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微生物学实验_1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文学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2:26:02ė25238次浏览614条评论

mooc微生物学实验_1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微生物学使用

1.1 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及相关参数)随堂测验

1、1、实验用光学显微镜的课后课后油镜和10倍目镜观察细菌,这时的答案答案总放大倍数是?
A、10
B、作业40
C、微生物学100
D、实验1000

单元测验一

1、课后课后用光学显微镜的答案答案油浸镜头和10倍目镜观察细菌,这时的作业总放大倍数是( )。
A、微生物学100
B、实验1000
C、课后课后10
D、答案答案2000

2、作业为了看见病毒,( )。
A、必须使用油浸镜
B、必须提供暗视野显微镜
C、需要电子显微镜
D、低倍物镜足够了

3、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值NA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它的一半值为a)和玻片与镜头间的折射率n,可以表示为: NA= ( )*sin( ) 。

4、用油镜观察时,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 油,更能看清细菌的个体形态。

实验二 细菌革兰氏染色

单元测验二

1、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正确程序是( )。
A、95%乙醇→结晶紫→沙黄→碘液
B、结晶紫→碘液→95%乙醇→沙黄
C、结晶紫→95%乙醇→碘液→沙黄
D、沙黄→碘液95%乙醇→结晶紫

2、革兰氏染色法经乙醇脱色、复染步骤后革兰氏阴性菌( )。
A、呈现兰紫色
B、呈现红色
C、呈现无色
D、呈现绿色

3、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
A、脱色
B、初染
C、媒染
D、复染

4、下列菌株中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的选项是( )。
A、枯草芽孢杆菌
B、乳酸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链霉菌

5、大肠杆菌在显微镜 下显 颜色,为革兰氏 菌。

6、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微镜 下显 颜色,为革兰氏 菌。

实验三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3.2灭菌随堂测验

1、常见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A、干热灭菌
B、巴氏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煮沸消毒法

单元测验三

1、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一般为( )。
A、1%
B、2%
C、3%
D、4%

2、灭菌的意义是( )。
A、消毒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C、破坏生长型的细胞
D、抑菌

3、高压蒸汽灭菌杀死微生物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
A、蒸汽温度121℃
B、0.1Mpa
C、10个大气压的体积
D、20-30min

4、干热灭菌是食品卫生检验中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它可适用于( )的灭菌。
A、试管
B、移液管
C、培养皿
D、培养基

5、高压蒸汽灭菌采用的灭菌温度为100℃,它适用于一般培养基的灭菌。

6、牛奶消毒可采用巴氏灭菌,常用61-65℃加热30分钟,或 72-75℃加热15秒。

实验四 细菌的常规生理生化反应试验(接种)

单元测验四

1、霉菌接种时,通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A、倾注法
B、点植法
C、划线法
D、涂布法

2、常用微生物接种方法有( )
A、液体接种法
B、固体接种法
C、穿刺接种法
D、斜面接种法

3、接种液体培养物时应特别注意勿使菌液溅在工作台上或者其他器皿上,以免造成污染。()

4、穿刺接种时应当注意勿使接种针在培养基内左右移动,以使穿刺线整齐便于观察生长结果()

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数的测定和发芽率的测定

单元测验七

1、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细菌
D、病毒

2、酵母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孢囊孢子
D、芽生孢子

3、细菌总数测定方法分为直接镜检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其中直接计数法更为准确。

4、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是 和 。

5、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实验八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酵母菌)

单元测验八

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用
A、cm
B、nm
C、mm
D、μm

2、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cm
B、nm
C、mm
D、μm

3、细菌的形态和大小明显地受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pH值等影响。

4、酵母菌的长是4微米,宽是2微米,它的大小是8平方微米。

实验六 霉菌形态构造的观察

单元测试六

1、下列微生物有足细胞的是
A、链霉菌属
B、青霉属
C、曲霉属
D、交链孢霉属

2、根霉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接合孢子
B、合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3、根霉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卵孢子

4、曲霉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孢囊孢子
B、接合孢子
C、分生孢子
D、担孢子

5、青霉的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卵孢子

6、在食醋生产中黑曲霉的主要作用是( )。
A、酒精发酵
B、糖化
C、蛋白质分解
D、氧化酒精

7、下列( )霉菌的菌丝是由有隔膜菌丝构成的。
A、毛霉
B、曲霉
C、青霉
D、木霉

8、霉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几丁质和肽聚糖。

9、腐乳生产中,豆腐坯上接种毛霉的目的是使豆腐坯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实验五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试验(检验与观察)

单元测试五

1、下列发酵属于厌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
B、醋酸发酵
C、谷氨酸发酵
D、酒精发酵

2、下列能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的细菌是( )。
A、荧光假单孢菌
B、大肠杆菌
C、肉毒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3、下列发酵属于好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
B、乳酸发酵
C、丙酮丁醇发酵
D、酒精发酵

4、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 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乙醛被还原成乙醇。

期末测试

期末考试

1、用光学显微镜的油浸镜头和10倍目镜观察细菌,这时的总放大倍数是( )。
A、100
B、1000
C、10
D、2000

2、为了看见病毒,( )。
A、必须使用油浸镜
B、必须提供暗视野显微镜
C、需要电子显微镜
D、低倍物镜足够了

3、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正确程序是( )。
A、95%乙醇→结晶紫→沙黄→碘
B、结晶紫→碘液→95%乙醇→沙黄
C、结晶紫→95%乙醇→碘液→沙黄
D、沙黄→碘液95%乙醇→结晶紫

4、革兰氏染色法经乙醇脱色、复染步骤后革兰氏阴性菌( )
A、呈现兰紫色
B、呈现红色
C、呈现无色
D、呈现绿色

5、灭菌的意义是( )。
A、消毒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C、破坏生长型的细胞
D、抑菌

6、干热灭菌是食品卫生检验中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它不适用于( )的灭菌。
A、试管
B、移液管
C、培养皿
D、培养基

7、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一般为( )。
A、1%
B、2%
C、3%
D、4%

8、高压灭菌杀死微生物需要下列所有条件,除了( )之外。
A、蒸汽温度121℃
B、20分钟
C、0.1Mpa
D、10个大气压的体积

9、霉菌接种时,通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A、倾注法
B、点植法
C、划线法
D、涂布法

10、下列发酵属于厌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
B、醋酸发酵
C、谷氨酸发酵
D、酒精发酵

11、下列能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的细菌是( )。
A、荧光假单孢菌
B、大肠杆菌
C、肉毒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2、下列发酵属于好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
B、乳酸发酵
C、丙酮丁醇发酵
D、酒精发酵

13、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
A、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酶不起作用
C、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从一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4、微生物中从糖酵解途获得( )ATP分子。
A、2个
B、4个
C、36个
D、38个

15、下列微生物有足细胞的是( )。
A、链霉菌属
B、青霉属
C、曲霉属
D、交链孢霉属

16、根霉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
A、接合孢子
B、合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17、根霉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卵孢子

18、在食醋生产中黑曲霉的主要作用是( )。
A、酒精发酵
B、糖化
C、蛋白质分解
D、氧化酒精

19、曲霉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
A、孢囊孢子
B、接合孢子
C、分生孢子
D、担孢子

20、青霉的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卵孢子

21、下列( )组霉菌的菌丝是由有隔膜菌丝构成的。
A、毛霉和曲霉
B、根霉和青霉
C、曲霉和青霉
D、毛霉和青霉

22、酵母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芽生孢子
D、孢囊孢子

23、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细菌
D、病毒

24、细菌涂片通过火焰的目的是( )。
A、干燥片子
B、加热固定片上的细菌并杀死细菌
C、暖热片子,以利染色
D、都不是

25、微生物对水分活性(AW)的要求是( )。
A、霉菌<酵母<细菌
B、霉菌<细菌<酵母
C、霉菌>酵母>细菌
D、细菌<霉菌<酵母

26、在下面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是( )。
A、抗生素
B、氨基酸
C、毒素
D、色素

27、下面哪些孢子是霉菌的有性孢子( )?
A、分生孢子
B、卵孢子
C、子囊孢子
D、接合孢子

28、接种液体培养物时应特别注意勿使菌液溅在工作台上或者其他器皿上,以免造成污染。

29、穿刺接种时应当注意勿使接种针在培养基内左右移动,以使穿刺线整齐便于观察生长结果

30、高压蒸汽灭菌采用的灭菌温度为100℃,它适用于一般培养基的灭菌。

31、牛奶消毒可采用巴氏灭菌,常用61-65℃加热30分钟,或 72-75℃加热15秒。

32、霉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几丁质和肽聚糖。

33、腐乳生产中,豆腐坯上接种毛霉的目的是使豆腐坯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34、细菌总数测定方法分为直接镜检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其中直接计数法更为准确。

35、细菌的形态和大小明显地受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pH值等影响。

36、酵母菌的长是4微米,宽是2微米,它的大小是8平方微米。

37、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和出芽生殖。

中国大学微生物学实验_12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与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 细菌培养基
  • 细菌菌株
  • 无菌平板
  • 旋转蒸发器
  • 热源
  • 显微镜
  • 微量移液器
  • 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细菌培养基制备好,将菌株预处理,将无菌平板烘干消毒。
  2. 将细菌菌株接种到无菌平板上,等待其形成菌落。
  3. 将形成的菌落用微量移液器移接到不同的培养基中(如富含葡萄糖的培养基、无机盐基础培养基等),并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等条件下培养。
  4. 在不同时间段内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率和菌落形态。
  5. 将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酸碱度等条件下生长的细菌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其形态特征等。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 不同的培养基对细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富含葡萄糖的培养基能够促进细菌的生长。
  • 温度、光照、酸碱度等条件也对细菌生长有着明显影响,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细菌的生长。
  • 生长速率和菌落形态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菌株在形态特征上也存在差异。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培养基、温度、光照、酸碱度等。因此,在进行微生物相关实验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