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英语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1:20:42ė41741次浏览603条评论

超星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三章 高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高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超星有关线性系统稳定的自动整答说法,错误的控制是()
A、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理论所有根都是负实数或具有负实部的复数,线性系统稳定
B、实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答案极点均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线性系统稳定
C、学习特征方程中有一对共轭虚根或有极点位于 S 平面的通完虚轴,其余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超星左半平面,线性系统临界稳定
D、自动整答有特征方程中的控制根或极点位于 S 右半平面时,线性系统稳定

2、理论系统特征方程为,实验试确定是答案系统稳定的K的取值范围()
A、0<K<5
B、学习K>5
C、K>0
D、K取任何值系统均不稳定

3、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A、不稳定
B、稳定
C、临界稳定
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为2

4、根据伯德图对最小相位系统进行稳定性判断,依据是()
A、系统的幅值裕度<1,相位裕度<0
B、系统的幅值裕度<1,相位裕度>0
C、系统的幅值裕度>1,相位裕度>0
D、系统的幅值裕度>1,相位裕度<0

5、下列有关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哪项是错误的()
A、增加非主导极点,系统的超调量减小
B、增加非主导极点,系统的峰值时间增大
C、增加附加零点,系统的峰值时间减小
D、增加附加零点,系统的超调量减小

第三章 高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已知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使用MATLAB语言,利用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报告2

1、完成三容水箱阶跃响应仿真的实验: 1、重新选取三个水阻R1、R2、R3的数值,水箱的截面积和高度不变,进行相应的仿真研究; 2、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使三容水箱闭环系统稳定,能够正常工作。 3、按实验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完成实验报告2.

第六章 极点配置

第六章 极点配置

1、考虑由下式所确定的系统的状态完全可控性():
A、状态完全可控
B、状态不完全可控
C、无法判断
D、无正确答案

2、对控制系统进行串联校正,下列描述中不一定能实现的是():
A、极点位置发生变化
B、增加系统的阶数
C、实现最优控制
D、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极点个数为n,若采用状态反馈的方式对该系统的极点进行配置后,极点的个数变为():
A、0
B、n-1
C、n
D、n+1

4、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在MATLAB数学软件中,可以使用下列哪个函数求解反馈增益矩阵():
A、ss()
B、place()
C、eig()
D、ctrb()

5、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为 引入状态反馈配置系统的极点为,,试确定反馈矩阵():
A、[1 4 4]
B、[4 1 4]
C、[4 4 1]
D、[4 4 4]

第六章 极点配置

1、

实验报告4

1、按照实验内容要求完成极点配置实验,按照实验报告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第五章 超前滞后校正

第五章 超前滞后校正

1、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都属于哪种校正方式()
A、串联校正
B、前置校正
C、反馈校正
D、复合校正

2、超前校正的最大超前相角与哪个参数有关()
A、
B、T
C、和T
D、都无关

3、滞后校正为了减小滞后角对系统的影响,应使转折频率()校正后的开环截止频率
A、远大于
B、远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4、超前校正的作用是()
A、相位裕量减小
B、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C、相位裕量增大
D、不改变系统的快速性

5、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C、滞后-超前校正
D、减小增益

6、串联校正环节是相位超前校正。

7、串联滞后校正会使截止频率下降。

第五章 超前滞后校正

1、

2、

第四章 PID算法介绍

第四章 PID算法介绍

1、使用比例调节时,增大比例增益Kp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减小稳态误差,但有可能造成震荡性加剧,稳定性下降
B、增大稳态误差,但会提高稳定性,减小震荡
C、减小稳态误差,同时提高稳定性,减少震荡
D、增大稳态误差,同时有可能造成震荡性加剧,稳定性下降

2、从传递函数上看,PID控制器相当于相当于使系统增加了()
A、一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
B、两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
C、一个开环极点和两个开环零点
D、两个开环极点和两个开环零点

3、PID参数设定的方法一般是按照()的顺序进行设定的
A、比例-积分-微分
B、积分-微分-比例
C、比例-微分-积分
D、微分-比例-积分

4、下式中哪一个是增量式PID的表达式()
A、
B、
C、
D、都不是

5、比例调节中,增大比例增益Kp有利于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6、微分控制作用有预测特性,能够改善动态性能,可以单独使用。

7、积分控制作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无差度,但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增量式PID比位置式PID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累计误差。

9、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p越小,表示比例作用____,Ti越大,表示积分作用____,Td越大表示微分作用____(填增大或减小)

第四章 PID算法介绍

1、已知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受控对象 (1)观察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反馈系统,Kp=1) (2)加比例控制Kp,并取Kp=300,观察并说明与(1)比较响应有何变化。(包括动态和稳态方面的变化) (3)加比例微分控制,并取Kp=300, ,观察并说明与(2)比较响应有何变化。(包括动态和稳态方面的变化) (4)加比例积分控制,并取Kp=30,Ki/Kp=2,观察并说明响应变化。 (5)加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并取KD=8,z1=2,z2=20,观察并说明响应变化。 以上均用MATLAB实现。

实验报告3

1、对给定被控对象设计PID控制器,使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较好、稳态误差为0.

第二章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第二章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1、二阶系统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为零,下列哪种情况系统稳定()
A、两个实根,且都是负值
B、一对共轭虚根
C、共轭复根有正实部
D、一个根都为0,一个根为负实数

2、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阻尼比为()
A、2.5
B、1.5
C、1.75
D、2.25

3、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极点分布在什么位置()
A、正实半轴
B、负实半轴
C、s右半平面不含正实半轴
D、s左半平面不含负实半轴

4、已知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上升时间为0.55秒
B、峰值时间为0.79秒
C、超调量为9.5%
D、5%误差带下的调节时间为2秒

5、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当K值增大时动态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
B、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
C、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减小
D、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

第二章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1、已知系统的标准传递函数: (1)当ωn=10,ξ= 0,0.5, 0.7,1,2,时,要求用MATLAB画出5条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2)当ωn=1,2,3,ξ= 0.5时,要求用MATLAB画出3条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实验报告1

1、实验报告1

第二章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单元作业

1、已知系统的标准传递函数: (1)当ωn=10,ξ= 0,0.5, 0.7,1,2,时,要求用MATLAB画出5条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2)当ωn=1,2,3,ξ= 0.5时,要求用MATLAB画出3条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

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是整个课程的第一个实验,下面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自主调试实验装置,实现对液位变化的控制。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

  • 了解比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 掌握比例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方法;
  • 掌握利用比例控制系统进行液位控制的方法;
  • 掌握实际液位控制过程中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的原理基于比例控制器,比例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在液位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器可以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比例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液位控制系统由比例控制器、执行机构、液位调节器、液位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其中,比例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执行器通过相应的反馈信号调节液位,从而实现液位的控制。

三、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实验装置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根据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将所有的组件连接好,并按照液位传感器要求进行校准;
  3. 设置比例控制器的参数,根据液位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启动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液位控制实验;
  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液位的控制。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比例控制器的参数对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实际液位控制过程中,调试的技巧和方法也十分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深入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

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实验_1是整个课程的第一个实验,下面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自主调试实验装置,实现对液位变化的控制。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

  • 了解比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 掌握比例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方法;
  • 掌握利用比例控制系统进行液位控制的方法;
  • 掌握实际液位控制过程中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的原理基于比例控制器,比例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在液位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器可以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比例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液位控制系统由比例控制器、执行机构、液位调节器、液位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其中,比例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执行器通过相应的反馈信号调节液位,从而实现液位的控制。

三、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实验装置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根据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将所有的组件连接好,并按照液位传感器要求进行校准;
  3. 设置比例控制器的参数,根据液位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启动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液位控制实验;
  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液位的控制。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比例控制器的参数对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实际液位控制过程中,调试的技巧和方法也十分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深入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