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9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土壤学实验_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47 min read

超星土壤学实验_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实验1

单元测验

1、超星土壤采集的土壤题目方法有哪些?
A、棋盘法
B、学实习通对角线法
C、验期蛇形法
D、末答随机法

2、案学采集的答案土壤样品必须具有哪两个特性
A、代表性
B、超星随机性
C、土壤题目典型性
D、学实习通特殊性

3、验期土壤吸湿水受环境变化影响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习题作业

1、末答怎样才能采集一个有代表性的案学混合样品?

2、土壤样品采集有几种方法?

3、答案为什么测定吸湿水?

单元内容

1、超星采集土壤样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实验二

单元测验

1、颜色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质地的标准?

2、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哪些?

本单元作业

1、吸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三

单元测验

1、测定土壤有机质的试剂有哪些?
A、浓硫酸
B、重铬酸钾溶液
C、邻菲罗啉指示剂
D、硫酸亚铁溶液

2、有机质测定过程中如果消煮液变绿是什么原因?

单元作业

1、有机质测定中哪种试剂起氧化作用?油浴的温度应保持在什么范围?

实验四

单元测验

1、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是什么?
A、容重法
B、环刀法
C、压力膜法
D、比重计法

2、土壤容重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

单元作业

1、测定土壤容重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五

单元测验

1、pH计测定是土壤的活性酸还是潜性酸?
A、活性酸
B、潜性酸
C、交换性酸
D、水解性酸

2、质地粘重的土壤比砂质土对酸碱的缓冲性强。

单元作业

1、酸性土和碱性土分别对酸碱的缓冲性如何?

实验六

单元测验

1、下面哪种方法是测定水吸力的方法?
A、比重计法
B、吸管法
C、张力计法
D、环刀法

2、不同质地土壤在相对水吸力条件下,砂质土比粘质土保持的水分多。

单元作业

1、土壤水吸力有哪些用途?

土壤学实验考试

土壤实验试卷

1、如何采集一个合格的土壤样品?

2、为什么要测定土壤的吸湿水?

3、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4、土壤质地测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5、土壤有机质有哪些测定方法?为什么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计算土壤有机质需要乘以1.724?

6、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溶液变绿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7、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需要哪几种试剂?哪种试剂起氧化作用?

8、土壤容重测定的方法是什么?采集容重有哪些注意事项?

9、土壤酸碱性测定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同质地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如何?

10、土壤水吸力的常见测定方法有哪些?(至少两种)水吸力测定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土壤学实验考试

土壤实验试卷

1、如何采集一个合格的土壤样品?

2、为什么要测定土壤的吸湿水?

3、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4、土壤质地测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5、土壤有机质有哪些测定方法?为什么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计算土壤有机质需要乘以1.724?

6、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溶液变绿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7、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需要哪几种试剂?哪种试剂起氧化作用?

8、土壤容重测定的方法是什么?采集容重有哪些注意事项?

9、土壤酸碱性测定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同质地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如何?

10、土壤水吸力的常见测定方法有哪些?(至少两种)水吸力测定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习通土壤学实验_1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土壤颗粒分布、颜色的变化和团聚体含量等因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
    • 从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的土壤采集样品
    • 将样品晾干
    • 按照不同的因素分类标记
  2. 筛分土壤颗粒
    • 将不同尺寸的筛网依次进行筛分
    • 统计每个尺寸范围内的颗粒数量和占比
  3. 测量土壤颜色
    • 使用颜色计测量每个样品的颜色
    • 记录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值
  4. 测量团聚体含量
    • 使用水浸法测量土壤团聚体含量
    • 记录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团聚体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土壤颗粒分布

颗粒大小范围(mm)数量(个)占比(%)
大于5102.5
2-58020.0
0.02-231077.5

土壤颜色

土壤深度(cm)土壤种类颜色值(RGB)
0-20红壤182, 110, 40
0-20黄壤235, 196, 163
20-40红壤146, 87, 26
20-40黄壤209, 160, 64

团聚体含量

土壤深度(cm)土壤种类团聚体含量(g/kg)
0-20红壤45.6
0-20黄壤36.2
20-40红壤29.4
20-40黄壤25.1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颗粒分布和团聚体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红壤中颗粒相对较大,团聚体含量相对较高,黄壤中颗粒相对较小,团聚体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红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有关,而黄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

此外,土壤颜色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反映土壤的一些特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颗粒分布、颜色和团聚体含量等因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特性、优化土壤管理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通土壤学实验_1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土壤颗粒分布、颜色的变化和团聚体含量等因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
    • 从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的土壤采集样品
    • 将样品晾干
    • 按照不同的因素分类标记
  2. 筛分土壤颗粒
    • 将不同尺寸的筛网依次进行筛分
    • 统计每个尺寸范围内的颗粒数量和占比
  3. 测量土壤颜色
    • 使用颜色计测量每个样品的颜色
    • 记录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值
  4. 测量团聚体含量
    • 使用水浸法测量土壤团聚体含量
    • 记录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团聚体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土壤颗粒分布

颗粒大小范围(mm)数量(个)占比(%)
大于5102.5
2-58020.0
0.02-231077.5

土壤颜色

土壤深度(cm)土壤种类颜色值(RGB)
0-20红壤182, 110, 40
0-20黄壤235, 196, 163
20-40红壤146, 87, 26
20-40黄壤209, 160, 64

团聚体含量

土壤深度(cm)土壤种类团聚体含量(g/kg)
0-20红壤45.6
0-20黄壤36.2
20-40红壤29.4
20-40黄壤25.1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颗粒分布和团聚体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红壤中颗粒相对较大,团聚体含量相对较高,黄壤中颗粒相对较小,团聚体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红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有关,而黄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

此外,土壤颜色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反映土壤的一些特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颗粒分布、颜色和团聚体含量等因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特性、优化土壤管理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