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2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粉体工程及设备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39 min read

mooc粉体工程及设备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颗粒物性

1.1 颗粒粒径和颗粒分布随堂测验

1、粉体RRB粒度分布方程中的工程n是 。
A、及设节答功指数
B、备章旋涡指数
C、案m案均匀性指数
D、整答时间指数

2、粉体粒度分析中常采用对数坐标来绘制粒度分布曲线。工程该坐标的及设节答横坐标为颗粒尺寸,它是备章以 来分度的。
A、案m案算术坐标
B、整答单对数坐标
C、粉体重对数坐标
D、工程粒度倒数的及设节答重对数坐标

3、粉磨产品的颗粒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用RRB公式表示,其中De为: 。
A、均匀系数
B、特征粒径
C、平均粒径
D、

4、粉体是同种或不同种物质颗粒的 。

5、颗粒大小通常用“粒径”和 来表示。

6、用体积最小的颗粒外接长方体的长l、宽b、高h来定义其大小时,l、b、h称为 。

7、在工程和生产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往往并非单一粒径,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若干颗粒的集合体。通常采用 来定量表达颗粒群的粒度大小。

8、大于(或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称为 分布。

9、常用的粒度分布图示法有直方图、 和分布曲线等。

10、根据粉体的粒度分析数据,通过数学方法将其整理归纳出足以反映其粒度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它能更准确地表达粒度分布规律。

11、R.R.B颗粒分布的表达式中,n值愈大,颗粒分布范围愈 ,颗粒分布愈 ,反映在R.R.B曲线上是分布线与横坐标的夹角愈 。

1.2 颗粒形状和表面现象随堂测验

1、体积形状系数为 。
A、
B、
C、
D、

2、颗粒形状是指一个颗粒的轮廓边界或 (1) 各点所构成的 (2) 。

3、颗粒外形两个尺寸的比值称为 。

4、圆形度和实用球形度都表示颗粒的投影接近于 (1) 的程度,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颗粒的投影越接近于 (2) 。

5、固体粉碎得越细,表面积增加越大,比表面积就越大,体系总的 也越大。

6、由于物质表层质点各方向作用力不平衡,使表层质点比内部质点具有 ,这种能量只有表面层的质点才有,所以叫表面能。

7、细小颗粒与块状物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比表面积大和 。

1.3 颗粒间的作用力随堂测验

1、当颗粒与颗粒相互靠近接触时,颗粒的分子之间存在彼此作用的吸引力,称为颗粒间的 。

2、当颗粒形成液桥,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压差的作用,颗粒间将有 存在。

3、液桥力比分子作用力约大 个数量级。因此,在湿空气中颗粒的凝聚主要是液桥力造成的,而在粉体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则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

4、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在 之间。

5、在筛分、粉磨、气力输送等粉体单元操作中,粉体颗粒所带电荷将随时间的积累而 。

6、对于半径分别为Rl及R2的两个球形颗粒,分子间作用力的计算式为 式中h是指 。

7、相互接触的颗粒相对运动时,颗粒间有 ,导致颗粒带电,产生颗粒间静电力。

1.4 颗粒的团聚与分散随堂测验

1、是指以面相接的原级粒子,其表面积比其单个粒子组成之和小得多,再分散十分困难。
A、凝聚体
B、附聚体
C、絮凝
D、

2、保证颗粒在液体中的良好分散,主要是通过加入适量的分散剂来实现的,分散剂的加入强化了颗粒间的 作用。
A、互相排斥
B、互相吸引
C、互相流动
D、

3、在工业生产中,为保证悬浮液中颗粒的分散,常将悬浮液直接置于超声场中,其超声波主要有二方面作用,一是 ,二是共振效应。
A、吸收效应
B、空化效应
C、分散效应
D、

4、颗粒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形成 称为团聚。

5、颗粒彼此互不相干能自由运动的状态称为 。

6、在超微粉体的制备、分级及加工过程中 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

7、颗粒的团聚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种状态 、 、 。

8、颗粒在空气中分散的主要途径有 、 、表面改性和静电分散。

第一章测验

1、粉体是同种或不同种物质颗粒的 。
A、分散体
B、集合体
C、凝聚体
D、絮凝体

2、粒度分析中常采用对数坐标来绘制粒度分布曲线。该坐标的横坐标为颗粒尺寸,它是以 来分度的。
A、算术坐标
B、重对数坐标
C、单对数坐标
D、粒度倒数的重对数坐标

3、粉磨产品的颗粒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用RRB公式表示,其中De为: 。
A、均匀系数
B、特征粒径
C、平均粒径
D、中位径

4、固体粉碎得越细,表面积增加越大,比表面积就越大,体系总的 也越大。
A、表面自由能
B、热能
C、势能
D、电能

5、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在 之间。
A、20%~40%
B、40%~60%
C、60%~80%
D、80%~90%

6、相互接触的颗粒相对运动时,颗粒间有 ,导致颗粒带电,产生颗粒间静电力。
A、电荷的转移
B、能量的转移
C、水分的转移
D、离子的转移

7、在工业生产中,为保证悬浮液中颗粒的分散,常将悬浮液直接置于超声场中,其超声波主要有二方面作用,一是 ,二是共振效应。
A、吸收效应
B、空化效应
C、分散效应
D、分解效应

8、液桥力比分子作用力约大 数量级。因此,在湿空气中颗粒的凝聚主要是液桥力造成的,而在粉体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则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
A、4~5个
B、3~4个
C、1~2个
D、6~7个

9、RRB粒度分布方程中的n是 。
A、功指数
B、旋涡指数
C、时间指数
D、均匀性指数

10、当颗粒形成液桥,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压差的作用,颗粒间将有 存在。
A、分子力
B、液桥力
C、静电力
D、压力

11、液桥力和 是造成颗粒在空气中的团聚的最主要的原因。
A、氢键力
B、静电力
C、范德瓦尔斯力
D、分子力

12、当颗粒形成液桥时,颗粒间将有 力存在
A、液桥力
B、毛细力
C、分子力
D、离心力

13、颗粒的团聚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种状态: 。
A、凝聚体
B、聚集
C、附聚体
D、絮凝

14、常用的粒度分布图示法有 。
A、直方图
B、分布曲线
C、扇形图
D、圆形图

15、颗粒在液体中分散的主要途径有 。
A、机械搅拌调控
B、超声调控
C、分散剂调控
D、介质调控

16、在筛分、粉磨、气力输送等粉体单元操作中,粉体颗粒所带电荷将随时间的积累而积累。

17、对于半径分别为Rl及R2的两个球形颗粒,分子间作用力与两球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8、在超微粉体的制备、分级及加工过程中分散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

19、颗粒在空气中分散的主要途径有机械分散、干燥分散、表面改性和静电分散。

20、絮凝是指以面相接的原级粒子,其表面积比其单个粒子组成之和小得多,再分散十分困难。

21、颗粒的形状不仅影响粉体的物性如堆积、流动、摩擦等性能,还直接影响粉体在操作单元中的行为。

22、圆形度和实用球形度都表示颗粒的投影接近于圆的程度,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颗粒的投影越不接近于圆。

23、粉体是同种或不同种物质颗粒的解聚体。

24、R.R.B颗粒分布的表达式中,n值愈大,颗粒分布范围愈宽。

25、范德瓦尔斯力是造成颗粒在湿空气中的团聚的主要的原因。

26、根据粉体的粒度分析数据,通过数学方法将其整理归纳出足以反映其粒度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它能更准确地表达粒度分布规律。

27、设有粒径为d1,d2,d3……组成的颗粒群,该颗粒群有以粒径函数表示的某物理特性f(d),则粒径函数具有加和性质,f(d)=f(d1)+f(d2)+f(d3)+……,f(d)就称为 。

28、是利用测定某些与颗粒大小有关的性质推导而来,并使它们与线性量纲有关。

29、颗粒大小通常用 和“粒度”来表示。

30、平均粒径分有 为基准和质量为基准二种。

31、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在样品中出现的个数分数或质量分数(%)称为 。

32、累积分布表示 某一粒径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

33、是指一个颗粒的轮廓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的图象。

34、实用球形度是指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与 的比值。

35、细小颗粒与块状物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比表面积大和 。

第一章作业

1、何为粒度分布、累积分布和频率分布?

2、说明RRB函数式中特征粒径的意义。

3、颗粒团聚根据作用机理分为几种状态?

4、在空气中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在非常干燥的情况下是什么作用力起主导作用?

5、某球磨机第一仓的钢球级配为:直径90、80、70和60cm的球,分配重3、6、7和4吨,求钢球的平均球径。

6、今测得某物料经磨机粉磨后,其产品中小于50μm的颗粒含量为70%,并已知该粉磨产品符合RRB分布,均匀性系数为0.8,试求产品中介于20-25μm颗粒的百分数为多少?

第二章 粉体物性

2.1 球形粉体颗粒堆积随堂测验

1、某粉状物料的真密度为2000kg/m?3,当该粉料以空隙率ε=0.4的状态堆积时,其容积密度等于 kg/m?3。
A、800
B、1200
C、5000
D、2000

2、等径球以立方体堆积时,其空隙率为 。
A、47.64%
B、39.54%
C、25.95%
D、52.36%

3、物性相同而粒度差别很大的两种颗粒混合填充时,其填充密度必然小于大颗粒单独填充或小颗粒单独填充时的密度。

4、空隙率中的颗粒体积是指不包括颗粒内外孔在内的体积。

5、粉体的填充指标有 、 、 。

6、等径球形颗粒的规则排列有 基本的平面排列形式,在此基础上又可形成 形式的空间排列。其中, 为最疏填充, 为最密填充。

2.2 实际粉体颗粒堆积随堂测验

1、粉体颗粒的球形度越小,则料层的空隙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关系

2、Fuller曲线适合于 体系的最紧密填充。
A、连续级配
B、不连续级配
C、任意级配
D、单一粒径

3、壁效应对容器中所有颗粒均有影响作用。

4、粉体颗粒含水率越高则料层容积密度越小。

5、Gaudin-Schuhmann(高登-舒兹曼)方程为U(Dp)=100(Dp/Dpmax)?q,式中,U(Dp)为 ,Dpmax为 ,q为 。q= 时为疏填充,q= 时为最密填充。

6、对于颗粒群而言,粒度越小,由于颗粒间的 ,空隙率 。

2.3 粉体的摩擦性与流动性随堂测验

1、休止角是粉体自然堆积时,自由表面在静止状态下与水平面所形成的
A、最小角度
B、最大角度
C、最小、最大平均值
D、角度

2、粉体自由流动时,流动函数FF的范围 。
A、FF<2
B、FF>2
C、FF<10
D、FF>10

3、料仓中粉体结拱的临界条件是FF<ff。

4、某一库仑粉体,当初抗剪强度等于零时,为无附着性粉体。

5、当粉体开始滑移时,如滑移面上的剪应力τ与正应力σ成正比,这样的粉体称为 。

6、粉体内摩擦角的测定方法有 和 。

第二章测验

1、某粉状物料的容积密度为1500kg/m?3,当该粉料以空隙率ε=0.4的状态堆积时,其真密度ρB等于( )。
A、600
B、900
C、2500
D、3750

2、等径球规则堆积时,下列哪种堆积方式的空隙率最小?( )
A、立方堆积
B、正斜方体堆积
C、楔形四面体堆积
D、菱面体堆积

3、两种粒度的颗粒紧密堆积时,小颗粒粒度越小,空隙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A,B,C均有可能

4、库仑摩擦系数通常写为μi = tanφi,式中φi称为( )。
A、休止角
B、内摩擦角
C、有效内摩擦角
D、滑动摩擦角

5、料仓中粉体结拱的临界条件是( )。
A、FF>ff
B、FF=ff
C、FF<ff
D、FF=0

6、粉体的容积密度一定小于真密度。

7、等径球堆积时,3mm球体的填充率一定大于4mm的球体填充率。

8、在颗粒填充容器时,离容器壁越近的料层受到壁效应的影响越小。

9、无附着性粉体的初抗剪强度等于零。

10、粉体开放屈服强度fc越小,则粉体的流动性能越好。

11、对于六方系排列结构,采用 可实现等径球的最密堆积。此时,体系的空隙率为 ,填充率为 ,颗粒配位数为 。

12、从颗粒粒径尺寸分布来看,粉体可分为 和 。

13、Fuller曲线颗粒级配分布特征:小颗粒分布为 ,大颗粒分布为 。

14、影响颗粒堆积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等方面。

15、粉体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 、 、 、 等多种。

16、粉体流动性可用流动函数(FF)来表示,当 时,粉体不流动;当 粉体难流动,当 粉体易流动,当 时,粉体能自由流动。

第二章作业

1、何谓空隙率?何谓填充率?两者有什么关系?

2、简述颗粒堆积空隙率与颗粒球形度和粗糙度、颗粒粒径的关系?

3、何谓流动函数?流动函数与粉体流动性的关系如何?

第三章 颗粒流体力学

3.1 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现象随堂测验

1、颗粒流体是包含固体颗粒和流体的二相流动系统至少存在着二种力场。

2、颗粒流体的两相流动按其本身系统性和作用过程可分为三种典型情况。

3、颗粒在静止流体内自由沉降时,仅受到重力而且还受到浮力的作用。

4、当颗粒雷诺数小于1时,阻力系数与颗粒雷诺数成线性关系。

5、在湍流区,阻力系数为一常数。

6、空气输送斜槽中固体颗粒与气体处于气力输送运动状态。

7、颗粒流体的两相流动的典型情况可分为固定床、 和气力输送。

8、颗粒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时的流动状态可分为 、 、湍流状态和高度湍流状态。

9、Stokes定律是指颗粒在流体中相对运动为 状态时,颗粒雷诺数与阻力系数的关系。

10、高度湍流状态在工业中一般 遇到。

3.2 颗粒在静止流体中沉降随堂测验

1、的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称为沉降速度。

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颗粒不但会受到其它颗粒直接摩擦,碰撞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它颗粒通过流体而产生的间接影响,这种沉降称为 。

3、颗粒在有限容器内沉降时,容器器壁对颗粒沉降的阻滞作用,沉降速度可乘以壁效应因子加以修正。当颗粒粒径小于容器直径的 ,往往可以不加修正。

4、在流体内以 沉降的不同密度的颗粒称为等降颗粒。

5、等降颗粒中密度小的颗粒直径与密度大的颗粒的直径比称为 。当流体密度与较轻的颗粒的密度相等时,等降系数为 。

6、分选操作应该在 的悬浮介质中进行离析,而分级操作宜用 的悬浮介质进行分级。

7、流体动力分级设备选用密度小的悬浮介质,是使被分级的颗粒 的影响忽略不计。

8、干扰沉降增加了颗粒的沉降阻力,使沉降末速 。

3.3 颗粒在流动着的流体中运动随堂测验

1、颗粒在垂直流体中的相对运动速度等于流体流速加颗粒的沉降速度。

2、颗粒在水平流体中运动时,颗粒的沉降速度就等于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的沉降速度。

3、在旋转流体中,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计算公式就是用离心加速度替代沉降速度公式中的重力加速度。

4、颗粒在流体中的剩余重力等于颗粒重力减去流体阻力。

5、水平流体内的颗粒,在水平方向运动受流体运动和重力共同作用而产生。

6、颗粒在旋转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离心力场和重力场的共同作用。

7、壁效应因子是实际沉降速度与自由沉降速度之比。

8、湍流状态时阻力系数为一常数,ξ=0.44,此关系式又称stokes公式。

第三章测验

1、阻力系数ζ与Rep的关系大致可分为 个区域。
A、1
B、4
C、3
D、2

2、层流区的雷诺数为 。
A、大于1
B、小于1
C、小于100
D、大于100

3、高度湍流状态时阻力系数为一常数,其值为 。
A、0.15
B、0.44
C、0.2
D、0.1

4、颗粒在 流体中运动时,颗粒的沉降速度就等于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的沉降速度。
A、旋转
B、水平
C、倾斜
D、垂直

5、颗粒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时的流动状态可分为 。
A、湍流状态
B、层流状态
C、过渡状态
D、高度层流状态
E、高度湍流状态

6、颗粒流体的两相流动的典型情况可分为 。
A、气力输送
B、固定床
C、浮动床
D、流化床

7、等降颗粒中密度小的颗粒直径与密度大的颗粒的直径比称为等降系数。

8、流体动力分级设备应选用密度大的悬浮介质。

9、颗粒雷诺数大于1时,表明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为层流状态。

10、颗粒流体力学是包含固体颗粒和流体的二相流动系统,该系统至少存在着二种力场。

11、在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颗粒雷诺数成线性关系。

12、空气输送斜槽中固体颗粒与气体处于气力输送运动状态。

13、往往实际工程中,液体中的颗粒不但会受到其它颗粒直接摩擦,碰撞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它颗粒通过流体而产生的间接影响,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14、在流体内不同密度的颗粒以同一速度沉降,称这些颗粒为等降颗粒。

15、颗粒在垂直流体中的相对运动速度等于流体流速加颗粒的沉降速度。

16、颗粒在旋转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离心力场和重力场的共同作用。

17、干扰沉降增加了颗粒的沉降阻力,使沉降末速 。

18、高度湍流区的阻力系数为 。

19、湍流状态时阻力系数为一常数,ζ=0.44,此关系式称为 。

20、颗粒在流体中的剩余重力等于颗粒重力减去流体 。

21、在旋转流体中,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计算公式就是用 替代沉降速度公式中的重力加速度。

22、当流体密度与较轻的颗粒的密度 时,等降系数为无穷大。

23、在工业生产中,分选操作应该在 介质中进行离析。

24、颗粒在有限容器内沉降时,沉降速度可乘以壁效应因子加以修正。当颗粒粒径小于容器直径的 ,往往可以不加修正。

25、高度湍流状态在工业中一般 遇到。

26、当颗粒雷诺数小于1时,阻力系数与颗粒雷诺数成 关系。

第三章作业

1、对球形颗粒在流体中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流动状态大致可分为几种?相对应的雷诺系数(Rep)在什么范围?

2、某一降尘室收集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气体的粘度为1.81×10-5Pa·S,密度为1.2㎏/m3,固体颗粒的密度为3000㎏/m3,求气体中直径为50μm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

3、在φ800mm的垂直烟道中,已知风量60m3/min,空气粘度16×10-6pa.sec,密度为1Kg/m3;物料密度3000Kg/m3。设烟道中粉尘粒子为球形颗粒。试求可能沉降下来的颗粒粒径。

4、等降系数对于工业上的分选和分级有何指导意义。

第四章 粉体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4.1 机械力化学原理及应用随堂测验

1、机械力化学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学者 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化学学科中,从诱发化学反应的能量的来源的性质来分类,已经有了热化学、电化学、光化学、磁化学以及放射化学等分支,因此,完全可以把机械力诱发产生的化学反应称之为机械力化学(Mechanochemistry)。
A、K.Peters
B、Wilem·Ostward
C、Philip Clart
D、Martin Heidegger

2、以下哪些方面为机械力对固体物质所产生的物理效应()
A、晶格缺陷
B、含结晶水或OH羧基的脱水
C、化学键的断裂
D、比表面积变化

3、以下哪些方面为机械力对固体物质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A、晶粒细化
B、材料内部产生裂纹
C、降低体系反应活化能
D、结晶程度降低

4、机械合金化是利用球磨内磨球与磨球、磨球与磨罐之间的高速高频冲击,使物料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金属或合金粉末粉碎为纳米级微粒的方法。

5、机械力化学的原理相当复杂,在强的机械力作用下,固体受到剧烈的冲击,在晶体结构发生破坏的同时,局部还会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伴随有受激电子辐射等现象,可以诱发物质间的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温度和活化能。

6、机械力化学就是研究在给固体物质施加 时,固体的形态、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发生变化,并诱发物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7、固体受机械作用所发生的过程往往是多种现象的综合,机械力对固体物质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 、 。

8、在高能球磨过程中,晶粒细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粉末在碰撞中被反复破碎,缺陷密度 ,产生晶格缺陷、晶格畸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无定形化;

9、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物质表面化学键断裂而产生不饱和键、自由离子和电子等,使得晶体内能 ,导致物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度常数显著 。

10、Thiessen等提出的机械作用等离子体模型,认为机械力作用导致 与 ,激发出高能电子和等离子区。

4.2 机械力化学效应与结晶构造的变化随堂测验

1、机械冲击力、剪切力、压力等都会造成晶体颗粒形变。发生形变的晶粒,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不到理想的衍射图,但按X衍射图衍射峰强度和衍射峰的宽度,可以定性分析晶格扭变和无定形化程度。

2、固相间的机械力化学反应,一般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的相互扩散及其不可逆过程平衡时达成的。

3、机械力化学促进物质发生晶型转变,如粉碎ZrO2单斜晶形转变为四方晶系,结晶形碳酸钙(方解石,六方晶系)转变为无定形碳酸钙。

4、锐钛矿型TiO2在高能行星磨内粉磨引起晶型转变的过程,粉磨初期(5h)为无定形形成期,并形成金红石型TiO2晶核;粉磨中期(5~15h)为晶粒长大期,金红石型TiO2晶粒长大;粉磨后期(15h以后)为动态平衡期,晶粒长大与粉磨引起的晶粒减小处于动态平衡。因此,粉磨时间增多,晶粒会一直变小。

5、一些含羟基的化合物,如Ca(OH)2和Mg(OH)2,粉磨过程中其OH基没有脱离,因此机械力作用不能造成任何材料的脱结晶水现象发生。

6、高岭土干粉磨过程中会发生晶格无序化,脱羟基反应及表面性质改变等现象。

7、α-Al2O3粉磨一定时间(小于300小时),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引起α-Al2O3晶格畸变,有效温度系数 ,无序化程度 。

8、滑石晶体结构中,Mg的周围有4个O配位,2个(OH)配位构成八面体,Si的周围有4个O配位构成四面体,1个八面体和2个四面体交错构成平板的结构单元,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结合。经行星磨干法粉碎后,Mg-O原子间配位数粉碎前为6,粉碎4h后其配位数 。

4.3 机械力化学效应与其它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随堂测验

1、物体在受机械力的研磨作用后,最初表现出的外观变化是颗粒细化,相应的比表面积增大。但是,颗粒粒径虽随粉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然而比表面积却会在一定时间后又下降。

2、物体在受机械力的研磨作用后,最初表现出颗粒细化和比表面积增大,因此粉磨时间越长越好。

3、固体物质经过机械力粉碎后,表观密度的变化主要是由颗粒粒径大小级配不一造成的;而真密度的变化则是由于固体物质的晶体结构变化或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造成的。

4、许多矿物如方解石、水铝石、滑石等,机械力活化能显著地提高其溶解度和溶解速率。

5、机械力化学活化作用可以改变矿物的离子交换能力,因为细磨、超细磨会导致矿物表面富含不饱和键和残余电荷的活化位,所以能够明显提高其阳离子置换容量,尤其是硅酸盐类矿物。

6、无论湿法还是干法粉磨下,对于Al2O3粉磨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存在有最佳的粉磨时间。另外,粉磨初始颗粒的大小对粉磨效率也有较大影响。

7、粉磨或超细粉磨的机械力化学活化作用还影响矿物的表面电性和介电性能。

8、粉碎过程输入的能量主要消耗于三个方面: 、 、 ,

9、在机械力活化作用下,矿物颗粒被粉碎,在断裂面上出现不饱和键和带电的结构单元,导致颗粒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状态,从而增加了颗粒的活性, 了表面吸附能力。

10、Al2O3粉末通过粉磨,比表面积先 ,继续粉磨,比表面积 ,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发生了严重的团聚。

第四章测验

1、机械合金化是利用球磨内磨球与磨球、磨球与磨罐之间的高速高频冲击,使物料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金属或合金粉末粉碎为纳米级微粒的方法。

2、机械力化学的原理相当复杂,在强的机械力作用下,固体受到剧烈的冲击,在晶体结构发生破坏的同时,局部还会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伴随有受激电子辐射等现象,可以诱发物质间的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温度和活化能。

3、机械冲击力、剪切力、压力等都会造成晶体颗粒形变。发生形变的晶粒,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不到理想的衍射图,但按X衍射图衍射峰强度和衍射峰的宽度,可以定性分析晶格扭变和无定形化程度。

4、固相间的机械力化学反应,一般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的相互扩散及其不可逆过程平衡时达成的。

5、机械力化学促进物质发生晶型转变,如粉碎ZrO2单斜晶形转变为四方晶系,结晶形碳酸钙(方解石,六方晶系)转变为无定形碳酸钙。

6、锐钛矿型TiO2在高能行星磨内粉磨引起晶型转变的过程,粉磨初期(5h)为无定形形成期,并形成金红石型TiO2晶核;粉磨中期(5~15h)为晶粒长大期,金红石型TiO2晶粒长大;粉磨后期(15h以后)为动态平衡期,晶粒长大与粉磨引起的晶粒减小处于动态平衡。因此,粉末时间增多,晶粒会一直变小。

7、一些含羟基的化合物,如Ca(OH)2和Mg(OH)2,粉磨过程中其OH基没有脱离,因此机械力作用不能造成任何材料的脱结晶水现象发生。

8、高岭土干粉磨过程中会发生晶格无序化,脱羟基反应及表面性质改变等现象。

9、物体在受机械力的研磨作用后,最初表现出的外观变化是颗粒细化,相应的比表面积增大。但是,颗粒粒径虽随粉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然而比表面积却会在一定时间后又下降。

10、物体在受机械力的研磨作用后,最初表现出颗粒细化和比表面积增大,因此粉磨时间越长越好。

11、固体物质经过机械力粉碎后,表观密度的变化主要是由颗粒粒径大小级配不一造成的;而真密度的变化则是由于固体物质的晶体结构变化或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造成的。

12、许多矿物如方解石、水铝石、滑石等,机械力活化能显著地提高其溶解度和溶解速率。

13、机械力化学活化作用可以改变矿物的离子交换能力,因为细磨、超细磨会导致矿物表面富含不饱和键和残余电荷的活化位,所以能够明显提高其阳离子置换容量,尤其是硅酸盐类矿物。

14、无论湿法还是干法粉磨下,对于Al2O3粉磨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存在有最佳的粉磨时间。另外,粉磨初始颗粒的大小对粉磨效率也有较大影响。

15、机械力化学就是研究在给固体物质施加 时,固体的形态、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发生变化,并诱发物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16、固体受机械作用所发生的过程往往是多种现象的综合,机械力对固体物质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 、 。

17、在高能球磨过程中,晶粒细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粉末在碰撞中被反复破碎,缺陷密度 ,产生晶格缺陷、晶格畸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无定形化。

18、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物质表面化学键断裂而产生不饱和键、自由离子和电子等,使得晶体内能 ,导致物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度常数显著 。

19、Thiessen等提出的机械作用等离子体模型,认为机械力作用导致 与 ,激发出高能电子和等离子区。

20、α-Al2O3粉磨一定时间(小于300小时),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引起α-Al2O3晶格畸变,有效温度系数 ,无序化程度 。

21、滑石晶体结构中,Mg的周围有4个O配位,2个(OH)配位构成八面体,Si的周围有4个O配位构成四面体,1个八面体和2个四面体交错构成平板的结构单元,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结合。经行星磨干法粉碎后,Mg-O原子间配位数粉碎前为6,粉碎4h后其配位数 。

22、粉磨或超细粉磨的机械力化学活化作用还影响矿物的表面电性和介电性能。正确粉碎过程输入的能量主要消耗于三个方面: 、 、 。

23、在机械力活化作用下,矿物颗粒被粉碎,在断裂面上出现不饱和键和带电的结构单元,导致颗粒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状态,从而增加了颗粒的活性,表面吸附能力 。

24、Al2O3粉末通过粉磨,比表面积先 ,继续粉磨,比表面积 ,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发生了严重的团聚。

第四章作业

1、何为机械力化学效应?物质受机械力作用后,会发生哪些物理变化、结晶状态变化、化学变化。

2、与热化学相比,机械力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在机理上有何异同?

3、分析机械力化学引起物质密度变化的机制。

4、结合专业知识,试分析机械力化学的前景。

第五章 粉体的机械制备

5.1 粉碎的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称为 。
A、平均粉碎比
B、公称粉碎比
C、总粉碎比
D、

2、破碎机常用粉碎比指标中有平均粉碎比i和公称粉碎比i公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
A、i>i公
B、i<i公
C、i=i公
D、

3、平均粉碎比i约为公称粉碎比i公的 。
A、50~70%
B、70~90%
C、90~100%
D、

4、总粉碎比i0与各级粉碎比之间的关系为 。
A、i0= i1?i2?i3???in
B、i0= i1+i2+i3???in
C、i0=i1=i2=i3???=in
D、

5、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的二级破碎,常用一级颚式破碎机,最大进料粒度为480mm,出料粒度为75~200mm,二级反击式破碎机,最大进料粒度为100mm,出料粒度为20mm,那么i1、i2和总粉碎比i分别为 。
A、4.8;5;24
B、2.4;10;24
C、6.4;5;32
D、

6、粉碎比是物料粉碎后的平均粒度与粉碎前的平均粒度之比。

7、破碎时加入的物料尺寸总是小于最大进料口宽度。

8、一般破碎机的粉碎比为3~30;粉磨机的粉碎比为500~1000或更大。

9、对于二台破碎机,当生产能力Q1=Q2且进料尺寸D1=D2,则i1=i2。

10、对于粉碎机械,i越大越好。

11、对于二台破碎机,若i1= i2,且进料尺寸D1=D2,则Q1=Q2。

12、对于粉碎机械,Q越大越好。

13、凡是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不带分级设备的粉碎流程称为开路流程。

14、带有分级设备的(如检查筛分、选粉机等)流程称为闭路流程。

15、固体物料在 作用下,克服 ,从而使颗粒的尺寸 、表面积 的过程称为粉碎。

16、因处理物料的尺寸大小不同,可大致上将粉碎分为 和 两类处理过程;使大块物料碎裂成小块物料的加工过程称为 ;使小块物料碎裂成细粉末状物料的加工过程称为 。

17、一般说来,在细度要求不太严格,生产规模较小的粗、中碎过程,多用 流程。对于细度要求比较严格、生产规模较大、消耗电力较多的细磨过程,宜用 流程。

18、适用于破碎大块硬质物料, 适用于粉碎大中块脆性物料, 多用于小块物料的粉磨, 用于粉碎脆性物料。

5.2 粉碎功耗理论随堂测验

1、材料的实际强度或实测强度往往远低于其理想强度,一般地,实测强度约为理想强度的 。
A、0.01~0.1
B、0.001~0.01
C、0.0001~0.001
D、

2、颗粒强度与颗粒内原生裂纹长度的平方根的关系为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有关系
D、相等

3、一般选用中等易碎性的回转窑水泥熟料作为标准物料,取易碎性系数为 。
A、0.5
B、1
C、1.5
D、

4、Ritttinger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所消耗的功与粉碎过程中新增加的表面积成 ,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正比;粉磨
B、体积学说;正比;粗中碎
C、裂纹学说;反比;细碎粗磨
D、

5、Kick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消耗的功与 成正比,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物料的粒径;粉磨
B、体积学说;物料的体积;粗中碎
C、裂纹学说;物料的质量;细碎粗磨
D、

6、Bond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所消耗的功与 成反比,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物料的粒径;粉磨
B、体积学说;物料的体积;粗中碎
C、裂纹学说;物料直径的平方根;细碎粗磨
D、

7、多年来被认为是通过粉碎所能制备颗粒材料的极限尺寸。
A、1μm
B、3μm
C、5μm
D、

8、体积粉碎模型是整个颗粒均受到破坏,粉碎后生成物多为粒度大的中间颗粒。随粉碎过程的进行,中间颗粒逐渐被粉碎成细粉成分。

9、表面粉碎模型是在粉碎的某一时刻,仅是颗粒的表面产生破坏,被磨削下微粉成分,这一破坏作用基本不涉及颗粒内部。

10、对于同一材料,小尺寸时的实测强度要比大尺寸时来得小。

11、加载速度大时测得的强度也较高。

12、同一材料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测定的强度是相同的。

13、同一粉碎机械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粉碎不同物料时,生产能力是相同的。

14、物料的易碎性系数越大,越不易粉碎。

15、粗粉碎和细粉碎阶段的比功耗是不同的。

16、物料越细时,单位能量所能产生的新表面积越小,即越难粉碎。

17、的粒度分布较集中,但细颗粒比例较小; 的细颗粒较多,但粒度分布范围较宽,即粗颗粒也较多。

18、Lewis公式是粒径减小所耗能量与粒径的 。

19、如何提高粉碎过程中的 ,这是研究粉碎过程机理的目的,一般提倡“ ”。

20、表面积学说、体积学说和裂纹学说可看成Lewis式中的常数n分别为 、 和 时积分所得。

5.3 颚式破碎机随堂测验

1、PEJ1200×1500颚式破碎机表示的是 的颚式破碎机。
A、进料口宽度为1200mm,长度为1500mm
B、进料口长度为1200mm,宽度为1500mm
C、进料口宽度为1200mm,深度为1500mm
D、

2、简单摆动型颚式破碎机有空行程,电耗较高,破碎比小,一般在 。
A、1~3
B、3~5
C、4~6
D、

3、复杂摆动型颚式破碎机产量比同规格的简单摆动型颚式破碎机提高 ,破碎比可达 左右,效率高。
A、20%~30%;10
B、10%~20%;15
C、5%~10%;20
D、

4、由于物料有被挤出加料口的可能,故颚式破碎机的钳角一般取 。
A、18~22°
B、22~27°
C、22~33°
D、

5、颚式破碎机的主轴转速提高一倍时,其生产能力和钳角分别 。
A、增加和增加
B、增加和不变
C、降低和不变
D、

6、颚式破碎机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粗碎和中碎破碎机。

7、简单摆动型颚式破碎机动颚的摆动距离上部小、下部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都只有下部的1/2;水平行程矛盾,不利于喂入物料的夹持和破碎。

8、衬板通常上部磨损较快,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常做成上下对称,待上部磨损后调换使用。

9、复杂摆动型颚式破碎机动颚顶部的水平摆幅约为下部的 倍,而垂直摆幅 下部,就整个动颚而言,垂直摆幅为水平摆幅的 倍,有 作用。动颚既有 ,又有 ,所以有挤压、弯曲、劈裂、磨剥等粉碎。

10、减小钳角可 破碎机的生产能力,但会导致破碎比 ;反之,增大钳角虽可 破碎比,但会 生产能力。

5.4 锤式破碎机随堂测验

1、φ2000mm×1200mm锤式破碎机表示的是 的锤式破碎机。
A、转子的直径2000mm,长度1200mm
B、转子的长度2000mm,直径1200mm
C、转子的长度2000mm,半径1200mm
D、

2、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由于分成几个破碎区,同时具有两个带有多排锤子的转子,故破碎比大,可达 左右。
A、20
B、40
C、60
D、

3、轻型锤子,其质量在3.5~15kg,用来粉碎粒度为 的软质和中等硬度的物料。
A、5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D、

4、中型锤子,其质量为30~60kg,用来粉碎粒度为 的中等硬度物料。
A、300~500mm
B、500~800mm
C、800~1000mm
D、

5、为避免锤式破碎机堵塞,被粉碎物料的含水量应 。
A、<10%
B、不超过10%~15%
C、<20%
D、

6、篦条的排列方向与转子运动方向平行。

7、当转子速度一定时,锤子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8、锤子是一次性的,磨损后不可调换使用。

9、更换新锤子时,应在径向对称地成对更换以便破碎机平稳运转,减少振动。

10、转子的转速越大越好。

11、锤式破碎机的种类很多,按转子的数目,可分为 和 两类;按转子的回旋方向,分为 和 两类;按锤子的排列方式,分为 和 两类;按锤子在转子上的连接方式,还可分为 和 两类。

12、锤式破碎机的产品粒度组成与 及 等有关。

13、减小卸料篦缝宽度可使产品粒度 ,但 随之降低。

5.5 反击式破碎机随堂测验

1、反击式破碎机没有上下篦条筛,产品粒度一般均为 。
A、<5mm
B、>10mm
C、5~10mm以上
D、

2、PF1000×900表示 的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
A、转子直径为1000mm,长度为900mm
B、转子半径为1000mm,长度为900mm
C、转子长度为1000mm,直径为900mm
D、

3、物料从进料口喂入,为了防止物料在破碎时飞出,装有 。
A、链幕
B、反击板
C、篦条筛
D、

4、增加破碎腔 可强化选择性破碎,增大物料的破碎比。
A、数目
B、体积
C、表面积
D、

5、双转子反击-锤式破碎机,其粉碎比可达 左右,可用于 。
A、30;单级破碎
B、50;多级破碎
C、50;单级破碎
D、

6、烘干反击式破碎机入料水分可达 ,出料水分可降低至 。
A、10%~15%;5%以下
B、15%~25%;3%以下
C、25%~30%;1%以下
D、

7、反击式破碎机转子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一般取 。
A、0~0.5
B、0.5~1.2
C、1.2~1.5
D、

8、反击式破碎机中以物料受板锤冲击的作用最大。

9、反击式破碎机的电耗和金属消耗均比锤式破碎机的多。

10、两转子反向旋转,它相当于两个单转子破碎机串联使用,破碎比大,粒度均匀,生产能力大,但电耗较高,可同时作为粗、中和细碎机械使用。

11、两转子同向旋转,它相当于两个单转子破碎机并联使用,生产能力大,可破碎较大块物料,作为粗、中碎破碎机使用。

12、两转子相向旋转,它主要利用两转子相对抛出物料时的自相撞击进行粉碎,故破碎比大,金属磨损较少。

13、通过增设破碎腔,采取较低的转子速度,不仅可达到通常需要较高的转子速度才能达到的破碎效果,而且还可减少产品中的过大颗粒及降低板锤磨损。

14、喂料粒度与转子直径间的比值越大,破碎比越小,生产能力越高,电动机负荷趋于均匀,相应机械效率就越高。

15、反击式破碎机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6、反击式破碎机以冲击方式粉碎物料,其破碎作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 和 。

17、双转子按转子回转方向可分为三类: 、 和 。

5.6 球磨机基础知识随堂测验

1、表示筒体转速过高时,介质受到的惯性离心力超过其重力,不能脱离筒体,而随筒体一起转动,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2、表示筒体转速过慢时,研磨介质靠磨擦力的作用,随筒体沿同心圆轨迹升高,当面层介质的斜度超过自然休止角,介质就沿斜面一层层地泻落下来,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3、表示转速比较适中,研磨介质受到较大的惯性离心力作用,紧贴在筒壁沿圆弧轨迹提升,直至介质的重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时,介质才从空间抛下,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4、球磨机的规格一般用 表示。
A、不带衬板的筒体内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B、带衬板的筒体内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C、带衬板的筒体半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D、

5、在球磨机粉碎配合料时,还兼起混合作用。

6、处于离心状态的研磨体对物料无任何冲击和研磨作用。

7、处于泻落状态的研磨体对物料有较强的研磨作用,但无冲击作用,对大块物料的粉碎效果不好。

8、处于抛落状态的研磨体对物料无冲击作用,粉碎效果不好。

9、当磨机回转时,研磨介质由于 的作用,随筒体一起回转,被带到一定高度时,由于其本身的重力作用抛落下来,对物料进行 ;同时,研磨介质在磨内存在有 和 ,对物料起 作用。

10、研磨体对物料的基本作用是各种运动对物料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 和 作用为主。

11、球磨机按筒体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分为 、 和 ;按磨内装入的研磨介质形状和材质分为 、 和 ;按卸料方式分为 和 ;按传动方式分为 和 。

5.7 球磨机主要工作部件(上)随堂测验

1、筒体钢板厚度约为磨机直径的 。
A、1%~1.5%
B、1.5%~2%
C、2%~3%
D、

2、根据衬板的作用,平衬板通常多与波纹衬板配合用于 。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3、根据衬板的作用,压条衬板或凸棱衬板用于 较为适用。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4、根据衬板的作用,小波纹衬板用于 较为适宜。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5、在保证篦板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条件下,应尽可能 通孔率,以利于物料通过和通风。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

6、隔仓板的作用为 。
A、分隔研磨介质,阻止各仓间研磨介质的轴向移动
B、隔仓板对物料有筛析作用,防止过大颗粒窜入下一仓
C、隔仓板篦板的孔大小及开孔率决定了磨内物料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物料在磨内的粉磨时间
D、

7、压条衬板使研磨体提升得较高,使研磨体具有较大的冲击研磨力。

8、波形衬板较适合棒球磨,因为在棒仓必须防止过大的冲击力而损伤衬板。

9、阶梯衬板适用于管磨机的一仓,安装这种衬板时,应使薄端处于磨机转向的后方。

10、锥形分级衬板在磨内的安装方向是靠近进料端直径大,出料端直径小。

11、角螺旋分级衬板可使磨机产量提高l0%~14%,电耗降低20%~25%。

12、目前,磨机衬板尺寸己基本统一,其宽度为314mm,整块衬板长度500mm。

13、双层隔仓板由于不存在物料返回问题,其篦孔通常都是同心圆排列的。

14、为了便于制造,隔仓板篦孔的同心圆排列常以其近似形状代替,呈多边形排列。

15、安装隔仓板时须使小端朝向出料端,不得装反。

16、筒体要承受自身、衬板、隔仓板、研磨体及物料等的 及筒体的 ,故需有足够的 和 。

17、半球形衬板的半球体应为该仓最大球径的 ,半球中心距不大于该仓平均球径的 ,半球应呈 排列,以阻止 。

18、衬板排列时应 ,保证 不能贯通,以防止 及 对筒体内壁的冲刷作用。

19、双层隔仓板一般由 和 组成,中间设有 装置。

5.8 球磨机主要工作部件(下)随堂测验

1、静压润滑摩擦产生的启动转矩比一般动压润滑时低 左右。
A、20%
B、40%
C、60%
D、

2、边缘单传动的磨机,小齿轮的布置角β常为 左右。
A、15°
B、20°
C、30°
D、

3、中心传动的机械效率和边缘传动的机械效率相比,二者相差 左右。
A、5%
B、10%
C、20%
D、

4、在磨机功率小于2500kW时可选择 。
A、中心传动形式
B、边缘传动形式
C、两种传动形式均可
D、

5、在磨机功率大于2500kW时应尽可能选用 。
A、中心传动形式
B、边缘传动形式
C、两种传动形式均可
D、

6、降低轴承温度常用的方法是 。
A、水冷却,直接引水入轴瓦的内部
B、间接水冷却润滑油
C、二者同时使用
D、

7、各类磨机主轴承的主要构造基本相同。

8、由于磨机转速低,所以由动压润滑形成的油膜很薄,达不到液体磨擦润滑,而是半液体润滑。

9、轴承衬的允许工作温度要低于100℃,如果超过此温度即会发生烧瓦,影响磨机的正常运转。

10、边缘传动传动效率低,大齿轮大且笨重,但设备制造比中心传动容易,多用于小型磨机。

11、我国中心传动的磨机通常只用低转矩电机。

12、在中心传动中,如采用低转矩电动机,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必须用离合器连接。

13、球磨机轴承的润滑油采用 和 两种方式。

14、球磨机进料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 、 和 。

5.9 研磨体运动分析随堂测验

1、根据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研磨体脱离角与 无关。
A、筒体转速
B、筒体有效内径
C、研磨体的质量
D、

2、研磨介质即脱离圆弧轨迹开始作按抛物线轨迹运动时,研磨体在脱离点应具备的条件为 。
A、法向正压力为0
B、向心加速度为0
C、研磨体的重力为0
D、

3、在回转半径一定时,研磨体降落高度取决于 的大小。
A、脱离角
B、筒体转速
C、研磨体的质量
D、

4、有利脱离角α的大小为 。
A、50°40’
B、52°40’
C、54°40’
D、

5、根据研磨体的实际运动状态,研磨体运动分析作了 假设。
A、研磨体在磨机内的运动轨迹只有两种:一种是一层一层的以磨机筒体横断面几何中心为圆心,按同心圆弧的轨迹随着筒体回转作向上的运动;另一种是一层一层地按抛物线轨迹降落下来
B、研磨体与磨机筒壁间及研磨体层与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极小,具体计算时可忽略不计
C、磨机筒体内物料对于研磨体运动的影响忽略不计
D、

6、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是把球磨机筒体里装的研磨介质看成是一个“质点系”,并假设质点间没有磨擦。

7、研磨体若以有利脱离角抛出,则其降落高度为最大,从而使研磨体具有最大的冲击能量。

8、研磨体开始离开圆弧轨迹而沿抛物线轨迹下落,此瞬时的研磨体中心(A点)称为 ,而通过A点的回转半径及与磨机中心的垂线之间的夹角α称作 。研磨体抛出后,跌落到下,再度与筒体或其它介质层接触之点,称为 ,通过降落点的筒体半径与水平半径的夹角,称为 。

5.10 球磨机参数及特点随堂测验

1、磨内最外层研磨体刚好开始贴随磨机筒体作圆周转动这一瞬时的磨机转速,称为 。
A、临界转速
B、理论适宜转速
C、实际工作转速
D、

2、磨机转速处于临界转速时,研磨体脱离角α的大小为 。
A、0°
B、54°40’
C、90°
D、

3、使研磨体产生最大冲击粉碎功的磨机转速称作 。
A、临界转速
B、理论适宜转速
C、实际工作转速
D、

4、大直径磨机的实际工作转速较理论适宜转速 ,小直径磨机的实际工作转速较理论适宜转速 。
A、略低、略低
B、略高、略低
C、略低、略高
D、

5、湿法磨机的工作转速应比相同条件下的干法磨机高 。
A、15%
B、20%
C、25%
D、

6、考虑到磨机启动时介质有较大的惯性力和动转时的可能过载,球磨机配用的主电动机功率应增加 。
A、5%~10%
B、10%~15%
C、15%~20%
D、

7、球磨机的实际临界转速比理论计算值更小一些。

8、磨机以理论适宜转速运转时,研磨体的冲击作用大,可以将物料磨细。

9、湿法棒球磨的转速却应比干法磨低。

10、磨机闭路操作可比开路操作的磨机转速高些。

11、选用高速电机时,机械效率η取较高值;选用低速电机时,机械效率η取低值。

12、应用聚集层法计算磨机主电机功率仅适用于干法磨机。

13、湿法粉磨比干法所需功率要大。

14、磨机的理论适宜转速与临界转速的比值称为磨机的 ,一般为 。

15、磨机以实际工作转速运转时所需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和 。

5.11 辊磨机(立磨)随堂测验

1、截锥辊-平盘式、截锥辊-凹槽式、鼓形辊-凹槽式、双鼓形辊-凹槽式、圆柱辊-平盘式和球-环式辊磨机是按照 进行分类的。
A、研磨体的组合形式
B、磨辊的结构形式
C、磨辊的加压机构
D、

2、按 辊磨机可分为悬辊式、辊子式、滚球式。
A、研磨体的组合形式
B、磨辊的结构形式
C、磨辊的加压机构
D、

3、辊磨机允许的最大喂料粒度为磨辊直径的 。
A、1/10~1/5
B、1/15~1/10
C、1/20~1/15
D、

4、立磨的生产能力与 成反比。
A、从磨辊下通过的物料层厚度
B、磨辊压入物料的速度
C、磨辊宽度
D、物料在磨内的循环次数

5、磨辊和磨盘间一定的相对运动有助于防止粘湿物料引起的堵塞。

6、磨辊和磨盘均为整体部件,磨损后不可更换。

7、喂料粒度与磨辊直径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喂料粒度大,磨辊直径相应减小。

8、辊磨机辊压力越大,成品粒度越小。

9、辊磨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 及在其上作相对滚动的 。

10、磨辊依靠 或 的作用压在磨盘上,以 和 方式将物料粉碎。

11、磨辊和磨盘的几何形状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 ,二是 。

12、根据分级机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 和 。

5.12 辊压机随堂测验

1、辊压机的辊子直径和长度之比为 。
A、l~2.5
B、2.5~3
C、3~5
D、

2、辊压机辊面线速度一般为 m/s。
A、0.5~2
B、2~3
C、3~5
D、

3、辊压机主要适用于 。
A、软质物料
B、脆硬物料
C、坚硬物料
D、

4、辊压机主要是由两个速度相同、同向转动的辊子组成。

5、辊子的直径越大,在同样的啮角γ下,啮合的物料层越厚,辊间隙就越大。

6、为保证物料在粉碎区域内被粉碎,其最大粉碎压力应在50~300MPa之间。

7、在一般情况下,辊压机出料中的细粉含量随着辊压力的增大而增加。

8、到临界压力时,细粉急剧增加,但超过临界压力后,细粉含量就无明显变化。

9、辊压机的最大喂料粒度不要超过辊隙的35-40倍,一般在75mm以下。

10、辊压机的物料水分应控制在15%以下。

11、辊压机的物料最高温度一般不应超过200℃。

12、辊压机的规格以辊子的 和 表示。

13、辊压机破碎的物料,由于其颗粒产生大量 ,从面改善了物料的 ;经打散机打散或球磨机进一步粉磨,其 大大降低。

14、辊压机的工作压力控制着 和 ,为了更精确地表示辊压机的压力,可用辊子的单位长度压力即 来表示,一般为 kN/cm。

第五章测验

1、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称为 。
A、平均粉碎比
B、公称粉碎比
C、总粉碎比
D、

2、破碎机常用粉碎比指标中有平均粉碎比i和公称粉碎比i公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
A、i>i公
B、i<i公
C、i=i公
D、

3、平均粉碎比i约为公称粉碎比i公的 %。
A、50~70
B、70~90
C、90~100
D、

4、总粉碎比i0与各级粉碎比之间的关系为 。
A、i0=i1?i2?i3???in
B、i0=i1+i2+i3???in
C、i0=i1=i2=i3???=in
D、

5、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的二级破碎,常用一级颚式破碎机,最大进料粒度为480mm,出料粒度为75~200mm,二级反击式破碎机,最大进料粒度为100mm,出料粒度为20mm,那么i1、i2和总粉碎比i分别为 。
A、4.8;5;24
B、2.4;10;24
C、6.4;5;32
D、

6、材料的实际强度或实测强度往往远低于其理想强度,一般地,实测强度约为理想强度的 。
A、~
B、~
C、~
D、

7、颗粒强度与颗粒内原生裂纹长度的平方根的关系为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有关系
D、

8、一般选用中等易碎性的回转窑水泥熟料作为标准物料,取易碎性系数为 。
A、0.5
B、1
C、1.5
D、

9、Ritttinger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所消耗的功与粉碎过程中新增加的表面积成 ,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正比;粉磨
B、体积学说;正比;粗中碎
C、裂纹学说;反比;细碎粗磨
D、

10、Kick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消耗的功与 成正比,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物料的粒径;粉磨
B、体积学说;物料的体积;粗中碎
C、裂纹学说;物料的质量;细碎粗磨
D、

11、Bond定律又称为 ,粉碎物料所消耗的功与 成反比,比较符合 作业过程。
A、表面积学说;物料的粒径;粉磨
B、体积学说;物料的体积;粗中碎
C、裂纹学说;物料直径的平方根;细碎粗磨
D、

12、多年来被认为是通过粉碎所能制备颗粒材料的极限尺寸。
A、1μm
B、3μm
C、5μm
D、7μm

13、PEJ1200×1500颚式破碎机表示的是 的颚式破碎机。
A、进料口宽度为1200mm,长度为1500mm
B、进料口长度为1200mm,宽度为1500mm
C、进料口宽度为1200mm,深度为1500mm
D、

14、简单摆动型颚式破碎机有空行程,电耗较高,破碎比小,一般在 。
A、1~3
B、3~5
C、4~6
D、

15、复杂摆动型颚式破碎机产量比同规格的简单摆动型颚式破碎机提高 ,破碎比可达 左右,效率高。
A、20%~30%;10
B、10%~20%;15
C、5%~10%;20
D、

16、由于物料有被挤出加料口的可能,故颚式破碎机的钳角一般取 。
A、18~22°
B、22~27°
C、22~33°
D、

17、颚式破碎机的主轴转速提高一倍时,其生产能力和钳角分别 。
A、增加和增加
B、增加和不变
C、降低和不变
D、

18、φ2000 mm×1200mm锤式破碎机表示的是 的锤式破碎机。
A、转子的直径2000mm,长度1200mm
B、转子的长度2000mm,直径1200mm
C、转子的长度2000mm,半径1200mm
D、

19、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由于分成几个破碎区,同时具有两个带有多排锤子的转子,故破碎比大,可达 左右。
A、20
B、40
C、60
D、80

20、轻型锤子,其质量在3.5~15kg,用来粉碎粒度为 的软质和中等硬度的物料。
A、5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D、

21、中型锤子,其质量为30~60kg,用来粉碎粒度为 的中等硬度物料。
A、300~500mm
B、500~800mm
C、800~1000mm
D、

22、为避免锤式破碎机堵塞,被粉碎物料的含水量应 。
A、<10%
B、不超过10%~15%
C、<20%
D、

23、反击式破碎机没有上下篦条筛,产品粒度一般均为 。
A、<5mm
B、>10mm
C、5~10mm以上
D、

24、PF1000×900表示 的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
A、转子直径为1000mm,长度为900mm
B、转子半径为1000mm,长度为900mm
C、转子长度为1000mm,直径为900mm
D、

25、物料从进料口喂入,为了防止物料在破碎时飞出,装有 。
A、链幕
B、反击板
C、篦条筛
D、

26、增加破碎腔 可强化选择性破碎,增大物料的破碎比。
A、数目
B、体积
C、表面积
D、

27、双转子反击-锤式破碎机,其粉碎比可达 左右,可用于 。
A、30;单级破碎
B、40;多级破碎
C、50;单级破碎
D、60;多级破碎

28、烘干反击式破碎机入料水分可达 ,出料水分可降低至 。
A、10%~15%;5%以下
B、15%~25%;3%以下
C、25%~30%;1%以下
D、

29、反击式破碎机转子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一般取 。
A、0~0.5
B、0.5~1.2
C、1.2~1.5
D、

30、表示筒体转速过高时,介质受到的惯性离心力超过其重力,不能脱离筒体,而随筒体一起转动,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31、表示筒体转速过慢时,研磨介质靠磨擦力的作用,随筒体沿同心圆轨迹升高,当面层介质的斜度超过自然休止角,介质就沿斜面一层层地泻落下来,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32、表示转速比较适中,研磨介质受到较大的惯性离心力作用,紧贴在筒壁沿圆弧轨迹提升,直至介质的重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时,介质才从空间抛下。称为 。
A、离心状态
B、泻落状态
C、抛落状态
D、

33、球磨机的规格一般用 表示。
A、不带衬板的筒体内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B、带衬板的筒体内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C、带衬板的筒体半径和筒体的有效长度
D、

34、筒体钢板厚度约为磨机直径的 。
A、1%~1.5%
B、1.5%~2%
C、2%~3%
D、

35、根据衬板的作用,平衬板通常多与波纹衬板配合用于 。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36、根据衬板的作用,压条衬板或凸棱衬板用于 较为适用。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37、根据衬板的作用,小波纹衬板用于 较为适宜。
A、粗磨仓
B、细磨仓
C、粗、细磨仓
D、

38、在保证篦板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条件下,应尽可能 通孔率,以利于物料通过和通风。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39、静压润滑摩擦产生的启动转矩比一般动压润滑时低 左右。
A、20%
B、40%
C、60%
D、

40、边缘单传动的磨机,小齿轮的布置角β常为 左右。
A、15°
B、20°
C、30°
D、

41、中心

学习通粉体工程及设备

粉体工程是指以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物质为主要对象,以固体、气体和液体相互作用为基础,研究粉体的物理、化学、力学、流动等现象及其规律的工程学科。

粉体工程的重要性

粉体工程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例如,在煤炭工业中,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粉体工程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各种环保建材;在食品加工中,粉体工程则可以将食品材料加工成多样化的食品。

粉体工程设备

粉体工程设备是实现粉体工程加工的工具,包括粉碎机、粉体输送设备、混合机、筛分设备、干燥设备、计量设备等。

粉碎机

粉碎机是将物料破碎成所需细度的设备。常见的粉碎机包括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球磨机等。

粉体输送设备

粉体输送设备用于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包括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系统、真空输送系统、皮带输送机等。

混合机

混合机是将多种物料混合均匀的设备。常见的混合机包括搅拌机、飞燕式混合机、双锥式混合机等。

筛分设备

筛分设备用于将物料按照不同粒度分级。常见的筛分设备包括振动筛、旋振筛、弹球筛等。

干燥设备

干燥设备用于将物料中的水分去除,包括滚筒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真空干燥机等。

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精确的计量,包括称重器、计量泵、流量计等。

粉体工程的常见问题

在粉体工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物料结块、堵塞输送管道、过度磨损设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物理学、力学、化学等知识,通过优化工艺和设备来进行。

粉体工程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粉体工程技术将不断创新,设备将不断升级。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粉体工程将更加注重能源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