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环境毒理学_2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尔雅环境毒理学_2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题

1、尔雅环境毒理学的环境核心研究内容是什么?
A、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理答案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B、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所有生物体的学答习通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C、研究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的案学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D、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动物、课后植物、作业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尔雅毒性作用

2、关于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的环境关系,以下哪一种理解是毒理答案正确的?
A、二者是学答习通同一个学科
B、二者是案学各自独立的学科
C、环境毒理学包括了生态毒理学
D、课后环境毒理学是作业生态毒理学的一部分

3、外源化学物不是尔雅人体的组成成分,也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它们不可以进入生物体,对生物体不能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4、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效应称为“环境毒理效应”或“环境健康毒理效应”,属于“健康毒理效应”的范畴。

5、人类环境(或人类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环境,即围绕人类的所有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所组成的环境,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关。

6、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表明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

7、环境毒理学理论和技术与环境生物监测关系不大。

8、环境化学物的毒性测定、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价等工作是环境毒理学的一部分,这些可为环境化学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9、在我国已颁布的各种环境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中,环境毒理学研究资料并没有什么重要作用。

10、环境毒理学研究是探讨和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环境化学物的人体吸收和体内生物转化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化学物伴随能量的消耗由低浓度处透过生物膜向高浓度处转运的过程称 ( )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简单扩散
D、吞噬和胞饮

2、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库主要有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和( )
A、毛发
B、胃
C、骨骼组织
D、皮肤

3、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 )四种反应类型。
A、溶解
B、络合
C、透过
D、结合

4、芳香烃类和脂肪烃类化合物经( )反应形成的环氧化物在环氧化物水化酶的催化下,通过水化反应可形成相应的二氢二醇化合物。
A、结合
B、还原
C、氧化
D、水解

5、在结合反应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反应是: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硫酸结合
C、谷胱甘肽结合
D、乙酰结合

6、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运的过程?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代谢

7、生物膜主要是由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和( )构成
A、蛋白质
B、亲水性孔道
C、磷脂
D、脂肪酸链

8、环境化学物被吸收进入血液或体液后,随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 )
A、代谢
B、分布
C、吸收
D、排泄

9、环境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通过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10、生物转化发生的最主要器官是( )
A、肾
B、肺
C、肝脏
D、胃肠道

11、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统一是:
A、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而逐渐建立的。
B、是绝对的、无有条件的。
C、人类对环境的巨大变化迅速建立适应机制的结果。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破坏的。

12、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体内试验方法
B、体外试验方法
C、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试验方法
D、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试验方法

13、体内毒性试验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A、急性毒性试验
B、亚急性毒性试验
C、繁殖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

14、在现代环境毒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组学技术包括有:
A、基因组学技术
B、毒理组学技术
C、转录组学技术
D、蛋白质组学技术

15、环境毒理学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方法主要研究:
A、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关系。
B、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病因。
C、环境污染物对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危害及其规律。
D、环境污染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群。

16、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规律
B、环境污染物对所有生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C、环境污染物对人类的毒害作用机理
D、环境污染物对动物、植物的毒害作用及其机理

17、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环境有毒有害因素对非人类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危害作用与其防护
B、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动物(包括人类)、植物及微生物危害作用
C、环境污染物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D、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动物(不包括人类)、植物及微生物危害作用

18、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外源化学物是指:
A、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
B、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通过一定途径从环境进入人体
D、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影响

19、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主要表现在:
A、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和能源
B、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C、人体对环境的急剧改变能够快速产生生理适应机制
D、环境可对人类介导有毒有害因素使人类的健康遭受损害

20、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是两个不同学科,主要根据如下:
A、环境毒理学是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护为核心内容和任务的科学
B、生态毒理学是以研究有毒有害因素对非人类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危害与防护为核心内容和任务的科学
C、两个学科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D、两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史

21、外源化学物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22、环境毒理学就是研究环境毒性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3、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是同一个学科,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4、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25、环境毒理学试验一般采用的实验动物多为非哺乳类动物。

26、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27、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种。

28、排泄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随汗液排出。

29、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并形成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30、水解反应是在还原酶的催化下,环境化学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化学物分解的反应。

思考题:喝酒后,酒精是如何在人体中代谢转化的?

1、思考题:喝酒后,酒精是如何在人体中代谢转化的?

第三章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下列哪种致死剂量指仅引起一群个体中个别个体死亡的最小致死量,低于此剂量则不能导致机体死亡。
A、LOEL或LOAEL
B、NOEL或NOAEL
C、MLD或LD01
D、MTD或LD0

2、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强度也增高,但最初增高急速,继之变为缓慢,是哪种类型剂量-效应(或反应)曲线?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S型
D、U型或倒U型

3、各种染毒的接触途径中以下哪种方式吸收最快?
A、腹腔注射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经口

4、在DNA序列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取代的突变属于基因突变中的哪种类型?
A、碱基置换
B、移码突变
C、整码突变
D、片断突变

5、进入机体后不需体内代谢活化,其原型就可与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作用而诱导细胞癌变的物质属于哪种致癌物?
A、直接致癌物
B、间接致癌物
C、无机致癌物
D、有机致癌物

6、绝对致死量(LD100)的含义是()
A、指能引起所观察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B、指仅引起一群个体中个别个体死亡的最低剂量。
C、指在试验中可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D、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某化学物的最高剂量。

7、非毒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A、在较小剂量下就可以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
B、大剂量作用下才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
C、在较小剂量下不能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D、毒物与非毒物主要取决于化学物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8、按毒性作用发生的时间可把毒性作用的类型分为:
A、急性毒性作用
B、远期毒性作用
C、慢性毒性作用
D、迟发性毒性作用

9、环境化学物与生物体内靶分子结合的结果可导致:
A、靶分子功能损伤
B、靶分子结构破坏
C、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
D、与蛋白质形成抗原

10、环境化学物对生物体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A、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
B、与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无关
C、生物体的状况
D、暴露或染毒条件

11、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潜在的毒性,所以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

12、剂量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13、进入机体的外源性化学物对于体内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有潜在的毒性作用。

14、亲电物质是指具有从其他分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或与其他分子或离子分享电子的性能的物质。

15、烷化剂是带有烷化功能基团的有机化学物,它可以通过离子键结合反应把自身的烷基转给生物大分子,使生物大分子烷化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损伤。

16、机体在正常生化代谢中可以产生自由基,例如进入机体内的氧分子,参与酶促或非酶促反应时,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17、切除修复依据其切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及错配碱基修复三种类型。

18、许多环境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属于亲电物质其可与DNA作用形成共价结合物——DNA加合物(DNA adduct)。

19、基因组中许多基因的表达对环境化学物的作用非常敏感,所以环境化学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是非常普遍的。

20、通常环境化学物的损害效应都存在物种及品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致畸作用中更为突出,但是这种对致畸物的易感性与机体的基因型关系不大。

第六章 土壤环境毒理学

第四、五、六章 单元测验

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大气环境污染及其颗粒混合物确定为人类的哪一类致癌物质?
A、一类致癌物质
B、二类致癌物质
C、三类致癌物质
D、四类致癌物质

2、人体一般可以通过()来防御和清除吸入的颗粒物。
A、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出作用。
B、呼气
C、溶解
D、沉积

3、大气颗粒物具有( )作用,从而为大气颗粒物致癌的遗传机制学说提供了科学证据。
A、遗传毒性
B、免疫毒性
C、呼吸毒性
D、脂质过氧化

4、大气颗粒物(主要是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进入肺组织后,可引起( )。
A、呼吸道黏膜损伤
B、肺部炎性损伤和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C、支气管过敏反应
D、呼吸道狭窄

5、大气细颗粒物是指粒径( ) 、能被吸入人体下呼吸道深部直至到达肺泡区的颗粒物。
A、≤10 mm
B、≤5mm
C、≤2mm
D、≤2.5mm

6、痛痛病是由于水体中含( )废水的污染所导致的一种公害病。
A、汞
B、铬
C、砷
D、镉

7、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 )。
A、农业废水
B、工业废水
C、建筑业废水
D、服务业废水

8、土壤自净可以通过土壤本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 )反应过程,降低污染物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污染物的毒性。
A、风化
B、腐蚀
C、硬化
D、生物

9、土壤污染是指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累积,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A、植被生长
B、地壳活动
C、微生物活动
D、土壤多样性

10、水俣病是在日本水俣湾首度发生而得名,其是由于( )的生物富集而引发。
A、铅
B、无机汞
C、铬
D、甲基汞

11、在大气污染物中,能够直接刺激呼吸道的有害化学物质中,最常见的有:
A、SO2
B、NOx
C、O3
D、细颗粒物

12、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迅速增长,其原因与()因素有关
A、吸烟
B、大气污染
C、不良生活方式
D、饮水甲基汞污染

13、大气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对健康的直接危害包括:
A、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B、对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影响
C、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D、引起机体变态反应

14、长期吸入低浓度SO2气体,对呼吸道的毒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A、引起气管和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
B、肺功能降低
C、影响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液的分泌
D、继发性地引起心脏疾患

15、SO2及其衍生物的分子毒理学作用主要包括:
A、肺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
B、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
C、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
D、促进哮喘易感基因的表达

16、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 )元素污染严重。
A、硫
B、氧
C、磷
D、氮

17、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涉及的污染物有( )。
A、重金属
B、卤素
C、硝酸盐
D、有机物

18、目前对藻毒素的毒性作用认识包括( )
A、肝损伤
B、肠胃不适
C、心肌缺血
D、神经中毒症状

19、氯化消毒副产物主要毒性作用有:
A、致癌变
B、皮肤过敏
C、致突变
D、生殖发育毒性

20、长期摄入含氟高的水可引起( )。
A、头痛
B、氟斑牙
C、氟骨病
D、乌脚病

21、大气环境污染引起的肺癌发病率增加,可能是某一种致癌物的严重污染引起的如苯并(a)芘,但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大气中多种污染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22、由于SO2既易溶于水又易溶于脂质,所以吸入呼吸道的SO2很容易进入粘膜表面的水层,且容易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生物膜,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3、亚硫酸盐氧化酶不是体内SO2及其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的解毒酶。

24、NO2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HNO3和NO。

25、吸入肺组织的NO2以硝酸根离子的形式进入血液,在全身分布,但对肾、肝、心等多种脏器不产生毒性作用。

26、有些化学物污染水体以后可以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富集而达到对人体造成中毒的水平。

27、长期摄入含氟高的水可引起“乌脚病”或“黑脚病”

28、土壤污染物可以直接和间接(大气、水、食物)方式进入人体。

29、水体富营养化在海水中出现该现象为水华,在淡水中出现为赤潮。

30、氟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第八章 金属的毒性与健康

第七、八章 单元测验

1、工业环境毒理学主要是研究( )对工人健康的毒性作用与防护的科学,是环境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A、工业环境污染物
B、大气环境污染物
C、水环境污染物
D、有机污染物

2、不属于工业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物理因素是( )。
A、低温作业
B、噪声
C、电离辐射
D、硫化氢

3、粉尘粒子的沉降作用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尘粒的大小
B、尘粒的颜色
C、尘粒的电荷
D、尘粒的密度

4、工人的健康监护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A、健康检查
B、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运用
C、健康状况分析
D、家庭收入

5、有毒气体主要包括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甲醛
D、氯化氢

6、汞几乎不溶于以下哪种物质?
A、水
B、硝酸
C、硫酸
D、王水

7、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哪个部位含量最高?
A、小脑
B、大脑皮质
C、海马回
D、脑干

8、铅能够损害神经系统,其作用机理不包括以下哪项?
A、引起伸肌麻痹
B、损害造血系统
C、引起脑损伤
D、对脑发育的影响

9、下列哪种形式的镉能够溶于水?
A、金属镉
B、氧化镉
C、硝酸镉
D、氢氧化镉

10、镉的生物化学毒理学机理不包括以下哪项?
A、对酶活性的影响
B、干扰肾脏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
C、干扰骨代谢
D、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1、属于工业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物理因素是( )。
A、高温作业
B、噪声
C、电离辐射
D、振动

12、在下列哪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 )。
A、原料开采
B、成品包装
C、材料加工
D、原料提炼

13、工业环境常见的有毒金属包括( )。
A、钠
B、铜
C、镉
D、汞

14、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醛
D、氮气

15、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哪三大类(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烟尘

16、下列哪些微量元素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
A、锌
B、铬
C、铜
D、铅

17、当金属蓄积到超过人体的生理负荷时,就会引起生理功能改变,导致急、慢性或远期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慢性中毒
B、致癌作用
C、致畸作用
D、变态反应

18、长期接触低浓度铅污染可引起慢性铅中毒,其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神经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消化系统
D、肾脏

19、镉的生物化学毒理学机理包括以下哪些?
A、对酶活性的影响
B、干扰肾脏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
C、干扰骨代谢
D、引发贫血

20、铅的毒性作用机理包括以下哪些?
A、与巯基结合、降低酶活性
B、影响卟啉代谢、损害造血系统
C、损害神经系统
D、引起血管痉挛

21、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22、如何评价和控制工业环境污染物的早期损害是工业环境毒理学的新任务。

23、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90)尚未确定镍化合物为人类一类致癌物质。

24、噪声并不是工业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物理因素。

25、所有金属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而产生明显的神经毒作用。

26、锰阴离子的毒性比阳离子的毒性大。

27、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越小。

28、孕妇铅中毒不会危及胎儿,因为铅不能透过母体的胎盘,侵入胎儿体内。

29、镉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从而导致处于食物链高端的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30、测定尿中低分子量蛋白可作为镉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第八章-作业

1、简述汞、铅、镉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十章 环境化学致癌物的毒性与健康

第十章作业

1、多环芳烃的致癌机理?

学习通环境毒理学_2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物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可以分为物理毒理学、化学毒理学和生物毒理学三个方面。其中,化学毒理学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毒理学领域。

化学毒理学的概念与应用

化学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的毒性及其机理的学科,是环境毒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物质对生物影响的毒性通常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指短时间内接触物质后出现的剧烈毒性反应,而慢性毒性则是长时间接触物质后出现的潜在的危害。

化学毒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疾病防治、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

环境毒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毒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监测

环境毒理学可以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及其对生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标准,对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估。

毒性评估

环境毒理学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毒性评估,预测其潜在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环境修复

环境毒理学可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为环境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结语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开展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