朗特
B、后答费雪和皮尔逊
C、案m案康令和阿亨华尔
D、整答威廉配第和康令

2、统计《政治算术》在写作上,学课突出的后答特色是( )
A、比较了英国、案m案荷兰和法国的整答多个方面
B、用数字、统计度量和尺寸来说明问题
C、学课为英国的后答殖民战略服务
D、是案m案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作

3、格朗特利用了英国教会的整答数据观察出生和死亡的现象,他制作了第一个( )
A、出生性别率表
B、各种流行病的死亡率
C、死亡率表
D、每年新生儿死亡率

基本研究方法:统计的利器随堂测验

1、用大量观察法发现新生儿性别比的的统计学家是( )
A、凯特勒
B、苏斯米尔西斯
C、格朗特
D、威廉配第

2、反映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统计方法是( )
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统计指标法
D、归纳推理

3、以下方法不是基本的统计研究方法的是( )
A、试验法
B、统计指标法
C、大量观察法
D、统计分组法

基本概念:统计的基石随堂测验

1、下面选项里的( )不是总体的特点
A、大量性
B、可数性
C、同质性
D、差异性

2、全面调查是对( )进行的
A、有限总体
B、无限总体
C、部分总体
D、全部总体

3、如果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大学生,则最具可操作性的总体表述是( )
A、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大学生
B、所有在中国大学就读的大学生
C、所有在中国大学就读且具有中国国籍的大学生
D、所有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就读且具有中国国籍的大学生

第一单元测验

1、统计的含义有三个,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包含在内的是( )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
C、统计报表
D、统计学

2、统计和会计的区别在于统计是为( )
A、统计是为宏观管理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信息
B、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
C、统计是由统计学家创立的
D、会计只是提供财务方面的信息

3、给出统计学这门学科的名字的是( )
A、阿亨华尔
B、格朗特
C、威廉配第
D、康令

4、用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统计学家是( )
A、凯特勒
B、格朗特
C、苏斯米尔西斯
D、康令

5、关于指标和标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
B、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C、标志只能用文字来表示
D、指标和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6、关于变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重是连续变量
B、智商是离散变量
C、咖啡品牌是定类变量
D、性别是定类变量

7、你认为气温是( )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8、对某市私家车进行调查,则调查单位是( )
A、该市每一个有私家车的家庭
B、该市所有有私家车的家庭
C、该市所有私家车
D、该市每一辆私家车

9、以下不能计算平均值的变量类型是( )
A、连续变量
B、定距变量
C、定比变量
D、定序变量

10、人均纯收入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1、下列选项是质量指标的是( )
A、小麦产量
B、产品合格率
C、做作业的时间
D、个人所得税缴纳总额

12、某同学的统计学考了88分,这个数字是( )
A、标志
B、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

13、某公司对一个部门的员工进行调查,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
A、绩效
B、部门
C、年龄
D、学历

第一单元作业

1、请列举几个统计应用的例子

2、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

统计调查:挖掘原矿的利刃随堂测验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下并不是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A、准确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及时性

2、( )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的一种全面调查。
A、全面报表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3、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80%的几家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方案设计:统计调查的前奏随堂测验

1、调查方案实施过程中,调查项目通常以统计表的形式表示,一般可分为( )。
A、简单表和复合表
B、单一表和复合表
C、单一表和一览表
D、简单表和一览表

2、( )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调查时期
D、调查时点

3、统计误差主要分为两大类可消除误差和不可消除误差,可消除误差分为( )和系统性误差。
A、登记性误差
B、抽样误差
C、度量衡误差
D、代表性误差

第二单元测试

1、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分类,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2、要了解某商场电视机的库存情况,宜采用( )
A、直接观察法
B、网络调查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3、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4、统计整理所涉及的资料( )
A、原始数据
B、次级资料
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统计分析后的资料

5、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B、观察法可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C、观察法是一种盲目性的被动感受
D、统计数据的效度和信度的含义是一致的

6、在统计调查中,( )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全面性
D、系统性

7、统计整理的中心任务是进( )
A、统计资料的审核
B、统计资料的分组
C、统计资料的汇总和编制统计表
D、统计分组和编制频数分布表

8、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表按用途分类的内容( )
A、调查表
B、整理表
C、分析表
D、分组表

9、关于全国工业普查,错误的选项是( )
A、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每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统计指标
D、全国国有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10、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
C、确定调查单位
D、登记的方便

11、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1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 )
A、统计部门掌握的资料
B、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后取得的资料
C、直接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所取得的资料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13、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
B、单一表和一览表
C、简单表和复合表
D、简单表和一览表

第二单元作业

1、简单谈谈你所认识的我们国家的统计调查体系。

2、假若现在需要您调查一下学校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它的统计调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统计分组:从原生态到系统化随堂测验

1、某单位职工人数构成表如下: 性别 职工人数 (人) 文 化 程 度 大专以上 中 学 小 学 半文盲和文盲 男 女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
B、男、女
C、文化程度
D、性别和文化程度

2、统计分组的原则是要体现(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
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

频数分布:初显总体分布特征随堂测验

1、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20
B、530
C、540
D、510

3、次数密度是( )
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B、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D、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统计图表:展现数据最佳拍档随堂测验

1、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 )限定
A、表的总标题
B、表的横标标题
C、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
D、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

2、人口死亡率按年龄分组属哪种次数分布( )
A、钟形分布
B、正J形分布
C、U形分布
D、反J形分布

3、条形图中的每一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

计算平均数(二):集中趋势之充分表达随堂测验

1、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平均数的( )
A、变形
B、倒数
C、平均数
D、开方数

2、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C、各组单位数占总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3、.权数的绝对数愈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愈大。( )

位置平均数:集中趋势之稳健表达随堂测验

1、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2、某社区老年人口中有9位百岁以上老人,他们的岁数是101、103、102、110、102、105、102、103、106,由此百岁老人群体资料可知( )。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D、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3、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

方差与标准差(二):离中趋势之常用指标随堂测验

1、某企业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5年职工平均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2、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预期变化

3、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

第三单元测验

1、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和标准差不存在上述的关系

2、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C、各组单位数占总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3、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
A、总体指标数值的大小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4、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价格,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5、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6、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7、已知甲乙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相同,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无法判断
B、乙大于甲
C、甲大于乙
D、甲乙相等

8、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数据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
C、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9、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10、一组数25,29,27,32,30,34的中位数值是 ( )。
A、29
B、29.5
C、30
D、不存在

11、尽管两个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不等,只要其标准差一样,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相同。( )

12、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差异性则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不同。( )

13、一般情况下,把每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的数列称作单项式数列。( )

1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15、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第三单元作业

1、试比较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异同。

2、某大型超市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请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某财经大学甲班的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人数(人) 60以下 10 60—70 20 70—80 30 80—90 20 90以上 10 合计 90 又知乙班的统计学平均考分为77分,标准差为14分。试比较甲乙两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

4、某地区水稻收获量分组资料如下 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耕地面积(亩) 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耕地面积(亩) 150-175 175-200 200-225 225-250 250-275 275-300 18 32 53 69 84 133 300-325 325-350 350-375 375-425 425-500 119 56 22 10 4 合计 600 要求 (1)计算中位数,第一和第三四分位数,众数: (2)计算全距,平均差 (3)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 (4)比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说明本资料分布的偏斜特征

第四章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 (一) :指标的过去现在未来随堂测验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进行对比,以下哪项( )不属于它们的区别。
A、时间状况不同
B、变量数量不同
C、变量性质不同
D、总体是否分组

2、时间数列主要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时序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3、以下各类时间数列中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
A、年末人口数
B、人均房地产住宅投资额
C、平均工资
D、房地产住宅投资额

水平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的基础随堂测验

1、以下不属于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是( )。
A、性质不同
B、平均的对象不同
C、平均的算法不同
D、资料的依据不同

2、某超市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万元) 月初 一 二 三 四 销售额 232 220 209 296 该超市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额为( )。
A、220
B、231
C、221
D、230

3、A 公司第一季度的资金流转情况如下表所示: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商品销售额(万元) 月初的资本额(万元) 300 200 210 150 156 130 160 问A公司第一季度的平均资金流转率为( )。
A、1.55
B、1.75
C、1.65
D、1.45

速度分析:时间数列的相对变动随堂测验

1、以下内容中对平均增长量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平均增长量是观察期内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
B、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
C、平均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观察值个数
D、平均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观察值个数减一

2、以下关于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叙述有误的是( )。
A、发展速度可大于1也可小于1
B、增长速度可大于1也可小于1
C、增长速度可正可负
D、发展速度可正可负

3、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为( )。
A、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之差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和累积法随堂测验

1、若侧重考虑时间数列的最初和最末水平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则应选择( )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首尾折半法
B、几何平均法
C、高次方程法
D、累计法

2、某地区2007-2015年的GDP总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GDP(万元) 3688 3940 4261 4730 5630 6822 在此期间该地区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12%
B、13%
C、36%
D、40%

3、若现象的环比发展速度逐期加快,则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对比有( )。
A、水平法大于累积法
B、水平法小于累积法
C、水平法等于累积法
D、无法判断

构成因素分析:抽丝剥茧寻真相随堂测验

1、观察GDP数据图如下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显示哪种( )类型的因素显著对时间数列进行影响。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2、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中,猪肉价格的时间序列主要反映哪种( )类型的因素对时间数列进行影响。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3、在时间数列的四个类型的因素中,哪类( )因素相对较难进行分析预测。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长期趋势测定:修匀法随堂测验

1、含有N项数据的时间数列经过三项移动平均之后,数据个数变为( )项。
A、N-1
B、N-2
C、N-3
D、N-4

2、时间数列进行偶数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需进行( )次移动平均。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无法确定

3、以下不属于移动平均法特点的是( )。
A、移动平均对数列具有平滑修匀作用,移动项数越多,平滑修匀作用越强。
B、由移动平均数组成的趋势值数列,N项奇数时,趋势值数列首尾各少(N-1)/2,N为偶数时,首尾各少N/2项。
C、移动平均法能够预测时间数列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D、移动平均法不能完整地反映原数列的长期趋势。

长期趋势测定:方程法随堂测验

1、最小二乘法直线趋势方程的估计拟合过程中的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
A、
B、
C、
D、

2、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数列的趋势线,为了简化计算,可采用简捷法来求趋势线中的参数a、b,首先必须先假定( )。
A、
B、
C、
D、

3、拟合的趋势线方程中,的经济意义是( )。
A、初始水平的经济指标值
B、时间指标与经济水平的相关程度大小
C、经济水平的平均增长速度
D、经济水平的平均增长量

季节变动分析:同期平均法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季节指数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季节指数是反映季节变动的相对数
B、季节指数是以全年月或季资料的平均数为基础计算的
C、季节指数越靠近100%季节变动的程度越大
D、季节指数有可能要进行调整

2、季度指数的平均数为100%,月度季节指数之和等于( )。
A、400%
B、1200%
C、120%
D、100%

3、若资料有显著上升的长期趋势,则( )。
A、季节指数年末明显大于年初
B、季节指数年末明显小于年初
C、季节指数年末与年初无显著变化
D、无法判断

第四单元测验

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初人数(人) 300 384 380 391 397 404 420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380人
B、376人
C、386人
D、400人

3、某地区某年2月末的人口数为190万人,3月末的人口数为190.2万人,该地区3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
A、190万人
B、190.1万人
C、190.2万人
D、无法确定

4、由一个11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有10个
B、有11个
C、有12个
D、有9个

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6、某企业的资金投入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76%,则该企业2011-2015年间资金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
C、
D、

7、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简单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加权序时平均法
D、首尾折半法

8、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最小平方法
D、季节指数法

9、某产品产量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65%,2010年比2000年增长了120%,则该产品2010年比2005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
A、
B、
C、
D、

10、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11、以下属于时点序列的特点是( )。
A、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B、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C、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D、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第四单元作业

1、思考测定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有何意义?目前阶段讨论的修匀法和方程法有何异同?

2、某公司是我国空调生产的最大厂家之一,近几年来增长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为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该公司总裁在一次产品成本分析会上要求营销部对公司近年来的销售能力、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做综合分析。 表 近年来某公司的空调销售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销售额 34.5 38.7 46.5 50.0 54.2 56.6 64.3 表 某公司各类空调的成本变动资料 空调 类型 成本总额(亿元) 产量增长率 2009 2001 (%) A型 B型 C型 15 18 24 10 14 15 15 20 18 思考:近年来该公司空调销售额呈何种发展态势,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若呈现线性发展趋势,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2年的空调销售规模;并且分析各类空调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揭示其变动原因。

3、某公司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6月30日 人数(人) 389 395 425 437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4、某地区2010-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下: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45 65 72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 150 增长速度(%) 环比 — 11.5 定基 — 要求:①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②计算该地区2010-2014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③计算2011-2014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5、某公司2004-2014年的产品销售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销售额 90 92 94 101 105 107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销售额 112 116 125 134 149 要求:①应用三年和五年移动平均法计算趋势值。 ②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各年的趋势值。

6、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21 24 42 48 3 5.3 8.4 6.3 6 7.1 15.4 17.9 56 79.5 113 126 要求计算该市该产品出口额的季节比率,并对其季节变动情况做简要分析。

第五章 统计指数

指数概览:定义与分类随堂测验

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 )的相对数
A、空间变动
B、时间变动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没有

2、将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是根据( )分类的
A、指标的性质不同
B、计算的方法不同
C、反应的范围不同
D、反应的基期不同

3、下面哪个不是复杂现象总体( )
A、农贸市场上的所有蔬菜
B、天猫商城所售的商品
C、百货大楼中所称列的商品
D、苏宁易购上所有的小天鹅TG80-easy70WDX 洗衣机

4、请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指标指数( )
A、总产量总指数
B、销售价格总指数
C、销售额总指数
D、总产值总指数

5、CPI是(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综合指数:先综合后对比随堂测验

1、根据指数化因素性质的不同,指数可分为( )
A、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如果用p表示产品价格,用q表示产品产量,则公式 ( )
A、全面反映产品产值的变动
B、综合反映多种产品产量的变动程度
C、综合反映产品价格和产品产量的变动
D、反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3、在编制多种产品的产量指数时( )
A、若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相同,则直接将其产量相加
B、即使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都相同,也不能直接加总
C、若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不同,则只需将其调整为相同单位(如将市斤、公斤、吨都统一为公斤)后直接相加
D、任何情况均能相加

4、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购买的数量,则综合反映( )
A、购买额变动的绝对数量
B、由于商品价格变动使购买额变动的绝对数量
C、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对购买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D、由于购买量的变动使购买额变动的绝对数量

5、同度量因素除了同度量作用以外,还有权数的作用。

指数体系:因素分析随堂测验

1、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报告期
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C、都固定在基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值

2、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2%,是因为物价( )
A、+8.7%
B、+8%
C、-8.7%
D、-8%

3、本年同上年相比,某购物广场商品销售额比去年增加20%,已知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9.7%,则商品销售量( )
A、下降9.7%
B、上升9.7%
C、下降9.4%
D、上升9.4%

4、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35%,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 )
A、10%
B、9.2%
C、12%
D、8%

5、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超出5%,则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
A、8%
B、1.85%
C、2%
D、3.8%

平均数指数:先对比后综合(一)随堂测验

1、在具有基期各种产品生产中的总投入和每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品产量的总变动,应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形式
B、加权几何平均形式
C、加权调和平均形式
D、综合形式

2、在具有报告期某商场销售总额和每种商品销售价格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应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形式
B、加权几何平均形式
C、加权调和平均形式
D、综合形式

3、在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中k通常是( )
A、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B、质量指标个体指数
C、权数
D、同度量因素

4、在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中权数是( )
A、
B、
C、
D、

5、在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中k通常是( )
A、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B、质量指标个体指数
C、权数
D、同度量因素

6、在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中权数是( )
A、
B、
C、
D、

平均指标指数:先平均后对比随堂测验

1、结构影响指数是( )
A、
B、
C、
D、

2、两个农贸市场水果的平均价格9月份比8月份上涨了21%,由于结构的变动使平均价格上涨了15%,则固定构成价格指数为( )
A、5.22%
B、106%
C、6%
D、105.22%

3、总产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与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三者之间构成一个指数体系,它是( )
A、平均指标指数体系
B、总量指标指数体系
C、相对指标指数体系
D、总量指标与平均指标相结合的指数体系

4、如果已知企业报告期和基期4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测定企业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综合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

5、结构变动指数小于1,说明( )
A、基期平均水平较低组数量指标比重不变
B、基期平均水平较低组数量指标比重上升
C、基期平均水平较高组数量指标比重不变
D、基期平均水平较高组数量指标比重上升

CPI:前世今生随堂测验

1、2016年8月份的CPI同比上涨了( )
A、1.5%
B、2.3%
C、0.1%
D、1.3%

2、我国编制CPI时采用的是( )
A、帕氏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链式拉氏指数
D、拉氏指数

3、在某地某农贸市场采价时,若某次在不同摊位采集到的排骨价格分别为25元/斤、24.5元/斤、24.5元/斤、24.5元/斤、26元/斤,则( )为该次该点的价格。
A、25
B、24.5
C、26
D、24.9

4、对于价格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食品,执行“逢五逢十采价制度”;假如在某个月的大白菜价格采集中,在某地某农贸市场的六次价格分别为3.5元/斤、3.5元/斤、4元/斤、4元/斤、3.6元/斤、3 元/斤,则该月该采集点大白菜的价格为( )
A、3.5
B、4
C、3.6
D、3.58

5、全国各个省市县确定的CPI调查的代表品都相同。( )

股票价格指数:大家庭随堂测验

1、下列哪项通常不作为综合平均法股价指数的权数( )
A、基期交易量
B、基期发行量
C、报告期发行量
D、报告期交易量

2、属于( )股价指数 (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综合法
C、综合平均法
D、调和平均法

3、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期是( )
A、1990年9月19日
B、1990年10月19日
C、1990年11月19日
D、1990年12月19日

4、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采用( )计算。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综合法
C、几何平均法
D、综合平均法

5、所有的股票价格指数都是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编制的。( )

第五单元测试

1、根据反映对象范围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2、根据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
A、商品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
A、产量指数
B、销售额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

5、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 )。
A、9%
B、9.18%
C、18%
D、2.91%

6、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 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 )。
A、提高1.57%
B、提高1.8%
C、下降4%
D、下降9.26%

7、表示( )。
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
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8、假设具有两工厂计算期和基期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计算总平均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

9、设有四种股票的价格和发行量资料如下表所示,则股票价格指数为( )。 股票名称 基期价格 本日收盘价 报告期发行量 A B C D 7 9 30 23 11 15 23 11 1900 1750 2570 2000
A、84.3%
B、118.63%
C、86.96%
D、115%

10、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指数形式来编制。
A、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11、指出下列指数中( )为拉氏物量指数。
A、
B、
C、
D、

12、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13、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 )

第五单元作业

1、什么是统计指数?综合指数的一般编制原则是什么?

2、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3、某公司2000年商品销售额为20000万元,2005年增加为58455万元。在这五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了75%,试计算零售量指数,并分析零售量和零售物价两因素变动对零售总额变动影响的绝对值。

第六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抽样调查:定义与几组概念随堂测验

1、某学院共有1000名学生,现欲了解学生的每月生活消费情况,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月生活消费数据对1000名学生的情况进行估算,样本总体是( )
A、1000名学生
B、抽取的50名学生
C、50名学生的月生活消费
D、1000名学生的月生活消费

2、某学院共有1000名学生,现欲了解学生的每月生活消费情况,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月生活消费数据对1000名学生的情况进行估算。上述分析中50名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是( )
A、总体参数
B、总体
C、样本
D、样本统计量

3、样本统计量是用来反映样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样本统计量是( )
A、固定的取值
B、随机变量
C、参数
D、平均数

4、抽样安排为对被抽到的单位登记后不再放回总体的抽样方法。( )
A、放回抽样
B、重置抽样
C、不重置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5、判断——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中,全及总体任一单位被抽选为样本的概率均为1/N( )

概率抽样:常用组织方法随堂测验

1、分层抽样的特点是( )
A、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大
B、层内差异大,层间差异小
C、层内差异大,层间差异小
D、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小

2、整群抽样中的群的划分标准为( )
A、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大
B、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小
C、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大
D、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小

3、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A、分层抽样
B、配额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4、某银行分行有1000个客户,调研人员从中抽取100个进行抽样调查。抽样编号依次为5,15,25,…,,995 ,该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5、按某种标志将所有总体单位分类,然后在各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单位的方式,叫(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常见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基本刻画随堂测验

1、标准正态分布的中位数等于( )
A、0
B、1
C、1.65
D、1.96

2、以下属于非对称分布的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标准正态分布

3、标准正态分布的方差为( )
A、0
B、1
C、1.96
D、1.65

4、( )又可以称为学生氏分布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标准正态分布

抽样分布:抽样推断理论的基石随堂测验

1、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在大样本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趋近于( )
A、. t分布
B、正态分布
C、F分布
D、卡方分布

3、某地区6000名适龄儿童中抽取400名儿童,其中有320名儿童入学,样本入学率的标准差为 ( )
A、0.004
B、0.02
C、0.8
D、0.2

4、抽样分布是指总体均值的概率分布( )

第七章 参数估计

点估计:方法与应用随堂测验

1、关于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B、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C、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D、两者都是确定值

2、A、B是两个无偏估计量,如果A估计量的方差小于B估计量的方差,则称( )
A、A是充分估计量
B、A比B有效
C、B比A有效
D、AB一样有效

3、参数估计的类型有( )
A、无偏估计和有效估计
B、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C、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
D、最小二乘估计和贝叶斯估计

4、设是来自总体X的样本,则下列哪项不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
A、
B、
C、
D、

5、点估计是用样本的统计量直接估计和代表总体参数。( )

区间估计:基本原理(一)随堂测验

1、在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将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抽样极限误差( )
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缩小到原来1/2
C、扩大到原来的倍
D、缩小到原来的

2、在估计某一总体均值时,随机抽取n个单位作样本,用样本均值作估计量,在构造置信区间时,发现置信区间太宽,其主要原因是(  )。
A、选择的估计量有偏
B、抽取样本时破坏了随机性
C、样本容量太小
D、估计量缺乏有效性

3、对于某一项调查来说,根据客观要求应有一个允许的误差限度,这个概念是( )
A、抽样实际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抽样极限误差
D、概率保证程度

4、某班级学生的年龄是右偏的,均值为19岁,标准差为2.5。如果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那么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A、均值为19,标准差为2.5的正态分布
B、均值为19,标准差为0.25的正态分布
C、均值为19,标准差为2.5的右偏分布
D、均值为19,标准差为0.25的右偏分布

5、100(1-α)%不是 ( )
A、把握程度
B、置信区间
C、置信水平
D、可靠程度

6、抽样估计的误差范围与推断的把握程度有密切关系,扩大抽样误差范围,就会降低推断 的把握程度。( )

7、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8、提高估计的准确度可以通过扩大样本容量、减少总体方差来实现。( )

均值的区间估计:大样本情形随堂测验

1、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25,49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将(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 )
A、绝对可靠的范围
B、可能的范围
C、绝对不可靠的范围
D、不可能的范围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总体均值的的置信区间( )
A、越大长度越大
B、越大长度越小
C、越小长度越小
D、长度与没有关系

4、设容量为25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时间13分钟,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3分钟。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
A、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B、应用二项分布表查出p值
C、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z值
D、应用泊松分布表查出λ值

5、设容量为16个女生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身高为1.62米,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未知。若想构造一个全部女生的平均身高的95%置信区间,则应使用( )计算抽样极限误差。
A、
B、
C、
D、

6、可靠程度与准确程度此消彼长。( )

区间估计:总体比例和方差随堂测验

1、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有5件不合格,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A、0.0218
B、0.475
C、0.0689
D、0.5

2、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在样本容量和置信度保持不变的情形下,根据不同的样本值得到总体成数的置信区间长度将 ( )
A、可能增加
B、可能不变
C、可能减少
D、以上都对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4、请选出正确的描述( )
A、
B、
C、
D、

样本容量的确定:抽样的前奏(一)随堂测验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减少,则样本容量( )
A、扩大 9倍
B、扩大8倍
C、扩大1.25倍
D、扩大2.25倍

2、抽样方案中关于样本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体方差大,样本容量也要大
B、要求的可靠程度高,所需样本容量越大
C、要求推断比较精确,样本容量要大
D、不重复抽样下,样本容量大

3、在进行总体成数估计时,若无以往数据,此时推算样本容量可选择P等于( )
A、75%
B、50%
C、65%
D、25%

4、风行者调查小组欲开展一次针对大学生微店购买情况的调查,经公式计算得155.12,则他们此次调查的必要的样本容量为( )
A、155
B、`156
C、160
D、157

5、欲对一批成品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前不久曾经进行的两次全面调查,合格率分别为,,应根据来计算样本容量。 ( )

第八章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提出假设随堂测验

1、备择假设的方向为“<”,称为( )
A、双侧检验
B、左侧检验
C、右侧检验
D、双尾检验

2、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1”的假设检验,称为( )
A、双侧检验
B、左侧检验
C、右侧检验
D、单侧检验

3、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 )

4、一项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必有一个成立,而且只有一个成立。( )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随堂测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
A、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B、小概率原理
C、大数定律
D、置信区间

2、假设检验进行推断的依据是小概率原理,推断不可能会犯错误。( )

3、假设检验是依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的,也就是由部分推断整体,因而假设检验不可能绝对准确。( )

假设检验:基本步骤随堂测验

1、在具体问题中,选择什么统计量作为检验统计量,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统计量是样本均值、样本比率或样本方差
B、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
C、是否已知总体方差
D、显著性水平

2、用于假设检验问题的统计量称为检验统计量。( )

3、显著性水平是小于假设检验中规定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 )

例题解析:单个总体均值检验随堂测验

1、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是( )
A、推断时犯第II类错误的概率
B、推断时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
C、推断时犯第III类错误的概率
D、无法确定

2、假设检验中,如抽样单位数不变,显著性水平从0.01提高到0.1,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
A、也将提高
B、不变
C、将会下降
D、可能提高,也可能不变

3、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当显著性水平设为0.05时,结论时拒绝原假设,现将显著性水平设为0.1,那么 ( )
A、仍然拒绝原假设
B、不一定拒绝原假设
C、需要重新进行假设检验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4、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时, ()
A、可能会犯第一类错误
B、可能会犯第二类错误
C、同时犯两类错误
D、不会犯错误

5、假设检验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将( )
A、都减少
B、都增加
C、都不变
D、一个增加一个减少

例题解析:单个总体比例及方差检验随堂测验

1、在一次假设检验中,P值为0.005,,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结论是( )
A、拒绝原假设
B、不拒绝原假设
C、需要重新进行假设检验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2、P值越小,你拒绝原假设的理由就越充分( )

3、P值是假设检验正确的情况下,得到当前情况乃至更差情况的概率。( )

P值:另一个检验准则随堂测验

1、下列场合适合于用t统计量的是( )
A、总体正态 大样本 方差未知
B、总体非正态 大样本 方差未知
C、总体正态 小样本 方差未知
D、总体非正态 小样本 方差未知

2、如果一项假设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为5%
B、接受备则假设时的可靠性为95%
C、原假设为假时被拒绝的概率为5%
D、备择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为5%

3、测定某种溶液中的水分,由它的10个样本测定值,算得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设该测定值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检验该溶液含水量是否小于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侧检验,检验采取Z检验
B、左侧检验,检验采取t检验
C、右侧检验,检验采取Z检验
D、右侧检验,检验采取t检验

4、某广告制作商声称不少于30%以上的看过此广告的电视观众喜欢此广告。为了证明这一声明是否属实,对抽样调查结果进行了检验。这一假设检验应采用( )
A、双侧检验
B、一侧检验
C、左侧检验
D、右侧检验

5、某厂生产的某种产品,由以往经验知其强力标准差为7.5kg且强力服从正态分布,改用新材料后,从新产品中抽取25件做强力试验,算得样本标准差为9.5kg,需要检验新产品的强力标准差是否有显著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双侧检验,检验采取卡方检验
B、双侧检验,检验采取t检验
C、右侧检验,检验采取卡方检验
D、右侧检验,检验采取Z检验

6、对单个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的,样本必须是大样本( )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初探事物的联系随堂测验

1、对相关分析的前提条件来说,错误的是( )
A、两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B、两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
C、一个是原因变量,一个是结果变量
D、两列变量有线性关系

2、当所有的观测值y都落在直线y=a+bx上时,x与y的相关系数为( )
A、r=0
B、|r|=1
C、-1<r<1
D、0<r<1

3、若物价下降,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
A、不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复相关

相关系数:量化相关程度随堂测验

1、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
A、直方图
B、散点图
C、次数分布多边形图
D、累计频率曲线图

2、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回归分析
D、因素分析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
A、严格的关系
B、不严格的关系
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D、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系数估计随堂测验

1、对回归分析来说,如果x的均值是3,y的均值是5,b的值是2,则a的值是( )
A、2
B、5
C、1
D、-1

2、某回归方程,截距a是3,斜率b是5,则x变化一个单位,y变化多少个单位( )
A、8
B、3
C、5
D、1

3、如果回归方程的a是56,b是37,则回归线与y轴的交叉点的纵坐标是( )
A、56
B、37
C、93
D、0

回归分析:模型评价随堂测验

1、某地高校教育经费(x)与高校学生人数(y)连续6年的统计资料如下: 教育经费(万元)x 在校学生数(万人)y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11 16 18 20 22 25 若建立回归方程,则截距的值是( )
A、-17.92
B、17.92
C、21.3
D、201

2、某地高校教育经费(x)与高校学生人数(y)连续6年的统计资料如下: 教育经费(万元)x 在校学生数(万人)y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11 16 18 20 22 25 在上式的回归方程中,斜率的值是( )
A、0.143
B、0.921
C、0.0955
D、0.0143

3、某地高校教育经费(x)与高校学生人数(y)连续6年的统计资料如下: 教育经费(万元)x 在校学生数(万人)y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11 16 18 20 22 25 回归方程的确定系数是( )
A、1
B、0.67
C、0.78
D、0.97

学习通统计学_16

统计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在学习通的统计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统计学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课程的第16章进行详细介绍。

1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的平均值之间差异的方法。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需要通过计算组内平方和(SSW)和组间平方和(SSB)来确定F统计量。通过比较F值和临界F值,我们可以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即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相等。

16.2 双因素方差分析

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的平均值之间差异的方法,但是与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它考虑了两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需要计算组内平方和(SSW)、组间平方和(SSB)和交互作用平方和(SS(A*B)),并根据F值和临界F值来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

16.3 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

在方差分析中,我们需要对零假设进行假设检验。如果在零假设下,F值小于临界F值,我们就不能拒绝零假设,即我们认为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相等。相反,如果F值大于临界F值,我们就可以拒绝零假设,即我们认为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不相等。

16.4 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我们可能需要进行多个组之间的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包括Tukey HSD、Scheffé和Bonferroni等方法。

16.5 方差分析的应用

方差分析可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它可以应用于很多不同的领域,如医学、教育和经济学等。在医学领域,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在经济学领域,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投资组合的效果。

16.6 总结

统计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方差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以及方差分析的应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T细胞表位一般是构象表位。

A.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只能使用一次摊销法。
B.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C.一个实际电路,为了让负载获得稳定的电压,我们希望电路中的电压源内阻( )。
D.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和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均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3. 社会安全职能是化解( )的有效途径。

A.一个有效的公共演说,需要凑齐画面、角色、情绪和悬念。
B.下列项目中,属于成本类科目是( )。【多选】
C.下列哪种原料药容易被氧化
D.A.他们是谁 B.几个工厂的工人 B的回答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ananas/latex/p/326585

A.SQL Server 索引的两种类型为:____
B.一个表上只能建立一个聚集索引。()
C.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
D.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严歌苓作品的一项是( )


利用反向抻拉的方法,可将坯布经、纬纱向调整至垂直状态。( )

A.地方各级人民的任期是
B.ERP的主要功能模块有( )
C.针叶材管胞和纹孔构成液体的纵向流通通道
D.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即由北吹向南的风则为南风。


无胚乳种子即不形成胚乳。( )

A.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描述正确的是( )
B.你认为本课程有哪些需要之处,如何改进
C.下列不是四环素不良反应的是( )。
D.挤压伤的首要致死原因是 ( )


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的基本要求就是“解春困、健脾胃、阴阳互补”。

A.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
B.对于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D.古代原子论的学说代表人物不包括


男性包皮环切术可降低异性间HIV的性传播,约降低80%。

A.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B.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C.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中,输入电压为Ud,则输出矩形波电压幅值应为
D.fb0fe39f3a5b4be4a55f68a048c66fe8.png


提单正面的内容分为必要记载事项和其他记载事项。

A.核心肌群主要由腹直肌、腹斜肌、腹横肌、下背脊、竖脊肌等组成 ( )。
B.方心曲领,源于唐,盛于宋而延至明。
C.在下列印花税应税凭证中,可免纳印花税的有()。
D.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是( )


宴会上,为表示尊重,主宾的座位应( )。

A.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这说明
B.下面( )不是文中“旅店”的象征意义。
C.《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
D.进口可做原料的废物申请检验检疫需要提交给海关哪些随附单证


关于深昏迷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灸量与灸效的关系,并非灸量越大灸效越好。
B.溶贫的筛查实验不包括( )
C.目前诊断PCOS的主要标准为()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


古瓢琴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古老民间传统乐器。

A.对数学模型的求解结果需要进行数学上的分析,包括()。
B.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2分)
C.查看排序方式命令,可以排列
D.液体摩擦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 随 而减小。


群体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是

A.下面的绩效考核因素中,不属于能力考核的因素是()。
B.主观原因往往引起违约行为,再由违约行为导致纠纷的产生。纯粹的主观原因是多见的
C.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
D.资本公积按照来源不同,设置的明细科目有(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在初期阶段,学生还没有一定数量的汉字积累,在讲解中要注意的是:
B.马克思认为是生产力觉得了生产关系
C.一般作物生育初期农田水分消耗以植株蒸腾为主
D.下列哪项不属于压疮的预防()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被称为____。

A.里培林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个阶段是( )
B.《中庸》引子曰:( )近乎知,( )近乎仁,()近乎勇。
C.苏格拉底让柏拉图去森林里做了什么
D.在图形变换中引入齐次坐标的目的是。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