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45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职业技能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55:14ė32233次浏览698条评论

中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45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8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中国中国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

1、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阶段由( )开始
A、大学代史九一八事变
B、近现节答华北事变
C、纲章七七事变
D、案慕案八一三事变

2、课课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后作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业答华北事变
C、中国中国七七事变
D、大学代史八一三事变

3、近现节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纲章日本对国民党采取了
A、案慕案以军事打击为主,课课政治诱降为辅的后作策略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的策略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的策略

4、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关头,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的是
A、国民党
B、中国
C、民主党派
D、东北军

5、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五二0运动

6、1935年,中央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7、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发表自卫宣言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唯一大捷的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忻口会战

10、1940年5月,在宜枣会战中牺牲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治中
D、张自忠

11、1937年8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2、1938年,系统阐明持久抗战总方针的著作是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
D、《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1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大捷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昆仑关大捷

14、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要不要发动人民起来抗战
B、要不要给群众以民主
C、要不要解决民生问题
D、要不要减租减息

15、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中国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原则
C、退让政策
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16、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耕者有其田
C、减租减息
D、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17、1938年,在( )会议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届二中全会

18、1945年,将思想规定为中国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1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
A、中国战场
B、亚洲战场
C、太平洋战场
D、正面战场

2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21、日本侵华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主要有
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B、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C、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D、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式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合法地位的谈话

23、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政策调整为
A、“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B、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C、逐步将主力用于对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D、在占领区建立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24、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大战役主要有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5、中国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敌对势力

26、延安整风运动的最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宗派主义
D、经验主义

27、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
A、艰苦奋斗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28、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表现在
A、中国的抗战最早,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中国的抗战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
C、中国是亚州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D、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
E、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为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2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B、中国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
C、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
D、中国抗战的胜利,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0、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表现在
A、倡导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坚持和发展广发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C、坚持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D、始终坚持抗战,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9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单元测试

1、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其中处于基本和主要地位的是
A、工人阶级和可以合作的地主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
A、建立统一战线
B、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C、开展武装斗争
D、走社会主义道路

3、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D、《新民主主义论》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新中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D、联合的建立

5、1949年6月,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从武装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从农村工作转向城市工作
C、从革命政党转向执政党
D、从阶级斗争转向发展生产力

7、1948年9月,曾指出,“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是不仅仅以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论述的问题上是
A、新中国的国体
B、新中国的政体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

8、宣告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事件是
A、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B、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国共北平和谈的破裂

9、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是
A、以工人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B、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C、以商人罢市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D、以农民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10、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现实“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兴国土地法》
C、《井冈山土地法》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1、指出:“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A、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D、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12、1947年6月底,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决战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相持的序幕

13、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以下口号
A、抗议美军、美军退出中国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和平、民主、团结
D、反饥饿、反内战

14、1946年,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是
A、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B、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要敌人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5、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A、山东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16、抗战胜利后,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为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而达成的协议是
A、《双十协定》
B、《共同纲领》
C、《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D、《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17、1945年8月25日,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抗战、团结、进步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反饥饿、反内战

18、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是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

19、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
A、民盟一大
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D、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20、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的自愿地接受中国的领导的文献是
A、《对时局的意见》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对时局的声明》

21、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B、群众路线
C、加强自身的建设
D、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
A、国体和政体
B、经济工作方针
C、民族政策
D、外交政策

23、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贡献有
A、确定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决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政策
D、提出了“两个务必”

24、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指的是
A、务必保持中国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务必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5、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提出
A、一切拥护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张
B、一切拥护提出的成立联合的主张
C、愿在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
D、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中国的领导

26、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工人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同其联系的知识分子
C、其他爱国分子
D、民族资产阶级及同其联系的知识分子

27、《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28、第三条道路主张包括
A、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B、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C、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D、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

29、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三○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五.二○运动

30、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有
A、中原解放军成功突围
B、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C、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
D、陈赓、谢富治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

13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

单元测试

1、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真理标准的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二大

2、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报告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十一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二大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制度是
A、个体经营制度
B、互助合作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D、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制度

5、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作出和实施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设定

6、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断的党的领导人是
A、
B、陈云
C、
D、胡

7、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广州、厦门
B、深圳、广州、厦门、汕头
C、深圳、广州、福州、厦门
D、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8、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共同富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被认为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成功实践的活动是
A、“三讲”教育
B、先进性教育
C、执政能力建设
D、党内民主建设

10、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系统阐述了
A、理论的科学体系
B、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A、1999年1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2000年1月1日
D、2000年12月20日

12、全国范围内农业税的最终取消在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3、1998年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纪律
D、讲正气

14、十七大以后,海峡两岸“三通”全面实现,其中不包括
A、通邮
B、通信
C、通航
D、通商

15、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联合国人权组织

16、完整地概括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7、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18、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发展
B、民主法治
C、社会和谐
D、公平正义

1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和谐发展
C、统筹兼顾
D、可持续发展

20、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标志是
A、快速发展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D、统筹兼顾

21、下列选项中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的内容有
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C、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2、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始探索试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有
A、包产到组
B、包产到户
C、包干到人
D、包干到户

23、1979 年 3 月,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的领导
D、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24、提出的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是指
A、改造传统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
B、转移农村劳动力,走小城镇化之路
C、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发展集体经济,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

25、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是
A、推进体制改革
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祖国统一
D、加紧现代化建设

26、1983年10月,中央就农村体制改革问题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废除人民公社
B、建立乡(镇)作为基层政权
C、城里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D、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27、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包括
A、是否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8、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党内民主建设
C、思想建设
D、党的先进性建设

29、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
A、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第四步,到21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0、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C、管理民主
D、管理科学

14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单元测试

1、从严治党,必须把党的( )放在首位
A、政治建设
B、法规建设
C、思想武装
D、团结统一

2、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
A、教育事业
B、全民福利
C、实体经济
D、社会保障

3、(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四德”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社会主义文艺
D、民主法治

4、十九大修定的新党章里面,在指导思想中增加了
A、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C、国家富强
D、为人民谋和平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A、促进人类和平发展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7、( )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A、“8个坚持”
B、“8个明确”
C、“14个明确”
D、“14个坚持”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D、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的领导

10、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 )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11、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国梦
C、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党的十八以来的5年,我们党坚持( )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
A、又好又快
B、稳中求进
C、稳中求好
D、又快又好

1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
B、共享经济
C、虚拟经济
D、国民经济

14、总书记指出,实施( )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A、科教兴农战略
B、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乡村振兴战略

15、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
A、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B、全面性、前瞻性、针对性
C、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
D、探索性、引领性、创新性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红色文化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7、总书记指出:“( )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A、时代精神
B、中国精神
C、爱国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网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对网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 )
A、网络安全战略思想
B、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C、网络工作重要论述
D、网络建设重要思想

19、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打造( )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A、共治共有共享
B、共建共治共有
C、共建共治共享
D、共建共有共荣

20、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 )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发展优先、合理保护为主
B、保护优先、人工恢复为主
C、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D、发展优先、适度开发为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22、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可概括为
A、伟大工程
B、伟大梦想
C、伟大斗争
D、伟大事业

2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和( )的矛盾
A、物质文化需要
B、落后生产力
C、美好生活需要
D、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24、中国将高举( )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A、合作
B、共赢
C、发展
D、和平

2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是指
A、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
B、军队机械化和科技现代化
C、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
D、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6、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完成祖国统一
B、推进现代化建设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实现民族复兴

2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 )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A、民主
B、自治
C、法治
D、德治

28、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A、制度化
B、规范化
C、法治化
D、程序化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 )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执政规律
D、科学技术进步规律

30、关于十九大报告的“十四个坚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这“十四个坚持”包括: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B、这“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
C、这“十四个坚持”,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D、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45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进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演变。

第一部分:战争及其影响

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场战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的状态,同时,它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通过贩卖来获取中国的银子,这导致了中国的银子大量流失,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危机。

2. 战争的影响

战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 国际贸易逐渐打开大门
  • 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社会运动,它的影响深远,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民间的宗教信仰,这也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宗教化和民间化的特点。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改变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 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第三部分:中日甲午战争及其教训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它的结果将影响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未来发展。

1. 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这导致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严重不足,无法抵御日本的侵略。

2. 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

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必须加强自身的治理和军队的建设
  • 中国必须提高对外交往和国际形象的重视
  • 中国必须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

结语

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演变,并且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贴面类墙面的做法有( )。

A.孔孟荀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因而其思想并没有差别。
B.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 )
C.下列选项中,属于演示技能要求的是( )
D.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征有()


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

A.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可以选在有空气污染的地区。
B.“瓜瓞绵绵”类构图多采用瓜为主体图案,其中“瓞”是( )之意。
C.]《红楼梦》的意蕴是()
D.HTTP是指( )。


岭南派古琴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

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B.内容感知移动工具是Photoshop哪一个版本的新功能:
C.偶发事件的处理,重在解决某个具体的矛盾,教育某个具体的学生。
D.蔬菜的播种材料包括( )


《红楼梦》写女子诗情高涨的类似情节,与唐宋女性文化繁荣的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

A.榜样对个体的影响过程包括( )。
B.凉爽节是长丝巾系法当中的一种。
C.对于大众文化量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一个完整的大人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成熟()


商业银行一旦破产,首先消耗的是银行的资本金,这体现的是资本的( )作用。

A.下列哪种现象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B.“香水”和“香草”中的“香”( )
C.下列关于HT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D.计算升交点的大地经度,是为了实现轨道直角坐标系转换到大地瞬时坐标系的转换参数。


在PowerPoint中,对幻灯片中某对象建立超链接时,要添加的是( )。

A.衍射束通过光阑成像,而把透射束挡掉,所成的像叫( )。
B.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成正比。
C.下面哪一个不是造成中西绘画差别的原因()
D.鬼脚七迫使黄飞鸿应战的方法是


下列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A.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台座应有足够的稳定性,须进行()和抗滑移验算
B.格物致知的三个层面是()。
C.木板烙画虽材质绿色环保,却容易变色。
D.“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售卖的是它的( )。


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去色的快捷键是( )。

A.积极了解文化差异,入乡随俗。
B.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
C.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平第()肋间。
D.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女驸马”是( )。


抽样样本的“代表性”的科学化问题是“小数据”的关键所在( )

A.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的压力及温度是
B.()不是遗传疾病的特征。
C.下列四种芳香植物中不属于同一科的是:
D.用汤匙舀汤时,约将份量控制在汤匙的( )分满即可。


反密码子中哪个碱基可能与密码子之间发生不严格配对

A.朱丹溪首创了“相火论”。
B.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医家是( )
C.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是在()时代
D.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沟通要点为 ( )


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中于颊则下少阳”( )

A.当系统扰动量产生的偏差可以预先进行补偿或影响不大时,采用开环控制是有利的。
B.光的波长可以影响光电二极管
C.智慧职教: 互联网金融品牌建设的渠道包括( )
D.下列不是练习瑜伽能改善的方面是( )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 )

A.压力容器中,封头与筒体之间一定要有密封装置。
B.下面哪一首歌不是艾薇儿·拉维尼的曲目。( )
C.要是用笔、墨勾线,不需要上色是属于那种表现技法( )
D.组件、控件就是界面中的各种组成部分,比如( )。


甘露普惠妙济大师指的是()

A.下列关于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B.下列词语不是用来赞美竹子的是( )。
C.Excel中的统计图表()。
D.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 )


昆虫的附肢发生于昆虫的哪个时期( )

A.围孕期应补充叶酸( )ug/d。
B.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C.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一旦踩下制动后,应立即实现分离。
D.公司盈余分配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 ( )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