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植物化学保护_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考研课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3:40:31ė03465次浏览610条评论

尔雅植物化学保护_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单元 植物化学保护学绪论

第一单元 测验

1、尔雅在植物保护专业中,植物Pest指()
A、化学害虫
B、保护有害生物
C、期末害螨
D、答案瘟疫

2、学习Pesticide指
A、通题杀虫剂
B、目答杀菌剂
C、尔雅除草剂
D、植物农药

3、化学DDT属于()
A、保护天然产物农药
B、期末有机合成农药
C、答案无机合成农药
D、生物农药

4、化学合成农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
A、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B、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19世纪

5、下列不属于天然产物农药的是:
A、硫磺
B、石硫合剂
C、矿物油
D、DDT

6、植物化学保护学是研究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A、害虫
B、害螨
C、病原菌
D、杂草

7、下列哪些属于无机合成农药:
A、敌敌畏
B、波尔多液
C、辛硫磷
D、石硫合剂

8、下列属于化学保护特点的是:
A、高效性
B、速效性
C、应急性
D、安全性

9、化学农药防治的缺点包括
A、农药残留
B、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C、作用速度慢
D、害虫的再猖獗

10、植物化学保护学发展的趋势包括:
A、开发绿色化学农药
B、化学农药的杂环化
C、开发植物免疫诱导剂
D、开发高毒高效的农药

11、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2、现在使用的农药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

13、农药剂型加工水基化、精细化成为发展主流。

14、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

15、农药施药主体将由农民个体逐步向种植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变。

16、目前使用的化学农药产品全部由国外研究开发。

第一单元 作业

1、1. 简述农药的发展历史

2、简述植物化学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 农药的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 测验

1、毒死蜱喷施下列作物上不易产生药害是:
A、烟草
B、水稻
C、樱桃
D、莴苣

2、不能影响植物药害的因素是:
A、农药性质
B、植物因素
C、环境条件
D、防治对象

3、选出对瓢虫毒性较小的农药
A、敌敌畏
B、辛硫磷
C、吡虫啉
D、乐果

4、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高毒农药经口服LD50为:
A、<5 mg/kg
B、<50 mg/kg
C、50~500 mg/kg
D、>500 mg/kg

5、农药生物降解种最普遍、最重要降解是:
A、微生物降解
B、高等植物降解
C、动物降解
D、真菌降解

6、防止害虫抗药性产生的主要措施( )。
A、科学合理用药
B、增加用药次数
C、增大用药剂量
D、增加药剂品种

7、引起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环境状况
C、杀虫剂是否科学使用
D、害虫自身的抗药能力

8、小菜蛾几乎对现有的各类药剂都抗药性,这是属于( )。
A、行为抗性
B、交互抗性
C、负交互抗性
D、多抗性

9、作物农药药害的症状有:
A、斑点
B、黄化
C、畸形
D、旺长

10、选出对蜜蜂高毒的农药:
A、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B、敌敌畏
C、西维因
D、苏云金杆菌

11、药剂对动物的毒性可分为:
A、急性毒性
B、中等毒性
C、亚急性毒性
D、慢性毒性

12、影响土壤对农药吸附行为的因素有:
A、阳离子交换量
B、pH值
C、表面活性剂
D、土壤有机质

13、农药残留毒性的控制策略包括:
A、农药的合理使用
B、辟毒措施
C、去农药处理
D、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14、害虫抗药性形成的学说有( )。
A、选择学说
B、诱导学说
C、基因重复学说
D、染色体重组学说

15、杂草抗性产生速率的决定因素( )。
A、除草剂
B、杂草种类
C、除草剂使用程度
D、抗性风险因子

16、农业害虫抗药性治理的策略( )
A、适度治理
B、饱和治理
C、增大用药剂量治理
D、多种攻击治理

17、农药安全指数K值越小,表明农药对植物越不安全,易产生药害。

18、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19、治疗型杀菌剂没有保护作用。

20、多数杀菌剂和部分除草剂对蚯蚓表现为低毒,如异菌脲、甲霜灵、二甲戊乐灵等。

21、在养蚕区不能使用沙蚕毒素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2、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是农药的不科学使用。

23、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农药残留时间越长。

24、菜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程度比果菜类严重。

25、生活史短,世代数多,种群数大的昆虫,产生抗性的可能性越大。

26、杀虫剂田间防效下降并不都是害虫抗药性引起的。

第二单元 农药基本概念测作业

1、农药按防治对象分为:

2、毒力、毒性、药效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单元 农药加工和剂型

第三单元 测试

1、下列农药分散体系,易发生相分离,导致不稳定性的是:
A、多相体系
B、均相体系
C、胶体体系
D、混合体系

2、以下助剂种类中,一般不作为喷雾助剂的是:
A、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
B、稳定剂
C、植物油、矿物油类助剂
D、润湿剂和渗透剂

3、下列与表面张力无关的现象是:
A、油水分层
B、水银滴落地面成球形
C、粉尘飞扬
D、喷雾雾滴为椭圆形

4、下列农药使用中的现象,与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A、油水分层,药剂不能被稀释和喷雾使用
B、固体颗粒易在水中沉降、分层
C、喷雾器产生的液滴粗
D、液滴易从靶标表面滚落

5、以下农药助剂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
A、乳化剂
B、溶剂
C、润湿剂
D、分散剂

6、一种农药加工成什么剂型,首先取决于
A、原药理化性质
B、安全性
C、经济性
D、高效性

7、以下农药剂型中,那种剂型是由粉剂派生和发展的
A、可湿性粉剂
B、可溶性粉剂
C、粒剂
D、悬浮剂

8、以下剂型中,哪些属固体、半固体、先进环保的剂型:
A、可湿性粉剂
B、粒剂
C、水分散粒剂
D、水悬浮剂

9、由原药、溶剂和乳化剂为主要成分混合可加工成( )
A、悬浮剂
B、乳油
C、可湿性粉剂
D、微乳剂

10、下列哪种不是制备微乳剂的方法( )
A、直接乳化法
B、可乳化油法
C、转相乳化法
D、热熔凝聚法

11、农药加工的要素包括:
A、原药
B、剂型
C、助剂系统
D、加工设备

12、农药加工的作用包括:
A、满足使用
B、提高分散度
C、改变物理性能
D、降低相对毒性
E、拓宽使用范围

13、按有效成分粒径划分,分散度大于粉剂的剂型有:
A、水剂
B、烟剂
C、水乳剂
D、水悬浮剂
E、可湿性粉剂

14、按使用方式分,农药助剂可分为:
A、配方助剂
B、桶混助剂
C、表面活性剂
D、增效剂

15、可湿性粉剂的助剂系统,至少应包含以下助剂:
A、填料
B、乳化剂
C、分散剂
D、润湿剂

16、粉剂最大的两个缺点是
A、不需要水,使用方便
B、助剂简单,加工便利
C、易漂移污染
D、农药利用率低

17、物理型缓释剂包括( )
A、微胶囊剂
B、塑料结合剂
C、多层带剂
D、纤维片缓释剂
E、吸附包衣型缓释剂

18、根据乳油注入水中后的物理形态分类,乳油可分为( )
A、可溶性乳油
B、溶胶状乳油
C、乳浊状乳油
D、乳油

19、农药加工的目的就是将农药原药变成农药剂型。

20、农药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就是原药、制剂和药液(粉粒)与不同分散介质形成各种分散体系,不断被分散的过程。

21、农药加工中,都要求提高分散度。

22、提高农药分散度就是为了增加农药的比表面积,满足少量药剂的大面积覆盖。

23、农药助剂是农药剂型加工或使用中,用于增加药效的辅助物质,又称农药辅助剂。

24、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统称为表面活性剂。

25、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

26、农药固体剂型的质量控制指标都有对水分和细度(粒度)的控制要求。

27、粉剂、可湿性粉剂和可溶性粉剂的施用方式相同。

28、微乳剂属于胶体分散体系。

29、油剂不需稀释直接喷洒使用。

第三单元 作业

1、农药加工的作用有哪些?

2、控制分散度的作用有哪些?

第四单元 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

第四单元 测验

1、在生物测定实验中必须设置对照,其中不含药剂对照是指与药剂处理所用溶剂或乳化剂完全一样,只是不含药剂,它的目的是
A、消除自然死亡对试验的影响
B、消除溶剂的影响
C、消除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D、消除环境的影响

2、在生物测定实验中必须设置标准药剂对照,标准药剂指的是
A、新品种农药
B、同类化合物中已对某种病虫害确定是有效的药剂
C、目前对目标病虫害活性最高的药剂
D、老品种农药

3、叶片夹毒法是在两叶片中间均匀地加入一定量的药剂,饲喂昆虫,药剂随叶片一起被昆虫食入,其最大的优点是
A、避免了药剂与虫体的直接接触,排除了药剂对昆虫的触杀作用
B、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C、可以定量测定药剂对昆虫的毒力
D、结果准确

4、活体测定法不包括
A、幼苗接种试验法
B、种子杀菌剂药效测定
C、果实防腐剂生物测定
D、叶片接种试验法

5、鲜叶孢子萌发试验法,主要是采用供试菌孢子悬浮液处理
A、植物叶片
B、植物茎部
C、植物根部
D、种子

6、在除草剂生物测定中,以下哪一种生物测定方法属于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测定方法?
A、去胚乳小麦幼苗
B、黄瓜幼苗形态
C、希尔反应法
D、叶鞘滴注

7、在除草剂生物测定中,以下哪一种生物测定方法属于植株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A、培养皿法
B、萝卜子叶法
C、浮萍法
D、酶水平测定方法

8、在除草剂生物测定中,以下哪一种生物测定方法属于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A、琼脂测定法
B、萝卜子叶法
C、叶鞘滴注法
D、单细胞藻类法

9、在以下表示毒力大小的指标中,致死中量为:
A、EC50
B、KT50
C、LC50
D、LD50

10、在线性方程Y=a+bx中,表示剂量的对数的是?
A、a
B、b
C、x
D、Y

11、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试验结果用 表示:
A、致死中量
B、抑制中浓度
C、药效
D、有效中量

12、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为了全面评价田间药效或明确生产中提出的问题而专门设定的试验的是?
A、田间药效筛选
B、以防治对象为主体的试验
C、特定因子试验
D、田间药效评价

13、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杀虫剂田间试验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A、绝对值调查法
B、校正死亡率
C、估计值调查法
D、病情指数

14、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除草剂田间试验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A、作物被害程度
B、校正死亡率
C、估计值调查法
D、病情指数

15、农药生物测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B、必须设立对照
C、处理必须设重复
D、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16、农药生物测定的内容包括
A、活性筛选的常规测定
B、农药残留的微量生物分析
C、抗性毒力测定
D、药害毒性测定

17、内吸作用测定时可以用药剂处理植物的哪些部位
A、根
B、茎
C、叶
D、种子

18、有生长发育与生育干扰作用性质的化合物通常不直接杀死昆虫,而是通过干扰哪些激素,导致昆虫生长、变态、滞育等生理现象发生改变,间接导致危害降低
A、昆虫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D、几丁质的合成

19、病原菌生长速率的表示方法有
A、菌落达到一定大小所需的时间
B、单位时间内菌落的直径大小
C、菌苔的厚度
D、菌丝的密度

20、在下列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中,可以用于光合作用抑制剂生物测定的方法有
A、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B、单细胞藻类法
C、希尔反应法
D、黄瓜幼苗形态法

21、在下列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中,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的生物测定方法有:
A、酶水平测定方法
B、测定荧光变化的方法
C、萝卜子叶法
D、测定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

22、在以下表示毒力大小的指标中,作为药剂对生物毒力或效力大小的代表性值有:
A、LC90
B、LD90
C、LC50
D、LD50

23、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试验设计要求有:
A、小区应采取随机排列
B、设置对照区、隔离区和保护行
C、设置重复
D、采取局部控制

24、在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中,根据害虫在田间的分布方式不同,药效调查的方法有:
A、对角线法
B、棋盘式法
C、平行线法
D、Z形法

25、对于田间试验,因无法像室内试验一样控制温度和湿度,因此可以随机选择小区,无需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

26、生物测定实验中必须设置重复,且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好

27、杀虫剂毒力测定中的熏蒸作用测定,熏蒸剂必须是气体,因为要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昆虫的呼吸系统起到毒杀作用。

28、拒食作用的设计方法通常跟胃毒作用的方法相同,最终通过观察供试昆虫的死亡率来判断。

29、抑菌圈法是趁热在培养基中加入药液,混合均匀后冷却,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病原菌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央,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观察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

30、对峙培养法是将天然提取物及病原菌同时放在同一个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的两边,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观察菌丝生长的情况。如果提取物有抑菌作用,则病原菌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31、黄瓜幼苗形态法是测定激素型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的经典方法之一。

32、萝卜子叶法不适用于测定触杀性及影响氮代谢的除草剂。

33、线性方程Y=a+bx中,b表示毒力曲线的坡度。坡度的大小反映出供试生物对药剂的敏感性。

34、在生物测定中,t检验通常用于超过有两个均数时的相互比较。

35、我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订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农药标签又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指南。

36、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环境条件是影响药效的因素之一,因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在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7、无论是杀虫剂、杀菌剂还是除草剂的田间试验,都要调查药剂处理后对作物的药害情况,有特殊要求的,还应调查对天敌的伤亡情况等。

38、在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中,对于一些植物的种传病害,防治效果计算应先进行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然后计算防治效果。

第四单元 作业

1、生物测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除草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有哪些?

第五单元 农药的科学使用

第五单元 测验

1、胃毒作用杀虫剂一般只能防治( )口器害虫。
A、刺吸式
B、咀嚼式
C、虹吸式
D、锉吸式

2、土壤湿度高对土壤处理除草剂最大的影响是有利于( )
A、药效发挥
B、淋溶
C、挥发
D、降解

3、杂草要( )防除。
A、早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在农业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 )安全间隔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D.大于等于

5、必须依据药剂本身的( ),以及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和生活史等,来判断是否能混合或需要混合。
A、化学和物理性质
B、化学结构
C、生物活性
D、化学类别

6、运用常量喷雾法喷雾式,每公顷施药量一般为( )
A、600升以上
B、150-600升
C、15-150升
D、5-15升

7、下列哪个不是航空施药技术的优点( )
A、适应性广
B、作业效率高
C、用药液量小
D、对环境污染风险小

8、农药使用不合理,可导致( )等严重危害。
A、农作物药害
B、有害生物抗药性
C、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D、生态环境污染

9、触杀作用杀虫剂可用于防治( )口器害虫。
A、刺吸式
B、咀嚼式
C、虹吸式
D、锉吸式

10、应根据病虫害发生( )选择农药。
A、种类
B、数量
C、轻重
D、早晚

11、( )的农药可交替轮换使用。
A、不同作用方式
B、不同作用机理
C、不同化学结构
D、不同价格

12、农药合理混合使用的优点包括( )。
A、扩大防治谱
B、提高药效
C、减少施药次数
D、降低成本

13、农药合理混用的原则包括( )。
A、混合后不能起化学变化
B、混用农药应具有不同作用机理
C、不应增毒
D、不产生药害

14、航空施药技术的缺点包括( )
A、施药成本低
B、压缩了有益生物的生存空间
C、施药地块须集中
D、药剂在作物上的覆盖度不及地面喷药

15、定点杂草控制技术包括( )
A、实时可视杂草识别系统
B、最佳喷量专家决策系统
C、喷雾量控制系统
D、定时控制系统

16、病原菌、害虫和杂草种类不同,对农药的敏感性或抵抗力差异不大。

17、环境条件可以直接影响农药防控效果。

18、农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对农药的耐受力不同,敏感时期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19、病害防治最适时间一般在暴发流行之前。

20、用药剂量越大药效越好。

21、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以及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

22、不是所有的农药品种都能混合使用,也不是所有的农药都需要混合使用。

23、无论混用什么药剂,都应该注意“现用现配,不宜久放”和“先分别稀释,再混合”的原则。

24、相对传统施药技术,航空施药技术成本低。

25、防治暴发性害虫,如蝗虫、粘虫和飞虱时,一般可选用粉剂和超低容量喷雾。

第五单元 作业

1、一般情况下哪些农药可以交替轮换用药?

2、简述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对使用技术的影响。

第六单元 杀虫杀螨剂 (上)

第六单元 测验

1、昆虫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必须借助( )来完成。
A、神经肽
B、神经递质
C、蛋白酶
D、感受器

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立即与相应的( ) 结合,引起突触后电位。
A、突触后模受体
B、囊泡
C、Na+通道
D、K+通道

3、有机磷类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于昆虫体内的:
A、AChR
B、AChE
C、GABA
D、GST

4、以下有机磷杀虫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 mg/kg的是:
A、辛硫磷
B、敌敌畏
C、毒死蜱
D、三唑磷

5、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属于仿生合成农药,其模板为
A、除虫菊素
B、印楝素
C、毒扁豆碱
D、沙蚕毒素

6、茚虫威的作用靶标为:
A、AChR
B、AChE
C、GABA
D、钠离子通道

7、多杀菌素类杀虫剂是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
A、拮抗剂
B、激动剂
C、变构调节剂
D、抑制剂

8、昆虫nAChR变构调节剂多杀菌素是由 经有氧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A、大肠杆菌
B、放线菌刺糖多孢菌
C、阿维链霉菌
D、苏云金杆菌

9、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于昆虫体内的
A、AChR
B、AChE
C、GABA
D、GST

10、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A、拮抗剂
B、激动剂
C、活化剂
D、抑制剂

11、下列不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品种的是
A、杀虫钉
B、呋喃丹
C、杀螟丹
D、杀虫蟥

12、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为
A、AChR
B、AChE
C、GABA
D、钠离子通道

13、绝大多数杀虫剂的靶标位于昆虫的: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14、已知的位于昆虫中肠的Cry蛋白受体有:
A、碱性磷酸酶
B、氨肽酶
C、钙粘蛋白
D、ABC转运蛋白

15、以下哪些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特的是:
A、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B、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
C、持效期有长有短
D、一般温度、推荐用量下不会造成药害

16、以下哪些杀虫剂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
A、敌敌畏
B、毒死蜱
C、灭多威
D、乐果

17、以下哪些杀虫剂已被我国禁用或限用:
A、甲拌磷
B、甲胺磷
C、治螟磷
D、甲基对硫磷

18、以下哪些药剂可用于叶面喷雾防治害虫
A、丁硫克百威
B、硫双威
C、克百威
D、灭多威

19、以下属于昆虫nAChR变构调节剂的杀虫剂是
A、吡虫啉
B、多杀菌素
C、呋喃丹
D、乙基多杀菌素

20、多杀菌素的主要成分是
A、多杀菌素A
B、多杀菌素B
C、多杀菌素C
D、多杀菌素D

21、以下哪些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
A、烯啶虫胺
B、呋虫胺
C、氯虫苯甲酰胺
D、氟啶虫胺腈

22、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烟碱相比,新烟碱类杀虫剂与作用位点有更强的亲和性;
B、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相同;
C、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
D、新烟碱类杀虫剂由于它们的疏水性,能够克服离子屏障与靶标位点结合。

23、有关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杀虫剂作用较迟缓,且中毒的昆虫有“复苏”现象;
B、均属于中、低毒品种;
C、不同品种药效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在昆虫体内转化为沙蚕毒素的速率;
D、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问题。

24、下列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品种的是
A、杀虫单
B、呋喃丹
C、杀螟丹
D、多噻烷

25、某些杀虫剂在昆虫呼吸系统的作用靶标主要位于内呼吸通路上。

26、可作为杀虫剂靶标的昆虫神经递质受体包括乙酰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谷氨酸受体、鱼尼丁受体和章鱼胺受体。

27、马拉硫磷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是粮食储藏中使用较多的谷物保护剂之一。

28、敌敌畏具有良好的熏蒸作用,对害虫有极强的击倒力,也可用于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对隐蔽性的害虫如米象、谷盗等也具有良好效果。

29、丁硫克百威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30、nAChR变构调节剂需要激动剂的存在以激活通道,进而增强激动剂的作用

31、乙基多杀菌素是对天然刺糖菌素(多杀菌素A和D)经化学修饰得到,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乙基多杀菌素-J和乙基多杀菌素-L

32、吡虫啉的作用靶标与烟碱相同,都是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因此,吡虫啉类被称为新烟碱类杀虫剂。

33、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常规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

34、杀虫单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鱼类低毒,但对蚕的毒性大。

35、杀螟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动物毒素仿生杀虫剂。

第六单元 作业

1、有机磷杀虫剂有哪些主要特点和主要品种:

第七单元 杀虫杀螨剂(下)

第七单元 测验

1、苏云金芽孢杆菌(Bt)属于 杀虫剂。
A、植物体
B、微生物体
C、动物体
D、有机合成

2、Bt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ICPs),又称 。
A、δ-内毒素
B、α-外毒素
C、β-外毒素
D、γ-外毒素

3、下列不属于兼性杀螨剂种类的是 。
A、硝基酚类
B、氨基甲酸酯类
C、有机磷类
D、拟除虫菊酯类

4、下列哪种专性杀螨剂对成螨无效 。
A、嘧螨酯
B、哒螨灵
C、噻螨酮
D、克螨特

5、下列哪种药剂不具有杀螨活性
A、阿维菌素
B、螺甲螨酯
C、螺虫乙酯
D、溴氰菊酯

6、下列哪种杀虫剂属于光活化杀虫剂 。
A、茵陈二炔
B、印楝素
C、除虫菊素
D、苦参碱

7、鱼藤酮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A、抑制中肠消化酶系
B、抑制神经传导
C、抑制线粒体呼吸链
D、干扰昆虫行为

8、下列哪种杀虫剂不属于植物源杀虫剂 。
A、除虫菊素
B、烟碱
C、鱼藤酮
D、苏云金杆菌

9、阿维菌素是由 发酵产生的8种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组成。
A、大肠杆菌
B、放线菌刺糖多孢菌
C、苏云金杆菌
D、阿维链霉菌

10、是从阿维菌素B1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杀虫剂。
A、伊维菌素
B、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C、氟虫腈
D、氯丹

11、作用于昆虫章鱼胺受体的神经递质是 。
A、乙酰胆碱
B、谷氨酸
C、章鱼胺
D、γ-氨基丁酸

12、双甲脒是一种高效广谱性 。
A、杀虫杀螨剂
B、杀线虫剂
C、除草剂
D、杀菌剂

13、溴氰虫酰胺的市售商品名是 。
A、垄歌
B、康宽
C、倍内威
D、9080

14、氯虫苯甲酰胺的主要作用方式是 。
A、触杀作用
B、胃毒作用
C、内吸作用
D、驱避作用

15、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于昆虫体内的
A、钠离子通道
B、钙离子通道
C、氯离子通道
D、钾离子通道

16、下列不属于溴氰菊酯的作用方式的是
A、胃毒
B、触杀
C、拒食
D、内吸

17、茚虫威在昆虫体内可迅速水解代谢为
A、DCJW
B、AChE
C、CarE
D、SOD

18、氰氟虫腙属于什么类的杀虫剂?
A、双酰胺类
B、噁二嗪类
C、新烟碱类
D、缩氨基脲类

19、唑虫酰胺是属于哪一类杀虫剂?
A、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Ⅰ抑制剂
B、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Ⅱ抑制剂
C、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Ⅲ抑制剂
D、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Ⅳ抑制剂

20、下列不属于溴虫腈作用方式: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熏蒸

21、下列哪些属于微生物体杀虫剂 。
A、细菌杀虫剂
B、真菌杀虫剂
C、病毒杀虫剂
D、原生动物杀虫剂

22、下列哪些杀虫剂为真菌杀虫剂 。
A、白僵菌
B、绿僵菌
C、拟僵菌
D、Bt

23、下列哪些杀虫剂为病毒杀虫剂 。
A、PDA
B、NPV
C、GV
D、CPV

24、下列哪些属于杂环类专性杀螨剂的优点 。
A、毒性低
B、杀螨谱广
C、活性高
D、杀螨谱窄

25、下列哪些属于理想杀螨剂的特点 。
A、杀螨活性高,可防治害螨的各个虫态
B、持效期较长,单次施药即可控制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害螨
C、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可与其它农药混用
D、对高等动物和作物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

26、目前实际使用的杀螨剂具有以下哪些共性 。
A、多数为杀虫杀螨剂
B、对害螨不同虫态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不能防治害螨的各个虫态
C、持效期长短差异较大
D、大多数品种无内吸活性

27、下列哪些杀虫剂合成的先导化合物来源于植物 。
A、拟除虫菊酯类
B、氯化烟酰类
C、氨基甲酸酯类
D、沙蚕毒素类

28、下列哪些属于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
A、触杀和胃毒作用
B、拒食作用
C、驱避或引诱作用
D、绝育作用

29、下列哪些属于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点 。
A、植物杀虫活性物质多数不稳定
B、有明显的选择性,有利于保护天敌
C、符合IPM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D、对环境的压力较小

30、昆虫中作为杀虫剂靶标的氯离子通道有
A、γ-氨基丁酸受体
B、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C、鱼尼丁受体
D、钠离子通道

31、作用于昆虫γ-氨基丁酸受体的杀虫剂有
A、阿维菌素
B、氟虫腈
C、甲维盐
D、多杀菌素

32、作用于昆虫章鱼胺受体的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 。
A、内吸作用
B、触杀作用
C、趋避作用
D、胃毒作用

33、以下是作用于昆虫章鱼胺受体的杀虫剂是 。
A、氟虫腈
B、杀虫脒
C、溴氰菊酯
D、双甲脒

34、氯虫苯甲酰胺具有 的特性。
A、高渗透性
B、高传导性
C、高化学稳定性
D、高杀虫活性

35、以下是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杀虫剂是 。
A、氟虫双酰胺
B、氯虫苯甲酰胺
C、溴氰虫酰胺
D、四氯虫酰胺

36、以下哪些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A、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B、毒力高,用药量少
C、防治谱广,作用迅速
D、大部分有害生物易对其产生抗药性

37、以下哪些杀虫剂属于Ⅱ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A、溴氰菊酯
B、氯氰菊酯
C、杀灭菊酯
D、苯醚菊酯

38、关于氯氟氰菊酯的作用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喷洒后耐雨水冲刷
B、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害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C、触杀和胃毒作用
D、可用于防治多种卫生害虫

39、茚虫威的作用方式有: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熏蒸

40、以下属于氰氟虫腙的防治对象:
A、蚂蚁
B、白蚁
C、蝇类
D、螳螂

41、作用于呼吸代谢的杀虫剂主要包括哪几类:
A、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Ⅰ、Ⅱ、Ⅲ、Ⅳ)抑制剂
B、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抑制剂
C、干扰质子梯度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D、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42、下列关于磷化铝的作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Ⅳ抑制剂
B、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分解放出高效剧毒磷化氢气体
C、广谱性熏蒸杀虫剂
D、在仓库、帐幕内熏蒸防治各种储粮害虫和螨类,但不能毒杀休眠期的螨类

43、丁醚脲的作用方式包括: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熏蒸

44、Bt对中肠pH偏碱性的昆虫均具有杀伤活性。

45、病毒杀虫剂不会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

46、动物体杀虫剂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均为益虫。

47、通常所说的杀螨剂是指只杀螨不杀虫或以杀螨为主的药剂。

48、所有的螨类均为害虫,都需要杀螨剂防治。

49、哒螨灵为杂环类专性杀螨剂,可防治叶螨的各个生育期。

50、大多数植物源杀虫剂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

51、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方式与机制多样,害虫不会对其产生抗性。

52、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的主要作用方式表现为拒食和胃毒作用。

53、阿维菌素具有较好的杀卵活性。

54、由于高毒、高残留性质,环戊二烯有机氯化合物氯丹、硫丹已被禁止使用。

55、双甲脒可用于果树、蔬菜、茶叶、棉花、大豆等作物上的害螨防治

56、由于杀虫脒对高等动物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已被禁止使用

57、四氯虫酰胺是由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制并于2014年上市

58、氯虫苯甲酰胺等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杀虫剂,其杀虫谱广,对鳞翅目昆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59、根据昆虫的中毒症状及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分为两类:I型和II型

60、醚菊酯是唯一允许在水稻上登记的菊酯类农药,防治稻田飞虱

61、茚虫威和氰氟虫腙一样本身具杀虫活性

62、氰氟虫腙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所有生长阶段都有活性,对半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的卵无效

63、鱼藤酮是豆科植物鱼藤根中含有的杀虫有效成分,属于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Ⅱ抑制剂

64、哒螨灵有很强的触杀性,没有熏蒸、内吸和传导作用

第七单元 作业

1、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2、论述作用于鱼尼丁受体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机制、特点和主要品种

第八单元 杀菌剂(上)

第八章 测验

1、下列杀菌剂不属于核酸合成抑制剂的是( )。
A、噁霜灵
B、萎锈灵
C、噁霉灵
D、喹菌酮

2、甲霜灵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靶标是( )。
A、RNA聚合酶I
B、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C、腺苷脱氨基酶抑制剂
D、DNA/RNA合成抑制剂

3、( )的出现开创了手性杀菌剂用于作物保护的一个新时代。
A、甲霜灵
B、噁霜灵
C、多菌灵
D、精甲霜灵

4、甲硫氨酸合成抑制剂,又称蛋氨酸合成抑制剂,主要是( )化合物。
A、苯氨基嘧啶类
B、嘧啶醇类
C、苯基酰胺类
D、异噁唑类

5、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嘧霉胺作用靶标是( )。
A、RNA聚合酶I
B、β-胱硫醚裂解酶
C、转位酶
D、甲基转移酶

6、第一个大规模用于农业杀菌剂的抗生素是( )。
A、稻瘟散
B、春雷霉素
C、链霉素
D、井冈霉素

7、具有保护、治疗、内吸活性的春雷霉素作用位点( )。
A、蛋白螺旋14的上端
B、蛋白螺旋44的上端
C、蛋白螺旋44的下端
D、蛋白螺旋14的下端

8、下列杀菌剂不属于磷脂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是( )。
A、克瘟散
B、稻瘟灵
C、异稻瘟净
D、吡菌磷

9、有效霉素的作用靶标是( )
A、几丁质合成酶
B、海藻糖酶
C、几丁质酶
D、糖苷转化酶

10、有丝分裂和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作用靶标是( )。
A、真菌微管的β-亚基
B、真菌微管的α-亚基
C、微管蛋白二聚体
D、微管壁

11、第一个在生产中应用于多菌灵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是( )。
A、乙霉威
B、甲基硫菌灵
C、甲萘威
D、异丙威

12、第一个被认识的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并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是( )。
A、三唑酮
B、三环唑
C、丙环唑
D、苯醚甲环唑

13、下列杀菌剂中不影响糖酵解的是( )。
A、百菌清
B、克菌丹
C、灭菌丹
D、菌核净

14、下列杀菌剂中不影响三羧酸循环的是( )
A、福美双
B、克菌丹
C、萎锈灵
D、粉锈宁

15、噁霉灵属于内吸性土壤和种子杀菌剂,主要用来防治( )。
A、镰刀菌
B、腐霉菌
C、丝核菌
D、疫霉

16、甲霜灵对卵菌纲中( )等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
A、镰刀菌
B、霜霉属
C、疫霉属
D、腐霉属

17、甲硫氨酸合成抑制剂的特点( )。
A、广谱
B、高效
C、低毒
D、低残留

18、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转位酶
C、抑制核糖体70S亚基
D、与EFG-GTP结合

19、下列杀菌剂属于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剂的是( )。
A、乙烯菌核利
B、异菌脲
C、腐霉利
D、嘧菌酯

20、异菌脲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 )
A、核盘菌
B、灰霉菌
C、丛梗孢霉
D、交链孢霉

21、多氧霉素属于广谱内吸性抗菌素,主要用于防治( )。
A、水稻纹枯病
B、蔬菜灰霉病
C、瓜类霜霉病
D、麦类白粉病

22、下列杀菌剂属于有丝分裂和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是( )
A、多菌灵
B、甲基硫菌灵
C、苯菌酰胺
D、噁霉灵

23、细胞壁黑色素合成抑制剂主要包括( )。
A、还原酶抑制剂
B、氧化酶抑制剂
C、水解酶抑制剂
D、脱水酶抑制剂

24、下列杀菌剂属于抑制小柱孢酮脱水酶抑制剂是( )。
A、环丙酰菌胺
B、三环唑
C、双氯氰菌胺
D、稻瘟酰胺

25、百菌清主要用来防治是( )。
A、卵菌
B、半知菌
C、子囊菌
D、担子菌

26、下列有关克菌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原菌丙酮酸的脱羧作用
B、保护性杀菌剂
C、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活性
D、微管蛋白二聚体

27、呋酰胺主要用于防治藻菌纲类真菌﹐如马铃薯上的疫霉菌。

28、腺苷脱氨酶抑制剂主要为嘧啶醇类化合物,代表性品种甲菌定、乙菌定和磺菌定。

29、苯基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其作用靶点单一,非常容易产生抗性。

30、甲硫氨酸合成抑制剂与三唑类、吗啉类、二甲酰亚胺类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优异的活性。

31、链霉素可有效防治植物的细菌病害,如马铃薯种薯腐烂病、菜豆霜霉病、水稻稻瘟病。

32、腐霉利能与强碱性药物如波尔多液、有机磷农药混用。

33、吡菌磷可防治蔬菜、花卉和果树的白粉病。

34、井冈霉素由吸收链霉菌井岗变种中发现一种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共有A、B、C、D、E、F六个组分,其中以A组分为主活性成分。

35、新多氧霉素对根肿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等植物致病菌所引起的病害有效果。

36、戊菌隆可引起敏感菌株菌丝体的反常分枝,对丝核菌有特效,如水稻纹枯病。

37、三环唑是我国目前防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

38、克菌丹属于有机硫类广谱性低毒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较安全。

39、代森锌属于广谱保护性剂,可防治多种卵菌、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引起的作物病害。

第八章 作业

1、简述杀菌剂作用的原理。

2、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3、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类杀菌剂有哪些特点?

第九章 杀菌剂(下)

第九单元 测验

1、种衣剂防治种传病害的作用原理是( )。
A、保护作用
B、治疗作用
C、铲除作用
D、抗产孢作用

2、腐霉利防治番茄早疫病的作用原理是( )。
A、保护作用
B、治疗作用
C、铲除作用
D、抗产孢作用

3、下列属于旁路氧化抑制剂的是( )。
A、嘧菌酯
B、水杨羟肟酸
C、氟酰胺
D、萎锈灵

4、下列杀菌剂能够干扰肌动蛋白功能的是( )。
A、多菌灵
B、嘧霉胺
C、氰烯菌酯
D、异稻瘟净

5、波尔多液的有效成分是( )。
A、硫酸铜
B、氧化钙
C、碱式硫酸铜
D、硫酸钙

6、石硫合剂的有效成分是( )。
A、CaSO4
B、CaSO3
C、CaS2O3
D、CaS·Sx

7、下列杀菌剂不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是( )。
A、抑霉唑
B、咪鲜胺
C、戊唑醇
D、多菌灵

8、下列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是( )。
A、喹啉铜
B、噻枯唑
C、戊唑醇
D、甲霜灵

9、根据在病害侵染过程中或者病害循环中不同时期使用杀菌剂而达到的防病效果,可以将杀菌剂的防病作用原理分为( )。
A、保护作用
B、治疗作用
C、铲除作用
D、抗产孢作用

10、在接种体来源上施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与( )有关。
A、接种体来源存在场所
B、数量
C、传播途径
D、施药方法

11、用于治疗的杀菌剂必备两种重要的生物学性能为( )。
A、内吸性
B、选择性
C、治疗性
D、铲除性

12、影响糖酵解的杀菌剂有( )。
A、嘧菌酯
B、克菌丹
C、灭菌丹
D、百菌清

13、影响柠檬酸循环的杀菌剂有( )。
A、福美双
B、克菌丹
C、8-羟基喹啉
D、硫磺

14、常见的铜制剂有( )。
A、波尔多液
B、王铜
C、络氨酸
D、喹啉铜

15、常用的有机硫杀菌剂分为( )。
A、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B、三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C、二氯甲硫基类
D、三氯甲硫基类

16、下列杀菌剂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是( )。
A、三唑酮
B、腈菌唑
C、氟环唑
D、苯醚甲环唑

17、防治白粉病可使用的杀菌剂有( )。
A、三唑酮
B、烯唑醇
C、丙环唑
D、嘧霉胺

18、一种杀菌剂仅具有一种防治病害的作用原理。

19、三环唑具有保护作用和抗产孢作用。

20、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Qi位点抑制剂。

21、多抗霉素类抗生素可有效的防治卵菌病害。

22、多作用位点(保护性) 杀菌剂杀菌剂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没有作用,对施药后新长出的植物部分也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23、果园长期使用铜制剂会诱发螨类猖獗危害。

24、丙硫菌唑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25、吗啉类杀菌剂与三唑类杀菌剂有正交互抗性。

第九单元 作业

1、QoI类杀菌剂有哪些主要特点?

10 除草剂(上)

第十单元 测验

1、关于除草剂选择性,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除草剂在某个用量下对一些植物敏感,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这种现象称为选择性
B、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
C、易吸收与输导除草剂的植物对除草剂常表现抗性
D、除草剂在作物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可能是几种原理共同的结果

2、关于除草剂生物化学选择性,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
B、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
C、不同植物由于体内所含β-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对除草剂2,4-D丁酸的敏感性会不同
D、莠去津对玉米安全是由于莠去津在玉米体内能够发生钝化反应

3、下列各项除草剂中,不属于光合作用抑制剂的是
A、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抑制剂
B、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
C、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
D、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4、下列各类除草剂中,不属于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除草剂是
A、磺酰脲类除草剂
B、二苯醚类除草剂
C、三唑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
D、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激素类除草剂是
A、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B、磺酰脲类除草剂
C、吡啶羧酸类除草剂
D、苯甲酸类除草剂

6、下列除草剂中,不属于激素类除草剂是
A、五氟磺草胺
B、2甲4氯
C、二氯喹啉酸
D、麦草畏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同一作用靶标的除草剂是
A、莠去津与扑草净
B、莠去津与嗪草酮
C、嗪草酮与异丙隆
D、精喹禾灵与嗪草酮

8、关于光合作用光合系统II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电子转移
B、抑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
C、竞争性占领光合作用系统II中D1蛋白上质体醌QB的结合位点,从而阻碍了电子由QA向QB的正常传递
D、竞争性占领光合作用系统II中D2蛋白上质体醌QB的结合位点,从而阻碍了电子由QA向QB的正常传递

9、原卟啉原氧化酶是( )和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一种酶
A、叶绿素
B、叶黄素
C、类胡萝卜素
D、花青素

10、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是( )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首要限速酶。
A、血红素
B、叶绿素
C、叶黄素
D、类胡萝卜素

11、吡氟酰草胺主要通过( )吸收,传导有限。
A、根部
B、嫩芽
C、叶片
D、茎部

12、氟草敏适用于()等以及观赏植物。
A、棉花
B、花生
C、大豆
D、柑橘

13、草铵膦属于( )类除草剂。
A、选择性苗前土壤处理
B、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
C、非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
D、非选择性苗前土壤处理

14、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通过对GS的不可逆抑制,减少( )化合物的合成。
A、氮素
B、碳素
C、磷素
D、硫素

15、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影响( )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A、叶绿素a
B、叶黄素
C、类胡萝卜素
D、叶绿素b

16、硝磺草酮是选择性输导型( )除草剂,茎叶和根系均可吸收。
A、三酮类
B、吡唑类
C、异噁唑类
D、吡啶类

17、下列哪一种除草剂不属于叶绿素合成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
A、乙氧氟草醚
B、氟磺胺草醚
C、氟烯草酸
D、氟乐灵

18、水稻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丁草胺除草剂,其原因为
A、杂草处于敏感的萌芽期,而此时,稻秧已生长健壮,对药剂有较强的耐药性
B、除草剂采用颗粒剂或混土施用,药剂不会黏附在秧苗上,从而使秧苗避免受害
C、药剂固着在杂草萌动的表土层,能杀死杂草,而插秧后的水稻根系与生长点处在药层下,接触不到药剂,因此比较安全
D、除草剂对丁草胺绝对安全

19、关于除草剂安全剂,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安全剂对杂草和作物都有活性,安全剂用作作物的种子处理剂
B、如果安全剂对杂草和作物都有活性,安全剂可以与除草剂混用
C、如果安全剂只降低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但不降低控制杂草的能力,那么安全剂可以与除草剂混用
D、除草剂加入安全剂后,对作物就绝对安全

20、关于除草剂作用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草甘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
B、草铵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
C、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
D、2,4-滴的作用机制是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

21、关于色素合成抑制剂描述正确的是
A、莠去津和扑草净等除草剂抑制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从而影响质体醌的合成,进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导致植物白化症状,最终使植物死亡
B、色素合成抑制剂抑制类胡萝卜素合成,致使叶绿素失去保护色素而出现失绿、白化现象,所以也叫白化型除草剂
C、吡氟酰草胺和氟草敏等除草剂抑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从而最终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磺草酮和硝磺草酮等除草剂抑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从而最终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22、关于二氯喹啉酸描述正确的是
A、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
B、属于喹啉羧酸类除草剂
C、抑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
D、可用于水稻插秧田和直播田防除稗草,对雨久花、水芹、鸭舌草、皂角、苦草、眼子菜、日照飘拂草等有控制效果

2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激素类除草剂是
A、莠去津与麦草畏
B、氯氟吡氧乙酸与麦草畏
C、2,4-D与2甲4氯
D、精喹禾灵与二氯喹啉酸

24、关于除草剂莠去津描述正确的是
A、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B、只能用于苗前土壤处理
C、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占领光合作用系统II中D2蛋白上质体醌QB的结合位点,从而阻碍了电子由QA向QB的正常传递
D、玉米植株体内的玉米酮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能使莠去津转化为无毒化合物,因此对玉米较安全

25、关于除草剂百草枯描述正确的是
A、作用机制为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电子转移
B、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
C、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
D、毒性较高

26、乙氧氟草醚可用于( )等作物田,防除一年生阔叶和禾本科杂草。
A、移栽稻田
B、大蒜
C、甘蔗
D、花生

27、三氟羧草醚属( )除草剂。
A、选择性
B、内吸性
C、触杀型
D、二苯醚类

28、草甘膦可用于防治( )。
A、用于耕地防除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B、用于非耕地防除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C、用于果园防除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D、用于橡胶园防除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29、环吡氟草酮可防除( )。
A、早熟禾
B、看麦娘
C、牛繁缕
D、播娘蒿

30、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抑制剂化学结构类型包含( )。
A、哒嗪酮类
B、吡啶酰胺类
C、有机磷类
D、嘧啶水杨酸类

31、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抑制剂,抑制植物体内EPSPS活性,阻碍莽草酸途径中( )的合成,进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植物死亡。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

32、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包括( )。
A、三酮类
B、吡唑类
C、异噁唑类
D、吡啶类

33、除草剂的选择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植物的生长状况、环境因素,除草剂使用方法、施用量等

34、易吸收与输导除草剂的植物对除草剂常表现抗性

35、百草枯抑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PPO),造成原卟啉原IX的瞬间积累,从而杀死杂草

36、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导致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3种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氯酸和缬氨酸合成受阻,进而植物细胞不能完成有丝分裂,使植株生长停止逐步死亡

37、激素类除草剂低浓度时对植物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作用

38、激素类除草剂打破原有的天然植物激素的平衡,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9、百草枯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40、嗪草酮对许多农作物有药害,包括十字花科、葫芦、莴苣、洋葱、甜菜、向日葵、亚麻、草莓和烟草

41、三氟羧草醚可用于防除大豆、花生、水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

42、叶绿素合成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多数品种对阔叶杂草防效优于禾本科杂草。

43、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类除草剂对植物无专一性,其选择性相对较差

44、吡氟酰草胺在土壤中药效期短,药效不稳定

45、PDS抑制剂通过抑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而阻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导致叶绿素被破坏,细胞膜破裂,最后整株萎蔫死亡。

46、草甘膦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

47、草铵膦苗后茎叶处理,防除柑橘园、葡萄园及耕地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单子叶杂草。

48、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参与高等植物氨同化过程的关键酶,在ATP和Mg2+存在下催化植物体内谷氨酸形成谷氨酰胺

49、硝磺草酮是选择性非输导性播后苗前土壤、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50、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抑制对羟苯基丙酮酸转化为尿黑酸,进而导致质体醌和生育酚的合成受阻

51、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可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多为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在土壤中不易降解,易影响后茬作物

第十单元 作业

1、除草剂选择性原理包括哪些?

2、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11. 除草剂(下)

第十一单元 测验

1、下列除草剂中,用于冬小麦田除草的有( )
A、甲基二磺隆
B、五氟磺草胺
C、双草醚
D、甲氧咪草烟

2、烟嘧磺隆对下列玉米最安全的是( )
A、爆裂玉米
B、硬质玉米
C、甜玉米
D、马齿型玉米

3、能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但不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 )。
A、苄嘧磺隆
B、甲基二磺隆
C、五氟磺草胺
D、嘧啶肟草醚

4、可用于冬小麦田除草的有( )
A、精喹禾灵
B、氰氟草酯
C、炔草酯
D、烯草酮

5、氰氟草酯的防除对象包括( )。
A、稗草
B、千金子
C、双穗雀稗
D、以上全是

6、禾草丹在水稻和稗草间的选择性最强的时期是( )
A、种子萌芽
B、1叶期
C、2叶期
D、3叶期

7、野燕麦对野麦畏最敏感的部位是( )。
A、第1叶
B、第2叶
C、节间
D、生长点

8、二甲戊灵除具有的特点是( )
A、土壤处理
B、幼芽吸收
C、幼根吸收
D、以上都是

9、丙草胺能安全地用于水直播稻田进行土壤处理,是因为( )。
A、丙草胺制剂中添加的安全剂提高了选择性
B、用药时水稻与稗草生育期不同
C、它在水稻与稗草间有高度的选择性
D、水稻与稗草对丙草胺敏感部位不同

10、异噁酰草胺具有的特点是( )
A、土壤处理
B、向上传导
C、幼根吸收
D、以上都是

11、氟胺草唑作土壤处理时能( )。
A、被杂草幼根吸收
B、被杂草幼芽吸收
C、防除阔叶杂草
D、以上都是

12、能用于稻田防除稗草的除草剂有( )。
A、苄嘧磺隆
B、丙嗪嘧磺隆
C、五氟磺草胺
D、双草醚

13、双氟磺草胺具有的特点有( )。
A、传导性
B、对小麦安全
C、低温下药效稳定
D、防除阔叶杂草

14、精喹禾灵能防除的对象包括( )。
A、马唐
B、稗草
C、雀麦
D、千金子

15、下列能用于小麦田除草的药剂有( )。
A、精噁唑禾草灵
B、炔草酯
C、三甲苯草酮
D、唑啉草酯

16、噁唑酰草胺能防除的杂草包括( )。
A、马唐
B、稗草
C、千金子
D、牛筋草

17、禾草丹能防除的对象包括( )。
A、马唐
B、稗草
C、双穗雀稗
D、鸭舌草

18、禾草敌具有的特点有( )。
A、茎叶处理
B、土壤处理
C、挥发性
D、防除稗草

19、丁草胺对( )时期稗草有效。
A、萌芽
B、1叶
C、1叶1心
D、2叶1心

20、氟乐灵具有的特点有( )。
A、挥发性
B、光解性
C、幼芽吸收
D、茎叶吸收

21、异噁酰草胺能防除的杂草有( )。
A、大、小麦田阔叶杂草
B、大、小麦田禾本科杂草
C、果园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
D、草坪阔叶杂草

22、氟胺草唑通过( )对杂草起作用。
A、抑制种子发芽
B、抑制根系生长
C、损伤子叶组织
D、抑制分生组织

23、丙嗪嘧磺隆能被杂草根茎叶吸收进行传导,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但不能防除千金子。 ( )

24、嘧啶肟草醚用于水稻田除草,对稻田千金子有特效。 ( )

25、咪唑乙烟酸是用于大豆田的防除一年生杂草的具有高残留特点的除草剂。( )

26、烯草酮在阔叶作物与禾本科杂草间有高度的选择性,对阔叶作物如油菜高度安全。( )

27、唑啉草酯可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日本看麦娘、菵草和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但不能防除早熟禾和节节麦。 ( )

28、稻田中秸秆还田容易可使土壤通气性变好,使禾草丹形成脱氧禾草丹而对水稻造成药害。

29、禾草敌可防除稻田3叶前的稗草,还对3-5叶的高龄稗草有效。

30、乙草胺可用于棉花、玉米等田间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稗草等。

31、丙草胺是输导型杂草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

32、异噁酰草胺能用于观赏植物田防除繁缕、马齿苋、稗草等一年生杂草。

33、氟胺草唑适用于小麦田防除猪殃殃、繁缕、婆婆纳等阔叶杂草。

第十一单元 作业

1、磺酰脲类(SU)除草剂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有哪些主要特点?

12. 杀鼠剂、杀线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十二章 测验

1、杀鼠灵是( )。
A、急性杀鼠剂
B、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
C、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
D、植物性杀鼠剂

2、防治鼠害采用最多、应用最广的方法是( )。
A、物理防治
B、生物防治
C、化学防治
D、农业防治

3、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属于(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类
D、甾醇类

4、被列为第六类植物激素的是(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类
D、甾醇类

5、可以在蔬菜上使用的杀线虫剂是( )
A、涕灭威
B、氟吡菌酰胺
C、克百威
D、灭线磷

6、属于熏蒸性杀线虫剂的是( )
A、阿维菌素
B、棉隆
C、噻唑膦
D、克百威

7、可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是( )
A、赤霉素
B、萘乙酸
C、氟吡脲
D、丁酰肼

8、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 )
A、赤霉素
B、萘乙酸
C、乙烯利
D、多效唑

9、杀鼠剂毒饵法的投饵方法有( )。
A、按洞投放
B、按鼠迹投放
C、等距投放
D、随意投放

10、属于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有( )。
A、敌鼠
B、溴鼠灵
C、氟鼠灵
D、溴敌隆

11、鼠类的危害有( )。
A、危害农林
B、传播疾病
C、扰乱生活
D、破坏通讯、堤坝

12、为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有(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类
D、乙烯类

13、.为植物生长抑制剂的有( )。
A、赤霉素类
B、细胞分裂素类
C、乙烯类
D、脱落酸类

14、使用噻唑膦颗粒剂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的方法有( )
A、穴施
B、沟施
C、混土施药
D、叶面喷雾

15、作用于植物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杀线虫剂是( )
A、灭线磷
B、阿维菌素
C、噻唑膦
D、氟吡菌酰胺

16、可用于棉花脱叶的是( )
A、乙烯利
B、芸苔素内酯
C、多效唑
D、噻苯隆

17、用于防止烟草腋芽生长的是( )
A、矮壮素
B、氟节胺
C、烯效唑
D、抑芽丹

18、杀鼠剂仅指用来杀鼠而配制毒饵的肠道毒物。

19、杀鼠剂中不育剂有作用于雌鼠的,也有作用于雄鼠的。

20、杀鼠剂的使用中毒粉法主要用于处理鼠洞和鼠道,毒杀家栖鼠类。

21、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

22、复硝酚钠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条件剂。

23、多效唑属于植物生长抑制剂。

24、非熏蒸性杀线虫剂主要采用土壤处理防治植物线虫。

25、阿维菌素对多种农业有害昆虫、害螨和植物线虫均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26、噻苯隆在高浓度下可用作棉花脱叶剂;在低浓度下也用于葡萄和甜瓜膨大果实,增加产量。

27、芸薹素内酯等可替代肥料促进作物增产。

第十二单元 作业

1、请写出五种重要的杀线虫剂及其生物活性特点

学习通植物化学保护

植物化学保护是指通过利用植物生产的化学物质来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很大的好处。

植物化学物质的分类

植物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杀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有毒物质,另一类是通过影响害虫、病害和杂草的生长和发育来起到保护作用的辅助物质。

直接杀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有毒物质

这类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酚类化合物等。例如,含有毒性生物碱的亚洲鸟椰子可以杀死害虫,而含有酚类化合物的可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通过影响害虫、病害和杂草的生长和发育来起到保护作用的辅助物质

这类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性物质、生长素类物质等。例如,大蒜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能够驱赶蚜虫;而含有生长素类物质的植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抵抗力。

植物化学保护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植物化学保护有很多优点:

  • 环保:植物化学物质不会污染环境,不会对人体和动物造成危害;
  • 经济:植物化学保护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
  • 有益健康: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

植物化学保护的应用

植物化学保护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

  • 农业:植物化学保护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 园林:植物化学保护可以控制害虫和病害,美化环境;
  • 药物:植物化学物质可以作为药物的原料,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植物化学保护的未来

植物化学保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保技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植物化学保护在农业、园林和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