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PM2课后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资格类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4:04:42ė86695次浏览611条评论

中国大学PM2课后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粉尘的中国性质及其危害(一)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一讲粉尘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性

1、大学答案答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定义的课后呼吸性粉尘是指最大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微米,3.5微米粉尘沉积效率为50%。完整
A、中国3.5
B、大学答案答案5
C、课后7.5
D、完整10

2、中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大学答案答案粉尘种类为煤尘时,课后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时,完整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微克/立方米。中国
A、大学答案答案2.5
B、课后3.5
C、4.5
D、5

3、广义上讲粉尘就是指矿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微细固体集合体。

4、微尘是指阻力直径小于0.25微米的粉尘。

5、粉尘的存在可以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6、长期从事岩巷掘进作业的职工易患煤工尘肺。

7、英国医学研究会定义呼吸性粉尘为: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的采集效率为50%。

8、PM2.5是指粉尘的几何当量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

9、一般来讲,烟尘的粒径普遍小于矿尘粒径。

10、当矿尘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时,该类矿尘具有毒性。

11、沉积于器壁表面的粉尘可以转化为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反之不行。

12、超微粉尘可以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测到。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二讲 粉尘的粒度分布

1、下列能够描述自然界的粉尘粒度分布的曲线类型有?
A、粒度分布曲线(y)
B、累积分布函数与(R)
C、对数正态分布函数
D、筛下通过率曲线(D)

2、常见的单一粒径粉尘粒子的粒径可由哪些形式表述?
A、投影径
B、空气动力径
C、几何当量径
D、物理当量径

3、从卫生角度看,下列哪几个粉尘的粒级属于我国工矿业划分的粒级区间?
A、小于2.5微米
B、2.5~5微米
C、大于10微米
D、5~10微米

4、粉尘的空气动力直径是单一粉尘物理当量径表征的一种。

5、煤岩的破碎性系数越大,表明粉尘的粒度分布越宽。

6、粉尘的破碎程度系数越大,则表明破碎后的粉尘细粒径所占比例越小。

7、分散度是指粉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度的粉尘所占的百分比,不同性质的粉尘集合不存在分散度一致的情形。

8、粉尘的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个数标准的粒度分布和质量标准的粒度分布。

9、采用个数标准的粒度分布和质量标准的粒度分布其数值相同。

10、自由沉降径指在空气中密度相同的尘粒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沉降所达到的末速度与圆球所达到的末速度相同时的球体直径。

11、空气动力径指在运动的空气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g/cm3的圆球的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12、同一尘粒按 不同定义所得的粒径在数值上是不等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明确所采用的粒径表示方法。

13、采用显微镜测定粉尘的粒径,得到的是粉尘的投影径;而采用过滤除尘法测得的粉尘粒径是体积当量径。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三讲 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1、在气态介质中,产生粉尘的粘附的力主要有:
A、范德华力
B、毛细力
C、表面张力
D、电荷力

2、一般来讲,可以利用粉尘的光学特性测定粉尘的:
A、浓度
B、密度
C、分散度
D、润湿性

3、以下哪些是亲水性粉尘( )?
A、石英
B、滑石粉
C、石灰石粉
D、煤粉

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则对人体的危害越小。

5、煤系地层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变化不大。

6、无烟煤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烟煤。

7、粉尘的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大。

8、粉尘的凝聚是单个粉尘粒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和相互碰撞的结果。

9、表面张力越大的液体对于粉尘的润湿性效果越好。

10、粉尘越细,其具有的亲水能力越好。

11、光强经过粉尘后的反射值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12、不同性质的粉尘对于同一性质的液体的亲和程度不同。

13、粉尘的真密度一般比视密度值大。

14、亲水性粉尘的润湿角小于90度,疏水性粉尘的润湿角大于90度。

第一章 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二)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四讲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粉尘本身具有的毒性也是粉尘危害呼吸系统的原因之一。

2、部分粉尘可以引起对身体的局部刺激或腐蚀性,但不会引起全身症状。

3、生石灰粉尘对眼睛的刺激主要是机械性刺激作用。

4、不同种类的粉尘可以诱发的癌症类别不同,如沥青可以诱发皮肤癌,石棉可以诱发胃癌。

5、某些吸入性粉尘可以诱发哮喘等变态反应。

6、冬季重污染天气常常引起呼吸疾病高发,其原因之一是粉尘浓度高,而与粉尘是否携带致病菌无关。

7、垃圾处理站的工人也会受到粉尘携带的致病菌的感染威胁。

8、尘肺病是职业病的一种。

9、部分粉尘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10、具有毒性的粉尘可以引发身体中毒。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五讲 尘肺病及其预防

1、粉尘对肺部的影响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尘肺病 肺炎 肺癌,其中尘肺病病程是可以逆转的。

2、尘肺病是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3、石棉尘肺病属于职业性尘肺病的一种。

4、区分尘肺病是良性或是恶性的依据是根据尘肺病是否合并恶性疾患,是否降低工人的劳动能力,其中矽肺是一种良性尘肺病。

5、依据最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可以根据X射线胸片将尘肺病划分为 无尘肺、一期尘肺、二期尘肺、三期尘肺。

6、依据《职业性尘肺病的理诊断》分类,分为结节型尘肺、弥漫纤维化型尘肺与尘斑型尘肺,其中石棉肺属于结节型尘肺。

7、肺结核是矽肺引发的常见的并发症。

8、呼吸性粉尘分散度越大,则对人体所能引发的危害越大。

9、粉尘粒子的大小是制约尘肺病发病机制的决定性因素。

10、相同工况下,粉尘浓度越高,尘肺病发病率越高,所对应的发病工龄越长。

11、车间内沉积的粉尘对尘肺病的发病没有影响。

12、为减少尘肺病的发生,应该严格禁止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从事矽肺作业。

【单元测验】第一章 第六讲 PM2.5与大气污染防治

1、下列属于API评价指标中污染物种类的是( )。
A、NO2
B、PM2.5
C、PM10
D、SO3

2、下列参与AQI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
A、CO
B、NO2
C、PM2.5
D、SO3

3、PM2.5浓度与空气质量有正相关的关系。

4、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测算方法,空气质量指数是指两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单一概念性的指数值形式。

5、PM2.5纳入了API污染物评价体系中。

6、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7、普通医用口罩对PM2.5具有良好的防范效果。

8、AQI指数每天发布一次,API指数每小时发布一次。

9、细颗粒物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

10、植物花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第二章 粉尘测定与PM2.5的监测

第二章 第一讲 粉尘浓度的测定随堂测验

1、粉尘浓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 或颗粒数。

2、从职业病防治的角度常用 来表示粉尘的浓度

3、常见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前置淘析器有:_______、离心淘析器和冲击分离器。

4、滤膜增重测粉尘浓度装置主要由_______、转子流量计、流量调节装置、抽气泵等四部分构成。

5、不同的快速直读测尘仪是利用不同的物理学原理研制的,按其检测原理分为 、 光散射法、摩擦电法、超声波法、压电晶体法、微波法、β射线法。

第二章 第二讲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随堂测验

1、粉尘分散度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一样,不用校准刻度即可测量粉尘粒子的尺寸。

3、粉尘分散度是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_____.

4、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 、液相沉降法、气相离心沉降法等。

5、MD-1粉尘分散度测定仪是根据 原理和比尔定律测定粉尘粒度分布的

第二章 第三讲 大气环境中PM2.5浓度的监测随堂测验

1、大气环境中24小时PM2.5浓度平均值达到95μg/m3时,空气质量为良。

2、细颗粒物(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3、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时应考虑两方面的指标: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 。

4、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的方法有:基于专家经验的优化布点、基于效率评价的优化布点和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布点,在上述3种方法中常用的是 。

5、PM2.5浓度的三种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 、微量振荡天平法、β射线法

【单元测验】第二章 第一讲 粉尘浓度的测定

1、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颗粒数或( )。
A、分散度
B、分子量
C、颗粒数
D、质量

2、粉尘浓度有2种表示方法:分别是计数浓度和( )。
A、质量浓度
B、分散浓度
C、百分比浓度
D、体积浓度

3、从职业病防治的角度常用( )来表示粉尘的浓度。
A、百分比浓度
B、分散浓度
C、计重法
D、体积浓度

4、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设计,按照( )原理,在采样头部加设前置装置,对进入含尘气流中的大颗粒尘粒进行淘析,所以前置装置亦称淘析器。
A、分散分离
B、过滤
C、沉降
D、分离过滤

5、离心淘析器是根据 ( )设计制成的。
A、惯性冲击原理
B、离心分离原理
C、重力沉降原理
D、滤膜过滤原理

6、将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采样头,全部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被阻留于夹在采样头内的滤膜表面,根据滤膜的 ( )和通过采样头的空气体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A、质量
B、增重
C、粉尘颗粒数
D、粉尘分散度

7、CCHG1000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测尘的原理是?
A、光散射法
B、压电晶体法
C、β射线法
D、红外光吸收法

8、为什么要测尘?
A、对生产中的除尘设备、装置的性能进行优化调节。
B、对工作环境中的粉尘状况、采取的防尘措施的效果作出科学的评价。
C、对大气环境中的PM2.5的浓度和分布区域进行监测。
D、对生活中的气体进行监测。

9、滤膜增重测粉尘浓度装置主要由( )组成。
A、抽气泵
B、滤膜采样头
C、流量调节装置
D、转子流量计

10、滤膜增重测尘方法的主要步骤有( ) 。
A、准备滤膜
B、采样
C、滤膜称重
D、计算粉尘浓度

11、不同的快速直读测尘仪是利用不同的物理学原理研制的,主要采用的检测原理分别有以下哪几种?
A、光散射法
B、压电晶体法
C、β射线法
D、光吸收法

12、平板淘析器是按惯性冲击原理设计的。

13、测尘滤膜是由超细合成纤维制成的网状薄膜,滤膜有大小两种规格,其中直径75mm的为小号滤膜。

14、采用滤膜增重测尘法测粉尘浓度时,当环境粉尘浓度在200mg/m3以上,应采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

15、在表示粉尘浓度时,由于质量浓度具有更好的对比性,所以多采用计重法来表示粉尘浓度。

16、直读式测尘仪及粉尘传感器可以实现粉尘浓度的在线连续监测。

【单元测验】第二章 第二讲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1、粉尘分散度是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 )。
A、浓度
B、百分数
C、区间
D、颗粒数

2、我国一般采用( ) 来表示粉尘的分散度。
A、数量分布百分数
B、质量分布百分数
C、浓度百分数
D、体积百分数

3、在《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的标准中,建议采用( )测定粉尘分散度。
A、液相沉降法
B、激光粒度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4、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激光粒度( )气相离心分离法等。
A、液相沉降法
B、光吸收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5、MD-1粉尘分散度测定仪是根据 ( )原理和比尔定律测定粉尘粒度分布的。
A、光吸收法
B、液斯托克斯液相沉降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6、为确定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尺寸,当物镜测微尺每一小刻度代表0.01mm(10μm),同时将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零刻度线对齐后,在刻度尺上另一个对齐的位置是物镜的12和目镜的46,请计算目镜测微尺每一格的实际尺寸。( )
A、2.17μm
B、2.61μm
C、2.82μm
D、2.98μm

7、为什么要测粉尘的分散度?
A、分散度决定劳动环境质量状态
B、分散度决定能否正确选择防尘装备
C、分散度决定采取的防尘措施
D、分散度可以检验防尘的效果

8、粉尘分散度测定样品制作方法有( )。
A、干式制样法
B、喷涂法
C、湿式制样法
D、切片法

9、粉尘分散度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10、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一样,不用校准刻度即可测量粉尘粒子的尺寸。

11、我国一般采用粉尘的质量分布百分数来表示粉尘的分散度。

12、光学显微镜的目镜测微尺是一标准尺度,可以用来直接量度尘粒尺寸。

1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测微尺是一标准尺度,每一小刻度为0.01mm(10μm)。

14、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面积,是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得出。

【单元测验】第二章 第三讲 大气环境中PM2.5浓度的监测

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关于PM2.5监测网的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当某地(监测点位)24小时PM2.5浓度平均值 () μg/m3时,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A、0~35
B、35~75
C、75~115
D、115~150

2、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
A、基于专家经验的优化布点
B、基于效率评价的优化布点
C、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布点
D、基于成本与效益的优化布点

3、为什么要进行PM2.5浓度的在线监测工作?
A、PM2.5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PM2.5是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C、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D、PM2.5浓度过高会带来环境风险

4、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时应考虑两方面的指标,分别是 ()和()。
A、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B、城乡结合率
C、点位监测效能最大化
D、重点污染源覆盖率

5、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应优先布设在 ()等不同的功能区。
A、人口稠密
B、高污染区域
C、重点工业区
D、生态敏感区

6、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的方法有:( )。
A、基于专家经验的优化布点
B、基于效率评价的优化布点
C、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布点
D、基于成本与效益的优化布点

7、今后在PM2.5浓度监测中仍需( )。
A、深入开展监测网络化设计
B、开发新的监测技术
C、运用多种监测手段
D、严格监测质量的控制

8、大气环境中24小时PM2.5浓度平均值达到95μg/m3时,空气质量为良。

9、细颗粒物(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10、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应优先布设在人口稠密、高污染区域并能兼顾工业区、生态敏感区等不同的功能区。

第三章 粉尘爆炸及其预防(一)

【单元测验】第三章 第一讲 粉尘爆炸条件

1、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较为普遍,下属粉尘中,不具有爆炸危险的是( )。
A、木粉
B、淀粉
C、纸粉
D、水泥粉

2、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
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
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
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3、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

4、某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下列条件的组合会引起粉尘爆炸的是:()。 ①粉尘有可燃性且达到一定浓度 ②天气持续高温 ③存在火源和助燃物 ④空间受限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火源。
A、撞击
B、雷电
C、摩擦
D、自燃

6、下列粉尘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是( )。
A、铝粉
B、松香
C、硬质橡胶
D、硫磺

7、下面哪些引火源属于电气火花( )。
A、线路短路
B、电缆老化
C、非防爆电气设备启停或运行过程产生的火花
D、电晕放电

8、粉尘云指悬浮在空间的运动状态的粉尘。

9、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一般是固定的,不因煤尘性质等条件而改变。

【单元测验】第三章 第二讲 粉尘爆炸特点及机理

1、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B、产生的能量大、破坏作用大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D、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

2、下面所描述的粉尘爆炸特点中,错误的是( )。
A、连续性爆炸
B、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低
C、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D、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

3、煤尘爆炸时,大量人员伤亡,多半是()中毒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4、煤尘爆炸具有传播效应,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阶段采取措施容易抑制瓦斯爆炸。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5、粉尘爆炸属于(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6、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变为气体分布在粒子周围。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分解及干馏
D、热传导

7、煤尘爆炸事故中,离爆源越近而破坏越严重。

8、煤尘爆炸产生的反向冲击波比正向冲击波能量较弱,速度减缓,因而其破坏较小。

9、在爆炸扩展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或巷道断面突然变化以及拐弯时,则爆炸压力明显降低。

10、井下使用炸药爆破时,高温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时间必须小于煤尘爆炸的感应期,这样才能安全爆炸。

【单元测验】第三章 第三讲 粉尘爆炸特征参数

1、最小点火能量能够点燃粉尘并维持燃烧的最小火花能量。实验测试过程中判断粉尘点火与否,是根据火焰是否能自行传播来判定,一般要求火焰传播至少()以上。
A、8cm
B、10mm
C、8mm
D、10cm

2、爆炸下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不变

3、同种物质粉尘其爆炸下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条件变化而改变。例如,粉尘粒径越小,爆炸下限越()。
A、低
B、高
C、大
D、不变

4、确定最小点火能量的方法是依次降低火花能量,如在连续()相同实验中无一次发火,则此时的火花能量定为该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量。
A、7次
B、9次
C、10次
D、12次

5、测得爆炸压力-时间曲线上升段上的最大斜率与爆炸容器体积立方根的乘积为()
A、A、最小点火能量
B、最低点火温度
C、爆炸指数
D、最大爆炸压力

6、粉尘爆炸特征参数是粉尘固有的性质,能够评价其爆炸危险性大小。

7、国际上普遍使用爆炸容器来测定粉尘爆炸指数,大量试验证实,不同容积的容器所测得的爆炸指数结果基本相同。

8、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粉尘爆炸下限越高。

9、混合物中氧浓度越高,粉尘爆炸下限越低。

第三章 粉尘爆炸及其预防(二)

【单元测验】第三章 第四讲 粉尘爆炸影响因素

1、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自身特性因素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燃烧热越大的粉尘越容易爆炸
B、氧化速度快的粉尘容易爆炸
C、不容易带电的粉尘容易爆炸
D、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2、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下面哪类煤容易发生爆炸( )?
A、无烟煤
B、褐煤
C、肥煤
D、瘦煤

3、对于粉尘爆炸而言,一般情况下,颗粒越细小,则其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 ),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A、大
B、小
C、多
D、少

4、1、针对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爆炸强度越高
B、点火能量越高,越容易爆炸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高

5、煤尘爆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变质程度低的煤尘爆炸危险性高
B、煤尘的水分在煤尘起爆时有抑制作用
C、一般情况下,煤尘的粒径越小,爆炸危险性也强
D、煤尘中的灰分能够提高其爆炸危险性

6、煤尘的爆炸强度总是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7、井下空气中瓦斯的存在会影响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瓦斯浓度越高,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就越低。

8、一般情况下,挥发分越高,煤尘越易发生爆炸,爆炸的强度也越高。

9、煤尘水分煤尘起爆时有抑制作用,因此当水分较高时,就不用担心发生爆炸了。

【单元测验】第三章 第五讲 粉尘爆炸预防技术措施

1、产生粉尘车间的清洁制度,必须做好()。
A、每天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包括对通风除尘系统,排风扇,抽风机等设备。
B、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C、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D、以上都是

2、金属粉尘燃烧时可以使用( )灭火,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A、水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消防沙
D、泡沫灭火器

3、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 )。
A、马上进行清扫
B、停产撤人
C、通知领导
D、继续作业

4、存在金属类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 )电气设备。
A、普通
B、安全电压
C、防爆
D、防火

5、易使粉尘处于( )状态或形成点火源的工艺过程,存在着较大的爆炸隐患。
A、悬浮
B、沉积
C、沉降
D、静止

6、粉尘爆炸的防护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抗爆
B、泄爆
C、起爆
D、抑爆(隔爆)

7、要正确使用各类设备,杜绝火焰,具体措施包括( )。
A、所有用电设备外壳可靠接地
B、使用防爆电器
C、防止设备局部过热、电气短路
D、以上都是

8、爆炸性粉尘场所清扫粉尘时可以使用铁铲进行铲粉作业。

9、为了清尘时不产生扬尘,可以使用负压式吸尘器进行清尘作业。

10、防止悬浮粉尘达到爆炸下限浓度,这是预防粉尘爆炸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11、设置抑爆装置的目的是:提前探测,灭火、抑制爆炸。

第四章 通风除尘与综合控尘技术(一)

【单元测验】第一讲 通风除尘技术

1、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A、ppm
B、质量浓度
C、体积浓度
D、分散度

2、所谓( )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A、通风方法
B、局部通风
C、气流组织
D、全面通风

3、全面通风效果与车间的气流组织方式密切相关,设计时,排风口的位置应尽量( )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把有害物迅速从室内排出。
A、远离
B、靠近
C、避开
D、正对

4、粉尘颗粒在不同气体内运动时所具有的沉降速度相等。

5、处于悬浮态的粉尘颗粒所具有的悬浮速度大小与其运动时所达到的沉降速度大小相等。

6、最低排尘风速是指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并随风运动时的气流流速。

7、水平管道内,粉尘颗粒随着气流做水平直线运动。

8、掘进中的岩巷允许的最低排尘风速大于掘进中的煤巷所允许的最低排尘风速。

9、干燥巷道对应的最优排尘风速小于潮湿巷道对应的最优排尘风速,但不必要随着粉尘产尘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排尘风速。

10、工业通风方式可以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送风与局部排风等三类。

11、家用的油烟机所采用的通风方式可以归为局部排风一类。

12、在进行全面通风风量计算时,可以依据使得产尘空间内趋于稳定时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这一原则进行的风量的确定。

13、粉尘的性质与浓度对确定全面通风风量没有影响。

14、粉尘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不会随着气体流速的改变而变化。

15、煤矿中,不同巷道所需要的最优排尘风速不同。

【单元测验】第二讲 惯性除尘技术

1、重力沉降室除尘器属于( ) 。
A、电除尘器
B、机械除尘器
C、湿法除尘器
D、过滤式除尘器

2、下列除尘器中,( )是一种粗净化的除尘设备。
A、旋风除尘器
B、袋式除尘器
C、重力沉降室
D、湿式除尘器

3、重力沉降室技术通常使用于多级除尘中的预除尘环节,为了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果,可以通过_____ 。
A、降低沉降室内含尘气流的水平流速
B、缩短沉降室的水平距离
C、增大沉降室的高度
D、在沉降室内增设一定形式的挡板或者是喷雾装置

4、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 )除尘。
A、惯性
B、离心力
C、重力
D、静电力

5、惯性除尘器的性能包括( )。
A、特征速度
B、压力损失
C、转折半径
D、转折角度

6、大型火屯厂和大型水泥厂多采用( )进行除尘。
A、惯性除尘器
B、离心力除尘器
C、布袋除尘器
D、静电除尘

7、含尘气体流入重力沉降室时,在其它物性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粉尘颗粒更易于被重力沉降室捕集。

8、惯性除尘技术是在重力沉降室除尘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9、重力沉降室通常用在多级除尘中的预除尘环节。

10、重力沉降室的极限沉降粒径是指,在一固定的重力沉降室中,当流入重力沉降室的粉尘粒径不小于该值时,重力沉降室可对其实现100%捕集,而小于该值时,重力沉降室无法对其实现100%捕集。

11、一般来讲,重力沉降室所具有的分级效率与极限沉降粒径随着重力沉降室结构的改变而变化。

12、在设计重力沉降室时,在不改变其它尺寸的前提下,增加重力沉降室的长度可以提高其分离效率的原因在于延长了粉尘颗粒在重力沉降室的停留时间。

13、惯性除尘器是基于重力沉降室除尘的原理,通过增设结构、改变含尘气流流动方向设计的。

14、惯性除尘器常见的形式有四类,分别是迷宫式、挡板式、百叶板式和气流折转式。

【单元测验】第三讲 旋风除尘器

1、除尘系统中,在除去粉尘颗粒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有害气体净化的除尘设备为( )。
A、惯性除尘器
B、湿式除尘器
C、过滤式除尘器
D、小型除尘机组

2、旋风式除尘器主要依靠( )除尘。
A、惯性力
B、离心力
C、重力
D、静电力

3、下列属于机械除尘的除尘器是( )。
A、文丘里除尘器
B、布袋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
D、静电除尘器

4、在旋风除尘内部,沿着除尘器轴线中心向壁面运动,内涡旋的切向速度随着半径的增加而( ),外涡旋的切向速度随着半径的增加而( )。
A、降低、增加
B、增加、增加
C、增加、降低
D、降低、降低

5、基本型旋风除尘器结构主要含有五部分,分别是进气管、排气管、排灰管、圆柱筒和圆锥筒。

6、旋风除尘器进气管的结构形式中,可分为直入式、涡壳式和轴流式,基本型旋风除尘器的入口形式为直入式。

7、多个旋风除尘器串联使用时,在不考虑漏风的前提下,各个旋风除尘器所处理的风量之和为总的进风风量;多个旋风除尘器并联使用时,在不考虑漏风的前提下,各个旋风除尘器所处理的风量相同。

8、旋风除尘器“顶灰环”的存在对其分离性能没有影响。

9、旋风除尘器内部,气流的速度可以分姐解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与轴向速度,其中切向速度对粉尘的捕集起主导作用,径向速度的存在不利于提高除尘器的分离效率。

10、一般来讲,不同结构形式的旋风除尘器其对应的切割粒径dp50相同。

11、旋风除尘器工作时,粉尘在内部形成条带状、同时在除尘器内部形成明显的负压区,且负压区的形态受入口时的粉尘浓度影响。

12、在旋风除尘器内部存在内外涡旋流动:气体流动的内涡旋中,随着半径(指由除尘器中心向壁面的方向)的增大,切向速度逐渐减小,在外涡旋中,随着半径的增大,切向速度逐渐增大。

13、排灰装置的密封性对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影响不大。

14、在旋风除尘器中,所谓的"CS”圆柱面是指某一粉尘在该平面上所受的离心力与阻力相等。

15、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与压降计算模型存在着统一的计算模型。

16、一般来讲,旋风除尘器对捕捉2微米以下的粉尘的效率高于捕捉2微米以上的粉尘的效率。

17、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捕集粉尘,筒体直径愈小,尘粒受到的惯性离心力愈大

第四章 通风除尘与综合控尘技术(二)

【单元测验】第四讲 湿式除尘器

1、市政街道上常见的洒水降尘措施是利用了湿式除尘的原理。

2、湿式除尘技术的机理主要包含有惯性捕集、直接拦截、扩散以及其它作用等四个过程,一般来讲,通过惯性捕集过程而实现降尘所对应的粉尘颗粒粒径要小于通过扩散过程实现粉尘捕集时所对应的粉尘颗粒粒径。

3、湿式除尘技术其实质是利用了粉尘的润湿性,因此具有润湿性的粉尘均可以采用湿式除尘技术进行捕集且其效果差别不大。

4、湿式除尘器可分离或捕集对含水率较为敏感的粉尘颗粒。

5、增加粉尘与液滴之间的相对速度或增大液滴的半径均可提高湿式除尘效果。

6、在一个混合的粉尘集合体内(含有多种不同物料的粉尘),在保证其它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粉尘的密度越大则湿式除尘对该类粉尘的捕集效果也越好。

7、在湿式除尘系统中,通常会在纯净气体流出的方向布置脱水装置,其目的在于脱去气体在除尘过程中所携带的水分,减少水分对湿式除尘系统的影响。

8、在湿式除尘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单位体积空气耗水量来增强湿式除尘效果。

9、任何具有润湿性的粉尘均可以采用湿式除尘器进行捕集或者分离。

10、依据含尘气体与液体的接触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湿式除尘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含尘气体流入到液体中;一类是,液体主动流入到含尘气体中。

11、在采用湿式除尘技术中的喷雾降尘时,所使用的溶液液滴半径越小越好,可以不考虑液滴与粉尘尘粒之间的相对速度。

【单元测验】第五讲 袋式除尘器

1、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的窗纱在对室外大颗粒物质的过滤功能可以看作是过滤式除尘的一个应用。

2、袋式除尘器是过滤式除尘技术的应用之一。

3、粉尘层的存在增强了筛分、惯性、粘附和扩散作用,因此粉尘层越厚越好。

4、滤料的性能是影响袋式除尘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5、一般来讲,对于同一性质的含尘气体,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的除尘效率高于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6、袋式除尘器可以处理粉尘颗粒含水率低的含尘气体。

7、袋式除尘器广泛适用于非纤维性、具有粘结性的工业粉尘。

8、及时有效的清灰过程是保证袋式除尘器工作性能的重要环节。

9、在袋式除尘器工作初期,可以布置一层粉尘初层用以提高袋式除尘器除尘效果。

10、表面粉尘层的存在可以显著增加了袋式除尘器工作时所产生的阻力。

【单元测验】第六讲 电除尘器

1、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必须首先考虑粉尘的_______。
A、粒径
B、密度
C、粘附性
D、荷电性

2、下列哪些技术不可以用作降低粉尘比电阻、防止反电晕的发生?( )
A、采用低温静电除尘器
B、烟气调质
C、采用脉冲供电
D、采用间歇供电

3、电除尘器是利用了粉尘的荷电性,因此粉尘均可以使用电除尘的方法实现捕集。

4、正极与负极,均可以作为电晕极。

5、粉尘荷电的过程,分为电场荷电与扩散荷电,器对应荷电过程的粉尘粒径大小是前者大于后者。

6、对于不同形式的板式电除尘器其除尘效率的表达式一致。

7、电晕过程所采用的电源既可以是直流电也可以是交流电。

8、单区板式电除尘器与双区板式电除尘器分类的依据在于放电极与收尘极是否在同一区。

9、粉尘的比电阻就是粉尘的电阻。

10、电除尘器对低比电阻的粉尘与高比电阻的粉尘的分离性能均较差。

11、在使用电除尘器分离低比电阻粉尘时易发生反电晕现象,而分离高比电阻粉尘时易发生跳跃现象。

12、燃煤中的S含量影响着粉尘的比电阻。

13、对于电除尘技术而言,正负电极均可以作为电晕极,所使用电源须是交流电源。

14、在应用电除尘技术时,粉尘的比电阻是一个重要因素,粉尘比电阻过高或者是过低均会影响电除尘的除尘效率,因此对于高比电阻的粉尘不存在合适的调质方式使得其适用于电除尘技术。

第五章 工矿企业防尘及个体防护

【单元测验】第一讲 煤矿井下除尘技术

1、煤层自身受到矿山压力的影响以及地质构造作用,在煤层及围岩的裂隙中产生并存在的矿尘,属于那一类矿尘?
A、沉积矿尘
B、悬浮矿尘
C、原生矿尘
D、次生矿尘

2、当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如采掘、运输,由于对煤岩体进行切割、破碎、装卸而产生的矿尘,属于哪一类矿尘?
A、沉积矿尘
B、悬浮矿尘
C、原生矿尘
D、次生矿尘

3、当煤层注水其他参数一致时,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承压力小的煤层比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承压力答的煤层注水效果 。
A、好
B、差
C、一样
D、不确定

4、影响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A、煤体破碎程度
B、煤体含水率
C、通风条件
D、环境湿度

5、根据矿尘的来源,矿尘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沉积矿尘
B、原生矿尘
C、悬浮矿尘
D、次生矿尘

6、根据矿尘的来源,矿尘可以分为沉积矿尘和悬浮矿尘。

7、煤体坚固性系数越大,煤层注水效果就越好。

8、短孔注水适用于赋存不稳定的煤层且所需注水较大。

9、内喷雾降尘效果要优于外喷降尘效果。

10、回采工作面上行通风的排尘效果要优于下行通风。

11、煤的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越高,煤层注水效果越差。

12、煤层瓦斯压力越高,煤层注水难度就越高。

13、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所产生的原生矿尘就越多。

14、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所产生的次生矿尘就越多。

15、当环境湿度高的场所粉尘浓度较干燥环境低。

16、当煤层注水其他参数一致时,煤的空隙率越高煤层注水效果越好。

【单元测验】第二讲 燃煤电厂除尘技术

1、除尘技术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新型技术。
A、电除尘技术
B、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C、袋式除尘技术
D、湿式除尘技术

2、燃煤飞灰中 粒径的颗粒物所占质量比最多?
A、PM2.5
B、PM5
C、PM10
D、PM100

3、目前燃煤电厂的主流技术是 ?
A、电除尘技术
B、袋式除尘技术
C、湿式除尘技术
D、干式除尘技术

4、我国燃煤电厂烟尘控制技术主要有哪些?
A、电除尘技术
B、袋式除尘技术
C、湿式除尘技术
D、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5、对于电除尘器,烟尘的比电阻越大,其除尘效果最佳。

6、电厂烟气经过脱硝脱硫后,烟尘中的小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会大幅度降低。

7、烟尘的比电阻值与温度无关。

8、电除尘技术是目前燃煤电厂的主流技术。

9、电厂烟气经过脱硝脱硫后,烟尘中的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10、燃煤飞灰中PM2.5粒径的颗粒物所占烟灰总质量最多。

【单元测验】第三讲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1、非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环境应根据 来判定其危害程度。
A、危害因数
B、危险因数
C、有害物质的浓度
D、有害物质的种类

2、指定防护因数(APF)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 )的一个重要指标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

3、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 。
A、知觉
B、逃生能力
C、自救能力
D、以上都不是

4、某铅电池厂工人从事一般作业,作业场所不缺氧,存在氧化铅粉尘,最高浓度为0.1mg/m3,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允许的最高铅尘浓度为,请问该环境的危害程度为多少?
A、1
B、2
C、0.05
D、0.15

5、某铅电池厂工人从事一般作业,作业场所不缺氧,存在氧化铅粉尘,最高浓度为0.3,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允许的最高铅尘浓度为0.05 ,若工人正确佩戴指定防护因数为5的呼吸防护用品,其预计暴露浓度是多少?是否可以有效进行防护?
A、可以 预计暴露浓度为0.015
B、可以 预计暴露浓度为0.01
C、不可以 预计暴露浓度为0.06
D、不可以 预计暴露浓度为1.5

6、在缺氧或者空气污染物浓度未知的环境应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是( )。
A、全面罩的正压携气式
B、半面罩的正压携气式
C、全面罩的正压供气式
D、半面罩的正压供气式

7、根据作业人员情况选择呼吸防护用品要注意以下要点 。
A、头面部特征
B、舒适性
C、视力矫正
D、身体状况

8、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依据是 。
A、有害环境的性质
B、环境中危害源的性质
C、环境中危险源的位置
D、有害环境的危害程度

9、呼吸防护用品的类别可以分为 。
A、过滤式
B、隔绝式
C、供气式
D、自吸式

10、IDLH环境只能选取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11、在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 应选择携气式或过滤式的呼吸防护用品。

12、若选择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应注意作业地点与气源之间的距离、空气导管对现场其他作业人员的妨碍、供气管路被损坏或被切断等问题,并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

13、使用者使用呼吸防护用品,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称之为该防护用品的指定防护因数。

14、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之差成为环境的危害因数。

15、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之比成为环境的危害因数。

16、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因数要比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低。

17、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因数要比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高。

18、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因数和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一样。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PM2.5与粉尘防治》课程考试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PM2.5与粉尘防治》课程试卷

1、1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定义的呼吸性粉尘是指最大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微米,3.5微米粉尘沉积效率为50%。
A、3.5
B、5
C、10
D、7.5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粉尘种类为煤尘时,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时,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微克/立方米。
A、2.5
B、3.5
C、4.5
D、5

3、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颗粒数或_______ 。
A、分散度
B、颗粒数
C、质量
D、分子量

4、粉尘浓度有2种表示方法:分别是计数浓度和_______。
A、分散浓度
B、质量浓度
C、百分比浓度
D、体积浓度

5、从职业病防治的角度常用_______来表示粉尘的浓度。
A、百分比浓度
B、计重法
C、分散浓度
D、体积浓度

6、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设计,按照_______原理,在采样头部加设前置装置,对进入含尘气流中的大颗粒尘粒进行淘析,所以前置装置亦称淘析器。
A、分离过滤
B、过滤
C、沉降
D、分散分离

7、离心淘析器是根据______设计制成的。
A、惯性冲击原理
B、重力沉降原理
C、离心分离原理
D、滤膜过滤原理

8、将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采样头,全部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被阻留于夹在采样头内的滤膜表面,根据滤膜的______和通过采样头的空气体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A、质量
B、粉尘分散度
C、粉尘颗粒数
D、增重

9、CCHG1000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测尘的原理是?
A、红外光吸收法
B、压电晶体法
C、β射线法
D、光散射法

10、粉尘分散度是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______。
A、浓度
B、百分数
C、区间
D、颗粒数

11、我国一般采用______来表示粉尘的分散度。
A、浓度百分数
B、质量分布百分数
C、数量分布百分数
D、体积百分数

12、在《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的标准中,建议采用______测定粉尘分散度。
A、液相沉降法
B、激光粒度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13、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激光粒度法、______、气相离心分离法等。
A、液相沉降法
B、光吸收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14、MD-1粉尘分散度测定仪是根据______原理和比尔定律测定粉尘粒度分布的。
A、光吸收法
B、液斯托克斯液相沉降法
C、光学显微镜法
D、滤膜过滤法

15、为确定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尺寸,当物镜测微尺每一小刻度代表0.01mm(10μm),同时将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零刻度线对齐后,在刻度尺上另一个对齐的位置是物镜的12和目镜的46,则目镜测微尺每一格的实际尺寸为______。
A、2.17μm
B、2.61μm
C、2.82μm
D、2.98μm

16、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关于PM2.5监测网的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当某地(监测点位)24小时PM2.5浓度平均值______μg/m3时,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A、0~35
B、35~75
C、75~115
D、115~150

17、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基于专家经验的优化布点
B、基于效率评价的优化布点
C、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布点
D、基于成本与效益的优化布点

18、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较为普遍,下属粉尘中,不具有爆炸危险的是( )。
A、木粉
B、淀粉
C、纸粉
D、水泥粉

19、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
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
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
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20、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

21、某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下列条件的组合会引起粉尘爆炸的是: ①粉尘有可燃性且达到一定浓度 ②天气持续高温 ③存在火源和助燃物 ④空间受限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下列选项中( )属于化学火源。
A、撞击
B、雷电
C、摩擦
D、自燃

23、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B、产生的能量大、破坏作用大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D、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

24、下面所描述的粉尘爆炸特点中,错误的是( )。
A、连续性爆炸
B、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低
C、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D、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

25、煤尘爆炸时,大量人员伤亡,多半是( )中毒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26、煤尘爆炸具有传播效应,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 )阶段采取措施容易抑制瓦斯爆炸。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7、粉尘爆炸属于(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28、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由于( )作用,变为气体分布在粒子周围。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分解及干馏
D、热传导

29、最小点火能量能够点燃粉尘并维持燃烧的最小火花能量。实验测试过程中判断粉尘点火与否,是根据火焰是否能自行传播来判定,一般要求火焰传播至少( )以上。
A、8cm
B、10mm
C、8mm
D、10cm

30、确定最小点火能量的方法是依次降低火花能量,如在连续()相同实验中无一次发火,则此时的火花能量定为该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量。
A、7次
B、9次
C、10次
D、12次

31、测得爆炸压力-时间曲线上升段上的最大斜率与爆炸容器体积立方根的乘积为()。
A、最小点火能量
B、最低点火温度
C、爆炸指数
D、最大爆炸压力

32、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自身特性因素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燃烧热越大的粉尘越容易爆炸
B、氧化速度快的粉尘容易爆炸
C、不容易带电的粉尘容易爆炸
D、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33、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下面哪类煤容易发生爆炸?( )
A、无烟煤
B、褐煤
C、肥煤
D、瘦煤

34、对于粉尘爆炸而言,一般情况下,颗粒越细小,则其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A、大
B、小
C、多
D、少

35、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下面哪类煤不容易发生爆炸?( )
A、无烟煤
B、褐煤
C、肥煤
D、瘦煤

36、产生粉尘车间的清洁制度,必须做好( )。
A、每天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包括对通风除尘系统,排风扇,抽风机等设备。
B、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C、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D、以上都是

37、粉尘爆炸的防护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抗爆
B、泄爆
C、起爆
D、抑爆(隔爆)

38、要正确使用各类设备,杜绝火焰,具体措施包括( )。
A、所有用电设备外壳可靠接地
B、使用防爆电器
C、防止设备局部过热、电气短路
D、以上都是

39、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A、ppm
B、质量浓度
C、体积浓度
D、分散度

40、某铅电池厂工人从事一般作业,作业场所不缺氧,存在氧化铅粉尘,最高浓度为0.3,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允许的最高铅尘浓度为0.05 ,若工人正确佩戴指定防护因数为5的呼吸防护用品,其预计暴露浓度是多少?是否可以有效进行防护?
A、A、预计暴露浓度为0.015 可以
B、B、 预计暴露浓度为0.06 不可以
C、C、预计暴露浓度为0.01 可以
D、D、预计暴露浓度为1.5 不可以

41、所谓( )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A、通风方法
B、局部通风
C、气流组织
D、全面通风

42、全面通风效果与车间的气流组织方式密切相关,设计时,排风口的位置应尽量( )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把有害物迅速从室内排出。
A、远离
B、靠近
C、避开
D、正对

43、某铅电池厂工人从事一般作业,作业场所不缺氧,存在氧化铅粉尘,最高浓度为0.1,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允许的最高铅尘浓度为0.05 ,请问该环境的危害程度为多少?
A、0.05
B、0.15
C、1
D、2

44、重力沉降室除尘器属于( ) 正确答案。
A、电除尘器
B、机械除尘器
C、湿法除尘器
D、过滤式除尘器

45、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 )。
A、知觉
B、逃生能力
C、自救能力
D、以上都不是

46、下列除尘器中,( )是一种粗净化的除尘设备 。
A、旋风除尘器
B、袋式除尘器
C、重力沉降室
D、湿式除尘器

47、指定防护因数(APF)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 )的一个重要指标。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

48、除尘系统中,在除去粉尘颗粒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有害气体净化的除尘设备为( )。
A、惯性除尘器
B、湿式除尘器
C、过滤式除尘器
D、小型除尘机组

49、非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环境应根据 ( )来判定其危害程度。
A、有害物质的浓度
B、危险因数
C、危害因数
D、有害物质的种类

50、旋风式除尘器主要依靠()除尘。
A、惯性力
B、离心力
C、重力
D、静电力

51、目前燃煤电厂的主流技术是( )。
A、湿式除尘技术
B、袋式除尘技术
C、电除尘技术
D、干式除尘技术

52、下面哪个机理不属于湿式除尘技术捕尘机理?( )
A、惯性作用
B、静电效应
C、扩散作用
D、筛分作用

53、燃煤飞灰中( ) 粒径的颗粒物所占质量比最多?
A、PM2.5
B、PM5
C、PM10
D、PM100

54、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必须首先考虑粉尘的________。
A、粒径
B、密度
C、粘附性
D、荷电性

55、( )除尘技术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新型技术。
A、电除尘技术
B、湿式除尘技术
C、袋式除尘技术
D、低温电除尘技术

56、当煤层注水其他参数一致时,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承压力小的煤层比上覆岩层压力及支承压力答的煤层注水效果( )。
A、好
B、差
C、一样
D、不确定

57、当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如采掘、运输,由于对煤岩体进行切割、破碎、装卸而产生的矿尘,属于哪一类矿尘?
A、沉积矿尘
B、悬浮矿尘
C、原生矿尘
D、次生矿尘

58、当煤层自身受到矿山压力的影响以及地质构造作用,在煤层及围岩的裂隙中产生并存在的矿尘,属于那一类矿尘?
A、沉积矿尘
B、悬浮矿尘
C、原生矿尘
D、次生矿尘

59、下列哪些技术不可以用作降低粉尘比电阻、防止反电晕的发生?
A、采用低温静电除尘器
B、烟气调质
C、采用脉冲供电
D、采用间歇供电

60、下列能够描述自然界的粉尘粒度分布的曲线类型有?
A、粒度分布曲线(y)
B、累积分布函数与(R)
C、筛下通过率曲线
D、对数正态分布函数

61、常见的单一粒径粉尘粒子的粒径可由哪些形式表述?
A、投影径
B、几何当量径
C、空气动力径
D、物理当量径

62、从卫生角度看,下列哪几个粉尘的粒级属于我国工矿业划分的粒级区间?
A、小于2.5微米
B、2.5~5微米
C、5~10微米
D、大于10微米

63、在气态介质中,产生粉尘的粘附的力主要有( )。
A、范德华力
B、毛细力
C、电荷力
D、表面张力

64、一般来讲,可以利用粉尘的光学特性测定粉尘的( )。
A、浓度
B、密度
C、润湿性
D、分散度

65、以下哪些是亲水性粉尘( )?
A、石英
B、滑石粉
C、煤粉
D、石灰石粉

66、下列属于API评价指标中污染物种类的是( )。
A、NO2
B、PM10
C、PM2.5
D、SO3

67、为什么要测尘?
A、对生产中的除尘设备、装置的性能进行优化调节
B、对工作环境中的粉尘状况、采取的防尘措施的效果作出科学的评价
C、对生活中的气体进行监测
D、对大气环境中的PM2.5的浓度和分布区域进行监测

68、滤膜增重测粉尘浓度装置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子流量计组成。
A、抽气泵
B、滤膜采样头
C、流量调节装置
D、滤芯

69、滤膜增重测尘方法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和计算粉尘浓度。
A、准备滤膜
B、采样
C、滤膜称重
D、测算粉尘分散度

70、不同的快速直读测尘仪是利用不同的物理学原理研制的,主要采用的检测原理分别有以下哪几种?
A、光散射法
B、压电晶体法
C、β射线法
D、光吸收法

71、为什么要测粉尘的分散度?
A、分散度决定劳动环境质量状态
B、分散度决定能否正确选择防尘装备
C、分散度决定采取的防尘措施
D、分散度可以检验防尘的效果

72、粉尘分散度测定样品制作方法有( )。
A、干式制样法
B、喷涂法
C、切片法
D、湿式制样法

73、为什么要进行PM2.5浓度的在线监测工作?
A、PM2.5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PM2.5是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C、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D、PM2.5浓度过高会带来环境风险

74、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时应考虑两方面的指标,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A、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B、点位监测效能最大化
C、城乡结合率
D、重点污染源覆盖率

75、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应优先布设在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功能区。
A、人口稠密
B、高污染区域
C、重点工业区
D、生态敏感区

76、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的方法有:( )。
A、基于专家经验的优化布点
B、基于效率评价的优化布点
C、基于成本与效益的优化布点
D、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布点

77、PM2.5浓度的三种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 )。
A、微量振荡天平法
B、β射线法
C、质量法
D、重量法

78、今后在PM2.5浓度监测中仍需( )。
A、深入开展监测网络化设计
B、开发新的监测技术
C、运用多种监测手段
D、严格监测质量的控制

79、下列粉尘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是( )。
A、铝粉
B、松香
C、硫磺
D、硬质橡胶

80、下面哪些引火源属于电气火花( )。
A、线路短路
B、电缆老化
C、电晕放电
D、非防爆电气设备启停或运行过程产生的火花

81、针对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爆炸强度越高
B、点火能量越高,越容易爆炸
C、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D、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82、煤尘爆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变质程度低的煤尘爆炸危险性高
B、煤尘中的灰分能够提高其爆炸危险性
C、一般情况下,煤尘的粒径越小,爆炸危险性也强
D、煤尘的水分在煤尘起爆时有抑制作用

83、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 )除尘。
A、惯性
B、离心力
C、静电力
D、重力

84、惯性除尘器的性能包括( )。
A、特征速度
B、压力损失
C、转折半径
D、转折角度

85、重力沉降室技术通常使用于多级除尘中的预除尘环节,为了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果,可以通过( )。
A、降低沉降室内含尘气流的水平流速
B、缩短沉降室的水平距离
C、增大沉降室的高度
D、在沉降室内增设一定形式的挡板或者是喷雾装置

86、影响井下作业场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