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物联网体系结构理论课后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91 min read

中国大学物联网体系结构理论课后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的中国定义及体系架构随堂测验

1、___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大学

2、物联网体物联网是系结一个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载体,构理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论课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___________、后答后作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案慕案其三个重要特征。

1.2物联网的课课起源与发展随堂测验

1、智慧地球最早是业答由哪个国家提出来的( )。
A、中国德国
B、大学日本
C、物联网体法国
D、系结美国

2、构理计算模式每隔多少年会发生一次变革(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3、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哪一年提出来的( )。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4、___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5、2009年8月7日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_____________的概念。

6、智慧地球是_________提出的。

7、比尔盖茨先生在_____________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物物相连的思想。

8、___________被称为物联网的雏形。

1.3物联网的特点及应用随堂测验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物联网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2.1自动识别技术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是( )。
A、语音识别
B、指纹识别
C、条形码
D、自动洗衣机

2、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有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两种,其中二维条码( )。
A、密度高,容量小
B、可以检查码进行错误侦测,但没有错误纠正能力
C、可不依赖资料库及通讯网路的存在而单独应用
D、主要用于对物品的标识

3、____________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

4、IC卡也称为_____________,其在日常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实际上是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如有必要还可附加计算能力。一个标准的IC卡应用系统通常包括:IC卡、_____________、PC,较大的系统还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2RFID技术随堂测验

1、低频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是( )。
A、30-300kHz
B、3-30MHz
C、300MHz-3GHz
D、2.45GHz

2、RFID系统中哪个部件负责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
A、射频卡
B、阅读器
C、天线
D、中间件

3、RFID的硬件部分不包括( )。
A、标签
B、阅读器
C、二维码
D、天线

4、RFID系统由5个组件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RFID标签按照供电方式划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7、根据频率不同,RFID系统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和超高频三个区域。

8、当两个以上的标签在同一时刻向阅读器发送标识信号时,信号将产生叠加而导致阅读器不能正常解析标签发送的信号,这个问题通常被称为标签__________问题,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

第三章:EPC系统

3.1EPC系统的组成随堂测验

1、EPC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EPC编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字段组成。

3.2EPC系统的工作原理随堂测验

1、在EPC系统中,识读器从EPC标签中读出的内容称为___________。

第四章: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节点

4.1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节点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组成部件的是( )
A、敏感元件
B、转换元件
C、基本电路
D、传输电路

2、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__________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__________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__________元件与__________元件是传感器的两个基本元件,典型的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传感器、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

3、传感器信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信号处理方法来提高测量系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湿度传感器按照结构分类法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

4.2传感器节点的应用与发展随堂测验

1、近年来,传感器朝__________化、_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发展。

感知层测验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
A、全面感知
B、可靠传递
C、智能处理
D、综合应用

2、下列不属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是( )
A、语音识别
B、指纹识别
C、条形码
D、传感器

3、RFID系统中哪个部件负责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
A、射频卡
B、阅读器
C、天线
D、中间件

4、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组成部件的是( )
A、敏感元件
B、转换元件
C、基本电路
D、传输电路

5、制约传感器节点性能提升的因素不包括( )
A、功耗的制约
B、体积的制约
C、价格的制约
D、协议的制约

6、物联网的网络传输层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纽带。

7、比尔盖茨先生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物物相连的思想。

8、RFID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

9、RFID标签按照供电方式划分,分为主动标签和被动标签。

10、传感器节点的发展速度严格遵循摩尔定律。

第五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5.1无线传感器网络随堂测验

1、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5、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散阶段、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2传感网与EPC系统随堂测验

1、EPC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侧重于______。

2、传感网的核心是__________,侧重于___________。

第六章:基于位置的服务及定位系统

6.1基于位置的服务随堂测验

1、位置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6.2定位系统随堂测验

1、当前的定位系统包括_________和蜂窝基站定位及WiFi基站定位。

2、目前世界上的卫星定位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互联网与互联网+

7.1互联网概述随堂测验

1、____________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被称作因特网的雏形。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部 分。

4、计算机网络的5层协议栈从下到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HTTP协议属于___________层,UDP协议属于___________层,IP协议属于___________层,CSMA/CD协议属于___________层,集线器属于____________层。

7.2互联网+概述随堂测验

1、1. _____________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做了相关的解读。

2、2.2015年3月,___________在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 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

3、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源于__________,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源于_____________。

4、4.中国在1994年,由中科院通过一根64K的网路接入了互联网,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中国也成为全球第__________接入互联网的国家。

5、5.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__________,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7.3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随堂测验

1、物联网的范畴大于互联网的范畴。

第八章:无线网络

8.1无线宽带网络随堂测验

1、1.无线网络的三个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带宽超过__________的网络成为宽带网络。 3.无线网络根据覆盖范围进行划分可分为无线个域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无线网络无线连接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IEEE802.11协议采用_______进行介质访问控制,而以太网采用__________进行介质访问控制。 6.无线信号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使冲突很难被侦测。

8.2无线低速网络随堂测验

1、1.无线网络的____________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传输协议,最早始于1994年,由瑞典的爱立信公司研发。 2.红外通信技术利用__________传输数据,比蓝牙技术出现更早,是一种较早的无线通信技术。 3.802.15.4/ZigBee是无线传感网领域最为著名的无线通信协议,ZigBee主要定义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规范,802.15.4主要定义了短距离通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规范。 4. 802.15.4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介质访问控制,与__________类似。 5._____________是统一框架下的互联协议,连接运行IPv6高速互联协议的网络和运行低速协议的其他网络。

8.3移动通信网络随堂测验

1、1. 下列属于红外通信技术的缺点的是( ) A . 设备体积小 B. 设备功耗低 C. 设备成本低 D.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 2. 蓝牙技术对应的标准是( ) A. 802.11 B. 802.15.1 C. 802.15.4 D. 802.16 3.一个主蓝牙设备可以最多同时和多少个从设备进行通信( ) A. 6 B.7 C.8 D.9 4. 传感器节点哪个模块占据大部分的能量消耗( ) A 微处理器 B 无线通信模块 C 传感器 D 电池 5. 下列不属于容迟网络特点的是( ) A 稀疏的网络连接 B 节点的移动性 C 延迟容忍 D 端到端的路径稳定

网络层测验

1、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
A、采集数据
B、数据处理
C、通信
D、定位

2、下列属于传输层协议的是( )
A、HTTP协议
B、IP协议
C、CSMA/CD协议
D、TCP协议

3、工业4.0是哪个国家《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该国家发展战略(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4、下列不属于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是( )
A、WiFi
B、GPRS
C、3G
D、WiMAX

5、蓝牙技术对应的标准是( )
A、802.11
B、802.15.1
C、802.15.4
D、802.16

6、6LoWPAN是统一框架下的互联协议,连接运行IPv6高速互联协议的网络和运行低速协议的其他网络。

7、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汇聚节点、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8、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被称作因特网的雏形。

9、温总理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做了相关的解读。

10、IEEE802.11协议采用CSMA/CD进行介质访问控制。

第九章:物联网数据存储

9.1数据库概述随堂测验

1、1.关系数据库是一组具有不同名称的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2.关系表的每一列称为一个_________,描述了数据某一方面的信息,每一行称为一个_____________。 3.关系表包含的属性数目叫做________,关系表包含的元组的数目叫做________。 4.关系的名称及其所含属性的集合统称为___________。 5.关系R与关系S的___________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关系R与关系S的___________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关系R与关系S的___________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6.关系R(度为n)与关系S(度为m)的广义笛卡尔积是一个有___________项属性的元组的集合,其中前___________个属性来自关系R,后___________个属性来自关系S。 7.____________运算用于从已有关系R产生新关系S使得S包含R的部分列;__________运算用于从已有关系R产生新关系S使得S是R中满足条件C的元组的集合。 8.传统代数的操作数是数字常量或变量,关系代数的操作数是___________。

9.2物联网与大数据随堂测验

1、1.物联网数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网络化存储体系结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大数据的4V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谷歌数据中心自行研发的软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5. 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导航式数据库和______________数据库两个阶段。

第十章:物联网数据分析

10.1数据挖掘概述随堂测验

1、1.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潜在有用的并且可以被人们理解的___________的过程,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步骤。 2.数据挖掘按照任务的性质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其中描述性挖掘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预测性挖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是从给定的数据中发现频繁出现的模式。 4.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是找出描述和区分不同数据类或概念的模型或函数,以便能够使用模型预测数据类或标记未知的对象。 5.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挖掘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对象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并对其建模,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6.数据集合中存在的一些数据对象,它们与其余绝大多数数据的特性或模型不一致,找出这些数据对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10.2智能算法概述随堂测验

1、1. 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需要( ) A . 置信度和支持度都越高越好 B. 置信度越高越好,支持度越低越好 C . 置信度和支持度都越低越好 D. 置信度越低越好,支持度越高越好 2. 下列属于关联规则分析算法的是( ) A. Apriori算法 B. k-means算法 C. k-medoids算法 D. 判定树算法 3. 下列不属于数据挖掘重要步骤的是( ) A . 数据预处理阶段 B. 挖掘阶段 C . 评估阶段 D. 反馈阶段 4. 下列不属于聚类算法的是( ) A. Apriori算法 B. k-means算法 C. k-medoids算法 D. 神经网络 5. 数据挖掘技术可用于以下哪些物联网应用( ) A . 精准农业 B. 市场营销 C. 金融安全 D.以上所有

10.3 数据挖掘与智慧决策随堂测验

1、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1.1信息安全概述随堂测验

1、1.位置信息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位置隐私是指用户对自己位置信息的掌控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RFID安全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5.RFID面临的安全隐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11.2RFID的安全隐患与保护手段随堂测验

1、RFID面临的安全隐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11.3位置隐私及保护手段随堂测验

1、1.位置信息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位置隐私是指用户对自己位置信息的掌控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管理层测验

1、下列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的是( )
A、SQL Server
B、Oracle
C、MySQL
D、Cassandra

2、物联网数据具有关联性,关联性不包括( )
A、时间关联性
B、空间关联性
C、逻辑关联性
D、维度关联性

3、下列不属于Hadoop生态系统的是( )
A、HDFS
B、MapReduce
C、HBase
D、BigTable

4、数据挖掘技术可用于以下哪些物联网应用( )
A、精准农业
B、市场营销
C、金融安全
D、以上所有

5、物联网中目前讨论最多的两大安全隐患问题是RFID安全和位置隐私,下列情况不属于用户的位置信息隐私遭到侵害的是( )
A、用户想发布自己的位置信息,但是却无法获取自己的准确位置。
B、户本不想发布自己的位置信息,但是自己的位置却被他人得知。
C、用户A只想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告诉用户B,但这个信息也被用户C得知。
D、用户A本只想公开自己在哪个城市,但是却被他人知道自己在哪条街道。

6、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导航式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两个阶段。

7、大数据的4V特性是指海量性、多样性、价值性和实时性。

8、位置信息的三要素是指时间、人物和事件。

9、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挑选出部分少量有用数据的过程。

10、大数据就是指数据量特别大的数据,通常超过1T的数据肯定是大数据。

第十二章:物联网应用

12.1智能物流随堂测验

1、1.智能物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物流的发展经历了粗放型物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2.2智能交通随堂测验

1、1.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对交通工具进行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2.智能交通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12.3智能电网与智慧医疗随堂测验

1、物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通常被冠以智慧的头衔,物联网的智慧来源于___________层。

期末在线考试

物联网期末考试客观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
A、全面感知
B、可靠传递
C、智能处理
D、综合应用

2、智慧地球最早是由哪个国家提出来的( )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3、计算模式每隔多少年会发生一次变革(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4、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有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两种,其中二维条码( )
A、密度高,容量小
B、可以检查码进行错误侦测,但没有错误纠正能力
C、可不依赖资料库及通讯网路的存在而单独应用
D、主要用于对物品的标识

5、RFID系统中哪个部件负责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
A、射频卡
B、阅读器
C、天线
D、中间件

6、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组成部件的是( )
A、敏感元件
B、转换元件
C、基本电路
D、传输电路

7、传感器节点微处理器的关键特性指标不包括( )
A、功耗特性
B、唤醒时间
C、灵敏性
D、运算速度

8、计算机网络实现了( )
A、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
B、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C、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D、全面的互联互通

9、工业4.0是哪个国家《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该国家发展战略(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10、下列不属于大数据特征的是( )
A、数量大
B、种类多
C、处理速度快
D、数据分散

11、网络构建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

12、传感器和传感网络节点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植入了一个通信模块。

13、无线用户除了通过基站接入网络的中心结构模式外,并不能通过无中心模式形成自组织网络。

14、无线传感网可以长期部署在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中,无需人工维护,但需要依赖于一些基础设施。

15、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16、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17、无线网络接入方式可以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

18、传感器不是感知识别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

19、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20、因特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21、所谓物联网的大规模性,通常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物联网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第二是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

22、在未来的时间里,物联网必将取代互联网。

23、传感网的数据只能进行集中式存储。

24、在物联网四层架构中,GPS技术属于网络层。

25、无线网络基于采用的不同技术和协议的无线连接的传输范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域网。

26、物联网就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其核心是智能技术,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__________技术。

27、2009年8月7日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_____________的概念。

28、近年来,传感器朝微型化、智能化和__________化发展。

29、____________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被称作因特网的雏形。

30、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__________,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31、IEEE802.11协议采用_______协议进行介质访问控制,而以太网采用CSMA/CD协议进行介质访问控制。

32、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潜在有用的并且可以被人们理解的___________的过程。

33、位置信息的三要素是指地理位置、处在该位置的时刻和________________。

34、关系数据库是一组具有不同名称的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35、2015年3月,___________在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 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

物联网期末考试主观题

1、简述三网融合的三个重要技术基础。

2、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的特点和区别?

3、结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所学的知识,针对未来我们家庭生活的智能家居方面起草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方案要求包括:所能实现的功能,可以检测哪些通信和传输技术(包括局域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还是通信网技术等)。

4、分别解析工业互联网、工业4.0、工业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以及几者之间的关系。

期末考试主观题

物联网期末考试主观题

1、简述三网融合的三个重要技术基础。

2、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的特点和区别?

3、结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所学的知识,针对未来我们家庭生活的智能家居方面起草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方案要求包括:所能实现的功能,可以检测哪些通信和传输技术(包括局域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还是通信网技术等)。

4、分别解析工业互联网、工业4.0、工业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以及几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通物联网体系结构理论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化互联。物联网体系结构是指在物联网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包括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学习通物联网体系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物联网体系结构是指物联网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其中,物联网感知层是指感知物体的物理参数或状态,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其核心设备是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层是指物联网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的网络层,包括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应用层是指物联网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

二、物联网感知层

物联网感知层是指感知物体的物理参数或状态,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其核心设备是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执行器是指能够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动作的设备,如电机、阀门、舵机等。

三、物联网网络层

物联网网络层是指物联网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的网络层,包括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包括TCP和UDP协议;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包括IP协议和路由协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帧封装和解封装,包括以太网协议和Wi-Fi协议等。

四、物联网应用层

物联网应用层是指物联网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其中,智能家居是指通过物联网将家庭各种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对家庭的智能化控制,如智能灯光、智能电视、智能家电等;智能交通是指通过物联网将交通设施和车辆进行连接,实现对交通流量和路况的实时监控和调控;智慧城市是指通过物联网将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服务进行连接,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

五、物联网安全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物联网安全主要包括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和物联网应用层安全等。物联网感知层安全主要涉及传感器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物联网网络层安全主要涉及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物联网应用层安全主要涉及应用服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总之,学习通物联网体系结构理论是物联网从业者必备的知识基础,只有深入理解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