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生物统计学(郑婷婷)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59 min read

mooc生物统计学(郑婷婷)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周 绪论

第1周单元测验

1、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婷婷一门收集、整理、学郑( )和解释数据的课后课后科学。
A、答案答案分析
B、作业传递
C、生物扩大
D、统计婷婷增加

2、学郑( )提出了t分布理论和t检验方法。课后课后
A、答案答案William Gossset
B、作业Francis 生物Galton
C、Karl Pearson
D、统计婷婷Ronald Fisher

3、学郑( )是包含所研究全部个体的集合。
A、总体
B、群体
C、样本
D、资料

4、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称为( )。
A、参数
B、统计量
C、指标
D、变量

5、抽样的目的就是要根据样本( )去估计总体参数。
A、统计量
B、指标
C、数值
D、资料

6、在一块试验田中种植某品种水稻得到的产量即为该品种水稻的总体产量。

7、无限总体的所包含的个体数通常是不可数的。

8、统计学是一门分析数据的科学。

9、统计意义上的总体通常是一组观测数据。

10、总体参数通常不可知,而样本统计量则可以计算出来。

第9章 常见的试验设计方法

第9章单元测验

1、以下不是对比法的优点
A、适用于丘陵等变化较大的地区
B、不受处理数的控制
C、操作方便
D、减少人工成本

2、间比法的优点是
A、田间操作方便
B、对照占区多
C、重复间有同质性
D、处理间不能直接比较

3、配对法进行试验,最好有多少株
A、40
B、50
C、60
D、70

4、配对法的缺点是
A、设计简单
B、条件要求不高
C、只能用于两个处理
D、试验精度高

5、完全随机设计的缺点是
A、简单方便,易于掌握
B、局部未控制,精确度低
C、只适用于一个因子
D、多用于室内试验

6、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缺点是
A、布置复杂,处理数不可过多
B、统计分析简便容易
C、贯彻了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D、田间条件要求不严格

7、田间试验的对象一般是在田间进行,可以不考虑田间的条件

8、田间试验误差包含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9、田间试验只需要在田间进行即可。

10、重复的作用是减少与估计试验误差、扩大试验代表性。

11、局部控制的原则是,重复内有同质性,重复间有最大的异质性。

12、随机的作用是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13、对比法不需要重复

第2周 数据的描述

第2周单元测验

1、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变异
B、同一
C、集中
D、分布

2、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 性的代表值。
A、变异性
B、集中性
C、差异性
D、独立性

3、想要展示产量的频数分布情况,宜使用什么图?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线图

4、想要展示稻米性状的频数分布情况,宜使用什么图?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线图

5、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 。
A、样本平均数
B、样本方差
C、样本标准差
D、变异系数

6、某品种水稻的单株粒重为3,6,9,7,5(g),其平均产量为( )
A、4
B、5
C、6
D、7

7、某品种水稻的单株粒重为3,6,9,7,5(g),其标准差为( )
A、
B、
C、
D、

8、某班级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为82,标准差为12,其变异系数是( )
A、0.1463
B、0.1673
C、0.6833
D、0.1843

9、等距离分组中把样本数据的( )作为第一组的组中值。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数
D、中位数

10、甲品种玉米的平均果穗长度为20,标准差为1.5;乙品种玉米的平均果穗长度为18,标准差为1.2。哪种玉米的长势更整齐?( )
A、甲
B、乙
C、一样
D、无法比较

11、定性数据的各类别数据之间没有大小之分。

12、毛色和产量都属于数量性状资料。

13、频率之和为1。

14、通常以样本数据中的最小值作为第一组的下限值。

15、条形图和直方图其实是一种图形。

16、众数和中位数都不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

17、使用加权的公式计算均值时,Xi是各组的组中值。

18、计算样本方差应使用数据的离差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n。

19、实际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时更多使用标准差。

20、比较株高和千粒重的数据变异程度,可以使用两组数据的样本标准差。

21、统计数据分为定性数据和( )。

22、定量数据分为离散型数据和( )。

23、对定性数据进行可视化,最常见的是( )。

24、组距=( )除以组数。

25、一般用( )图来展示定性数据的频数分布情况。

26、数据的集中趋势反映了数据的( )水平。

27、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

28、方差的平方根称为( )。

29、数据的分散程度称为数据的( )。

30、计算总体方差应使用数据的离差平方和除以总个数N,而计算样本方差应除以( )。

第3周 把握机会的法则——常见的概率分布

第3周单元测验

1、关于二项分布,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它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B、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np,方差=np(1-p)
C、二项分布只受成功事件概率p和试验次数n两个参数变化的影响
D、二项分布中的n次试验是独立的

2、正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左右对称
B、单峰分布
C、中间高、两头低
D、概率处处相等

3、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 )事件。
A、不可能事件
B、必然事件
C、小概率事件
D、随机事件

4、当样本容量增加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趋于( )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卡方分布
D、F分布

5、在正态总体N(10, 10)中以样本容量10进行抽样,其样本平均数服从( )分布
A、N(10, 1)
B、N(0, 10)
C、N(0, 1)
D、N(10, 10)

6、已知正态总体在(0.2,+∞)上的概率为0.5,那么相应的正态曲线在X=( )时达到最大。
A、0.1
B、0.2
C、0.5
D、0

7、已知随机变量X~N(3,1),P(2≤X≤4)=0.6826,则P(X>4)为( )
A、0.1588
B、0.1587
C、0.1586
D、0.1585

8、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样本标准误是( )
A、0.11
B、8.64
C、2.88
D、0.32

9、正态分布中,在平均数 μ 左右二倍标准差范围内的随机变量占( )。
A、68.27%
B、95.45%
C、31.73%
D、99.73%

10、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向左、向右无限延伸,以 ( )
A、y 轴为渐近线
B、x 轴为渐近线
C、y =a 轴为渐近线
D、x =b 轴为渐近线

11、对于正态分布, 标准差 σ 的大小决定了曲线的 “胖”、“瘦”程度。若σ越小,曲线越“瘦”, 变量越集中在( )
A、原点0的周围取值
B、平均数 μ的周围取值
C、x 的周围取值
D、y 的周围取值

12、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用标准误s/进行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

13、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一条对称曲线。

14、当样本容量n≥30时,t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就非常接近了。

15、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16、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越大,其概率密度曲线越高越集中。

17、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为0,方差为1。

18、用100粒种子进行发芽,每个种子的发芽率为70%,那么这批种子预期将会有70个种子会发芽。

19、正态随机变量落入其均值左右各一个标准差内的概率是68.27%。

20、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很多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这些随机影响的效应相乘后会使得这个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21、理论上大样本指的是样本容量大于等于20。

22、一次( )是指对试验单元进行一次观察或测量的过程。

23、每次试验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结果就是( )。

24、一次试验结果的数值型描述,带有偶然性的变量称为( )。

25、随机变量按照取值的特点可以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 )。

2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通过( )曲线来描述。

27、若随机变量X~B(n,p),则其期望值为( )。

28、计算正态分布在任意区间的概率时,首先要进行一个线性变换,称为( )。

29、( )指的是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方差为( )。

31、三个重要的抽样分布有( )、F分布、卡方分布。

32、μ=0,σ2=( )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课后习题

1、请利用附表1和附表2计算教材P79的习题17,18,和19三题

第4章 人人都是柯南——假设检验

第4章单元测验

1、测定某总体的平均数是否显著大于某一定值时,用( )
A、两尾测验
B、左尾测验
C、右尾测验
D、无法确定

2、研究某种新肥料能否比原肥料显著增产,选土壤和其他条件最近似的相邻小区组成一对,其中一区施新肥料,另一区施原肥料作对照,重复9次。应采用哪种统计分析方法?( )
A、单样本t检验
B、独立样本t检验
C、配对样本t检验
D、描述性统计分析

3、H0:μ≤μ0,H1:μ>μ0 ;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拒绝原假设H0的标准是( )
A、|Z|≥Zα
B、Z>Zα
C、|Z|≥Zα/2
D、Z>-Zα

4、生物统计中t检验常用来检验( )的显著性
A、两总体均值差异
B、两个数值差异
C、两总体差异
D、多组数据差异

5、对桃树的含氮量测定10次,得结果(%)为:2.38,2.38,2.41,2.50,2.47,2.41,2.38,2.26,2.32,2.41,问桃树的含氮量是否高于2.50。应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
A、独立样本t检验
B、单样本t检验
C、配对样本t检验
D、描述性统计分析

6、H0:μ=μ0,H1:μ≠μ0 ;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拒绝原假设H0的标准是( )
A、|Z|≥Zα
B、Z>Zα/2
C、|Z|≥Zα/2
D、Z>-Zα

7、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 )
A、原假设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C、原假设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原假设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8、假设检验中原假设的内涵表示( )
A、没有显著差异
B、有显著差异
C、没有特定含义
D、默认的说法

9、拒绝原假设的所有数值的集合称为( )
A、拒绝域
B、显著性水平
C、接受域
D、拒绝集合

10、P值( )α时可以拒绝原假设。
A、小于等于
B、大于等于
C、不等于
D、无关

11、拒绝正确的原假设的错误为假设测验的第二类错误。

12、单样本t检验调用SPSS的路径为“分析—一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13、进行假设检验的P值决策时,当P≤α时拒绝原假设。

14、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区别是:第一类错误只有在接受H0时才会发生,第二类错误只有在否定H0时才会发生。

15、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原假设肯定正确。

16、配对数据t检验不需要考虑两者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17、进行假设检验时,原假设总是表示没有显著的差异

18、拒绝原假设的所有数值集合称为显著性水平。

19、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其自由度为12。

20、检验新品种作物的产量是否显著提高的原假设是:新品种作物的产量有显著提高。

第5章 自信的推测——参数估计

第5章单元测验

1、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 )
A、估计量
B、估计值
C、变量
D、参数

2、点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有( )、有效性和一致性
A、无偏性
B、准确性
C、集中性
D、高效性

3、置信区间指的是在一定( )保证下总体参数的误差范围。
A、置信水平
B、显著性水平
C、概率度
D、样本容量

4、一个95%的置信区间指的是( )
A、总体参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
B、总体参数有5%的概率未落在这一区间内
C、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
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

5、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6、对一总体均值进行估计,得到95%的置信区间为(24,??38),则该总体均值的点估计为
A、24
B、48
C、31
D、无法确定

7、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时,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为(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卡方分布

8、在其他条件相同时,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
A、宽
B、窄
C、相同
D、不确定

9、无偏性指的是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10、同为无偏估计量时,估计量的方差越大越好。

11、当总体方差已知,且为大样本条件下,应使用正态分布来估计总体均值。

12、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大。

13、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就越大。

14、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水平的增大而减小。

15、95%的置信水平指的是用同样方法构造多个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时,包含总体参数真实值的区间比例为95%。

第7章 卡方检验

第7章 单元测试

1、χ2分布的取值区间为
A、[0,+∞)
B、(-∞,+∞)
C、(0,+∞)
D、(-∞,0]

2、卡方检验在( )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A、自由度为1时
B、自由度小于5时
C、自由度为5时
D、任何时候

3、以荷包色红鲤与青灰色的湘江野鲤杂交,F1表型全为青灰色,F2代表型为青灰色1503条,红色99条,为检验鲤鱼的体色是否为单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卡方检验,则自由度为
A、1
B、1601
C、1502
D、98

4、以荷包色红鲤与青灰色的湘江野鲤杂交,F1表型全为青灰色,F2代表型为青灰色1503条,红色99条,为检验鲤鱼的体色是否为单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卡方检验,若为为单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则青灰色鲤鱼的预计理论数为
A、1201.5
B、1503
C、99
D、400.5

5、以玉色和红色金鱼草杂交,在F2代得玉色金鱼草45株,粉红色金鱼草120株,红色金鱼草35株,用卡方检验此结果与期望比例1:2:1是否相符,其自由度为
A、2
B、1
C、3
D、199

6、以玉色和红色金鱼草杂交,在F2代得玉色金鱼草45株,粉红色金鱼草120株,红色金鱼草35株,用卡方检验此结果与期望比例1:2:1是否相符,其零假设为
A、结果与期望比例1:2:1相符
B、结果与期望比例1:2:1不相符
C、粉红色金鱼草个数与其他金鱼草有显著差异
D、粉红色金鱼草个数与其他金鱼草无显著差异

7、以玉色和红色金鱼草杂交,在F2代得玉色金鱼草45株,粉红色金鱼草120株,红色金鱼草35株,用卡方检验此结果与期望比例1:2:1是否相符,其卡方值为
A、9
B、12.215
C、5.99
D、3.84

8、2×2列联表的自由度为
A、1
B、4
C、2
D、0

9、3×4列联表的自由度为
A、6
B、12
C、11
D、7

10、随机抽样50人,调查其对喜爱颜色与个性有无关联,喜爱红色的人中有23人外向,8人内向,而喜爱蓝色的人中有7人外向,12人内向,用卡方检验颜色偏好与个性无关联,其卡方值为5.38,χ20.05,1=3.84,χ20.05,2=7.81,χ20.05,3=12.59,则
A、5.38>3.84,颜色偏好与个性有关联
B、5.38<12.59,颜色偏好与个性无关联
C、5.38<7.81,颜色偏好与个性无关联
D、5.38>3.84,颜色偏好与个性无关联

11、χ2的分布区间为(-∞,+∞),随着自由度增加,趋向左右对称,当自由度大于30时,接近正态分布

12、对生物质量性状的计数资料可进行卡方检验。

13、为了检验豌豆的株高(高杆、矮杆)是否属于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取高杆和矮杆纯合品种杂交后,其杂合子F1代为高杆,F1代自交后,观测其F2代289株来统计其高杆与矮杆的株数,用卡方检验,其自由度为288。

14、卡方检验的独立性检验常用于控制某性状的基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检验。

15、卡方公式可通用于卡方检验的所有案例,无需其他考虑。

16、列联表中常根据因素的水平数、质量性状的属性类别数或等级资料等级数分行或分列。

17、列联表的横行变量和纵行变量不可互换。

18、2×2列联表的自由度为4,不需要连续性矫正。

19、列联表中,r个横行中的每一个横行理论次数之和等于该行实际次数之和,r个横行实际次数之和相加应等于rc个实际次数之和,因此,独立的行约束条件只有r-1个,同理,c个纵列的独立列约束条件为c-1个。

20、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时,需先在数据菜单栏里,用加权个案选项将频率变量与质量性状的属性类别数或等级资料等级数相加权。

第6章 择优而取之——方差分析

第6章 单元测试

1、以下属于随机模型的方差分析案例是
A、4种鱼配合饲料对鱼增重的影响
B、3种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C、随机抽取4动物幼崽,研究窝别对动物出生重的影响
D、设定3种不同温度,检测温度对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的影响

2、方差分析的F值符合F分布,其取值范围为
A、(-∞,+∞)
B、(-∞,0)
C、[0,+∞)
D、(0,+∞)

3、株高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指标。现有3个不同品种的大豆,每个品种分别随机测量5株,总的自由度为
A、2
B、3
C、4
D、14

4、株高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指标。现有3个不同品种的大豆,每个品种分别随机测量5株,组间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A、2
B、3
C、4
D、14

5、株高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指标。现有3个不同品种的大豆,每个品种分别随机测量5株,组内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A、2
B、4
C、12
D、14

6、株高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指标。现有3个不同品种的大豆,每个品种分别随机测量5株,进行方差分析,其组间平方和为16.933,组内平和方为208.800,其F值为
A、8.467
B、17.400
C、0.081
D、0.487

7、株高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指标。现有3个不同品种的大豆,每个品种分别随机测量5株,进行方差分析,其H0发生的p值为0.626,则
A、拒绝H0
B、若大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接受H0
C、接受H0
D、若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接受H0

8、用两种不同的饲料A和B,以不同的配比方式饲喂大白鼠,每一种饲料均为4个水平,各配比处理的给食量相同,每一次处理重复2次,则A、B两因素相互作用的自由度为:
A、3
B、9
C、16
D、31

9、在比较多样本数据时,若适用多次的两两相比的t检验,除了工作量大一些外,还增加了II型错误的概率。

10、方差分析中的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完全消除了用t检测对多个平均数之间比较而造成的I类错误概率增大的问题。

11、检测两种化肥对水稻增产的比较试验,使用不同的化肥为该试验的因素,有2个水平。

12、方差分析中的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的最小显著差数法本质就是t检测

13、标记字母法只能用于方差分析中的最小显著差数法的多重比较结果。

14、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在标记符号法中,用一个星号表示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两个星号表示在α=0.01的显著水平上有极显著差异。而在标记字母法中是用大写字母表示α=0.05,用小写字母表示α=0.01。

15、标记字母法中符凡标有相同字母的平均数间,差异不显著,没有相同字母的平均数间,仍有显著差异。

16、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零假设通常为所有的平均数均无显著差异,而备择假设为所有的平均数均有显著差异。

17、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零假设有三个,分别为每个因素处理效应为零及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效应为零。

18、用SPSS软件处理双因素方差分析数据时,若为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时,选择构建项指定模型的主效应类型,而为有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时中,可选择全因子制定模型。

第8章 数据之间的关系——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8章单元测验

1、样本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 )
A、0≤r≤1
B、-1≤r≤0
C、-1≤r≤1
D、r≥0

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两个变量间是(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3、在回归直线y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0<r<1
D、-1<r<0

4、在回归直线y=a+bx中,回归系数b表示(??)
A、当x增加一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5、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
A、两变量之间完全无关
B、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较小
C、两变量之间完全关相
D、两变量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

6、回归分析中,一般用什么数值来反映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A、回归系数
B、截距
C、判定系数
D、相关系数

7、在进行回归分析的显著性检验时,若α=0.01,得到F检验的P值为0.001,表明( )
A、P<α,拒绝原假设,两个变量间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B、P<α,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变量间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C、P<α,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变量没有任何关系
D、P<α,拒绝原假设,两个变量完全相关

8、估计标准误差能够反映( )
A、平均数的代表性
B、相关关系的大小
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
D、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9、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都是完全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

10、只有当两个变量同时增加时,它们才是正相关关系。

11、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的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12、在直线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是平等的,不需要区分因变量和自变量。

13、相关的两个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14、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时要注意进行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5、判定系数越大,则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越好。

16、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test

test客观题

1、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平方和
A、等于0
B、接近0
C、最小
D、最大

2、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弃真和取伪

test主观题

1、已知某品种玉米单穗重X~N(300,10),在种植过程中喷洒了某种药剂的植株中随机抽取了9个果穗,测得平均单穗重为308g。问这种药剂对该品种玉米的平均单穗重有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