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医儿科学_2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学堂云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4:04:38ė92307次浏览661条评论

尔雅中医儿科学_2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章儿科学总论

单元测验

1、尔雅儿科新生儿期是中医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
A、24天
B、学课习通28天
C、后答30天
D、案学42天
E、题目60天

2、答案按公式计算,尔雅儿科10岁小儿的中医身高应为
A、120cm
B、学课习通130cm
C、后答140cm
D、案学150cm
E、题目160cm

3、答案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尔雅儿科年龄是生后
A、6~8个月
B、8~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

4、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生后
A、2~3个月
B、3~6个月
C、4~10个月
D、7~11个月
E、9~12个月

5、患儿,3岁。体重14Kg,身高2150px。该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
A、体重正常,身高偏高
B、体重正常,身高偏低
C、体重偏高,身高正常
D、体重正常,身高偏高
E、体重正常,身高偏高

6、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
A、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B、脉搏增快,血压减低
C、脉搏减慢,血压增高
D、脉搏减慢,血压减低
E、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7、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A、虚阳
B、有阳无阴
C、阳亢阴亏
D、阳常有余
E、生长发育迅速

8、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疾病的原因是
A、肺常不足
B、肺脾气虚
C、肺肾阴虚
D、金实不鸣
E、木火刑金

9、小儿易见呕吐、积滞、厌食等病的原因是
A、脾胃不和
B、食滞伤中
C、脾常不足
D、乳食不节
E、脾胃虚弱

10、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阴稚阳
D、脏腑已成
E、脏腑清灵

第二章感冒

单元测验

1、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最大的区别在于()
A、小儿感冒好发于冬春
B、小儿感冒容易出现兼夹证
C、小儿感冒多考虑风热感冒
D、小儿感冒多为病毒感染

2、风热感冒舌脉指纹一般为()
A、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B、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红
C、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指纹浮红
D、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指纹浮紫

3、暑邪感冒首选方剂为()
A、银翘散
B、三仁汤
C、新加香薷饮
D、二陈汤

4、暑邪感冒可选用中成药()
A、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B、连花清瘟胶囊
C、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D、藿香正气水

5、患儿男,4岁,主因咳嗽3天伴发热1天就诊,咳嗽痰多,鼻塞流涕,就诊当天呕吐2次,腹痛,大便酸腐不成形,舌红,苔厚腻,脉滑数,当治以()
A、辛温解表,清肺化痰
B、辛凉解表,通腑泄热
C、辛凉解表,消食导滞
D、宣肺通窍,化痰止咳

6、小儿感冒常见那些兼夹证候()
A、夹痰
B、夹滞
C、夹惊
D、夹湿
E、夹喘

7、时邪感冒特点有()
A、起病急,进展快
B、全身症状重,肺系症状相对较轻
C、传染性强
D、流行时患病人群症状相似
E、症状多见高热,肌肉酸痛等

8、小儿感冒中医辨证重点在于辨()
A、风寒风热
B、脏腑强弱
C、兼证
D、表里
E、四时感冒和时邪感冒

9、患儿女,3岁,主因鼻塞2天发热1天就诊,症见低热,无恶寒,不咳,鼻塞流涕,头痛,腹泻便溏,若进行推拿治疗,可以考虑()
A、开天门
B、推坎宫
C、揉大椎
D、揉迎香
E、揉太阳

10、小儿风寒感冒常见()
A、恶寒,发热,自汗
B、鼻塞,流清涕
C、咳嗽,喷嚏
D、咽无红肿疼痛
E、舌淡红,脉浮紧

11、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

12、小儿感冒的发病内因为体内正气不足,发病的外因则是感受风邪。()

13、小儿心、肝常有余,感邪之后,热扰心肝,容易出现心神不宁,惊惕磨牙,甚至引动肝风致抽搐,称为感冒夹惊。()

14、治疗小儿感冒夹惊可用小儿回春散。()

15、小儿正气不足,故风寒感冒多见。()

第三章哮喘

单元测验

1、哮喘肺部听诊特征为
A、呼气相延长,呼气时可及哮鸣音
B、吸气相延长,吸气时可及哮鸣音
C、呼气相延长,吸气时可及哮鸣音
D、吸气相延长,呼气时可及哮鸣音

2、治疗哮喘发作期寒哮首选方剂为
A、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B、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C、大青龙汤
D、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

3、哮喘与哪些脏腑最为密切
A、肺、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肺、脾、心

4、治疗哮喘发作期热哮首选方剂为
A、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B、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C、大青龙汤
D、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

5、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首选方剂为
A、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
B、金匮肾气丸
C、麦味地黄丸
D、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

6、哮喘临床特征有
A、咳嗽
B、气促
C、哮鸣
D、口唇青紫
E、高热不退

7、哮喘常见诱发因素有
A、感受外邪
B、接触异物
C、剧烈运动
D、情志失调
E、饮食不慎

8、临床常用的对哮喘诊断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有
A、支气管激发试验
B、支气管舒张试验
C、呼气峰流速(PEF)的日间变异率
D、肝肾功能
E、过敏原检测

9、哮喘肺肾阴虚证主要特征有
A、喘促乏力,咳嗽时作
B、面色潮红,形体消瘦
C、潮热盗汗,口咽干燥
D、舌红少津,舌苔花剥
E、舌淡苔白,脉细弱

10、哮喘治疗要求
A、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
B、急性发作期以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治疗为主
C、哮喘持续状态需积极抢救,及时给予机械通气
D、急性期常用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等
E、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11、哮喘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

12、三伏贴三九贴适用于所有哮喘患儿。

13、哮喘伴有呼吸道感染时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14、中医哮喘对应西医支气管哮喘,不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

15、哮喘患儿常伴既往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

第四章泄泻

单元测验

1、下列哪项不是风寒泻的粪便改变
A、泄泻清稀
B、大便内有粘液
C、大便中多泡沫
D、大便色淡
E、气味稍臭

2、泄泻的治疗原则是
A、祛湿止泻
B、健脾止泻
C、化湿和中
D、运脾化湿
E、温阳化湿

3、泄泻患儿出现慢惊风的病机是
A、感受外邪,引动肝风
B、肺胃阴伤,肝风内动
C、脾胃虚弱,肝木无制
D、脾肾阳虚,虚风内动
E、脾胃受损,心肝火旺

4、治疗风寒泻的首选方剂是
A、茵陈蒿汤加减
B、小青龙汤加减
C、藿香正气散加减
D、平胃散加减
E、香苏葱豉汤加减

5、治疗泄泻气阴两伤证的主要选方是
A、参苓白术散加减
B、人参乌梅汤加减
C、六味地黄汤加减
D、一贯煎加减
E、补中益气汤加减

6、小儿伤食泻的主证有
A、脘腹胀满
B、嗳气酸馊
C、完谷不化
D、便稀多沫
E、不思饮食

7、下列哪些体征可判断泄泻亡津失水的轻重
A、神色
B、皮肤弹性
C、眼眶囟门下陷程度
D、口渴
E、尿量

8、导致小儿泄泻的病因有
A、感受外邪
B、肺胃阴伤
C、脾胃虚弱
D、脾肾阳虚
E、内伤饮食

9、泄泻在初期阶段常可出现的证型是
A、湿热泻
B、风寒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脾肾阳虚泻

10、能导致泄泻的病因是
A、感受风邪
B、感受寒邪
C、感受暑邪
D、感受湿邪
E、感受燥邪

11、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导致小儿泄泻。

12、小儿泄泻易出现的变证是伤阴伤阳。

13、小儿泄泻易出现伤阴伤阳变证是因为阴阳互根,常阴伤及阳。

14、小儿泄泻易出现伤阴伤阳变证是因为小儿具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

15、内伤饮食是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之一,内伤饮食是指喂养失宜、饮食不节(洁)。

第五章便秘

单元测验

1、治疗儿童便秘的基本法则是
A、健运脾胃
B、消食导滞
C、润肠通便
D、运脾化湿

2、治疗小儿燥热型便秘的首选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麻子仁丸
C、增液承气汤
D、白虎汤

3、患儿,7岁,大便干燥1个月 。患儿平素久坐少动,大便干燥,排出困难,欲便不得,时腹胀疼痛,嗳气频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指纹滞。治法应
A、消积导滞通便
B、清热润肠通便
C、理气导滞通便
D、益气润肠通便

4、患儿,男,3岁。三日未行大便,现大便干结,艰涩难下,可在左下腹触及粪块儿,质硬且有压痛,伴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心悸目眩, 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治疗主方是
A、六磨汤
B、黄芪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5、患儿,女,6岁,素体虚弱,平素便时气短汗出,近日来加重,虽时有便意,仍努挣难下,便后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虚弱,指纹淡红。治疗主方是
A、黄芪汤
B、润肠丸
C、补中益气汤
D、增液承气汤

6、下列属于儿童便秘的病因的是
A、乳食积滞
B、邪热伤津
C、阴寒凝滯
D、气血亏虚

7、便秘当辨
A、寒热
B、虚实
C、阴阳
D、气血

8、便秘的诊断要点
A、大便干燥,轻者干硬,重者坚硬,状如羊屎
B、排便次数减少,常2~3日排便一次,甚者可达6~7日
C、排便间隔时间正常,但排便艰涩或时间延长
D、便意频频,难以排出或排净

9、气滞便秘的临床特点是
A、大便秘结,欲便不得
B、腹胀疼痛,噯气频作
C、便秘不通,面赤身热
D、时有便意,便后乏力

10、虚者便秘的表现为
A、粪质干燥坚硬,腹胀拒按
B、便出艰难,腹胀喜按
C、神疲气短,面白多汗
D、不思进食,恶心呕吐

11、气虚便秘的治疗大法是益气润肠,代表方是黄芪汤。

12、便秘的病位在肺脾,与肝肾相关。

13、大便干结临时对症处理,可用开塞露塞肛门或肥皂条纳入肛门通便。

14、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甚则便秘不通,面赤身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辨证属于气滞便秘。

15、儿童虚证便秘最多见的是阳虚便秘。

第六章厌食

单元测验

1、厌食的病变脏腑主要是
A、心、肝
B、脾、肝
C、肝、胆
D、肺、肾
E、脾、胃

2、厌食的病机关键是
A、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B、脾失健运,乳食不化
C、暑湿内伤,脾为湿困
D、脾胃失健,纳化失和
E、肝郁气滞,乘脾犯胃

3、厌食的基本治疗法则是
A、消食导滞
B、运脾开胃
C、健脾助运
D、理气醒脾
E、养胃育阴

4、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首选的方剂是
A、不换金正气散
B、保和丸
C、健脾丸
D、异功散
E、平胃散

5、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首选的方剂是
A、保和丸
B、异功散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参苓白术散

6、在中医古代文献中与厌食相似的病证是
A、不思食
B、不嗜食
C、不饥不纳
D、恶食
E、疳气

7、引起厌食的病因是
A、禀赋不足
B、喂养不当
C、病传药害
D、外邪直中
E、情志失调

8、下列描述属于厌食临床表现的是
A、长期食欲不振
B、脘腹胀满
C、厌恶进食
D、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E、形体偏瘦

9、治疗厌食时,用药需要注意的是
A、消导不宜过峻
B、燥湿不宜过寒
C、补益不宜呆滞
D、健脾不宜化食
E、养阴不宜滋腻

10、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可选用的推拿穴位是
A、补脾土
B、运内八卦
C、揉足三里
D、摩腹
E、捏脊

11、厌食是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及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吞酸为特征的一种小儿病证。

12、厌食以脏腑辨证为纲,主要从脾胃辨证。

13、厌食脾失健运证除厌恶进食的症状外,还伴有肢倦乏力、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

14、厌食脾胃阴虚证的治法是滋养胃阴,佐以助运。

15、治疗厌食肝脾不和证可使用的中成药包括逍遥颗粒、山麦健脾口服液等。

第七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单元测验

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不属于中医范畴的是
A、瘛瘲
B、脏躁
C、躁动
D、失聪
E、健忘

2、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基本病机是
A、外风侵袭,引动肝风
B、肝阳上亢,引动肝风
C、脾气虚弱,肝亢风动
D、风痰胶结,肝亢风动
E、阴阳失衡

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健脾平肝
B、调燮阴阳
C、清热化痰
D、柔肝息风
E、开窍息风

4、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首选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右归丸
C、杞菊地黄丸
D、柏子养心丸
E、天王补心丹

5、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痰火扰心证首选的方剂是
A、二陈汤
B、温胆汤
C、四君子汤
D、缓肝理脾汤
E、黄连温胆汤

6、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原因包括
A、先天禀赋不足
B、遗传因素
C、营养不当 饮食不节
D、教育疏忽
E、外伤因素

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机有
A、阴阳失衡
B、精血亏虚
C、肝肾阴虚
D、心脾两虚
E、痰火扰心

8、下列描述属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表现的是
A、注意力不集中
B、活动过多
C、冲动任性 情绪不稳
D、学习困难
E、频繁眨眼

9、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气阴两虚型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眨眼摇头,怪象百出,烦躁易怒者
B、病位在肺脾肾
C、治疗原则为益气健脾,养阴宁心
D、主方可选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E、主要表现为多动难以安静,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浮滑数

10、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正确的是
A、精血亏虚证可选用左归丸
B、心脾两虚可选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C、静灵口服液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D、天王补心丹可用于心气虚之健忘、多梦、易动者
E、可以不用治疗而自愈

1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

12、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一般不受影响。

1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可呈阳性。

14、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女孩发病率较男孩高。

1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以自愈,不需特殊治疗。

第八章多发性抽动障碍

单元测验

1、抽动障碍的病位主要是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2、抽动障碍的病机关键是
A、外风侵袭,引动肝风
B、肝阳上亢,引动肝风
C、脾气虚弱,肝亢风动
D、风痰胶结,肝亢风动
E、肝阴虚损,肝阳亢动

3、抽动障碍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健脾平肝
B、息风止动
C、清热化痰
D、柔肝息风
E、开窍息风

4、治疗抽动障碍外风引动证首选的方剂是
A、荆防败毒饮
B、杏苏散
C、银翘散
D、桑菊饮
E、普济消毒饮

5、治疗抽动障碍痰火扰神证首选的方剂是
A、二陈汤
B、温胆汤
C、四君子汤
D、缓肝理脾汤
E、黄连温胆汤

6、在中医古代文献中与抽动障碍相似的病证是
A、肝风
B、抽搐
C、瘛疭
D、筋惕肉瞤
E、脏躁

7、引起抽动障碍的病因是
A、外风引动
B、肝亢风动
C、痰火扰神
D、脾虚肝亢
E、阴虚风动

8、下列描述属于抽动障碍临床表现的是
A、运动性抽动
B、发声性抽动
C、抽动反复发作
D、动作迅速、突发、刻板
E、不会因感受外邪而加重

9、下列关于抽动障碍辨脏腑正确的是
A、眨眼摇头,怪象百出,烦躁易怒者,病在肝
B、夜眠多梦,心烦不宁,秽语抽动者,病在心
C、抽动无力,纳呆食少,面黄体倦者,病在脾
D、肢颤腰扭,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病在肾
E、时有外感,喉出异声,引发抽动者,病在肺

10、关于抽动障碍的治疗正确的是
A、肾阴亏损证可选用中成药菖麻熄风片
B、体针主穴可选用的包括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内关
C、耳针主穴可选用的包括皮质下、神门、心、肝、肾、脾、交感
D、推拿疗法可选用的包括推揉脾土、捣小天心、揉五指节、运内八卦
E、西医治疗包括心理支持疗法、神经调控疗法及口服西药

11、抽搐障碍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

12、抽动障碍患儿智力一般不受影响。

13、抽动障碍患儿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可呈阳性。

14、抽动障碍肝亢风动证的治法是平肝潜阳,息风止动。

15、抽动障碍可以自愈,不需特殊治疗。

第九章水痘

单元测试

1、水痘好发年龄
A、6月-1岁
B、1-3岁
C、3-6岁
D、6-9岁
E、10岁以上

2、小儿水痘发生感受的邪气
A、风寒
B、风热
C、时邪
D、寒湿
E、湿热

3、水痘的治疗原则
A、清热宣肺利湿
B、健脾益气化湿
C、宣肺化痰利湿
D、益气温阳利湿
E、清热解毒利湿

4、治疗水痘邪伤肺卫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宣毒发表汤
E、五味消毒饮

5、下列关于水痘叙述错误的是
A、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B、潜伏期一般2周左右
C、从发病之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前均有传染性
D、一次感染水痘可获终身免疫
E、发生二次感染症状重

6、水痘的病位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7、水痘皮疹的特点
A、皮疹分批出现,向心性分布
B、同一时间可见红斑、丘疹、疱疹、干痂
C、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可见黏膜溃疡
D、结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E、脱屑伴色素沉着

8、水痘变证包括
A、邪犯肺卫
B、邪炽气营
C、邪陷心肝
D、邪毒闭肺
E、邪伤肺卫

9、水痘好发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秋冬

10、下列水痘调护中正确的是
A、保持空气流通
B、饮食清淡易消化
C、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防抓破感染
D、应用激素患儿感染水痘时,激素应加量
E、对水痘伴发热患儿,不可使用水杨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11、水痘应隔离至疱疹结痂。

12、水痘以夏季炎热季节多见。

13、水痘初为疱疹,很快成为脓疱。

14、水痘出现于头面.四肢部位为多。

15、水痘传染性弱,不容易引起流行。

第十章手足口病

单元测验

1、引起手足口病的外因是
A、感受暑热疫毒
B、感受瘟热疫毒
C、感受风热疫毒
D、感受湿热疫毒

2、目前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针对哪种病原血清型
A、埃可病毒部分血清型
B、柯萨奇病毒A组
C、柯萨奇病毒B组
D、肠道病毒71型

3、最有效的手足口病诊室物品消毒用品是
A、75%乙醇
B、5%来苏
C、含氯消毒剂
D、紫外线照射

4、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首选方剂是
A、甘露消毒丹加减
B、清营汤加减
C、黄芩黄连解毒汤加减
D、清瘟败毒饮加减

5、治疗手足口病湿热蒸盛证的首选方剂是
A、清营汤加减
B、黄芩黄连解毒汤加减
C、茵陈蒿汤加减
D、清瘟败毒饮加减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

中医儿科学是关于儿童疾病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学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是一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医儿科学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能力。

课程概述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药物的应用、中医针灸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涵盖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术。

课程目标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技术,掌握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中医学知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课程内容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
  •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中医药物的应用
  • 中医针灸的应用
  •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疗方法

课程特点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特点在于:

  1. 内容丰富:本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对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2. 实用性强:本课程注重中医儿科学的应用,通过结合实例讲解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疗方法,使学生获得了实用性强的知识。
  3. 教学方式多样: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件讲解、案例分析、考试评估等,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儿科学。

课程收获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学习收获如下:

  • 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
  • 了解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 掌握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巧,能够灵活应用中医学知识。
  • 提高中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儿童健康服务。

总结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理论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儿童健康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

中医儿科学是关于儿童疾病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学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是一门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医儿科学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能力。

课程概述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药物的应用、中医针灸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涵盖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术。

课程目标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技术,掌握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中医学知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课程内容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
  •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中医药物的应用
  • 中医针灸的应用
  •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疗方法

课程特点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特点在于:

  1. 内容丰富:本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对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2. 实用性强:本课程注重中医儿科学的应用,通过结合实例讲解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中医诊疗方法,使学生获得了实用性强的知识。
  3. 教学方式多样: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件讲解、案例分析、考试评估等,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儿科学。

课程收获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的学习收获如下:

  • 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
  • 了解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 掌握中医药物和中医针灸的应用技巧,能够灵活应用中医学知识。
  • 提高中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儿童健康服务。

总结

学习通中医儿科学_2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理论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儿童健康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