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大学物理实验_20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分类: 大学专科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7:13:29ė95542次浏览671条评论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实验_20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四章 光学实验

4.1 氢原子光谱随堂测验

1、中国巴尔末线系的大学大学答案答案谱线波长在()。
A、物理完整可见光波段
B、实验紫外波段
C、课后红外波段
D、慕课近红外波段

2、中国测量中,大学大学答案答案平行光管和棱镜间的物理完整相对位置变动对测量是否有影响()?
A、有影响
B、实验没有影响
C、课后可能有,慕课也可能没有
D、中国

3、大学大学答案答案定标曲线是物理完整入射光线的波长与()之间的对应关系。
A、入射角
B、出射角
C、偏向角
D、

4.1 附录 分光计随堂测验

1、在调节分光计使之能接收平行光时,望远镜中(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两横一竖分划线
B、被绿灯照亮的镂空“+”叉丝
C、狭缝
D、以上都不是

2、在转动望远镜时,需要抓住( )
A、望远镜镜身
B、望远镜的套筒
C、望远镜下方三角区域
D、以上都可以

3、在调节分光计时,需要松开游标盘锁紧螺丝;在调节完毕用分光计测量角度时,游标盘锁紧螺丝需锁紧。

4、在用分光计测量角度时,望远镜与主刻度盘的联动螺丝需松开。

4.2 牛顿环随堂测验

1、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当照射光源为白光时,将看不到任何干涉条纹
B、读数显微镜调焦是调节像距
C、在计数条纹级次时,其干涉条纹的中心级次可从任何数算起
D、在测量K级暗环的直径时测量内径比外径精度高

2、实验过程中因为读数鼓轮要求朝同一方向旋转,所以,在实验开始测量之前,读数显微镜的主尺位置(需要测量的最大条纹直径不超过15mm,最大主尺刻度50mm),合适的是( )
A、25mm附近
B、5mm附近
C、45mm附近
D、0mm位置

4.3 迈克耳逊干涉仪随堂测验

1、在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中,粗调鼓轮是精确到( )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001mm

2、在测量激光波长时,转动细调手轮移动动镜M1,观测到干涉环心冒出或者涌入一个圆环,这时M1和M2镜距离d改变( )。
A、四分之一波长
B、半波长
C、一个波长
D、两个波长

3、激光入射到迈克尔逊干涉仪,在毛玻璃屏上有两排光点,实验中让哪两个光点重合? ( )
A、最亮的光点
B、中间位置的光点
C、亮度适中的光点
D、最暗的光点

4、钠灯的等倾干涉条纹随着动镜M1的连续移动,从模糊到清晰,又回到模糊,这时表明钠灯双谱线的对应的两条干涉条纹移动的周期数只差为( )
A、长谱线比短谱线少移动一个周期
B、长谱线比短谱线多移动一个周期
C、长谱线和短谱线移动了相同周期数
D、都有可能

4.4 衍射光栅随堂测验

1、一衍射光栅对某波长的垂直入射光在屏幕上只能出现零级和一级主极大,欲使屏幕上出现更高级次的主极大,应该 ( )
A、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大的光栅
B、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小的光栅
C、将光栅向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
D、将光栅向远离屏幕的方向移动

2、某单色光垂直入射到每厘米有5000条狭缝的光栅上,在第四级明纹中观察到的最大波长小于
A、4000?
B、4500 ?
C、5000 ?
D、5500 ?

3、波长为400nm的光垂直投射到每厘米6000条刻线的光栅上则最多观察到的级数是
A、3级
B、2级
C、5级
D、4级

4.5 旋光效应随堂测验

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旋光物质?( )
A、葡萄糖
B、蔗糖
C、水
D、乳糖

2、旋光效应实验中,当样品管由空置到放入样品后,全暗视场会变成( )
A、中间暗两边亮
B、中间亮两边暗
C、仍然是全暗视场
D、全亮视场

3、旋光效应实验中,假设入射到半影片上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1/2波片快轴方向夹角为θ。全暗视场时,从两侧玻璃和1/2波片出射的偏振光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夹角为( )
A、90o
B、θ
C、2θ
D、0o

光学系列实验单元测验

1、氢原子光谱实验中我们通过找()谱线的最小偏向角来确定入射角。
A、红
B、橙
C、青
D、兰

2、牛顿环实验中,形成的干涉条纹是 ( )干涉条纹。
A、等倾
B、等厚
C、
D、

3、迈克逊干涉仪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激光亮斑是 ()。
A、两个
B、两套
C、
D、

4、迈克逊干涉仪实验中干涉条纹向中心陷入时中心条纹的干涉级次 ()。
A、增大
B、减小
C、
D、

5、旋光效应实验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选择的测量标准三分视场( )的状态。
A、均匀等暗
B、均匀等亮
C、任意
D、

6、对于某一确定波长的谱线,当入射角变化时,其偏向角存在最小值。

7、牛顿环实验中中心暗斑的干涉级次最高。

8、光栅常数越大则光栅的分辨能力越强。

9、入射光是否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第三章 电磁学实验

3.1 示波器及其使用随堂测验

1、某一正弦信号频率为1KHz,示波器时间基准旋钮设置在0.5ms档,请问该信号在示波器水平方向上占几个坐标格子
A、0.5
B、1
C、2
D、4

2、有一个正弦信号的峰峰值为5V,现在希望将其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并且波形在竖直方向上占有屏幕的1/2-1/3的范围,请问示波器的Y轴灵敏度旋钮应设置为哪一档?注“DIV”为“格”的意思
A、0.5V/DIV
B、1V/DIV
C、2V/DIV
D、5V/DIV

3、如果被测信号周期等于扫描信号周期的三分之一,荧光屏上能够看到几个周期的信号?
A、0.3
B、1
C、3
D、1/3

4、示波器实验中,在测量某直流信号幅度时,假设Y轴灵敏度设为5V/div,将信号耦合方式由接地切换到直流时屏幕上波形上移两格,则直流信号的大小为
A、5V
B、10V
C、2.5V
D、20V

5、要把加在示波器Y偏转板上的正弦信号显示在示波屏上,则X偏转板必须加
A、方波信号
B、锯齿波信号
C、正弦信号
D、非线性信号

6、示波器实验中,如果在示波器上没有任何信号显示,可能原因是
A、位置旋钮不在恰当的位置
B、亮度调节旋钮不到位
C、灵敏度调节旋钮不恰当
D、调焦旋钮不到位

7、用示波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应该将示波器信号耦合开关置于“AC”档位。

8、示波器实验中,如果增大纵轴灵敏度,则所观测信号的幅值也随之增加

9、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弦信号输入示波器的X和Y两个通道,它们能够合成圆形的李萨如图

10、示波器可以用来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11、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左右移动,是由于被测信号和扫描信号不同步造成的

3.2 PN结正向伏安特性和温度特性的研究随堂测验

1、运用最小二乘法将PN结正向伏安特性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哪种函数拟合最符合实验规律
A、线性函数拟合
B、指数函数拟合
C、幂指数函数拟合
D、多项式拟合

2、PN结具有以下特点
A、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D、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

3、PN结反向饱和电流和如下因素有关
A、禁带宽带
B、温度
C、正向电流
D、正向电压

4、相同温度下,PN结的正向电流和电压成——函数关系

5、维持PN结电流不变,温度增加,则PN节上的电压

6、PN结的反向特性是——

3.3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随堂测验

1、霍尔效应实验中,若霍尔片没有与磁场垂直,则测得的磁感应强度将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不确定

2、以下不能利用霍尔效应实验测得的是
A、判断半导体材料是P型还是N型
B、测定载流子的浓度
C、测量磁场的大小
D、测量电场的大小

3、霍尔效应实验中,以下哪些电压的方向与磁场和工作电流的方向均有关
A、霍尔电压 不等势电压
B、不等势电压 能斯特电压
C、霍尔电压 埃廷豪森电压
D、能斯特电压 埃廷豪森电压

4、以下方法中,哪个方法可以使得霍尔电压变大
A、减小霍尔片厚度(其他条件不变)
B、减小励磁电流(其他条件不变)
C、减小工作电流(其他条件不变)
D、提高霍尔片载流子浓度(其他条件不变)

5、霍尔效应实验中,如果只增加励磁电流的大小,则
A、霍尔电压增大、 磁场大小增大
B、霍尔电压不变、 磁场大小不变
C、霍尔电压不变、 磁场大小增大
D、霍尔灵敏度增大、 磁场大小增大

6、霍尔片的灵敏度大小与霍尔片的——和——有关

7、霍尔效应实验中通过改变——和——的方向,来减小副效应对霍尔电压测量的影响

8、副效应中,——和——产生的附加电压,其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而与工作电流无关

9、副效应中,——产生的附加电压,其方向只与工作电流方向有关,而与磁场方向无关

10、霍尔效应实验中,通过霍尔片的电流为——电流,而磁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电流实现的

3.4 磁阻效应随堂测验

1、磁阻效应实验中,锑化铟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在磁场大于0.15 T的时候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呈什么关系。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二次方关系
D、正弦函数关系

2、该磁阻效应实验中,利用霍尔传感器来测量(),利用锑化铟传感器来测量()。
A、电阻 磁场
B、电流 电阻
C、磁场 电阻
D、电流 磁场

3、磁阻效应实验中,如果增加励磁电流,则( )
A、磁感应强度增加,磁电阻增加
B、磁感应强度不变,磁电阻不变
C、磁感应强度增加,磁电阻不变
D、磁感应强度增加,磁电阻减小

3.5 弗兰克-赫兹实验随堂测验

1、在充氩气的弗兰克-赫兹管中,阴极发射的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与氩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小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能,电子与氩原子之间发生________碰撞;当电子能量达到或大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能,电子与氩原子之间发生_______碰撞。
A、非弹性 弹性
B、弹性 非弹性
C、弹性 弹性
D、非弹性 非弹性

2、弗兰克-赫兹管中的正向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电磁学实验单元测验

1、用示波器CH1观察数字信号发生器CH2通道输出的正弦信号,得到呈左右跑动的不稳定简谐信号。下列给出的分析中较不可能的是
A、“信源”未选择“CH1”
B、信号发生器CH2输出按钮未呈高亮状态
C、电平“LEVEL”设置过高
D、电平“LEVEL”设置过底

2、关于磁阻效应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利用了霍尔效应;
B、常规磁阻效应是由于载流子受到了洛伦茨力的作用;
C、常规磁阻效应是由于载流子所受洛伦茨力与电场力合力不为零引起的;
D、载流子的速率分布有一定宽度是形成常规磁阻不可或缺的要素。

3、霍尔效应中副效应产生的电压会叠加在霍尔电压上,下列四项中哪项不属于副效应之一
A、爱廷豪森效应
B、热电效应
C、里纪-勒杜克效应
D、能斯特效应

4、下列因素中有助于提高霍尔片霍尔灵敏度的是
A、减小霍尔片的厚度;
B、提高霍尔片的温度;
C、增大霍尔片的宽度;
D、增加霍尔片的长度。

5、关于PN结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时, PN结正向电流与其正向压降近似成指数函数关系;
B、一个制成的PN结,其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灵敏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是个常量;
C、除死区和饱和区外,PN结正向电流的对数与它所处温度的倒数近似有线性关系;
D、利用PN结伏安特性,可以测量普朗克常量。

6、关于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测量方法属于转换测量法;
B、载流子浓度越大,霍尔传感器的灵敏度就越小;
C、若磁场与霍尔片表面不垂直,则测得的磁感应强度会偏大;
D、要消除四个副效应的影响,只需改变霍尔片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向而不用改变其大小。

7、在弗兰克-赫兹实验中,第一栅极G1与阴极K之间加上正向电压,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的影响,提高发射效率。

8、在下面李萨如图中,如果在示波器X 轴方向所加简谐信号频率是100Hz,那么在Y 轴方向 简谐信号频率是

第五章 近代物理和综合实验

5.1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测定随堂测验

1、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 1.2eV,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nm,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535nm
B、500nm
C、435nm
D、355nm

2、下面这此材料的逸出功为:铍,3.9eV;钯,5.0eV;铯,1.9eV;钨,4.5eV。要制造能在可见光(频率范围为 3.9×1014Hz-7.5×1014Hz)下工作的光电管,在这此材料中应选:
A、钨
B、钯
C、铯
D、铍

3、某种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要想使饱和光电流增大以及增大光电子的初动能,应分别增大照射光的
A、强度、波长
B、照射时间、频率
C、强度、频率
D、照射时间、波长

5.2 全息照相随堂测验

1、全息照相时,全息干板上记录了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间距与 ( )有关。
A、物光参考光的波长
B、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
C、物光和参考光的夹角
D、物体离全息干板的距离

2、全息底片在显影时,显影时间与哪些因素无关?
A、曝光时间
B、显影液浓度
C、显影液温度
D、全息干板的大小

3、全息照相在搭建光路时,有关注意事项阐述正确的是( )
A、物光和参考光的夹角越大越好
B、物体离全息干板的距离越近越好
C、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不能悬殊过大
D、物体离全息干板的距离越远越好

5.3 密立根油滴实验随堂测验

1、提升电压()平衡电压。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

2、油滴带电量过大或过小会使实验结果
A、测量不准
B、计算不准
C、结果偏大
D、结果偏小

3、动态法测量的物理量有
A、平衡电压
B、下落时间
C、提升时间
D、提升电压

近代物理和综合实验单元测试题

1、全息照相实验中,全息干板上的干涉条纹包含了物光()的信息。
A、振幅
B、相位
C、振幅和相位
D、强度

2、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将会影响
A、光电流的强度
B、出射电子的动能
C、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D、以上都是

3、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到阴极的光通量成正比。

4、全息照相实验中,分束镜分出的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比应为1:1,这样形成的干涉条纹具有最好的明暗对比度。

第一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方法

1.1 测量与误差的关系随堂测验

1、适当增加测量次数求平均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2、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要大。

3、高中实验中伏安法测量电阻,有电表内接法和外接法,但都会带来测量误差,此类误差属于

1.2 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随堂测验

1、标准偏差的大小与测量次数没有关系。

2、标准偏差越小,随机误差的概率正态分布曲线的峰值越 (高或低),分布曲线越 (宽或窄)。

1.3 直接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随堂测验

1、有一个0.5级的电流表,其量程数为10μA,单次测量某一电流值为6.00μA,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为I真=(6.00±0.05)μA。

2、试估算下列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1. 用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测量桌子宽度时不确定度为 ; 2. 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杆直径时不确定度为 ; 3. 用精度等级为0.2级,量程为50μA的电流表测量某一电流值时不确定度为 。

1.4 间接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随堂测验

1、假设N为间接测量量,一般用(uncertainty)表示不确定度,若为N的不确定度,,分别为x,y的不确定度。若N=3x+2y,则=
A、
B、
C、
D、

2、若N=f(x,y,z),直接测量量x,y,z之间的关系满足积商关系,则计算N的不确定度时应该先计算相对不确定度比较方便。

1.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随堂测验

1、下列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变换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6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随堂测验

1、用作图法求解相关物理量时,可以用原数据点的数值代入求解。

2、若我们测得一组数据,假设和为线性关系,求取线性系数本课程中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和 。

第二章 力学和热学实验

2.1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随堂测验

1、实验中通过改变——来验证平行轴定理
A、两个小钢柱的质量
B、两个小钢柱的质心位置
C、转轴的位置
D、两个小钢柱的形状

2、刚体转动惯量越大的物体,
A、越容易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
B、越不容易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
C、所受的合外力矩越大
D、角加速度越大

3、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中,如果弦线被误绕在直径较小的绕轮上,将导致测量结果
A、偏大
B、偏小
C、没有影响
D、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4、能用理论公式计算转动惯量的刚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A、形状规则
B、质量分别均匀
C、质量分布连续
D、形状任意

5、刚体转动惯量与——————有关

6、本实验中,电脑毫秒计第一个显示窗口数值N与承物台角位移θ之间的关系是

7、本实验测量转动惯量的方法基于哪两个近似条件

8、转动惯量的单位是什么

2.2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随堂测验

1、在相同的驱动力矩情况下,选择不同的阻尼系数档,哪一档观察到的摆轮振幅最大
A、阻尼1
B、阻尼2
C、阻尼3
D、都一样

2、摆轮共振时的角位移与()有关
A、驱动力幅值
B、驱动力频率
C、固有频率
D、阻尼系数

3、摆轮共振时的角频率与()有关
A、驱动力幅值
B、驱动力频率
C、固有频率
D、阻尼系数

4、摆轮系统的固有周期和()有关
A、摆轮的转动惯量
B、摆轮的角位移
C、弹簧的弹性恢复系数
D、驱动力的幅值

5、弹性摆轮的运动受到三个力矩的作用,分别是

6、受迫振动的振幅通解包含哪两个振动形式

7、实验中阻尼的大小是通过什么原理来调节的

8、实验第一步,测量自由振动是为了

2.3 弦振动实验随堂测验

1、弦线振动强烈,碰到了传感器,应该调小——。
A、信号源幅度
B、信号源频率
C、示波器显示
D、砝码质量

2、驻波的波腹数目可在——进行观测
A、示波器第一通道窗口
B、示波器第二通道窗口
C、信号源窗口
D、弦线上

3、砝码重力为0.25g,要使弦线张力达到1g,g为重力加速度,则应将砝码置于——挂槽处,从靠近弦线的一端开始计数,依次为第1、2、3、4、5挂槽。
A、第1
B、第2
C、第3
D、第4

4、共振时听到声音,却在示波器上看不到波形,可能是——。
A、接收传感器位置不对
B、示波器调节不当
C、信号源频率不当
D、信号源幅度不当

5、调节信号源频率,示波器上的信号不变,可能是——。
A、弦线没有张紧
B、传感器位置不当
C、示波器通道选择错误
D、信号源幅度不当

6、共振频率的大小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A、驻波波长
B、弦线张力
C、弦线密度
D、砝码质量

7、接收传感器应该置于——,观察到的信号才最明显

8、弦线振动幅度很大超出了示波器显示窗口,应该调节——

9、增加砝码后,张力杆不水平,应该调节——。

10、驻波上各点的振幅随——而变化

2.4 声速测定随堂测验

1、游标卡尺的读数正确的是()。
A、35.12cm
B、35.121cm
C、35.122mm
D、35.10mm

2、实验中如何测出换能器的固有谐振频率
A、调节“频率调节”旋钮,使接收信号幅度达到最大
B、调节“频率调节”旋钮,使发射信号幅度达到最大
C、调节示波器,使发射信号幅度达到最大
D、调节示波器,使接收信号幅度达到最大

3、用相位比较法测量驻波波长,连续形成两个一、三象限直线形状的李萨如图,此时两个换能器之间距离为
A、半个波长
B、一个波长
C、1/4波长
D、两个波长

4、驻波法测量波长时,振幅的极大值
A、随着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B、随着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C、一直保持不变
D、随着实验时间而变化

5、影响空气中声速的主要因素是
A、声波的频率
B、空气的温度、湿度
C、声波的传播距离
D、大气压强

6、声速测定所用的声波是——频段的声波

7、驻波法测量声波波长时读数选择的是驻波的——。

8、相位比较法测波长时选择李萨如图为——的时刻读数

9、时差法测量声速时,时间的单位是——。

10、实验中所用的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为——。

2.5 用稳态法测量橡胶板导热系数随堂测验

1、如果实验中使用了较厚的橡胶板,侧面散热不能忽略,则所测得的导热系数将
A、偏大
B、偏小
C、不知道
D、没有影响

2、相同体积下,那种形状的橡胶板上下表面积与侧表面积比例最大
A、圆盘状
B、上下表面为三角形
C、上下表面为正方形
D、上下表面为菱形

3、下列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A、铜
B、铝
C、木头
D、泡沫

4、达到稳态导热状态的标志是
A、物体各部分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B、物体各部分流入的热量等于流出的热量
C、物体的温度匀速上升
D、物体的温度匀速下降

5、导热系数是表征——的物理量

6、根据导热系数的大小,可将材料分为三种:

力学和热学单元测验

1、转动惯量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忽略砝码下落的加速度会引起动力矩减小
B、铝环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也可由作图法测得
C、验证平行轴原理时两个小钢柱所取的位置组合是33‘与15‘,而不是22‘与13‘,这是出于减小误差的考虑
D、按本实验近似条件,在测得转动惯量的同时也能算得转轴处摩擦阻力矩的大小

2、对于波尔共振实验,下列表述中最合理的是
A、摆轮系统的固有周期不能用受迫振动达到稳态时的摆轮的周期来表示
B、既然摆轮转轴处存在摩擦力矩,那么设计时阻尼力矩可以用它来表示
C、实际操作时,对于自由、阻尼和受迫三项分振动实验,可以不按顺序进行
D、描绘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时,横轴也可以用电机的角频率ω来表示

3、利用稳态法测量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制作时,上下铜盘的直径需做成与橡胶板的直径相同
B、设环境条件不变,稳态时,虽有热量传递,但系统内任一点的温度理论上不会再变化
C、在同意环境条件下,若采用某一种与本实验不同的确定加热方式,系统也能达到稳态。
D、设降温开始时下铜盘温度刚好等于其热平衡温度,则对下铜盘单独降温时不需要先升温

4、在弦振动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同一根弦线,悬挂的砝码质量越大,同样驻波波长所对应的共振频率越大;
B、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驻波波长变短则共振频率变大
C、调节某一波长驻波共振频率的标准是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值达到最大,而不必在意驻波 波腹或波节的个数
D、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换用线密度大的弦线进行实验,则共振频率减小

5、在转动惯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砝码破损,而数据处理中使用了其标称质量,则所测转动惯量值偏大
B、、在平行轴定理验证实验中,如果两个钢柱从3,3’孔移到1,5’孔改为从2,2’孔移到 1,3’孔理论上也能完成实验;
C、如果砝码的挂线与定位孔之间有摩擦则所测转动惯量值会偏小;
D、铝环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如果铝环发生侧向平移,导致铝环质心不在仪器转轴上, 则测得的铝环转动惯量会偏大

6、某同学利用弦振动实验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此,设定两反射劈尖的距离为50.0cm,取总质量为300g的重物,将其悬挂于张力杆(由内向外)第三个沟槽内。调节张力杆水平、弦线张紧。进而调节输出频率f使弦线中产生2个波腹下的共振驻波。已知弦线的线密度是1.00g/m,重力加速度g=9.80m/s/s,则f=

7、声速测定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频段的声波

中国大学物理实验_20

中国大学物理实验_20是大学物理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电动势、电容、电磁感应等电学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流程、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流程

本次实验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准备实验所需器材:电源、电表、电容、电阻、导线、磁铁等。
  2. 连接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3. 调整实验参数:调整电阻、电容等参数,使电路达到平衡状态。
  4. 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时,进行数据记录。
  5.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物理原理主要有电动势、电容、电磁感应等。

电动势

电动势是指在电路中产生电场的能力。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通常用字母E表示。电动势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E = ΔV / Δt

其中ΔV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势差,Δt表示电势变化的时间。

电容

电容是指电路中存储电荷的能力。电容的单位是法拉,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C = Q / V

其中Q表示电容器内储存的电荷量,V表示电容器上的电势差。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单位是伏特,通常用字母E表示。电磁感应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E = -ΔΦ / Δt

其中ΔΦ表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数据,经过分析和计算,得出了以下结果:

  1. 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图,图表显示,电动势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2. 电容与电势差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电容与电势差的关系图,图表显示,电容与电势差呈正比例关系。
  3. 电磁感应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电磁感应与时间的关系图,图表显示,电磁感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1. 电动势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 电容与电势差成正比例关系。
  3. 电磁感应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动势、电容、电磁感应等电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