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_2课后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计算机类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1:17:12ė82159次浏览612条评论

mooc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_2课后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入门(第一周)

第一讲 课程导学(第一周)随堂测验

1、微生物学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微生物学实验的免疫基本技术。
A、学实显微技术
B、验课业答无菌操作技术
C、后答后作接种技术
D、案慕案色谱分离技术

2、课课在微生物学技术发展初期,微生物学谁发明了纯培养的免疫方法?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学实Robert Koch
C、验课业答Louis 后答后作Pasteur
D、Carolus Linnaeus

测验

1、案慕案实验室常用于培养细菌的课课培养基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微生物学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2、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要求为:
A、121℃,2h
B、121℃,30min
C、160-170℃,2h
D、160-170℃,30min

3、实验室常用于培养霉菌的培养基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丁氏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LB培养基

4、培养放线菌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属于下列培养基中的:
A、天然培养基
B、合成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5、培养放线菌的培养的pH值一般是?
A、5.2-5.5
B、8.5-8.9
C、7.4-7.6
D、6.6-6.8

6、实验室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加1.5-2.5%的琼脂作凝固剂,配制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0.2-0.7%。

7、在平板上生长形成的单菌落都是纯培养。

8、灭菌是用物理、化学因素杀死全部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它们的芽孢(或孢子)。消毒与灭菌有些不同,它不会清除或杀死全部微生物。

9、由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和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10、巴斯德发明了培养皿,开创了微生物研究的新纪元。

模块二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第二周)

第二讲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第二周)

1、称取1g土壤,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震荡摇匀,得到的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度是多少?
A、10^-2
B、10^-3
C、10^-4
D、10^-1

2、分离放线菌时我们有在培养基中加入?
A、链霉素
B、丙酸
C、重铬酸钾
D、碳酸氢钠

3、培养基分装15x的试管摆放斜面时,加入培养基的量一般为多少毫升?
A、2—3ml
B、4—5ml
C、6—8ml
D、8—10ml

4、细菌培养的适宜温度是?
A、28度
B、37度
C、25度
D、20度

5、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平板接种的方法?
A、划线法
B、倾注法
C、称释法
D、涂布法

6、土壤悬液逐级稀释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移液管

7、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上,影响微生物生长,还可以防止水分蒸发。

8、细菌培养的最适pH为8.0

9、高压蒸汽灭菌一般是在1.5兆帕,121.3度,20分钟

10、倾注平板法是先倾倒培养基再加入菌液

中国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_2

中国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_2包括两部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本实验旨在促进学生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理解,加深对微生物和免疫的认识。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包括培养微生物和观察微生物。本实验采用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

培养微生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培养基。将培养基加热至沸腾后,灭菌。然后,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压,再将试管斜放。

接下来,从菌液中取出微生物,用匀菌器在培养基表面涂抹。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器中培养,24小时后可进行观察。

观察微生物

观察微生物需要使用显微镜。将培养基涂片取出,加少量水。然后,将涂片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目镜和物镜观察微生物形态和数量。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包括制备血清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制备血清

血清是血液中含有抗体的液体成分。制备血清需要从动物体内提取血液。将提取的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浆。然后,将血浆在-20℃下冷冻,并在4℃下解冻,重复三次。最后,离心血浆,分离出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一种检测抗体或抗原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ELISA检测血清是否含有对特定抗原的抗体。

ELISA实验步骤如下:

  1. 涂覆抗原:将抗原涂在微孔板上。
  2. 加入样本:加入待测血清样本和对照血清样本。
  3.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与待测抗体特异性的酶标记抗体。
  4. 加入底物:加入底物,使酶催化产生颜色反应。
  5. 读取吸光度:将微孔板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读取吸光度值。

ELISA实验结果的判断需要参照吸光度值和对照血清的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需注意培养基和血清的严格灭菌、无菌操作。同时,实验中使用的器材需要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以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

总之,中国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_2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加深对微生物和免疫的认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