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有机化学实验_1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公务员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4:09:11ė87085次浏览618条评论

超星有机化学实验_1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01 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单元测验

1、超星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有机( )
A、必须认真预习,化学理清实验思路
B、实验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课后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C、应仔细检查仪器是答案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学习要点,弄清水、通题电、目答气的超星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
D、有机以上都是化学

2、实验室起火后错误的实验处理方法是 ( )。
A、课后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答案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
B、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用水扑救
C、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
D、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紧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打滚,或迅速以大量水扑灭

3、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火灾的是( )。
A、蒸馏易燃物质时,确保装置不漏气
B、回流或蒸馏液体时放沸石
C、油浴加热时,水滴溅入热油中
D、酒精灯用毕立即 盖灭

4、下列哪种物质与皮肤接触不会引起严重烧伤?( )
A、干冰
B、冰醋酸
C、丙酮
D、浓的过氧化氢

5、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抹布擦干净 ,再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用 ( )处理。
A、腆酒
B、3% NaHCO3 浴液或肥皂水
C、电吹风热风
D、冰敷

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D、棉鞋

7、为了防止爆炸,不允许对重氮盐水溶液进行的操作是( )。
A、搅拌
B、蒸发至干
C、光照
D、室温放置

8、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管端应烧圆滑
B、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C、可以使用薄壁玻管
D、加点水或润滑剂

9、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以上都对

10、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11、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过氧化物
B、高氯酸盐
C、乙炔铜
D、以上都是

12、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 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 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D、以上都对

13、以下药品中,可以与水直接接触的是( )。
A、金属钠、钾
B、电石
C、白磷
D、金属氢化物

14、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 )
A、按生产日期分类
B、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C、随意摆放
D、按购置日期分类

15、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B、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C、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
D、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16、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D、以上都是

17、下列气体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的是( )。
A、硫化氢
B、氟化氢
C、氯化氢
D、以上都是

18、下面哪组溶剂不属易燃类液体?( )
A、甲醇、乙醇
B、四氯化碳、乙酸
C、乙酸丁酯、石油醚
D、丙酮、甲苯

19、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 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20、金属钠、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如何扑救?( )
A、用水灭火
B、用泡沫灭火器
C、用干粉灭火器
D、用干砂子灭火

21、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或事故,应冷静妥善地处理,尽量把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如事故较为严重,有危及人身安全可能时,应及时撤离现场,并通知邻近实验室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并尽快报警。

22、有机实验室一般不用水来灭火,常用大块石棉布或玻璃纤维布来扑灭局部小火。

23、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电器着火用CO2灭火器灭火)。

24、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25、危险废物可以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或混入生活垃圾中贮存。

26、当有害物质与皮肤接触后,切勿用油溶性溶剂(如汽油、四氯乙烯、氯仿……等等)洗刷皮肤污染处,但可以用热水清洗。

27、为了避免剧烈的反应,稀释溶液时总是在搅拌下将较稀的溶液倒入较浓的溶液。

28、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29、苯、三硝基甲苯、二硫化碳、丙烯腈、四氯化碳、甲醛、苯胺、氯丙烯、溴甲烷、环氧氯丙烷、光气、一氧化碳等具有高毒性。

30、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再加入沸石。

31、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32、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33、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等)可以混放在一起,并靠近热源和火源。

34、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

35、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物应分类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对未知废料不得任意混合。酸、碱或有毒物品溅落时,应及时清理及除毒。

02 普通蒸馏及常量法测沸点

普通蒸馏单元测验

1、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的( )
A、1/3~2/3
B、1/3~1/2
C、1/2~2/3
D、1/2~3/4

2、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
A、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蒸馏沸点高于 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3、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
A、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4、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
A、3~4 滴/秒
B、5~6 滴/秒
C、9~10 滴/秒
D、1~2 滴/秒

5、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
A、10 ℃
B、20 ℃
C、30 ℃
D、40 ℃

6、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 )
A、立刻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
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D、以上都不对

7、常压蒸馏硝基苯(bp 210 ℃)装置中选用的冷凝管是( )
A、空气冷凝管
B、直形冷凝管
C、球形冷凝管
D、蛇形冷凝管

8、冷凝管的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
A、沸点在 140℃以上的,应用直形冷凝管
B、蒸气温度 140℃以下的,应用空气冷凝管
C、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
D、用水冷凝管时,从上口通入冷水,水自下口流出

9、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A、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和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B、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和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C、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和蒸馏头侧管的上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D、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和蒸馏头侧管的上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10、关于沸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物质具有一定的沸点
B、不纯的物质沸点恒定
C、具有一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物质
D、沸点相同,组成相同

13 薄层色谱法 吸附柱色谱 纸色谱

色谱实验单元测验

1、在进行硅胶柱层析中,Rf值比较大,则该化合物的极性( )
A、大
B、小
C、差不多
D、以上都不对

2、柱色谱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是( )
A、分离提纯
B、化合物的鉴定
C、化合物纯度的确定
D、有机反应的监控

3、在合成反应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来监控反应的进程最便利最省时( )
A、柱色谱
B、薄层色谱
C、纸色谱
D、以上三个都可以

4、在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时,洗脱溶剂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 )
A、快
B、慢
C、不变
D、不可预测

5、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混合物时, 下列洗脱剂中洗脱能力最弱的是( )
A、乙醚
B、二氯甲烷
C、石油醚
D、丙酮

6、柱层析时,单一溶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展开剂常常采用极性不同的溶剂的混合物。下列各种溶剂的极性从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
A、石油醚>甲苯>氯仿>丙酮
B、甲苯>石油醚>氯仿>丙酮
C、石油醚>丙酮>氯仿>甲苯
D、丙酮>氯仿>甲苯>石油醚

7、影响Rf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的种类、粒度、活度,展开剂的纯度、组成及挥发性,展开方式,层析缸的形状、大小及饱和程度,外界温度等。

8、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制板、点样、展开、显色和Rf值的计算等。

9、吸附柱色谱中,常用的装柱方法有干装法和湿装法两种。

10、物质与吸附剂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既与吸附剂的活性有关,又与物质的分子极性有关。

有机化学实验期末考试

有机化学实验期末考试题

1、欲准确量取某液体,下列容器中最好选用( )
A、锥形瓶
B、移液管
C、量筒
D、烧杯

2、实验过程中,不慎被强酸、溴等灼伤皮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直接用饱和NaHCO3溶液或稀氨水冲洗
C、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 NaHCO3溶液或稀氨水冲洗即可
D、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 NaHCO3溶液或稀氨水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严重时及时去医院治疗

3、酒精或少量有机溶剂着火,处理方法是( )
A、用湿布盖灭
B、吹气熄灭
C、用水浇淋
D、报告老师等待处理

4、若实验室不慎着火,首先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
A、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切断电源后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立即用水扑灭
D、关闭可燃性气体闸门,切断电源,移走一切可燃物质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灭火

5、吸入少量H2S气体感到不适时,处理方法是 ( )
A、饮用牛奶解毒
B、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混合蒸汽解毒
C、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D、立即去医院治疗

6、硝酸银、高锰酸钾等试剂应存放在( )
A、塑料瓶
B、透明玻璃瓶
C、棕色瓶
D、以上皆可

7、下列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中,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烧杯、锥形瓶、表面皿、蒸发皿、坩埚
B、试管、锥形瓶、表面皿、蒸发皿、坩埚
C、试管、锥形瓶、蒸发皿、坩埚
D、试管、蒸发皿、坩埚

8、被碱灼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大量水冲洗后,用2%醋酸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B、用大量水冲洗后,用酒精擦洗
C、用大量水冲洗后,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D、涂上红花油,然后擦烫伤膏

9、有关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光光度计调节波长调节钮时不需要预热
B、读数完毕后要立即打开液槽暗盒
C、待测液加至比色皿约3/4高度处为宜
D、将待测液推入光路读取吸光度数值时需要重复操作1~2次取平均值

10、在下列实验中,采用了升华操作( )
A、黄连素的提取
B、烟碱的提取
C、的提取
D、菠菜色素的提取

11、在进行硅胶薄层层析中,Rf值比较大,则该化合物的极性( )
A、大
B、小
C、差不多
D、以上都不对

12、在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中,为了检查反应液中是否存在水杨酸,可采用( )
A、5%碳酸氢钠溶液
B、1%氯化铁溶液
C、1%氯化钠溶液
D、以上都可以

13、呋喃甲醛在浓碱条件下进行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可制得相应的( )
A、醇和酸
B、醇和醛
C、醇和酮
D、酮和酸

14、芦丁属于天然产物中那种结构?( )
A、黄酮类
B、生物碱类
C、萜类
D、甾体

15、用活性炭进行脱色中,其用量应视杂质的多少来定,加多了会引起( )
A、吸附产品
B、发生化学反应
C、颜色加深
D、带入杂质

16、在合成反应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来监控反应的进程最便利最省时( )
A、柱色谱
B、薄层色谱
C、纸色谱
D、以上都不是

17、在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时,洗脱溶剂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 )
A、快
B、慢
C、不变
D、不可预测

18、有关汞的处理错误的是( )
A、汞盐废液先调节pH值至8-10,加入过量Na2S后,再加入FeSO4生成HgS、FeS共沉淀再作回收处理
B、洒落在地上的汞可用硫磺粉盖上,至少保留3-5天后在清扫
C、实验台上的汞可采用适当措施收集在有水的烧杯
D、散落过汞的地面可用拖把多次清扫

19、试剂瓶标签上AR代表试剂纯度为( )
A、化学纯
B、分析纯
C、优级纯
D、光谱纯

20、关于氧气瓶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使用氢气减压阀
B、瓶身颜色为黄色
C、气瓶中的气体可全部用完
D、气体不能完全用完,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21、若实验室电器着火,灭火方法是( )
A、立即用湿布盖上
B、切断电源后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立即用水扑灭
D、切断电源后立即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扑灭

22、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的( )
A、1/3~2/3
B、1/3~1/2
C、1/2~2/3
D、1/2~3/4

23、以下关于钢瓶瓶身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钢瓶是灰色的
B、氮气钢瓶是黄色的
C、乙炔钢瓶是灰白色的
D、氧气钢瓶是天蓝色的

24、取用试剂的时候,标签应该朝向( )
A、手心
B、朝下
C、瓶左侧
D、瓶右侧

25、某同学在玻璃加工实验过程中,不小心被灼热的玻璃棒烫伤,正确处理方法是( )
A、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C、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碘酒
D、先用水冲洗,再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26、酒精灯着火应该采取如下哪种处理方法( )
A、用湿布盖灭
B、用水浇灭
C、吹灭
D、报告老师等待处理

27、重结晶的常压热过滤常用的仪器是( )
A、有颈漏斗
B、短颈漏斗
C、玻璃丁漏斗
D、布氏漏斗

28、正确选择溶剂是重结晶操作的关键,下列哪个不符合重结晶溶剂应具备的条件( )
A、不与待提纯的化合物起化学反应
B、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
C、待提纯的化合物温度高时溶解度大,温度低时溶解度小
D、溶剂有较高的沸点

29、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
A、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蒸馏沸点高于 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30、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
A、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31、下列那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
A、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C、100℃左右具有一定的蒸气压(小于 1.33kPa)
D、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32、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
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33、提纯乙酸乙酯粗产物的正确操作为( )
A、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洗涤
B、饱和氯化钙洗涤,依次饱和碳酸钠中和,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C、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钙,饱和氯化钠洗涤
D、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钙洗涤

34、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
A、10℃
B、20℃
C、30℃
D、40℃

35、关于重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极性越大越好,并且低毒
B、溶剂极性越小越好,并且低毒
C、挥发性越强越好,并且低毒
D、极性适当,也可使用混合溶剂

36、卢卡斯试剂可用于下列哪类物质的鉴别( )
A、伯仲叔三种醇
B、醛酮
C、伯仲叔三种卤代烃
D、烯醇式结构

37、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 )
A、立刻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
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D、以上都不对

38、乙酸乙酯中含有( )杂质时,可用简单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
A、丁醇
B、有色有机杂质
C、乙酸
D、水

39、使用布氏漏斗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抽滤前,先在漏斗中放入滤纸,再抽气使滤纸贴紧漏斗
B、抽滤前,先在漏斗中放入滤纸,加入少量溶剂润湿,再加入待抽滤溶液,抽气
C、洗涤漏斗中的固体时,边抽滤边加入少量溶剂洗涤
D、停止抽滤,要先关住水阀(泵)再拨出橡皮管

40、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
A、3~4 滴/秒
B、5~6 滴/秒
C、9~10 滴/秒
D、1~2 滴/秒

4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常用光源是_________,样品池材料为_________;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常用光源是________,样品池材料为_________。

42、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也不应少于_______。温度计水银球应和蒸馏头出口_______(上、中、下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________防止________侵入。

43、减压蒸馏装置中蒸馏部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组成

44、薄层色谱步骤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学习通有机化学实验_11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实验课程之一,其中有机化学实验_11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实验课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门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

实验目的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目的为:

  • 学习有机合成反应的操作技能和分离纯化技术。
  • 了解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
  • 掌握化学试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其在某些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内容如下:

  1. 制备苯甲酰丙酮。
  2. 利用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分离苯甲酰丙酮的两种异构体。
  3. 制备苯乙烯酮。
  4. 利用亲核试剂对苯乙烯酮进行加成反应。
  5. 制备苯甲酸乙酯。
  6. 利用苯甲酸乙酯进行酯化反应。

实验步骤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步骤如下:

制备苯甲酰丙酮

  1. 将甲醛、丙酮和苛性钠混合,加入双层烧瓶中,加热回流2小时。
  2. 冷却后,加入适量的水,用氯化钠溶液分离有机层。
  3. 过滤、干燥得到产物。

分离苯甲酰丙酮的两种异构体

  1. 将苯甲酰丙酮溶于乙醇中,加入适量的二苯基丙二酸,搅拌均匀。
  2. 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两种形态不同的晶体。
  3. 分离晶体,测定其熔点。

制备苯乙烯酮

  1. 将苯甲酰丙酮溶于乙醇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 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苯甲酸乙酯。
  3. 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苯乙烯酮。

加成反应

  1. 将苯乙烯酮溶于乙醇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 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氨水。
  3. 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产物。

酯化反应

  1. 将苯甲酸乙酯溶于乙醇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 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苯酚。
  3. 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产物。

实验原理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原理如下:

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

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是利用二苯基丙二酸的对映体识别性分离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的。由于二苯基丙二酸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对映体识别性极强。将二苯基丙二酸加入到醛和酮的混合物中,由于其对映体识别性的作用,会使混合物中的两种光学异构体分别结晶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晶体,从而可以通过分离晶体的方法分离醛和酮的两种光学异构体。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一种以亲核试剂与多取代烯烃或炔烃反应形成单一产物的反应,在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攻击多取代烯烃或炔烃中的π电子,形成新的碳-碳化学键。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下的加成反应,是指醇和酸酐在酸催化下反应生成酯的反应。在反应中,酸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进程,促进酯的生成。

实验结果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结果如下:

  1. 制备出苯甲酰丙酮,其熔点为182℃。
  2. 通过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得到苯甲酰丙酮的两种光学异构体,其中一种的熔点为135℃,另一种的熔点为219℃。
  3. 制备出苯乙烯酮。
  4. 通过加成反应,得到产物。
  5. 制备出苯甲酸乙酯。
  6. 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产物。

实验分析

有机化学实验_11的实验分析如下:

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

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分离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分离苯甲酰丙酮的两种光学异构体,验证了这种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苯乙烯酮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了产物。这种反应方法可以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用于合成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广泛应用于制备酯类有机化合物。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苯甲酸乙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了产物。这种反应方法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制备香料、涂料等化学品。

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_11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验课程,通过这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操作技能和分离纯化技术,了解醛和酮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掌握化学试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其在某些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苯甲酰丙酮、苯乙烯酮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和反应,以及光学异构体分离方法的实验,深入了解了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同时,实验中还锻炼了我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_11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实验课程,通过这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