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中医气功学导论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分类: 每日一练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6:53:22ė91522次浏览651条评论

mooc中医气功学导论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气功的中医整答基本概念

第一章单元检测题

1、气功是气功
A、调身、学导调息、论课调心的后答心身锻炼技能
B、调身、案慕案调息、课完调心三调合一的中医整答养生功法
C、调身、气功调息、学导调心三调合一的论课心身锻炼技能
D、调息为主的后答心身锻炼技能

2、“气功”一词最早见于
A、案慕案《净明宗教录》
B、课完《黄庭经》
C、中医整答《黄帝阴符经》
D、《抱朴子》

3、气功的概念是
A、道家修炼功法的术语
B、中医养生功法的统称
C、古代各家修炼技术的统称
D、现代养生功法之一

4、气功修炼的操作目的是
A、调节肢体活动
B、调节呼吸活动
C、调节心理活动
D、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

5、记载病候导引法治疗的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千金要方
C、圣济总录
D、养性延命录

6、五禽戏首载于
A、A 《养性延命录》
B、《诸病源候论》
C、《抱朴子》
D、《圣济总录》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功疗法的辨治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古代中医的气功疗法就是导引
C、中医气功学包含气功学科
D、气功与中医的哲学基础基本一致

8、“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出自于
A、《奇经八脉考》
B、《灵枢》
C、《针灸大成》
D、《针灸甲乙经》

9、古人认为经络的发现与以下哪项直接相关
A、气功
B、针灸
C、砭石
D、祝由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作用一致
B、心理疗法中患者具有主动性
C、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
D、气功疗法患者具有主动性

11、“心斋”的练功方法出自
A、道家
B、儒家
C、佛家
D、武术家

12、老子强调的养生方法为
A、虚其心,实其腹
B、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C、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
D、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

13、坐忘的操作方法出自
A、颜回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14、气功功法构成的基本要素是
A、调心
B、调息
C、调身
D、三调

15、气功三调合一观念的雏形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A、《净明宗教录》
B、《奇经八脉考》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16、气功中以调整呼吸为主的锻炼称为
A、行气
B、按跷
C、导引
D、吐纳

17、据史书记载,用具有宣导作用的“舞”治疗疾病早在哪一时期即已出现
A、两汉时期
B、唐尧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8、描述气功三调内容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原文出自
A、道德经
B、黄帝内经
C、论语
D、庄子

19、心斋的含义为
A、蹻摩导引
B、专心守窍
C、唯道集虚
D、引气归元

20、原文“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讲述的是
A、深缓呼气过程
B、呼吸停闭过程
C、深缓呼吸过程
D、深缓吸气过程

第二章: 气功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单元检测题

1、气功在历史上最早的出现形式是
A、导引
B、舞蹈
C、按摩
D、吐纳

2、绘有具有宣导作用的舞蹈人形的文物为
A、彩陶罐
B、彩陶盆
C、导引图
D、行气铭

3、现存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修炼过程的文物是
A、行气玉佩铭
B、养生方
C、导引图
D、彩陶罐

4、以下不属于五禽戏的是
A、虎
B、鹤
C、猿
D、鹿

5、《周易参同契》的作者是
A、魏伯阳
B、孔子
C、老子
D、张伯端

6、“气功”一词由谁提出
A、张道陵
B、葛洪
C、陶弘景
D、许逊

7、较早在《典礼》中记载练功偏差的历史人物是
A、曹丕
B、华佗
C、扁鹊
D、孙思邈

8、医家气功的临床专著为
A、《外台秘要》
B、《备急千金要方》
C、《遵生八笺》
D、《诸病源候论》

9、李东垣在气功的临床应用方面有何特点
A、对六字诀的应用深有体会
B、在杂病的治疗上提倡气功疗法
C、在服药时配合静坐以养气
D、把导引列为汗法之一

10、“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由何人提出
A、张景岳
B、沈金鳌
C、孙思邈
D、李时珍

11、新中国成立后,共形成过几次气功高潮
A、1
B、2
C、3
D、4

12、描述“食气”为主的练功方法之专著是
A、行气玉佩铭
B、养生方
C、却谷食气篇
D、呼吸箴

13、“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彻九窍,而实六府。”的内容见于
A、行气玉佩铭
B、养生方
C、却谷食气篇
D、呼吸箴

14、《安般守意经》中“安般守意”是指
A、坐禅时将意念止于鼻端,进入禅定意境。
B、坐禅时意念跟随呼吸出入,进入禅定意境。
C、坐禅时专心听呼吸出入,进入禅定意境。
D、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出入,进入禅定意境。

15、提出风、气、息、喘呼吸四相内容的古籍是
A、行气玉佩铭
B、安般守意经
C、却谷食气篇
D、周易参同契

16、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典籍是
A、太平经
B、道德经
C、周易参同契
D、抱朴子

17、记载病候导引法治疗的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千金要方
C、圣济总录
D、养性延命录

18、张伯端专论内丹修炼的典籍是
A、周易参同契
B、抱朴子
C、悟真篇
D、外台秘要

第三章: 练功前准备

第三章单元检测题

1、不属于练功正常反应的是
A、身体出现寒热的变化或有麻痒、肌肉跳动感产生
B、胃肠蠕动加快,排气排便增多
C、肢体大幅度抽搐不受控制
D、偶有意识不清,昏昏欲睡

2、下列对于动触描述正确的是
A、动触的感觉分为肢体感觉和心理感觉
B、动触仅有八触和十六触之分
C、动触会伴随人练功的整个过程,且不会消失
D、无需理会体内的各种动触感觉,任其自生自灭

3、对于下列练功中出现的异常反应解决方法不正确的是
A、当出现胸闷憋气时,应采用深呼吸加大呼吸强度
B、当出现头胀头痛时,可减轻意守的强度
C、当出现肢体肌肉酸痛时,可调整练功姿势或停止练功进行休息
D、当出现心慌心悸时,应立即停止练习,有心脏疾病者应及时服用药物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选择清静、优雅的环境中练功
B、练功前应吃饱喝足,以免体力不支
C、练功前应活动身体,以免受伤
D、练功前应排空大小便,以免影响入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练功时应严格按照三调基本要求,规范操作
B、练功结束后可直接回归生活态
C、练功结束后不可使用冷水洗浴
D、只要练功者自身放松入静,可忽略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练功者体质强、年龄小、病情轻可多练,反之则少练
B、习练功法应循序渐进,难度逐渐增加
C、习练难度较高的功法可以治疗疑难杂症
D、练功后应感到精神愉悦,身体不甚疲劳

7、气功疗法的禁忌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练习气功
B、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群不可练习气功
C、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人群不可练习气功
D、癌症晚期患者不可练习气功

8、下列练功要领中不正确的是
A、松静自然
B、准确灵活
C、动静结合
D、精神内守

9、下列选项中对于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外界环境的绝对安静
B、需要心身、形神的协调配合
C、通过内松来达到外松
D、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练习

10、下列哪项不是偏差出现的原因
A、意守或存想过度
B、过度追求动触的感觉
C、对于功法操作要求过于严格
D、性格较为内向

11、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纠偏的方法
A、穴位按摩
B、心理疏导
C、拍打经络
D、调整姿势

12、以下哪项属于气功的适应症
A、狂躁症
B、抑郁症
C、癔病
D、戒断综合征

13、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看,气功疗法最适用于治疗内伤杂病中的哪个证型
A、实证
B、郁证
C、痰证
D、虚证

14、站桩功是以下哪种流派的代表功法
A、医家气功
B、道家气功
C、佛家气功
D、武术气功

15、以下哪项不是站桩功操作重点强调的内容
A、动作
B、形正
C、呼吸
D、入静

第四章:调身及实训1

第四章单元检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身就是调整身体静止的姿态
B、调身要求身体极致的放松
C、调身又分为内在调节与外在调节
D、必须用力保持姿态符合标准动作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身要求调整身体达到“形正体松”
B、内在调身是肢体内在感觉、关系的调控
C、外在调身是肢体外在间架、位置的调控
D、易筋经套路不属于气功调身范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整站姿时身体挺拔有力不可放松
B、站桩时要做到力从脚起
C、调整好姿态后要全身极致放松
D、站立时脚趾微微放松不可抓地

4、关于调身中站的要求,错误的是
A、面部放松,似笑非笑
B、腰部伸展,臀部似坐高凳
C、百会、会阴轴线与地面垂直
D、双脚外八字,使身体重量落于脚的外侧

5、下列关于三圆式站桩不正确的是
A、三圆指足圆、裆圆、臂圆
B、三圆桩分为托球式、扶按式、提抱式
C、三圆桩站立时,两脚与肩同宽足尖内扣
D、三圆桩调身是舌尖可抵住上颚或不抵

6、坐式不包括
A、平坐
B、单盘
C、双盘
D、俯坐

7、下列关于平坐式不正确的是
A、练习平坐式时只坐凳或椅的前1/3
B、大腿平直与身体成90°夹角
C、平坐时背靠在椅背上自然放松
D、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8、下列不正确的是
A、练习动功时,力在意先,意与力合
B、动作放松舒展柔和
C、动作与呼吸相合
D、自发动功应可被自身意识控制中

9、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卧式功法应使身体阳面弓起朝外,阴面内收朝里
B、卧式功法又分仰卧、侧卧、半卧、俯卧
C、侧卧式下方手臂屈肘五指并拢放在耳边
D、卧式练习枕头高低应与侧卧等高

10、卧式中最基本的姿势是
A、仰卧
B、右侧卧
C、左侧卧
D、半卧

11、八段锦首见于
A、修龄要旨
B、养性延命录
C、夷坚志
D、遵生八笺

12、胸背的内在操作的基本要领是
A、挺胸收背
B、含胸收腹
C、挺胸拔背
D、含胸拔背

13、头颈部的内在操作的基本要领是
A、舌抵上颚
B、面带微笑
C、头正颈松
D、目视鼻准

14、要求足圆、臂圆、手圆属于以下哪种站式
A、托球式
B、扶按式
C、抱球式
D、提抱式

15、姿势和动作的操作属以下哪项操作范畴
A、调心
B、调身
C、调息
D、动功

第五章:调身及实训2

第五章单元作业题

1、请填写您练习平坐式放松训练的练功感受

2、请填写您练习三线放松法的练功感受

3、请分别填写您练习八段锦前三式的练功感受

第七章:调身及实训4

第七章单元作业题

1、请写下您练习八段锦第四式的练功感受

2、请写下您练习八段锦第五式的练功感受

3、请写下您练习八段锦第七式的练功感受

4、请写下您练习八段锦第八式的练功感受

5、请写下您练习八段锦第六式的练功感受

第八章:调息及实训1

第八章单元检测题

1、下列错误的是
A、调息是调节呼吸快慢的的操作
B、呼吸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胎息
C、调息包括慢、细、匀、长四个特点
D、胎息分为脐呼吸和体呼吸

2、不属于调息中常用呼吸形式的是
A、顺腹式呼吸
B、逆腹式呼吸
C、胸腹式联合呼吸
D、停闭呼吸

3、下列错误的是
A、气功操作中的胸式呼吸不同于自然呼吸
B、在调息中,胸式呼吸应做到慢细匀长
C、在胸式呼吸调息过程中应当用力不用意顺其自然
D、胸式呼吸是腹式呼吸的基础

4、下列正确的是
A、腹式呼吸练习时,用意念控制肚皮配合呼吸起伏
B、逆腹式呼吸与顺腹式呼吸的作用相反
C、顺腹式呼吸比逆腹式呼吸更利于“气”的运行
D、腹式呼吸是丹田呼吸的基础

5、下列错误的是
A、提肛呼吸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
B、配合呼气发音大多为补法
C、发音呼吸依据功法要求可只用口型而不发音
D、提肛呼吸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好

6、一般认为六字诀属于以下哪类功法
A、医家气功
B、儒家气功
C、武术气功
D、民间气功

7、“春嘘明目木扶肝……”六字诀歌诀出自
A、《养性延命录》
B、《备急千金要方》
C、《寿世保元》
D、《修龄要旨》

8、六字诀的发音与呼吸配合多为
A、与吸气同步
B、与呼气同步
C、与呼吸同步
D、呼气结束时

9、嘘字诀重在调整哪脏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10、调息的意义在于
A、正常呼吸
B、孕育内气
C、意守丹田
D、掌控内气

11、呼吸的操作属以下哪项操作范畴
A、调心
B、调身
C、调息
D、动功

12、以下哪项不属于调息正确操作
A、缓慢
B、均匀
C、细长
D、急促

13、呼吸时腹部起伏为特征的呼吸形式是
A、自然呼吸
B、腹式呼吸
C、体呼吸
D、脐呼吸

14、“吸——停——呼”的调息形式属于
A、自然呼吸
B、停闭呼吸
C、体呼吸
D、腹式呼吸

15、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时多选哪种调息形式
A、体呼吸
B、停闭呼吸
C、提肛呼吸
D、山根纳气

第十章:调息及实训3

第十章单元作业题

1、请填写练习完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2、请填写练习完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3、请填写练习完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4、请填写练习完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5、请填写练习完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6、请填写练习完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7、请填写练习完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8、请填写练习完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调息操作后的感受

第十一章:调心及实训1

第十一章单元检测题

1、以下哪项属于气功调心的内容
A、胎息
B、意守
C、修真
D、内丹

2、下列错误的是
A、调心操作贯穿整个三调的过程
B、调心又称为炼神
C、调心是使意识活动转为内向性
D、只有通过调心才能达到三调合一的境界

3、下列正确的是
A、调心操作分为意念调控和境界调控
B、境界调控与意念调控都是主动性的
C、意念调控分为意守和存想
D、意守与注意操作相同

4、以下哪项属于意守丹田的操作
A、注意丹田
B、认识丹田
C、揣摩丹田
D、感觉丹田

5、下列正确的是
A、存想的对象只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
B、存想的目的在于排除意念干扰
C、入静就是意识万念不生
D、入静后会有四个层次的境界

6、气功锻炼的境界是
A、虚无境界
B、排除杂念
C、三调合一
D、松静自然

7、一般情况下,入静的意识境界顺序是
A、松静阶段-快感阶段-动触阶段-虚无阶段
B、动触阶段-快感阶段-松静阶段-虚无阶段
C、松静阶段-动触阶段-快感阶段-虚无阶段
D、松静阶段-动触阶段-虚无阶段-快感阶段

8、以下哪项不属于入静的意识境界
A、动触阶段
B、快感阶段
C、虚无阶段
D、杂念阶段

9、消除一切思维活动的操作是
A、意守
B、存想
C、入静
D、胎息

10、意守操作所应用的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具象思维
D、逻辑思维

11、对实有事物进行心理操作的过程是
A、意守
B、存想
C、虚无
D、入静

12、存想操作所应用的思维方式是
A、动作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具象思维

13、对想象中的事物进行心理操作的过程是
A、意守
B、存想
C、虚无
D、入静

14、心理活动的操作属以下哪项操作范畴
A、调心
B、调身
C、调息
D、静功

15、对实有事物进行心理操作的过程是
A、意守
B、存想
C、虚无
D、入静

第十二章:调心及实训2

第十二章单元作业题

1、请填写练习完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2、请填写练习完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3、请填写练习完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4、请填写练习完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5、请填写练习完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6、请填写练习完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7、请填写练习完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8、请填写练习完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调心操作后的感受

期末考试

中医气功学导论期末试卷

1、气功是
A、调身、调息、调心的心身锻炼技能
B、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养生功法
C、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
D、调身为主的心身锻炼技能

2、“气功”一词最早见于
A、《净明宗教录》
B、《黄庭经》
C、《黄帝阴符经》
D、《抱朴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整站姿时身体挺拔有力不可放松
B、站桩时要做到力从脚起
C、调整好姿态后要全身极致放松
D、站桩时肘、肩、髋、膝都要用力维持肢体平衡

4、气功修炼的操作目的是
A、调节肢体活动
B、调节呼吸活动
C、调节脏腑活动
D、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

5、记载病候导引法治疗的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千金要方
C、圣济总录
D、养性延命录

6、卧式中最基本的姿势是
A、仰卧
B、侧卧
C、左侧卧
D、半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功疗法的辨治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气功治疗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C、导引是古代中医的气功疗法
D、中医气功学包含气功学科

8、不属于调息中常用呼吸形式的是
A、顺腹式呼吸
B、逆腹式呼吸
C、胸腹式联合呼吸
D、提肛呼吸

9、古人认为经络的发现与以下哪项直接相关
A、气功
B、针灸
C、推拿
D、祝由

10、“春嘘明目木扶肝……”六字诀歌诀出自
A、《养性延命录》
B、《备急千金要方》
C、《寿世保元》
D、《修龄要旨》

11、“心斋”的练功方法出自
A、道家
B、儒家
C、佛家
D、武术家

12、老子强调的养生方法为
A、虚其心,实其腹
B、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C、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
D、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

13、以下哪项属于意守丹田的操作
A、注意丹田
B、认识丹田
C、揣摩丹田
D、感觉丹田

14、气功在历史上最早的出现形式是
A、导引
B、按蹻
C、舞蹈
D、吐纳

15、绘有具有宣导作用的舞蹈人形的文物为
A、彩陶盆
B、彩陶罐
C、导引图
D、行气铭

16、现存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修炼过程的文物是
A、行气玉佩铭
B、导引图
C、彩陶盆
D、彩陶罐

17、气功锻炼的境界是
A、虚无境界
B、排除杂念
C、松静自然
D、三调合一

18、《周易参同契》的作者是
A、魏华存
B、魏伯阳
C、老子
D、张伯端

19、不属于练功正常反应的是
A、身体出现寒热的变化或有麻痒、肌肉跳动感产生
B、胃肠蠕动加快,排气排便增多
C、会有热流感随着经络传导
D、肢体大幅度抽搐不受控制

20、较早在《典礼》中记载练功偏差的历史人物是
A、曹丕
B、华佗
C、扁鹊
D、孙思邈

21、下列对于动触描述正确的是
A、动触的感觉分为肢体感觉和心理感觉
B、动触仅有八触和十六触之分
C、动触会伴随人练功的整个过程,且不会消失
D、无需理会体内的各种动触感觉,任其自生自灭

22、李东垣在气功的临床应用方面有何特点
A、对六字诀的应用深有体会
B、在杂病的治疗上提倡气功疗法
C、在服药时配合静坐以养气
D、将五禽戏作为主要功法

23、“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由何人提出
A、张景岳
B、沈金鳌
C、孙思邈
D、李时珍

24、新中国成立后,共形成过几次气功高潮
A、一
B、二
C、三
D、四

2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选择清静、优雅的环境中练功
B、练功前应吃饱喝足,以免体力不支
C、练功前应放松心情,着装舒适
D、练功前应活动身体,以免受伤

26、下列练功要领中不正确的是
A、松静自然
B、准确灵活
C、动静结合
D、精神内守

27、下列选项中对于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外界环境的绝对安静
B、需要心身、形神的协调配合
C、通过内松来达到外松
D、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练习

28、下列哪项不是偏差出现的原因
A、意守或存想过度
B、过度追求动触的感觉
C、患有精神疾病
D、性格较为内向

29、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纠偏的方法
A、穴位按摩
B、心理疏导
C、调整姿势
D、放松身体

30、以下哪项不是站桩功操作重点强调的内容
A、动作
B、形正
C、体松
D、入静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功疗法的辨治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气功治疗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C、古代中医的气功疗法就是导引
D、气功与中医的哲学基础基本一致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作用一致
B、心理疗法中患者具有主动性
C、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
D、气功疗法就是催眠疗法

33、以下属于五禽戏的是
A、虎
B、熊
C、猿
D、鹿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身就是调整身体静止的姿态
B、调身要求身体极致的放松
C、套路动作不属于调身范畴
D、必须用力保持姿态符合标准动作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身要求调整身体达到“形正体松”
B、内在调身是肢体内在感觉、关系的调控
C、外在调身是肢体外在间架、位置的调控
D、气功练习中的自发动作也属于气功调身范畴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整站姿时身体挺拔有力不可放松
B、站桩时要做到力从脚起
C、站桩时肘、肩、髋、膝都要用力维持肢体平衡
D、站立时脚趾微微放松不可抓地

37、关于调身中站的要求,正确的是
A、面部放松,似笑非笑
B、上身正直,含胸拔背
C、腰部伸展,臀部似坐高凳
D、百会、会阴轴线与地面垂直

38、下列关于三圆式站桩正确的是
A、三圆桩分为托球式、扶按式、提抱式
B、三圆桩站立时,两脚与肩同宽足尖内扣
C、三圆桩调身是舌尖可抵住上颚或不抵
D、初练三圆桩感到疲乏时应采用休息式休息

39、调身的坐式包括
A、平坐
B、单盘
C、双盘
D、靠坐

40、下列关于平坐式正确的是
A、练习平坐式时只坐凳或椅的前1/3
B、大腿平直与身体成90°夹角
C、手可成抱球式或自然垂放在大腿上
D、平坐时背靠在椅背上自然放松

41、下列正确的是
A、练习动功时,力在意先,意与力合
B、动作稳定,速度均匀
C、动作与呼吸相合
D、自发动功应可被自身意识控制中

4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卧式功法应使身体阳面弓起朝外,阴面内收朝里
B、侧卧式下方手臂屈肘五指并拢放在耳边
C、卧式练习枕头高低应与侧卧等高
D、仰卧时四肢放松,口眼轻闭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胎息
B、调息包括慢、细、匀、长四个特点
C、胎息分为脐呼吸和体呼吸
D、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种形态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功操作中的胸式呼吸不同于自然呼吸
B、在胸式呼吸调息过程中应当用力不用意顺其自然
C、胸式呼吸是腹式呼吸的基础
D、从胸式呼吸到腹式呼吸可采用分段下降的方法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腹式呼吸练习时,用意念控制肚皮配合呼吸起伏
B、逆腹式呼吸与顺腹式呼吸的作用相反
C、小周天练习时常用顺腹式呼吸“通关”
D、顺腹式呼吸比逆腹式呼吸更利于“气”的运行

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停闭呼吸可加强呼气或吸气的效果
B、提肛呼吸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
C、配合呼气发音大多为补法
D、发音呼吸依据功法要求可只用口型而不发音

47、以下哪项不是气功调心的内容
A、胎息
B、意守
C、修真
D、内丹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心操作贯穿整个三调的过程
B、调心又称为炼神
C、调心是使意识活动转为内向性
D、调心能改变意识活动的形式

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境界调控与意念调控都是主动性的
B、意念调控分为意守和存想
C、意守与注意操作相同
D、意守只将意识守在体内

50、下列不正确的是
A、存想的对象只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
B、存想的目的在于排除意念干扰
C、入静可以刻意练习成功
D、入静后会有四个层次的境界

51、气功的是古代各家修炼技术的统称

52、“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出自于《奇经八脉考》

53、坐忘的操作方法出自孔子

54、“气功”一词最早由葛洪提出

55、《诸病源候论》是医家气功的临床专著

56、八段锦首见于南宋洪迈的《夷坚志》

57、六字诀属于医家气功

58、五禽戏首载于《养性延命录》

59、意念调控包括意守、存想、入静

60、入静的意识境界顺序一定是:松静阶段-动触阶段-快感阶段-虚无阶段

中医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已经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里,中医气功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医文化的机会。

中医气功的基本概念

中医气功是一种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为主要目的的健身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和气血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形神合一的气血运行系统,通过适当的调理和锻炼,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气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目的,中医气功可以分为内功、外功、医疗功和心理功。

内功

内功是指通过内部调理和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太极拳和八段锦。

外功

外功是指通过外部锻炼和招式演练来练就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功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少林拳和形意拳。

医疗功

医疗功是指通过中医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和改善身体健康的功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气功养生。

心理功

心理功是指通过中医气功的理论和方法,调节情绪和改善心理健康的功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静坐调息和黄帝内经。

中国大学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内容

中国大学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气功基础理论、气功练习技巧和气功养生实践。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和气功基础理论主要是理论课,包括经络学、气血学、五行学、腧穴学、养生学等,为学生提供了中医学和气功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气功练习技巧和气功养生实践则主要是实践课,包括各种气功功法的讲解和演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中医理论,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调节身心、治疗疾病的实用方法。

中国大学中医气功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预防疾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医气功作为一种传统保健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国大学中医气功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中医气功研究,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中医气功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同时,中国大学中医气功学的教育也应更加注重实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医气功专业人才,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