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有机化学实验(下)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77 min read

超星有机化学实验(下)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重结晶

重结晶单元测验

1、超星重结晶时根据物质的有机( )性质将物质分离开来。
A、化学后答溶解度
B、实验熔点
C、下课习通沸点
D、案学密度

2、完整以下哪种溶剂可以作为替代苯的答案重结晶溶剂的最优选择,以减小溶剂的超星毒性。( )
A、有机环己烯
B、化学后答二氯甲烷
C、实验甲苯
D、下课习通丙酮

3、案学向溶于水的完整产品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
A、引起暴沸
B、脱味
C、脱色
D、使产物发黑

4、重结晶过程中,以下哪个是选择重结晶溶剂的原则( )
A、溶剂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B、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大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较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C、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
D、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于结晶分离除去。沸点通常在50-120℃为宜。溶剂的沸点应低于被提纯物质的熔点。

5、在配制热饱和溶液的过程中,可以向正在沸腾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活性炭。

6、在配制热饱和溶液的过程中,在固体完全溶解后,需要向其中补加20%左右的溶剂。

7、在晶体析出过程中,可以迅速冷却溶液,让结晶快速析出。

8、在晶体析出过程中,不宜剧烈摇动或搅拌待结晶样品。

9、在重结晶的趁热过滤过程中,最终需要保留的是滤液。

10、在洗涤重结晶固体的过程中,要在常压下进行洗涤。

柱层析

单元测验

1、由于硅胶的弱酸性,其作为柱层析的吸附剂分离有机胺类化合物时,为防止胺在层析柱上拖尾,可以( )
A、在洗脱剂中加入氨水;
B、增大洗脱剂极性
C、采用干粉上样
D、选用短的层析柱

2、柱层析洗脱时,洗脱剂流速过快,则( )
A、分离速度越快,节约时间;
B、样品在柱中的吸附和溶解过程来不及达到平衡,影响分离效果
C、浪费洗脱剂
D、可能会改变待分离组分的流出顺序

3、分离无色样品时,柱上没有可见色带( )
A、洗脱过程中,需用TLC跟踪,判断被分离物是否洗脱完全;
B、可以利用经验判断,洗脱是否完全;
C、可以在柱层析吸附剂中加入显色剂
D、都可以

4、湿法上样时,若使用过多的溶剂溶解样品,会导致( )
A、样品过快流出;
B、色带过宽,色带之间的界限不清;
C、色带拖尾
D、洗脱剂的使用量大大增加

5、装柱时,若柱顶吸附剂表面倾斜,( )
A、会导致色带倾斜,分离效果不好;
B、不影响分离效果;
C、导致分离速度变慢;
D、可将层析柱倾斜固定,上样洗脱

6、柱层析上样时,若待分离样品在洗脱剂中的溶解性较差,可以( )
A、用大量洗脱剂溶解样品后湿法上样;
B、用极性比洗脱剂更大的溶剂来溶解样品后上样;
C、可以采用干粉上样;
D、若洗脱剂为混合溶剂,可用洗脱剂中极性大的溶剂溶解样品上样

7、装柱时,下面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
A、应排除柱内吸附剂中气泡;
B、吸附剂越紧实越好;
C、湿法装柱的吸附剂应一次性加完
D、层析柱越唱越好

8、化合物的吸附性与它们的极性成反比。洗脱时,极性化合物按照极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洗脱,非极性化合物最后洗脱

9、为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洗脱剂的极性越小越好

10、湿法装柱时,吸附剂上方可以不保持有洗脱剂

无水无氧

单元测验

1、无水无氧操作只包括手套箱操作技术和Schlenk操作技术。

2、正常状态的手套箱内水氧的含量均小于0.1ppm。

3、Schlenk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水、无氧、无尘的超纯环境,可满足称量、研磨、过滤等一些特殊实验要求。

4、合成反应用到有机锂时,宜用氩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5、使用分析纯的试剂进行无水无氧反应,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可直接使用。

6、Schlenk操作中加入液体药品时需用到注射器,当用针刺橡胶翻口塞时最好刺入橡胶塞的中心部分,因为这里的橡皮厚实易密封

7、Schlenk操作中固体药品可在抽真空之后加入,此时需开大氮气流进行保护。

8、无水无氧操作中抽空置换一般需要进行三次。

9、手套箱操作中打开内舱门时需保证前置箱中为惰性气体。

10、无水无氧试验中通常需要对所用试剂进行预处理,比如金属钠就可以作为乙醚、四氢呋喃、氯仿的除水剂。

乙酰苯胺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本乙酰苯胺制备的实验中,下列哪套装置需要干燥( )
A、反应装置
B、重结晶反应装置
C、都需要
D、都不需要

2、重结晶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来实现分离提纯的。
A、密度
B、沸点
C、溶解度
D、熔点

3、分馏是根据物质的以下哪种物理性质的不同来实现分离提纯的。
A、密度
B、沸点
C、溶解度
D、熔点

4、在制备乙酰苯胺实验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结晶加入活性炭加热一段时间后若发现容器中仍有油状物质,应立刻添加活性炭
B、得到粗乙酰苯胺后应用5-10 mL冷水洗涤
C、抽滤得最终产品时,无需尽量除去晶体中的水分,因为后续还会放在红外线干燥仪中干燥
D、重结晶中补加热水时加水的量越多越好

5、分馏柱顶端的温度需要控制。

乙酰苯胺的制备单元测验

1、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
A、催化剂,加速反应进行
B、还原剂,防止苯胺被空气氧化
C、防止暴沸
D、增加实验观赏性

2、苯胺与乙酸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反应机理为
A、亲核加成
B、亲电加成
C、亲核加成-消除
D、消除-加成

3、乙酰苯胺制备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上的柱状玻璃仪器为:
A、空气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直型冷凝管
D、分馏柱

4、乙酰苯胺制备实验反应过程中温度计读书保持在( )摄氏度左右
A、95
B、100
C、105
D、110

5、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中产物的提纯方法为
A、结晶
B、减压蒸馏
C、萃取分液
D、重结晶

6、乙酰苯胺制备实验合格产品的物理状态为
A、无色片状晶体
B、无色针状晶体
C、灰色片状晶体
D、无色澄清液体

7、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中为何要加入过量的乙酸?
A、加快反应速率
B、提高苯胺的转化率
C、乙酸作为反应溶剂
D、提高反应温度

8、在第一次加入转移重结晶后固液混合物时,如果仍旧有部分固体未转移,残留在烧杯内,可以直接新加入溶剂冲洗烧杯,然后转移残留固体
A、在第一次加入转移重结晶后固液混合物时,如果仍旧有部分固体未转移,残留在烧杯内,可以直接新加入溶剂冲洗烧杯,然后转移残留固体
B、抽滤结束后,先关闭真空泵再拔掉橡胶管
C、重结晶脱色时,在加热状态下加入活性炭
D、反应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端和蒸馏头支管口的上端平齐

9、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中判断反应终止的方法是()。
A、观察温度计读数是否出现波动
B、反应容器中出现白雾
C、反应液颜色变为黄色
D、蒸出的溶液达到若干毫升

10、反应装置中,可以将分馏柱改为球形冷凝管。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乙酰水杨酸的熔点是( )
A、130-132℃
B、132-134℃
C、134-136℃
D、136-138℃

2、乙酰水杨酸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溶解度最低( )
A、水
B、乙醇
C、乙醚
D、氯仿

3、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具有镇痛、退热和抗风湿等功效

4、乙酸酐是新蒸的,收集139~140 ℃的馏分。

5、在抽滤得到粗乙酰苯胺的产品时,用冷水洗涤固体主要目的是除去乙酸。

乙酰水杨酸单元测验

1、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反应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A、75
B、80
C、85
D、90

2、理想的乙酰水杨酸的性状是
A、白色针状晶体
B、白色粉末
C、无色针状晶体
D、无色块状固体

3、以下三种物质在与水杨酸反应生成酯的速率最快的是
A、乙酸
B、乙酸酐
C、乙酰氯
D、乙酸钠

4、重结晶的分离方式是根据物质的以下哪种性质的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的()
A、熔点
B、沸点
C、折光率
D、溶解度

5、乙酰水杨酸在核磁氢谱中有几组峰( )
A、5
B、6
C、7
D、8

6、制备阿司匹林实验中,阿司匹林的干燥方式为
A、真空干燥
B、晾干
C、红外干燥
D、烘箱干燥

7、浓硫酸在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A、氧化剂
B、催化剂
C、脱水剂
D、还原剂

8、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很明显。

9、制备乙酰水杨酸的装置需要干燥。

10、在进行减压抽滤的过程中,滤纸的内径应该比布氏漏斗的内径略大。

巴比妥酸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4. 以下使用金属钠的操作哪个是错误的( )
A、操作迅速
B、严禁金属钠与水接触
C、切除的钠表面氧化层随滤纸放入废物缸内
D、以上都错误

2、1.本实验反应用仪器和试剂必须都是无水的( )

3、2. 机械搅拌棒的叶片不能接触到反应烧瓶底部( )

4、3. 反应装置中氯化钙干燥管的目的是防止反应体系中的乙醇溢出反应体系

5、5. 使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棒的叶片应完全打开

单元测验

1、丙二酸二乙酯与尿素的反应可以看作是( )
A、酯的水解
B、酯的醇解
C、酯的氨解
D、羟醛缩合缩合

2、巴比妥酸的烯醇式结构表现出( )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中性

3、丙二酸二乙酯亚甲基-CH2-受两个羰基的影响,活性较高,易形成( )
A、碳负离子
B、碳正离子
C、自由基
D、卡宾

4、巴比妥酸的1H核磁共振谱中,会出现几组峰( )
A、1
B、2
C、3
D、4

5、如果巴比妥酸中混有尿素,不能用水重结晶的方法除去

6、本实验中,当金属钠没有完全消失时,机械搅拌不能启动

7、装氯化钙干燥管时,为防止氯化钙漏出,脱脂棉应该塞的非常紧实

8、机械搅拌装置适用于产生大量粘稠物的反应体系

9、减压过滤时,滤纸的直径应该与布氏漏斗的内径相同

10、废弃钠屑可以加水处理

联苯化合物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本实验采用无水无氧操作的原因是
A、苯硼酸对空气敏感
B、碘苯对空气敏感
C、钯催化剂对空气敏感
D、联苯对空气敏感

2、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钯应为
A、零价
B、二价
C、一价
D、不一定

3、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一般认为的决速步骤为
A、氧化加成
B、还原消去
C、金属转移
D、以上都是

4、无水无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①所用溶剂需提前进行脱水脱氧处理②普氮使用前宜经过净化处理③可加完全部药品后再抽空置换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反应完后加入水的主要目的是在下一步分液时除去
A、过量的苯硼酸和碱
B、未反应完的碘苯的碱
C、催化剂和碱
D、DMF和碱

单元测验

1、无水无氧操作中惰性气体可以选用
A、氮气
B、氩气
C、氦气
D、都可以

2、下列卤代物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A、氯苯
B、溴苯
C、碘苯
D、溴代烯烃

3、薄层色谱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于①监控反应进程②确定混合物中组分数目 ③为柱层析选择洗脱剂④提纯化合物
A、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薄层色谱可用的显色方法有
A、碘熏
B、紫外灯显色
C、喷显色剂
D、都可以

5、无水无氧操作中关于鼓泡器的作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观察气流的大小
B、防止形成密闭的反应体系
C、防止空气进入反应体系
D、可以节约惰性气体

6、联苯在1H核磁共振谱中会出现( )组峰
A、1
B、10
C、5
D、3

7、本实验柱层析的目的主要是除去
A、碘苯
B、溶剂 DMF
C、苯硼酸
D、磷酸钾

8、关于柱层析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附剂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B、洗脱剂极性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C、色谱柱应填充紧密,不可有气泡断层
D、色谱柱活塞处需涂润滑脂,增加密封性

9、下列哪类化合物可以发生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A、卤代芳烃
B、芳基的三氟甲基磺酸
C、芳基的甲磺酸酯
D、以上都可以

10、无水无氧实验中,关于溶剂的加入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在抽空置换前加入
B、一般在抽空置换后加入
C、可选用注射器加入
D、注射器定量称取时可采用容量法或质量法

减压蒸馏

单元测验

1、关于减压蒸馏的操作,正确顺序是
A、停止时,应先通大气、关泵后停止加热
B、停止时,应边通大气、边关泵后停止加热
C、停止时,应边通大气、边关泵、边停止加热
D、停止时,停止加热后再通大气、最后关泵

2、用减压蒸馏来提纯化合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压蒸馏主要用于受热易分解或氧化、高沸点等物质的提纯
B、减压蒸馏的沸点不可预测,我们只能接收不同沸点的产物,然后根据量来判断产物
C、进行减压蒸馏时,可以不需要装温度计在蒸馏头上
D、减压蒸馏的沸点不是唯一的,全班同学可以不一样

3、哪种泵提供的真空度最大的真空度
A、水泵
B、油泵
C、扩散泵
D、隔膜泵

4、减压蒸馏40mL液体,哪种容积的圆底烧瓶最合适
A、50mL
B、100mL
C、150mL
D、250mL

5、减压蒸馏馏出液流出速度
A、0-1滴/秒
B、1-2滴/秒
C、2-3滴/秒
D、3-4滴/秒

6、在进行减压蒸馏时,不可以使用锥烧瓶作为接收瓶

7、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随外界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8、减压蒸馏前需要预估液体沸点

9、旋转蒸发仪是一种减压蒸馏装置

10、混合物中含有低沸点物质时需要先进行常压蒸馏

乙酰基二茂铁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3. 以下傅克酰基化试剂活性排序正确的是( )
A、酸酐 > 酰氯 > 羧酸
B、酰氯 > 酸酐 > 羧酸
C、酰氯 > 羧酸 > 酸酐
D、酸酐 > 羧酸 > 酰氯

2、5.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碎冰的目的是( )
A、冷却反应混合物
B、除去未反应的二茂铁
C、水解过量的酸酐
D、以上都有

3、1. 芳环引入酰基后,更容易发生进一步的亲电取代反应( )

4、2. 产物乙酰基二茂铁在展开剂中的溶解性不好,可以直接用极性大的溶剂如丙酮溶解后上样( )

5、4. 利用薄层层析(TLC)跟踪反应时,若发现二茂铁的Rf 值比乙酰基二茂铁大,说明二茂铁的极性更大( )

单元测验

1、芳环上若有供电子基存在,傅克酰基化反应( )
A、更易进行,酰基优先进入对位
B、更易进行,酰基优先进入邻位
C、更难进行,酰基优先进入间位
D、没有改变

2、乙酰基二茂铁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位置在( )
A、3085 cm-1
B、1410 cm-1
C、1650 cm-1
D、1110 cm-1

3、二茂铁发生酰基化反应,第二个酰基不能进入第一个酰基所在的环上,是因为( )
A、酰基的空间位阻作用
B、环的扭转作用
C、酰基对环的钝化作用
D、酸酐的用量不够

4、本实验中,为了提高乙酰基二茂铁的产率,可以( )
A、提高反应温度
B、延长反应时间
C、增加乙酸酐的用量
D、以上都不行

5、傅克酰基化反应中,若用AlCl3做催化剂,其用量至少与反应物等摩尔量()

6、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碎冰,碎冰可以用水代替( )

7、二茂铁比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

8、可以利用乙醇重结晶的方法分离乙酰基二茂铁和二乙酰基二茂铁( )

9、柱层析分离时,为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洗脱剂的极性越小越好( )

10、柱层析分离时,二乙酰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二茂铁的极性依次变小,因此洗脱顺序也是按照极性由大到小洗脱

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

课程讲解随堂测验

1、本实验中3-丁酮酸乙酯需采用( )收集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分馏
D、都可以

2、本实验反应的回流装置,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仪器必须干燥
B、乙酸乙酯必须无水
C、需外加CaCl2干燥管
D、干燥剂装的越紧实效果越好

3、金属钠在操作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有①严格禁止与水接触②称量时迅速防止氧化③平时储存在煤油中④切下的钠屑和用过的称量纸需统一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本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金属钠

5、酸化完成后,固体物质溶解,液体分层,3-丁酮酸乙酯(相对密度1.0250)应该在下层

单元测验

1、3-丁酮酸乙酯需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A、沸点太高,不易达到所需温度
B、减压蒸馏速度较快
C、节约能源
D、常压蒸馏时易分解

2、蒸馏( )时,需采用减压蒸馏
A、环己烯(b.P. 83℃)
B、水杨酸甲酯 (b.P. 223℃)
C、苯甲醛 (b.P. 179℃)
D、2-庚酮(b.P. 151℃)

3、减压蒸馏中关于毛细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起到搅拌作用
B、可以防止暴沸
C、使用磁力搅拌器时可以用磁子代替
D、可以用沸石代替

4、减压蒸馏操作中,( )不能够用做接收器
A、圆底烧瓶
B、梨形瓶
C、锥形瓶
D、厚壁试管

5、本实验中金属钠首先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其中乙醇来自于①原料乙酸乙酯②反应所生成 ③反应开始前需加入少量乙醇
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① ③
D、② ③

6、减压蒸馏结束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停止加热-解除真空-关泵
B、停止加热-关泵-解除真空
C、解除真空-关泵-停止加热
D、关泵-解除真空-停止加热

7、本实验酸化后分液,有时分液漏斗中会有晶体析出,该晶体主要是( ),可在分液漏斗中补加少量( )解决。
A、3-丁酮酸乙酯钠盐 ; 水
B、3-丁酮酸乙酯的钠盐;乙酸
C、醋酸钠;水
D、醋酸钠;乙酸

8、本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作用是
A、反应物
B、溶剂
C、反应物和溶剂
D、都不是

9、下列哪个实验可以验证3-丁酮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
A、三氯化铁实验
B、溴实验
C、醋酸铜实验
D、以上都可以

10、两种不同的酯发生Claisen酯缩合反应,最多会有( )种缩合产物
A、1
B、2
C、3
D、4

学习通有机化学实验(下)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重要实验之一,本文将继续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一、有机合成实验

有机合成实验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合成不同的化合物,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实验:

1.苯甲酸的合成

实验原理:苯甲酸的合成可以采用苯甲醛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后,再用稀硫酸酸化得到苯甲酸。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苯甲醛和氢氧化钠固体,加入适量的水溶液。2. 放在水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3. 酸化反应液,过滤得到苯甲酸。

2.异丙苯的合成

实验原理:异丙苯可以通过丙酮和异丙醇在酸催化下反应生成。

实验步骤:

1.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丙酮和异丙醇,加入少量的酸催化剂。2. 热水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3. 用水洗涤得到异丙苯。

二、有机分析实验

有机分析实验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分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了解其结构和性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分析实验:

1.苯酚的鉴定

实验原理:苯酚可以与铁(III)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可以通过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来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苯酚。

实验步骤:

1. 将苯酚和铁(III)离子混合,观察颜色变化。2. 将待测样品加入反应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3.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苯酚。

2.苯乙烯的鉴定

实验原理:苯乙烯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1-苯乙烷。可以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来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苯乙烯。

实验步骤:

1. 将苯乙烯和溴混合,观察产物颜色变化。2. 将待测样品加入反应溶液中,观察产物颜色变化。3.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苯乙烯。

三、有机制备实验

有机制备实验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制备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制备实验:

1.苯乙烯的制备

实验原理:苯乙烯的制备可以采用苯甲醛和乙烯在氢氧化钠催化下反应生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苯甲醛和乙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 放在水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3. 用水洗涤得到苯乙烯。

2.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实验原理:苯甲酸甲酯可以采用苯甲醇和甲酸反应生成。

实验步骤:

1.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醇和甲酸,加入少量的催化剂。2. 热水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3. 用水洗涤得到苯甲酸甲酯。

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不可或缺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