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茶文化与茶艺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公选课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3:13:59ė17268次浏览617条评论

mooc茶文化与茶艺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茶文化概论

单元测验

1、茶文( )是化茶后作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艺答业答国家。
A、案慕案中国
B、课课日本
C、茶文韩国
D、化茶后作印度

2、艺答业答我国最早记录发现茶的案慕案典籍为( )。
A、课课《本草纲目》
B、茶文《神农本草经》
C、化茶后作《黄帝内经》
D、艺答业答《茶经》

3、案慕案庄晚芳归纳的课课中国茶道精神不包括( )。
A、廉
B、美
C、和
D、寂

4、( )制茶技术不断提高,出现了机械制茶的方法。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
C、元代
D、清代

5、日本僧人( )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A、空海
B、最澄
C、荣西
D、一休

6、( )被誉为“当代茶圣”。
A、陆羽
B、庄晚芳
C、吴觉农
D、陈香白

7、茶作为贡品最早是在( )。
A、夏朝
B、商末周初
C、南北朝
D、唐朝

8、到了( ),首次出现“茶”字,并开始盛行蒸青团饼茶。
A、唐代
B、明代
C、南北朝
D、清朝

9、清代,茶树培育出现了( )繁殖技术,使得茶农可以大量培育优良茶树品种。
A、压条
B、播种
C、嫁接
D、扦插

10、中唐时( )就已远销西藏。
A、洞庭碧螺春
B、黄山毛峰
C、寿州黄芽
D、蒙顶甘露

11、学习茶艺的好处有( )。
A、净化心灵
B、发家致富
C、强身健体
D、美化生活

12、唐代刘贞亮将茶事好处归纳为( )。
A、以茶除病气
B、以茶助休眠
C、以茶表敬意
D、以茶尝滋味

13、( )属于宋人所谓“四大雅事”。
A、焚香
B、插花
C、奏乐
D、点茶

14、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茶艺。

15、《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已经形成。

16、明代穷极工巧的龙团凤饼茶为条形散茶所替代,这在茶叶采制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17、茶艺的狭义定义是指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18、清代出现了藏区和川、滇边地的“茶马互市”,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19、饮茶起源于吃茶,从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

20、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

单元作业

1、了解茶叶在海外的传播路线,绘制简图。

第二章 历代饮茶 方式演变

单元测验

1、《全唐诗》中仅存的一首陆羽的诗是( )。
A、《一字至七字诗·茶》
B、《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C、《六羡茶歌》
D、《咏意》

2、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的是( )。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徽宗赵佶
C、明太祖朱元璋
D、清高宗乾隆帝

3、碾磨后的茶末过筛称为( )。
A、炙茶
B、碾茶
C、罗茶
D、点茶

4、(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A、《茶经》
B、《茶录》
C、《茶疏》
D、《茶书》

5、唐代“三沸煮茶法”,一沸如( )。
A、蟹眼
B、鱼眼
C、牛眼
D、腾波鼓浪

6、斗茶以茶( )为贵。
A、绿
B、青白
C、黄白
D、白

7、( )被尊称为茶圣。
A、神农氏
B、智积禅师
C、陆羽
D、吴理真

8、宋代点茶时( )最受欢迎。
A、黑釉茶盏
B、紫砂壶
C、青花瓷盖碗
D、青瓷茶碗

9、( )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保留了茶的真香本味,还便于人们对茶的直观欣赏。
A、煮茶法
B、煎茶法
C、点茶法
D、瀹饮法

10、先茶后汤曰( )。
A、上投
B、中投
C、半投
D、下投

11、属于宋代点茶操作的是( )。
A、碾茶
B、罗茶
C、调盐
D、候汤

12、明清瀹饮法更看重茶汤的( )。
A、颜色
B、香气
C、滋味
D、温度

13、《茶经》“二之具”讲述的是煮茶、品茶的器具。

14、唐代饼茶煎煮过程中,需先将茶饼烤到呈“蛤蟆背”。

15、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16、明清时代饮茶更追求方式从简的清饮品茶之风。

17、从明朝开始,饮茶提倡的是多饮而不是常饮。

18、斗茶时水痕出现越早,则茶汤质量越好。

19、张源在《茶录》中提倡:投茶有序,春秋上投,夏中投,冬下投。

20、宋代追求从茶汤颜色、汤花持久程度来鉴别茶叶品质的方式,是现代茶叶感官审评的基础。

单元作业

1、《茶经》中主要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三章 茶事礼仪

单元测验

1、对客交流时,我们应采用( )这样代表平等、理性的眼神。
A、上视
B、平视
C、下视
D、旁视

2、不同类型茶艺着装的隆重程度正确的是( )。
A、生活类〉经营类〉表演类
B、经营类〉生活类〉表演类
C、经营类〉表演类〉生活类
D、表演类〉经营类〉生活类

3、( )能传达亲切温馨的情感、有效地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还能增强交际效果。
A、注视
B、点头
C、微笑
D、鞠躬

4、茶艺六要素中的首要因素是( )。
A、选茶
B、择水
C、备器
D、冲泡

5、( )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
A、李白
B、杜甫
C、苏东坡
D、陆羽

6、( )是在茶事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主要在向客人敬茶时行礼对答所用,表示“请”与“谢谢”。
A、注目礼
B、鞠躬礼
C、叩手礼
D、伸掌礼

7、( )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
A、李白
B、杜甫
C、苏东坡
D、陆羽

8、倒茶时应该至茶杯( )满即可。
A、三分
B、五分
C、七分
D、九分

9、( ),是一个人的表情、动作和行为。
A、仪容
B、言谈
C、仪表
D、举止

10、美国喜剧演员博格说:“( )是人与人之间的最短距离”。
A、微笑
B、点头
C、握手
D、拥抱

11、泡茶意境的布置主要包括( )。
A、背景音乐的配置
B、茶具的选择
C、服饰的搭配
D、茶席的布置

12、体态语包括( )。
A、音调
B、眼神
C、表情
D、手势

13、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若杯托上面有字画,应将字画的正面朝向客人
B、茶艺师在泡茶之前应涂抹护手霜滋润自己的双手
C、壶嘴等尖锐部位切忌对着客人
D、作为客人,当茶艺人员为我们奉茶时可不予理睬

14、备器就是根据场合和人数选择( )的茶器来完成茶水艺术冲泡。
A、材质与茶相匹配
B、大小与茶量相匹配
C、种类与流程相匹配
D、花纹与服饰相匹配

15、下面哪些情况可能会让客人感觉不卫生( )。
A、女士披散头发触碰到茶具
B、男士留有浓密杂乱的胡须
C、手指留有长长的指甲
D、穿宽大的服饰袖口触碰到茶具

16、体现茶艺人员仪态美的站姿应该是( )。
A、双眼平视
B、双肩放松
C、头正肩平
D、下颌微收

17、茶艺人员的着装应与( )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A、场合
B、时节
C、茶事类别
D、年龄

18、修习茶艺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选茶
B、择水
C、冲泡
D、品饮

19、在茶艺馆与朋友饮茶时,可嬉笑打闹以加深友谊,共享美好时光。

20、茶艺人员面部平时要注意清洁,男士应将面部修饰干净,不能留有胡须。

21、女性茶艺人员为给人精神奕奕的感觉,可着浓妆。

22、选茶就是从不同种类茶之间选出一款自己喜欢的茶来为客人进行茶水艺术冲泡。

23、茶艺人员进行茶水冲泡时多为坐着进行。女士端坐时应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4、泡茶时,同款茶叶用不同水质进行冲泡,茶汤的香气和滋味都会有区别。

25、茶艺人员礼仪包括仪容、仪表和仪态。

26、茶艺人员若托盘行走,身体应随步伐有节奏起伏,以体现良好的精气神。

27、冲泡茶叶的技艺就是要科学地编排泡茶流程,让观赏者在欣赏“人美”的同时,更能充分展现出茶的色、香、味、形之美。

28、茶艺人员在为客人泡茶时,表情要平和放松,面带微笑。

29、茶艺人员手指甲要及时修剪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涂艳丽的指甲油,手上也不能残存化妆品的气味。

30、当我们与朋友或客人交谈时,遇到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我们可含糊其辞,避免尴尬。

单元作业

1、茶艺人员在行茶事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第四章 茶艺六要素

单元作业

1、如何做好茶艺六要素准备?

第五章 茶叶知识

单元测验

1、我们将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未经加工的叶片称为( )。
A、茶青
B、干茶
C、叶底
D、茶渣

2、茶树适合在年平均气温在( )之间的地区栽培。
A、10℃-15℃
B、15℃-25℃
C、10℃-25℃
D、25℃-35℃

3、( )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堆积,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A、春茶
B、夏茶
C、秋茶
D、冬茶

4、( )过程即采取高温措施,破坏鲜叶组织,阻止酶的活化。
A、杀青
B、揉捻
C、萎凋
D、干燥

5、( )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
A、绿茶
B、红茶
C、青茶
D、黑茶

6、( )烘焙温度较高,烘焙的茶为浓香口味。
A、轻焙茶
B、中焙茶
C、重焙茶
D、黑茶

7、( )享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之誉。
A、西湖龙井
B、安吉白茶
C、碧潭飘雪
D、洞庭碧螺春

8、陆羽在《茶经?( )》里详细记述了唐朝开元年间中国茶产区分布的情况。
A、一之源
B、七之事
C、八之出
D、九之略

9、( )主要目的是使叶片边缘与其他叶片互碰,破坏叶缘细胞,促进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叶缘出现红褐色。
A、杀青
B、做青
C、渥红
D、渥堆

10、( )外形细嫩,芽肥壮匀齐,有锋毫,状似“雀舌”,鱼叶呈金黄色,俗称金黄片。
A、安吉白茶
B、太平猴魁
C、黄山毛峰
D、蒙顶黄芽

11、( )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种茶和饮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茶树种类繁多。
A、江北茶区
B、江南茶区
C、西南茶区
D、华南茶区

12、青茶的品种花色众多,多以( )命名。
A、采摘标准
B、形状
C、干茶颜色
D、地区加茶树品种

13、( )世纪以前记载的黑茶,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做色蒸压而成的黑茶成品。
A、14
B、15
C、16
D、17

14、( )又名 “香槟乌龙”、“东方美人”。
A、冻顶乌龙
B、白毫乌龙
C、凤凰单丛
D、凤凰水仙

15、( )被称为“红茶鼻祖”。
A、正山小种
B、滇红工夫
C、大红袍
D、祁门红茶

16、广西黑茶代表名品( )。
A、普洱茶
B、六堡茶
C、安化黑茶
D、老青砖

17、( )外形条索紧结壮实美观,有锋苗,多毫,色泽乌润,香气鲜而带“橘糖香”。
A、祁红
B、闽红
C、滇红
D、川红

18、下列不属于武夷岩茶的是( )。
A、安溪铁观音
B、大红袍
C、白鸡冠
D、水金龟

19、( )又称香片。
A、红茶
B、白茶
C、花茶
D、绿茶

20、( )最为著名的是碧潭飘雪。
A、玫瑰花茶
B、茉莉花茶
C、桂花茶
D、荷花茶

21、我国( )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A、福建
B、贵州
C、四川
D、云南

22、“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这句话表明了茶树的( )。
A、种类
B、植株形态
C、原产地
D、品质

23、茶树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 )的生活习性。
A、喜阴怕晒
B、喜暖怕寒
C、喜干怕涝
D、喜酸怕碱

24、根据采摘标准的不同,黄茶可分为( )。
A、黄芽茶
B、黄小茶
C、黄大茶
D、黄叶茶

25、茶树叶片的特征包括( )。
A、叶片边缘呈锯齿状
B、叶脉为网状脉
C、侧脉呈圆弧形包裹
D、叶片背后附着着白色的毫毛

26、由于加工时杀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 )。
A、烘青绿茶
B、蒸青绿茶
C、晒青绿茶
D、炒青绿茶

27、按照原料采摘的标准不同,白茶可分为( )。
A、白毫银针
B、寿眉
C、贡眉
D、白牡丹

28、基本茶类包括( )。
A、红茶
B、黄茶
C、花茶
D、紧压茶

29、我们可以通过( )区别老白茶和新茶。
A、外形
B、香气
C、耐泡程度
D、滋味

30、黄芽茶是采摘细嫩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主要包括( )等。
A、沩山毛尖
B、君山银针
C、蒙顶黄芽
D、霍山黄芽

31、下面属于“世界四大高香红茶”的是( )。
A、阿萨姆红茶
B、大吉岭红茶
C、祁门红茶
D、正山小种

32、按照产地,黑茶可分为( )。
A、湖南黑茶
B、湖北老青茶
C、四川边茶
D、滇桂黑茶

33、四川边茶,分( )。
A、东路边茶
B、南路边茶
C、西路边茶
D、北路边茶

34、青茶的基本制作工艺包括( )。
A、杀青
B、做青
C、揉捻
D、干燥

35、传统花茶是以( )茶坯加上符合食用要求、能够吐香的鲜花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A、绿茶
B、黄茶
C、红茶
D、青茶

36、红茶按初制方法不同分为( )。
A、红芽茶
B、小种红茶
C、工夫红茶
D、红碎茶

37、茶树形态可分为( )。
A、灌木型
B、乔木型
C、小灌木型
D、小乔木型

38、南川红碎茶具有( )的品质特点。
A、浓
B、强
C、鲜
D、香

39、青茶主产于( )三省。
A、台湾
B、广东
C、福建
D、云南

40、黑茶加工工艺包括下列( )工序。
A、杀青
B、揉捻
C、做青
D、干燥

41、形成北港毛尖松烟味品质特征的主要关键在于烘焙时采用了“烟薰”工序。

42、白茶与黑茶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

43、滇青毛茶是做普洱茶的原料。

44、白茶在历史上曾被放在药铺里售卖,这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45、“闷黄”工序使得在湿热的条件下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进行氧化,并促使叶绿素降解,形成了黄茶“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

46、恩施玉露是蒸青绿茶。

47、炒青绿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48、老白茶的香气毫香幽幽,带有鲜爽滋味,口感略有青草味,清甜回甘。

49、绿茶制法一般经过鲜叶萎凋、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50、蒙顶黄芽,产于四川雅安名山县,是蒙山名茶传统产品之一。

51、茶树枝条从顶端的芽开始,越往枝条下端采摘,原料越老。

52、华南茶区是中国四大茶区中最南部的茶区,主要出产绿茶。

53、红茶,我国第二大茶类,也是世界销量第一的茶类。

54、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制成的茶叶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55、滇红碎茶为外销名茶,有“茶叶味精”之誉。

56、青茶制作过程中的酶促氧化作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因此既具有绿茶的清香甘鲜,又具有红茶的浓香芬芳。

57、小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和灌木型茶树之间。

58、红茶是中国西北广大地区藏、蒙、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料。

59、武夷岩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扁平挺直。

60、南路边茶,外形卷折成条如“辣椒形”,色泽棕褐似“猪肝色”。

单元作业

1、请介绍您在生活中最喜欢品饮的一款茶。

第六章 泡茶用水

单元作业

1、如何能控制泡茶用水的老嫩?

第七章 选配茶具

单元测验

1、陆羽认为( )。
A、井水上,江水中,山水下
B、山水上,井水中,江水下
C、江水上,井水中,山水下
D、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2、“茶具”一词最早在( )就已出现。
A、秦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3、在( ) “候汤”一节中,第一句便是“候汤最难”。
A、《茶录》
B、《茶书》
C、《茶疏》
D、《茶经》

4、( )是指泡茶过程中的主体器皿。
A、煮水器
B、备茶器
C、泡茶器
D、辅助器

5、青瓷茶具出现得最早,大量出现始于晋代,以( )生产的质量最好。
A、广西
B、福建
C、浙江
D、江苏

6、( )称为“三才杯”。
A、飘逸杯
B、紫砂壶
C、侧把壶
D、盖碗

7、( )素以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状各异、用途广泛而受人青睐。
A、玻璃茶具
B、青瓷茶具
C、金属茶具
D、白瓷茶具

8、茶道组,又叫“茶道六君子”,包括( )。
A、茶夹
B、茶匙
C、滤网
D、盖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手持壶时应以食指压住壶钮气孔,防止漏水
B、拿取玻璃杯时,切不可将手指直指他人
C、拨茶时动作应快速
D、茶巾只能擦拭茶具或沾拭操作过程中流淌到手上的水,不能用来清理污渍

10、茶具选配应( )。
A、与茶种类相宜
B、与茶会主题相宜
C、与茶数量相宜
D、与行茶过程相宜

11、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具可选的材质也是更加丰富,有( )等。
A、陶土
B、瓷器
C、金属
D、漆器

12、( )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易于出水,称为“三山齐”。
A、壶嘴
B、壶口
C、壶钮
D、壶把上缘

13、品茗杯因其杯身高而细长,造型独特,便于沉香留气,一般用来品闻茶香。

14、黑瓷以建安窑所产兔毫盏最为出名。

15、明代后用瀹饮法,茶具大大简化,主要是壶和杯盏而已。

16、古人选择宜茶美水的标准为“清、轻、甘、暖、活”。

17、煮水时火力大小会影响茶汤的质量。

18、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

19、竹木茶具具有不导热、保温、不烫手等优点,且来源天然,对茶无污染,对人又无害。

20、陆羽认为: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急流者上。

单元作业

1、举例冲泡某一款茶叶可搭配的茶具。

第八章 环境布置

单元作业

1、如果您将举办一场茶会,进行环境布置时会准备哪些要素?

第九章 茶艺冲泡

单元测验

1、“焚香”的历史起源更早,( )时代即已出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一般乌龙茶的茶水比为( )。
A、1:18-30
B、1:30-50
C、1:50-60
D、1:80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尝时应小口品啜,慢慢吞咽,充分领略名茶的风韵
B、当玻璃杯中的茶汤还余有21/3时,就应该续加开水
C、在投茶的时候,使用茶匙用力要轻柔,动作美观,避免茶叶折断、破损
D、冲泡乌龙茶之前应烫洗茶壶,既有清洗的作用,也可为泡茶助温

4、比较耐泡,可达到“七泡有余香”。( )
A、绿茶
B、红茶
C、乌龙茶
D、黄茶

5、一般名优绿茶常用( )℃的水温冲泡。
A、60-75
B、75-85
C、85-95
D、90-100

6、茶室插花一般( )。
A、简约朴实
B、热烈奔放
C、花繁叶茂
D、摆设在高处

7、按香品原料划分,有( )三种。
A、陆地性、海洋性、合成性
B、植物性、动物性、合成性
C、动物性、植物性、海洋性
D、陆地性、植物性、合成性

8、赏茶是供客人( )。
A、观赏茶叶外形
B、嗅闻干茶香气
C、鉴赏茶叶色泽
D、咀嚼茶叶滋味

9、茶桌上的铺垫物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等。
A、金属类
B、织品类
C、纸铺
D、花草铺

10、茶室插花花器可选择( )等。
A、碗
B、盘
C、筒
D、篮

11、惟有( )俱佳,才有茶汤的色、香、味、形的俱佳。
A、茶
B、水
C、火
D、具

12、古人认为( )与品茗是一个整体,四者的共同出现才是茶艺的体现。
A、阅画
B、吟诗
C、焚香
D、赏花

13、茶艺过程中播放的音乐多选用我国或精心编录的。( )
A、古典名曲
B、大自然之声
C、流行摇滚音乐
D、轻松舒缓音乐

14、一般来说,冲泡时间要短一些,冲泡时间短一些。( )
A、细嫩茶叶比粗老茶叶
B、粗老茶叶比细嫩茶叶
C、紧实、完整的茶叶比松散、碎末的茶叶
D、松散、碎末的茶叶比紧实、完整的茶叶

15、下投法适合于( )、等。
A、洞庭碧螺春
B、竹叶青
C、西湖龙井
D、六安瓜片

16、春天、冬天可以焚较淡的香品。

17、茶席上工艺品的摆放应以画龙点睛为主,切记不宜过多。

18、对于外部环境,中国茶艺讲究的是幽旷清寂、林泉逸趣,渴望回归自然。

19、茶挂是以挂单副为时尚,悬挂位置在茶室正位。

20、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溶解度越大,茶汤越浓;反之,茶汤也就越淡。

单元作业

1、熟练操作茶水艺术冲泡,并录制一段小视频。

第十章 茶叶品质鉴别

单元作业

1、请用两款同类茶进行品质鉴别并拍照记录。

第十一章 茶与健康

单元测验

1、舌尖感受( )。
A、酸味
B、甜味
C、苦味
D、涩味

2、( )是嗅闻茶叶有没有异味。
A、冷嗅
B、温嗅
C、热嗅
D、冰嗅

3、茶叶中的水分占到了整体的( )左右。
A、25%
B、45%
C、75%
D、95%

4、茶叶中的( )是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
A、咖啡碱
B、维生素E
C、氟
D、茶多糖

5、( )是茶叶中的最主要的游离氨基酸。
A、赖氨酸
B、茶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6、不属于未被污染的隔夜茶的作用的是( )。
A、能杀菌消炎
B、能帮助消化
C、能清除口臭
D、能坚固牙齿

7、茶叶中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成分是( )。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咖啡碱
D、维生素

8、( )被称为21世纪新的天然镇静剂。
A、茶氨酸
B、咖啡碱
C、茶多糖
D、茶多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刚加工好的绿茶应该趁新鲜品饮
B、为了身体健康应该每天多喝浓茶
C、饭前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最好不饮茶
D、三期妇女最好少饮茶或不饮茶

10、茶叶中对人体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的有( )。
A、硒元素
B、茶多酚
C、咖啡碱
D、维生素C

11、下面( )人群不适合饮茶。
A、发烧病人
B、孕妇
C、婴儿
D、老年人

12、茶叶对人体的主要保健功效包括( )。
A、提高免疫力
B、美容养颜
C、预防眼疾
D、减肥助消化

13、一般来说,茶叶品质等级的判断可以从( )方面入手。
A、鉴干茶
B、观茶汤
C、看叶底
D、品茶味

14、叶底以( )为好。
A、新鲜明亮
B、厚实
C、柔软
D、轻薄硬脆

15、鉴干茶,就是看茶叶的( )。
A、色泽
B、条索
C、嫩度
D、匀净度

16、清澈明亮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17、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状,同款茶一般以粗松、扁瘦、轻飘的为好。

18、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进行茶艺的茶叶品质鉴别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理化审评。

19、嗅闻茶香时应靠近杯碗反复呼吸嗅闻香气。

20、茶叶审评人员不能擦拭气味过重的护肤品,审评前不吃气味过重的食物。

单元作业

1、根据自己的体质制定一份饮茶计划。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1、清代,茶树培育出现了( )繁殖技术,使得茶农可以大量培育优良茶树品种。
A、压条
B、播种
C、嫁接
D、扦插

2、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的是( )。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徽宗赵佶
C、明太祖朱元璋
D、清高宗乾隆帝

3、先茶后汤曰( )。
A、上投
B、中投
C、半投
D、下投

4、( )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
A、李白
B、杜甫
C、苏东坡
D、陆羽

5、陆羽在《茶经?( )》里详细记述了唐朝开元年间中国茶产区分布的情况。
A、一之源
B、七之事
C、八之出
D、九之略

6、( )又名 “香槟乌龙”、“东方美人”。
A、冻顶乌龙
B、白毫乌龙
C、凤凰单丛
D、凤凰水仙

7、( )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种茶和饮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茶树种类繁多。
A、江北茶区
B、江南茶区
C、西南茶区
D、华南茶区

8、陆羽认为( )。
A、井水上,江水中,山水下
B、山水上,井水中,江水下
C、江水上,井水中,山水下
D、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9、一般乌龙茶的茶水比为( )。
A、1:18-30
B、1:30-50
C、1:50-60
D、1:80

10、( )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
A、绿茶
B、红茶
C、青茶
D、黑茶

11、舌尖感受( )。
A、酸味
B、甜味
C、苦味
D、涩味

12、青瓷茶具出现得最早,大量出现始于晋代,以( )生产的质量最好。
A、广西
B、福建
C、浙江
D、江苏

13、( )被称为21世纪新的天然镇静剂。
A、茶氨酸
B、咖啡碱
C、茶多糖
D、茶多酚

14、下列不属于武夷岩茶的是( )。
A、安溪铁观音
B、大红袍
C、白鸡冠
D、水金龟

15、( )被称为“红茶鼻祖”。
A、正山小种
B、滇红工夫
C、大红袍
D、祁门红茶

16、( )主要目的是使叶片边缘与其他叶片互碰,破坏叶缘细胞,促进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叶缘出现红褐色。
A、杀青
B、做青
C、渥红
D、渥堆

17、倒茶时应该至茶杯( )满即可。
A、三分
B、五分
C、七分
D、九分

18、茶叶中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成分是( )。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咖啡碱
D、维生素D

19、( )是在茶事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主要在向客人敬茶时行礼对答所用,表示“请”与“谢谢”。
A、注目礼
B、鞠躬礼
C、叩手礼
D、伸掌礼

20、对客交流时,我们应采用( )这样代表平等、理性的眼神。
A、上视
B、平视
C、下视
D、旁视

21、传统花茶是以( )茶坯加上符合食用要求、能够吐香的鲜花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A、绿茶
B、黄茶
C、红茶
D、青茶

22、茶树形态可分为( )。
A、灌木型
B、乔木型
C、小灌木型
D、小乔木型

23、茶树叶片的特征包括( )。
A、叶片边缘呈锯齿状
B、叶脉为网状脉
C、侧脉呈圆弧形包裹
D、叶片背后附着着白色的毫毛

24、下面属于“世界四大高香红茶”的是( )。
A、阿萨姆红茶
B、大吉岭红茶
C、祁门红茶
D、正山小种

25、( )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易于出水,称为“三山齐”。
A、壶嘴
B、壶口
C、壶钮
D、壶把上缘

26、泡茶意境的布置主要包括( )。
A、背景音乐的配置
B、茶具的选择
C、服饰的搭配
D、茶席的布置

27、惟有( )俱佳,才有茶汤的色、香、味、形的俱佳。
A、茶
B、水
C、火
D、具

28、我国( )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A、福建
B、贵州
C、四川
D、云南

29、茶叶对人体的主要保健功效包括( )。
A、提高免疫力
B、美容养颜
C、预防眼疾
D、减肥助消化

30、鉴干茶,就是看茶叶的( )。
A、色泽
B、条索
C、嫩度
D、匀净度

31、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

32、女性茶艺人员为给人精神奕奕的感觉,可着浓妆。

33、《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已经形成。

34、宋代追求从茶汤颜色、汤花持久程度来鉴别茶叶品质的方式,是现代茶叶感官审评的基础。

35、泡茶时,同款茶叶用不同水质进行冲泡,茶汤的香气和滋味都会有区别。

36、清代出现了藏区和川、滇边地的“茶马互市”,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37、滇红碎茶为外销名茶,有“茶叶味精”之誉。

38、滇青毛茶是做普洱茶的原料。

39、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40、绿茶制法一般经过鲜叶萎凋、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41、恩施玉露是蒸青绿茶。

42、“闷黄”工序使得在湿热的条件下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进行氧化,并促使叶绿素降解,形成了黄茶“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

43、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溶解度越大,茶汤越浓;反之,茶汤也就越淡。

44、黑瓷以建安窑所产兔毫盏最为出名。

45、茶席上工艺品的摆放应以画龙点睛为主,切记不宜过多。

46、小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和灌木型茶树之间。

47、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制成的茶叶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48、古人选择宜茶美水的标准为“清、轻、甘、暖、活”。

49、清澈明亮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50、嗅闻茶香时应靠近杯碗反复呼吸嗅闻香气。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