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有机化学实验_10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工学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4:16:30ė01909次浏览647条评论

mooc有机化学实验_10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实验一 基本仪器认识和实验基本操作(4学时)

1. 基本玻璃仪器的有机认识随堂测验

1、某同学在玻璃加工实验过程中,化学不小心被灼热的实验玻璃棒烫伤,正确的章节作业处理方法是()
A、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答案答案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C、课后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碘酒
D、有机先用水冲洗,化学再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2、实验停止减压蒸馏时,章节作业正确的答案答案操作顺序是( )
A、通大气、课后关泵后停止加热
B、有机边通大气、化学边关泵后停止加热
C、实验边通大气、边关泵、边停止加热
D、停止加热后再通大气、最后关泵

3、实验室内因用电不符合规定引起导线及电器着火,此时应迅速( )
A、首先切断电源,并用任意一种灭火器灭火
B、切断电源后,用CO2灭火器灭火
C、切断电源后,用水灭火
D、切断电源后,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4、有关气体钢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B、可燃性气瓶(如H2、C2H2)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C、各种压力表可通用
D、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5、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润湿后取出,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待测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玻的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将pH试纸剪成小块,放在干燥清洁的表面皿上,再用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6、通过简单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这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7、在减压蒸馏时为了防止暴沸,应向反应体系( )
A、加入玻璃毛细管引入气化中心
B、通过毛细管向体系引入微小气流
C、加入沸石引入气化中心
D、控制较小的压力

8、常压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选择,蒸馏硝基苯(bp 210℃)用 ( )
A、直形冷凝管
B、蛇形冷凝管
C、空气冷凝管
D、球形冷凝管

9、蒸馏时,应该调节加热温度使馏出液每秒( )滴为宜
A、1~2
B、2~3
C、3~4
D、4~5

10、分馏实验中,馏出液速度应控制在( )秒1滴为宜
A、1~2
B、2~3
C、3~4
D、4~5

实验二 薄层色谱

视频1 薄层色谱随堂测验

1、包裹辣椒色素的滤纸包在提取管中放置的位置应该是()。
A、略高于虹吸管高度
B、略低于虹吸管高度
C、略高于连接管高度
D、略低于连接管高度

2、点样时,样点直径应不超过_____。
A、0.2 mm
B、1 mm
C、2 mm
D、2 cm

3、展开过程中,移动快的组分其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相对较_____。
A、弱
B、强
C、与展开剂的极性有关
D、无法确定

4、以下展开剂按照极性排序,第二大的是_____。
A、丙酮
B、石油醚
C、石油醚:丙酮(体积比)=10:1
D、石油醚:丙酮(体积比)=5:1

5、点样线一般用铅笔画在距离薄层板底端_____处。

实验三 溴乙烷的制备

溴乙烷的制备随堂测验

1、溴乙烷的合成过程中,尾接管末端应浸没在_____中。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水溶液
C、饱和NaHSO3水溶液
D、饱和Na2SO4水溶液

2、溴乙烷合成的粗产物,接收瓶中产物所在的有机层在_____。
A、上层
B、下层
C、与水混溶
D、不知道

3、溴乙烷粗产物用浓硫酸洗,是为了除去_____。
A、C2H5OH
B、CH2=CH2
C、Br2
D、C2H5OC2H5

4、反应过程中,如果出现倒吸现象,应该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仪器的搭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四 正丁醚的制备

正丁醚的制备

1、实际分出水层的体积()理论计算量(备注:填大于或小于)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2、50%的H2SO4洗涤粗产品2次是为了除去 杂质
A、正丁醚
B、正丁醇
C、水
D、正丁烯

3、反应中的水的去除是采用了()装置
A、分水器
B、分馏柱
C、蒸馏头
D、75度弯管

4、在硫酸催化下,正丁醇反应可得到以下哪些产物()
A、正丁烯
B、正丁醚
C、正丁醛
D、正丁酸

5、反应中的共沸物有()
A、正丁醇-水
B、正丁醚-水
C、正丁醇-正丁醚
D、正丁醇-正丁醚-水

实验五 环己酮的制备

环己酮的制备

1、反应过程中用()试剂判断NaClO是否过量
A、淀粉KI溶液
B、饱和NaHSO3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 溶液

2、加入无水Na2CO3是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
A、水
B、乙酸
C、己二酸
D、环己酮

3、在提纯环已酮的操作中,为降低环己酮在水中的溶解度,分液前需向溶液中加入()。
A、MgSO4
B、NaHSO3
C、Na2CO3
D、NaCl

4、制备环已酮的方法有()
A、铬酸氧化法
B、次氯酸氧化法
C、高锰酸钾氧化法
D、重铬酸氧化法

5、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粗产品中的组分包括()
A、水
B、乙酸
C、己二酸
D、环己酮

实验六 微波法合成肉桂酸

微波法合成肉桂酸

1、肉桂酸制备过程中,利用水蒸气蒸馏除去( )杂质?
A、苯甲醛
B、苯甲酸
C、苯乙烯
D、聚苯乙烯

2、重结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将待重结晶的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接近溶剂沸点)下溶于重结晶溶剂里 ② 加活性炭煮沸脱色 ③ 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和有色杂质,冷却滤液,晶体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④ 进行减压过滤,洗涤晶体,干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3、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正确的是( )
A、使肉桂酸转化为肉桂酸钠
B、除乙酸
C、调节pH至8左右
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4、水蒸气蒸馏的物质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A、不溶或难溶于水
B、与水煮沸很久不发生化学反应
C、在近100℃时蒸气压至少为1333.2 Pa
D、沸点高于100℃

5、重结晶溶剂选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不与重结晶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在高温时,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低温时则很小
C、杂质的溶解度或是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是很小(待重结晶物质溶剂在溶剂中,借过滤除去杂质)
D、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

实验七 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酸乙酯的制备

1、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脱水剂
C、吸水剂
D、氧化剂

2、在本次实验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 )方法提高产率。
A、加入过量的乙酸,使反应向生成酯的反应方向进行
B、加入过量的乙醇,使反应向生成酯的反应方向进行
C、将反应产物乙酸乙酯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将反应产物水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3、反应过程中馏出液的成分有()
A、乙酸乙酯
B、水
C、乙酸
D、乙醇
E、乙醚
F、亚硫酸

4、饱和碳酸钠洗涤的目的是( )
A、除乙酸
B、除乙醇
C、除乙醚
D、除亚硫酸

5、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A、除去上一步洗涤残留的碳酸钠
B、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C、除去溶于水的乙醇
D、可用蒸馏水代替

6、乙酸乙酯干燥可采用干燥剂()进行干燥
A、无水硫酸镁
B、无水氯化钙
C、氧化钙
D、无水硫酸钠

7、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滴加速度的目的是()
A、温度过高,会增加副产物乙醚的含量
B、温度过低,不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C、滴加速度过快,乙酸和乙醇来不及作用而被蒸出
D、滴加速度过快,反应液温度下降,不利于酯的生成
E、滴加速度过慢,反应液中乙酸和乙醇易被碳化

实验八 乙酰苯胺的制备

乙酰苯胺的制备随堂测验

1、锌粉在制备乙酰苯胺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苯胺被氧化
B、防止苯胺被还原
C、防止暴沸
D、脱色

2、重结晶是为了()
A、提纯液体
B、提纯固体
C、固液分离
D、三者都可以

3、用熔点法判断物质的纯度,主要是观察()
A、初熔温度
B、全熔温度
C、熔程长短
D、三者都不对

4、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 ( ) 方法精制
A、过滤
B、活性炭脱色
C、减压蒸馏
D、水蒸气蒸馏

5、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低的可能因素是 ( )
A、装样不结实
B、试样不干燥
C、熔点管太厚
D、温度上升太慢

6、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可能因素是()
A、试样有杂质
B、试样不干燥
C、熔点管太厚
D、样品研的不细

7、乙酰苯胺可以由苯胺经过乙酰化反应而得到, 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A、冰醋酸
B、醋酸酐
C、乙酰氯
D、以上皆不是

8、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做 ,当含有杂质时,其 会下降, 会变宽。

9、测定熔点时,熔点管中试样的高度约为 ,样品要装得 和 。

10、制备乙酰苯胺时,分馏柱柱顶温度应控制在 °C左右。如果室温偏低,应在分馏柱外面包裹 保温。

11、乙酰苯胺在20°C溶解度为 g,100°C时的溶解度为 g。若你制备出乙酰苯胺粗产品质量为7.5g,则应至少加入 mL蒸馏水进行重结晶。冷却到20°C时,大约损失 g乙酰苯胺。

实验九 智能仿真及光谱分析

智能仿真及光谱分析随堂测验

1、红外光谱仪可测定的样品种类有()
A、气体
B、液体或溶液
C、固体
D、固、液、气体样品均可测定

2、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
A、单质
B、纯物质
C、混合物
D、任何试样

3、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4、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差大
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

5、固体样品可采用 测定,其中 较为常用。

6、本实验中采用KBr 压片时,样品压片应

7、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1500 cm -1 的区域称为 区,把1500-400 cm -1的区域称为 区

8、本实验中,需将扫描得到的样品红外谱图通过“谱图打印”软件转化为 文本文件,再利用 软件作图、标峰,进行谱图分析。

9、红外光谱图分析中,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的 来确定化合物中某基团的存在。

10、本实验中,测定溴百里酚蓝溶液的紫外光谱时采用 比色皿,以 为参比溶液,设定扫描波长范围在 nm。 分别以乙醇和环己烷为溶剂,测定乙酰苯胺和肉桂酸时采用 比色皿,以 和 分别为参比溶液,设定扫描波长范围在 nm。

学习通有机化学实验_10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学习通有机化学实验_10是其中的一节课,主要涉及到常见有机试剂的制备和反应。下面将从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步骤

1.将甲苯二甲酸二乙酯(或甲苯二甲酸二甲酯)加入有机溶剂中,并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均匀。

2.加入活化的锡粉,继续在磁力搅拌下搅拌数十分钟。

3.将反应溶液加入大量的水中,将有机相中的产物分离出来。

4.用无水氯化钠干燥有机相,挥去溶剂,并用热水再结晶

实验器材

1.磁力搅拌器

2.蒸馏装置

3.三口瓶和滴定管等

4.固态反应设备

5.热水浴

实验原理

甲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锡粉反应是一种典型的还原反应,锡粉作为还原剂,将酯类还原为相应的醇类。在本实验中,甲苯二甲酸二乙酯经过锡粉的还原,生成相应的酯醇。

实验注意事项

1.反应液应该充分搅拌均匀,反应条件应该严格控制。

2.实验时要注意卫生安全,避免产生有毒气体。

3.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洗实验器材,尤其是玻璃仪器,保持实验室清洁整洁。

中国大学有机化学实验_10

在中国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中,第十个实验通常是关于合成芳香酮的实验。

实验材料

  • 苯甲酸
  • 苯乙酮
  • 氢氧化钠
  • 乙醇
  • 冰醋酸
  • 硫酸

实验步骤

  1. 取苯甲酸和苯乙酮,按照摩尔比1:1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2. 加入足量的乙醇,并加热回流。
  3. 反应进行20分钟后,停止加热,并用冰醋酸调节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4. 将反应溶液过滤,得到沉淀。
  5. 用水洗涤沉淀,使其干燥。
  6. 将沉淀加入硫酸中,使其纯化。
  7. 得到合成芳香酮的母液,即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

实验原理

芳香酮是一类化合物,具有芳香环和酮基。在本实验中,使用苯甲酸和苯乙酮作为反应物,通过酸碱催化剂加热回流,使其发生反应,生成芳香酮。

实验注意事项

  • 化学品需注意安全,保护好眼睛和皮肤。
  • 反应溶液的酸碱度需控制好,以免影响反应效果。
  • 反应过程中需加热回流,但温度不可过高。
  • 沉淀需洗涤干净,以免影响纯化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芳香酮,并得到了母液。该母液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实验应用

芳香酮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芳香酮作为荧光染料、光敏材料、医药中间体等。因此,该实验对于有机化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芳香酮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了解。该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