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遗传学_11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优课联盟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17:43ė82205次浏览669条评论

尔雅遗传学_11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遗传的尔雅细胞学基础

单元测试2

1、玉米体细胞2n=20条染色体,遗传那么叶、学章习通胚乳、节答胚及花药壁细胞中的案学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0;30;20;20
B、完整20;30;10;10
C、答案10;20;20;20
D、尔雅20;20;20;20

2、遗传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40个精核和80个营养核。学章习通

3、节答10个大孢子母细胞可形成20个极核,案学20个助细胞和30个反足细胞。完整

4、答案?尔雅每个物种具有相对恒定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数目改变可导致生物发生遗传变异。

5、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H1,H2B、H3、H4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绪言

单元测试1

1、被人们誉为“遗传学之父”的是:
A、达尔文
B、拉马克
C、摩尔根
D、孟德尔

2、首次提出基因理论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麦克林托克
C、摩尔根
D、赖特

3、物种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
A、遗传
B、变异
C、选择
D、漂变

4、遗传学的重要作用包括:
A、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
B、提供生物进化的理论基础;
C、指导新品种选育;
D、治疗遗传疾病

5、遗传学研究的对像是遗传和变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3

1、有几种不同的mRNA可以编码氨基酸序列Met-Leu-His-Gly?
A、36;
B、44;
C、48;
D、100

2、如果DNA的一条链上(A+G)/(T+C)=0.6,那么互补链上的同一个比率也是0.6。

3、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不仅可以从DNA流向RNA,而且也可以由RNA流向DNA。

4、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和UGA。

5、DNA分子的每个螺旋的距离为3.4nm (34?),含10bp。

孟德尔遗传

单元测试4

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多少株?
A、10株
B、27株
C、270株
D、630株

2、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长形ⅹ圆形→595椭圆形; 长形ⅹ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 椭圆形ⅹ圆形→198椭圆形,202圆形; 椭圆形ⅹ椭圆形→58长形,121椭圆形,61圆形; 那么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镶嵌显性
D、互补作用

3、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一个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3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那么这个有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4、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那么其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合应为a1a2或 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或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

5、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单元测试5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连锁基因的交换与否完全由染色体的特征和基因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其它内外因素对交换没什么影响。

2、一种生物的连锁群数目总是同它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一致的。

3、实际双交换值越大,说明基因间交换的干扰就越小。

4、两亲本分别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组。

5、男人性染色体为XY型,女人为XX。X染色体上携带表现伴性遗传的基因,Y染色体上不携带基因。

基因突变

单元测试6

1、禾本科植物一般都分为有芒与无芒,糯与非糯,甜与非甜的性状表现,这是基因突变的平行性决定的。即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发生类似的突变。

2、由显性突变产生的芽变,突变当代即可表现出来,如果是有利的性状,则可通过对芽变枝条进行扦插育成优良品种。

3、基因突变产生的频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且受辐射强度的影响。

4、正突变与反突变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多数情况下正突变率总是大于反突变率。

5、诱发基因突变的紫外线最有效波长是280nm,因为这是DNA最易吸收的波长。

染色体结构变异

单元测试7

1、染色体的折断重接会产生各种畸变染色体,主要是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

2、倒位是细胞内染色体片段的转移。

3、倒位的遗传效应之一是抑制倒位圈内外染色单体的交换,降低重组率。

4、相互易位杂合体会产生败育的花粉,其原因是在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后期I的相邻式分离,会形成和倒位杂合体相同的重复-缺失染色体。

5、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原因是相互易位的染色体一个很短、一个很长,短的容易丢失。

染色体数目变异

单元测试8

1、一个二倍体的配子(AA)同该物种正常的单倍体配子(A)结合,其后代是:
A、异源三倍体
B、完全可育的
C、由于三价体的随机分离而导致高度不育
D、由于染色体缺乏同源性而是完全不育的
E、异源四倍体

2、用“A”代表某植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设一个体是AAA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个体形态肯定大于二倍体
B、该个体的某些器官可能大于它的二倍体植株的相应器官
C、这是整倍体的一个例子
D、由于不正常的染色体分离,育性可能有某些退化
E、这也是一个四体的例子

3、一个显性三体杂合体与隐性双体杂交,后代呈现1:1的显隐性分离。说明该三体是个复式三体,并且该基因距离着丝粒较远。

4、水稻未加倍的花粉植株是单倍体,其实也是一倍体。

5、同源四倍体和四体的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均可以形成四价体。

数量性状的遗传

单元测试9

1、水稻品种间杂交的后代,估算环境方差时不能用:
A、
B、
C、
D、

2、遗传率高可说明环境对表型值变异的影响较基因型对表型值变异的影响小,因而所选到的变异,遗传到后代的可能性大。

3、性状差距大的两亲本的杂种后代,一般表现有较低的遗传力。

4、

5、在数量性状遗传中,基因型方差可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加性方差、显性方差和上位性方差。其中加性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变量,它可以在上下代间稳定传递。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单元测试10

1、

2、双亲的亲缘关系、生态类型、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双亲间杂种优势越小。

3、杂种优势的强弱是由遗传因素单独决定的。

4、显性假说主要强调的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5、纯系学说是由约翰逊首先提出来的。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单元测试11

1、

2、

3、转化与转导不同之处,在于转化是以噬菌体为媒介。

4、利用普遍性转导可以测定细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5、每个细菌细胞繁殖的子细胞集合成群,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或克隆,原则上每个菌落有共同的遗传组成。

细胞质遗传

单元测试12

1、用基因型为dd的左旋椎实螺作母本与基因型为Dd的右旋椎实螺父本交配,后代中出现右旋和左旋比例相等的两种个体。

2、mtDNA是叶绿体DNA,ctDNA是线粒体DNA。

3、

4、如果某一雄性不育材料,经与许多品种杂交,仍找不到其保持系,那么这个雄性不育材料很可能是核不育型。

5、在玉米中,配子体雄性不育类型的育性杂合体(Rr)与易位杂合体的半不育表现形式是相同的。

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13

1、重组DNA就是利用不同生物来源的DNA拼接的杂种DNA分子。

2、农杆菌是一种含有质粒的细菌,其质粒能用作载体将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

3、PCR反应混合液由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三种成分组成。

4、基因枪法的优点是无宿主限制,可以对任何基因型材料进行转化。

5、转基因生物分子检测的方法有PCR检测、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其中Western杂交是检测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是否表达。

基因组学

单元测试14

1、N值是指生物体所含有的DNA总量。

2、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因组计划。进行基因组计划大体可分为5步:即①构建基因组的遗传图谱;②构建基因组的物理图谱;③测定基因组DNA的全部序列;④构建基因组的转录本图谱;⑤分析基因组的功能。

3、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构建主要有4种途径,即限制酶作图、基于克隆的基因组作图、荧光标记原位杂交和顺序标签位点。

4、基因组测序策略包括鸟枪法测序和克隆重叠群法。克隆重叠群法的优点是速度快、简单易行、成本低,而鸟枪法测序更准确,但成本高。

5、目前常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标记是分子标记,如SSR、SNP和RFLP等。

基因表达的调控

单元测试15

1、真核生物多数基因的表达调控发生在DNA水平。

2、重叠基因是指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3、酵母半乳糖代谢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与细菌中的lac操纵元相似,加入半乳糖后,基因不表达;无半乳糖时,mRNA浓度迅速增加。

4、色氨酸操纵元中,有色氨酸时,转录进行;无色氨酸时,转录阻止。

5、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以负调控为主, 真核生物中则主要是正调控机制。

遗传与发育

单元测试16

1、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的核再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2个子核。其中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稀疏的一端,发育成生殖核;另一个移到细胞质浓稠的一端,发育成营养核。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起决定性作用,细胞质不影响发育过程。

3、生物个体的发育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4、果蝇的触角足突变,能够使果蝇头上触角部位长出足来。这种足与正常的足形态相同,但生长的位置却完全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同形异位现象。

5、个体发育阶段性的转变与基因表达关系不大。

群体遗传与进化

单元测试17

1、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一代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2、一个AA的群体,每代都有含a的花粉散落进来。经过若干代后,aa出现的频率为4%,那么a的频率占8%。

3、由于抽样留种所造成的误差,改变了原群体的基因频率,这是迁移。

4、渐变式形成物种的方式是先形成亚种,然后进一步逐渐累积变异而形成新种。

5、遗传学中所谓的群体实质上就是孟德尔群体。

遗传学第四期期末考试题

遗传学第五期期末考试

1、柑橘类常见一籽多胚现象。其中一个胚由正常受精发育而得,而其余的胚属于:
A、营养的无融合生殖
B、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C、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D、不定胚

2、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的臂比_______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大于或小于

3、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与高等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先产生雌雄配子体,然后经有丝分裂产生精子和卵子
B、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大孢子,只有一个能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
C、孢子体世代发达而配子体世代不发达
D、减数分裂过程是否存在二分体阶段

4、水稻是:
A、异花授粉作物
B、自花授粉作物
C、常异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作物

5、V形染色体的臂比_______ 棒状染色体。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大于或小于

6、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粒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
A、AB和Ab
B、Aa和Bb
C、AB和AB
D、Aa和Aa

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A、前期Ⅰ
B、后期Ⅰ
C、前期Ⅱ
D、后期Ⅱ

8、没有进行减数分裂的胚囊形成孢子体的生殖方式是:
A、孤雌生殖
B、孤雄生殖
C、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D、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9、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的复合物叫做:
A、染色体
B、染色单体
C、染色质
D、染色线

10、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那么以下各组织:叶、根、胚乳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20、20、30、10
B、20、40、30、10
C、10、10、30、20
D、20、20、20、10

11、DNA在染色质中约占重量的:
A、30%~ 40%
B、60%~70%
C、50%
D、0.1%~0.2%

12、任何一条DNA双链中碱基的比例为:
A、(A+T)/(G+C) =1
B、AT/GC=1
C、(A+G)/(C+T)=1
D、(A+G)/TC=1

13、由 DNA 链 GCGTCGAAAATT 转录的 mRNA 为:
A、ATAUTACCCCUU
B、TATUATGGGGUU
C、CGCAGGTTTTAA
D、CGCAGCUUUUAA

14、下列哪个实际上不直接参加多肽链的合成过程:
A、DNA
B、tRNA
C、mRNA
D、rRNA

15、核酸的构成单元是:
A、DNA
B、RNA
C、碱基
D、核苷酸

16、编码一条完整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单位最接近:
A、一个反密码子
B、一个启动子
C、一个基因
D、一个密码子

17、DNA复制时,先合成一小段RNA,然后DNA聚合酶才开始起作用,这种RNA称为:
A、mRNA
B、tRNA
C、rRNA
D、引物 RNA

18、按照独立分配规律的理论推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黄圆 ′ 绿皱的F1 (YyRr)植株自交产生的F2种子中,纯合的黄、皱表现型个体应占的比例是:
A、1/16
B、2/16
C、3/16
D、4/16

19、一对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一生下后即被分开抚养,他们20岁时接受智力测验,结果二者成绩截然不同。这表明智力是:
A、受基因高度控制的
B、显著受环境的影响
C、二者遗传上不同
D、上述叙述都不对

20、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双亲的中间类型,则这对性状间表现:
A、假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完全显性

21、F2可产生9:6:1分离比例的基因互作方式是:
A、互补作用
B、积加作用
C、重叠作用
D、抑制作用

22、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2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多少株?
A、20株
B、27株
C、540株
D、270株

23、已知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与B,b,并具有互作关系。如果基因型、表现型如下: 基因型 表现型 A_B _ 甲性状 A_bb 乙性状 aaB_ 乙性状 若aabb表现乙性状,则基因A对B的作用为:
A、互补作用
B、积加作用
C、重叠作用
D、抑制作用

24、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两对是独立遗传的(Aa和Bb),有3对是完全连锁的(EFG/efg)。现有5对基因全是杂合的植物个体自交,子代中显性纯合体的比例是:
A、3/64
B、1/64
C、9/64
D、27/64

25、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B相距20个遗传单位,则Ab/aB产生的ab配子比例为:
A、0.10
B、0.40
C、0.20
D、0.05

26、在(abc)/(ABC)′(abc)/(abc)的杂交中,后代个体数最少的类别是(abC)/(abc)和(ABc)/(abc),括号表示基因次序未定,这三个基因的正确顺序是:
A、ABC
B、BAC
C、ACB
D、不能确定

27、一男性与一女性都感染由一显性性连锁基因决定的抗VD软骨病,他们的所有女儿都是感病的,但有一些儿子不感病,那么双亲的可能基因型为:
A、二者都是纯合的
B、母亲是杂合的
C、母亲是纯合的
D、这是不可能的

28、果蝇中编码白眼的基因是一连锁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其显性等位基因为红眼。一杂合红眼雌蝇与一白眼雄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所有都是红眼
B、③ 1/4红眼雄性和1/4白眼雄性;1/4红眼雌性和1/4白眼雌性
C、②所有雄性都是白眼;所有雌性都是红眼
D、以上②和③

29、已知a与b的图距为 20个遗传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A、2%
B、1%
C、4%
D、难以确定

30、在(abc)/(ABC) ×(abc/abc)的杂交中,后代个体数量少的类别是(aBc)/(abc)和(AbC)/(abc),括号表示基因次序未定,这三个基因的正确顺序是:
A、ABC
B、BAC
C、ACB
D、不能确定

31、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B相距10个遗传单位, 则AB/ab产生的AB配子比例为:
A、0.05
B、0.10
C、0.20
D、0.45

32、一条X染色体上有隐性致死突变的___________ 果蝇不能成活。
A、雌
B、雄
C、雌或雄
D、无法确定

33、祖父和父亲都是O血型,则祖母的血型必定是:
A、O型
B、AB型
C、A或B
D、O或A或B

34、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之比是:
A、干扰系数
B、相关系数
C、符合系数
D、繁殖系数

35、子女们的血型全为 A 或 B,已知父亲的血型是某纯合类型, 则母亲的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
A、
B、
C、
D、

3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A、XY型
B、XO型
C、ZW型
D、都不是

37、基因a、b、c、d位于某物种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测得的交换值分别为:a与c 40%,a与d 25%,b与d 5%,b与c 10%,则这四个基因在染色体上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acbd
B、acdb
C、adbc
D、abdc

38、下列哪个是腺嘌呤的碱基类似物?
A、2 ?氨基嘌呤
B、5 ?溴尿嘧啶
C、5 ?溴脱氧尿核苷
D、4 ?氟尿嘧啶

39、用某种射线处理一批青椒种子,目的是在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异个体,一般在______ 代选择效率较高。
A、F2
B、M1
C、M2
D、M3

40、下列哪个是尿嘧啶的碱基类似物?
A、2?氨基嘌呤
B、5?溴尿嘧啶
C、5?溴脱氧尿核苷
D、4?氟尿嘧啶

41、在DNA暗修复中,不直接参与的酶是:
A、内切酶
B、光复合酶
C、DNA聚合酶
D、连接酶

42、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B、不能翻译
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

43、复制后修复又称为:
A、重组修复
B、切除修复
C、光修复
D、直接修复

44、下列遗传密码中,作为起始密码的是:
A、UAA
B、UAG
C、AUG
D、CUG

45、S1、S2、S3、S4为烟草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则S1S2×S3S4可得到_____种基因型的种子。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46、下面哪种波长最能有效的诱发基因突变:
A、2600μm
B、260nm
C、280μm
D、280?

47、一些染色体畸变可用来控制害虫。通常使用的染色体畸变为:
A、易位
B、倒位
C、缺失
D、重复

48、产生含有异源重复 - 缺失染色体的不育配子的个体是:
A、缺失杂合体
B、重复杂合体
C、易位杂合体
D、臂间倒位杂合体
E、臂内倒位杂合体

49、一些染色体畸变可用来疏花疏果。通常使用的染色体畸变为:
A、易位
B、倒位
C、缺失
D、重复

50、能够产生后期桥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是:
A、中间缺失杂合体
B、重复杂合体
C、臂内倒位杂合体
D、臂间倒位杂合体

51、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子代中将有哪一种比例的易位纯合体:
A、15%
B、25%
C、50%
D、100%

52、相互易位,
A、在雄性个体中不会发生
B、在减数分裂后期I形成无着丝点片段
C、在动物细胞中不会发生
D、能引起染色体片段的移位而产生新的连锁群

53、玉米型易位杂合体最显著的效应是:
A、改变基因的数目
B、保持原有基因序列
C、半不育
D、全不育

54、同源四倍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后期I的分离方式多是:
A、2/2
B、3/1
C、2/1
D、1/1

55、同源多倍体是:
A、只具一个物种染色体组的多倍体
B、具有来自不同物种的非同源染色体的多倍体
C、正常配子结合形成的多倍体
D、上述都不对

56、某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7,一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形成三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一些形成两个二价体和一个三价体,则该植株为:
A、单体
B、三体
C、四体
D、缺体

57、同源四倍体马铃薯(2n=48)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
A、24个单价体
B、12个二价体
C、6个四价体
D、24个二价体

58、表现隐性的单体1B与表现显性的双体杂交,测定小麦Q基因是否在1B染色体上。若有以下表现,即可确定Q不在1B染色体上:
A、F1为显性
B、F2为隐性
C、F1分离
D、F1为显性,F2表现正常显隐性分离比3:1

59、烟草(2n = 4x = 48,TTSS)的一单体与美花烟草(2n = 2x = 24,SS)杂交,染色体数为35条的后代形成 11二价体和13 单价体,则该单体属于
A、S 染色体组
B、T 染色体组
C、S 、T染色体组都不对
D、不能判断

60、三体在后期I的分离方式多是:
A、2/2
B、3/1
C、2/1
D、1/1

61、对一种特定基因(A/a)来说,一个同源四倍体核的可能基因型种类为:
A、4
B、5
C、6
D、8

62、水稻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
A、10个单价体
B、10个二价体
C、12个单价体
D、12个二价体

63、植物育种试验田地力均匀,管理一致,其结果将
A、降低遗传率
B、提高遗传率
C、不影响遗传率
D、改变遗传率

64、玉米自交系甲株高 1.5 m,自交系乙株高1.7 m,F1平均2.0 m,则这里F1表现多基因的
A、完全加性效应
B、部分显性效应
C、完全显性效应
D、超显性效应

65、高粱自交系甲株高 1.6 m,自交系乙株高2.4 m,F1平均2.2 m,则这里F1表 现多基因的
A、加性效应
B、部分显性效应
C、完全显性效应
D、超显性效应

66、水稻品种间杂交的后代,估算总方差时可用
A、
B、
C、
D、

67、小麦品种的原种,具有纯合、一致的基因型, 故其遗传方差为
A、零
B、100%
C、50%
D、不确定

68、就一个特定性状来说,遗传上广泛分离的群体表现出:
A、低遗传率
B、高遗传率
C、无遗传率
D、上述都不对

69、水稻品种甲,在6月1 日后38天成熟,品种乙在6月1日后28天成熟,其 F1在6月1日后33天成熟。这里F1表现多基因的:
A、加性效应
B、完全显性效应
C、部分显性效应
D、超显性应

70、某性状在以下群体中,遗传率必定为零:
A、基因型一致的
B、基因型不一致的
C、基因型纯合的
D、基因型杂合的

71、按多基因假说,
A、各个基因的效应相等
B、各基因作用是累加的
C、各等位基因间无连锁
D、上述叙述都对

72、下列群体中不能用于估算环境方差:
A、
B、
C、
D、

73、假如一个性状是呈数量遗传的,但遗传力等于零,那么它:
A、确实是不遗传的
B、可能是在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中观察到的
C、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D、是一种没有基因参与的表现型

74、在研究中使用广泛杂交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遗传变异
B、确定所研究的物种的不亲和性
C、改良野生种
D、以上三种都不是

75、植物杂种优势的固定的途径是:
A、无性繁殖
B、无融合生殖
C、人工种子
D、上述都对

76、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的供体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的染色体组,此过程称为:
A、接合
B、性导
C、转导
D、转化

77、用U型管实验可将下列种类相互区分开:
A、转化、接合、性导
B、接合、转导、性导
C、转化、接合、转导
D、转化、转染、转导

78、在转化中,
A、受体细胞获得完整的DNA
B、受体细胞获得DNA片段
C、新获得的DNA 转录,然后分解
D、DNA以两种方式被转移

79、携带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用下列何种表示:
A、
B、
C、
D、

80、以质粒为载体,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中的途径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转染

81、携带一个整合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用下列何种表示:
A、
B、
C、
D、

82、
A、基本培养基加叠氮化钠
B、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
C、基本培养基加亮氨酸
D、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和叠氮化钠

83、影响玉米T型不育系不育的原因:
A、易位杂合体
B、同源三倍体染色体分离的不均衡性
C、无配对的同源染色体而导致染色体分离的紊乱
D、质核互作的孢子体不育基因

84、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株,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却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
A、A×B的后代连续自交
B、B×A的后代连续自交
C、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
D、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

85、
A、母性遗传、核遗传、母性影响
B、核遗传、母性遗传、母性影响
C、核遗传、母性影响、伴性遗传
D、核遗传、伴性遗传、母性影响

86、通过以下哪种处理,使细菌细胞的通透性提高,容易摄取质粒。
A、加热
B、氯化钙
C、碱
D、超声波

87、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个体发育分成不同阶段,不同的发育阶段由相应的基因控制
B、各个发育阶段随机地发生
C、生物体各部分细胞均有同一种基因在表达
D、每个细胞的全部基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始终一贯地表达

88、控制人血红蛋白肽链的五种基因,哪一种在人的一生中都有活性。
A、Hbα
B、Hbβ
C、Hbγ
D、Hbd
E、Hbε

89、下面是四个不同群体的基因型频率,问哪个群体是平衡的?
A、0.36AA 0.48Aa 0.16aa
B、0.25AA 0.71Aa 0.04aa
C、0.64AA 0.20Aa 0.16aa
D、0.64AA 0.32Aa 0.08aa

90、人类会卷舌是由显性基因R控制的,不会卷舌是其隐性等位基因 r决定的。在一个群体中,会卷舌和不会卷舌者分别为412名和235名,则r基因频率是:
A、0.70
B、0.60
C、0.50
D、0.40

91、PTC辨味能力由显性基因T控制,无辨味能力是其隐性等位基因t。在一个有647人的群体中,412名为辨味能力者,则辨味能力者中杂合辨味能力者的比率大致为:
A、0.75
B、0.48
C、0.16
D、0.04

92、PTC 辨味能力由显性基因T 控制,无辨味能力是其隐性等位基因 t。在一个群体中,辨味能力者和无辨味能力者分别为412名和235名,则T 基因频率是:
A、0.70
B、0.60
C、0.50
D、0.40

93、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卷缩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可以计数的染色体。

94、杂合体Aa,有丝分裂后期,A和a基因分别随染色体走向两极。

95、小孢子的核,有丝分裂后形成两个子核,一个移到细胞质稠密的一端,发育成营养核;另一个移到细胞的另一端,发育成生殖核。

96、玉米杂合体 Aa 的一个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 个大孢子,含A 或a 的各占一半;而形成胚囊时,每个胚囊的 8 个核都含 A 基因或 8 个核都含 a 基因。

97、甘薯通常进行无性繁殖,它一旦进行有性生殖,则子代表现分离。

98、染色体的臂比,指短臂/长臂的比值。

99、染色质在间期的G1期是单线的,而在G2期是双线的。

100、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样的一对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101、普通小麦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处为21条染色体。

102、玉米性母细胞分裂中期II排列在赤道板上为10个二价体。

103、DNA复制开始时需要引物,这个引物就是一小段单链RNA。

104、在染色体复制期间,DNA聚合酶负责合成DNA。

105、目前发现的RNA只有mRNA、tRNA、rRNA三种。

106、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不仅可以从DNA流向RNA,而且也可由RNA流向DNA。

107、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的各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DNA 双链盘绕在它上面。

108、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所阐述的是基因的两个基本属性:自我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109、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

110、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个基因;除少数较低等真核生物外,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1个基因。

111、在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中,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分布在核小体和连接丝中。

112、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是多起点的,原核生物则是单起点的。

113、RNA合成时,只有一条DNA链被用作模板;DNA合成时,两条链分别用作模板。

114、DNA合成时,原核生物所需的RNA引物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真核生物短。

115、在某些生物中RNA也是一种遗传物质。

116、DNA复制从起点开始,沿着模板链的5’到3’进行延伸。

117、真核生物DNA的合成只是在S期进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进行DNA合成。

118、DNA合成时,只有一条DNA链被用作模板;RNA合成时,两条链分别用作模板。

119、B血型的男人与O血型的女人婚配可能有O血型的孩子。

120、纯合体即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特定性状的等位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

121、显性上位性是基因内互作的表现形式。

122、根据表现型能够确定一个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123、两个具有某一隐性性状的亲本,其后代有可能不表现该隐性性状。

124、两个具有某一显性性状的亲本,其后代有可能表现为隐性性状。

125、共显性是基因间互作的表现形式。

126、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完全相同。

127、设某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DdFFggHh,且这些基因均为独立遗传,则其形成32种配子。

128、多因一效指多个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129、返祖现象是指隔若干代以后,出现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130、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具有复等位基因的性状。

131、人类镰刀形贫血病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

132、一个三基因的杂合体被测交后,产生八种表现型,其中有四类比例值,每两种表现型比例一样,因此可断定这三对基因连锁。

133、具有两对杂合基因的杂种自交,产生的四种表型后代群体内双隐性个体所占的比率为6.25%,这是连锁遗传。

134、男人性染色体为XY型,女人为XX。X染色体上携带表现伴性遗传的基因,Y染色体上虽然携带基因但不呈伴性遗传。

135、不论是在独立遗传中还是在连锁遗传中,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总是与被测个体所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一致的。

136、具有两对杂合基因的杂种自交,产生四种表型,且比例相等,则这两对基因一定是独立遗传的。

137、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核型为XXY,通常表现男性不育。

138、在一个具有两对杂合基因的测交群体内,两种新类型个体的比例为 10%,这是连锁遗传。

139、

140、如果基因间无干扰,那么符合系数一定为零。

141、相邻基因之间比距离较远的基因之间的连锁程度小。

142、两个基因若完全连锁,则它们始终一起遗传给后代。

143、如果所涉及的染色体片段较长,则用重组率估算交换值往往偏低。

144、人类特纳综合征患者,其染色体数为45条。

145、细菌染色体中的自发突变不能产生抗生素抗性。

146、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是可以发生的。

147、DNA分子链上发生碱基转换可能导致新的氨基酸的形成。

148、在一个突变过程中,一对额外的核苷酸插入DNA内,产生的蛋白中,插入部位以后的大部分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149、基因突变是可逆的,但多数情况下正突变率与反突变率相当。

150、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大都属于大突变,而控制数量性状基因的突变大都属于微突变。

151、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入赖氨酸后能生长的细菌是赖氨酸缺陷型。

152、化学诱变可以产生定向变异。

153、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154、同一突变可以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间重复发生。

155、突变重演性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156、玉米杂种植株呈现株内花粉育性50%可育和50%不育,这一定是相互易位造成的。

157、易位杂合体都表现半不育。

158、凡是缺失杂合体均是株内花粉育性分离株。

159、因为倒位杂合体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是不育的,所以倒位杂合体测交将得不到重组型个体。

160、倒位区段涉及着丝粒是臂间倒位,不涉及则是臂内倒位。

161、臂间倒位杂合体会形成部分不育的配子,败育配子含有缺失或重复缺失染色体。

162、若仅是某条染色体片段插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内,这是简单易位,也叫“转移”。

163、缺失和倒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而重复和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64、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重复和倒位杂合体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前期I都可以形成瘤形或环形的突起。

165、据研究,在辐射诱变中,凡是要求染色体折断1次就能出现的结构变异,它们的出现频率与辐射剂量的平方呈正比。

166、当一个基因与着丝粒完全连锁时,位于姊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能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不管四价体形成的频率高低。

167、异源四倍体的“萝卜甘蓝”(Karpechenko,1927)是远缘杂种经体细胞染色体人工加倍后产生的。

168、当一个基因与着丝粒距离较近时,位于姊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能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

169、某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7,减数分裂时所有花粉母细胞都呈现三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则该植株为单体。

170、非整倍体中的亚倍体不可能在二倍体的群体中出现。

171、每种生物的连锁群的数目等于其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

172、植物中同源三倍体通常是不育的,而同源四倍体则有较高的育性。

173、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单价体容易丢失,所以单体产生的n - 1配子多于n配子。

174、自花授粉的四倍体植物比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子代隐性表型的频率高。

175、某普通小麦染色体数是40,则说明该小麦变异类型为缺体。

176、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逐渐趋于纯合,杂合体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最终不会消失。

177、在小麦品种间杂交的F2中,表型值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小的性状,其遗传率较高。

178、超亲遗传现象就是无显隐性关系的多基因互补。

179、遗传率高可说明环境对表型值变异的影响较基因型对表型值变异的影响小, 因而所选到的变异,遗传到后代的可能性大。

180、遗传力(率)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对自花授粉植物来说,它因杂种世代推移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181、

182、采用同一性状,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获得的数据估算遗传力,即使是用不同方法其值一定相同。

183、

184、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叫遗传传递力,也称遗传力。根据该定义,一个纯系的遗传力最大,等于1。

185、杂合体通过与轮回亲本连续杂交,后代群体逐渐趋于纯合,杂合体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消失。

186、

187、杂种优势的强弱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188、

189、自交和回交属典型的近交,在基因型纯合进度上回交大于自交。

190、轮回亲本在杂交中主要是提供细胞组成的细胞质部分,它常被用作父本。

191、通常情况下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比品种间的杂种优势要小。

192、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而加入精氨酸后能正常生长的链包霉是丧失合成精氨酸能力的突变体。

193、大肠杆菌两个互补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间的接合是原养型细胞出现的原因之一。

194、侵染细菌的病毒,又称为噬菌体。

195、细菌染色体中的自发突变可以产生抗药性。

196、细菌实现遗传物质重组时,转化是吸收裸露的噬菌体DNA分子,转导是获取噬菌体颗粒。

197、细菌的接合在两个菌株间直接接触时才能实现。

198、

199、

200、部分二倍体中发生偶数次交换,才能产生遗传的重组体。

201、质核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植株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的基因型无关。

202、细胞质基因组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不分离。

203、草履虫的放毒性能否稳定遗传取决于卡巴粒能否产生毒素,而与草履虫核基因K无关。

204、性母细胞在形成配子时,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都呈现均等分离。

205、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核不育型均受隐性基因所控制。

206、到目前为止,发现的mtDNA都是环状的。

207、植物雄性不育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核不育、细胞质不育和质核互作不育。

208、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恢复基因只能恢复一种不育基因的育性。

209、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细胞质遗传相似,都是由细胞质基因组决定的。

210、两个基因型都是Kk的草履虫接合,后代群体中的个体基因型有KK和kk两种不同类型。

211、为将一优良品种( 系)转育成不育系,可先将其与已有的不育系杂交,然后再与不育系连续回交即可。

212、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表现的现象称母性遗传。

213、植物杂种优势常利用三系配套,这三系是恢复系、不育系、保持系。

21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良某一品种的某一性状。

215、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地识别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且酶切后均产生黏性末端。

216、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使人们得以对DNA 作详细研究,因为利用这种酶能够进行DNA 分子操作,并且不用切断DNA分子。

217、PCR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依次为变性、延伸、复性。

218、PCR反应的主要体系包括Taq酶、模板DNA、一对引物和dNTP。

219、反转录酶可以用RNA为模板,合成cDNA。

220、目前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受体细胞的两种最常用方法是鸟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

221、常用Northern杂交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整合到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上。

222、载体是指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常用载体类型主要有细菌质粒、噬菌体或病毒、黏粒载体、细菌/酵母菌人工染色体。

223、C值悖理指物种的C值和它的进化复杂性之间无严格对应关系的现象。

224、N值悖理指复杂性不同的生物种属所具有的基因数目与其生物结构的复杂性不成比例的现象。

225、功能基因组学指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研究基因组功能表达的科学。

226、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227、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仅发生在转录水平。

22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生在多个水平,但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229、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必须与一系列转录因子结合,才能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起始转录。

230、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以正调控为主, 真核生物中则主要是负调控机制。

231、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是功能单位,但不是最小的结构单位。

232、负调控是指存在细胞中的阻遏物阻止转录过程的调控。当阻遏蛋白和DNA上特异位点结合时阻止转录,当阻遏物被除去后转录才能启动。

233、正调控指调节蛋白和DNA以及RNA聚合酶相互作用来阻止转录。

234、乳糖操纵元模型中,当有乳糖时,其可作为诱导物与阻遏蛋白结合,改变阻遏蛋白的构象,从而使得阻遏蛋白可结合操纵子O,阻止转录。

235、乳糖操纵元模型中,当无乳糖时,阻遏蛋白可结合操纵子O,从而阻止转录。

236、色氨酸操纵元模型中,当细胞中的色氨酸不足时,无辐基阻遏物的三维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能与操纵子结合,进行转录。

237、色氨酸操纵元模型中,当细胞中的色氨酸浓度较高时,有些色氨酸分子可以与无辐基阻遏物结合,使其空间构型发生变化而成为有活性的阻遏物,结合在操纵子区域,进行转录。

238、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是多层次的,包括染色质水平、DNA水平、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调控。同原核生物一样,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主要的调控方式。

239、在酵母半乳糖代谢中,无半乳糖时,mRNA浓度迅速增加1000倍;加入半乳糖后,基因不表达。

240、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现型的现象。

241、植物中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中,只有一个能够继续分裂发育,是因为这个大孢子所处的环境细胞质较稠密。

242、在伞藻中,子实体的形状是由mRNA决定的,这种mRNA是在子实体中合成的。

243、细胞黏菌的发育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这主要是由于阶段性专一酶决定的。

244、生物个体的发育,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245、个体发育的阶段性遵循其预定的方向和模式,这是由个体的基因型所决定的。

246、高等植物发育中基因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受到精确控制的。

247、到目前为止,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已有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尚无实验证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48、一个AA的群体,混杂进来 4% 的Aa个体,则a基因频率的变化是0.04。

249、哈德 - 魏伯格定律是指在一平衡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保持不变。

250、在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群体能保持一个恒定的基因库。

251、对于一个隔离群体来说,个体的迁入或迁出都将改变该群体的遗传平衡。

252、在一个平衡群体中,其基因频率保持不变,但其基因型频率是变化的。

253、群体是指相互有交配关系的个体所构成的有机集合体,又叫孟德尔群体。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可以是一个物种。

254、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座的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255、一个群体越大,遗传漂变的作用也越大。

256、棉属中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非洲棉等物种是通过渐变式方式形成的。

学习通遗传学_11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基因传递和变异规律,以及基因对遗传信息的控制和调节。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指基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的环境下,表达水平和表达方式的调节。其中包括:

  • 启动子调控
  • 转录后调控
  • 蛋白质后翻译调控

启动子调控是指在基因转录过程中,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等现象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显著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转录后调控是指RNA分子在转录后发生的修饰和调节。其中包括RNA剪接、RNA修饰、RNA定位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影响RNA的稳定性、可识别性和翻译效率。

蛋白质后翻译调控是指蛋白质合成后的修饰和调节。其中包括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定位和分解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寿命。

遗传变异与疾病

遗传变异是遗传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基因在不同个体之间发生的变异现象及其对表型的影响。

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 单基因遗传变异
  • 多基因遗传变异

单基因遗传变异通常会导致明显的表型变化,如先天性遗传疾病、某些身体特征的产生等。而多基因遗传变异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表型变化,但是可以影响个体对某些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遗传变异与疾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遗传变异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发生。例如,红细胞病、先天性耳聋、囊性纤维化等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是一种专业的遗传服务,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有关遗传疾病和遗传风险的咨询服务。

遗传咨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家族遗传情况的收集和分析
  • 遗传疾病的风险评估
  • 遗传测试的建议和解读
  • 遗传咨询的伦理、法律问题的讲解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生。同时,遗传咨询也可以为生育规划提供参考,降低生育风险。

结语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的生命健康、生物多样性、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遗传学的应用和研究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