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城乡规划原理(朱莉莎)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超星尔雅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2:53:19ė69870次浏览600条评论

超星城乡规划原理(朱莉莎)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章 城市的超星城乡产生与定义

1.1 城市的产生随堂测验

1、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规划标志是( )
A、手工业和农业的原理分工
B、农业和商业的朱莉分工
C、农业和畜牧业的莎课分工
D、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后答分工

第一章测验

1、下列选项中符合城市的案学定义的是( )
A、一种防御性的习通构筑物
B、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题目聚落
C、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答案人口的集聚地
D、有着商品交换和防御职能的超星城乡居民点

2、人类原始聚落的规划出现是由于( )。
A、原理生产力的朱莉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生产力的莎课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D、交换的场所由临时的地点改为固定的市

3、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是指(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4、城市与乡村存在最主要的区别特征为( )。
A、政治特征
B、建设特征
C、经济特征
D、人口特征

5、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6、城市与乡村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论述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家乡名称是什么?面积有多大?总人口有多少? 2)你的家乡有什么样的产业?(例:农、林、牧、副、渔、轻工业、重工业、旅游业等等) 3)你的家乡建筑大多数是几层的? 4)你的家乡是否有商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几个? 5)你的家乡生活配套设施如何?(例:有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 6)在家乡,你们日常开展的文化生活都有什么?(例:广场舞、看画展、看电影、逛书店、逛博物馆、看书法展等等) 7)你的家乡交通情况如何?

第二章 城市的发展

2.1-1 古代城市的发展(上)随堂测验

1、古代城市的发展特征包括( )
A、农业社会产业结构
B、城市结构简单,但规模较大
C、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商业、手工业发展缓慢。
D、城市更多的是体现了政治军事职能。

第二章测验

1、根据下图,可推测该市( )
A、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B、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
C、进入城市相对分散阶段
D、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2、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各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 )。
A、20%以下、20%—50%、50%以上
B、30%以下、30%—70%、70%以上
C、25%以下、25%—40%、40%以上
D、40%以下、40%—80%、80%以上

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业产业以及城市空间转化的过程
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环境的改善等。
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4、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商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B、自西周到唐朝,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C、宋代城市的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为增强 ,市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
D、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5、中国的城市最初的发展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
A、政治
B、贸易
C、文化
D、以上都不是

论述

1、选择你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个城市,试分析它现在处于城市发展的哪个阶段?你的依据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或存在什么问题?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含义、内容与作用

第三章测验

1、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形制包括( )
A、编制和审批
B、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C、城市管理与分区管理
D、国家与地方

2、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领域主干法是哪个?( )
A、《城市规划条例》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是( )
A、法规体系
B、行政体系
C、工作体系
D、管理体系

4、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基本构成包括( )
A、主干法
B、从属法
C、相关法
D、专项法

5、城乡规划可分为战略性规划和实施性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就属于实施性规划。

6、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有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补充资料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补充测验

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类型不包括
A、总体规划
B、区域规划
C、专项规划
D、详细规划

2、以下规划中未被融合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是
A、土地利用规划
B、主题功能区规划
C、城乡总体规划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部门是
A、自然资源部门
B、城乡建设部门
C、发展改革部门
D、环境保护部门

4、“三区”是指
A、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B、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农业空间
C、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城镇空间
D、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5、国土空间规划中,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引发的规划包括( )。
A、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B、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C、市县国土空间规划
D、详细规划

6、我们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其中,三线是指( )。
A、规划范围界线
B、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C、生态保护红线
D、城镇开发边界

7、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是城市规划的翻版或延伸。

8、国土空间规划最终会形成覆盖全国、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这一张图的概念主要是我们要将其成果汇总到一张图纸中进行整体表达。

9、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一)

4.2-2 城市性质(下)随堂测验

1、城市性质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 )的特点所决定的。
A、关键因素
B、基本因素
C、主要因素
D、主导因素

4.2-3 城市规模随堂测验

1、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其总人口的比例是城市人口的( )
A、年龄构成
B、家庭构成
C、劳动构成
D、产业与职业构成

2、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预测的规模包括( )
A、经济规模
B、生产力规模
C、人口规模
D、用地规模

第四章(一)测验

1、下列哪项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直接有关( )
A、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B、人口的年龄构成
C、人口的性别构成
D、老龄人口比重

2、城市规划开展的初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基础调查工作,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最关键的程序是 ( )
A、现场踏勘
B、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
C、分析研究
D、城市规划纲要

3、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包括( )
A、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B、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C、提出绿地系统发展的目标
D、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4、按城市性质划分城市类型,可分为( )。
A、直辖市
B、工业城市
C、中心城市
D、交通港口城市
E、特殊职能城市

5、计算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需要的指标是( )
A、本年出生人口数
B、本年死亡人口数
C、本年迁入人口数
D、本年迁出人口数

6、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方面。

7、城市性质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建设发展、客观需要、客观条件等影响。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二)

第四章(二)测验

1、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 )大类。
A、10
B、73
C、8
D、64

2、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其中最基本的类型可以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状和带状
D、星座式和分散式

3、在城市各种用地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用地类型是()。
A、居住用地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交通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4、加油加气站用地属于()。
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5、城市规划在建设中,对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 )
A、地质条件
B、水文条件
C、地形条件
D、气候条件

6、城市内某地块在经过城市用地评价后,被认定为三类用地,说明该用地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城市建设了。

7、北京和深圳的城市布局形态都属于集中式布局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三)

第四章(三)单元测验

1、下列不属于城市干路网分类类型的是( ) 。
A、方格网式
B、环形放射式
C、自由式
D、组团式

2、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 )。
A、15%-25%
B、15%-30%
C、18%-25%
D、18%-30%

3、依据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的规定,确定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人口在20万至50万间的中等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不得超过( )米。
A、80
B、70
C、55
D、40

4、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将城市道路按照其功能划分为( )三大子系统。
A、干线道路
B、集散道路
C、快速道路
D、支线道路

5、城市综合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所有交通活动的总和。按照交通活动起止点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三类( )。
A、城市公共交通
B、城市内部交通
C、城市对外交通
D、城市过境交通

6、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上位规划。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四)

第四章(四)测验

1、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
A、取水工程
B、净水工程
C、输配水工程
D、储水工程

2、城市电源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
A、大型发电机组和城市发电厂
B、城市发电厂和区域变电站
C、大型发电机组和和区域变电站
D、火力发电厂和大型发电机组

3、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 )要求为基础。
A、采光
B、日照
C、消防
D、防灾

4、居住街坊是构成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元,一般由城市道路围合,规模宜为2-4公顷,相应的道路间距宜为( )。
A、100-150
B、150-250
C、250-500
D、500-1000

5、以居民一定时间内步行可达的距离或范围作为居住区的规模分级标准,将居住区划分若干层级,分别为( )。
A、居住街坊
B、五分钟生活圈
C、十分钟生活圈
D、十五分钟生活圈

6、城市燃气种类按来源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气四类。

7、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各级生活圈配建建设的、向居民开放的绿地,包括街坊内的绿地。

8、容积率指在规划区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五)

第四章(五)测验

1、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复核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确保自然平衡和( ),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A、资源保护
B、生态平衡
C、城市化均衡
D、发展平衡

2、城市环境容量是某一定的环境对( )提出的限度。
A、改造程度
B、人口数量
C、人类与社会作用
D、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

3、下列哪些项不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定的原则( )。
A、历史真实性原则
B、风貌完整性原则
C、经济效益最优原则
D、生活延续性原则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包括( ) )
A、文物
B、历史文化保护区
C、历史文化名城
D、历史文化名村

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哪三个历史阶段?
A、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的形成阶段
B、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的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
C、仅仅保护贵重的历史文物阶段
D、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成熟阶段

6、城市环境规划包括( )。
A、城市水环境规划
B、城市大气环境规划
C、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D、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

考试

结课作业

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城市,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对该城市的规划建设进行简述。 要求:1、作业以PPT或PDF的形式提交,要有自己的分析说明; 2、对城市进行简述的时候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年限(2)城市发展目标、性质、规模(3)城市总体规划布局(4)城市形态(5)城市交通规划。相关内容,请按照规划工作流程顺序依次展开。 3、介绍内容可根据你的了解增加,但不可减少。

2、我们城市规划概论课堂讲述内容,包括了城市规划与设计部分和乡村规划设计部分。根据你们的学习,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展开回答。问题:城市与乡村的规划方法、流程等在规划的过程中,是一致的吗?如果你觉得一致,请总结规划流程。如果你觉得不一致,请总结区别点。

学习通城乡规划原理(朱莉莎)

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组织进行计划、设计和管理的工作。

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城乡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

城乡规划原理的分类

城乡规划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城市规划原理
  • 乡村规划原理
  • 区域规划原理
  • 城市设计原理
  • 乡村设计原理

城乡规划原理的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 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城市功能区划的原理
  • 城市交通系统的原理
  • 城市环境保护的原理

乡村规划原理

乡村规划原理是乡村规划的基础。乡村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乡村发展的基本原则
  • 乡村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乡村功能区划的原理
  • 乡村交通系统的原理
  • 乡村环境保护的原理

区域规划原理

区域规划原理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区域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
  • 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区域功能区划的原理
  • 区域交通系统的原理
  • 区域环境保护的原理

城市设计原理

城市设计原理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城市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城市形态设计的原理
  • 城市空间组织的原理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原理
  •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理
  • 城市景观设计的原理

乡村设计原理

乡村设计原理是乡村设计的基础。乡村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乡村形态设计的原理
  • 乡村空间组织的原理
  •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原理
  • 乡村建筑设计的原理
  •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理

总结

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城乡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了解和掌握城乡规划原理对于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通城乡规划原理(朱莉莎)

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组织进行计划、设计和管理的工作。

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城乡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

城乡规划原理的分类

城乡规划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城市规划原理
  • 乡村规划原理
  • 区域规划原理
  • 城市设计原理
  • 乡村设计原理

城乡规划原理的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 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城市功能区划的原理
  • 城市交通系统的原理
  • 城市环境保护的原理

乡村规划原理

乡村规划原理是乡村规划的基础。乡村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乡村发展的基本原则
  • 乡村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乡村功能区划的原理
  • 乡村交通系统的原理
  • 乡村环境保护的原理

区域规划原理

区域规划原理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区域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
  • 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原理
  • 区域功能区划的原理
  • 区域交通系统的原理
  • 区域环境保护的原理

城市设计原理

城市设计原理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城市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城市形态设计的原理
  • 城市空间组织的原理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原理
  •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理
  • 城市景观设计的原理

乡村设计原理

乡村设计原理是乡村设计的基础。乡村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 乡村形态设计的原理
  • 乡村空间组织的原理
  •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原理
  • 乡村建筑设计的原理
  •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理

总结

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城乡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了解和掌握城乡规划原理对于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