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教育是什么—柏拉图教育思想简单引论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高升专问答2024-05-19 05:46:3579904抢沙发
尔雅教育是什么—柏拉图教育思想简单引论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摘要: 第一讲 学校与人物第一讲测试1、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苏格拉底用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说明教育——“戴着脚镣烧烤在黑暗中的囚徒”,那个比喻我们叫做____________。A、线段比喻B、洞穴比喻C、直线 ...

尔雅教育是什么—柏拉图教育思想简单引论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讲 学校与人物

第一讲测试

1、尔雅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教育教育简单苏格拉底用一个非常有名的什柏思想比喻说明教育——“戴着脚镣烧烤在黑暗中的囚徒”,那个比喻我们叫做____________。拉图
A、引论线段比喻
B、答案洞穴比喻
C、学习直线比喻
D、通题射线比喻

2、目答以下哪个人不是尔雅马尾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
A、严复
B、教育教育简单林纾
C、什柏思想魏瀚
D、拉图萨镇冰

3、引论范式可以归纳为三类:( )
A、答案哲学上的范式
B、社会学范式
C、自然范式
D、结构性范式

4、当代教育是一个矮化的概念,因为我们把教育窄化为“学校”或者“学校教育”,而且是以培养人才为指归的。古代教育,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股希腊教育,都是“教育”意义上的。( )

5、受过教育的人,就像带着脚镣手铐的囚徒,解除了枷锁,从黑暗的洞穴中,上升到太阳照耀的世界;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人,是依然带着脚镣手铐的囚徒,坐在黑暗的洞穴中,没有上升到太阳照耀的世界的人。灵魂的转向,就是从黑暗的世界,意指柏拉图说的感觉世界,上升到有太阳的世界,意指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 )

6、“理念”( idea或eidos ),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动词“看”,作为名词则是指“看到的东西”或“显相”。但是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 )

7、马尾船政毕业生_______是第一位获外国法学博士的中国人。

8、马尾船政毕业生_______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9、当代教育是一个倭化的概念,因为我们把教育窄化为“学校”或者“学校教育”,而且是以培养人才为指归的。古代教育,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股希腊教育,都是__________意义上的。

第一讲单元测验作业

1、你认为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并阐述理由。

第二讲 教育与“看”

第二讲测试

1、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华人校长是 。
A、王世静
B、吴怡芳
C、冰心
D、林徽因

2、柏拉图的著作如《理想国》,是以他的老师________的对话为形式写出来的
A、格劳孔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色诺芬

3、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向喀泰戎山那个方向走去,自我流放;画家林风眠的《摸索》,内容是盲人______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但丁、孔子、雨果、托尔斯泰等先哲。这都可理解为人的内在视觉。
A、荷马
B、宙斯
C、阿波罗
D、亚历山大

4、范式可以归纳为三类:( )
A、哲学上的范式
B、社会学范式
C、自然范式
D、结构性范式

5、《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和门徒与周围人的谈话,是孔子亲自写出来的。

6、“理念”( idea或eidos ),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动词“看”,作为名词则是指“看到的东西”或“显相”。但是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 )

7、鲁迅的“看”社会,只是一种看,不是唯一的“看”,也不是一个标准。但是,鲁迅的“看”,是一种哲学的眼睛看。接受教育,就是学得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8、______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他说“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

第三讲 古希腊教育的一般言说

测试

1、“理念”的“看”是用___________ 。
A、回忆的眼睛
B、灵魂的眼睛看
C、肉眼
D、感觉器官的眼睛

2、《理想国》的教育是知识的形成与气质的涵养或者改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人的灵魂分为 、 、 三部分。
A、植物、动物、人
B、理性、激情、欲望
C、物质、精神、灵魂
D、植物、灵魂、理性

3、说“民我同胞,物吾与我”,简称“民胞物与”,意思是天下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天下事物也都是我的同类(与,同类的意思,眷属朋友)。
A、张载
B、老子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范式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A、哲学上的范式
B、社会学范式
C、结构性范式
D、科学性范式

5、中小学教材,曾经给我们树立了不少人物,譬如鲁迅,胡适,沈从文,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等等。这些人物,也是教我们“看”社会的“眼睛”。我们能说谁的看法更正确吗?

6、体操(体育)与音乐,在柏拉图那里,都不属于教育,因为,体操(体育)和音乐都是和不可变世界联系的,不是与可变世界联系的。它们都不能使人的灵魂发生转向,即不能使灵魂从可变世界上升到永恒世界。真正的教育,是使人的灵魂发生转向,从可变世界上升到永恒世界。

7、古希腊的“教化”,意为对灵魂的培育以及性格的形成。古希腊人最先认识到教育是指将人有意培养成与绝对完美事物一致的方法,他们认为教育意味着人类所有的努力,是个体和社群存在的最终理由。

8、老师教学生“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是老师带领学生归纳概括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和人有关系。

9、感觉器官不能“穿透”事物。一个简单的事实:人难见高祖,你一定有高祖,这是推理。教育就是教我们超越感觉器官感受事物,能够依靠纯粹的思考看事物。这个方式就是理性。

单元作业

1、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四讲 苏格拉底反讽

第四讲测试

1、希腊和中国古代教育都是“ ”意义上的
A、培养
B、教育
C、教化
D、教养

2、柏拉图提出的“洞穴比喻”除表示灵魂通过教育的提升之外,同时还意味着灵魂的“ ”。
A、变化
B、下降
C、上升
D、转化

3、苏格拉底反讽的步骤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对知识的爱;承认自己无知;从概念到理念;“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B、从概念到理念;对知识的爱;承认自己无知;“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C、对知识的爱;从概念到理念;承认自己无知;“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D、承认自己无知;对知识的爱;从概念到理念;“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4、“灵魂转向”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渐进途径,另外一个是突进途径,也叫做迷狂。

5、苏格拉底方法(Socratic elenchus),亦称“苏格拉底的反讽”(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知识来源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这是他理性的集中显现。也是读柏拉图对话的门径。

6、通过谈话,实现了“灵魂转向”,灵魂从感觉世界上升到理念世界,即达到了辩证法境界,看到了意见。

7、柏拉图说:“辩证法象墙头石一样,被放在我们教育体制的最上头,再不能有任何别的学习科目放在它的上面是正确的了,而我们的学习课程到辩证法也就完成了。”

8、柏拉图说的“回忆”所指向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或观念,而是所谓生前的种种感受和经历。“回忆到灵魂随神周游,凭高俯视我们凡人所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举头望见永恒本体境界那时候所见到的一切”。柏拉图认为,“回忆”不仅是认知的事,更是人得以完善和成全自身的事。一个人“只有借妥善运用这种回忆,才可以常探讨奥秘来使自己完善_,才可以真正改成完善”。

9、苏格拉底说: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10、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_____________,为万世开太平。

第五讲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之理解

第五讲测试

1、“洞穴比喻”中,人类永远蒙于黑暗,只有极少人才能走出洞穴。那个把囚徒带出洞穴的神秘,才是________。
A、人类社会
B、教育对象
C、受教育者
D、教育者

2、“洞穴比喻”中囚徒从洞穴上升到太阳世界的方法主要有( )
A、语言引导
B、灌输
C、强迫
D、自我反思

3、苏格拉底反讽的步骤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承认自己无知;对知识的爱;从概念到理念;“知识的助产士”是否正确?

4、《理想国》第七卷有名的“洞穴比喻”中,走出洞穴的那个囚徒,一开始在洞穴外看事物的顺序是:从只能看事物的阴影,水中的倒影,事物本身,到夜晚看星空,终于能够直接看太阳,最后知道:太阳是造成黑夜与白天和一年四季的原因。

5、“洞穴比喻”与“线段比喻”放在一起理解。洞穴中的囚徒看到的洞穴后壁的影子,对应于线段比喻中的猜想(想象),洞穴中的囚徒看到的演傀儡戏的人手里拿的物件,对应于线段比喻中的信念,走出洞穴的囚徒在太阳世界看到的事物,对应于线段比喻中的数理理念(科学理念),走出洞穴的囚徒看到的太阳,对应于线段比喻中的善的理念。

6、囚徒处于黑暗之中,所以,他们的灵魂不是健全的。一旦走出洞穴,完全就是一个健全自由的人。人在任何境遇,都保持灵魂的健全,这是教育的关键。

7、人内心的爱欲(Eros),作为神的昭命,用语词或者声音,引导人的灵魂转向。灵魂听了这个声音,就从流变的世界,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上升到永恒的世界,攀登到最高境界辩证法,灵魂终于又一次看到了知识、真理与善。因为,灵魂本来就是从这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来的,灵魂皈依于善。

8、把囚徒带出洞穴的神秘的人,或许是人内心的________,这个力量可以简单地叫“爱”、“爱神”:同性之爱,异性之爱,城邦或者国家之爱,人类之爱,知识之爱,善之爱,美之爱,都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洋溢着。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一生,就是Eros的显现。

第五讲单元作业

1、阐述你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什么样的?并说明理由。

教育是什么—柏拉图教育思想简单引论期末考试

教育是什么—柏拉图教育思想简单引论期末考试

1、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苏格拉底用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说明教育--“戴着脚镣烧烤在黑暗中的囚徒”,那个比喻我们叫做---------------。
A、线段比喻
B、洞穴比喻
C、直线比喻
D、射线比喻

2、以下哪个人不是马尾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
A、严复
B、魏瀚
C、萨镇冰
D、林纾

3、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是以他的老师-----的对话形式写出来的。
A、格劳孔
B、苏格拉底
C、色诺芬
D、亚里士多德

4、“理念”的“看”是用----------。
A、灵魂的眼睛看
B、回忆的眼睛
C、感觉器官的眼睛
D、肉眼

5、希腊和中国古代教育都是“--------”意义上的。
A、培养
B、教育
C、教化
D、教养

6、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华人校长是---------。
A、王世静
B、冰心
C、林徽因
D、吴怡芳

7、“洞穴比喻”中囚徒从洞穴上升到太阳世界的方法主要有---------。
A、语言引导
B、灌输
C、自我反思
D、强迫

8、范式可以归纳为三类:( )
A、哲学上的范式
B、社会学范式
C、自然范式
D、结构性范式

9、感觉器官不能“穿透”事物,一个简单的事实:人难见高祖,你一定有高祖,这是推理。教育就是教我们超越感觉器官感受事物,能够依靠纯粹的思考看事物。这个方式就是理性。

10、“灵魂转向”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渐进途径,另一个是突进途径,也叫做迷狂。

11、柏拉图说:“辩证法象墙头石一样,被放在我们教育体制的最上头,再不能有任何别的学习科目放在它的上面是正确的了,而我们的学习课程到辩证法也就完成了。”

12、囚徒处于黑暗中,所以,他们的灵魂不是健全的。一旦走出洞穴,完全就是一个健全自由的人。人在任何境遇,都保持灵魂的健全,这是教育的关键。

13、苏格拉底说: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53a799194.html发布于 2024-05-19 05:46:3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