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化工原理(上)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分类: 公共管理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2:49:23ė30295次浏览611条评论

中国大学化工原理(上)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绪论

0.1 课程概述随堂测验

1、中国整答依靠实验研究,大学确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化工关系,该种研究方法称为( )。原理
A、上答解析法
B、案慕案理论法
C、课完经验法
D、中国整答半经验半理论法

2、大学化工原理课程属于( )。化工
A、原理基础课
B、上答技术基础课
C、案慕案专业基础课
D、课完专业课

3、中国整答化工原理课程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理论法(或解析法)。

4、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

5、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

0.2 化工单元操作概述随堂测验

1、蒸发单元操作属于( )过程。
A、动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传递
D、不确定

2、下列化工单元操作属于质量传递过程的是( )。
A、蒸馏
B、沉降
C、过滤
D、萃取

3、各化工单元操作均为物理过程。( )

4、同一单元操作应用于不同的工艺过程,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的。( )

5、同一工艺过程可能包含多个相同的单元操作。( )

0.3 物理量的单位和单位换算随堂测验

1、流体黏度的单位为Pa·s,其量纲表示为( )。
A、
B、
C、
D、

2、以下的物理量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
A、温度
B、黏度
C、质量
D、速度

3、导出单位是根据某物理量本身的意义,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单位。( )

4、任何物理量乘以或除以单位换算因子,都不会改变原量的大小。( )

5、彼此相等而单位不同的两个同名物理量的比值称为换算因子。( )

单元作业 0-1

1、

单元作业 0-2

1、

第1章 流体流动

1.1 流体的物理性质随堂测验

1、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液体的密度分别(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2、在低压下,下列流体中属于可压缩流体的是( )。
A、水
B、空气
C、液态烃
D、氮气

3、对于均匀流体,流体中各点的密度相同,故均匀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4、气体的密度随压力和温度而变化,故气体是可压缩流体。

1.1 流体的物理性质随堂测验

1、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液体的黏度分别(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2、黏度的单位是( )。
A、Pa
B、Pa·s
C、cP
D、m2/s

3、黏度的物理意义是指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4、动力黏度又称为运动黏度。

1.1 流体的物理性质随堂测验

1、对于假塑性流体,其流性指数n(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2、下列流体中属于假塑性流体的是( )。
A、聚合物溶液
B、纸浆
C、牙膏
D、油脂

3、假塑性流体在流动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4、宾汉塑性流体在流动时存在极限剪应力,只有当剪应力大于极限剪应力时,液体才开始流动。

1.2 流体静力学随堂测验

1、某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95200 Pa,在该地区的一台真空设备上装有真空表,其读数为25 Pa,则该真空设备的绝对压力为( )。
A、95200 Pa
B、95175 Pa
C、95225 Pa
D、25 Pa

2、压力的单位是( )。
A、Pa
B、Pa·s
C、atm
D、mmHg

3、在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静压力方向都与作用面垂直,并指向该作用面。

1.2 流体静力学随堂测验

1、
A、112 kPa
B、81 kPa
C、100 kPa
D、97 kPa

2、流体静力学方程式不适用于( )。
A、流动的流体
B、静止的流体
C、不可压缩的流体
D、可压缩的流体

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适用于连通的同一种连续的不可压缩的液体。

4、在静止连续的同一液体内,静压力仅与垂直高度有关,与水平位置无关。

1.2 流体静力学随堂测验

1、
A、199 kPa
B、14 kPa
C、101 kPa
D、87 kPa

2、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可应用于( )。
A、压力的测量
B、液位的测量
C、密度的测量
D、压力差的测量

3、采用U管压差计测量压力差时,U管压差计的读数与指示液的密度和U管的粗细有关。

单元作业 1-1

1、

单元作业 1-2

1、

单元作业 1-3

1、

单元作业1-4

1、

第1章 流体流动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A)随堂测验

1、一般情况下,气体在管路中的常用流速范围为( )。
A、5~10 m/s
B、10~20 m/s
C、1~5 m/s
D、20~30 m/s

2、体积流量的单位是( )。
A、
B、
C、
D、

3、点速度是指流体的体积流量与流道截面积之比。

4、平均速度又称为主体速度或混合杯速度。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A)随堂测验

1、对于稳态流动过程( )。
A、
B、
C、
D、

2、下列速度场属于一维稳态的是( )。
A、
B、
C、
D、

3、若流体的速度仅随空间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即为稳态流动。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A)随堂测验

1、
A、2
B、1/2
C、1/4
D、4

2、
A、不可压缩流体
B、可压缩流体
C、非稳态流动
D、稳态流动

3、连续性方程式反映了稳态流动系统中,在流量一定时管路各截面上流速的变化规律,此规律与管路的安排及输送设备等有关。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A)随堂测验

1、在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中,代表静压能变化的是( )
A、
B、
C、
D、

2、流体在流动中克服静压力所需提供的能量称为( )。
A、动能
B、静压能
C、流动功
D、位能

3、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A)随堂测验

1、在流动系统的机械能衡算方程中,代表克服流动阻力损失的能量是( )。
A、
B、
C、
D、

2、以下各项能量属于机械能的是( )。
A、动能
B、静压能
C、内能
D、位能

3、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 由于黏性摩擦静压能损失转换为动能。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B)随堂测验

1、在伯努利方程式中,代表输送设备对流体所做的有效功是( )。
A、
B、
C、
D、

2、
A、理想流体
B、不可压缩流体
C、可压缩流体
D、无外功加入

3、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B)随堂测验

1、在伯努利方程式中,代表压头损失的是( )。
A、
B、
C、
D、

2、在伯努利方程式中,代表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能量是( )。
A、
B、
C、
D、

3、伯努利方程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基准表示,若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则各项具有高度的单位,故将各项称之为“压头”。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B)随堂测验

1、在应用伯努利方程式时,选取的基准面必须( )。
A、与地面垂直
B、与地与地面平行 与地面平行
C、是上游截面
D、是下游截面

2、在应用伯努利方程式时,选取上、下游截面时应注意( )。
A、截面与流动方向垂直
B、截面与流动方向平行
C、两截面间流体必须连续
D、待求的未知量应在截面上或两截面间

3、应用伯努利方程式解题时,上、下游截面的压力表示方法应保持一致。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B)随堂测验

1、用离心泵将敞口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密闭的高位槽中,当地的大气压力为99800Pa,高位槽液面上方的表压力为500Pa。若以敞口水池液面为上游截面,高位槽液面为下游截面,则两截面间的压力差为( )。
A、99300 Pa
B、99800 Pa
C、100300 Pa
D、500 Pa

2、用离心泵将河水输送至农田浇灌,河水液面低于农田地面2m且维持不变,若以河水液面为上游截面和基准面,则( )。
A、
B、
C、
D、

3、

单元作业 1-5

1、

单元作业 1-6

1、

单元作业 1-7

1、

单元作业 1-8

1、

单元作业 1-9

1、

第1章 流体流动

1.4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流体的黏度增大,其湍动程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某流体在圆形管道内流动,其雷诺数为1600,则该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滞流

3、流体呈湍流流动时,其基本的特征是各质点作不规则的高频脉动。

1.4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其速度侧型呈( )。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对数型
D、指数型

2、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方程可表示为( )。
A、
B、
C、
D、

3、流体在管内流动时,从壁面向管中心速度逐渐增大,在管中心处的速度达到最大。

1.4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其主体速度与最大速度的关系为( )。
A、
B、
C、
D、

2、湍流具有以下特点( )。
A、流体质点的高频脉动
B、速度分布趋于均匀
C、流动阻力急剧减小
D、层流内层(底层)的存在

3、流体湍流流动时,在与流向平行的方向上分为3层,分别为层流内层、缓冲层和湍流主体。

1.4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根据普朗特边界层理论,在边界层外流体的摩擦应力( )。
A、
B、
C、
D、不确定

2、流体在管内湍流流动,当流动距离小于进口段长度时,该流动过程为( )。
A、进口段流动
B、充分发展的层流
C、充分发展的湍流
D、正在发展的流动

3、流体流过一平板壁面形成边界层,当流动距离大于临界距离时,该流动过程称为正在发展的流动。

1.4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流体在圆柱体表面绕流时发生边界层分离,在分离点处( )。
A、
B、
C、
D、

2、在下列流动过程中,可发生边界层分离的是( )。
A、平板壁面上流动
B、管道突然扩大处流动
C、管道突然缩小处流动
D、围绕浸没物体流动

3、由于压力在物体表面上分布不均匀(不对称)而形成的流动阻力称为形体阻力。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单位重量流体的阻力损失称为压头损失,其表示方法是( )。
A、
B、
C、
D、

2、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为( )。
A、局部阻力
B、直管阻力
C、沿程阻力
D、形体阻力

3、局部阻力是指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
A、
B、
C、
D、

2、圆形直管阻力计算通式可表示为( )。
A、
B、
C、
D、

3、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圆管层流时,范宁摩擦系数的计算式为( )。
A、
B、
C、
D、

2、下列管道属于光滑管的是( )。
A、玻璃管
B、铸铁管
C、塑料管
D、黄铜管

3、采用哈根-泊謖叶公式,可计算流体流过圆管时的直管阻力。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水在光滑管中流动,雷诺数为9000,其摩擦系数约为( )。
A、0.025
B、0.007
C、0.018
D、0.033

2、水在光滑管中流动,雷诺数为8500,其摩擦系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
A、
B、
C、
D、

3、涡流黏度与动力黏度的区别在于,动力黏度是流体的物性,涡流黏度与流体的物性无关,仅取决于流动状况。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流体在粗糙管中流动,若流动处于湍流区,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摩擦系数(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2、流体在粗糙管中流动,若摩擦系数仅与相对粗糙度有关,则流动处于( )。
A、层流区
B、完全湍流区
C、湍流区
D、阻力平方区

3、非圆形管道的当量直径等于两倍的水力半径,水力半径为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长。

单元作业 1-10

1、

单元作业 1-11

1、

单元作业 1-12

1、

单元作业 1-13

1、

单元作业 1-14

1、

第1章 流体流动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时,在管路出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是( )。
A、
B、
C、
D、

2、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时,可产生局部阻力的地方是( )。
A、管路的进口
B、管路的出口
C、等径直管段
D、阀门

3、阻力系数法是将局部阻力所引起能量损失表示成流体动能因子u/2 的某个倍数。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流体以一定的速度流过阀门时,阀门的开度增大,则其当量长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

2、在化工生产装置的管路系统中,常用的管件包括( )。
A、弯头
B、管接头
C、水表
D、三通

3、当量长度法是将局部阻力折算成一定长度直管的阻力。

1.6 管路计算随堂测验

1、在下列管路计算中,属于操作型计算的是( )。
A、给定管路设置及允许的能量损失,计算流体的流量
B、给定流体的流量及允许的能量损失,计算管路的直径
C、给定流体输送任务,选用合理且经济的管路
D、给定流体的流量及允许的能量损失,选用输送设备

2、复杂管路包括( )。
A、变径管路
B、并联管路
C、分支管路
D、直形管路

3、已知流体的流量及允许的能量损失,计算管路的直径时,需采用试差法。

1.6 管路计算随堂测验

1、流体在粗糙管内湍流流动,若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则阻力系数控制方程表示为( )。
A、
B、
C、
D、

2、在简单管路计算时,其控制方程包括( )。
A、连续性方程
B、伯努利方程
C、阻力系数方程
D、流体静力学方程

3、简单管路的计算过程通常比较简单,故可避免采用试差法。

1.6 管路计算随堂测验

1、
A、
B、
C、
D、不确定

2、并联管路具有以下特点( )。
A、主管中的流量等于各支管的流量
B、主管中的流量等于各支管的流量之和
C、单位质量流体流经各支管的阻力损失相等
D、单位质量流体流经主管的阻力损失等于各支管的阻力损失之和

3、并联管路中单位质量流体流经各支管的阻力损失相等,与各支管的设置无关。

1.6 管路计算随堂测验

1、
A、
B、
C、
D、不确定

2、分支管路具有以下特点( )。
A、主管中的流量等于各支管的流量之和
B、主管中的流量等于各支管的流量
C、单位质量流体在各支管流动终了时的总机械能与能量损失之和相等
D、单位质量流体在各支管流动终了时的总机械能相等

3、对于分支管路,单位质量流体在各支管流动终了时的能量损失相等。

1.7 流量测量随堂测验

1、测速管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2、可用于测量点速度的装置为( )。
A、测速管
B、孔板流量计
C、转子流量计
D、皮托管

3、测速管由两根弯成直角的同心套管组成,外管称为冲压管,内管称为静压管。

1.7 流量测量随堂测验

1、孔板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2、在一内径为d的管道上安装孔板流量计,通常要求( )。
A、上游直管长度 > 50d
B、下游直管长度 > 50d
C、上游直管长度 > 10d
D、下游直管长度 > 10d

3、流体通过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后形成缩脉,在缩脉处流速最大,压力最低。

1.7 流量测量随堂测验

1、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2、在下列流量测量装置中,属于节流式的是( )。
A、转子流量计
B、孔板流量计
C、文丘里流量计
D、测速管

3、文丘里流量计以一段渐缩、渐扩的短管代替孔板,故文丘里流量计较孔板流量计的能量损失大。

1.7 流量测量随堂测验

1、转子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2、构成转子流量计的主要部件有( )。
A、转子
B、孔板
C、文丘里管
D、带刻度的锥形玻璃管

3、转子流量计的刻度与被测流体的密度有关,当被测流体与标定流体的密度不同时,应对转子流量计的刻度进行校正。

单元测验(第1章)

1、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密度和黏度分别( )。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减小
D、增大、增大

2、某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98500Pa,该地区一台真空设备的绝对压力为98300Pa,则该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
A、200Pa
B、98300Pa
C、98500Pa
D、500Pa

3、
A、199 kPa
B、979 kPa
C、99 kPa
D、1078 kPa

4、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其直管阻力损失与流速的关系为( )。
A、
B、
C、
D、

5、流体在2 m×1 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其当量直径为( )
A、1/3 m
B、4/3 m
C、2/3 m
D、3/4 m

6、一并联管路,两支管内的流体均作层流流动,两支管的内径、长度分别为d1、d2和L1、L2,若d1=2d2、L1=2L2,则两管内的流量之比V2/V1为( )。
A、1:2
B、1:4
C、1:8
D、1:16

7、
A、A流向B;50.5 J/kg
B、B流向A;50.5 J/kg
C、A流向B;40.0 J/kg
D、B流向A;40.0 J/kg

8、流体在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为0.5 m/s,Re =1000,压力降为15Pa。若将流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压强降变为( )。
A、15 Pa
B、30 Pa
C、20 Pa
D、60 Pa

9、如附图所示的液体循环系统,当阀门开度增大到一定时,管内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若此时保持管路系统情况不变,只增加离心泵的转速使循环流量提高20%,则离心泵提供的有效(轴)功率增加( )。
A、20.5%
B、44.0%
C、72.8%
D、107.4%

10、用转子流量计测量流量,流量计的安装应( )。
A、竖直安装,流向自下而上
B、竖直安装,流向自上而下;
C、水平安装,以方便操作为准
D、竖直水平安装均可,视现场情况而定

11、流体的压力具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B、真空度=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C、真空度= -表压力
D、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12、在伯努利方程式中,代表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能量是( )。
A、
B、
C、
D、

13、
A、150 kPa
B、113 kPa
C、1.1 atm
D、1.48 atm

14、某流体在圆形管道内流动,其雷诺数为1800,则摩擦阻力系数为( )。
A、
B、
C、
D、

15、
A、
B、
C、
D、

16、运动黏度的物理意义是指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17、平均速度(主体速度)是指流体的体积流量与流道截面积之比。

18、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反映了在重力场作用下,静止液体内部压力的变化规律。

19、连续性方程式反映了在流动系统中,管路各截面上流速的变化规律。

20、伯努利方程式反映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

21、流体在管路的两截面间流动时,因流动阻力而引起的压力降与两截面间的压力差相等。

22、对于分支管路,单位质量流体在各支管流动终了时的总机械能与能量损失之和相等。

23、

24、

25、文丘里流量计以一段渐缩、渐扩的短管代替孔板,故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均属于节流式流量计。

单元作业 1-15

1、

单元作业 1-16

1、

单元作业 1-17

1、

单元作业 1-18

1、

单元作业 1-19

1、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

化工工程专业是现代化工产业的核心人才培养专业之一,化工原理是化工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工原理,为今后的专业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内容介绍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2.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的基本概念、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达、物质平衡的计算方法等。
  3.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的基本概念、能量平衡的数学表达、能量平衡的计算方法等。
  4. 化工过程单元:反应器、分离器、传热器、传质器、搅拌器等化工过程单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等。

二、课程学习方法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真听课: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原理。
  2. 做好笔记:课堂笔记要准确、简洁、重点突出,便于复习和记忆。
  3. 课后复习:课后要复习所学知识点,巩固掌握。
  4. 做练习题:多做一些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5. 参加讨论:参加课程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加深理解,扩展思路。

三、课程考核方式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前一半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
  4. 实验报告成绩: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
  5. 其他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课程设计等。

四、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进一步学习化工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对于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化工设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五、结语

学习通化工原理(上)课程是化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化工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前提。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做练习题、参加讨论等,同时要注重实践,通过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为今后的专业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化工工程的先决条件。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学反应、物质转化和工业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化工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

中国大学化工原理(上)是本科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反应热力学、化工热力学、相平衡、传质、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化工原理基础知识

化工原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是化工原理的基础,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结构等。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基础。

二、反应热力学

反应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自由能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反应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进行分析和计算。反应热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化学工程设计、制药、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

三、化工热力学

化工热力学是研究化工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学科,包括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循环、化工热力学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它涉及化工过程的热力学特性和热力学循环的计算,是化工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四、相平衡

相平衡是研究多组分体系中相平衡条件和相平衡状态的学科,包括相图、相平衡计算、相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相平衡是研究化工过程的重要内容,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相平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多相体系中的相平衡进行分析和计算。

五、传质

传质是研究物质传递规律和传递过程的学科,包括扩散、对流、传质系数、传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传质是化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传质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传质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传质效率。

六、反应动力学

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包括反应速率定律、反应机理、反应器等方面的内容。

反应动力学是化工过程优化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七、结语

中国大学化工原理(上)是学习化学工程的必修课程,是学习化工工程的基础。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反应热力学、化工热力学、相平衡、传质、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才能够进行化工过程的设计、优化和控制。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