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35 min read

超星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一、超星绪论

绪论单元测验

1、基础机及干粉灭火器适用于( )。化学化学后作
A、实验实验电器起火
B、Ⅰ无可燃气体起火
C、分析有机溶剂起火
D、期末以上都是答案

2、在实验室中,学习应放在第一位的通课是( )。
A、业答实验结果
B、超星实验安全
C、基础机及实验创新性
D、化学化学后作实验可行性

3、实验实验下列粉尘中,哪种粉尘可能会发生爆炸( )。
A、生石灰
B、面粉
C、水泥
D、钛白粉

4、药品中毒的途径有哪些?
A、呼吸器官吸入
B、由皮肤渗入
C、吞入
D、以上都是

5、可以在化学实验室穿着的鞋是( )。
A、凉鞋
B、高跟鞋
C、拖鞋
D、球鞋

6、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多少伏以上?
A、24
B、36
C、65
D、110

7、万一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该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 )。
A、打电话报警
B、切断电源
C、扑灭明火
D、求援

8、以下哪种物质不会灼伤皮肤?
A、强碱、强酸
B、强氧化剂
C、溴
D、KBr、NaBr水溶液

9、不具有强酸性和强腐蚀性的物质是( )。
A、氢氟酸
B、碳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10、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对方法是( )。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D、报告辅导员

11、用过的废洗液应如何处理?
A、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B、作为废液交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C、可以用来洗厕所
D、随意处置

12、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13、禁止在实验室吃、喝、化妆,但实验室内可以存放食物和饮料。

14、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电器。

15、碱灼伤时,必须先用大量流水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然后可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16、离开实验室时,实验服不得穿着外出,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更不能携带回家。

17、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将标签朝下,以便看清倒出情形。

18、实验室的药品和设备一定要标明其名称,以免误用。

19、酸、碱、盐水溶液使用后,均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

20、为了保持实验室整洁,废试剂和其它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倒入走廊两头的垃圾桶或下水道。

二、玻璃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2.3 单元测验

1、铬酸洗液是由( )和重铬酸钾配制而成。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磷酸

2、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的玻璃仪器是( )。
A、移液管
B、烧瓶
C、漏斗
D、烧杯

3、在定量分析化学实验中,用合成洗涤剂法洗净的玻璃仪器,还应使用( )洗涤3次。
A、自来水
B、丙酮
C、蒸馏水
D、乙醇

4、沾有二氧化锰的试管可用( )来洗涤。
A、蒸馏水
B、NaOH
C、热的浓盐酸
D、稀盐酸

5、玻璃仪器的洗涤原则是少量多次。( )

三、量器的使用与溶液的配制

3.3 单元测验

1、以下不属于量器的是( )。
A、移液管
B、量筒
C、量杯
D、烧杯

2、以下不属于量出式量器的是( )。
A、量筒
B、容量瓶
C、量杯
D、移液管

3、直接法配制准确浓度溶液时应使用( )。
A、锥形瓶
B、容量瓶
C、广口瓶
D、量筒

4、以下称量仪器中,精度最高的是( )。
A、普通电子天平
B、托盘天平
C、分析天平
D、弹簧秤

5、配制FeSO4溶液时,应加入( )抑制水解。
A、稀盐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D、稀磷酸

6、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应摇匀( )次。
A、1
B、3
C、8-10
D、3-5

7、称量固体试剂时,应使用( )。
A、便条纸
B、滤纸
C、面巾纸
D、称量纸

8、配制稀硫酸时,正确的顺序是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9、移液操作时,在放完溶液后应使用洗耳球将溶液全部吹出。

四、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4.3 单元测验

1、电子分析天平的精度为( )
A、0.1 mg
B、0.01 mg
C、1 mg
D、0.1 g

2、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为( )。
A、杠杆原理
B、电磁力平衡原理
C、胡克定律
D、压电效应

3、用分析天平称量( )时,应使用减量法。
A、无水碳酸钠
B、碳酸钙
C、铜片
D、烧杯

4、在分析天平上读出的数值是5.0000 g时,可记为5 g。

5、分析天平称量NaCl基准物时可使用直接法。

五、硫酸铜的提纯

5.3 单元测验

1、在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显色剂

2、以下不属于固液分离方法的是( )。
A、常压过滤
B、抽滤
C、离心
D、萃取

3、在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中,用硫酸溶液对滤液酸化是为了抑制( )反应。
A、氧化
B、分解
C、水解
D、还原

4、在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中,加NaOH溶液调节pH至( )。
A、1.0~2.0
B、3.5~4.0
C、6.0~7.0
D、9.0~10.0

5、粗硫酸铜中杂质Fe2+也可以通过直接加NaOH溶液除去。

6、加热、浓缩至出现硫酸铜晶体时,应立即进行抽滤操作。

7、硫酸铜结晶后进行减压过滤时,应使用蒸馏水对晶体洗涤3次。( )

六、滴定操作练习

6.3 单元测验

1、50 mL碱式滴定管读数时应精确到( )。
A、0.1 mL
B、0.01 mL
C、1 mL
D、0.001 mL

2、盛装NaOH的滴定管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 )相切。
A、下缘
B、上缘
C、中间位置
D、都可以

3、用移液管移取盐酸溶液时应用( )润洗3遍。
A、盐酸溶液
B、蒸馏水
C、去离子水
D、超纯水

4、碱式滴定管可用于盛装氧化性溶液。

5、用于滴定的锥形瓶应用标准溶液淌洗3遍。

七、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7.3 单元测验

1、NaOH标准溶液应用间接法配制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易潮解
B、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
C、易挥发
D、纯度低

2、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应使用( )。
A、自来水
B、去离子水
C、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
D、矿泉水

3、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属于( )物质。
A、弱酸性
B、强酸性
C、中性
D、两性

4、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使用前应于( )℃烘干1 h。
A、105~110
B、120±2
C、270~300
D、500~550

5、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标准溶液时,应滴定至微红色,并保持( )s不褪色。
A、10
B、20
C、30
D、60

6、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时应保留4位小数。

7、基准物KHC8H4O4中含有少量H2C8H4O4,会使NaOH溶液标定结果偏低。

八、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8.3 单元测验

1、铵盐中氮含量不能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原因是( )。
A、易分解
B、NH4+酸性过弱
C、NH4+酸性过强
D、具有刺激性

2、对甲醛溶液进行预处理时,应使用( )。
A、盐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3、取大样是为了使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 )。
A、重现性
B、稳定性
C、选择性
D、代表性

4、硫酸铵中氮含量可以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5、称取硫酸铵试样时可使用直接法。

九、解离平衡与沉淀反应

9.3 单元测验

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仅部分解离。
A、弱
B、强
C、所有
D、固体

2、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减小,解离常数(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3、配制SbCl3溶液时,应加入( )溶液抑制其水解。
A、盐酸
B、硫酸
C、磷酸
D、硝酸

4、往0.5mL0.1mol·L-1 NaCl和0.5mL0.05mol·L-1K2CrO4中逐滴加入0.1mol·L-1AgNO3,先出现( )沉淀。
A、白色
B、砖红色
C、黄色
D、不确定

5、缓冲溶液可以抵抗一切外加酸、碱的影响。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水属于两性物质。

十、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3 单元测验

1、1、以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H约为( )。 A. 3.9;B. 7.0;C. 5.1;D. 10.0
A、A
B、B
C、C
D、D

2、2、以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时,应选择( )为指示剂。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百里酚酞
A、A
B、B
C、C
D、D

3、3、基准物无水碳酸钠使用前应于( )℃灼烧至恒重。 A. 105~110;B. 120±2;C. 270~300;D. 500~550
A、A
B、B
C、C
D、D

4、1、酸式滴定管可用于盛装氧化性溶液。

5、2、盐酸标定实验中,加入大量洗涤水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十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1.3 单元测验

1、络合滴定中,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来配制标准溶液的原因是( )。
A、易分解
B、酸性过弱
C、酸性过强
D、溶解度过小

2、基准物碳酸钙应用( )来溶解。
A、盐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蒸馏水
D、苏打水

3、以碳酸钙标定EDTA标准溶液时,pH应控制在( )。
A、10
B、≥12
C、5.3
D、7

4、络合滴定终点时的颜色一般是( )的颜色。
A、金属离子与EDTA的络合物
B、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的络合物
C、指示剂本身
D、金属离子本身

5、络合滴定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6、配制钙离子溶液时,加入盐酸的量不会对络合滴定产生影响。

十二、水的硬度测定

12.3 单元测验

1、我国采用( )硬度单位制表达水的硬度。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测定水的总硬度时,pH应控制在( )。
A、10
B、≥10
C、≥12
D、12

3、水的硬度测定中,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掩蔽剂
D、解蔽剂

4、水的硬度测定中,标定EDTA标准溶液最适宜的基准物是( )。
A、ZnO
B、Cu
C、Pb
D、CaCO3

5、水的硬度测定中,移液管应用蒸馏水润洗3遍。

6、水的硬度测定中,需严格控制体系的pH值。

十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13.3 单元测验

1、硫酸亚铁的制备应在通风橱中小火水浴加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该气泡的主要成分为( )。 A. CO2;B. 空气;C. H2;D. O2
A、A
B、B
C、C
D、D

2、硫酸亚铁铵溶液要保持较强酸性的原因是( )。 A. 防止氧化;B. 防止水解;C. 防止还原;D. 防止分解
A、A
B、B
C、C
D、D

3、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测定硫酸亚铁铵含量时,加入磷酸溶液的作用是( )和有利于终点的观察。 A. 减小终点误差;B. 调节pH;C. 抑制水解;D. 消除干扰
A、A
B、B
C、C
D、D

4、若K2Cr2O7基准试剂若未经烘干处理,会使硫酸亚铁铵含量的测定结果( )。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确定
A、A
B、B
C、C
D、D

5、为得到干燥的硫酸亚铁铵产品,可将其置于表面皿内加热干燥。

6、K2Cr2O7标准溶液可使用直接法配制。

十四、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3 单元测验

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能采用直接法配制的原因不包括( )。 A. 易潮解;B. 易风化;C. 含有杂质;D. 含有结晶水
A、A
B、B
C、C
D、D

2、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加入少量碳酸钠;B.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C. 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D. 使用新煮沸 已冷却的蒸馏水
A、A
B、B
C、C
D、D

3、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应使用碘量瓶的原因是( )。 A. 防止溶液与空气接触;B. 防止碘的升华;C. 防止溶液溅出;D.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A、A
B、B
C、C
D、D

4、基准物重铬酸钾使用前应于( )℃干燥至恒重。 A. 105~110;B. 120±2;C. 270~300;D. 500~550
A、A
B、B
C、C
D、D

5、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的应加入过量的碘化钾。

6、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淀粉指示剂在滴定前加入和在临近终点时加入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十五、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15.3 单元测验

1、碘量法测定硫酸铜含量时,加入过量的KI的作用不包括( )。 A. 沉淀剂;B. 还原剂;C. 络合剂;D. 催化剂
A、A
B、B
C、C
D、D

2、碘量法测定硫酸铜含量时,应控制pH在3~4,可使用( )来调节。 A. 盐酸溶液;B. 硫酸溶液;C. 硝酸溶液;D. 草酸溶液
A、A
B、B
C、C
D、D

3、碘量法测定硫酸铜含量时,淀粉指示剂应在( )加入。 A. 滴定前;B. 出现浅黄色时;C.出现浅灰色时;D. 终点前任何时刻
A、A
B、B
C、C
D、D

4、盛装硫代硫酸钠溶液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5、碘量法测定硫酸铜含量时,应在酸化后立即加入KSCN,使CuI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以减少实验误差。

十六、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16.3 单元测验

1、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波长选择为510 nm,该光源属于( )。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荧光
A、A
B、B
C、C
D、D

2、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原理为( )。 A. 朗伯-比耳定律;B. 朗伯定律;C. 比耳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加入盐酸羟胺的作用是( )。 A. 氧化剂;B. 显色剂;C. 络合剂;D. 还原剂
A、A
B、B
C、C
D、D

4、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 A. 内标法;B. 标准加入法;C. 标准曲线法;D. 目视比色法
A、A
B、B
C、C
D、D

5、每次调节波长后,无需重新调“0”和调“100”。

6、如果试液测得的吸光度不在标准曲线范围之内,可使用外推法处理。

学习通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Ⅰ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主要是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等方面的实验操作。主要包括:

  • 1.无机化合物合成实验
  • 2.离子交换、蒸发结晶实验
  • 3.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实验
  • 4.无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

二、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是对化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质量分析等方面的实验操作。主要包括:

  • 1.酸碱滴定实验
  • 2.络合滴定实验
  • 3.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 4.重量法分析实验
  • 5.光度法分析实验

实验设备

在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有:

  • 1.分析天平
  • 2.滴定管、容量瓶、筒
  • 3.电磁加热器、热水浴、恒温槽
  • 4.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
  • 5.离心机、旋转蒸发仪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实验前需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并做好实验计划。
  • 2.实验操作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实验物品对人体造成伤害。
  • 3.实验操作时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
  • 4.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及时清洗实验设备,归还实验室物品,并将实验数据整理好,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实验目的:概括表述实验的目的。
  • 2.实验原理:简述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步骤。
  • 3.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数据列出。
  •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
  • 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说明实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实验总结

基础化学实验Ⅰ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因此,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实验内容,注重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及细节问题,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提交规范的实验报告。

学习通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Ⅰ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主要是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等方面的实验操作。主要包括:

  • 1.无机化合物合成实验
  • 2.离子交换、蒸发结晶实验
  • 3.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实验
  • 4.无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

二、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是对化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质量分析等方面的实验操作。主要包括:

  • 1.酸碱滴定实验
  • 2.络合滴定实验
  • 3.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 4.重量法分析实验
  • 5.光度法分析实验

实验设备

在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有:

  • 1.分析天平
  • 2.滴定管、容量瓶、筒
  • 3.电磁加热器、热水浴、恒温槽
  • 4.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
  • 5.离心机、旋转蒸发仪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实验前需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并做好实验计划。
  • 2.实验操作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实验物品对人体造成伤害。
  • 3.实验操作时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
  • 4.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及时清洗实验设备,归还实验室物品,并将实验数据整理好,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实验目的:概括表述实验的目的。
  • 2.实验原理:简述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步骤。
  • 3.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数据列出。
  •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
  • 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说明实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实验总结

基础化学实验Ⅰ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因此,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实验内容,注重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及细节问题,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提交规范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