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仪器分析_29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驾校考试2024-05-19 05:37:0941552抢沙发
超星仪器分析_29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摘要: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单元测验1、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A、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C、稀土元素D、过渡金属2、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A、得到特定波 ...

超星仪器分析_29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单元测验

1、超星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业答物质是
A、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分析有机物和大部分的答案非金属元素
C、稀土元素
D、学习过渡金属

2、通课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后作作用是
A、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超星锐线光谱
B、将试样中的仪器业答杂质除去,消除干扰
C、分析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
D、答案提供足够能量使被测元素熔融、学习蒸发、通课离解和激发

3、后作在内标法中内标元素必须符合的超星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基体元素中最大的
B、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激发电位
C、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电离电位
D、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4、在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用与标准光谱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铁谱
B、铜谱
C、碳谱
D、氢谱

5、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C、原子内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6、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不能确定试样元素的价态

7、ICP光源的突出特点是温度高,背景干扰小,灵敏度和稳定性高,线性范围宽,但自吸严重。

第七章 液相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单元测验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色谱流出曲线可以获得以下重要信息
A、色谱图上出现4个色谱峰,可以判断样品中最多含有4个组分
B、标准偏差是指正常色谱峰的两个拐点间距离的一半
C、保留时间指流动相流过色谱柱的时间
D、半峰宽是指正常色谱峰的两个拐点间距离的一半

4、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沸点高低
B、熔点高低
C、相似相溶
D、化学稳定性

5、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6、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7、下面哪一个不是谱带展宽柱内效应
A、涡流扩散
B、检测器死体积大
C、传质阻力
D、分子扩散

8、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时间实际上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组分与载气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组分
D、载气与固定相

9、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10、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
B、温度差
C、吸光度
D、分配系数

11、在色谱流出曲线上,相邻两峰间距离决定于
A、两组分分配系数
B、扩散速度
C、理论塔板数
D、塔板高度

12、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13、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理论塔板数()(忽略柱外死体积)
A、不变
B、增加一倍
C、增加两倍
D、减小两倍

14、Van Deemter方程式主要阐述了
A、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
B、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
C、色谱峰扩张,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因素
D、塔板高度的计算

15、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6、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2

电化学分析法单元测验

1、Ag+/Ag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2、Ag2CrO4 CrO42-/Ag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3、ZnC2O4 CaC2O4, Ca2+/Zn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4、Fe(CN)63-, Fe(CN)64-/Pt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5、H+, H2/Pt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6、F-, Cl-/LaF3 单晶/F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7、pH电极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8、甘汞电极 电极类型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第三类电极
D、零类电极
E、膜电极

9、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A、成正比
B、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C、的对数成正比
D、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

10、若试样溶液中,氯离子的活度是氟离子活度的100倍,要使测定时,氯离子产生的干扰小于0.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对Cl-的选择性系数应大于
A、10-2
B、10-3
C、10-4
D、10-5

11、关于离子选择电极,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一定有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
B、不一定有晶体敏感膜
C、不一定有离子穿过膜相
D、只能用于正负离子的测量

12、晶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限取决于
A、响应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B、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C、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
D、晶体膜的厚度

13、在电极Ag/AgCl中,穿越相界面的有
A、电子
B、Cl-
C、Ag+
D、H+及OH-

14、玻璃电极产生的酸差和碱差是指
A、测Na+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
B、测OH-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
C、测定pH高时,产生碱差;测定pH低时,产生酸差
D、测pOH时,产生碱差;测pH时,产生酸差

15、当电位读数误差为1mV时,引起的测量相对误差
A、对各种离子均为3.9%
B、对各种离子均为7.8%
C、对一价离子为7.8%;对二价离子为3.9%
D、对一价离子为3.9%;对二价离子为7.8%

16、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A、估计电极的检出限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校正方法误差
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17、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
A、校正曲线法
B、直接比较法
C、一次加入标准法
D、增量法

18、在电位滴定中,以E~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B、曲线的最小斜率点
C、E为最正值的点
D、E为最负值的点

19、25℃时,离子活度改变10倍,其电位值变化
A、59 m V
B、59/z V
C、0.059 V
D、0.059/n V

20、下列不属于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的是
A、Ag-AgCl电极
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饱和KCl溶液
D、玻璃管

21、当金属插入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间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此电位差为
A、液接电位
B、电极电位
C、电动势
D、膜电位

22、电位法测定水中F-离子含量时,加入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A、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的范围内
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C、掩蔽Al3+、Fe3+干扰离子
D、加快响应时间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单元测验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中,光源辐射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吸收
A、离子
B、分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2、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空心阴极灯
B、火焰
C、原子化器
D、分光系统

3、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以下测定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A、在保证稳定和适宜光强下,尽量选用最低的灯电流
B、总是选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为分析线
C、对碱金属分析,总是选用乙炔-空气火焰
D、由于谱线重叠的概率较小,选择使用较宽的狭缝宽度

4、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如果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工作曲线法
B、内标法
C、标准加入法
D、间接测定法

5、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用来消除
A、物理干扰
B、背景干扰
C、化学干扰
D、电离干扰

6、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盐酸
B、磷酸
C、钠
D、镁

7、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采取哪种措施进行补救是不适当的
A、加入释放剂
B、加入保护剂
C、提高火焰温度
D、改变光谱通带

8、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A、控制燃烧速度
B、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
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9、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A、火焰
B、空心阴极灯
C、氙灯
D、交流电弧

10、火焰原子化法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检出限低但误差大。

11、原子光谱理论上应该是线光谱,原子吸收谱线具有一定宽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栅的分光能力不够所致。

第五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

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比较,其突出的优点是(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探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2、用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用的比色皿的材料为 ( ) 。
A、石英
B、塑料
C、硬质塑料
D、玻璃

3、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 ) 。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紫外-可见光
D、红外光

4、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 ) 。
A、200nm~400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5、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一氯甲烷
B、丙酮
C、1,3-丁二醇
D、甲醇

6、以下跃迁中哪种跃迁所需能量最大( )?
A、σ→σ*
B、π→π*
C、n→σ*
D、n→π*

7、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
A、原子光谱
B、分子光谱
C、可见分子光谱
D、红外光谱

8、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 )。
A、白光
B、单色光
C、可见光
D、紫外光

9、某非水溶性化合物,在200—250nm有吸收,当测定其紫外可见光谱时,应选用的合适溶剂是 ( )。
A、正己烷
B、丙酮
C、甲酸甲酯
D、四氯乙烯

10、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
B、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C、消除溶剂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D、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不需要的光波

11、紫外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其基本组成的部件中没有( )。
A、光源
B、吸收池
C、乙炔钢瓶
D、检测器

12、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被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光的波长位置( )。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吸收峰高度降低
D、不移动,但吸收峰高度增加

13、朗伯比尔定律既适用于AAS的定量分析,又适用于UV-VIS和IR的定量分析。( )

14、某溶液的透光率为50%,则其吸光度为0.50 。( )

15、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表明该测定方法越灵敏。( )

16、用紫外可见光谱可判断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和烯醇式结构。( )

第六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2

红外光谱分析法单元测验

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 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A、KBr 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B、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
C、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
D、在4000~400 cm-1 范围内, KBr 对红外无反射

2、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A、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因为分子中有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3、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 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A、气体
B、正构烷烃
C、乙醚
D、乙醇

4、羰基化合物RCOR、RCOCl、RCOH和RCOF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是
A、RCOCl
B、RCOR
C、RCOF
D、RCOH

5、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C=C 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 (a) CH3- CH = CH 2 (b) CH3- CH = CH - CH 3(顺式) (c) CH3- CH = CH - CH 3(反式)
A、a 最强
B、b 最强
C、c 最强
D、强度相同

6、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振动- 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7、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
A、水溶液
B、含游离水
C、含结晶水
D、不含水

8、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 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A、CH3-CHO
B、CH3-CO-CH3
C、CH3-CHOH-CH3
D、CH3-O-CH2-CH3

9、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上未见吸收峰,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 3000cm-1 左右,1650cm-1 左右,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芳香族化合物
B、烯烃
C、醇
D、酮

10、某一化合物在UV 光区270nm 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2700~2900cm-1 双峰;1725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醛
B、酮
C、羧酸
D、酯

11、某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上3400 ~ 3200 cm-1 有强吸收,而在紫外区未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
A、
B、
C、
D、

12、某一化合物在UV 光区无吸收,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 3400~3200cm -1 (宽而强),1410cm -1,则该化合物最可能是
A、羧酸
B、伯胺
C、醇
D、醚

13、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A、H20
B、CO2
C、HCl
D、N2

14、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 产生红外吸收谱图, 其分子结构必然是
A、具有不饱和键
B、具有共轭体系
C、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D、具有对称性

15、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B、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C、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D、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

学习通仪器分析_29

仪器分析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它可以对各种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学习通仪器分析_29是仪器分析中的一门课程,本文将针对该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概述

学习通仪器分析_29是由xx大学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谱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热分析等。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仪器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和生产工作提供必要的仪器分析知识。

二、授课大纲

  1. 谱学分析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荧光光谱分析
    • 拉曼光谱分析
  2. 色谱分析
    • 气相色谱分析
    • 液相色谱分析
    • 毛细管电泳分析
  3. 电化学分析
    • 电位滴定法
    • 电化学发光分析
    • 电化学阻抗分析
  4. 光学分析
    • 瑞利散射
    • 拉曼散射
    • 荧光分析
  5. 热分析
    • 热重分析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热膨胀分析

三、课程特点

学习通仪器分析_29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操作
  2. 内容丰富,覆盖多种仪器分析技术
  3. 教学质量高,教师资深、经验丰富
  4. 教学方式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 学习资源充足,课件、案例、实验指导书等均可在线获取

四、学习建议

学习通仪器分析_29是一门较为复杂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以下是一些学习建议:

  1.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2.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
  3. 多做练习题,提高分析能力
  4. 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5. 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五、总结

学习通仪器分析_29是一门重要的仪器分析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原理和方法上全面了解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并为今后从事科研和生产工作提供必要的仪器分析知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69f799165.html发布于 2024-05-19 05:37: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