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工程力学_3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超星工程力学_3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概论

第01讲绪论与静力学基础-01(单元测验)

1、超星1.构件的工程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力学
A、期末只与材料的答案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学习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
D、通课与二者都无关。后作

2、业答2.系统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超星则系统有两个独立的工程平衡方程。

静力学

第02讲简单力系(单元测验)

1、力学1.对单个刚体来说,期末作用有以下力系时最多通过平衡方程可以求解3个未知量的答案是 。
A、学习平面任意力系
B、汇交力系
C、力偶系
D、以上都是

第03讲复杂力系(单元测验)

1、1.对于刚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
B、力可以在刚体内任意移动;
C、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D、力偶可以在刚体内任意平动。

2、2.下列静力学公理中,既适用于刚体又适用于变形体的是 。
A、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B、二力平衡公理
C、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D、以上都是

材料力学(40学时)

第04讲材料力学基本假设与基本概念(单元测验)

1、1.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2、2.(3分)圆轴受扭时,其表面上的正方形微元ABCD变为A′BC′D′(图示),则该微元的切应变γ为 。
A、α
B、90°-α
C、90°-2α
D、2α

3、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变形固体沿各个方向的 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能

4、4.材料力学基本假设是 。
A、连续性假设
B、均匀性假设
C、各向同性假设
D、以上都是

5、5.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 在各点处相同。
A、应力
B、应变
C、材料的弹性常数
D、位移

6、6.下面第 项不是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A、连续性
B、各向同性
C、小变形
D、均匀性

7、7.(图示)两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后的变形情况,两单元体切应变 γ的大小分别为 。
A、α,α
B、0,α
C、α,2α
D、0,2α

第05讲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01(单元测验)

1、1.在下列关于轴向拉压杆轴力的说法中, 是错误的。
A、拉压杆的内力只有轴力
B、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重合
C、轴力是沿杆轴作用的外力
D、轴力与杆的横截面和材料无关

第05讲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02(单元测验)

1、2.在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实验中,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水平达到某个值之前卸载,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而超过这个值之后卸载,就将产生塑性变形。这个应力值称为 。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强度极限
D、疲劳极限

2、3.冷作硬化现象是指材料 。
A、经历低温,弹性模量提高
B、经过塑性变形,弹性模量提高
C、经历低温,弹性极限提高
D、经过塑性变形,弹性极限提高
E、经历低温,强度极限提高
F、经过塑性变形,强度极限提高

3、4.低碳钢的σ-ε曲线如图所示,应力加至k点,然后逐渐卸载时,相应的σ-ε关系为 。
A、曲线kfeo
B、折线kjo
C、直线kj
D、直线ki

4、5.关于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有以下结论, 是正确的。
A、应力和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B、应力和塑性变形虽然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
C、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D、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

5、6.图示低碳钢加载→卸载→ 再加载路径有以下四种,正确的是 。
A、OAB →BC →COAB
B、OAB →BC →CDB
C、OAB →BD→DCB
D、OAB →BD →DB

6、7. 由低碳钢组成的细长压杆,经冷作硬化后,其 。
A、稳定性提高,强度不变
B、稳定性不变,强度提高
C、稳定性和强度都提高
D、稳定性和强度都不变

7、8.低碳钢构件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它的 得到提高。
A、强度极限
B、比例极限
C、延伸率
D、断面收缩率

8、
A、0.2的应变
B、0.2%的应变
C、0.2的塑性应变
D、0.2%的塑性应变

9、1.低碳钢试件在整个拉伸过程中依次经历了 四个阶段。

第06讲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5.4~5.6(单元测验)

1、
A、载荷P=N1cosα+N2cosβ
B、N1sinα=N2sinβ
C、许可载荷[P]= [σ]A(cosα+cosβ)
D、许可载荷[P]≦ [σ]A(cosα+cosβ)

2、2.在设计低碳钢制成的构件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静载荷作用下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B、动载荷作用下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C、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下都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D、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下都可以不用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第06讲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5.7(单元测验)

1、
A、ab
B、cb
C、Lb
D、Lc

2、
A、ab
B、cb
C、Lb
D、Lc

3、
A、4P/(πd2)
B、2P/(πd2)
C、P/(2dt)
D、P/(dt)

4、
A、P/(2dt)
B、P/(dt)
C、P/(2πdt)
D、P/(πdt)

5、
A、
B、
C、
D、

6、6. 图示铆接方式中,剪切面上的名义切应力为 。
A、
B、
C、
D、

7、7.当用销钉连接上下两块钢板时,如右图所示,校核其强度时,需要考虑的强度条件是 。
A、销钉的剪切强度
B、销钉的挤压强度
C、钢板的挤压强度
D、以上都是

第07讲轴向拉压变形(单元测验)

1、1. 图示为一端固定的橡胶板条,若在加力前在板表面划条斜直线AB,那么加轴向拉力后AB线所在位置是 (其中ab∥AB)。
A、ab
B、ae
C、cb
D、de

2、
A、各向同性材料
B、各向异性材料
C、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金属材料

第08讲拉压静不定(单元测验)

1、
A、
B、
C、
D、

2、2.三杆结构如图所示。今欲使杆3的轴力减小,下面四种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大a角
B、使三杆的横截面积一起加大
C、加大杆3的横截面积
D、减小杆3的横截面积

第09讲扭转01(单元测验)

1、
A、矩形截面轴
B、圆形截面轴
C、椭圆截面轴
D、各种形状截面轴

2、2.推导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公式时,研究轴的变形规律是为了确定 。
A、轴变形的大小
B、轴的变形是否是弹性的
C、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D、扭矩与外力的关系

3、3.两闭口薄壁圆轴承受的扭矩相同,横截面中心线围成的面积相等,但轴1壁厚均匀,轴2壁厚变化。则 。(没有给最小壁厚之间的关系)
A、轴1内最大切应力大于轴2的最大切应力
B、轴1内最大切应力小于轴2的最大切应力
C、两轴最大切应力相等
D、所给条件不能确定二轴切应力的相对大小

4、4. 有一实心圆轴其直径为,另一空心圆轴的外径为,其内外径之比。若两轴横截面上的扭矩和最大切应力都分别相等,则 。
A、0.59
B、0.768
C、0.839
D、1.19

5、5.空心圆轴受扭时,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出现在 。
A、内圆周上
B、外圆周上
C、平分厚度的圆周上
D、不确定

6、6. 等截面杆受扭转时,横截面上边缘各点的切应力必与截面边界相切,该结论的根据是 。
A、胡克定律
B、变形协调条件
C、切应力互等定理
D、平面假设

7、7. 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τ。若轴的外径改为D/3,内径改为d/3,且轴的变形仍为线弹性的,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变为 。
A、3τ
B、9τ
C、27τ
D、81τ

8、8. 对于受扭圆截面轴,其穿过轴线的纵截面上 作用。
A、有正应力
B、有切应力
C、无切应力
D、有挤压应力

9、9.在同一减速箱内,设高速转轴的直径为,低速转轴的直径为,两轴所用材料相同,两传动轴直径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
A、
B、
C、
D、无所谓

扭转02(单元测验)

1、1.有两根圆轴,一根为实心轴,直径为D1,另一根为空心轴,内外径比为d2/D2=0.8。若两轴的长度、材料、轴内扭矩和产生的扭转角均相同,则它们的重量之比W2/W1为 。
A、0.74
B、0.62
C、0.55
D、0.47

2、2.两端固定的圆轴AB如图所示,在横截面C处受扭转外力偶矩作用,若已知圆轴直径d,材料的切变模量G,截面C的扭转角及长度b=2a,则所加的外力偶矩Me= 。
A、
B、
C、
D、

3、3.某等截面圆轴扭矩图面积的代数和等于零,则其两端面之间的相对扭转角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4、4.不计截面突变处的应力集中,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
A、扭矩最大的截面
B、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
C、直径最小的截面
D、上述三个结论都不对

第10讲弯曲内力(单元测验)

1、1.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无法比较

第11讲弯曲内力(2)(单元测验)

1、1.若梁的受力情况对于梁的中央截面为反对称(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剪力图和弯矩图均为反对称,中央截面上剪力为零
B、剪力图和弯矩图均为对称,中央截面上弯矩为零
C、剪力图反对称,弯矩图对称,中央截面上剪力为零
D、剪力图对称,弯矩图反对称,中央截面上弯矩为零

2、2. 连续梁两种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力F非常靠近中间铰链。则下 面四项中正确结论为 。
A、两者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完全相同
B、两者的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不同
C、两者的剪力图不同,弯矩图相同
D、两者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均不相同

第12讲截面的几何性质(单元测验)

1、1. 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的结论中, 是错误的。
A、对称轴必定是形心轴
B、形心轴不一定是对称轴
C、对称轴必定是主惯性轴
D、主惯性轴必定是对称轴

2、2.图示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z的两个 静距的 。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
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
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
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

3、3.O为直角三角形ABD斜边上的中点,y、z轴为过中点O且分别平行于两条直角边的两根轴,关于惯性积和惯性矩有四种答案: 。
A、Iyz >0
B、Iyz<0
C、Iyz=0
D、Iy=Iz

第13讲弯曲正应力(单元测验)

1、1. 在下列情形中,横截面平面假设不成立的情形是 。
A、矩形截面杆轴向拉伸
B、圆截面杆扭转
C、矩形截面杆纯弯曲
D、圆截面杆横力弯曲

2、2.由梁弯曲时的平面假设,经变形几何关系分析得到的结果有四种答案是:
A、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
B、
C、
D、梁只产生平面弯曲

3、3.受纯弯的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 旋转。
A、梁的轴线
B、中性轴
C、截面的对称轴
D、截面的上(或下)边缘

4、4.边长为的正方形截面梁,按图示两种不同形式放置,在相同弯矩作用下,两者最大正应力之比
A、
B、
C、
D、

5、5.中性轴是梁的 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
B、纵向对称面与中性层
C、横截面与中性层
D、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

第14讲弯曲切应力(单元测验)

1、1.圆环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
A、
B、
C、
D、

2、2.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
A、
B、
C、
D、

3、3.从塑性材料梁的强度考虑,其横截面形状选择 最合理。
A、矩形
B、正T形
C、倒T形
D、工字形
E、圆形

4、4.矩形截面梁横力弯曲(非纯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最大
B、正应力最大,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5、5.一铸铁材质的简支梁,中点受集中向上载荷作用,当横截面积一定时,从梁的强度考虑,其横截面形状选择 最合理。
A、矩形
B、正T形
C、倒T形
D、工字形
E、圆形

6、6.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1倍,则其弯曲强度将提高到原来的 倍。
A、2
B、4
C、6
D、8

第15讲弯曲变形1(单元测验)

1、1.在下面关于梁、挠度和转角的讨论中,结论 是正确的。
A、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为零
B、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最大
C、转角为零的截面挠度最大
D、挠度的一阶导数等于转角

2、2.在下列关于梁转角的说法中, 是错误的。
A、转角是横截面绕梁轴线转过的角度
B、转角是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位移
C、转角是变形前后同一截面间的夹角
D、转角等于挠曲线的切线与轴向坐标轴间的夹角

第16讲弯曲变形2(单元测验)

1、1.正方形截面梁分别按(a)、(b)两种形式放置,则两者间的弯曲刚度关系为 。
A、
B、
C、
D、不一定

2、2.图示等刚度简支梁受均布载q和集中力F作用,欲使梁的A端截面转角为零,则F与q的关系为 。
A、F=3ql/4
B、F=2ql/3
C、F=2ql/5
D、F=3ql/5

3、3.如图示梁欲使C点挠度为零,则F与q的关系为 。
A、F=ql/2
B、F=5ql/6
C、F=5ql/8
D、F=3ql/5

4、4.对于梁采用高强度钢代替普通碳钢,则 。
A、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和刚度
B、能有效提高粱的刚度,对梁的强度影响甚微
C、对粱的强度和刚度影响甚微
D、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对梁的刚度影响甚微

5、5. 截面为图示等腰三角形的梁,适当削去顶部一小部分材料(图示阴影部分),有两个结论:⑴一定范围内提高了梁的强度,⑵一定范围内增加了梁的刚度,则 。
A、两个结论都正确
B、结论⑴正确,结论⑵不正确
C、两个结论都不正确
D、结论⑵正确,结论⑴不正确

第17讲应力应变状态分析1(单元测验)

1、1.在下列关于单元体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单元体的形状必须是正六面体
B、单元体的各个面必须包含一对横截面
C、单元体的各个面中必须有一对平行面
D、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为无穷小

2、2.切应力互等定理是由单元体的 。
A、静力平衡关系导出的
B、几何关系导出的
C、物理关系导出的
D、强度条件导出的

3、3. 结构中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该点的最大切应力为 。
A、
B、
C、
D、

4、4.对于一个微分单元体,下列结论中 是错误的.
A、正应力最大的面上切应力必为零
B、切应力最大的面上正应力必为零
C、正应力最大的面与切应力最大的面相交成45°角
D、正应力最大的面与正应力最小的面必互相垂直

5、5. 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最大切应力τmax为 MPa。
A、50
B、40
C、100
D、30

第18讲应力应变状态分析2(单元测验)

1、1.单元体上 与材料无关。
A、最大切应力
B、体积应变
C、体积改变比能
D、形状改变比能

2、2.二向应力圆之圆心的横坐标、半径分别表示某一平面应力状态的 。 { 注:σm =(σmax+σmin)/2}
A、σmax 、τmax
B、σmin 、τmax
C、σm 、 τmax
D、σm 、 σmax

3、3.图中应力圆a、b、c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
A、二向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B、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C、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向拉应力状态
D、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

4、4.与下图所示应力圆对应的是 应力状态。
A、单向
B、二向
C、三向
D、纯剪切

应力应变状态分析3(单元测验)

1、1. 图示应力状态,对于z方向的线应变,正确的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2、2.单元体中最大切应力所在的截面和主平面成的角度是 度。
A、30
B、45
C、60
D、90

3、3. 某微体处于三向等值拉伸应力状态,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微体体积不变
B、任意斜截面上的切应力为零
C、应力圆为一个点
D、任意斜截面上的正应力相等

第19讲强度理论(单元测验)

1、1. 材料的失效模式 。
A、只与材料本身有关,而与应力状态无关
B、与材料本身、应力状态均有关
C、只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与材料本身无关
D、与材料本身、应力状态均无关

2、2.对同一个单元体的应力状态,用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的相当应力与,比较二者 。
A、
B、
C、
D、无法确定固定关系

3、3.两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且,由第四强度理论比较其危险程度,有如下答案: 。
A、两者的危险程度相同
B、应力状态(a)较危险
C、应力状态(b)较危险
D、不能判断

4、4.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值拉伸,则除 强度理论以外,利用其它三个强度理论进行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5、5.混凝土立方体试样作单向压缩试验时,若在其上、下压板面上涂有润滑剂,则试样破坏时将沿纵向剖面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最大压应力
B、最大切应力
C、最大伸长线应变
D、存在横向拉应力

6、6.对图示单元体,其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
A、
B、
C、
D、

7、7.厚壁玻璃杯因倒入沸水而破裂,裂纹一般起始于 。
A、内壁
B、外壁
C、壁厚中间
D、无规律

8、8.已知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σ ]与泊松比μ,根据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所确定该材料纯剪切时的许用切应力分别为 。
A、
B、
C、
D、

9、9.圆轴承受弯矩和扭矩(二者均不等于零)的联合作用,假设根据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设计的轴的直径分别为d3和d4,则 。
A、
B、
C、
D、和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

10、10.下图为铸铁制成的悬臂梁,其自由端承受集中力F,危险截面的危险点有A、B、C、D四点,其中C为截面形心。B、D两点的强度分别适宜用 强度理论校核。
A、第一、第一
B、第一、第二
C、第二、第二
D、第二、第一

11、11.第一强度理论是 。
A、最大切应力理论
B、最大拉应力理论
C、最大拉应变理论
D、畸变能理论

12、12. 第三强度理论是 。
A、最大切应力理论
B、最大拉应力理论
C、最大拉应变理论
D、畸变能理论

13、13.砖、石等脆性材料在单向压缩时沿纵截面断裂的现象用 解释比较合理。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第20讲组合变形1(单元测验)

1、1.铸铁构件受力如图所示,其危险点的位置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2.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有深度为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最大正应力是不开口杆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3、3. 在设计铸铁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的截面。
A、对称轴
B、偏于受拉边的非对称轴
C、对称或非对称轴
D、偏于受压边的非对称轴

第21讲组合变形2(单元测验)

1、1.圆杆横截面积为A,抗弯截面系数为W。同时受到轴力FN、扭矩T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则按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
A、
B、
C、
D、

2、2.圆杆横截面积为A,抗弯截面系数为W。同时受到轴力FN、扭矩T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则按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
A、
B、
C、
D、

第22讲压杆稳定性1(单元测验)

1、1.桁架受力和选材有以下四种方案,假设横截面积相同,从材料力学的观点来看, 方案较为合理。
A、
B、
C、
D、

2、2. 圆截面细长压杆的长度、横截面面积均增大一倍时,则临界载荷是原值的 。
A、2倍
B、1倍
C、1/2倍
D、4倍

3、3. 图所示正方形截面压杆,两端为球铰链约束,加载方向通过压杆轴线。当载荷超过临界值时,压杆将 发生屈曲。
A、绕x轴或y轴
B、绕x1轴或y1轴
C、绕过形心C的任意轴
D、绕y轴或z轴

4、4. 两根压杆,1杆为两端铰接,2杆为两端固定。若二者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也相同,则其临界压力 。
A、
B、
C、
D、无法比较

5、5.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b改为h后仍为细长杆,则临界压力Fcr是原来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6、6.在下列有关压杆临界应力σcr的结论中, 是正确的。
A、细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
B、中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
C、粗短杆的σ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
D、中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

第23讲交变应力简介(交变应力简介)

1、1、图示交变应力循环特征γ,应力幅σa和平均应力σm分别为 。
A、γ=2, σa=20MPa, σm=-10Mpa
B、γ=2, σa=-40MPa,σm=10Mpa
C、γ=-2, σa=30MPa, σm=-10Mpa
D、γ=-2, σa=30MPa, σm=30MPa

2、2、图示交变应力循环特征γ,应力幅σa和平均应力σm分别为 。
A、γ=1/3, σa=160MPa, σm=80Mpa
B、γ=1/3, σa=80MPa,σm=160Mpa
C、γ=3, σa=80MPa, σm=160Mpa
D、γ=3, σa=160MPa, σm=80MPa

3、3.对静载荷,交变应力循环特征r应为 。
A、1
B、-1
C、0
D、1/2

4、4.图示齿轮工作时,齿根处的应力称为脉动循环应力,其应力比为 。
A、1
B、-1
C、0
D、1/2

第23讲压杆稳定性2(单元测验)

1、1.压杆是属于细长压杆、中长压杆还是短粗压杆,是根据压杆的 来判断的。
A、长度
B、横截面尺寸
C、临界应力
D、柔度

2、2.两根材料和柔度都相同的压杆, 。
A、临界应力一定相等,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
B、临界应力不一定相等,临界压力一定相等
C、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都一定相等
D、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都不一定相等

3、
A、
B、
C、
D、

4、4.正方形截面压杆,若横截面边长和杆长成比例增加,则它的柔度(长细比)将 。
A、保持不变
B、成比例增加
C、按变化
D、按变化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1、构件的承载能力由其 决定。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以上都是

2、平面汇交力系向平面内的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不可能是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力偶
D、零

3、刚体上作用的力系向任一点简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矢一定与简化中心无关
B、主矢一定与简化中心有关
C、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无关
D、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有关

4、图(a)中力P的作用点从C处移到E处(图b),对支反力与变形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对支反力有影响,对变形无影响
B、对支反力有影响,对变形有影响
C、对支反力无影响,对变形无影响
D、对支反力无影响,对变形有影响

5、对图⑴、图⑵所示的微体的切应变有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
A、两微体的切应变均为γ
B、两微体的切应变均为0
C、微体⑴的切应变为γ,微体⑵的切应变为0
D、微体⑴的切应变为0,微体⑵的切应变为γ

6、构件内的力学量可以表示为坐标的连续函数,这里应用的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 。
A、连续性假设
B、均匀性假设
C、各向同性假设
D、以上都是

7、材料力学中小变形的条件是指 。
A、构件的变形小
B、构件的变形比其原始尺寸小得多
C、构件没有变形
D、构件的变形可忽略不计

8、下述材料中不能应用各向同性假设的是 。
A、低碳钢
B、铸铁
C、玻璃
D、木材

9、对于图示承受轴向拉伸的锥形杆上的点A,下列四种应力状态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B、
C、
D、

10、塑性材料试件拉伸试验时,在强化阶段发生的变形为 。
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线弹性变形
D、弹性与塑性变形

11、塑性材料应变硬化后,其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
A、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
B、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
D、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提高

12、塑性材料的伸长率δ ≥ 。
A、1%
B、2%
C、5%
D、10%

13、胡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14、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示。比较三曲线,可知拉伸强度最高、弹性模量最大、塑性最好的分别是 。
A、3、2、3
B、2、2、3
C、1、2、3
D、3、2、1

15、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上同一图示。比较三曲线,可知塑性最好的是 。
A、1
B、2
C、3
D、无法确定

16、为了实现冷作硬化,工程中常对构件进行预拉伸,要求预拉伸正应力应大于 。
A、
B、
C、
D、

17、对低碳钢试件进行轴向拉伸时,胡克定律满足的条件是s£ 。
A、
B、
C、
D、

18、常温下将低碳钢试样预先拉伸至强化阶段然后卸载,当再次加载时,可使材料 提高。
A、比例极限
B、断后伸长率
C、强度极限
D、材料的塑性

19、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表示名义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正确答案是 。
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20、结构受力如图所示,载荷F可在横梁(刚性杆)DE上自由移动。杆1和杆2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许用应力均为(拉和压相同)。则载荷F的许用值为 。
A、
B、
C、
D、

21、低碳钢材料的延伸率约为 。
A、25%
B、2.5%
C、0.25%
D、250%

22、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种力学性质:
A、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
B、试件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
C、抗冲击性能比塑性材料好
D、断裂之前会出现颈缩

23、如图所示,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强度。
A、螺栓的拉伸
B、螺栓的剪切
C、螺栓的挤压
D、平板的挤压

24、在连接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中,剪切许用应力[τ]是由 得到的。
A、精确计算
B、拉伸试验
C、剪切试验
D、扭转试验

25、如图示,A和B处直径都是d,则两者中的最大名义切应力为 。
A、
B、
C、
D、

26、两块相同的板由四个相同的铆钉铆接,若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铆钉排列方式,则两种情况下板的 。
A、最大拉应力相等、挤压应力不等
B、最大拉应力不等、挤压应力相等
C、最大拉应力和挤压应力都相等
D、最大拉应力和挤压应力都不等

27、图示两木杆(Ⅰ和Ⅱ)连接接头,承受轴向拉力作用。错误答案是 。
A、1-1截面偏心受拉
B、2-2为受剪面
C、3-3为挤压面
D、4-4为挤压面

28、图示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插销与圆孔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P.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积分别等于 。
A、
B、
C、
D、

29、如图所示,一等直圆截面杆,若变形前在横截面上画出两个圆a和b,则在轴向拉伸变形后,圆a、b分别为 。
A、圆形和圆形
B、圆形和椭圆形
C、椭圆形和圆形
D、椭圆形和椭圆形

30、空心圆截面杆受轴向拉伸时,若受力在弹性范围内,其外径与壁厚的变化情况为 。
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

31、如图所示桁架结构,三杆刚度均相同,其中2杆由于制造误差可能比设计值长或者短,装配后,下图中 结构的承载能力最大。
A、
B、
C、
D、以上都不是

32、建立圆轴的扭转切应力公式时,“平面假设”起到的作用是 。
A、“平面假设”给出了横截面上内力与应力的关系
B、“平面假设”给出了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规律
C、“平面假设”使物理方程得到简化
D、“平面假设”是建立切应力互等定理的基础

33、切应力互等定理的适用条件是 。
A、仅仅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B、各种应力状态
C、仅仅为线弹性范围
D、仅仅为各向同性材料

34、圆轴扭转时,已知不发生屈服的极限扭矩为,若将其横截面积增加一倍,那么极限扭矩为 。
A、
B、
C、
D、

35、从直径为D的实心轴中镗出一个直径为D/2的通孔而成为空心轴,承受相同的扭力偶矩时,其最大切应力 。
A、增大了1/15
B、减小了1/15
C、增大了1/7
D、减小了1/7

36、根据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 。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37、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τ。若轴的外径改为D/2,内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变为 。
A、2τ
B、4τ
C、8τ
D、16τ

38、直径为D的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变为 。
A、2τ
B、4τ
C、8τ
D、16τ

39、一圆轴用碳钢制作,校核其扭转角时,发现单位长度扭转角超过了许用值。为保证此轴的扭转刚度,采用哪种措施最有效 。
A、改用合金钢材料
B、增加表面光洁度
C、增加轴的直径
D、减小轴的长度

40、矩形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上边缘各点的切应力必平行于截面周边,且角点处的切应力必为零。以上两个结论的根据是 。
A、平面假设
B、变形协调条件
C、切应力互等定理
D、剪切胡克定律

41、矩形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 。
A、长边中点
B、短边中点
C、角点
D、周边

42、等直矩形杆受扭时,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发生在离形心最远处
B、横截面变形后保持为平面
C、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发生在长边中点
D、横截面上切应力均匀分布

43、图示等直梁承受均布荷载q作用,中间用铰链连接。在中间截面处 。
A、有弯矩,无剪力
B、有剪力,无弯矩
C、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D、既无弯矩又无剪力

44、梁的受载情况对于中央截面为反对称(如图)。设,FSC和MC表示梁中央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则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FSC≠0,MC≠0
B、FSC≠0,MC=0
C、FSC=0,MC≠0
D、FSC=0,MC=0

45、平面图形对一组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对形心轴的惯性矩有四种答案:
A、最大
B、最小
C、在最大和最小之间
D、0

46、y轴上、下两部分图形面积相等,y1轴通过O点,关于y1轴有四种答案:
A、是形心轴
B、是形心主轴
C、是主轴
D、不是主轴

47、在图所示的简支梁中, 。
A、AB、CD段是纯弯曲,BC段是横力弯曲
B、AB、CD段是横力弯曲,BC段是纯弯曲
C、全梁都是纯弯曲
D、全梁都是横力弯曲

48、在纯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中,得到纵向线应变,所用到的条件是 。
A、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B、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
C、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
D、横截面保持为平面

49、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时,研究梁的变形规律是为了确定 。
A、梁变形的大小
B、梁变形是否是弹性的
C、弯矩与外力的关系
D、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50、在推导梁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公式时,下面哪条假定不必要: 。
A、
B、平面假设
C、材料拉压时弹性模量相同
D、材料的

51、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将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两倍

52、一梁拟用图示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为: 。
A、1/2
B、1/4
C、1/8
D、1/16

53、圆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
A、
B、
C、
D、

54、某钢制简支梁,中点受集中向下载荷作用,当横截面积一定时,从梁的强度考虑,其横截面形状选择 最合理。
A、矩形
B、正T形
C、倒T形
D、工字形
E、圆形

55、对于梁采用高强度钢代替普通碳钢,则 。
A、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和刚度
B、能有效提高粱的刚度,对梁的强度影响甚微
C、对粱的强度和刚度影响甚微
D、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对梁的刚度影响甚微

56、T形截面铸铁梁在铅垂方向载荷作用下发生弯曲,设各个截面的弯矩均为负值。将其截面按下面四种方式布置,其中强度最高的方式是 。
A、
B、
C、
D、

57、如横截面积相同,在承受弯曲载荷时,在下列横截面中梁应该优选的截面是 。
A、圆截面
B、圆环截面
C、矩形截面
D、工字形截面

58、梁的4种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其面积相同,若从强度方面考虑,则截面形状最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59、图示梁,采用加副梁的方法提高承载能力,若主梁和副梁材料相同,截面尺寸相同,则副梁的最佳长度有四种答案:
A、
B、
C、
D、

60、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最大曲率发生在 处。
A、挠度最大
B、转角最大
C、剪力最大
D、弯矩最大

61、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钢材,一根为铝材。若两根梁受力情况也相同,则它们的 。
A、弯曲应力相同,轴线曲率不同
B、弯曲应力不同,轴线曲率相同
C、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相同
D、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不同

62、图示两端固定的超静定梁,跨度为2a,弯曲刚度EI为常量,在中点受集中力偶Me作用,则A端约束力和约束力偶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63、已知梁的抗弯刚度EI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x=l/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m1/m2为 。
A、m1/m2=1/2
B、m1/m2=1/3
C、m1/m2=3
D、m1/m2=2

64、图悬臂梁在B、C二点处承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偶Mo 。则正确的挠度曲线是 。
A、
B、
C、
D、

65、已知承受均布载荷q0的简支梁端点转角为,则图示梁端点B的转角为 。
A、
B、
C、
D、

66、已知承受均布载荷q0的简支梁中点挠度为,则图示梁中点C的挠度为 。
A、
B、
C、
D、

67、若图示梁B端的转角,则力偶矩m等于 。
A、
B、
C、
D、

68、若单元体处于平衡状态,其6个面上独立的应力分量最多有 个。
A、3
B、6
C、9
D、18

69、受力构件内一点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等于 。
A、
B、
C、
D、

70、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主应力为 MPa。
A、
B、
C、
D、

71、单元体中有 几个主平面?
A、两个
B、最多不超过三个
C、无限多个
D、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72、在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时,引用主平面的概念,所谓主平面是指 。
A、正应力为零的平面
B、切应力最大的平面
C、切应力为零的平面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的平面

73、对直杆轴向拉伸问题,下述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是平面应力问题
B、是平面应变问题
C、既是平面应力问题,又是平面应变问题
D、无法确定

74、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值拉伸,则除 强度理论以外,利用其它三个强度理论进行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切应力的极值出现在±45°的斜截面上
B、纯剪切应力状态属于二向应力状态
C、三向均匀拉伸和均匀压缩应力状态的应力圆是一个点
D、单向压缩应力状态下正应力的极值出现在±45°的斜截面上

76、矩形截面简支梁受力如图(a)所示,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状态如图(b)所示。关于它们的正确性,现有四种答案:
A、点1、2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B、点2、3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C、点3、4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D、点1、5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77、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当、、不变,增大时,关于值有以下四种答案: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8、纯剪切应力状态下,各向同性材料单元体的体积改变有四种答案: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79、第二强度理论是 。
A、最大切应力理论
B、最大拉应力理论
C、最大拉应变理论
D、畸变能理论

80、第四强度理论是 。
A、最大切应力理论
B、最大拉应力理论
C、最大拉应变理论
D、畸变能理论

81、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而被胀裂,而管内的冰却不会破坏。这是因为 。
A、冰的强度较铸铁高
B、冰处于三向等值受压应力状态
C、冰的温度较铸铁高
D、冰的应力等于零

82、下面有关强度理论知识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
A、需要模拟构件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无需进行试验,只需要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C、需要进行某些简单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D、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试验结果

83、若某低碳钢构件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近乎三向等值拉伸,则进行强度计算时宜采用 强度理论。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84、图示为承受气体压力p的封闭薄壁圆筒,平均直径为D,壁厚为t,气体压强均p为已知,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筒壁强度的相当应力为= 。
A、
B、
C、
D、

85、校核建筑结构中钢梁构件的强度用 最合理。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86、承受内压的两端封闭的圆柱状薄壁容器,由脆性材料制成。试分析因压力过大表面出现裂纹时,裂纹的可能方向是:
A、沿圆柱纵向
B、沿与圆柱纵向成45°角的方向
C、沿圆柱环向
D、沿与圆柱纵向成30°角的方向

87、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分别为及,对于纯剪切应力状态,如下关于的四种答案中:
A、
B、
C、
D、

88、一受拉伸和弯曲组合变形的圆截面钢轴,若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用第四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则和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89、偏心压缩时,截面的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若外力沿过形心的某直线移动,则外力作用点到形心之距离e和中性轴到形心之距离d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
A、
B、
C、越小,越大
D、越大,越小

90、一正方形截面钢杆,受弯扭组合作用,若已知危险截面上弯矩为M,扭矩为T,截面上A点具有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最大扭转切应力,其抗弯截面模量为W。关于A点的强度条件为 。
A、
B、
C、
D、

91、图示结构中AB为刚性杆,CD为弹性梁,抗弯刚度为EI,则A端轴向压力F的临界值为 。
A、
B、
C、
D、

92、圆形截面细长压杆,若将横截面直径增加一倍,则临界力Fcr是原来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93、图示系统中刚性杆AB下端与圆截面轴BC固连,轴右端C固定,左端B受到轴承D的约束(约束了B端x、z 方向的平动位移和绕x、z 轴的转动位移),已知轴的弹性模量为E,切变模量为G,则系统的临界载荷为 。
A、
B、
C、
D、

94、细长杆承受轴向压力P的作用,其临界压力与 无关。
A、杆的材质
B、杆的长度
C、杆承受压力的大小
D、杆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95、细长压杆,若约束条件由两端简支变为两端固支,则其临界压力Pcr变化为 。
A、增加一倍
B、原来的四倍
C、原来的四分之一
D、原来的二分之一

96、理想均匀直杆当轴向压力P=1.001Pcr时处于直线平衡状态。当其受到一微小横向干扰力后发生微小弯曲变形,若此时解除干扰力,则压杆会出现的情况有四种答案:
A、弯曲变形消失,恢复直线形状
B、弯曲变形减小,不能恢复直线状态
C、弯曲变形继续增大
D、微弯变形状态不变

97、细长压杆,若其长度系数μ增加一倍,则其临界压力Pcr变化为 :
A、增加一倍
B、原来的四倍
C、原来的四分之一
D、原来的二分之一

98、图示交变应力循环特征γ,应力幅σa和平均应力σm分别为 。
A、γ=1/2, σa=25MPa, σm=75Mpa
B、γ=1/2, σa=75MPa,σm=25Mpa
C、γ=2, σa=25MPa, σm=75Mpa
D、γ=2, σa=75MPa, σm=25MPa

99、图示火车轮轴,匀速行驶时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力,其应力比为 。
A、1
B、-1
C、0
D、1/2

100、构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失效,下列结论中 是错误的。
A、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静强度极限
B、用塑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断裂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C、用脆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破坏时呈脆性断裂
D、端口表面一般可明显地分为光滑区和粗糙区

101、当交变应力的 不超过材料疲劳极限时,试件可经历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A、应力幅度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力

102、塑性较好的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当危险点的最大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时 。
A、既不可能有明显塑性变形,也不可能发生断裂
B、虽可能有明显塑性变形,但不可能发生断裂
C、不仅可能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且可能发生断裂
D、虽不可能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但可能发生断裂

103、在下列有关压杆临界应力σcr的结论中, 是正确的。
A、细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
B、中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
C、粗短杆的σcr值与杆的柔度无关
D、中长杆的σcr值与杆的材料无关

104、两根大柔度压杆,1杆为正方形截面,2杆为圆形截面。若二者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支承情况和横截面面积也相同,则其临界压力 。
A、
B、
C、
D、无法比较

105、判定一根压杆属于细长杆、中长杆还是短粗杆时,需全面考虑压杆的 。
A、材料、约束状态、长度、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B、载荷、约束状态、长度、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C、载荷、材料、长度、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D、载荷、材料、约束状态、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106、系统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则系统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107、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因此可以沿作用线任意滑动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108、汇交力系必定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109、系统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则系统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1、构件的承载能力由其 决定。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以上都是

2、平面汇交力系向平面内的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不可能是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力偶
D、零

3、刚体上作用的力系向任一点简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矢一定与简化中心无关
B、主矢一定与简化中心有关
C、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无关
D、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有关

4、图(a)中力P的作用点从C处移到E处(图b),对支反力与变形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对支反力有影响,对变形无影响
B、对支反力有影响,对变形有影响
C、对支反力无影响,对变形无影响
D、对支反力无影响,对变形有影响

5、对图⑴、图⑵所示的微体的切应变有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
A、两微体的切应变均为γ
B、两微体的切应变均为0
C、微体⑴的切应变为γ,微体⑵的切应变为0
D、微体⑴的切应变为0,微体⑵的切应变为γ

6、构件内的力学量可以表示为坐标的连续函数,这里应用的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 。
A、连续性假设
B、均匀性假设
C、各向同性假设
D、以上都是

7、材料力学中小变形的条件是指 。
A、构件的变形小
B、构件的变形比其原始尺寸小得多
C、构件没有变形
D、构件的变形可忽略不计

8、下述材料中不能应用各向同性假设的是 。
A、低碳钢
B、铸铁
C、玻璃
D、木材

9、对于图示承受轴向拉伸的锥形杆上的点A,下列四种应力状态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B、
C、
D、

10、塑性材料试件拉伸试验时,在强化阶段发生的变形为 。
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线弹性变形
D、弹性与塑性变形

11、塑性材料应变硬化后,其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
A、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
B、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
D、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提高

12、塑性材料的伸长率δ ≥ 。
A、1%
B、2%
C、5%
D、10%

13、胡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14、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示。比较三曲线,可知拉伸强度最高、弹性模量最大、塑性最好的分别是 。
A、3、2、3
B、2、2、3
C、1、2、3
D、3、2、1

15、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上同一图示。比较三曲线,可知塑性最好的是 。
A、1
B、2
C、3
D、无法确定

16、为了实现冷作硬化,工程中常对构件进行预拉伸,要求预拉伸正应力应大于 。
A、
B、
C、
D、

17、对低碳钢试件进行轴向拉伸时,胡克定律满足的条件是s£ 。
A、
B、
C、
D、

18、常温下将低碳钢试样预先拉伸至强化阶段然后卸载,当再次加载时,可使材料 提高。
A、比例极限
B、断后伸长率
C、强度极限
D、材料的塑性

19、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表示名义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正确答案是 。
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20、结构受力如图所示,载荷F可在横梁(刚性杆)DE上自由移动。杆1和杆2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许用应力均为(拉和压相同)。则载荷F的许用值为 。
A、
B、
C、
D、

21、低碳钢材料的延伸率约为 。
A、25%
B、2.5%
C、0.25%
D、250%

22、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种力学性质:
A、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
B、试件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
C、抗冲击性能比塑性材料好
D、断裂之前会出现颈缩

23、如图所示,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强度。
A、螺栓的拉伸
B、螺栓的剪切
C、螺栓的挤压
D、平板的挤压

24、在连接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中,剪切许用应力[τ]是由 得到的。
A、精确计算
B、拉伸试验
C、剪切试验
D、扭转试验

25、如图示,A和B处直径都是d,则两者中的最大名义切应力为 。
A、
B、
C、
D、

26、两块相同的板由四个相同的铆钉铆接,若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铆钉排列方式,则两种情况下板的 。
A、最大拉应力相等、挤压应力不等
B、最大拉应力不等、挤压应力相等
C、最大拉应力和挤压应力都相等
D、最大拉应力和挤压应力都不等

27、图示两木杆(Ⅰ和Ⅱ)连接接头,承受轴向拉力作用。错误答案是 。
A、1-1截面偏心受拉
B、2-2为受剪面
C、3-3为挤压面
D、4-4为挤压面

28、图示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插销与圆孔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P.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积分别等于 。
A、
B、
C、
D、

29、如图所示,一等直圆截面杆,若变形前在横截面上画出两个圆a和b,则在轴向拉伸变形后,圆a、b分别为 。
A、圆形和圆形
B、圆形和椭圆形
C、椭圆形和圆形
D、椭圆形和椭圆形

30、空心圆截面杆受轴向拉伸时,若受力在弹性范围内,其外径与壁厚的变化情况为 。
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

31、如图所示桁架结构,三杆刚度均相同,其中2杆由于制造误差可能比设计值长或者短,装配后,下图中 结构的承载能力最大。
A、
B、
C、
D、以上都不是

32、建立圆轴的扭转切应力公式时,“平面假设”起到的作用是 。
A、“平面假设”给出了横截面上内力与应力的关系
B、“平面假设”给出了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规律
C、“平面假设”使物理方程得到简化
D、“平面假设”是建立切应力互等定理的基础

33、切应力互等定理的适用条件是 。
A、仅仅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B、各种应力状态
C、仅仅为线弹性范围
D、仅仅为各向同性材料

34、圆轴扭转时,已知不发生屈服的极限扭矩为,若将其横截面积增加一倍,那么极限扭矩为 。
A、
B、
C、
D、

35、从直径为D的实心轴中镗出一个直径为D/2的通孔而成为空心轴,承受相同的扭力偶矩时,其最大切应力 。
A、增大了1/15
B、减小了1/15
C、增大了1/7
D、减小了1/7

36、根据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 。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37、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τ。若轴的外径改为D/2,内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变为 。
A、2τ
B、4τ
C、8τ
D、16τ

38、直径为D的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变为 。
A、2τ
B、4τ
C、8τ
D、16τ

39、一圆轴用碳钢制作,校核其扭转角时,发现单位长度扭转角超过了许用值。为保证此轴的扭转刚度,采用哪种措施最有效 。
A、改用合金钢材料
B、增加表面光洁度
C、增加轴的直径
D、减小轴的长度

40、矩形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上边缘各点的切应力必平行于截面周边,且角点处的切应力必为零。以上两个结论的根据是 。
A、平面假设
B、变形协调条件
C、切应力互等定理
D、剪切胡克定律

41、矩形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 。
A、长边中点
B、短边中点
C、角点
D、周边

42、等直矩形杆受扭时,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发生在离形心最远处
B、横截面变形后保持为平面
C、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发生在长边中点
D、横截面上切应力均匀分布

43、图示等直梁承受均布荷载q作用,中间用铰链连接。在中间截面处 。
A、有弯矩,无剪力
B、有剪力,无弯矩
C、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D、既无弯矩又无剪力

44、梁的受载情况对于中央截面为反对称(如图)。设,FSC和MC表示梁中央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则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FSC≠0,MC≠0
B、FSC≠0,MC=0
C、FSC=0,MC≠0
D、FSC=0,MC=0

45、平面图形对一组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对形心轴的惯性矩有四种答案:
A、最大
B、最小
C、在最大和最小之间
D、0

46、y轴上、下两部分图形面积相等,y1轴通过O点,关于y1轴有四种答案:
A、是形心轴
B、是形心主轴
C、是主轴
D、不是主轴

47、在图所示的简支梁中, 。
A、AB、CD段是纯弯曲,BC段是横力弯曲
B、AB、CD段是横力弯曲,BC段是纯弯曲
C、全梁都是纯弯曲
D、全梁都是横力弯曲

48、在纯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中,得到纵向线应变,所用到的条件是 。
A、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B、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
C、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
D、横截面保持为平面

49、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时,研究梁的变形规律是为了确定 。
A、梁变形的大小
B、梁变形是否是弹性的
C、弯矩与外力的关系
D、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50、在推导梁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公式时,下面哪条假定不必要: 。
A、
B、平面假设
C、材料拉压时弹性模量相同
D、材料的

51、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将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两倍

52、一梁拟用图示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为: 。
A、1/2
B、1/4
C、1/8
D、1/16

53、圆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
A、
B、
C、
D、

54、某钢制简支梁,中点受集中向下载荷作用,当横截面积一定时,从梁的强度考虑,其横截面形状选择 最合理。
A、矩形
B、正T形
C、倒T形
D、工字形
E、圆形

55、对于梁采用高强度钢代替普通碳钢,则 。
A、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和刚度
B、能有效提高粱的刚度,对梁的强度影响甚微
C、对粱的强度和刚度影响甚微
D、能有效提高粱的强度,对梁的刚度影响甚微

56、T形截面铸铁梁在铅垂方向载荷作用下发生弯曲,设各个截面的弯矩均为负值。将其截面按下面四种方式布置,其中强度最高的方式是 。
A、
B、
C、
D、

57、如横截面积相同,在承受弯曲载荷时,在下列横截面中梁应该优选的截面是 。
A、圆截面
B、圆环截面
C、矩形截面
D、工字形截面

58、梁的4种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其面积相同,若从强度方面考虑,则截面形状最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59、图示梁,采用加副梁的方法提高承载能力,若主梁和副梁材料相同,截面尺寸相同,则副梁的最佳长度有四种答案:
A、
B、
C、
D、

60、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最大曲率发生在 处。
A、挠度最大
B、转角最大
C、剪力最大
D、弯矩最大

61、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钢材,一根为铝材。若两根梁受力情况也相同,则它们的 。
A、弯曲应力相同,轴线曲率不同
B、弯曲应力不同,轴线曲率相同
C、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相同
D、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不同

62、图示两端固定的超静定梁,跨度为2a,弯曲刚度EI为常量,在中点受集中力偶Me作用,则A端约束力和约束力偶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63、已知梁的抗弯刚度EI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x=l/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m1/m2为 。
A、m1/m2=1/2
B、m1/m2=1/3
C、m1/m2=3
D、m1/m2=2

64、图悬臂梁在B、C二点处承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偶Mo 。则正确的挠度曲线是 。
A、
B、
C、
D、

65、已知承受均布载荷q0的简支梁端点转角为,则图示梁端点B的转角为 。
A、
B、
C、
D、

66、已知承受均布载荷q0的简支梁中点挠度为,则图示梁中点C的挠度为 。
A、
B、
C、
D、

67、若图示梁B端的转角,则力偶矩m等于 。
A、
B、
C、
D、

68、若单元体处于平衡状态,其6个面上独立的应力分量最多有 个。
A、3
B、6
C、9
D、18

69、受力构件内一点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等于 。
A、
B、
C、
D、

70、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主应力为 MPa。
A、
B、
C、
D、

71、单元体中有 几个主平面?
A、两个
B、最多不超过三个
C、无限多个
D、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72、在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时,引用主平面的概念,所谓主平面是指 。
A、正应力为零的平面
B、切应力最大的平面
C、切应力为零的平面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的平面

73、对直杆轴向拉伸问题,下述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是平面应力问题
B、是平面应变问题
C、既是平面应力问题,又是平面应变问题
D、无法确定

74、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值拉伸,则除 强度理论以外,利用其它三个强度理论进行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切应力的极值出现在±45°的斜截面上
B、纯剪切应力状态属于二向应力状态
C、三向均匀拉伸和均匀压缩应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

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基础中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学习通工程力学_31是工程力学的一部分,主要讲解了材料的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

材料的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是力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恢复原状的能力。在材料的弹性力学中,我们主要关注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弹性模量是一个材料表征其刚度的基本参数,表示单位面积内材料发生单位形变时所需要的应力大小。泊松比则表示材料在一方向发生形变时在垂直方向上的收缩程度。剪切模量则表示材料在受到切应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材料的塑性力学

材料的塑性力学则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到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变形的能力。我们常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材料的塑性行为。

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流动阶段。弹性阶段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出现的瞬时弹性变形,这一阶段内材料的形变是可逆的。屈服阶段则是指材料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应力后,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发生的可逆性变形。最后是流动阶段,这时材料的形变是不可逆的。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的学习方法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以通过做一些例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思考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思考解决方法,或者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学习完毕后,还需要做好总结,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语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思考和总结,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知识。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

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基础中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学习通工程力学_31是工程力学的一部分,主要讲解了材料的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

材料的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是力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恢复原状的能力。在材料的弹性力学中,我们主要关注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弹性模量是一个材料表征其刚度的基本参数,表示单位面积内材料发生单位形变时所需要的应力大小。泊松比则表示材料在一方向发生形变时在垂直方向上的收缩程度。剪切模量则表示材料在受到切应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材料的塑性力学

材料的塑性力学则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到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变形的能力。我们常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材料的塑性行为。

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流动阶段。弹性阶段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出现的瞬时弹性变形,这一阶段内材料的形变是可逆的。屈服阶段则是指材料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应力后,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发生的可逆性变形。最后是流动阶段,这时材料的形变是不可逆的。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的学习方法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以通过做一些例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思考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思考解决方法,或者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学习完毕后,还需要做好总结,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语

学习通工程力学_31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思考和总结,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