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自动控制原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62 min read

尔雅自动控制原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尔雅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正确的自动智慧是?
A、自动控制系统不需要人的控制参与即可自动完成控制任务
B、自动控制系统需要人的原理直接参与即可自动完成控制任务
C、自动控制系统需要人的山东树知间接参与即可自动完成控制任务
D、自动控制系统的联盟运行完全与人没有任何关系

2、自动控制系统的到答答案组成说明正确的是?
A、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比较环节、案学控制器、习通执行器、完整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五部分
B、尔雅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自动智慧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三部分
C、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原理执行器、山东树知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四部分
D、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输出等

3、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类型说明正确的是?
A、自动控制系统需构成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B、自动控制系统离不开负反馈
C、自动控制系统需要正反馈
D、自动控制系统既需要正反馈也需要负反馈

4、自动控制系统的广义被控对象由哪几部分组成?
A、控制器、执行元件、测量元件
B、执行元件、被控对象、测量元件
C、控制器、执行元件、被控对象
D、控制器、测量元件、被控对象

5、关于开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反向联系而没有顺向作用的控制过程
B、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C、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D、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没有顺向作用也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6、下列说法不是开环控制系统的特性?
A、结构简单经济
B、系统具有减小或消除偏差的能力
C、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不高
D、调试方便

7、自动控制系统的准确性通过哪个性能指标判断?
A、调节时间
B、稳态误差
C、上升时间
D、超调量

8、将水槽中的液位高度控制在一个恒定值,这样的系统是一个( )。
A、恒值控制系统
B、随动控制系统
C、程序控制系统
D、离散控制系统

9、某系统微分方程为,则该系统是线性的。

10、该系统是线性的。

第二章测试

1、对于微分方程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微分方程模型是通过传递函数来描述控制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B、微分方程模型是数学模型在复数域上表现形式。
C、微分方程模型是通过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D、微分方程模型是数学模型在频域上的表现形式。

2、以下对传递函数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的比值叫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B、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的比值叫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C、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比值叫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D、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傅氏变换与输入量傅氏变换的比值叫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3、已知两个传递函数串联,则其等效变换正确的是()。
A、
B、
C、
D、

4、通过等效变换求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C(s)/R(s)()。
A、
B、
C、
D、

5、运用梅森公式求得下面信号流图的传递函数为()。
A、
B、
C、
D、

6、画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
A、
B、
C、
D、

7、画出下图所示RC网络的结构图( )。
A、
B、
C、
D、

8、下列哪些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A、时间常数形式
B、多项式形式
C、复数形式
D、零极点形式

9、支路相当于加法器()。

10、负号可以在信号线上越过方框移动,也可以越过任何一个引出点或比较点()。

11、已知某RC网络如下图所示 则其结构图可表示为

第三章测试

1、系统中是否存在稳态误差取决于外作用的形式(阶跃,斜坡…),而与系统的结构参数无关。

2、在系统闭回路中引入积分环节就能消除稳态误差。

3、阻尼比越大,超调量σ%越小,响应的振荡性越弱,平稳性越差。

4、已知欠阻尼二阶系统阻尼比,可以求出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 )有关系。
A、外部扰动的形式和大小
B、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C、系统的初始工作点

6、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若某项系数为零,则该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7、已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实部为正的特征根个数有( )
A、1
B、2
C、3

8、系统在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 ,说明 ( )
A、型别小于2
B、系统不稳定
C、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9、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 ),非线性系统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与系统初始条件( )。
A、有关、有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无关、无关

10、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稳态误差为零,则输入可能是 ( )
A、1
B、2
C、3
D、4

第四章测试

1、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问系统有( )个开环极点,( )个开环零点。
A、1,4
B、4,1
C、4,0
D、0,4

2、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开环极点分别是( )。
A、0
B、-3
C、-1+j
D、-1-j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有( )条分支,( )条渐近线。
A、1,1
B、2,2
C、3,3
D、4,4

4、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是实轴上的根轨迹。
A、(负无穷,-3]
B、[-3,0]
C、[0,正无穷)

5、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和交点分别为( )。
A、正负45度,-1.25
B、正负135度,-1.25
C、正负60度,180度,-3
D、正负45度,-3

6、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分离点为( )。
A、-1
B、-1.8
C、-2.3
D、-4

7、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起始角为( )。
A、正负60度
B、正负45度
C、正负71.6度
D、正负121.5度

8、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与虚轴的交点为( )。
A、正负1.095j
B、正负0.95j
C、正负1.95j

9、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G(s)H(s)=( )
A、180度
B、-180度
C、(2k+1)pi
D、(2k+1)pi/2

10、n-m=1时,开环极点之和=闭环极点之和=常数

第五章测试

1、关于增益K对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正确的是?
A、改变增益,对相频特性没有影响,幅频特性只需上下平移。
B、改变增益,对幅频特性没有影响,相频特性只需上下平移。
C、改变增益,对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都有影响。
D、改变增益,对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都没有影响。

2、已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相频特性为 确定相角裕度为30°时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3、波特图中高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稳定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干扰性能
D、其余选项均不正确

4、概略开环幅相曲线应反映开环频率特性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不包括?
A、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B、开环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
C、开环幅相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
D、开环幅相曲线的变化范围(象限、单调性)

5、下面关于绘制开环概略幅相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与比例环节K有关
B、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与系统型别无关
C、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与系统积分或者微分的个数有关
D、开环幅相曲线的终点取决于开环传递函数分子、分母多项式中最小相位环节和非最小相位环节的阶次和

6、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所示,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7、已知 s平面上的闭合曲线包围 F(s) 的2个零点和1个极点,则F(s)平面上对应的闭合曲线顺时针包围原点的圈数R为( )
A、-1
B、1
C、-2
D、2

8、已知某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为如下图,该系统的闭合奈奎斯特曲线逆时针绕(-1,j0)点的圈数为()
A、0
B、-1
C、1.5
D、-2

9、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对应的开环幅相曲线为如下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A、稳定
B、不稳定,有1个正实部极点
C、不稳定,有2个正实部极点
D、不稳定,有3个正实部极点

10、已知某系统的右半s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为0,其对应的开环幅相曲线为如下图,系统的稳定性的条件是( )
A、a>-1
B、a<-1
C、a≥-1
D、a≤-1

第六章测试

1、常用的时域性能指标有( )
A、超调量
B、调节时间
C、幅值裕度
D、稳态误差

2、常用的频域性能指标有( )
A、相角裕度
B、峰值时间
C、谐振峰值
D、闭环带宽

3、校正方式包括( )
A、串联校正
B、反馈校正
C、前馈校正
D、复合校正

4、选择系统带宽时,应使得系统的带宽频率包含输入信号的带宽。

5、采用积分控制器,使信号产生了90°相角之后,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6、微分控制律能够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使系统变得不稳定。

7、无源超前网络具有最大超前角。

8、使用无源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需要提高放大器增益,以补偿开环增益的下降。

9、在系统中串联无源校正网络时,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10、无源滞后超前网络在低频段具有相位超前特性,在高频段具有相位滞后特性。

第七章测试

1、零阶保持器的作用是将前一时刻的采样值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

2、经过零阶保持器作用后的采样值会变成( )信号。
A、单位阶跃
B、单位脉冲
C、单位加速度
D、阶梯

3、单位阶跃函数的z变换为( )
A、1
B、z
C、1/z
D、z/(z-1)

4、采样开关每隔T闭合一次,每次闭合时间为t,则应满足( )
A、t≤T
B、t≠T
C、t<<T
D、t≤2T

5、采样控制系统的采样开关闭合时进行( )控制,采样开关打开时进行( )控制
A、开环,闭环
B、开环,开环
C、闭环,闭环
D、闭环,开环

6、设采样频率W1,原信号最高频率W2,若满足香农采样定理,则W1,W2的关系是( )
A、W1≥W2
B、W1>>W2
C、W1≥2W2
D、W1≤2W2

7、在离散控制系统中,若给定的输入信号是连续的,则主反馈信号是( )
A、连续的
B、离散的
C、时而连续时而离散
D、无法判断

8、若采样系统闭环极点为0.1、-0.1、±0.5j,则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

9、已知某离散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10、离散系统差分方程 则脉冲传递函数为
A、
B、
C、
D、

第八章测试

1、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于非最小相角系统是不适用的。

2、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 )有关。
A、系统的结构
B、系统的参数
C、系统的输入信号
D、系统的初始条件

3、( )不受系统阶次的限制,且所得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
A、相平面法
B、相轨迹法
C、描述函数法
D、逆系统法

4、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和描述函数负倒数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该闭环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自激振荡

5、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和描述函数负倒数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该闭环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自激振荡

6、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7、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8、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1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9、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2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10、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1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11、某非线性系统的G(jw)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N20点的周期运动是( )的。
A、稳定
B、不稳定

学习通自动控制原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道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涉及了电子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实现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4.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6. 数字控制系统

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建议先行预习相关课程内容。同时,需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作业,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团队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多名自动控制方向的专业教师组成,其中有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

适用人群

本课程适用于电子、机械、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自动控制感兴趣的其他人士。

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应用广泛,涵盖面广,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自动控制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