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无机化学(上)_8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力学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37:12ė69965次浏览605条评论

超星无机化学(上)_8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01章 化学反应中的超星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第一章单元测试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无机条件是什么呢?
A、低温、化学高压
B、上章高温、节答高压
C、案学低温、习通低压
D、题目高温、答案低压

2、超星在温度相同、无机容积相等的化学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A和B。上章若气体A的节答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案学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0.5倍,则p(A):p(B) =
A、1/4?
B、1/2
C、2
D、4

3、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内的温度(120℃)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是
A、C2H6
B、C2H4
C、C2H2
D、C3H6

4、某气体A3按下式分解: 2 A3 (g) → 3 A2 (g) 在298K、1.0L容器中,1.0molA3完全分解后系统的压力为
A、3.7 ×103 kPa
B、2.5 ×103 kPa
C、1.7 ×103 kPa
D、101.3 kPa

5、已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1273 K时,98.7kPa压力下,硫的蒸气密度为0.5977g·L-1,则硫的化学式为
A、S
B、S8
C、S4
D、S2

6、下列 哪个反应的△rHmθ (298K)就是△fHmθ (CO2, g,298K)。
A、CO(g)+1/2O2(g)=CO2(g)
B、C(金刚石)+O2(g)=CO2(g)
C、C(石墨)+O2(g)=CO2(g)
D、CO2(g) = C(石墨)+O2(g)

7、下列纯态单质中,哪些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
A、金刚石
B、Br2(l)
C、Hg(g)
D、石墨

8、体系的焓等于等压反应热。

9、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10、体系的焓变等于等压反应热。

11、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12、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焓值等于零。

13、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14、由于CaCO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15、由于反应焓变的单位为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不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16、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

17、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18、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19、体系吸收了60 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功,计算得 ΔU = kJ

20、体系吸收了40 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 kJ功,计算得 ΔU = kJ

21、体系放出了40 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 kJ功,计算得 ΔU = kJ

22、在25℃和相同的初始压力下,将5.00LN2(g)和15.0LO2(g)充入容积为10.0L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52kPa,则p (N2) = ______kPa

23、2.00mol理想气体在350K和152kPa条件下,经等压冷却至体积为35.0 L,此过程放出了1260 J热。请计算体系做功 J;

24、2.00mol理想气体在350K和152kPa条件下,经等压冷却至体积为35.0 L,此过程放出了1260 J热。请计算热力学能变化 J

25、2.00mol理想气体在350K和152kPa条件下,经等压冷却至体积为35.0 L,此过程放出了1260 J热。请计算焓变 J。

第一章作业

1、2.00mol理想气体在350K和152kPa条件下,经等压冷却至体积为35.0 L,此过程放出了1260 J热。试计算: (1)起始体积 (2)终态温度 (3)体系做功 (4)热力学能变化 (5)焓变

2、

3、

4、

5、

第0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如下,其关系错误的是_________。
A、
B、
C、
D、

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动势E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活化能Ea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Ea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3、下列反应中> 0的是_______
A、2H2(g) + O2(g) = 2H2O(g)
B、N2(g) + 3H2(g) = 2NH3(g)
C、NH4Cl(s) = NH3(g) + HCl(g)
D、CO2(g)+ 2NaOH(aq) =Na2CO3 (aq)+H2O(l)

4、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这一变化过程的_________
A、Q = W = 0, ΔU = 0
B、Q ≠ 0, W = 0, ΔU = 0
C、Q = W ≠0, ΔH = 0
D、Q ≠ W, ΔH = 0

5、下列反应达平衡时,,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加入稀有气体He,使总体积增加一倍,则_________。
A、平衡向左移动
B、平衡向右移动
C、平衡不发生移动
D、条件不充足,不能判断

6、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7、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8、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10、对于可逆反应: 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1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12、改变生成物的分压,使J<K?,平衡将向右移动。

13、升高温度使U正增大、U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14、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15、加入催化剂使U正增加,平衡向右移动。

16、达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一定相等。

17、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加O2 H2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加O2 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加O2 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增大容器体积 水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减小容器体积 Cl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减小容器体积 Cl2的分压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升高温度 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升高温度 HCl的分压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C1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 (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写出相关物质平衡数值的变化(增加,减小,不变) (1)加催化剂 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1、的
A、我
B、都是
C、都是
D、低声道

第二章作业

1、

2、

3、

4、

第03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下列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2、1.洗涤BaSO4沉淀时,往往使用_____________
A、浓H2SO4
B、蒸馏水
C、稀H2SO4
D、自来水

3、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比较

4、有关分步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所需沉淀剂的浓度最小者先沉淀出来
B、溶解度小的先沉淀出来
C、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出来
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者先沉淀出来

5、
A、
B、
C、
D、

6、酸性水溶液中不含H+,碱性水溶液中不含OH-的是?

7、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等于8.0

8、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

9、在一定温度下,改变稀溶液的pH,水的离子积不变

10、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弱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11、

12、将氨水和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的1/2,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

13、若HCl溶液的浓度为HOAc溶液的2倍,则HCl溶液中H+浓度也为HOAc溶液中H+浓度的2倍

14、

15、完全沉淀就是将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降为0

16、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时,氨水的解离度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17、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时,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18、在氨水中加入NaOH时,氨水的解离度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19、在氨水中加入NaOH时,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20、在氨水中加入HCl时,氨水的解离度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21、在氨水中加入HCl时,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

22、现有0.20HCl溶液与0.20氨水,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 (只写具体数字)

23、现有0.20HCl溶液与0.20氨水,两种溶液按2:1的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只写具体数字)

24、现有0.20HCl溶液与0.20氨水,两种溶液按1:2的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只写具体数字)

25、许多难溶于水的化学试剂如难溶的碳酸盐、硫化物、银盐、钡盐、铬酸盐等,常用沉淀法合成。沉淀工艺条件一般为操作液浓度宜适当稀一点,合成温度宜高一些,加沉淀剂慢一点,为什么?(提示:与获得的晶粒大小、纯度有关)。(答案只写字母A或B) A:纯度高、晶粒大 B:纯度高、晶粒小

第三章作业

1、

2、

3、

4、

5、

第0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应用电化学

第四章单元测试

1、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值最小的是 。
A、H+/H2
B、H2O/H2
C、HF/H2
D、HCN/H2

2、下列电对中,若氢离子浓度增大,电极电势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3、
A、
B、
C、
D、电池电动势及电极电势

4、以下物质中既能做氧化剂有能做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
A、硫代硫酸钠
B、高锰酸钾
C、硫化氢
D、高氯酸钾

5、已知AgCl的溶度积大于AgBr大于AgI,则以下电对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A、AgCl/Ag
B、AgBr/Ag
C、AgI/Ag
D、

6、已知HF的解离常数大于HOAc大于HCN,则以下电对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是
A、
B、
C、
D、

7、把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欲使原电池电极电势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锌离子浓度
B、降低银离子浓度
C、增加锌离子浓度
D、增大银电极表面积

8、
A、
B、
C、
D、

9、
A、温度应为 298.15 K
B、浓度增大则E减小
C、浓度的变化对E无影响
D、高锰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则E增大

10、你今天中午不吃饭,测试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亚铁离子和单质铁都可以被铁离子氧化。

19、氧化还原电对中当氧化型物质生成沉淀时,电极电势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

20、氧化还原电对中当还原型物质生成弱酸时,电极电势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

21、下列氧化剂:1.KClO3、2.Br2、3.FeCl3、4.KMnO4、5.H2O2, 当其溶液中H+浓度增大时, 氧化能力增强的是 。(只填字母A或B或C) A: 1,4,5 B: 2,3 C:1,3,4,5

22、下列氧化剂:1.KClO3、2.Br2、3.FeCl3、4.KMnO4、5.H2O2,当其溶液中H+浓度增大时, 氧化能力不变的是 。 (只填字母A或B或C) A: 1,4,5 B: 2,3 C:1,3,4,5

23、某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大于零,则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______零(大于、小于)

24、 A:0.32V B:0.16V (答案只写A或B)

25、 A:2.27V,0.96V B:1.135V,0.96V C:2.27V,1.92V (答案只写A或B或C)

第四章作业

1、不要说话

2、

3、

4、

5、

第0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不合理的是哪个 。
A、n=2, l=2, m=-1
B、n=3, l=1, m=1
C、n=3, l=2, m=0
D、n=3, l=2, m=0

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内轨道电子数为全充满,则该元素是________。
A、19K
B、24Cr
C、29Cu
D、35Br

3、下列四个量子数(n,l,m,ms)依次取值错误的是_________。
A、3,2,2,-y
B、2,2,0,+y
C、3,2,1,+y
D、3,1,0,-y

4、多电子原子的能量决定于量子数_________。
A、n
B、n、l 和 m
C、n 和 l
D、n、l、m 和 ms

5、原子的核外M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_________。
A、8 个
B、18 个
C、32 个
D、50 个

6、下列各电子亚层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_。
A、8 s
B、6 d
C、5 p
D、2 f

7、主量子数n=4时,原子轨道的数目最多是_________。
A、16
B、32
C、4
D、8

8、关于pz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前者有正、负,后者全为正(习惯上不标出+);
B、前者为"双球形",后者为"双纺锤"形;
C、前者"胖些",后者"瘦些"
D、前者值小,后者值大。

9、波函数Ψ可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其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lΨl2可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10、n = 3,l = 2的原子轨道上最多能容纳6个电子。

11、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1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13、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14、对任何原子核外某一电子来说,只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确定后,其能量才有一定值。

15、4f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 = 4,l = 3。

16、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填充顺序:→ns→ →(n-1)d→np

17、价电子电离顺序:→np→ns→(n-1)d→

18、如果元素原子最后填入电子的亚层为s或 亚层的,该元素便属于主族元素。

19、如果最后填入电子的亚层为 或f亚层的,该元素便属副族元素

20、根据元素原子价层电子构型的不同,可以把周期表中的元素所在位置(从左到右)分成五个区,第一区为 区,第二区为p区?。

21、根据元素原子价层电子构型的不同,可以把周期表中的元素所在位置(从左到右)分成五个区,第二区为p区,第三区为 区 。

22、根据元素原子价层电子构型的不同,可以把周期表中的元素所在位置(从左到右)分成五个区,第四区为ds区, 第五区为 区。

23、量子数n =2、l = 1的原子轨道符号是

24、n = 4、l = 0、m = 0 的原子轨道符号是

25、n = 5、l = 2的原子轨道符号是

第五章作业

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仅有一个电子,该电子的量子数是n=4,l=0,m=0,ms=+1/2,试问:(1) 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可以有几种?原子序数各为多少? (2) 写出相应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指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 族和区)。

2、有第四周期的A、B、C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7,其原子序数按A、B、C顺序增大。已知A、B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根据结构判断: (1) 哪些是金属元素? (2) C与A的简单离子是什么? (3) 哪一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 (4) B与C两元素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试写出化学式。

3、以(1)为例,完成下列(2)~(6)题。

4、已知某副族元素的A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最高氧化数为+4;元素B的原子,电子最后填入4p,最高氧化数为+5。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第06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六章单元测验

1、下列卤化物中,共价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A、BeI2
B、LiCl
C、MgI2
D、LiI

2、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
A、MgO
B、SiCl4
C、SiC
D、KCl

3、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N2
B、NH3
C、SiC
D、NaCl

4、以下分子具有顺磁性的是:
A、氧气分子
B、臭氧分子
C、氮气分子
D、氢气分子

5、非极性分子之间有: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静电引力

6、CH4的空间几何构型
A、正四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V型
D、三角锥

7、BF3的空间几何构型:
A、正四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V型
D、三角锥

8、H2O的空间几何构型:
A、正四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V型
D、三角锥

9、NH3的空间几何构型
A、正四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V型
D、三角锥

10、BeCl2的空间几何构型
A、正四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V型
D、直线

11、以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A、氯仿
B、甲烷
C、水
D、二氧化碳

1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13、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

1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1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正四面体形。

1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1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

18、所有含氢化合物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着氢键

19、分子间力是存在于分子之间的一种电性作用力。

20、诱导力与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和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大小有关。

21、固态和液态的HF分子中有氢键存在,但是气态的HF分子中没有氢键。

22、根据电负性数据, H2O和OF2内键的极性相比,H2O相对较强些。

23、根据电负性数据,ZnO 和ZnS两个化合物内键的极性相比,ZnO 相对较强些。

24、根据电负性数据,NH3 和NF3两个化合物内键的极性相比,NH3相对较强些。

25、根据电负性数据, AsH3 和NH3两个化合物内键的极性相比,AsH3相对较强些。

第六章作业

1、按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次序重新排列以下物质。 H2S H2O H2Se Na2S

2、

3、根据键的极性和分子的几何构型,判断下列分子哪些是极性分子? 哪些是非极性分子? Ne Br2 HF NO H2S(V形) CS2(直线形) CHCl3(四面体) CCl4(正四面体) BF3(平面三角形) NF3(三角锥形)

4、判断下列每组物质中不同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着何种成分的分子间力。 (1)苯和四氯化碳 (2)氦气和水 (3)硫化氢和水

第07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七章单元测试

1、下列离子中极化力最强的是_________。
A、Mn2+
B、Fe3+
C、Ni2+
D、Cu+

2、下列晶体熔点高低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NaCl >SiO2 >HCl >HF;
B、SiO2 > NaCl >HCl >HF;
C、NaCl >SiO2 >HF >HCl;
D、SiO2 > NaCl >HF >HCl。

3、82Pb2+、83Bi3+离子均属何种电子构型 。
A、18
B、18 + 2
C、8
D、9-17不规则

4、下列各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变化顺序中,正确的是 。
A、MgO>CaO>Al2O3
B、LiF>NaCl>KI
C、RbBr<CsI<KCl
D、BaS>BaO>BaCl2

5、下列各组离子中,离子的极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
A、S2-
B、Br-
C、Hg2+
D、H-

6、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A、MgO;
B、SiCl4
C、SiC
D、KCl

7、根据化合物的离子极化作用,下列化合物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A、FeS ZnS CdS HgS
B、CdS HgS FeS ZnS
C、ZnS FeS CdS HgS
D、HgS CdS ZnS FeS

8、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________。
A、金刚砂
B、碘
C、石墨
D、石英

9、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Si4+ > Mg2+ > Al3+ > Na+
B、Si4+ > Al3+ > Mg2+ > Na+
C、Si4+ > Na+ > Mg2+ > Al3+
D、Na+ > Mg2+ > Al3+ > Si4+

10、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使负离子极化
B、被负离子极化
C、形成正离子时放热
D、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11、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属原子晶体

12、熔化或压碎离子晶体所需要的能量,数值上等于晶格能

13、溶于水能导电的晶体必为离子晶体

14、共价化合物呈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因此熔、沸点都低

15、离子晶体具有脆性,是由于阳、阴离子交替排列,不能错位的缘故。

16、由于Hg2+与S2-之间的相互极化作用比Zn2+比S2-间的极化作用强,所以HgS比ZnS的溶解度小。

17、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8、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19、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型。

20、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 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21、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22、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各向异性的凝聚流体。

23、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NaCl RbCl

24、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CuCl NaCl

25、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MgO BaO

第08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单元测验

1、哪些配合物为螯合物________。
A、[Ca(edta)]2-
B、[PtCl2(NH3)2]
C、K4[Fe(CN)6]
D、(NH4)3[Cr(NCS)6]

2、下列配离子中,具有平面正方形构型的是________。
A、[CuCl4]2- (μ = 2.0 B.M.)
B、[Zn(NH3)4]2+ (μ = 0)
C、[Ni(CN)4]2- (μ =0)
D、[Ni(NH3)4]2+ (μ = 3.2 B.M.)

3、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决定配合物空间构型的主要是________。
A、中心原子或离子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B、配体对中心原子或离子的影响与作用;
C、中心原子或离子对配体的影响与作用;
D、配体中配位原子对中心原子或离子的作用。

4、对于羰合物Fe(C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存在反馈(d→p)π键
B、存在δ配键
C、可以用来制备高纯铁粉
D、其中Fe的价层电子构型为3d64s2

5、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________。
A、原子序数;
B、成单电子数;
C、成对电子数;
D、电荷数;

6、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μ = 4.9 B. M.或0 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
A、Fe2+
B、Cr3+
C、Mn2+
D、Co2+

7、化学组成为PtCl4·2NH3,它的溶液不导电,与AgNO3不产生沉淀,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A、[Pt (NH3)6] Cl4
B、[PtCl2 (NH3)4] Cl2
C、[PtCl4 (NH3)2]
D、[PtCl3 (NH3)2]Cl

8、在[FeF6]3-中,仍有5个未成对电子,与自由Fe3+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说明Fe3+以 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F)形成配键。
A、sp3d2
B、d2sp3
C、sp3
D、sp2

9、由实验测得K3[Fe(CN)6]的磁矩为2.0B.M.,此数值与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磁矩理论值1.73B.M.很接近,表明在成键过程中,中心离子的未成对d电子数减少,d电子重新分布,腾出2个空d轨道,而以 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C)形成配键。
A、d2sp3
B、sp3d2
C、sp3
D、sp2

10、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11、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

12、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

13、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14、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15、作为配体,硫氰酸根与异硫氰酸根的配位原子是不同的。

16、已知K2 [ Ni (CN)4 ]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17、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18、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19、Cu[SiF6]的名称为六氟合硅(IV)化铜。

20、配位数为4的杂化轨道类型有两种:dsp2和sp3。

21、

22、在[FeF6]3-中,仍有5个未成对电子,与自由Fe3+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说明Fe3+以某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F)形成 轨配键。

23、由实验测得K3[Fe(CN)6]的磁矩为2.0B.M.,此数值与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磁矩理论值1.73B.M.很接近,表明在成键过程中,中心离子的未成对d电子数减少,d电子重新分布,腾出2个空d轨道,而以某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C)形成 轨配键。

24、在含有Zn2+和A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两个汉字),可达到Zn2+与Al3+分离的目的。

25、[Cr(OH)(C2O4) (H2O)(en)]的配位数是 。(阿拉伯数字)

第八章作业

1、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2) 高氯酸六氨合钴(Ⅱ) (3) 二氯化六氨合镍(Ⅱ) (4)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5) 一羟基·一草酸根·一水·一乙二胺合铬(Ⅲ) (6) 五氰·一羰基合铁(Ⅲ)酸钠

2、命名下列配合物 配合物 名 称  [Cu(NH3)4][PtCl4]  Cu[SiF6]  K3[Cr(CN)6] [Zn(OH)(H2O)3]NO3 [CoCl2(NH3)3(H2O)]Cl  [PtCl2(en)]

3、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数据(B.M.)如下: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4、有下列三种铂的配合物,用实验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其结果如下: 物 质 Ⅰ Ⅱ Ⅲ 化学组成 PtCl4·6NH3 PtCl4·4NH3 PtCl4·2NH3 溶液的导电性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可被AgNO3沉淀的Cl-数 4 2 不发生 配合物化学式 根据上述结果,写出上列三种配合物的化学式。

5、

考试

客观题考试试卷

1、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不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是
A、MnO4-/ MnO42-
B、IO3-/I2
C、ClO3-/Cl-
D、NO3-/NO2-

2、
A、AgCl
B、Ag2CrO4
C、Ag2CO3
D、Ag3PO4

3、下列 措施与抑制盐类水解无关。
A、配制SnCl2溶液,应先加入适量HCl;
B、配制Bi(NO3)3溶液, 应先加入适量HNO3;
C、配制Na2S溶液, 应先加入适量NaOH;
D、除去溶液中的Fe2+、Fe3+,加入氧化剂(如H2O2),使Fe2+→Fe3+

4、
A、Mn3+
B、MnO2
C、Mn2+
D、MnO4-

5、
A、H2S > H+> S2-> OH-
B、H2S > H+> S2-> HS-
C、H+> H2S > HS-> S2-
D、H2S > H+> OH-> S2-

6、
A、8.6
B、8.7
C、10.8
D、10.9

7、pH=10,水做氧化剂的半反应为
A、
B、
C、
D、

8、
A、温度应为 273.15 K
B、Cl-浓度增大则E减小
C、H+ 浓度的变化对E?无影响
D、ClO3-浓度增大,则E减小

9、下列水溶液中(各相关物质浓度均为0.10 mol?L-1),pH值最小的是
A、HOAc-HCl混合溶液
B、HOAc-NaOAc混合溶液
C、NH4Cl水溶液
D、pH = 1的水溶液

10、有关分步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积先达到溶度积的先沉淀出来
B、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出来
C、溶解度小的先沉淀出来
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者先沉淀出来

11、
A、AgSCN > AgI > Ag2CrO4
B、AgI > AgSCN > Ag2CrO4
C、Ag2CrO4 > AgSCN > AgI
D、Ag2CrO4 > AgI > AgSCN

12、要配制pH=5的缓冲液,优先选用下列 缓冲对。
A、HCOOH-HCOONa
B、HOAc-NaOAc
C、H3PO4-NaH2PO4
D、三者都可以

13、已知Ey (Pb2+/Pb) > Ey (Sn2+/Sn),因此在组成原电池时,
A、Pb只能做正极
B、Pb只能做负极
C、Sn只能做正极
D、Pb和Sn均可作正极(或负极)

14、电极电势不能判别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快慢
B、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C、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15、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16、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3px
B、3dz2
C、3pz
D、3s

17、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A、4
B、5
C、6
D、7

18、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l,m和ms)不合理的是
A、3,0,0,+1/2
B、3,0,0,-1/2
C、3,1,0,+1/2
D、3,3,0,-1/2

19、主量子数n = 4的电子层中,其电子亚层的种类数是
A、3
B、4
C、5
D、6

20、已知元素Pb的原子序数为82,则Pb2+的价层电子结构式是
A、6s26p2
B、5s25p2
C、6s2
D、5s25p65d106s2

21、下列离子中的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6表示的是
A、Mn2+
B、Fe3+
C、Co3+
D、Ni2+

2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Mg>B>Si>Ar
B、Ar >Mg>Si>B
C、Si>Mg>B >Ar
D、B>Mg>Ar >Si

23、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式为3d54s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A、第四周期第ⅡA族
B、第四周期第ⅡB族
C、第四周期第VⅡA族
D、第四周期第VⅡB族

24、在下列元素中,电负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F>N>O
B、O>C>Cl
C、AS>P>H
D、Cl>S>AS

25、下列各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按递增的顺序正确的是
A、Na、K、Rb
B、B、C、N
C、Si、P、AS
D、He、Ne、Ar

2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A、O
B、F
C、N
D、C

27、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
A、24
B、25
C、26
D、27

2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KClO3
B、Na2O2
C、Na2O
D、KI

29、下列离子或分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A、O2
B、O2-
C、O22+
D、O22-

30、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
A、LiI
B、CsI
C、BeI2
D、MgI2

31、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32、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
A、FeCl3
B、AlCl3
C、SiCl4
D、PCl5

33、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是
A、O3 和 O22-
B、C和B+
C、He 和Li
D、CO和N2

34、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的分子是
A、NH3
B、BCl3
C、PCl3
D、H2O

3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A、NH4+
B、H2O
C、NH3
D、H3O+

36、氨比甲烷更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A、氢键
B、密度差异
C、熔点差异
D、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

37、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
A、CCl4
B、NCl3
C、PH3
D、H2O

3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形的是
A、CO2
B、H2O
C、CS2
D、BeCl2

39、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与NH3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最相似的是
A、H3O+
B、BCl3
C、NH4+
D、H2O

40、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有的出现“例外”,主要是由于
A、电子分布的三个原则不适用于该元素的原子
B、泡利原理有不足之处
C、通常使用的能级图有近似性
D、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必须服从四个量子数的规定

41、下列各组分子中,化学键均有极性,但分子偶极矩均为零的是
A、CS2、BCl3、CH4
B、NO2、PCl3、CH4
C、NH3、BF3、H2S
D、N2、CS2、PH3

42、下列各组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小错误的是
A、AgF > AgBr
B、CaF2 > CaCl2
C、HgCl2 > HgI2
D、CuCl < NaCl

43、化合物K3[FeF6]和K3[Fe(CN)6]的磁矩不相等,原因是
A、铁在这两种配合物中有不同的氧化数
B、CN-比F-的半径大
C、K3[FeF6]不是配位化合物
D、配位键类型不同

44、
A、
B、
C、
D、

45、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和硬度最大的一种是
A、NaCl
B、MgO
C、LiF
D、CaO

46、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体的是
A、
B、NH3
C、H2O
D、H2NC H2 C H2NH2

47、下列离子中,极化率最大的的是
A、K+
B、I-
C、Br-
D、Rb+

48、
A、
B、
C、
D、

49、下列配合物中,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的是
A、[Cu(en)2]2+
B、[Cu(edta)2]2-
C、[CuCl2]-
D、[Cu(P2O7)]6-

50、熔化下列晶体,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KF
B、Ag
C、SiF4
D、SiO2

51、下列哪一种“离子”在通常情况下在各自的配合物中不取sp杂化轨道成键
A、Cu(Ⅰ)
B、Cu(Ⅱ)
C、Ag(Ⅰ)
D、Au(Ⅰ)

52、下列晶体中晶格结点间作用力以分子间作用力为主的是
A、Si
B、SO2
C、CuCl2
D、KBr

53、
A、
B、
C、
D、

54、
A、升高温度
B、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55、
A、1.5
B、1.9
C、2.8
D、2.2

56、
A、Kp = Kc =40/9
B、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p减小
C、平衡位置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
D、

57、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标准平衡常数无单位,而实验平衡常数Kp一定有单位
B、
C、
D、

58、[Cu(NH3)4]2+ 比 [Cu(H2O)4]2+ 稳定,这意味着[Cu(NH3)4]2+ 的
A、酸性较强
B、离解常数较小
C、配体场较强
D、三者都对

59、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60、将 NH4NO3 固体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 ΔH, ΔS的符号依次是
A、+,-,-
B、+,+,-
C、-,+,-
D、-,+,+

61、
A、左移
B、右移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62、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放热反应的活化能;
B、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只能改变正反应或者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C、反应速率取决于所有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速率常数k是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63、室温下,下列正向反应熵变数值最大的是
A、CO2(g)→ C(s) + O2(g)
B、2SO3(g) → 2SO2(g) + O2(g)
C、CaSO4·2H2O(s) → CaSO4(s) + 2H2O(l)
D、2NH3(g) → 3H2(g) + N2(g)

64、体系从环境吸收60 kJ热,对环境做功70 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热力学能的改变量为______kJ
A、10
B、-10
C、-130
D、130

65、
A、788
B、-788
C、-394
D、394

66、
A、
B、
C、
D、

67、
A、5.12
B、1.17
C、9.25
D、4.75

68、
A、-110.525
B、-221.05
C、-172.46
D、-344.92

69、反应________设计出来的电池不需要用到惰性电极。
A、H2 + Cl2 → 2HCl(aq)
B、
C、
D、

70、
A、HA和HB酸性相同
B、HA是比HB强的酸
C、HB是比HA强的酸
D、酸的强度无法比较

71、在生产中,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 ________。
A、一切化学反应
B、反应速率不很慢的反应
C、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D、恒温下的反应

72、
A、恒温下,增加生成物浓度
B、升高温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降低总压力

73、下列原子的电子组态具有最大第一电离能的是
A、
B、
C、
D、

74、某原子中的4个电子,分别具有如下所列量子数,其中对应于能量最高的电子量子数是
A、
B、
C、
D、

75、下列有关分子轨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成键分子轨道的能级低于相应的原子轨道
B、反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相应的原子轨道
C、原子轨道能级相近即可组合成分子轨道
D、一定条件下,分子轨道数目等于组合的原子轨道数目

76、
A、第五周期ⅧB族
B、第四周期ⅧB族
C、第五周期ⅡB族
D、第四周期ⅡB 族

77、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78、在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O2
B、BCl3
C、CH4
D、H2O

主观题考试试卷

1、填表(6分,每空1分)

2、

3、

4、

实施

QQ

1、At least 50,000 families in the Andean highlands rely on herding alpaca for income and to themselves.
A、abstain
B、sustain
C、obtain
D、retain

2、The rise, the first in 10 months, d the downward trend in Belgium’s unemployment rate.
A、adverse
B、universe
C、reverse
D、converse

3、The rise, the first in 10 months, d the downward trend in Belgium’s unemployment rate.
A、adverse
B、universe
C、reverse
D、converse

4、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Mg>B>Si>Ar
B、Ar >Mg>Si>B
C、Si>Mg>B >Ar
D、B>Mg>Ar >Si

5、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6、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ats are widely used in academic writing?
A、IMRD
B、IMRaD
C、MOOC
D、STEM

8、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ats are widely used in academic writing?
A、IMRD
B、IMRaD
C、MOOC
D、STEM

10、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11、I can use the personal pronoun "you" to address readers in my paper.

12、I can ask questions in my paper.

13、I can wri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n my paper: "Learning is not a rose garden."

14、I can acknowledge sources in the following way: "Another expert says ...."

考试

客观题考试试卷

1、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不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是
A、MnO4-/ MnO42-
B、IO3-/I2
C、ClO3-/Cl-
D、NO3-/NO2-

2、
A、AgCl
B、Ag2CrO4
C、Ag2CO3
D、Ag3PO4

3、下列 措施与抑制盐类水解无关。
A、配制SnCl2溶液,应先加入适量HCl;
B、配制Bi(NO3)3溶液, 应先加入适量HNO3;
C、配制Na2S溶液, 应先加入适量NaOH;
D、除去溶液中的Fe2+、Fe3+,加入氧化剂(如H2O2),使Fe2+→Fe3+

4、
A、Mn3+
B、MnO2
C、Mn2+
D、MnO4-

5、
A、H2S > H+> S2-> OH-
B、H2S > H+> S2-> HS-
C、H+> H2S > HS-> S2-
D、H2S > H+> OH-> S2-

6、
A、8.6
B、8.7
C、10.8
D、10.9

7、pH=10,水做氧化剂的半反应为
A、
B、
C、
D、

8、
A、温度应为 273.15 K
B、Cl-浓度增大则E减小
C、H+ 浓度的变化对E?无影响
D、ClO3-浓度增大,则E减小

9、下列水溶液中(各相关物质浓度均为0.10 mol?L-1),pH值最小的是
A、HOAc-HCl混合溶液
B、HOAc-NaOAc混合溶液
C、NH4Cl水溶液
D、pH = 1的水溶液

10、有关分步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积先达到溶度积的先沉淀出来
B、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出来
C、溶解度小的先沉淀出来
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者先沉淀出来

11、
A、AgSCN > AgI > Ag2CrO4
B、AgI > AgSCN > Ag2CrO4
C、Ag2CrO4 > AgSCN > AgI
D、Ag2CrO4 > AgI > AgSCN

12、要配制pH=5的缓冲液,优先选用下列 缓冲对。
A、HCOOH-HCOONa
B、HOAc-NaOAc
C、H3PO4-NaH2PO4
D、三者都可以

13、已知Ey (Pb2+/Pb) > Ey (Sn2+/Sn),因此在组成原电池时,
A、Pb只能做正极
B、Pb只能做负极
C、Sn只能做正极
D、Pb和Sn均可作正极(或负极)

14、电极电势不能判别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快慢
B、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C、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15、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16、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3px
B、3dz2
C、3pz
D、3s

17、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A、4
B、5
C、6
D、7

18、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l,m和ms)不合理的是
A、3,0,0,+1/2
B、3,0,0,-1/2
C、3,1,0,+1/2
D、3,3,0,-1/2

19、主量子数n = 4的电子层中,其电子亚层的种类数是
A、3
B、4
C、5
D、6

20、已知元素Pb的原子序数为82,则Pb2+的价层电子结构式是
A、6s26p2
B、5s25p2
C、6s2
D、5s25p65d106s2

21、下列离子中的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6表示的是
A、Mn2+
B、Fe3+
C、Co3+
D、Ni2+

2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Mg>B>Si>Ar
B、Ar >Mg>Si>B
C、Si>Mg>B >Ar
D、B>Mg>Ar >Si

23、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式为3d54s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A、第四周期第ⅡA族
B、第四周期第ⅡB族
C、第四周期第VⅡA族
D、第四周期第VⅡB族

24、在下列元素中,电负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F>N>O
B、O>C>Cl
C、AS>P>H
D、Cl>S>AS

25、下列各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按递增的顺序正确的是
A、Na、K、Rb
B、B、C、N
C、Si、P、AS
D、He、Ne、Ar

2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A、O
B、F
C、N
D、C

27、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
A、24
B、25
C、26
D、27

2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KClO3
B、Na2O2
C、Na2O
D、KI

29、下列离子或分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A、O2
B、O2-
C、O22+
D、O22-

30、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
A、LiI
B、CsI
C、BeI2
D、MgI2

31、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32、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
A、FeCl3
B、AlCl3
C、SiCl4
D、PCl5

33、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是
A、O3 和 O22-
B、C和B+
C、He 和Li
D、CO和N2

34、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的分子是
A、NH3
B、BCl3
C、PCl3
D、H2O

3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A、NH4+
B、H2O
C、NH3
D、H3O+

36、氨比甲烷更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A、氢键
B、密度差异
C、熔点差异
D、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

37、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
A、CCl4
B、NCl3
C、PH3
D、H2O

3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形的是
A、CO2
B、H2O
C、CS2
D、BeCl2

39、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与NH3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最相似的是
A、H3O+
B、BCl3
C、NH4+
D、H2O

40、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有的出现“例外”,主要是由于
A、电子分布的三个原则不适用于该元素的原子
B、泡利原理有不足之处
C、通常使用的能级图有近似性
D、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必须服从四个量子数的规定

41、下列各组分子中,化学键均有极性,但分子偶极矩均为零的是
A、CS2、BCl3、CH4
B、NO2、PCl3、CH4
C、NH3、BF3、H2S
D、N2、CS2、PH3

42、下列各组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小错误的是
A、AgF > AgBr
B、CaF2 > CaCl2
C、HgCl2 > HgI2
D、CuCl < NaCl

43、化合物K3[FeF6]和K3[Fe(CN)6]的磁矩不相等,原因是
A、铁在这两种配合物中有不同的氧化数
B、CN-比F-的半径大
C、K3[FeF6]不是配位化合物
D、配位键类型不同

44、
A、
B、
C、
D、

45、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和硬度最大的一种是
A、NaCl
B、MgO
C、LiF
D、CaO

46、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体的是
A、
B、NH3
C、H2O
D、H2NC H2 C H2NH2

47、下列离子中,极化率最大的的是
A、K+
B、I-
C、Br-
D、Rb+

48、
A、
B、
C、
D、

49、下列配合物中,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的是
A、[Cu(en)2]2+
B、[Cu(edta)2]2-
C、[CuCl2]-
D、[Cu(P2O7)]6-

50、熔化下列晶体,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KF
B、Ag
C、SiF4
D、SiO2

51、下列哪一种“离子”在通常情况下在各自的配合物中不取sp杂化轨道成键
A、Cu(Ⅰ)
B、Cu(Ⅱ)
C、Ag(Ⅰ)
D、Au(Ⅰ)

52、下列晶体中晶格结点间作用力以分子间作用力为主的是
A、Si
B、SO2
C、CuCl2
D、KBr

53、
A、
B、
C、
D、

54、
A、升高温度
B、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55、
A、1.5
B、1.9
C、2.8
D、2.2

56、
A、Kp = Kc =40/9
B、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p减小
C、平衡位置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
D、

57、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标准平衡常数无单位,而实验平衡常数Kp一定有单位
B、
C、
D、

58、[Cu(NH3)4]2+ 比 [Cu(H2O)4]2+ 稳定,这意味着[Cu(NH3)4]2+ 的
A、酸性较强
B、离解常数较小
C、配体场较强
D、三者都对

59、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60、将 NH4NO3 固体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 ΔH, ΔS的符号依次是
A、+,-,-
B、+,+,-
C、-,+,-
D、-,+,+

61、
A、左移
B、右移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62、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放热反应的活化能;
B、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只能改变正反应或者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C、反应速率取决于所有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速率常数k是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63、室温下,下列正向反应熵变数值最大的是
A、CO2(g)→ C(s) + O2(g)
B、2SO3(g) → 2SO2(g) + O2(g)
C、CaSO4·2H2O(s) → CaSO4(s) + 2H2O(l)
D、2NH3(g) → 3H2(g) + N2(g)

64、体系从环境吸收60 kJ热,对环境做功70 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热力学能的改变量为______kJ
A、10
B、-10
C、-130
D、130

65、
A、788
B、-788
C、-394
D、394

66、
A、
B、
C、
D、

67、
A、5.12
B、1.17
C、9.25
D、4.75

68、
A、-110.525
B、-221.05
C、-172.46
D、-344.92

69、反应________设计出来的电池不需要用到惰性电极。
A、H2 + Cl2 → 2HCl(aq)
B、
C、
D、

70、
A、HA和HB酸性相同
B、HA是比HB强的酸
C、HB是比HA强的酸
D、酸的强度无法比较

71、在生产中,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 ________。
A、一切化学反应
B、反应速率不很慢的反应
C、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D、恒温下的反应

72、
A、恒温下,增加生成物浓度
B、升高温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降低总压力

73、下列原子的电子组态具有最大第一电离能的是
A、
B、
C、
D、

74、某原子中的4个电子,分别具有如下所列量子数,其中对应于能量最高的电子量子数是
A、
B、
C、
D、

75、下列有关分子轨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成键分子轨道的能级低于相应的原子轨道
B、反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相应的原子轨道
C、原子轨道能级相近即可组合成分子轨道
D、一定条件下,分子轨道数目等于组合的原子轨道数目

76、
A、第五周期ⅧB族
B、第四周期ⅧB族
C、第五周期ⅡB族
D、第四周期ⅡB 族

77、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78、在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O2
B、BCl3
C、CH4
D、H2O

主观题考试试卷

1、填表(6分,每空1分)

2、

3、

4、

实施

QQ

1、At least 50,000 families in the Andean highlands rely on herding alpaca for income and to themselves.
A、abstain
B、sustain
C、obtain
D、retain

2、The rise, the first in 10 months, d the downward trend in Belgium’s unemployment rate.
A、adverse
B、universe
C、reverse
D、converse

3、The rise, the first in 10 months, d the downward trend in Belgium’s unemployment rate.
A、adverse
B、universe
C、reverse
D、converse

4、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Mg>B>Si>Ar
B、Ar >Mg>Si>B
C、Si>Mg>B >Ar
D、B>Mg>Ar >Si

5、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6、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ats are widely used in academic writing?
A、IMRD
B、IMRaD
C、MOOC
D、STEM

8、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ats are widely used in academic writing?
A、IMRD
B、IMRaD
C、MOOC
D、STEM

10、Key words for the paper below can be .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on the Birth Weight and Survival of Rat Pups"
A、GM soya
B、rat pups
C、influence
D、environment

11、I can use the personal pronoun "you" to address readers in my paper.

12、I can ask questions in my paper.

13、I can wri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n my paper: "Learning is not a rose garden."

14、I can acknowledge sources in the following way: "Another expert says ...."

学习通无机化学(上)_8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分子形状的相关知识。

一、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由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连接。按照原子间的电子共享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四种。

1. 共价键

共价键是指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共享价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分为单、双、三键,取决于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电子转移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需要一个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另一个元素则会接受这些电子。

3.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通常具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其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格中自由运动。

4. 氢键

氢键是指在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氮、氧、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键。氢键通常用于描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分子形状

分子的形状取决于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原子间的空间排布。根据分子的形状,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的性质和反应。

1. 线性分子

线性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一条直线,如一氧化碳(CO)分子。这类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极性。

2. 角形分子

角形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V字形,如水分子(H2O)。这类分子通常具有极性。

3. 平面三角形分子

平面三角形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等边三角形,如三氟化硼(BF3)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4. 四面体分子

四面体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正四面体,如甲烷(CH4)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5. 八面体分子

八面体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正八面体,如八氟化铀(UF8)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三、总结

化学键与分子形状是无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分子的特性和性质。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学习通无机化学(上)_8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分子形状的相关知识。

一、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由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连接。按照原子间的电子共享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四种。

1. 共价键

共价键是指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共享价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分为单、双、三键,取决于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电子转移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需要一个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另一个元素则会接受这些电子。

3.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通常具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其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格中自由运动。

4. 氢键

氢键是指在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氮、氧、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键。氢键通常用于描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分子形状

分子的形状取决于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原子间的空间排布。根据分子的形状,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的性质和反应。

1. 线性分子

线性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一条直线,如一氧化碳(CO)分子。这类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极性。

2. 角形分子

角形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V字形,如水分子(H2O)。这类分子通常具有极性。

3. 平面三角形分子

平面三角形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等边三角形,如三氟化硼(BF3)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4. 四面体分子

四面体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正四面体,如甲烷(CH4)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5. 八面体分子

八面体分子的化学键排布呈正八面体,如八氟化铀(UF8)分子。这类分子通常为非极性分子。

三、总结

化学键与分子形状是无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分子的特性和性质。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