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作物育种学(双语)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超星作物育种学(双语)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1 作物育种的超星遗传学基础 (Genetic Basis of Crop Breeding)

1 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1、两个正常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作物儿子。儿子色盲基因是育种语课从双亲的哪一个传来的?
A、父亲
B、学双习通母亲
C、后答父母各1/2
D、案学父或母任一方

2、完整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答案比率为
A、3/8
B、超星5/8
C、作物7/8
D、育种语课9/16

3、学双习通秋水仙素能使多种植物的后答
A、染色体数目减半
B、案学染色体数目加倍
C、完整染色体发生易位
D、染色体发生重复

4、人的血型是可以遗传的,在ABO血型系统中,IA与IB对i均为显性基因。正常情况下,子女血型不可能为O型的婚配方式是
A、A型×O型
B、B型×O型
C、A型×B型
D、AB型×O型

5、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A、0.8
B、0.64
C、0.32
D、0.16

6、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CC植株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A、2
B、3
C、4
D、6

7、某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为几个?
A、24
B、12
C、48
D、23

8、紫茉莉绿白斑遗传实验中,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色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A、绿色
B、白色
C、绿白斑
D、绿色、白色、绿白斑

9、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间的互补,而超显性假说认为是由于双亲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所导致的

10、约输逊通过菜豆的研究指出:不论是在遗传基础混杂的群体中还是在纯系内,选择都是有效的。

11、一个突变型的红色面包霉能在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维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红色面包霉控制合成维生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12、染色体倒位只存在基因的位置效应而不表现剂量效应

13、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愈远,交换值愈大,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愈大。

14、池塘里的所有的鱼是一个孟德尔群体

15、无籽西瓜和无籽葡萄的育成都是利用同源三倍体高度不育性的原理

1 遗传学作业

1、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如何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

2、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 _A_ )的小麦多少株?

3、根据下列资料估算水稻生育期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水稻莲塘早(P1)× 矮脚南特(P2)组合的6个世代的生育期 世代 平均数 方差 P2(矮脚南特) 38.36 4.68 P1(莲塘早) 28.13 5.68 F1 32.13 4.84 F2 32.49 8.96 B1 35.88 9.17 B2 30.96 5.38

4、a、b、c 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74,++c 382,+b+ 3,+bc 98,a++ 106,a+c 5,ab+ 364,abc 66。 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遗传距离和符合系数。

5、在火鸡的一个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病。养禽工作者把5只有关的雄鸡进行测交,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禽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禽交配时,得到229只幼禽,其中45只是白化的,而且全是雌的。你看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是怎样的?育种工作者为了消除白化基因,还想尽量多的保存其他个体。你看在184只表型正常的幼禽中,哪些个体应该淘汰,哪些个体可以放心的保存,应怎样做?

6、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1)群体内有:3/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3/8是红果、多室的,1/8是黄果、二室的,1/8是黄果、多室的。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7、如果正反交试验获得的F1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性连锁、细胞质遗传和母体影响,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8、已知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与晚熟基因(Lm)都是显性,而且是连锁遗传的,交换值仅2.4%。如果用抗病、晚熟材料作为一个亲本,与感病、早熟的另一亲本杂交,计划在F3选出抗病、早熟的5个纯合株系,那么这个杂交组合的F2群体至少要种多少株?

9、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黄色(Y)为显性.白色(y)为隐性,若在某自然群体中各基因型频如下:(YY)D0=0.4,(Yy)H0=0.4,(yy)R0=0.2,让其自由授粉,其F1和F2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若该隐性基因频率(q0)要达到qn=0.02时,需要多少个世代(n=?)?

2绪论与种质资源 (Introduction of Crop Breed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2绪论与种质资源章节小测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遗传
B、变异
C、选择
D、漂变

2、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
B、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
C、培育优良新品种
D、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优良品种的作用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改进产品品质
C、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
D、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4、作物品种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
A、群体
B、一定时空特性
C、优良
D、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5、根据变异来源,变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类型
A、自然变异
B、有性杂交
C、人工诱变
D、漂变

6、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7、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DUS): 特异性 、一致性 和 稳定性

8、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

9、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10、杂交种就是杂交育种

11、基于杂交的育种方法就是杂交育种

12、作物进化包括人工进化和自然进化

2绪论与种质资源单元作业

1、你认为,水稻育种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常规育种的特点

3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育种目标(Crop Reproductive Systems, Types of Varieties, Breeding Objectives)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育种目标章节小测

1、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豌豆

2、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A、0%
B、0-5%
C、4%
D、0-4%

3、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A、5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4、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A、豌
B、蚕豆
C、花生
D、大豆

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
A、同质纯合型
B、同质杂合型
C、异质纯合型
D、异质杂合型

6、3.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A、全面
B、详细
C、抓主要矛盾
D、灵活机动

7、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
A、自花授粉
B、异花授粉
C、常异花授粉
D、天然授粉

8、作物繁殖方式有
A、有性繁殖作物
B、无性繁殖作物
C、无融合生殖
D、异交繁殖

9、作物品种的类型包括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10、群体品种包括:异花授粉作物的
A、自由授粉品种
B、综合品种
C、复合品种
D、多系品种

1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有?
A、高产
B、稳产
C、优质
D、适应机械化
E、抗病

12、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
A、生长整齐
B、株型紧凑
C、落粒
D、成熟期一致

13、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14、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15、无性系品种的基因型由母体决定,表现型与母体相同。

16、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

17、名词解释:hybrid cultivar

18、名词解释:Self incompatibility (SI)

19、名词解释:高光效育种

20、简述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育种目标作业

1、作物品种可以划分为哪几个类型?

2、根据天然异交率大小,作物有性繁殖方式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3、从种植业角度,作物育种目标可以概况为哪五大育种目标?

4 引种、选择育种 (Introduction Breeding, Selection Breeding)

引种、选择育种章节小测

1、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经济条件
D、作物类别

2、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上光照。
A、10
B、12
C、14
D、16

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下的光照。
A、8
B、10
C、12
D、14

4、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5、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6、1.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
A、可以
B、不可以
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D、未知

7、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
A、适宜的选择方法
B、优越的试验条件
C、先进的实验手段
D、可遗传变异

8、选择作用的遗传实质是改变群体的( )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其它
D、A和B

9、引种的重要意义有( )。
A、获得新品种
B、获得新作物
C、丰富育种材料
D、创造新基因
E、育种成本低

10、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
A、试验地是否均匀
B、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
C、当年的气候条件
D、鉴定方法的手段
E、材料

11、纬度和经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引种容易成功。

12、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13、水稻南种引北,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

14、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

15、选择的基础是变异和遗传

16、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来源:自然突变 、 自然异交 、 剩余遗传变异

17、简述引种的基本原理

18、简述引种的作用(意义)

引种、选择育种作业

1、以水稻为例,简述从福州引种到海南的基本规律

2、根据变异来源,变异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3、简述集团混合选择育种与改良混合选择法的区别

5杂交育种 (Crossing Breeding)

杂交育种章节小测

1、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A、任何一个亲本
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
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
D、表现一般的亲本

2、在[(A×B)×C]×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A、1/2
B、1/4
C、1/8
D、1/16

3、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分离的世代是
A、Fl
B、F2
C、F3
D、F4
E、F5

4、(C×A)×(C×B)是一个( )组合。
A、聚合杂交
B、三亲本
C、四亲本
D、三交
E、双交

5、由杂交组合((A×B)×C)×D所获的种子世代为( )。
A、F1
B、F2
C、F3
D、F4

6、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 A.F1 B.F2 C.F3 D.F4
A、F1
B、F2
C、F3
D、F4

7、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A、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
D、采用合适的杂交方式

8、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 、基因累积、基因互作

9、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育种

10、超亲育种 是指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越任一亲本的类型

11、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与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12、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乙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13、杂交育种时应从F2 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

14、混合育种法一般是按组合种植,早期世代不进行选择,只淘汰劣株,大约F7-F8进行一次单株选择种成株系。

15、杂交育种成功的三个必要因素包括正确的亲本选择;合适的杂交方式;合理的处理杂种后代的方式

16、杂交育种选育的是杂交种品种

17、杂交育种中,与系谱法相比,混合法选育的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更好

杂交育种作业

1、简述杂交育种系谱法各个主要世代的工作要点?

2、简述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6 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 (Backcross Breeding, Wide-cross Breeding)

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小测题

1、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
A、引种
B、杂交育种
C、回交育种
D、诱变育种

2、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 )。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

3、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则 在BCl 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
A、100%
B、75%
C、50%
D、25%

4、以水稻为例,下列哪个杂交方式属于远缘杂交?
A、籼稻和粳稻
B、早稻和晚稻
C、糯稻和非糯稻
D、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5、回交育种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的最主要条件是(BD)
A、综合性状优良
B、提供必须基因
C、预期利用价值
D、无严重缺陷

6、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

7、.在回交育种中,提供目标性状的供体亲本叫轮回亲本。

8、远缘杂交是不同种、属间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杂交

9、远缘杂种夭亡、不育原因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染色体不平衡、 基因不平衡

10、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包括杂交不亲和性,即交配不易成功;杂种生活力弱,易夭亡,即使长成植株,结实率低甚至不育; 杂种后代分离剧烈

11、克服杂种夭亡、不育的办法包括幼胚的离体培养;杂种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

12、歧化选择是指选择群体中两极端类型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形成新的群体后再选择的方法。增加两亲本间基因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 利性状和不利性状间的连锁。

13、回交育种中前景选择是指在回交后代群体中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

14、回交育种中背景选择是指在回交后代群体中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轮回亲本尽可能相似的单株。

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作业

1、什么是回交育种?在什么情况下回交育种最有效?

2、简述转移显性和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性状的回交育种的过程。

3、试述远缘杂交的困难

7 杂种优势利用 (Heterosis Utilization)

杂种优势利用小测

1、根据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 )的累加和互作。
A、有利显性性状
B、有利隐性性状
C、有利显性基因
D、有利隐性基因

2、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非等位基因

3、配合力是指两亲本( )。
A、杂交的亲和力
B、杂交的结实性
C、杂种一代生产力和其它性状的表现
D、杂种后代的分离范围

4、测定某一作物一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时,其测验种选用
A、综合杂交种
B、普通品种
C、自交系
D、单交种

5、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
A、测验种
B、测交种
C、杂交种
D、单交种

6、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油菜

7、选育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组合F1杂种优势不同,其中杂种优势最强的是( ) :
A、单交种
B、双交种
C、三交种
D、综合种

8、度量杂种优势时,下列哪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新品种的好坏?
A、超亲优势
B、超标优势
C、中亲优势
D、超亲遗传

9、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有( ) :
A、纯度高
B、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C、一般配合力低
D、早熟

10、配合力测定常分为( ) :
A、早代测定
B、中代测定
C、晚代测定
D、后代测定

11、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ABCE )
A、S(MsMs)
B、S(Msms)
C、S(msms)
D、F(Msms)
E、F(msms)

12、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学说:显性假说 、超显性假说、上位性假说

13、中亲优势是指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值超过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数的比率。

14、配合力可分为GCA 和 SCA 两种,测定配合力时,用基因型纯合的系作测定种是测定 SCA ,用遗传组成复杂的群体品种作测验种是测定 GCA 。

15、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方法有 顶交法、双列杂交法、系X测验系法等

16、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通常先测定 GCA ,再测定 SCA 。

17、二环系(second cycle line)是指从自交系间杂种选育的自交系

18、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型分为无花粉型、单核败育型、双核败育型三种。

19、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

20、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指母本系.父本系和杂种F1 代。( )

21、农业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因作物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而不同。( )

22、雄性不育( male sterility)是指两性花植物中,雌性器官功能正常而 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型)丧失授粉功能的现象。

23、利用杂种优势的品种类型往往是杂交种品种

24、杂种优势利用中,不育系和保持系杂交得到杂交种(F1)种子。

杂种优势利用作业

1、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有哪些?

2、测定配合力都有哪些方法?

3、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请画出“三系"与"两系"法的繁殖与制种的示意图

8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倍性育种 (Recurrent Selection and Population Improvement, Ploidy breeding)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倍性育种小测

1、基础群体的选择包括
A、遗传基础丰富
B、优良基因多
C、配合力高
D、以上都是

2、甘薯(2n=90)为一( )植物。
A、异源多倍体
B、同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倍体
D、倍半二倍体

3、植物株体、器官、气孔、花粉等的变大常可作为判断( )的依据。
A、单倍体
B、一倍体
C、多倍体
D、远缘杂种

4、合成基础群体的材料来源()
A、优良品种
B、育种中间材料
C、地方品种
D、外来种质

5、轮回选择的作用( )。
A、提高有利基因频率
B、打破不利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的机会
C、使群体不断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D、能结合短、中、长期育种目标

6、合成基础群体应考虑哪些问题( )
A、原始亲本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B、合成基础群体的世代数目
C、遗传变异的控制
D、充分考虑杂种优势群体

7、下列哪些作物属于异源多倍体?
A、棉花
B、甘蓝型油菜
C、小麦
D、玉米

8、选择和重组是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和动力。

9、群体改良的实质提高优良基因 、基因型频率

10、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包括 混合选择法、改良穗行法选择法、自交后代选择法、半同胞和全同胞选择法。

11、全同胞轮回选择是指中选植株和一个共同的测验种进行测交,鉴定每一株半同胞后代的性状表现,表现好的中选个体互交组成新的群体。

12、单倍体育种的优点包括缩短育种年限;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品种的纯化和保存

13、倍性育种可划分为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4、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是获得双单倍体(DH)系,加快育种进程。

15、无籽西瓜是同源三倍体

16、群体改良的遗传学原理是纯系学说。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倍性育种作业

1、简述作物单倍体育种主要步骤及其意义?

2、简述半同胞轮回选择主要步骤及其注意点。

9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 (Mutation Breeding and Cell Engineering in Crop Breeding)

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测验

1、辐射育种中应用最普遍的放射性60钴或137铯,它们产生的高能射线是( ) :
A、γ射线
B、X射线
C、中子流
D、y射线

2、诱变育种宜选用作基础材料的有( )。
A、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B、综合性状差的品种
C、染色体倍数高的材料
D、A染色体倍数低的材料

3、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诱变育种不适合单一性状的改良

5、生物体经辐射后死亡率为40%的剂量叫临界剂量。( )

6、诱变育种中可获得自然界所没有的新基因。

7、碱基类似物诱变机制是引起DNA分子中碱基配对错误,碱基置换,而引起基因突变。( )

8、半致死量照射处理后,植株开花结实存活的剂量

9、植物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本你单位,在体内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认为的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生产某种物质的过程。

10、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所具有的形成各种细胞类型的潜在能力

11、植物原生质体是一个有细胞壁的细胞

12、太空育种不属于诱变育种

13、小孢子培养就是花粉培养。

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作业

1、如何确定最适宜的辐射剂量

2、诱变育种M1至M3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3、如何利用体细胞克隆变异培育新品种?

4、影响花粉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与基因组选择育种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and Genome Selection Breeding)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与基因组选择育种 小测

1、RFLP是以( )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PAPD是以( )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
A、PCR、分子杂交
B、分子杂交、PCR
C、分子杂交、分子杂交
D、PCR、PCR

2、下列出哪一种不是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类型( )
A、RFLP
B、RAPD
C、SCAR
D、SSR

3、分子标记根据带型特点可以划分哪几个类型?
A、共显性标记
B、SSR
C、显性标记
D、SNP

4、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A、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B、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
C、分子标记辅助早期世代选择
D、集团分离分析法

5、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的背景选择分别指对目标性状的选择。

6、重组自交系是由F 2 群体不加选择地连续自交到F7-8 群体可使染色体间的重组交换的机率增加

7、物理图谱是基于连锁分析的,即基因或小片段DNA之间的关联强度

8、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等同于全基因组选择。

9、分子标记SSR是什么缩写?

10、分子标记InDel是什么缩写?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与基因组选择育种 作业

1、基于PCR的分子标记主要有哪些类型?

2、简述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主要步骤

3、简述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并画出示意图。

11转基因育种与基因组编辑育种 (Transgenic Breeding and Genome Edit Breeding)

转基因育种与基因组编辑育种 小测

1、重组 DNA转化植物受体的方法有
A、农杆菌介导法
B、基因枪法
C、花粉管通道法
D、叶盘法
E、激光介导法
F、高压电穿孔法聚乙二醇(PEG)法
G、显微注射法

2、开展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条件( )
A、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和高效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
B、重要基因/QTLs的定位及其功能
C、建立并完善可供分子设计育种利用的遗传信息数据库
D、构建可用于设计育种的种质资源与育种中间材料

3、转基因作物少数外源基因整合到植株能稳定遗传、正常表达,符合孟德尔遗传;大多失活或表现复杂的遗传方式,是因为外源基因受宿主基因组排斥而发生片段丢失、重排、多拷贝、整合随机性。( )

4、目的基因的转化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载体为媒介的遗传转化,也称为间接转移系统法,如 农杆菌介导法 。第二类是外源目的DNA的直接转化如基因枪法、电穿孔法等 。

5、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预想,对遗传物质(DNA)进行体外操作,并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实现目的基因稳定复制和表达,最终使受体具有新的遗传特性的技术。

6、.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ging method)表达序列标签,是指能够特异性标记某个基因的部分序列,通产包含了该基因足够的结构信息区,从而可以与其它基因区分。

7、转基因育种可以对植物育种目标性状单基因甚至多基因进行不定向改造

8、转基因育种可以提高选择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9、基因编辑育种不属于转基因育种

转基因育种与基因组编辑育种 作业

1、农杆菌介导的作物转基因育种主要步骤包括哪些工作?

2、基因编辑育种不属于转基因育种,为什么?

12 重要目标性状育种、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Breeding of Important Target traits, Registration of Cultivars and Production of Elite Cultivars)

重要目标性状育种、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小测

1、农作物品质育种的途径(ABCDEF)
A、广泛筛选和系统选择
B、杂交育种
C、轮回选择改良
D、远缘杂交育种
E、诱变育种
F、分子设计育种

2、品质是提高农作物产品营养甚至产量的重要途径

3、侵袭力是指病原菌能侵染寄主的前提下,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速度和强度。又称非专化性致病性。

4、在生态系统中,寄主和寄生物一方面各自具有其独立的遗传系统,同时又具备相互适应和选择的进化过程,这种互动的进化关系即称为 协同进化

5、作物抗病性的鉴定方法:田间鉴定和温室鉴定、成株期鉴定和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和活体鉴定

6、抗病性机制包括:抗侵入 、 抗扩展 、 避病 、 耐病

7、抗性是指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

8、水平抗病性的寄主对某些生理小种能够高度抵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

9、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内容包括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垂直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不会出现相应的毒性基因

10、抗逆育种目的是为了保证作物在逆境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及应有的产品品质。

11、对于自花授粉作物, “宁可父本等母本,不可母本等父本”,且将开花期安排在最适宜的季节。

12、品种退化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生产力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13、通过省级以上单位审定的品种,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新品种权。

14、品种提纯复壮时,侧重于典型单株而不是优良单株的选择。

重要目标性状育种、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作业

1、如何提高品种的持久性广谱性抗病性?

2、简述品种审定基本程序

3、何为品种退化、品种混杂?并分析品种退化和混杂产生的原因?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名词解释:杂交种(hybrid)&杂交育种(crossing breeding)

2、名词解释:垂直抗性(vertical resistance)&水平抗性(horizontal resistance)

3、名词解释: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

4、名词解释:单粒传法 (SSD, Single Seed Decent)&集团分离分析法(BSA, 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

5、名词解释:一般配合力( GCA,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特殊配合力(SCA, 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6、填空:作物品种是选育的某种作物特定 ,具有 , , ,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求。

7、填空: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分别是: , , .。

8、填空:植物雄性不育按照世代交替分类可以分为 和 两类。

9、作物的品种类型有: , , ,和 。

10、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11、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和利用使得水稻杂交种的生产由“三系”变为“两系”成为现实。

12、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用于测定被测系配合力的品种称为测交种。

13、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生物体经辐射后死亡率为40%的剂量叫临界剂量。

14、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利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可获得用于生产无籽西瓜的种子。

15、简答题:杂交育种系谱法的F1至F4世代包括哪些主要工作,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16、简答题: 简述品种混杂退化概念及其主要原因。

17、简答题:作物育种三个关键词为 “变异-遗传-选择”,请以变异为线索,对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不同育种方法重新进行分类。与常规育种相比,分子育种的优点在哪里?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名词解释:杂交种(hybrid)&杂交育种(crossing breeding)

2、名词解释:垂直抗性(vertical resistance)&水平抗性(horizontal resistance)

3、名词解释: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

4、名词解释:单粒传法 (SSD, Single Seed Decent)&集团分离分析法(BSA, 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

5、名词解释:一般配合力( GCA,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特殊配合力(SCA, 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6、填空:作物品种是选育的某种作物特定 ,具有 , , ,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求。

7、填空: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分别是: , , .。

8、填空:植物雄性不育按照世代交替分类可以分为 和 两类。

9、作物的品种类型有: , , ,和 。

10、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11、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和利用使得水稻杂交种的生产由“三系”变为“两系”成为现实。

12、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用于测定被测系配合力的品种称为测交种。

13、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生物体经辐射后死亡率为40%的剂量叫临界剂量。

14、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并修改正确 利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可获得用于生产无籽西瓜的种子。

15、简答题:杂交育种系谱法的F1至F4世代包括哪些主要工作,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16、简答题: 简述品种混杂退化概念及其主要原因。

17、简答题:作物育种三个关键词为 “变异-遗传-选择”,请以变异为线索,对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不同育种方法重新进行分类。与常规育种相比,分子育种的优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