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3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大学语文_20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82 min read

尔雅大学语文_20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文化元典

1.1.1《诗经·关雎》一随堂测验

1、尔雅1.汉初,大学答案传讲《诗经》有三家,语文业答他们分别是学习鲁诗、( )诗、通课韩诗。后作

2、尔雅2.《诗经》中《国风》有( )篇?

3、大学答案3.四家诗中,语文业答今天流传的学习《诗经》是( )诗。

4、通课4.解读《诗经》,后作每篇诗前有一段解题的尔雅文字,被称作( )

5、大学答案5.宋代朱熹为《诗经》作注解,语文业答书名是《 》。

第二单元 唐诗宋词

2.1 .1《春江花月夜》 一随堂测验

1、张若虚诗歌现存有几首?
A、3
B、1
C、2
D、5

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中“霜”呈现月色的白净皎洁。

3、“月下花林皆似霰”中的“霰”,是( )色。

2.1.2《春江花月夜》 二随堂测验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
A、自信的肯定,乐观的相信
B、个体生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C、自然界亘古不变,人类生命短暂
D、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宇宙观

2、“孤月”其实一语双关,这既是对天上之月的实写,又是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虚笔映射。

2.1.3《春江花月夜》三随堂测验

1、“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A、内心愁苦,相聚无望
B、月下心怀他人,推己及人的大爱。
C、自身漂泊并非个例,游子思妇遍布天涯。
D、自己固然漂泊,设想他人团聚

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妆镜台和( )这两种典型的物象能反映出此时女性的细腻情思。

2.2.1 《金陵五题》一随堂测验

1、《金陵五题》是一组借六朝故都金陵遗迹来总结历史教训的诗篇,题裁上属于( )诗。
A、山水田园
B、边塞
C、咏史怀古
D、送别赠别

2、《金陵五题》,题咏金陵五处古迹。除《石头城》外,还有( )( )( )( )这四首诗。
A、《乌衣巷》
B、《台城》
C、《生公讲堂》
D、《江令宅》

3、全诗四句,每句一景,分写山、( )、月、女墙。

2.2.2《金陵五题 》二随堂测验

1、“旧时”“燕”也如同《石头城》中的“旧时月”一样,是历史的见证。

2、诗歌前两句,朱雀桥与( ),地名互对,工整天成,同时点出特定的地理坏境,引发思考。

2.3.1 《定风波》一随堂测验

1、《定风波》作于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 )年(1082)。
A、四
B、三
C、二
D、五

2、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以( )为代表的变法,开始人生第一次贬谪。
A、王安石
B、司马光
C、欧阳修
D、寇准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2.3.2《定风波》二随堂测验

1、苏轼从少年成名到成年高居庙堂之上,到主动请调( )、( )、徐州、湖州,再到此时到被贬黄州。
A、永州 柳州
B、杭州 台州
C、杭州 密州
D、扬州 杭州

2、《定风波》在苏轼生命成长与人格圆融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实际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怎么进行独善其身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答案。

3、苏轼的词可以简单地以豪放词来概括。

2.4 .1《永遇乐 落日熔金》一随堂测验

1、李清照的词由于人生体验和心境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2、“人在何处”中“人”如若是词人自指,那么落日似熔,暮云璧合之时,词人却孤身一人,不知身处何处?此刻词人分明身在临安,却反而明知故问“人在何处”,就更加反映出她流落他乡、孤独寂寞的境遇和心情来。

3、“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表现了词人因坎坷心酸经历,遂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

4、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2.4.2《永遇乐 落日熔金》二随堂测验

1、“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为现在河南省的( )。
A、郑州市
B、安阳市
C、南阳市
D、开封市

2、“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与“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