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机械设计_32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建筑类习题2024-05-19 05:48:4041146抢沙发
超星机械设计_32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摘要: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第二章 单元测试1、《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内容只限于___________。A、专用零件和部件B、在高速、高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 ...

超星机械设计_32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超星《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机械内容只限于___________。
A、设计专用零件和部件
B、章节在高速、答案高压、学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通课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件
C、在普通工作条件下工作的后作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部件
D、标准化的业答零件和部件

2、下列8种机械零件:螺旋千斤顶中的超星螺杆,机床的机械地脚螺栓,车床的设计顶尖,减速器中的章节齿轮,拖拉机发动机的答案气缸盖螺栓,船舶推进器上的学习多环推力轴承,领式破碎机上的V带轮,多气缸内燃机曲柄轴上的盘形飞轮。其中有_____是通用零件。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下列8 种机械零件:涡轮的叶片,飞机的螺旋桨,往复式内燃机的曲轴,拖拉机发动机的气门弹簧,起重机的起重吊钩,火车车轮,自行车的链条,纺织机的纱锭。其中有______是专用零件。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下列四种叙述中________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
D、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5、变应力特性可用、、、、,等五个参数中的任意______来描述。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6、零件的工作安全 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C、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

7、机械零件的强度条件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
A、或
B、或
C、或
D、或

8、直径d= I8mm的等截面直杆,杆长为80受静拉力F一36kN,杆材料的屈服点。= 270MPa,取许用安全系数[S,) =1.8, 则该杆的强度_________。
A、不足
B、刚好满足要求
C、足够
D、不能确定

9、一零件用45钢制成,工作时受静拉力,危险戴面处的最大应力=160MPa,材料的屈服点= 360MPa,硬度20HBS许用拉应力 =225MPa,则该零件的许用安全系数 =__。
A、1.13
B、1.25
C、1.60
D、2

10、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 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______。
A、屈服点
B、疲劳极限
C、强度极限
D、弹性极限

11、铸铁与钢是以它们碳的质量分数的高低来区分的,一般以碳的质量分数高于_____者为铸铁,低于此值为钢。
A、2%
B、2.5%
C、3%
D、3.5%

12、中碳钢碳的质量分数通常为________。
A、0.1%~ 0.25%
B、0.25% ~ 0.60%
C、0.60%~ 0.80%
D、0.80%~ 1.0%

13、碳素钢的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则_____________。
A、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B、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均越高
C、材料的强度越低,硬度越高
D、材料的强度越低,塑性越高

14、碳钢与合金钢是按___________来区分的。
A、用途不同
B、材料的强度
C、材料的塑形
D、材料的化学成分

15、在高温下, 钢材性能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
A、强度降低而硬度增加
B、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
C、强度和塑性均降低
D、强度和塑性均增加

16、下面哪种失效形式是强度不足引起的?
A、皮带打滑
B、轴断裂
C、轮齿点蚀
D、自行车掉链子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45钢的持久疲劳极限=270MPa,设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9,应力循环基数次,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次时,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为 MPa。
A、539
B、135
C、175
D、417

2、有一根阶梯轴,用45钢制造,截面变化处过渡圆角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1.58,表面质量系数=0.82,尺寸系数=0.68,则其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 。
A、0.35
B、0.88
C、1.14
D、2.54

3、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 。
A、增高
B、不变
C、降低
D、以上都不对

4、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 。
A、较高
B、较低
C、相同
D、以上都不对

5、零件表面经淬火、渗氮、喷丸、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增高或降低视处理方法而定

6、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或与 等因素有关。
A、零件的应力集中、加工方法、过载
B、零件的应力比、应力集中、加载状态
C、零件的表面状态、绝对尺寸、应力集中
D、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方法、绝对尺寸

7、已知设计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1.3、尺寸系数=0.9、表面系数=0.8。则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为 。
A、0.87
B、0.68
C、1.16
D、1.69

8、已知零件的极限应力=200MPa,许用安全系数〔S〕=2,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系数为=1.2,=0.83,=0.90。则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MPa。
A、156
B、106.7
C、62.25
D、110.7

9、绘制设计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时,所必须的已知数据是 。
A、,,,
B、,,,
C、,,,
D、,,,

10、在图示设计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间夹角=45°,则该零件受的是 。
A、不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B、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C、脉动循环变应力
D、对称循环变应力

11、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之间的夹角=90°时,则该零件受的是 。
A、脉动循环变应力
B、对称循环变应力
C、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D、不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12、已知一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180MPa,最小工作应力=-80MPa则在图示的极限应力线图中,该应力点M与原点的连线OM与横轴间的夹角为 。
A、68o57′44〞
B、21o2′15〞
C、66o2′15〞
D、74o28′33〞

13、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上,M为零件的工作应力点,若加载于零件的过程中保持最小应力为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点应为 。
A、
B、
C、
D、

14、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上,M为零件的工作应力点,若在对零件加载的过程中保持应力比等于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点应为 。
A、
B、
C、
D、

15、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上,M为零件的工作应力点,若在对零件的加载过程中保持平均应力=常数。则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点应为 。
A、
B、
C、
D、

16、零件的材料为45钢,=600MPa,=355MPa,=270MPa,=0.2,零件的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1.4。则在图示的零件极限应力线图中角为 。
A、36o55′35〞
B、41o14′22〞
C、48o45′38〞
D、45o48′37〞

17、已知45钢调质后的力学性能为:=620MPa,=350MPa,=280Mpa,=450MPa。则为 。
A、1.6
B、2.2
C、0.24
D、0.26

18、一零件由40Cr制成,已知材料的=980MPa,=785MPa,=440MPa,=0.3。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240 MPa,最小工作应力=-80 MPa,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1.4。则当应力比=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工作安全系数为 。
A、3.27
B、1.77
C、1.83
D、1.27

19、一零件由20Cr制成,已知=350MPa,=540MPa,=0.3,零件的最大工作应力=185MPa,最小工作应力=-85MPa,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1.41。则当平均应力=常数时该零件按应力幅计算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
A、4.07
B、2.89
C、2.59
D、1.55

20、若材料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9,则以对称循环应力=500MPa作用于零件次以后,它所造成的疲劳损伤,相当于应力=450MPa作用于零件 次。
A、
B、
C、
D、

21、若材料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9,则以对称循环应力=400MPa作用于零件次所造成的疲劳损伤,相当于用应力= MPa作用于零件次所造成的疲劳损伤。
A、517
B、546
C、583
D、615

22、45钢经调质后的疲劳极限=300MPa,应力循环基数次,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9,若用此材料做成的试件进行试验,以对称循环应力=450MPa作用次,=400MPa作用次。则工作安全系数为 。
A、1.14
B、1.25
C、1.47
D、1.65

23、45钢经调质后的疲劳极限=300MPa,应力循环基数次,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9。若用此材料做成的试件进行试验,以对称循环应力=450MPa作用次,=400MPa作用次后,再以=350MPa作用于此试件,直到它破坏为止,试件还能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为 次。
A、
B、
C、
D、

第五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第五章单元测验

1、在常用的传动螺纹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 。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2、在常用的螺纹连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3、当两个被连接件不太厚时,宜采用 。
A、双头螺柱连接
B、螺栓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4、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5、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6、在拧紧螺栓连接时,控制拧紧力矩有很多方法,例如 。
A、增加拧紧力
B、增加扳手力臂
C、使用指针式扭力扳手或定力矩扳手
D、减少拧紧力

7、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8、螺纹连接预紧的目的之一是 。
A、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B、增加被连接件的刚性
C、减小螺栓的刚性
D、减小被连接件的刚性

9、承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连接,在受工作拉力F时,残余预紧力为,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为 。
A、
B、
C、
D、

10、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当其螺栓的总拉力的最大值和被联接件的刚度不变时,螺栓的刚度愈小,则 。
A、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大
B、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小
C、螺栓中总拉力变化幅度不变
D、螺栓中的疲劳强度降低

11、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连接,当其螺栓的总拉力的最大值和螺栓的刚度不变时,被连接件的刚度 愈小,则 。
A、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大
B、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愈小
C、螺栓中总拉力的变化幅度不变
D、螺栓疲劳强度愈高

12、承受横向载荷或扭转力矩的紧螺栓连接,该连接中的螺栓 。
A、受剪切作用
B、受拉伸作用
C、受剪切和拉伸作用
D、既可能受剪切又可能受拉伸作用

13、对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连接,在限定螺栓总拉力的情况下,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大被联接件的刚度
B、减小被联接件的刚度
C、增大螺栓的刚度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现有一单个螺栓连接,要求被连接件的结合面不分离,假定螺栓的刚度与被连接件的刚度相等,连接的预紧力为,现开始对连接施加轴向载荷,当外载荷达到与预紧力的大小相等时,则 。
A、被连接件发生分离,连接失效
B、被连接件即将发生分离,连接不可靠
C、连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
D、连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外载荷F还可以继续增加到接近预紧力的两倍

15、有一气缸盖螺纹连接,若气缸内气体压力在0~2MPa之间循环变化,则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 。
A、对称循环变应力
B、脉动循环变应力
C、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D、非稳定循环变应力

16、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的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
A、单线矩形螺纹
B、单线梯形螺纹
C、双线矩形螺纹
D、双线锯齿形螺纹

17、拧紧可以使一定公称直径的普通螺栓取得一定大小的预紧力。如果要以比较小的拧紧力矩T 来得到所要求的预紧力可采用 。
A、细牙螺纹
B、双线螺纹
C、加弹簧垫圈
D、粗牙螺纹

18、当一个承受变载荷的螺栓连接,其螺栓的静强度足够而疲劳强度不足时,应首先考虑采用 来提高其疲劳强度。
A、增加螺栓直径
B、提高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
C、改用螺母
D、柔性螺栓

19、为了改善螺纹牙上的载荷分布,通常都以 的方法来实现。
A、采用双螺母
B、采用加高的螺母
C、采用减薄螺母
D、减少螺栓和螺母的螺距变化差

20、被连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连接,则载荷靠 来传递。
A、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被连接件的挤压
D、螺栓的挤压和被连接件的剪切

21、设计螺栓组连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组螺栓仍均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 。
A、外形美观
B、购买方便
C、便于加工和安装
D、满足设计要求

22、设计紧螺栓连接时,其直径愈小,则许用安全系数应取得愈大,这是由于直径愈小时 。
A、螺纹部分的应力集中愈严重
B、加工螺纹时愈易产生缺陷
C、拧紧时愈易拧断
D、材料的力学性能愈不易保证

23、确定紧连接螺栓中拉伸和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当量应力时,通常是按 来进行计算的。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24、就螺栓的破坏性质而言,根据统计分析,大约有90%的螺栓属于 。
A、静强度破坏
B、疲劳破坏
C、螺纹副松脱
D、剪切破坏

25、当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 作用。
A、弯曲和挤压
B、拉伸和剪切
C、剪切和挤压
D、扭转和弯曲

26、滑动螺旋传动,其失效形式多为 。
A、螺纹牙弯断
B、螺纹磨损
C、螺纹牙剪切
D、螺纹副咬死

第六章 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第六章 单元测验

1、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__。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D、安装与拆卸方便

2、设计键连接的几项主要内容是: a) 按轮彀长度选择键的长度 b)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主要类型 c)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 d)对联结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在具体设计时,一般顺序是__。
A、b→a→c→d
B、b→c→a→d
C、a→c→b→d
D、c→d→b→a

3、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___ 按标准选择。
A、传递转矩的大小
B、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

4、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___ 来选择
A、传递转矩的大小
B、轮毂的长度
C、轴的直径
D、传递功率的大小

5、常用来制造键的材料是___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6、轴的键槽通常是由___ 加工而得到的。
A、插削
B、拉削
C、钻及铰
D、铣削

7、楔键和___ ,两者的接触面都具有1:100的斜度。
A、轴上键槽的底面
B、轮毂上键槽的底面
C、键槽的侧面
D、键槽的底面

8、楔键连接的主要缺点是___ 。
A、键的斜面加工困难
B、键安装时易损坏
C、键装人键槽后,在轮彀中产生初应力
D、轴和轴上的零件对中性差

9、切向键连接的斜度是做在____ 上。
A、轮毂键槽的底面
B、轴的键槽底面
C、一对键的接触面
D、键的侧面

10、平键连接如不能满足强度条件要求时,可在轴上安装一对平键, 使它们沿圆周相隔___。
A、90°
B、120°
C、135°
D、180°

11、平键连接与楔键连接相对比,它只能传递转矩,不能传递轴向力,这是因为___。
A、楔键端部具有钩头
B、平键摩擦力小于楔键的摩擦力
C、楔键的工作表面有斜度而键槽没有斜度,接触时可以卡紧
D、在安装时,楔键可沿轴向楔紧

12、标准平键连接的承载能力,通常是取决于___。
A、轮毂的挤压强度
B、键的抗剪强度
C、键、轴、轮毂三者最弱材料的挤压强度
D、键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13、平键连接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为T,现要传递的转矩为1.5T,则应____
A、把键长L增大到1.5倍
B、把键宽b增到1.5倍
C、把键高增大到1.5
D、安装一对平键

14、半圆键连接的主要优点是___。
A、对轴的强度削弱较轻
B、键槽的应力集中较小
C、工艺性好、安装方便
D、无磨损

15、半圆键和切向键的应用场合是___。
A、前者多用来传递较大转矩,后者多用来传递较小转矩
B、前者多用来传递较小转矩,后者多用来传递较大转矩
C、两者都用来传递较小转矩
D、两者都用来传递较大转矩

16、花键连接与平键连接(采用多键时)相比较,___的观点是错误的。
A、承载能力比较大
B、旋转零件在轴上有良好的对中性和沿轴移动的导向性
C、对轴的削弱比较严重
D、可采用研磨加工来提高联结质量和加工精度

17、花键连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___ 强度。
A、齿根弯曲
B、齿根剪力
C、齿侧挤压
D、齿侧接触

18、应用较广的花键齿形是___。
A、矩形与三角形
B、渐开线与三角形
C、矩形与渐开线
D、矩形、渐开线与三角形

19、国家标准规定矩形花键采用
A、小径定心
B、中径定心
C、大径定心
D、侧面定心

20、锥形轴端与轮毂的周向联接常采用 连接
A、普通平键
B、楔键
C、切向键
D、半圆键

第八章 带传动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 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
B、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C、带的预紧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
A、平带
B、同步带
C、V带
D、多楔带

3、平带传动要实现平行轴同方向回转,可采用 传动。
A、交叉
B、半交叉
C、开口
D、角度

4、下列普通V带中以 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A、A
B、C
C、E
D、Z

5、带速、主动轴转速的带传动属于高速带传动、这种传动除要求带轮重量轻、质量均匀对称外,还在轮缘表面开环形槽,目的是 。
A、为了动平衡
B、防止掉带
C、防止带和轮缘表面间形成空气层而降低摩擦因数
D、减轻带轮重量

6、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 。
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7、V带传动中,带截面楔角为,带轮的轮槽角应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等于

8、带传动中,为主动轮圆周速度、为从动轮圆周速度、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
B、
C、
D、

9、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
D、带的弹性滑动

10、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
A、带的预紧力不够
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11、带传动打滑总是 。
A、在小轮上先开始
B、在大轮上先开始
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D、以上都不是

12、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是 。
A、有规律变化的
B、不变的
C、无规律变化的
D、按线性规律增大

13、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处。
A、进入主动轮
B、进入从动轮
C、退出主动轮
D、退出从动轮

14、带传动中,带速,紧边拉力为,松边拉力为。当空载时,和的比值是 。
A、
B、
C、
D、

15、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为,松边拉力为,若带速,当载荷达到极限值,带将开始打滑还未打滑时,和的比值为 。
A、
B、
C、
D、

16、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
A、使结构紧凑
B、限制弯曲应力
C、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D、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17、用 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是不合适的。
A、适当增大预紧力
B、增大轴间距
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D、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

18、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 。
A、带的型号
B、带的速度
C、主动轮转速和计算功率
D、传动比

19、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预紧力

20、同一V带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小带轮主动)比用于增速(大带轮主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
A、大
B、相等
C、小
D、小于等于

21、当带速时,一般采用 来制造带轮。
A、灰铸铁
B、球墨铸铁
C、铸钢
D、铝合金

22、实践证明,带传动传递载荷时,带的弹性滑动发生在 。
A、全部接触弧上
B、带离开主、从动轮以前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C、带进入主、从动轮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D、以上都不是

第九章 链传动

第九章单元测验

1、按链传动的用途,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和齿形链一般用作 。
A、传动链
B、起重链
C、曳引链
D、输送链

2、相比而言, 传动时具有工作平稳、噪声小、允许链速较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较好和轮齿受力较均匀的优点。
A、套筒链
B、齿形链
C、套筒滚子链
D、以上都是

3、和带传动相比较,滚子链传动在工作过程中,链条和链轮之间没有 ,平均传动比为 。
A、相对滑动 定值
B、相对滚动 定值
C、相对滑动 变量
D、跳动 变量

4、套筒滚子链链轮分度圆直径等于 。
A、
B、
C、
D、

5、在中速、中载的链传动中,链轮材料常采用 。
A、Q235,Q345焊接后退火
B、中碳钢淬火并回火,硬度大于40~45HRC
C、灰铸铁去应力时效处理
D、低碳钢、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并回火

6、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是为了 。
A、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
B、限制传动比
C、减少铰链磨损造成的跳齿和掉链
D、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

7、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 。
A、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使小链轮齿受力均匀
D、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

8、链传动中,最适宜的中心距是 。
A、(10~20)p
B、(20~30)p
C、(30~50)p
D、(50~80)p

9、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 。
A、偶数
B、奇数
C、质数
D、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10、下列链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 是错误的。
A、
B、
C、
D、

11、链传动中,链条的平均速度 。
A、
B、
C、
D、

12、多排链排数一般不超过3或4排,主要是为了 。
A、不使安装困难
B、使各排受力均匀
C、不使轴向过宽
D、减轻链的重量

13、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 。
A、大节距单排链
B、小节距多排链
C、小节距单排链
D、大节距多排链

14、链传动一般只能用于轴线 的传动。
A、相交成
B、相交成任一角度
C、空间交错
D、平行

15、下列具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中,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最小。
A、普通V带传动
B、平带传动
C、链传动
D、以上都不是

16、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 。
A、同带传动一样
B、提高链传动工作能力
C、避免松边垂度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D、增大包角

17、链传动的张紧轮应装在 。
A、靠近主动轮的松边上
B、靠近主动轮的紧边上
C、靠近从动轮的松边上
D、靠近从动轮的紧边上

18、链传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 。
A、紧边上
B、链条和链轮啮合处
C、松边上
D、以上都不对

19、链传动中,为工作拉力,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可近似地取为 。
A、1.5F1
B、
C、
D、

第十章 齿轮传动

第十章 单元测验

1、在机械传动中,理论上能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是 _______。
A、带传动
B、链传动
C、齿轮传动
D、摩擦轮传动

2、要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采用_________。
A、圆柱直齿轮传动
B、圆柱斜齿轮传动
C、直齿锥齿轮传动
D、准双曲面齿轮传动

3、一般参数的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齿面胶合

4、高速重载且散热条件不良的闭式齿轮传动,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________。
A、轮齿折断
B、齿面磨粒磨损
C、齿面塑性变形
D、齿面胶合

5、发生全齿折断而失效的齿轮,一般是_________。
A、齿宽较小的直齿圆柱齿轮
B、齿宽较大、齿向受载不均的直齿圆柱齿轮
C、斜齿圆柱齿轮
D、人字齿轮

6、下列措施中,______不利于减轻和防止点蚀,不利于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A、提高齿面硬度
B、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
C、降低齿面粗糙度值
D、采用较大的变位系数

7、设计一般闭式齿轮传动时,计算接触疲劳强度是为了避免_____失效。
A、胶合
B、磨粒磨损
C、齿面点蚀
D、轮齿折断

8、磨损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故目前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一般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用适当增大模数的办法以考虑______的影响。
A、齿面点蚀
B、齿面塑性变形
C、轮齿的磨损变薄
D、胶合

9、矿山机械中使用的齿轮,一般工作速度较低、传递功率较大、环境粉尘含量高。因此往往选用的齿轮材料是______。
A、高性能合金钢
B、铸钢或铸铁
C、工程塑料
D、尼龙

10、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______。
A、整体淬火
B、渗碳淬火
C、调质
D、表面淬火

11、各种齿面硬化处理方法中,______处理的轮齿变形最小,因此处理后不需再磨齿,适用于内齿轮和难于磨削的齿轮。
A、渗氮
B、渗碳淬火
C、高频感应加热淬火
D、整体淬火

12、设计一对材料相同的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一般使小齿轮齿面硬度和大齿轮齿面硬度的关系为________。
A、
B、=
C、
D、

13、一材料为45钢要求6级精度的硬齿面齿轮,其制造工艺过程可在齿坯加工以后顺序进行______。
A、滚齿、表面淬火、磨齿
B、滚齿、磨齿、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滚齿、磨齿
D、渗碳淬火、磨齿、滚齿

14、计算载荷中的使用系数不包含______对齿轮实际承受载荷的影响。
A、工作机性能
B、原动机性能
C、载荷变动情况
D、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

15、对于重要的齿轮传动,可将齿轮进行齿顶修缘,目的是______。
A、减小齿间载荷分配不均
B、减小齿向载荷的分布不均
C、减小附加动载荷
D、便于安装

16、有A、B两对齿轮传动,材料、热处理和制造精度相同,但A对齿轮重合度较大。则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______。
A、A对齿轮较大
B、B对齿轮较大
C、A、B对齿轮相同
D、A、B对齿轮不可比较

17、有A、 B、C三对齿轮传动,A对齿轮相对两轴承对称布置,B对为非对称布置,C对为悬臂布置,其它条件相同。则它们的齿向载荷分布不均的程度为_____。
A、A对最大
B、B对最大
C、A、B、C对相同
D、C对最大

18、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弹性系数反映了______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
A、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
B、齿轮副材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C、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
D、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19、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取决于______。
A、模数
B、齿数
C、齿宽系数
D、齿面硬度

20、有一传递动力的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现设计主、从动轮均为软齿面钢制齿轮,精度等级取为7级。如欲在中心距和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其接触强度,在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______。
A、增大模数
B、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
C、提高加工精度的等级
D、增大齿根圆角半径

21、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宜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______。
A、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
B、减小齿面发生胶合的可能性
C、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
D、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2、当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等条件一定时,许用弯曲应力在______情况下的值较大。
A、轮齿受单向弯曲
B、齿轮在传动中为中间轮
C、齿轮双向运转
D、齿轮是行星轮

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

第十三章 单元测验

1、_______可采用滚动轴承。
A、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
B、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
C、轧钢机轧辊轴承
D、蒸汽轮发电机转子

2、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及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_______。
A、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B、轴承组件公差等级
C、轴承内部结构的变化
D、轴承游隙和配置

3、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_______表示。
A、数字
B、数字或字母
C、字母
D、数字加字母

4、深沟球轴承,内径100mm,宽度系列0,直径系列2,公差等级为0级,游隙0组,其代号为_______。
A、60220
B、6220/P0
C、60220/P0
D、6220

5、一角接触球轴承,内径85mm,宽度系列0,直径系列3,接触角15°,公差等级为6级,游隙2组,其代号为_______。
A、7317B/P62
B、7317AC/P6/C2
C、7317C/P6/C2
D、7317C/P62

6、代号为_______的轴承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综合作用。
A、120与N210
B、7310AC与30210
C、N1010与NU1010
D、51110与81210

7、若转轴在载荷作用下弯曲较大或轴承座孔不能保证良好的同轴度,则宜选用类型代号为_______的轴承。
A、1或2
B、3或7
C、N或NU
D、6或NA

8、手册中列有各种类型浪动轴承的极限转速,_______。
A、当负载低于基本额定动载荷时,可以超过;
B、在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超过;
C、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采用回火温度高于普通回火温度的轴承时,极限转速随之大大提高;
D、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采用可靠的润滑冷却措施时,可以在高于极限转速1~2倍的条件下运转。

9、设计滚动轴承组合结构时,对轴承跨距很长、工作温度变化很大的轴,为了适应轴有较大的伸缩变形,应考虑_______。
A、将一端轴承设计成游动的
B、采用内部间隙可调整的轴承
C、采用内部间隙不可调整的轴承,而将一端轴承外圈的外侧留有适当大小的轴向间隙
D、轴颈与轴承内圈采用很松的配合

10、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以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_______。
A、全部采用基轴制
B、全部采用基孔制
C、前者采用基孔制,后者采用基轴制
D、前者采用基轴制,后者采用基孔制

11、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为基孔制_______。
A、它的公差制度与机器制造业中一般采用的公差制度完全相同
B、它的公差制度与机器制造业中一般采用的公差制度不同,后者孔径为单向正公差,而轴承内径为单向负公差
C、它的公差制度与机器制造业中一般采用的公差制度不同,后者孔径为单向负公差,而轴承内径为单向正公差
D、具有一定间隙的配合以便拆装,但间隙不能过大,以免破坏支承的精度

12、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措施主要用在_______。
A、精密机床主轴中,如螺纹磨床等,由于预紧,提高了支承刚度和旋转精度,使加工精度大大提高
B、高速旋转机械主轴中,如鼓风机等,由于内部游隙消失,轴承运转时的噪声大大降低
C、大型重载机械中,由于内部游隙消失,各滚动体之间载荷分布均匀化,使轴承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D、冲击振动严重的机械中,由于内部游隙消失提高了轴承的工作可靠性

13、采用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A、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
B、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C、降低轴承的运转噪声
D、防止轴在冲击振动下发生窜动

14、各类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_______来选择。
A、转速n
B、当量动载荷P
C、轴颈圆周速度v
D、内径与转速的乘积dn

15、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_______。
A、在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B、在额定工况和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C、在额定工况及额定动载荷作用下,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D、同一批轴承进行试验中,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16、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_______。
A、在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B、在标准试验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C、同一批轴承进行寿命试验中,95%的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D、同一批轴承进行寿命试验中,破坏率达10%时所对应的寿命

17、滚动轴承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载荷之间的关系为,其中P为轴承的_______。
A、当量动载荷
B、外载荷
C、径向载荷
D、当量载荷

18、滚动轴承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载荷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共中称为寿命指数,对于滚子轴承和球轴承分别为_______。
A、3/10和3
B、3/10和10/3
C、10/3和3/10
D、10/3和3

19、型号为30218的滚动轴承有关数据如下:额定动荷Cr=120000,判断系数e=0,42,Fa/Fr>e时,X=0.4,Y=1.4。若该轴承承受径向载荷Fr=15000N,轴向载荷Fa=3950N,转速n=1470r/min,载荷系数fp=1,工作温度t<100°C,则该轴承的寿命约是_______。
A、11470h
B、11610h
C、13700h
D、8000h

20、型号为7410AC的轴承有关数据如下:额定动载荷Cr=77500N,判断系数e=0.68,Fa/Fr>e时,X=0.41,Y=0.87。若该轴承承受径向载荷Fr=4115N,轴向载荷Fa=3065N,转速n=3000r/min,载荷系数fp=1,工作温度t<100°C,则该轴承的寿命约为_______。
A、31337h
B、32640h
C、50050h
D、16200h

21、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第十五章 轴

第十五章 单元测验

1、自行车的前、中、后轴 。
A、都是转动心轴
B、都是转轴
C、分别是固定心轴、转轴和固定心轴
D、分别是转轴、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

2、如图所示,主动齿轮1通过中间齿轮2带动从动齿轮3传递功率,则中间齿轮2 的轴O2是_____。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传动轴和转轴

3、轴环的用途是 。
A、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
B、提高轴的强度
C、提高轴的刚度
D、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4、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适宜采用 来进行轴向固定。
A、螺母
B、紧定螺钉
C、弹性挡圈
D、锁紧挡圈

5、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和热处理如渗碳、氮化、氰化、高频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 。
A、静强度
B、刚度
C、疲劳强度
D、抗冲击性能

6、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___初步确定的。
A、抗弯强度
B、抗扭强度
C、复合强度
D、轴段上零件的孔径

7、减速器中,齿轮轴的承载能力主要受到____的限制。
A、短期过载下的静强度
B、疲劳强度
C、脆性破坏
D、刚度

8、转轴上载荷和支点位置都已确定后,轴的直径可以根据____来进行计算或校核。
A、抗弯强度
B、抗扭强度
C、扭转刚度
D、弯扭合成强度

9、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称为 。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挠动轴

10、用碳钢作为轴的材料时,如刚度不够,可采取的措施为 。
A、改用合金钢
B、增大截面面积
C、增大轴的长度
D、改进表面质量

11、当轴上安装的零件需要周向定位时,采用 不可行。
A、键
B、轴肩
C、过盈配合
D、销

12、按弯扭合成进行轴的强度校核时,引入折合系数原因是 。
A、弯矩和扭矩产生的变应力循环特性不同
B、弯矩和扭矩产生的变应力方向不同
C、弯矩和扭矩产生的变应力大小不同
D、弯矩和扭矩产生的变应力位置不同

学习通机械设计_32

机械设计,是指以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原理等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制造的一种技术。机械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并进行各种工艺分析,以确保设计合理、制造精度高、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学习通机械设计_32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学习内容

学习通机械设计_32的主要内容包括:

  • 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技能
  •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 机械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和优化
  • 机械零部件的检验、测试和评估
  • 机械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学习方法

学习通机械设计_32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原理
  2. 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设计和操作练习,掌握操作技巧
  3. 参考实际案例,结合实践操作进行综合应用
  4. 进行反复练习和实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5. 参加相关培训和培训课程,拓展知识面和技能范围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通机械设计_32,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
  •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 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技能,能够进行模拟设计和操作练习
  • 能够设计和优化各种机械零部件,并进行工艺分析和检验测试
  • 具备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技能
  •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造
  • 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学习通机械设计_32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机械专业学生和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的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为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63b799312.html发布于 2024-05-19 05:48:4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