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行书(1)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职业技能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28:25ė97544次浏览683条评论

尔雅行书(1)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 行书概述

1.1 学习行书的尔雅相关问题随堂测验

1、2.汉字有五体,行书学习分别是答案
A、A.篆书
B、通题B.隶书
C、目答C.草书
D、尔雅D.行、行书学习楷书

2、答案1.《行书教程》主要分两大部分:历代行书发展特点理论;二技法临摹与创作。通题

1.2 行书的目答概念、产生和特点随堂测验

1、尔雅1.行书是行书学习介于真书、草书之间的答案字体。

2、通题2. 行书用笔灵活多变,目答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并用,点画之间连笔较多,篆、隶、楷、草诸体笔法不能用之于行书。

3、3. 行书一般分两种:行楷和行草。

2. 历代行书特点

2.1 魏晋行书,尚韵风度随堂测验

1、1. 汉魏之际代表书家有:
A、A.刘德升
B、B.钟繇
C、C.胡昭
D、D.李斯

2、2.魏晋时期,经过王廙、王洽及( )等人的努力,出现了清新简易的“新体”行书:
A、A. 王羲之
B、B. 王献之
C、C.颜真卿
D、D.王珣

3、1.钟繇是三国时魏国人

4、2. 卫铄、王导、庾翼、谢安等是东晋时期书家。

5、3. 南朝宋、齐之际推重王献之,梁、陈而下,因梁武帝之力,王羲之得到推崇。书风多笼罩在二王之下,代表书家羊欣,薄绍之、王僧虔、王慈等。

2.2 书圣王羲之随堂测验

1、1.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集字者是:
A、A.怀仁
B、B.怀素
C、C.李世民
D、D.褚遂良

2、2.王羲之手札有:
A、A. 《新月帖》
B、B. 《得柏酒帖》
C、C. 《丧乱帖》
D、D.《平安帖》

3、1.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4、2.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3. 《二谢帖》与《得示帖》、《丧乱帖》共裱为一轴,是早年传入日本的唐代勾摹本。

2.3 王献之、王珣行书随堂测验

1、1.《廿九日帖》作者是:
A、A.王羲之
B、B.王献之
C、C.王珣
D、D钟繇

2、2. 《伯远帖》作者是:
A、A.王羲之
B、B.王献之
C、C.王珣
D、D.王导

3、3. 《伯远帖》中的“伯远胜业情期”的“胜业”意思是:
A、A.胜任职业
B、B.优秀的道德操行
C、C.好的职业
D、D.工作胜利

4、1. 王献之的《十二月帖》被米芾称为“天下子敬第一贴也”。

5、2.魏晋时期留下的唯一一件行书真迹是《伯远帖》。

6、3.《廿九日帖》的“廿”是指“二十”。

7、4.《伯远帖》与陆机的《平复帖》是现存比较可信的两件晋代名家法书真迹。

2.4 唐代行书,尚法气象随堂测验

1、1.李世民开创了行书入碑的先河,留下了具有王羲之行书风格的行书作品:
A、A.《晋祠铭》
B、B.《枯树帖》
C、C.《张翰帖》
D、D《醴泉铭》

2、2.亲自为王羲之写传《王羲之传论》的是:
A、A.李治
B、B.李隆基
C、C.李世民
D、D.李白

3、3.晚唐时期,大势已去国家衰乱,书风一反肥腴之气,回归初唐而尚清劲。代表书家有:
A、A.柳公权 杜牧
B、B.怀素 李白
C、C.张旭 李邕
D、D.杜甫 白居易。

4、1. 唐代行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宗法二王;中期,颜、李变法,书风雄浑;晚期,回归清劲。

2.5 李邕、颜真卿行书随堂测验

1、1.“李北海”是指:
A、A.李邕
B、B.李世民
C、C.李斯
D、D.李建中

2、2. 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名言的是:
A、A.王羲之
B、B.李世民
C、C.李邕
D、D.颜真卿

3、3.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是:
A、A.《祭侄文稿》
B、B.《寒食诗帖》
C、C.《兰亭序》
D、D.《韭花帖》

4、1. 李北海传世的行书代表作尤其以《云麾将军碑》、《麓山寺碑》为最。

5、2. 颜真卿又称颜平原、颜鲁公。颜真卿师法张旭,捂得“屋漏痕”、“折叉股”笔法。他大胆吸收了篆书的线条特性,又从民间书法中为他所用的养分,建立了一套有别于王羲之的行书规范。他的行草书精品有《争座位帖》。

2.6 五代行书,承上启下随堂测验

1、1.《韭花帖》的作者是:
A、A.颜真卿
B、B.王羲之
C、C.杨凝式
D、D.苏轼

2、2.《韭花帖》中的“简翰”指:
A、A.书信
B、B.简牍
C、C.礼物
D、D.手札

3、1. “杨风子”是指五代的杨凝式。

4、2.五代时期书法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杨维桢。

2.7 宋代行书,尚意情趣随堂测验

1、1.宋初阁帖开始刊刻,最早的官方刻帖是:
A、A.《淳化阁帖》
B、B.《大观帖》
C、C.《停云馆帖》
D、D.《三希堂法帖》

2、2.南宋学米米芾成就最高者是( ),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
A、A.赵孟頫
B、B.赵高
C、C.鲜于枢
D、D.吴琚

3、1.宋代书法有两大特点:一是书体以行草称盛,二是书风尚意。

4、2.后世说的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8 苏轼行书随堂测验

1、1.被后世称为第三大行书的苏轼的作品是:
A、A.《洞庭春色赋》
B、B.《寒食诗帖》
C、C.《蜀素帖》
D、D.《苕溪诗帖》

2、2.“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是( )中的句子。
A、A.《黄州寒食诗帖》
B、B.《惟清道人帖》
C、C.《暑热帖》
D、D.《北游帖》

3、1.苏轼提出了“我书意造本无法”、“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等口号。

4、2.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袖。

2.9 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随堂测验

1、1.山谷道人是指:
A、A.黄庭坚
B、B.米芾
C、C.蔡襄
D、D.苏轼

2、2.“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指的是:
A、A.米芾
B、B.黄庭坚
C、C. 苏轼
D、D.蔡襄

3、3.宋四家中的“蔡”后来专指:
A、A.蔡京
B、B.蔡襄
C、C.蔡卞
D、D.蔡邕

4、1.《松风阁诗》是黄庭坚的楷书作品。

5、2.《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是米芾的作品。

6、3.苏轼评其书法为“本朝第一”,指的是蔡襄。

2.10 元代行书,复古晋唐随堂测验

1、1.元代最有影响的书家,被人尊称为“元书盟主”的是:
A、A.鲜于枢
B、B.赵孟頫
C、C.康里子山
D、D.倪瓒

2、2.元代中后期出现一批隐逸书家突破赵氏影响,行书极具个性,比如杨维桢,代表作:
A、A. 《真镜菴募缘疏卷》
B、B. 《自书诗赞》
C、C. 《洛神赋》
D、D.《闲居赋》

3、3. 被倪瓒评为“本朝逸品第一”,行书极具个性的书家是:
A、A.李倜
B、B.张雨
C、C.鲜于枢
D、D.康里巎巎

4、1.元代书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为核心;后一时期以赵氏的学生如康里巎巎、张雨、虞集等为代表。

5、2.元代隐逸书家的代表人物是杨维桢、倪瓒。

2.11 明代行书,流派纷呈随堂测验

1、1.明代初期,书法出现了工整典雅的“台阁”书风,以楷书、行草书为主,代表书家有三宋:宋璲、宋广和:
A、A.宋克
B、B.宋曹
C、C.宋江
D、D.宋金涛

2、2.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吴门”主要指:
A、A.苏州
B、B.上海
C、C.广州
D、D.杭州

3、3. “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评论的是明代晚期书家:
A、A.徐渭
B、B.董其昌
C、C.王铎
D、D.宋克

4、4.明代晚期,以禅喻书善用淡墨的书家是:
A、A.黄道周
B、B.董其昌
C、C.倪元璐
D、D.王铎

5、1.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都是“吴门书派”的书家。

6、2. 明代晚期以陈献章、王守仁、李鸷等的思想为主导,强调“本心”、“童心”,反对束缚,强调性灵、浪漫主义书风。

2.12 清代行书,帖碑兼取随堂测验

1、1.提出“四宁四毋”理论的明末清初的书家是:
A、A.傅山
B、B.郑簠
C、C.王铎
D、D.朱耷

2、2. 把正、草、隶、篆、行各体和书画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六分半书”的清代书家是:
A、A.邓石如
B、B.郑燮
C、C.金农
D、D.吴昌硕

3、3.何绍基在各体书法中成就最高的是:
A、A.行书
B、B.草书
C、C.篆书
D、D.楷书

4、4. 以北碑写行书,沉雄方厚,丰润饱满,富有金石趣味,将北碑与行书的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用笔坚实,而气机流宕,创出魏体行书的是:
A、A.梁同书
B、B.王文治
C、C.赵之谦
D、D.刘墉

5、1. 乾隆、嘉庆时期帖学盛极一时。以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为代表,主要以帖学为主,成为这一时期书法主流。

6、2. 邓石如不入仕途,有着不愿媚俗取巧的顽固,以石自比,以顽石自况,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对清代后期书法产生很大影响。

3. 技法解析

3.1 行书学习路径、方法随堂测验

1、1.行书入门学习,用纸最好选择吸水性适中的纸:
A、A.毛边纸、元书纸或半生不熟的宣纸
B、B.生宣;
C、C.随便什么纸
D、D. 熟宣

2、1. 行书用笔灵活多变,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并用,点画之间连笔较多,篆、隶、楷、草诸体笔法不能用之于行书。

3、2.行书学习不需要临帖。

3.2《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行书学习不二法门随堂测验

1、1.《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集字者是:
A、A.李世民
B、B.智永
C、C.怀仁
D、D. 王羲之

2、2.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的“圣教”是指:
A、A.佛教
B、B.道教
C、C.基督教
D、D. 伊斯兰教

4. 经典法帖解析示范

4.1 王羲之《姨母帖》随堂测验

1、《姨母帖》是《万岁通天帖》中第一帖,书写者是:
A、A.王羲之
B、B.王献之
C、C.王珣
D、D.王廙

2、《姨母帖》中的“姨母”很可能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

4.2 王羲之《丧乱帖》随堂测验

1、1.《丧乱帖》很早就传入日本,时间大约在:
A、A.唐代
B、B.宋代
C、C.明代
D、D.汉代

2、1.丧乱指的是西晋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四月,前赵石勒破晋军主力,杀晋王公以下十余万人。晋人陵墓也被挖掘、破坏。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永嘉之乱”,俗称“丧乱”。

4.3 王羲之《二谢帖》随堂测验

1、1. 《二谢帖》中的“珍”,是指:
A、A.梁代姚怀珍
B、B.汉代姚怀珍
C、C.唐代姚怀珍
D、D. 珍贵

2、1. 《二谢帖》是王献之的行书作品。

4.4 王羲之《得示帖》随堂测验

1、1. 《得示帖》中的“迟散”意思是:
A、A.等到雾散了
B、B.等到“五石散”消了
C、C.迟到解散了
D、D. 迟早散了

2、1.《得示帖》是王羲之一封信札,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或响拓而形成的唐摹本。

4.5 王羲之《孔侍中、忧悬帖》随堂测验

1、《孔侍中帖》中的“信书”的“信”指的是:
A、A.信件
B、B.书信
C、C.送信的人
D、D.信封

2、1.领军应该指王羲之从弟王洽。王洽穆帝时征拜领军,升平二年卒于官。

4.6 王献之《二十九日帖》随堂测验

1、《廿九日帖》作者是:
A、A.王羲之
B、B.王献之
C、C.王珣
D、D.王徽之

2、《廿九日帖》的“廿”是指“二十”。

4.7 王珣《伯远帖》随堂测验

1、《伯远帖》作者是:
A、A.王羲之
B、B.王献之
C、C.王珣
D、D. 王导

2、胜业指优秀的道德操行,气度风姿。

4.8 杨凝式《韭花帖》随堂测验

1、《韭花帖》的作者是:
A、A.颜真卿
B、B.王羲之
C、C.杨凝式
D、D.苏轼

2、《韭花帖》,墨迹纸本,目前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另一为台湾兰千山馆藏。三为罗振玉百爵斋旧藏本。一般认为罗振玉旧藏本为真迹,其余为仿本。

4.9 米芾《清和帖》随堂测验

1、《清和帖》中的“清和”指:
A、A.农历三月的俗称
B、B.农历四月的俗称
C、C.农历六月的俗称
D、D. 农历五月五

2、《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是米芾的楷书作品。

4.10 颜真卿《祭侄文稿》随堂测验

1、《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是唐代大书法家的作品:
A、A.颜真卿
B、B.张旭
C、C.柳公权
D、D.李邕

2、《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祭奠他的亡侄颜季明。

4.11 苏轼《寒食诗帖》随堂测验

1、《寒食诗帖》作者是苏轼,此幅作品写于
A、A.黄州
B、B.徐州
C、C.儋州
D、D. 湖州

2、“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是苏轼《寒食帖》中的句子。

5. 行书创作

5.1 行书创作意识培养随堂测验

1、1. 行书创作需要意在笔先,总体构思把握。

2、2. 从临摹到创作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在不能自如创作的状态下,可分两步走:一是集字创作,二是独立创作。

3、3.行书学习不用临习传统经典,自己随便写就行。

5.2 行书创作形式举例随堂测验

1、1.行书中堂,传统的书写格式是:
A、A.横着从左往右写
B、B.竖着从左往右写
C、C.竖着从右往左写
D、D. 竖着从上往下写

2、2.整张宣纸竖式对开一半写的形式叫:
A、A.条幅
B、B.中堂
C、C.斗方
D、D.扇面

3、3.册页源于古代装帧书籍的一种:
A、A.蝴蝶装
B、B.八分装
C、C.手卷装
D、D.扇面装

4、4.传统的对联有上下两联,上联在:
A、A.左面
B、B.右面
C、C.上面
D、D.下面

5、5.手卷又被称作:
A、A.横披
B、B.条幅
C、C.册页
D、D.扇面

《行书教程》期末考试

《行书教程》期末试题

1、1. 行书大约形成于:
A、A.秦代
B、B. 汉末、魏晋之际
C、C. 唐代
D、D.宋代

2、2.唐以后的书论将行书的滥觞归功于:
A、A.胡昭
B、B.钟繇
C、C.刘德升
D、D.王羲之

3、3.魏晋时期留下的唯一一件真迹是:
A、A.王珣的《伯远帖》
B、B.王羲之《姨母帖》
C、C.王献之《廿九帖》
D、D.王羲之《得示帖》

4、4.下列属于“三希堂”法帖的是:
A、A.《万岁通天帖》
B、B.《兰亭序》
C、C.《伯远帖》
D、D.《平安帖》

5、5.开行书入碑先河的人物是:
A、A.李世民
B、B.虞世南
C、C.褚遂良
D、D.米芾

6、6. 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名言的是:
A、A.王羲之
B、B.李世民
C、C.李邕
D、D.苏轼

7、7.五代时期行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A.杨凝式
B、B.刘中使
C、C.陆柬之
D、D.李北海

8、8.宋初阁帖开始刊刻,最早的官方刻帖是:
A、A.《淳化阁帖》
B、B.《大观帖》
C、C.《停云馆帖》
D、D.《宝晋斋法帖》

9、9.《清和帖》中的“清和”指:
A、A.农历三月的俗称
B、B. 农历四月的俗称
C、C.农历六月的俗称
D、D. 农历八月的俗称

10、10.“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指的是:
A、A.米芾
B、B.黄庭坚
C、C. 苏轼
D、D.王献之

11、11.元代最有影响的书家,被人尊称为“元书盟主”的是:
A、A.鲜于枢
B、B.赵孟頫
C、C.康里子山
D、D. 倪瓒

12、12.元代中后期出现一批隐逸书家突破赵氏影响,行书极具个性,比如杨维桢,代表作:
A、A. 《真镜菴募缘疏卷》
B、B. 《自书诗赞》
C、C. 《洛神赋》
D、D.《落花诗》

13、13.“吴门书派”的祝、文、王,其中的王是指:
A、A.王著
B、B.王珣
C、C.王宠
D、D.王铎

14、14.提出“四宁四毋”理论的明末清初的书家是:
A、A.郑簠
B、B.王铎
C、C.何绍基
D、D. 傅山

15、15.康有为尊碑抑帖,留下著名的著作是:
A、A.《艺舟双楫》
B、B.《广艺舟双楫》
C、C.《南北书派论》
D、D.《书概》

16、16.《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A.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答敕;
B、B.太子李治作记,太子答笺;
C、C.玄奘译《心经》;
D、D.碑文最后是记载了此碑的校对者和镌刻者。

17、17.行书创作的形式主要有:
A、A.对联
B、B.斗方
C、C.册页
D、D.中堂

18、18.临帖方法主要有:
A、A.对临
B、B.背临
C、C.意临
D、D.实临

19、19.历史上称为三大行书的是:
A、A.《兰亭序》
B、B.《祭侄文稿》
C、C. 《韭花帖》
D、D. 《寒食诗帖》

20、20.三希堂法帖所收的三件作品是指:
A、A.《快雪时晴帖》
B、B.《伯远帖》
C、C.《中秋帖》
D、D.《十二月割至帖》

21、26.行书用笔灵活多变,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并用,点画之间连笔较多,篆、隶、楷、草诸体笔法不能用之于行书。

22、27.《二谢帖》与《得示帖》、《丧乱帖》共裱为一轴,是早年传入日本的唐代勾摹本。

23、28.《姨母帖》中的“姨母”很可能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

24、29.《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是米芾的楷书作品。

25、30.王大令是指王铎。

26、31.《汝南公主墓志铭稿》全称《大唐故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传为虞世南的行书墨迹。

27、32.“杨少师”是指五代的杨凝式。

28、33.后世说的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9、34.《桥畔垂杨七绝诗》是吴琚所书,目前所见最早一件挂轴形式的行书作品。

30、35.乾隆、嘉庆时期帖学盛极一时。以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为代表,主要以帖学为主,成为这一时期书法主流。

31、21.《得示帖》中的“迟散”意思是: ( )

32、22.《伯远帖》中的“伯远胜业情期”的“胜业”意思是:

33、23.《韭花帖》中的“简翰”指:

34、24.行草五言联《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作者是:

35、25.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名号八大山人的书家是:

学习通行书(1)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开拓眼界,提高技能,达到自我提升的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学习的目的是相同的。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来学习,其中学习通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学习方式,本文将介绍学习通行书的相关内容。

学习通简介

学习通是一种在线学习平台,由中国大学MOOC(慕课)推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

学习通提供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大学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等。学习通资源丰富,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人文、科技、社会科学、商业、医学、法律等各个方面。

学习通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服务,包括在线课程、在线考试、在线讨论等。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学习通,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学习通行书

学习通行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资源,它是学习通为学习者提供的知识点整合与总结,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学习通行书以章节为单位,每个章节都包含了该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例题,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概念、方法和技能。除此之外,学习通行书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测试、练习等资源,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学习通行书的特点

学习通行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 内容丰富:学习通行书包含了各类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例题,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知识点。
  • 结构清晰:学习通行书以章节为单位,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 习题丰富:学习通行书提供了大量的习题、测试、练习等资源,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 互动性强:学习通行书可以通过在线讨论、问答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使用学习通行书

学习通行书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登录学习通
  2. 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
  3. 进入课程页面,找到学习通行书
  4. 按照章节顺序学习,深入理解概念、方法和技能
  5. 做习题、测试、练习等巩固知识
  6. 参与在线讨论、问答等与其他学习者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

学习通行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学习通行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习题丰富、互动性强,是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学习通行书的资源,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