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作物育种学_4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超星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2:37:45ė40202次浏览624条评论

尔雅作物育种学_4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一)

(一)单元测验

1、尔雅作物育种学是作物研究作物遗传改良和培育( )的学科。
A、育种新物种
B、学章习通新品种
C、节答新变种
D、案学新亚种

2、题目作物品种是答案根据( )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A、尔雅人类一定的作物需要
B、一定的育种自然条件
C、一定的学章习通栽培条件
D、一定的节答生态条件

3、品种是案学( )分类单位。
A、题目植物学
B、遗传学
C、生物学
D、经济上的

4、植物人工选择的主要产物是( )。
A、新物种
B、新品种
C、新变种
D、新基因

5、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6、作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繁殖和( )
A、雄性不育
B、无性繁殖
C、自交不亲和
D、异花授粉

7、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
A、5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8、下列作物中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
A、豌豆
B、蚕豆
C、花生
D、大豆

9、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
A、同质纯合型
B、同质杂合型
C、异质纯合型
D、异质杂合型

10、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统称为
A、无性繁殖
B、有性繁殖
C、无融合生殖
D、自交不亲和生殖

11、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称为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12、异花授粉作物中由一组经过挑选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有一个或多个代表本品种特征的性状,这样的群体称为
A、多系品种
B、开放授粉品种
C、综合品种
D、复合品种

13、作物育种发展的萌芽时期的特点是( )
A、相关科学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未能有效地与育种实践结合。
B、植物育种仅仅停留在一种技术水平上。
C、主要是野生植物的驯化和简单的单株选择。
D、作物育种进展缓慢,成效不大。
E、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意义重大。

14、作物育种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A、育种目标转向优质、绿色和高效。
B、种质资源工作进一步加强。
C、加强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
D、种子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E、现代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15、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A、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
B、发掘、研究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
C、选育优良品种或杂交种及新作物
D、保持和提高品种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
E、发展壮大种业企业

16、作物品种的DUS特性是指品种的
A、特异性
B、一致性
C、区域性
D、稳定性
E、优良性

17、作物异交的遗传效应表现为
A、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B、异交使后代生活力衰退
C、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D、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后仍具有杂种优势
E、后代基因型纯合

18、根据作物繁殖方式、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分为哪些类别?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E、常规种

19、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20、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21、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一)单元作业

1、1.简述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6分)

2、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5分)

(二)

(二)单元测验

1、( )是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
A、优质
B、高产
C、抗病
D、广适

2、品种在不同地区和年份间产量变化的幅度体现出品种的( )。
A、一致性
B、优良性
C、稳产性
D、丰产性

3、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等于单位面积株数与( )的乘积。
A、总产量
B、产量
C、单株产量
D、经济系数

4、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
A、总产量
B、经济系数
C、单株产量
D、转化效率

5、通过降低植株高度、以增加单位面积密度、提高收获指数和减少倒伏来实现高产的途径称为( )。
A、抗倒伏育种
B、矮秆育种
C、高秆育种
D、高产育种

6、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 )。
A、育种材料
B、品种
C、种质资源
D、亲本

7、遗传类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而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栽培类型的地区,也是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可称为( )。
A、作物变异中心
B、作物起源中心
C、作物进化中心
D、作物栽培中心

8、起源中心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A、基因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低
B、基因多样性较高和显性基因频率较低
C、基因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D、基因多样性较低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9、在作物的起源中,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有相似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称为( )。
A、遗传变异性的平行性规律
B、遗传变异性的偶然性规律
C、遗传变异性的相似性规律
D、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10、以下作物中,属于次生作物的是( )。
A、小麦
B、大麦
C、黑麦
D、玉米

11、瓦维洛夫将全世界作物的起源划分为( )个起源中心。
A、6
B、3
C、8
D、4

12、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
A、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C、较高的适应性
D、生产上最熟悉

13、种质资源鉴定中,根据与目标性状高度相关性状的表现来评定该目标性状,称为( )。
A、直接鉴定
B、间接鉴定
C、本地鉴
D、自然鉴定

14、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种质资源库的作用和功能,长期库主要负责(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A、主要
B、全国
C、重要
D、濒危

15、通常种质资源鉴定的内容包括( )。
A、农艺性状的鉴定
B、抗逆性的鉴定
C、品质性状
D、生理生化特性
E、遗传特性

16、通常种质资源库可分为( )等类型。
A、短期库
B、小型库
C、中期库
D、中型库
E、长期库

17、制订作物育种目标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育种目标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B、育种目标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C、育种目标要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要落实
D、制定育种目标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E、育种目标不要太具体

18、影响种质资源储藏的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湿度
C、种子成熟度
D、种子损伤程度
E、氧气

19、种质资源对作物育种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A、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B、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作物育种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D、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E、种质资源研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作物起源的初生中心是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具有的特征包括( )。
A、有野生祖先
B、有原始特有类型
C、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D、大量的显性基因
E、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21、按照育种实用价值,作物种质资源可分为:
A、地方品种
B、主栽品种
C、原始栽培类型
D、野生近缘种
E、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22、种子贮藏保存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方式。

(二)单元作业

1、1.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分)

2、2.简述种质资源按照育种实用价值分的主要类别。(5分)

(三)

(三)单元测验

1、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新的地区种植,叫作
A、选择
B、育种
C、引种
D、迁移

2、纯系学说可以用来指导( )育种工作。
A、自花授粉作物
B、异花授粉作物
C、无性繁殖作物
D、常异花授粉作物

3、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和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 ),将符合要求的优良植株选择出来,经过比较而获得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A、后代单株
B、物理突变
C、自然变异
D、混杂

4、选择育种中,从群体中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个体,将选择出来的个体或者一个单株的后代种成的一个系统称为( )。
A、品种
B、物种
C、株系
D、变种

5、一次单株选择法适用于( )。
A、自花授粉作物有自然变异的群体
B、自花授粉作物人工变异的群体
C、异花授粉作物有自然变异的群体
D、异花授粉作物人工变异的群体

6、一个作物性状的选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选择的方法
B、选择的世代
C、性状的遗传方式
D、性状的遗传力

7、现代化的鉴定发展方向是( )。
A、快速
B、高精度
C、超微量
D、自动化
E、高通量

8、下列作物中哪些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
A、芥菜
B、大豆
C、玉米
D、丝瓜
E、水稻

9、群体自然变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A、群体剩余变异
B、物理诱变
C、自然突变
D、天然杂交
E、化学诱变

10、常用的选择的方法有( )。
A、单株选择法
B、混合选择法
C、集团混合选择法
D、改良混合选择法
E、系谱法

11、引种作为一种育种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A、从外地引入可解决植物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解决当地品种缺乏的一条重要途径
C、需时短、投入少、简单易行的育种方法
D、可以体现育种者的个人喜好
E、见效快的育种方法

12、提高选择育种效率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A、选择对象
B、选择标准
C、选株的条件
D、选株的数量和时期
E、根据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指导选择

13、选择育种中,所遵循的选择标准的原则是
A、明确株选应注意的目标性状
B、根据育种目标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C、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D、各种性状的当选标准要定得适当
E、尽量少选

14、在选择后的鉴定需要考虑注意的因素包括哪些?
A、田间设置重复
B、提高鉴定精度
C、有足够的选择压力
D、早期选择严格
E、提高鉴定效率

15、在同一纬度地带,其 温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长短,甚至发生的病虫害等都有相似,引种容易成功。

16、生育期短的品种(早熟)往往比生育期长的品种(晚熟)适应范围更广。

17、北方小麦品种向南方地区引种,产量会增加。

18、作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表现型共同决定的。

19、纯系是指不同株系混合形成的一个群体。

20、选择标准越严苛越容易选择出新品种。

21、单株选择法较混合选择法更有效率。

22、进行选择育种时,选择标准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三)单元作业

1、1. 简述作物引种的一般步骤。(5分)

2、2. 简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5分)

(四)

(四)单元测验

1、两亲本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A、F1
B、F2
C、F3
D、F4

2、杂交育种后代的选择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
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C、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D、在第一分离世代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株建系

3、系谱法是( )作物杂交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
A、自花授粉
B、常异花授粉
C、异花授粉
D、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

4、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A、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
D、扩大分离群体

5、杂交育种中利用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选择集双亲优点与一体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可称为
A、引种
B、选择育种
C、组合育种
D、超亲育种

6、一品种所配置各组合中,杂交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称为该品种的
A、亲和力
B、配合力
C、一般配合力
D、特殊配合力

7、作物育种中,遗传方差中的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称为
A、配合力
B、一般配合力
C、广义遗传力
D、狭义遗传力

8、杂交后代中各亲本的遗传组成比重与杂交的次序有关,最后一个杂交亲本在后代的核基因中占有( )的遗传比重
A、1/3
B、1/4
C、1/2
D、1/5

9、采用复交和有限回交相结合的方法,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中的优良性状,集中到重点改造的品种中,使其更加完善并产生超亲后代的杂交方式称为
A、杂交
B、复交
C、单交
D、聚合杂交

10、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选株,种植成株行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选择优良单株,各世代中选单株或系统均予以系统的编号,以便考查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直到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并将其升级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的过程称为
A、系谱法
B、混合法
C、衍生系统法
D、单粒传法

11、杂交育种中来源于F2同一个单株的F4代的不同系统组成
A、品种
B、株系
C、系统群
D、品系

12、在单交组合的F4代,进行选择时的顺序是
A、直接选优良的单株
B、先选优良系统,再选优良的单株
C、先选优良系统群,再选优良系统,再选优良的单株
D、直接选优良的系统

13、杂交育种中,F4中突出的优良株系需要混收以便下一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参加产量比较试验的株系或系统,可称为
A、品种
B、物种
C、品系
D、系统群

14、在杂种早期世代,每株各收一粒种子,混合播种,到了后期世代才选择单株,种成株行进行比较选择的方法称为
A、系谱法
B、混合法
C、衍生系统法
D、单粒传法

15、将杂交组合从F1代开始起的各世代群体种植在( ),其目的是从杂种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或系统
A、原始材料圃
B、亲本圃
C、选种圃
D、鉴定圃

16、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遵循的一般基本原则是
A、双亲优缺点互补
B、推广品种作为亲本
C、注意双亲间的遗传差异
D、亲本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E、育种目标性状要突出

17、(C×A)×(C×B)是一个( )组合。
A、聚合杂交
B、三交
C、四交
D、复交
E、双交

18、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系谱选择法的优点是
A、可从早代集中于少数几个优良株系的选育,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B、可在早代就进行产量等数量性状进行选择
C、优良株系可追溯其选育系普,选择更为可靠
D、优良基因不易丢失
E、育种年限相对较短

19、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混合选择法的优点是
A、对早期世代的选择压小,有利于保存较大量的有利基因和变异类型
B、选择的方法简便,工作量小
C、不建立系谱,育种时间较短
D、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较小
E、可以在较少的面积上种植较多的组合

20、加快杂交育种试验进程的方法有
A、提早测产
B、异地加代
C、温室加代
D、异季加代
E、越级提升

21、杂交育种中,可以调节花期的主要方法有:
A、父母本分期播种
B、春化处理
C、补光或缩短光照调节生长发育
D、控制施肥调节
E、喷施生长素等生长调节剂

22、从杂交育种程序可以看出,选育一个新品种所需时间较长,一般正常需要8-10年,有时更长。可以采取( )等措施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
A、异地加代
B、异季加代
C、加速试验进程的方法
D、单倍体技术
E、组织培养技术

(四)单元作业

1、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5分)

2、试比较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粒传法的优缺点?(8分)

(五)

(五) 单元测验

1、两品种杂交后,杂种F1与亲本之一连续多代重复杂交,把某些特定性状导入亲本的育种方法称为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回交育种

2、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

3、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则在BCl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
A、100%
B、75%
C、50%
D、25%

4、利用回交育种方法把不同的抗性基因转育到同一个优良品种中,成为一组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然后将各近等基因系种子等量混合,形成一个新的群体,称为( )。
A、聚合品种
B、综合品种
C、多系品种
D、混合品种

5、远缘杂交是指不同( )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进行的杂交
A、种、属
B、品种
C、亲本
D、种质资源

6、在一个物种正常染色体组的基础上添加另一个物种的1个、1对或2对染色体而形成一种作物新类型称为( )。
A、异染色体附加系
B、异染色体代换系
C、异染色体易位系
D、异染色体渐渗系

7、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浸种、涂抹或注射、合成等方式将辐射源引入生物体组织或细胞内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称为( )
A、内照射
B、急性照射
C、慢性照射
D、连续照射

8、化学诱变剂烷化剂的主要作用原理是
A、置换碱基中的氢原子
B、置换碱基中的氧原子
C、使碱基配对重复发生
D、使碱基配对发生错误

9、作物诱变育种后代材料的主要遗传表现特点在不同世代表现不一致,其中M1世代
A、多表现出大量的生理损伤
B、多表现出各种类型的突变体
C、是选择最重要的世代
D、开始大量分离,隐性突变表现出来

10、作物诱变育种后代材料的主要遗传表现特点在不同世代表现不一致,其中M3世代
A、多表现出大量的生理损伤
B、多表现出各种类型的突变体
C、多数突变性状可以稳定,成为整齐一致的株系
D、开始大量分离,隐性突变表现出来

11、远缘杂交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A、杂交不亲和,即交配不易成功。
B、杂种易夭亡
C、杂种结实率低,甚至完全不育
D、杂种后代强烈分离
E、杂种后代致死突变频率高

12、回交的遗传效应有哪些?
A、在回交过程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
B、回交子代基因型的纯合是定向的,朝轮回亲本方向纯合
C、在相同育种进程内,回交比自交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
D、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回交消除不利基因的概率远比自交高
E、提高后代群体中杂合基因型的比率

13、回交育种法具有的优点表现为
A、遗传变异易控制
B、目标性状选择易操作
C、基因重组频率易增加
D、所育品种易推广
E、只改进原品种的个别缺点

14、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
A、培育新品种、新种质和植物新类型
B、创造异染色体体系
C、诱导单倍体
D、利用杂种优势
E、研究生物的进化

15、远缘杂交的主要困难中,杂交不亲和具体表现为
A、花粉不能在异种植物柱头上发芽或发芽后不能进入柱头
B、花粉管进入柱头后生长缓慢甚至破裂,不能进入子房
C、花粉管生长正常但不能进入子房
D、花粉管进入子房但雌、雄配子不能结合
E、配子双受精不完全

16、远缘杂交的主要困难中,杂种后代强烈分离的具体表现为
A、远缘杂种后代分离无规律性
B、分离类型丰富,变异类型丰富、变异幅度大,有超亲类型
C、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D、有向两亲分化的现象,中间类型不易稳定,后代有回复亲本的趋势
E、分离后代稳定快,易于纯合

17、导致远缘杂交困难的原因包括
A、花期不遇
B、花器构造的差异
C、组织不协调
D、生理差异
E、遗传差异

18、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A、选择适合的亲本,正反交确立适宜的母本
B、采取特殊的授粉方式
C、媒介桥梁法和预先无性接近法
D、染色特预先加倍
E、可采用柱头手术,子房受精与试管受精

19、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疯狂分离的主要方法包括:
A、杂种F1染色体加倍
B、回交法
C、诱导远缘杂种产生单倍体
D、诱导产生异附加系
E、延长分离后代的生育期

20、根据采用的诱变因素,可将作物诱变育种分为
A、物理诱变
B、自然诱变
C、人工诱变
D、化学诱变
E、EMS诱变

21、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较,作物诱变育种的显著特点体现在
A、突变频率高,是新基因的重要来源
B、改变个别简单遗传的性状较为有效
C、可同时高效改良多个质量性状
D、突变性状易于稳定
E、变异方向和性质难以控制

(五) 单元作业

1、简述回交育种的优点。(4分)

2、简述远缘杂交的主要困难。(4分)

(六)

(六)单元测验

1、多倍体是体细胞中有( )完整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A、一个或一个以上
B、两个或两个以上
C、三个或三个以上
D、四个或四个以上

2、体细胞染色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所组成的多倍体称为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部体
D、节段异源多倍体

3、植物株体、器官、气孔、花粉等的变大常可作为判断( )的依据。
A、单倍体
B、一倍体
C、多倍体
D、远缘杂种

4、下列作物中,属多倍体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5、( )是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中使用最普遍的药剂
A、甲基磺酸乙酯
B、生长素
C、秋水仙素
D、叠氮化钠

6、对诱导获得的多倍体进行鉴定时,以下哪一种方法最为可靠
A、根据育性
B、根据形态
C、根据生理特征
D、花粉母细胞、根尖细胞或幼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7、体细胞中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单倍体
D、一倍体

8、由二倍体植物(2n=2x)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只含有该物种一套染色体组,可称为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二倍体
D、一倍体

9、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油菜

10、诱导后产生的单倍体要进行鉴定,以下哪种方法鉴定单倍体最准确?
A、形态特征
B、育性表现
C、生理生化特征
D、染色体计数

11、杂种优势是指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亲本相互杂交获得的( ),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表现优于双亲的现象。
A、杂种一代F1
B、杂种二代F2
C、杂种三代F3
D、杂种四代F4

12、在度量杂种优势的指标中,( )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是育种的主要目标。
A、超亲优势
B、中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杂种优势指数

13、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A、杂交种选育和杂交种的评价
B、亲本选择和杂交种的选育
C、亲本选育和杂交种的选育
D、亲本选配和杂交种的鉴定评价

14、在配合力测定中,用一个或多个亲本材料与被测自交系杂交,来鉴定其配合力,这些亲本材料被称为
A、自交系
B、杂交种
C、测交种
D、测验种

15、选用几个优良常用的骨干自交系作为共同测验种,分别和所有被测系杂交,测交种的产量高低是由被测系的配合力差异引起的,这种测定配合力的方法称为
A、双列杂交法
B、多系测交法
C、顶交法
D、回交法

16、水稻采用“三系”法或“两系”法配置的杂交种属于
A、品种间杂交种
B、自交系间杂交种品种
C、雄性不育杂交种品种
D、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品种

17、以下作物在生产上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生产杂交种种子的是
A、玉米
B、番茄
C、水稻
D、烟草

18、根据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 )的累加和互作
A、有利显性性状
B、有利隐性性状
C、有利显性基因
D、有利隐性基因

19、在最早在生产上大面积采用“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

20、多倍体育种的特点表现为
A、染色体加倍会产生基因剂量效应和新的基因互作效应、创造全新的变异类型
B、具有更多的杂合位点和更多的互作效应,要求所创造的多倍体变异群体要比二倍体群体大得多
C、不同繁殖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多倍化策略
D、突变频率高,纯合稳定快
E、方法简单易行

21、通过( ),可以获得作物多倍体
A、物理方法诱导
B、化学药剂诱变
C、细胞或组织培养
D、有性杂交合子加倍
E、利用未减数配子形成多倍体

22、单倍体育种的特点表现为
A、加快育种进程
B、隐性基因当代显现,提高选择效率
C、单倍体育种群体的复杂程度小于多倍体,减少了工作量
D、单倍体有很高的不育性,植株也较小
E、单倍体需要染色体加倍才能用于育种和生产

23、( )是构成强优势杂交种品种的基本条件。
A、品种的基因型
B、表现型的整齐一致性
C、F1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
D、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程度
E、双亲性状互补程度

24、虽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但需要满足基本条件才能在生产上被有效利用,这些基本条件包括
A、提高双亲的纯合性、选配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B、建立高效的异交体系
C、亲本繁殖简单易行
D、杂交种生产技术简单易行
E、杂交种经济价值较高

25、作物的所有杂种,以及杂种的任何性状都比双亲优良。

(六)单元作业

1、简述单倍体育种的特点。

2、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有哪些?

(七)

(七)单元测验

1、水稻利用“三系配套”生产“三系”杂交种种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系包含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
B、三系配套体系指的是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C、三系中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是正常可育的自交系,可自交繁殖
D、三系中的不育系是利用保持系授粉繁殖的

2、关于细胞核雄性不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菜和水稻的“两系”杂交种均利用的是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B、显性核雄性不育在生产上能利用
C、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源比核质互作的广泛
D、水稻“两系”杂交种的雄性不育是一种环境诱导型,合适的光和温可诱导单株的育性发生转换

3、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S表示不育胞质,F表示可育胞质:MS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4、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雄性可育,1/2雄性不育,可推测该品系的基因型为( )。(S表示不育胞质,F表示可育胞质:MS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
A、S(Ms ms)
B、F(Ms ms )
C、S(MS ms)和F(Ms ms )
D、S(Ms ms)或F(Ms ms)

5、雄性不育“三系”法配制杂交种,包括( )两个过程,分别在不同的隔离区进行。
A、杂交和选择
B、杂交和制种
C、繁殖和制种
D、繁殖和回交

6、光温敏核不育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同“两系” “三系”的选育程序相似,同样组配大量( ),进行一系列的鉴定和比较试验,直至成为优良新品种。
A、回交组合
B、测交组合
C、杂交组合
D、群体

7、雄性不育植株在花期可表现出以下哪些特征?
A、花丝缩短、花药瘦瘪、不饱满
B、植株瘦弱
C、油菜可出现花蕾死亡的现象
D、不产生花粉或者花粉无生活力
E、植株较高

8、根据植物花粉败育时期和形成结构,主要可划分为( )等败育类型。
A、无花粉型
B、单核期败育
C、双核期败育
D、四分体期败育
E、花粉母细胞败育

9、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特性配制杂交种品种的优点有哪些?
A、免去了不育系繁殖的异交过程
B、除了不育细胞质的副作用
C、恢复源广
D、配组自由
E、强优组合机率提高

10、核不育基因比较容易获得,一般来源于
A、自然突变
B、人工诱变
C、远缘杂交
D、地理、生态差异大的品种间杂交
E、利用现有核不育基因转育

11、一个优良的雄性不育恢复系应该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A、高度遗传纯合
B、具有稳定遗传的强恢复力
C、一般配合力高
D、花粉量大
E、具有一定的雄性不育

12、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主要选育方法有哪些?
A、广泛测交筛选
B、杂交选育
C、回交转育法
D、人工诱变
E、远缘杂交

13、质核雄性不育材料可从天然突变体或远缘杂交中获得,也可从现有核质互作杂种品种中获得

14、一般质核互作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是一一对应产生,它们是同核异质体

15、在育种中,任何自交系都可用作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16、利用隐性核不育系生产杂交种种子时,在父母本开花前需将母本中的可育株拔除,否则会造成种子纯度降低。

17、作物运用空间隔离方式繁殖制种时,安全隔离的距离在各作物中是完全相同的。

18、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指母本系、父本系和杂种F1代。

19、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两用系”是指核质互作不育系。

20、杂种F2代表现的杂种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

21、一般配合力的测定通常选用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群体作测验种。

(七)单元作业

1、简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和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方式。

2、杂种优势利用中,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八)

(八)单元测验

1、作物群体改良最先应用于以下哪种作物?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2、在众多的基础群体合成方式中,你认为效果最佳的方式为
A、一母多父
B、一父多母
C、各材料等量混播
D、轮交法

3、群体内的改良方法众多,其混合选择法的主要选择依据为
A、自身表型选择
B、后裔表现选择
C、自交一代表型选择
D、测交表现选择,配合力改良

4、群体内的改良方法众多,其全同胞轮回选择法的主要选择依据为
A、自身表型选择
B、后裔表现选择
C、测交表现选择,配合力改良
D、姊妹交后代表现选择

5、目前用于玉米不同群体间相互改良的主要方法有
A、混合选择
B、自交后代选择
C、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D、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6、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称为
A、单倍体培育
B、胚培养
C、体细胞克隆变异
D、原生质体培养

7、植物( )是一个没有细胞壁、裸露的、有生活力的细胞。
A、花粉粒
B、原生质体
C、卵细胞
D、花粉母细胞

8、作物群体改良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B、新基因的重要来源
C、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D、改进现有资源的遗传基础
E、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9、作物群体改良的遗传实质为( )
A、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B、提高有利基因频率
C、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D、提高有利基因型的频率
E、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10、作物群体改良的主要因素或动力体现在( )。
A、人工轮回选择
B、提高有利基因频率
C、遗传性状的准确鉴定
D、提高有利基因型的频率
E、优良基因重组

11、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作物群体改良工作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A、从过去对单一经济性状的改良,发展到综合性状的改良
B、从仅对异花授粉作物的改良发展到对常异花和自花授粉作物的改良
C、从单一的改良方案发展到复合改良方案
D、从早期改良一个群体发展为同时改良两个群体
E、从仅对群体自身性状改良发展到改良群体间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等

12、在选择用于作物群体改良的基础群体时,必须注意
A、自身遗传基础优良且来源广泛
B、群体目标性状平均值的高低
C、群体目标性状遗传变异的大小
D、群体目标性状加性遗传方差的大小
E、群体目标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问题

13、以下属于植物单倍体细胞培养的有()。
A、花药培养
B、小孢子培养
C、未受精子房培养
D、未受精卵细胞培养
E、胚培养

14、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利用花药和花粉培养诱导单倍体的优点表现为
A、可创造丰富的变异类型
B、可提高纯系的选择效率
C、是遗传研究的良好试验材料体系
D、可提高筛选突变体的效率
E、通过加倍可迅速产生纯系

15、体细胞克隆变异主要包括:
A、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缺失
C、染色体易位
D、基因序列插入
E、单碱基突变

16、遗传育种研究中,利用小孢子培养可以
A、创造双单倍体群体
B、进行遗传转化
C、筛选突变体
D、基因定位研究
E、诱导白化苗

17、在双亲A和B的体细胞杂交种中,细胞融合可产生
A、AA融合体
B、AB异源融合体
C、A原生质体
D、B原生质体
E、BB融合体

18、利用原生质体可以
A、制作人工种子
B、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获得种、属间杂种
C、获得科间体细胞杂种
D、实现胚挽救
E、将野生种的有益性状转移到栽培种中

19、在选择作物群体改良的基础群体时,必须注意的的因素包括有哪些?
A、自身遗传基础优良且来源广泛
B、群体目标性状平均值的高低
C、群体目标性状遗传变异的大小
D、群体目标性状加性遗传方差的大小
E、群体目标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问题

20、自花授粉作物进行群体改良必须首先使群体实现自交化。

21、群体改良可以直接创造有利基因。

(八)单元作业

1、群体内和群体间轮回选择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2、体细胞杂交中如何筛选异源融合体及杂种细胞?

(九)

(九)单元测验

1、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并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的方法称为
A、回交育种
B、杂交育种
C、转基因育种
D、诱变育种

2、根据基因家族各成员间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简并引物对含有目的基因的DNA进行扩增、克隆和功能鉴定,从而分离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
A、同源序列克隆法
B、连锁图谱克隆法
C、转座子标签法
D、差异显示法

3、将目标性状位点精确定位在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上,利用与性状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大片段的DNA文库,构建含目的基因区域的精细物理图谱,采用染色体步行法逼近目的基因,获得含目的基因的大片段克隆,采用亚克隆分析或探针筛选cDNA文库,将目的基因确定于较小片段上,最后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以及功能鉴定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
A、同源序列克隆法
B、连锁图谱克隆法
C、表达序列标签法
D、差异显示法

4、通过对来源特定组织类型的mRNA进行PCR扩增、电泳,并找出待测组织与对照之间的特异扩增条带,该条带有可能是全长或是部分特异表达的基因,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
A、同源序列克隆法
B、连锁图谱克隆法
C、差异显示法
D、转座子标签法

5、利用EMS诱变获得的性状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并自交产生F2群体,在群体中建立目标性状的极端值池,分别对性状极大值和极小池材料DNA混池进行测序,获得差异SNP位点,通过分析SNP index染色体分布情况,获得性状目标位点的突变区间,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
A、MutMap+法
B、MutChromSeq法
C、MutMap法
D、连锁图谱克隆法

6、作物转基因中最常用的转基因载体系统是
A、噬菌体载体
B、病毒载体
C、Ti质粒
D、Ri质粒

7、当农杆菌浸染植物后,T-DNA区段脱离质粒而整合到受体的染色体上。当( )插入T-DNA中,就有可能整合到受体植物染色体上
A、启动子
B、增强子
C、外源基因
D、筛选标记

8、转基因的方法主要可分为:( )和外源目的DNA的直接转化两类。
A、基因枪轰击法
B、花粉管通道法
C、以载体为媒介转化
D、叶盘法

9、以下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成功转入表达的方法中,属于在DNA水平上的鉴定的方法是
A、Southern杂交
B、QRT-PCR
C、Western杂交
D、Northern杂交

10、( )是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A、转基因植株鉴定
B、转基因方法
C、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D、转基因阳性植株筛选

11、建立安全的转基因技术体系是转基因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其重点是( )转基因载体和筛选标记等外源DNA对生物体的影响。
A、提高
B、增强
C、稳定
D、减小或消除

12、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制度,按照危险程度,分为( )个等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3、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中,( )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
A、实验室试验
B、中间试验
C、环境释放
D、生产性试验

14、农业转基因生物在进行审定、登记或评价、审批前,应当取得
A、品种审定证书
B、品种权证书
C、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D、生产经营许可证

15、利用具有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结构域的核酸内切酶在特定位置对双链DNA进行定向切割,进而激活细胞自身修复机制来实现基因敲除、定点插入或替换等定向改造的技术称为
A、细胞工程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基因编辑技术
D、染色体工程技术

16、内切酶FokI只在( )状态时才有酶切活性
A、单体
B、二聚体
C、三聚体
D、四聚体

17、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表现为
A、对亲本的选择和组配预见性差
B、育种选择和配制杂交组合盲目性大
C、选育品种周期长
D、建立在表型选择基础上的传统育种方法效率偏低
E、选择效率也取决于育种者的经验积累

18、作物转基因育种的优势表现为
A、可以利用的基因资源大大拓宽
B、为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崭新的育种途径
C、可对植物目标性状进行定向变异和选择
D、可以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
E、可以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

19、不同目的基因克隆方法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虎的因素有
A、性状是否有较强的表现型
B、是否针对特定基因
C、是否需要使用文库
D、该物种是否有参考基因组
E、所关注的基因是否与逆境或发育相关

20、适用于转基因的载体要求具有的条件包括
A、能自我复制
B、带有抗性基因
C、在适当的位置有酶切位点
D、带有强启动子
E、并具一定的拷贝数

21、可用于转化的受体基因型应具有( )等特点
A、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B、较高遗传稳定性
C、稳定的来源
D、较高的产量
E、对筛选剂敏感

22、常用的作物转基因受体系统有哪些类型?
A、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B、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C、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D、胚状体再生系统
E、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23、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
A、从技术上分析转基因作物存在的风险性
B、确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等级
C、制定转基因作物安全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D、预防或者降低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风险
E、提高转基因技术的效率

24、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利用的细胞自身的修复机制有哪些?
A、错配修复
B、非同源末端连接
C、同源重组修复
D、直接回复清除
E、切除修复

25、与传统转基因技术相比,基因编辑技术具有的特点表现为
A、定点编辑安全性高
B、多位点突变容易
C、育种效率高
D、编辑效率和脱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E、拓宽外源基因的来源

26、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包含( )。
A、CRISPR 位点
B、Cas基因
C、非编码的RNA元件CRISPR RNA(crRNA)
D、反式激活的crRNA(tracrRNA)
E、FokI单体

27、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单碱基编辑系统,具有( )等特点
A、无需在靶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
B、出现非特异性切割或切割效率低
C、简单高效
D、无需供体DNA参与
E、脱靶效应较高

28、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
A、只需要合成gRNA就能实现特异编辑,构建更为简单高效
B、该系统识别靶位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Cas9蛋白不具有物种特异性,可在多种PAM附近切割序列,拓宽靶基因范围
D、可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编辑
E、在不同植物中的编辑效率不同,基因编辑时也存在脱靶效应

29、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九)单元作业

1、简述转基因作物育种的程序。

2、简述基因编辑技术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

(十)

(十)单元测验

1、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外观性状,典型的用肉眼即可识别和观察,通过简单测试可识别的生理特性、生殖特性、抗病虫性等均属于( )。
A、形态学标记
B、细胞学标记
C、生化标记
D、分子标记

2、利用任意特定引物同DNA序列特定结合位点结合,如果序列发生变化,使PCR产物产生多态性图谱,该标记为
A、RFLP标记
B、RAPD标记
C、SSR标记
D、SNP标记

3、该标记在基因组上分布广泛,密度高。富有代表性,可直接影响蛋白质结构或表达水平。检测方便,扩增产物可显示有无,也可与芯片、测序技术结合,标记遗传稳定性高等特点。以下符合特点的标记技术是
A、RFLP标记
B、RAPD标记
C、SSR标记
D、SNP标记

4、该标记检测时,首先样品混样提取DNA,酶切片段化,然后片段加接头,并用PCR特异扩增,回收扩增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受体菌,再进行特异扩增进行片段纯化,然后将片段点阵列制备微阵列,检测时将样品与微阵列杂交以检测差异。以下最符合特点的标记技术是
A、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AS-PCR)
B、酶切扩增多态性标记(CAPS)
C、SNP芯片
D、多样性微阵列标记(DArT)

5、以下群体中属于永久群体的是
A、BC1群体
B、F3群体
C、F2群体
D、重组自交系群体

6、以下群体中不属于遗传交配群体的是
A、F2群体
B、双列杂交群体
C、巢式关联作图群体
D、中国地方小麦品种群体

7、该群体的品系内完全同质和纯合,群体遗传稳定,属于永久性群体,可以重复利用;可以检测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群体经历了多次减数分裂和重组;一个基因位点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为1:1。以下最符合特点的群体是( )。
A、F2群体
B、BC1群体
C、加倍单倍体群体
D、重组自交系群体

8、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原理是基于( )。
A、后代分离比例
B、基因突变频率
C、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
D、基因突变和重组

9、在遗传交配群体中,检测分子标记与表型性状是否关联,来推测分子标记与控制性状的基因之间是否遗传上连锁,该方法称为
A、单标记分析法
B、关联分析
C、连锁分析
D、区间作图法

10、检测不同标记基因型数量性状均值的差异,如存在显著差异,则数量性状位点(QTL)与标记连锁,这种QTL定位方法称为
A、单标记分析法
B、区间作图法
C、复合区间作图方法
D、多重区间作图法

11、对QTL位置进一步的细化以缩小QTL目标区域的过程称为
A、初步定位
B、精细定位
C、基因克隆
D、图位克隆

12、利用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上的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和遗传背景进行基因型鉴定筛选的育种技术称为
A、转基因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C、分子设计育种
D、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13、对新育成的主要作物的品种或新引进品种进行多点试验,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并予以定名,决定该品种能否推广并确定推广范围的过程,称为
A、品种登记
B、区域试验
C、品种审定
D、品种确权

14、2017年施行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规定,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
A、登记
B、认定
C、审定
D、确权

15、根据201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以下作物中不属于主要农作物的是
A、小麦
B、水稻
C、油菜
D、玉米

16、《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期为,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果树、林木、观赏树木为20年,其它植物为( )年。
A、5
B、10
C、15
D、25

17、通常遗传标记可分为哪些类型?
A、形态学标记
B、细胞学标记
C、生化标记
D、分子标记
E、PCR标记

18、分子标记的优点表现为
A、以DNA的形式,不受环境和发育时期限制
B、数量多,多态性高
C、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
D、有一定技术难度,相对费用比较高
E、共显性标记能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

19、基于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即群体自交能否改变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或者是否含有杂合基因型,群体可分为
A、同质纯合群体
B、临时群体
C、重组自交群体
D、异质杂合群体
E、永久群体

20、作物数量性状表现特点有哪些?
A、其表型差异由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和环境共同决定。
B、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型的效应是微小的。
C、微效基因效应是累加的、基因间缺乏显隐性。
D、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
E、数量性状位点间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

21、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A、标记与目标基因应紧密连锁
B、标记检测技术应方便 、适用性强、重复性好
C、使用目标位点两侧标记或目标性状基因本身开发的功能标记
D、所用标记对模板DNA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不太严格
E、标记的多态性高,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均能进行检测

22、以下会影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效果的因素有
A、性状的遗传力
B、群体大小和性质
C、选用分子标记数目和类型
D、世代的影响
E、控制性状基因或QTL数目

23、品种审定的意义是
A、可以了解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推广价值及推广范围
B、能够因地制宜推广良种,加速育种成果转化利用
C、可以避免盲目引种、盲目推广造成损失
D、可以避免用种的“多、乱、杂”现象
E、可以实现生产用种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

24、申请审定的品种应当具备的条件
A、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B、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
C、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D、具有适当的名称
E、具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

25、植物新品种权同其他知识产权特点一样,具有
A、无形性
B、专有性
C、地域性
D、时间性
E、优良性

26、可使品种权终止的条件有
A、保护期届满
B、品种权人自动放弃
C、没有按期缴纳年费
D、不按规定提供检测所需繁殖材料
E、已不再符合授予的特征和特性

27、遗传连锁图谱不仅显示基因或标记间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反映DNA实际长度。

28、品种特异性、一对策性和稳定性的DUS测试只能委托农业部授权的测试机构开展。

29、植物新品种权可以授予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任意一植物物种的新品种。

30、植物新品种权突出保护育种创新,强调保护品种权的经济权益,但可利用授权品种进行科研教学活动即科研豁免。

31、品种权人在许可他人实施的独占许可中,自已也无权实施。

(十)单元作业

1、简述分子标记的优点。

2、试比较品种审定和新品种权保护的异同。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作物起源中心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基因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低
B、基因多样性较高和显性基因频率较低
C、基因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D、基因多样性较低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2、纯系学说可以用来指导( )育种工作。
A、自花授粉作物
B、异花授粉作物
C、无性繁殖作物
D、常异花授粉作物

3、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和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 ),将符合要求的优良植株选择出来,经过比较而获得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A、后代单株
B、物理突变
C、自然变异
D、混杂

4、两亲本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A、F1
B、F2
C、F3
D、F4

5、系谱法是( )作物杂交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
A、自花授粉
B、常异花授粉
C、异花授粉
D、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

6、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A、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
D、扩大分离群体

7、在杂种早期世代,每株各收一粒种子,混合播种,到了后期世代才选择单株,种成株行进行比较选择的方法称为
A、系谱法
B、混合法
C、衍生系统法
D、单粒传法

8、( )的目的是进一步评价品系的优良性,并确定新品种的使用价值和适宜地区,为品种审定或认定,以及推广提供依据。
A、品系比较试验
B、区域试验
C、生产试验
D、栽培试验

9、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

10、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代换后的新类型称为
A、异染色体附加系
B、异染色体代换系
C、异染色体易位系
D、异染色体渐渗系

11、体细胞染色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所组成的多倍体称为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部体
D、节段异源多倍体

12、在度量杂种优势的指标中,( )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是育种的主要目标
A、超亲优势
B、中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杂种优势指数

13、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A、杂交种选育和杂交种的评价
B、亲本选择和杂交种的选育
C、亲本选育和杂交种的选育
D、亲本选配和杂交种的鉴定评价

14、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非等位基因

15、水稻利用“三系配套”生产“三系”杂交种种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系包含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
B、三系配套体系指的是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C、三系中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是正常可育的自交系,可自交繁殖
D、三系中的不育系是利用保持系授粉繁殖的

16、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17、雄性不育“三系”法配制杂交种中,制种田由不育系和( )组成,主要目的是获得商品杂种种子供大田生产应用
A、自交系
B、恢复系
C、保持系
D、不育系

18、对于光温敏的雄性不育系,除具备通常不育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达到
A、抗病明显
B、生育期适当
C、育性转换明显
D、产量高

19、群体内的改良方法众多,其半同胞轮回选择法的主要选择依据为
A、自身表型选择
B、后裔表现选择
C、自交一代表型选择
D、测交表现选择,配合力改良

20、根据基因家族各成员间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简并引物对含有目的基因的DNA进行扩增、克隆和功能鉴定,从而分离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
A、同源序列克隆法
B、连锁图谱克隆法
C、转座子标签法
D、差异显示法

2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中,每一阶段完成转入下一阶段,需向主管部门报告和申请。生产性试验结束后,可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
A、品种审定证书
B、品种权证书
C、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D、生产经营许可证

22、以下表述最适合描述分子标记特点的是
A、直观简便易行,但标记数量少,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大
B、直观快速而经济,与生物体变异相关,鉴定准确,但变异有限,有技术难度,常用于有限的物种
C、技术简便、费用低,但标记数量有限,需要在特定时期检测,易受环境和发育状况的影响
D、不受环境和发育时期限制;数量多,多态性高;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有一定技术难度,相对费用比较高

23、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时,对目标基因的选择称为( ),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标记与目标基因间连锁紧密程度
A、正向选择
B、背景选择
C、前景选择
D、全基因组选择

24、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称为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25、作物品种的DUS特性是指品种的
A、特异性
B、一致性
C、区域性
D、稳定性
E、优良性

26、作物异交的遗传效应表现为
A、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B、异交使后代生活力衰退
C、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D、异交后代具有杂种优势
E、后代基因型纯合

27、根据作物繁殖方式、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分为哪些类别?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E、常规种

28、通常作物的育种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高产
B、优质
C、高抗
D、稳产广适
E、适应机械化

29、回交的遗传效应包括以下哪些?
A、在回交过程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
B、回交子代基因型的纯合是定向的,朝轮回亲本方向纯合。
C、在相同育种进程内,回交比自交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
D、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回交消除不利基因的概率远比自交高
E、提高后代群体中杂合基因型的比率。

30、远缘杂交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A、杂交不亲和,即交配不易成功
B、杂种易夭亡
C、杂种结实率低,甚至完全不育
D、杂种后代强烈分离,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E、杂种后代致死突变频率高

31、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较,作物诱变育种的显著特点体现在
A、突变频率高,是新基因的重要来源
B、改变个别简单遗传的性状较为有效
C、可同时高效改良多个质量性状
D、突变性状易于稳定
E、变异方向和性质难以控制

3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诱导单倍体?
A、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
B、孤雌生殖或无配子生殖培育
C、延迟授粉
D、化学药剂或物理因素诱导
E、远缘杂交诱导

33、一个优良的雄性不育恢复系应该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A、高度遗传纯合
B、具有稳定遗传的强恢复力
C、一般配合力高
D、花粉量大
E、具有一定的雄性不育

34、制订作物育种目标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育种目标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B、育种目标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C、育种目标要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要落实
D、制定育种目标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E、育种目标不要太具体

35、种质资源对作物育种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A、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B、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作物育种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D、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E、种质资源研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36、按照育种实用价值,作物种质资源可分为
A、地方品种
B、主栽品种
C、原始栽培类型
D、野生近缘种
E、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37、下列植物中哪些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作物?
A、芥菜
B、大豆
C、玉米
D、丝瓜
E、水稻

38、作物群体改良的遗传实质为
A、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B、提高有利基因频率
C、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D、提高有利基因型的频率
E、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39、植物的单倍体细胞培养主要包括
A、花药培养
B、小孢子培养
C、未受精子房培养
D、未受精卵细胞培养
E、胚培养

40、遗传育种研究中

学习通作物育种学_4

1.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生物基因组的精确编辑,从而达到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的目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切除、替换或插入基因序列,从而改变生物的表型特征。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工具是CRISPR/Cas9系统。

2. 农业转基因技术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在生物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干预生物基因组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内,从而实现改良和优化目标生物特性的一种技术手段。农业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

3. 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和引入一些优秀的外源基因,从而提高作物抗病和抗逆能力。
  • 前沿的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用于作物品质分析和育种。
  • 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作物杂交育种和基因转移。

4. 作物育种中的精准定位

作物育种中的精准定位是指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手段,对目标基因和基因型进行精准定位和鉴定,从而实现对作物性状的精确预测和优化。

5.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作物种质资源是指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形态、基因型、群体和种群等,是作物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基础。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采集、保存、鉴定、分类、繁育和利用等环节。

6. 作物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将会更加注重品质和环保问题,重视优质、安全、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同时,将会结合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不断推动作物育种的精细化和高效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