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U校园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6:55:21ė12581次浏览698条评论

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0 绪论

绪论单元测试

1、尔雅提出“灭人之国,中国作业必先去其史”警言的近现节答著名学者是:
A、顾炎武
B、代史邓诚答案龚自珍
C、纲补梁启超
D、铖章陈寅恪

2、案学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习通直接结果是导致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因此,课后这场革命并没有进步意义。尔雅这种认识的中国作业错误在于:
A、完全背离了历史事实
B、近现节答故意夸大辛亥革命的代史邓诚答案消极结果
C、没有能够区分清楚历史的纲补主流和支流
D、以碎片化的铖章历史来代替整体的历史

3、1840年以来至今170多年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
A、革命
B、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国家独立

4、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点是:
A、1911年
B、1919年
C、1949年
D、1978年

5、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的是:
A、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伯恩斯坦

6、提出“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王充
D、魏征

7、由“盲人摸象”的故事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启示是:
A、必须充分的掌握历史材料
B、只有了解历史的真相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必须把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考察
D、不能以碎片化的历史细节得出整体历史的结论

8、习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刻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指:
A、辛亥革命
B、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

9、中国近代史时期是指:
A、1840年至1911年
B、1840年至1919年
C、1840年至1945年
D、1840年至1949年

10、中国近代最早明确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杨度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四个选择”的有:
A、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B、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
C、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D、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
E、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历史上“三件大事”的有: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B、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E、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

13、下列选项中属于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有: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E、改革开放

14、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指:
A、物质文明的现代化
B、制度文化的现代化
C、社会文明的现代化
D、生态文明的现代化
E、精神文明的现代化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是:
A、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B、伟大的英雄对历史的发展决定性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人类历史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外化的产物
E、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上编 从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 风云变纪的八十年

单元测试

1、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阴阳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4、战争以清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5、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殖民地社会

7、把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第一次被英国打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8、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帝国
C、政治上独立国拥有的完整主权部分丧失;经济上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它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D、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经济

9、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买办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工人阶级

10、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1、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C、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发展的严重障碍
D、中国各地发展大体平衡,整个国家处于落后状态

1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C、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D、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E、封建庄园经济

13、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
A、父权
B、夫权
C、君权
D、妻权
E、族长权

14、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
A、中国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E、城市贫民

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E、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1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实行土地革命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E、进行民主改革

17、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阶级
B、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C、孔祥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D、由于残酷剥削工人而成为民主革命的对象
E、有一部分来自官僚买办资本家

2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单元测试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2、1895年签订的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英国军官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
A、颐和园
B、故宫
C、长城
D、圆明园

4、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却无权干预,是因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驻军权
D、传教权

5、开放汉口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6、自1863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开始,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是英国人
A、赫德
B、李泰国
C、李提摩太
D、林乐知

7、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B、进行传教活动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民族自信心
D、干涉中国内政

8、到( )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刊物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字林西报》
D、《新民丛报》

10、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孙中山说过:“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2、《马关条约》签订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这三国是
A、英法德
B、俄意日
C、俄法德
D、德日澳

13、19世纪4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战争

1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严复
D、魏源

15、“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魏源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来的
A、《海国图志》
B、《康遒纪行》
C、《朔方备乘》
D、《瀛环志略》

16、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A、第一次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战争

17、郑观应提出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劝学篇》
D、《校邠庐抗议》

18、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A、第二次战争以后
B、中法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9、严复翻译的、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是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20、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21、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主要有
A、通商
B、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瓜分中国
E、占领全中国

22、1900年7月,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先后制造的惨案有
A、旅顺惨案
B、海兰泡惨案
C、中东路惨案
D、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E、洛门罕惨案

23、中国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E、《瑷珲条约》

24、关于租界的叙述,正确的有
A、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英租界,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开端
B、到1911年,外国人中国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
C、外国侵略者在租界逐步排斥中国的主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D、中国对租界内的行政、司法有干预权
E、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2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方式有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E、和平演变

26、俄国利用第二次战争之机,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下列哪几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E、《望厦条约》

27、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发动侵略战争,划分势力范围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
E、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2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掠夺的方式有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E、扶植和收买代理人

29、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其主要事件有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
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E、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30、帝国主义列强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主要原因有
A、中国封建统治的牢固
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C、帝国主义国家的自动放弃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E、帝国主义国家希望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

31、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没有抗击侵略者的人才
D、思想意识的落后
E、人民没有动员起来

3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单元测试

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父诗》
D、《原道醒世训》

3、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
D、北伐失利

5、太平天国失败的表明
A、农民阶级不能正确对待宗教
B、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农民阶级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农民阶级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6、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张之洞
B、冯桂芬
C、曾国藩
D、马建忠

7、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奕
B、桂良
C、曾国藩
D、李鸿章

8、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9、洋务派创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枪炮厂

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1、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新式学堂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抵抗外国侵略

12、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着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C、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D、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13、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4、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创办的培养维新干部的重要学堂是
A、广州万木草堂
B、广方言馆
C、京师大学堂
D、时务学堂

15、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A、《日本变政考》
B、《仁学》
C、《新学伪经考》
D、《变法通议》

16、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湘报》
D、《大公报》

17、“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C、“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D、“明定国是”谕旨的颁布

18、京师大学堂创设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9、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
A、预备学校
B、私塾
C、高等学堂
D、专业学会

20、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
A、新式陆军
B、新式炮兵
C、新式骑兵
D、新式海军

2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B、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E、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A、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的统治根基
B、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C、在一定程度上虚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E、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4、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有
A、曾国藩
B、奕訢
C、左宗棠
D、李鸿章
E、张之洞

25、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兴办近代企业
B、废除八股
C、设议院,开国会
D、建立新式海陆军
E、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6、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工业有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轮船招商局
D、天津机器局
E、福州船政局

2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A、封建性
B、落后性
C、依赖型
D、腐朽性
E、独立性

2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B、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
C、提出了“自强”和 “求富”的主张
D、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E、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9、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A、向皇帝上书
B、著书立书
C、办学会
D、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E、办报纸

30、戊戌维新时期,影响最大的宣传变法的报纸主要有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江评论》
D、《湘报》
E、《大公报》

31、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B、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D、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E、是一场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单元测试

1、1903年邹容写的(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1903年6月,( )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梁启超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

4、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5、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6、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
A、日知会与共进会
B、同盟会与保路同志会
C、文学社与同盟会
D、文学社与共进会

8、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黄花岗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保路运动
D、广州起义

9、中华民国元年是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1、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2、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
A、清帝退位
B、孙中山辞职,临时迁往北京
C、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D、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3、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14、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
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15、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 ),组织武装反袁
A、国民党
B、中国同盟会
C、兴中会
D、中华革命党

16、1915年,( )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7、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8、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C、“二十一条”
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

19、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C、护法运动的失败
D、保路风潮的失败

20、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2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清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B、清甘当“洋人的朝廷”
C、国人对清更为失望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
E、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22、清末“新政”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颁布新的学制

23、20世纪初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
A、华兴会
B、科学补习所
C、光复会
D、岳王会

24、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享有各项权利
C、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D、国家体制实行内阁制

26、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
A、清帝退位
B、临时设在南京
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D、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7、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保路风潮

28、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支持
B、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
C、袁世凯假意赞成共和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E、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29、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
A、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
C、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D、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30、关于辛亥革命的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

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近现代史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知识,让人深入了解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全书内容概要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是:

  1. 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醒
  2. 第一次战争后的中国
  3. 第二次战争和辛亥革命
  4.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
  5.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7.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
  8.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9.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10.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

每个章节都介绍了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书通过编年体的方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轴,方便读者对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和理解。

全书亮点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的亮点之一是其全面性。作者在撰写本书时,对历史事件的研究非常细致,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让读者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历史素养。

另一个亮点是其系统性。本书将中国近代史分为10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时间段,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同时,本书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分类,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作者在本书中还注重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社会环境,这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在介绍战争时,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背景和经过,还介绍了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阅读体验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恰当,让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全书的文字简洁、明了,配合着例证和图表,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同时,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阅读的章节,也可以通过目录和索引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本书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地图,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与此同时,本书的词汇和语言也非常简单明了,使读者可以轻松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总结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是一本全面、系统、易读的历史著作,对于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来说,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无论是作为初学者还是进阶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深入理解和知识。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

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近现代史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知识,让人深入了解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全书内容概要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是:

  1. 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醒
  2. 第一次战争后的中国
  3. 第二次战争和辛亥革命
  4.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
  5.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7.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
  8.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9.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10.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

每个章节都介绍了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书通过编年体的方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轴,方便读者对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和理解。

全书亮点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的亮点之一是其全面性。作者在撰写本书时,对历史事件的研究非常细致,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让读者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历史素养。

另一个亮点是其系统性。本书将中国近代史分为10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时间段,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同时,本书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分类,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作者在本书中还注重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社会环境,这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在介绍战争时,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背景和经过,还介绍了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阅读体验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恰当,让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全书的文字简洁、明了,配合着例证和图表,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同时,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阅读的章节,也可以通过目录和索引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本书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地图,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与此同时,本书的词汇和语言也非常简单明了,使读者可以轻松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总结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补)邓诚铖是一本全面、系统、易读的历史著作,对于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来说,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无论是作为初学者还是进阶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深入理解和知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