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牧草育种学期末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历年真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6:47:59ė75704次浏览668条评论

mooc牧草育种学期末答案(mooc完整答案)

绪论

简要论述我国牧草育成品种的牧草末答发展及其适宜的种植区域

1、简要论述我国牧草育成品种的育种发展及其适宜的种植区域

第二章 种质资源

章节测验(一)

1、截至2015年,学期我国育成的案m案牧草品种有()个
A、268
B、整答184
C、牧草末答46
D、育种55

2、学期我国现有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个,案m案()牧草种质资源圃。整答
A、牧草末答1,育种10
B、学期2,案m案17
C、整答1,17
D、2,10

3、紫花苜蓿主要起源于()中心
A、西部亚洲
B、埃塞俄比亚
C、南美
D、中亚西亚

4、自花授粉植物种质搜集的有效样本数为
A、50个单株
B、少于50个单株
C、50-100单株
D、100个以上单株

5、截至2015年,我国牧草种质中心库已保存草种质()份
A、1.5万
B、3.4万
C、0.8万
D、2.8万

6、我国的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
A、1980年
B、2005年
C、1987年
D、2008年

7、利用航天诱变选育的饲草品种是
A、中苜1号
B、中兰1号
C、中沙1号
D、军需1号

8、牧草育种学与作物育种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多样的生物学特性;
B、以茎叶为主要育种目标,兼顾抗性和籽实选育;
C、多为自花授粉方式;
D、都可进行无性繁殖。

9、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有:
A、营养价值
B、适口性
C、消化率
D、有毒有害成分

10、牧草及饲料作物种质资源可分为:
A、本地种质资源
B、外地种质资源
C、野生种质资源
D、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11、牧草种质资源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A、生育期观察
B、形态学观察
C、农艺性状观察
D、抗逆性鉴定
E、遗传学观察

12、牧草种质资源主要观察鉴定的农艺性状主要有()
A、产量
B、叶量
C、再生性
D、持续性
E、品质

13、制定育种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
A、反应当地生产发展的需求
B、应分清主次,明确具体
C、注重品种组配
D、要有预见性
E、高产优质兼顾抗性的选育

14、我国的饲草育成品种主要集中在
A、苜蓿属
B、赖草属
C、小黑麦
D、披碱草属

15、野生种质资源因其()给栽培利用和育种带来一定的困难
A、落粒性强
B、休眠期长
C、抗逆性好
D、产量低

16、当前牧草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17、制定育种目标要注重当前生产要求。

18、适口性往往跟牧草的品质有关,适口性好的饲草家畜喜食。

19、种质资源又叫遗传资源,是可供育种及其相关研究的各种生物类型。

20、外地种质资源可以作为母本改良当地品种。

21、野生种质资源可以通过栽培、驯化和改良,转化成栽培品种。

22、饲草的草丛密度越大,产草量越高。

23、每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

24、再生性差的饲草品种,刈割后易恢复,每年可刈割次数为1-2次。

25、分枝、分蘖能力是牧草种和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对饲草的草产量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26、牧草的消化率越高,被畜禽采食后的营养价值越大。

27、一个优良的牧草品种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是 和 。

28、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产量目标性状是 、 、 、 和 。

29、种质资源分为 、 、 和 4种类型

30、种质资源主要有 和 两种鉴定方法。

31、地方品种是一个混杂群体,一般它的 比较差

32、种植保存一般可分为 和 两种方式

33、和 共同构成的草群密度影响着饲草的丰产性。

34、饲草的品质主要由 、 、 和 等指标来评价

35、饲草中含有的 、 和 等主要成分影响着它的适口性。

第六章 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法

章节测验(二)

1、下面哪个牧草是自花授粉植物
A、白三叶
B、狗牙根
C、苏丹草
D、天蓝苜蓿

2、常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然异交率
A、在5%—50%间
B、50%以上
C、不超过4%
D、在10%—49%间

3、一般采用以下何种方式确定植物的自然异交率
A、遗传试验
B、单株隔离自交
C、观察结实率
D、检查自交后代的表型

4、截至2015年底,审定登记的牧草引进品种有
A、498
B、153
C、150
D、184

5、野生牧草驯化的首要目标是:
A、提高发芽率
B、提高产量
C、提高品质
D、去除营养障碍因子

6、是牧草品种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A、杂交
B、突变
C、重组
D、选择

7、可进行无融合生殖的牧草有
A、早熟禾属
B、披碱草属
C、黑麦草属
D、羊茅属

8、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品种可分为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9、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方式有
A、不定胚
B、孤雌生殖
C、孤雄生殖
D、二倍配子体

10、影响引进牧草品种的生态因子有:
A、温度
B、土壤
C、降雨和湿度
D、光照

11、引进牧草品种需要进行()后,才能进行生产应用。
A、小区试验
B、品比试验
C、栽培试验
D、区域试验

12、野生牧草具有()等特点。
A、生态幅度广,生命力顽强
B、生育期短,生物量低
C、种子产量低,种用价值低
D、群落一致性差

13、选择育种应遵循的原则是:
A、选择可遗传的变异
B、在关键时期进行选择
C、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的进行选择
D、在均匀一致的生长条件下进行选择
E、优中选优

14、用于异花授粉植物的主要选择方法有:
A、单株选择法
B、多次混合选择法
C、集团选择法
D、改良混合选择法

15、无融合生殖常用的选择方法有:
A、单株选择
B、有性杂交选择
C、回交选择
D、混合选择

16、加拿大披碱草是自花授粉植物。

17、一般根据植物的天然自交率确定其授粉方式。

18、自交不亲性的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

19、引进的品种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20、引种的品比试验需要进行两年以上,且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

21、多花黑麦草适宜引进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22、晚熟品种需从低海拔地区引入高海拔地区,才能保证种子成熟。

23、气候相似论注重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是否与原产地相似。

24、集团选择属于单株选择的一种方式。

25、是由若干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

26、是经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品种,基因型由母体决定,表现型与母体相同。

27、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作

28、1940年王栋教授从英国引进了 。

29、单株选择法主要用于进行 。

30、牧草可利用 来固定杂种优势。

第十一章 远缘杂交育种

章节测验(三)

1、简单轮回选择适宜于 , 通过表型就可以选出优良性状的群体。
A、遗传力较高
B、遗传力较低
C、多基因控制
D、配合力高

2、既能测定一般配合力又能测定特殊配合力的试验是
A、多交
B、顶交
C、双列杂交
D、复交

3、进行综合品种育种时,对其初始群体改良最常用的方法是:
A、简单轮回选择
B、一般配合力轮回选择
C、混合轮回选择
D、特殊配合力轮回选择

4、回交育种主要用于 的改良。
A、质量性状
B、数量性状
C、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可以
D、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不行

5、杂交亲本的性状互补要注重:
A、主要性状
B、质量性状
C、数量性状
D、产量性状

6、杂交亲本中应该有一个是:
A、主栽品种
B、高产品种
C、高抗品种
D、野生品种

7、自花授粉植物利用杂种优势,可采用:
A、品种间杂交
B、必须选育自交系
C、需利用回交
D、需利用无性繁殖来固定

8、高不育的雄性不育植株,其自交结实率为:
A、0
B、0.1%-10%
C、11%-50%
D、51%-80%

9、“三系”制种需要()隔离区:
A、1
B、2
C、3
D、4

10、综合品种培育的一般程序包括:
A、初始群体改良
B、亲本基因型纯合
C、配合力试验
D、初始杂交
E、综合群体的繁殖

11、影响综合品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A、亲本遗产基础
B、品种综合方式
C、品种繁殖制度
D、生产中的隔离情况

12、轮回选择的特点是:
A、优良基因累加
B、打破不良基因连锁
C、保持较大的遗传变异度
D、满足育种不同时期的需求

13、下面为复合杂交组合的是:
A、成对杂交
B、三交
C、双交
D、回交

14、杂交亲本选配时应注重:
A、亲本优缺点互补
B、亲本之一是主栽品种
C、亲本的遗传差异大
D、亲本的特殊配合力高

15、为了保证杂交亲本花期相遇,采取措施有:
A、调节播种期
B、调节光照时间
C、调节温度
D、刈割或摘除主茎

16、加速牧草杂交育种的方法有:
A、利用温室加代
B、早代测产
C、越级提升
D、无性繁殖扩大种子量

17、雄性不育具有以下特征:
A、雄蕊畸形
B、柱头高于雄蕊
C、完全无花粉
D、花药缺失或不开裂

18、杂种优势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度量: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杂种优势指数

19、杂种优势表现在()上优于双亲。
A、生活力
B、生长势
C、抗性
D、产量和品质

20、自交可育牧草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其活力会逐渐趋于平衡稳定。

21、综合品种的繁殖世代有限,一般为3-6代。

22、培育综合品种的亲本,要根据其产量性状表现及其杂交效果来确定。

23、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可以用品种作为测验种。

24、苜蓿杂交采用开放授粉时,在300-500米的范围不能播种苜蓿其他品种。

25、杂交的原始材料圃可作为亲本圃进行第一代的杂交工作。

26、进行2年以上品种比较试验,再进行1年的区域试验就可以进入品种审定阶段。

27、恢复系的选育主要采用测交筛选法。

28、两系杂交法可以省略恢复系。

29、核质互作基因型为N(rfrf)的牧草植株可以用作雄性不育系。

30、当保证父本授粉完全的条件下,可采用母父本行比为6:2来增加杂种种子产量。

31、综合品种是由 以上的自交系或无性系杂交、混合或混植成的品种。

32、培育综合品种是 改良及育种的有效方法。

33、轮回选择中的多次连续轮回是一个 的过程。

34、交互轮回选择法是 轮回选择的特殊应用。

35、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选择及培育出的新品种,称为杂交育种。

36、两个亲本之间的杂交称为 。

37、回交育种常用于改良 的一个或两个缺点。

38、杂种优势是 综合表现突出。

39、杂种优势的大小与 有直接关系。

40、无性繁殖植物利用 获得杂种优势,再利用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课程论文

1、杂种优势与我国牧草品种选育间的关系

第十四章 抗逆育种

章节测验四

1、生理小种形态上难以区别,一般依靠 来区别。
A、鉴别寄主
B、表型
C、基因型
D、致病力

2、能够通过降低初始菌源的繁殖系数,来降低病害造成损失的植物抗病方式是
A、过敏性坏死型
B、抗扩展型
C、抗侵入型
D、木栓化型

3、在兼性寄生物所致的病害中,抗性遗传多以 遗传为主。
A、微效多基因
B、主效基因
C、复等位基因
D、单基因

4、是一个品种受害虫危害的程度相当于或高于该植物品种的平均危害水平。
A、免疫
B、高抗
C、感虫
D、低抗

5、可把受单基因或少基因控制的多个亲本,聚合于一体的抗虫育种方法是
A、回交
B、轮回选择
C、杂交
D、复合杂交

6、是当植物遭受害虫危害时表现出的补偿能力。
A、抗生性
B、耐害性
C、拒取食
D、排趋性

7、抗寒育种最有效的方法是
A、寒冷气候下直接选择
B、人工模拟寒冷下选择
C、杂交
D、回交

8、是植物通过早熟或发育上的可塑性,在时间上避开干旱的危害。
A、免旱
B、避旱
C、耐旱
D、抗旱

9、下面哪个是泌盐型盐生植物
A、碱蓬
B、盐角草
C、柽柳
D、盐爪爪

10、病原物的变异途径有:
A、有性杂交
B、无性重组
C、变异
D、适应

11、主效基因的垂直抗性,主要表现有:
A、显隐性
B、复等位基因
C、连锁
D、交换

12、直接可用的抗源,来自牧草起源中心或病害起源中心的:
A、地方品种
B、主栽品种
C、野生种
D、人工诱变材料

13、植物的抗虫性机能可分为:
A、寄主避免
B、诱导抗虫性
C、逃避
D、不选择性

14、植物抗虫性的遗传方式有:
A、单基因抗性
B、少基因抗性
C、多基因抗性
D、细胞质遗传

15、田间主要针对植物的抗虫性鉴定指标有:
A、被害率
B、死苗率
C、产量损失率
D、食物利用

16、抗逆育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测及选择方法
A、逆境下直接选择
B、人工模拟逆境选择
C、逆境下间接选择
D、利用抗逆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选择

17、牧草及饲料作物遭受的干旱威胁有:
A、大气干旱
B、土壤干旱
C、混合干旱
D、季风干旱

18、我国的盐碱地主要以 为主。
A、硫酸盐
B、氯化物
C、碳酸盐
D、磷酸盐

19、接种病菌和诱发发病环境是抗病性鉴定工作的关键。

20、水平抗性具有专化性,可高抗甚至免疫某些病害的生理小种。

21、过敏性坏死抗病性属于水平抗性。

22、耐病植物也会感染病害,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比感病品种小。

23、当两个亲本农艺性状好,且各自具有特定的目标性状时,可采用复合杂交法选育抗病虫品种。

24、抗虫品种不具备专一性,能兼抗几种害虫。

25、可通过施肥等暂时增加植物的抗性,称为诱导抗虫性。

26、苜蓿的秋眠级数越高,其耐热性就一定强。

27、耐旱性主要表现在生理生化特性上。

28、禾本科牧草的抗盐碱能力低于豆科牧草。

29、病原物对植物能引起病害,称为具有 。

30、病原物的致病性是一种遗传属性,也可以经常发生 。

31、病原物致病性 是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32、植物的抗虫性表示为某一品种在相同的 下比其他品种高产、优质的能力。

33、寄主以相当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度过最易被害虫侵害的时期,这种抗虫机能称为 。

34、适用于选育受多基因控制的、异花授粉植物的多抗品种。

35、是指植物在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对冬春季节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36、免旱性大都表现在植物的 上。

37、抗盐碱育种的基本方法是在 对大量原始材料进行筛选。

第十八章 牧草品质改良

章节测验(五)

1、是指家畜采食牧草的喜好程度。
A、适口性
B、消化率
C、糖份
D、蛋白质含量

2、含量在1%—3%时,可有效地抵御豆科草地放牧引起的臌胀病。
A、单宁
B、纤维素
C、钙
D、镁

3、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评定的内容主要是对 的检测和分析。
A、有毒有害成分
B、微量元素
C、营养成分
D、蛋白质和糖份

4、前苏联学者认为苜蓿有()起源中心。
A、1
B、2
C、3
D、4

5、我国抗寒苜蓿主要分布在:
A、华北地区
B、东北和内蒙古东部
C、宁夏,甘肃河西走廊
D、陕西及甘肃中部

6、属于早熟的地方苜蓿品种是:
A、肇东苜蓿
B、关中苜蓿
C、淮阴苜蓿
D、陇东苜蓿

7、1987-2015年间,我国育成紫花苜蓿品种()个。
A、20
B、37
C、18
D、23

8、玉米按其籽粒性状,胚乳性质等可分为()个类型。
A、6
B、7
C、8
D、9

9、早熟的玉米品种,其生育期在
A、70-100d
B、80-110d
C、100-120d
D、120-150d

10、截止2012年,国家审定通过了()个青贮玉米品种。
A、32
B、27
C、35
D、43

11、现燕麦属植物共有()个种。
A、20
B、30
C、40
D、50

12、燕麦为自花授粉植物,主要采用()选育新品种。
A、系谱法
B、杂交
C、远缘杂交
D、综合品种选育

13、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测定的营养成分有:
A、粗蛋白
B、粗脂肪
C、粗纤维
D、粗灰分
E、无氮浸出物

14、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改良可从以下哪些方面开展:
A、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条播下选择,密植下评价
C、植物成熟度对品质的影响
D、利用转基因技术

15、下面哪些是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抗营养因子:
A、皂素
B、单宁
C、吡咯灵
D、内生真菌

16、苜蓿按照()分为不同的类型。
A、生育期
B、生态型
C、秋眠性
D、抗逆性

17、苜蓿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每次刈割时
A、单位面积的密度
B、植株的平均高度
C、单株分枝数
D、植株的再生性

18、苜蓿的品质表现在
A、茎叶比
B、化学组成
C、消化率
D、蛋白质含量
E、纤维素含量

19、下列苜蓿育成品种中属于耐牧根蘖型的是
A、甘农2号
B、龙牧808
C、公农3号
D、新牧4号

20、优良自交系,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配合力高
B、抗逆性强
C、产量高
D、选育优良性状

21、可作为自交系选育的基础材料有
A、地方品种
B、杂交种
C、综合品种
D、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22、综合品种的组配方法有:
A、直接组配
B、间接组配
C、多父本混种杂交组配
D、品种间双交组配

23、燕麦的杂交育种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可采用
A、单交
B、复交
C、回交
D、双交

24、燕麦品质选育重点集中在以下哪些方面?
A、高蛋白
B、高亚油酸
C、高赖氨酸
D、葡聚糖

25、牧草品质评定主要是研究其物理组成及含量。

26、生氰糖苷类物质易引起牲畜氢氰酸(HCN)中毒。

27、叶片组织比茎组织的消化率低。

28、国内地方品种多数初期生长慢,高产期持续时间长。

29、新疆大叶苜蓿再生速度快,为高产地方品种。

30、主茎第一花序出现在第7个叶腋处的苜蓿品种为中熟品种。

31、玉米单交种的组配是结合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完成。

32、每穗粒数是决定玉米籽粒产量的唯一因素。

33、玉米缺乏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和苏氨酸。

34、燕麦杂交时,要选择遗传差异大的亲本进行。

35、在高寒地区选育的燕麦品种应考虑中熟为主。

36、是优质草产品的前提和基础。

37、是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主要利用形式。

38、草木樨茎杆含有 ,饲喂牲畜后易引发出血病。

39、公认的紫花苜蓿原产地为 。

40、苜蓿的 是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

41、苜蓿的株高主要取决于 。

42、玉米品种资源以 为主。

43、是影响玉米群体产量的重要性状。

44、是影响玉米稳产的重要因素。

45、在 方面应着重培养茎叶和籽实兼高的燕麦品种类型。

46、我国 为弱冬性燕麦分布区。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考试

牧草育种学期末考试-客观题

1、截至2015年,我国育成的牧草品种有()个
A、55
B、268
C、46
D、184

2、我国现有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个,()牧草种质资源圃。
A、1,17
B、1,10
C、2,17
D、2,10

3、紫花苜蓿主要起源于()中心
A、西部亚洲
B、埃塞俄比亚
C、南美
D、中亚西亚

4、自花授粉植物种质搜集的有效样本数为
A、50个单株
B、少于50个单株
C、50-100单株
D、100个以上单株

5、截至2015年,我国牧草种质中心库已保存草种质()份
A、3.4万
B、1.5万
C、0.8万
D、2.8万

6、我国的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
A、1987年
B、1980年
C、2005年
D、2008年

7、利用航天诱变选育的饲草品种是
A、中沙1号
B、中苜1号
C、中兰1号
D、军需1号

8、下面哪个牧草是自花授粉植物
A、天蓝苜蓿
B、白三叶
C、狗牙根
D、苏丹草

9、常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然异交率
A、50%以上
B、在5%—50%间
C、不超过4%
D、在10%—49%间

10、一般采用以下何种方式确定植物的自然异交率
A、遗传试验
B、单株隔离自交
C、观察结实率
D、检查自交后代的表型

11、截至2015年底,审定登记的牧草引进品种有
A、498
B、153
C、150
D、184

12、野生牧草驯化的首要目标是:
A、提高产量
B、提高发芽率
C、提高品质
D、去除营养障碍因子

13、()是牧草品种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A、杂交
B、突变
C、重组
D、选择

14、简单轮回选择适宜于(), 通过表型就可以选出优良性状的群体。
A、遗传力较高
B、遗传力较低
C、多基因控制
D、配合力高

15、既能测定一般配合力又能测定特殊配合力的试验是
A、双列杂交
B、多交
C、顶交
D、复交

16、进行综合品种育种时,对其初始群体改良最常用的方法是:
A、简单轮回选择
B、一般配合力轮回选择
C、混合轮回选择
D、特殊配合力轮回选择

17、回交育种主要用于()的改良。
A、数量性状
B、质量性状
C、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可以
D、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不行

18、杂交亲本的性状互补要注重:
A、质量性状
B、数量性状
C、产量性状
D、主要性状

19、杂交亲本中应该有一个是:
A、高抗品种
B、高产品种
C、野生品种
D、主栽品种

20、自花授粉植物利用杂种优势,可采用:
A、品种间杂交
B、必须选育自交系
C、需利用回交
D、需利用无性繁殖来固定

21、高不育的雄性不育植株,其自交结实率为:
A、0.1%-10%
B、0
C、11%-50%
D、51%-80%

22、“三系”制种需要()隔离区:
A、1
B、2
C、3
D、4

23、生理小种形态上难以区别,一般依()来区别。
A、表型
B、基因型
C、致病力
D、鉴别寄主

24、能够通过降低初始菌源的繁殖系数,来降低病害造成损失的植物抗病方式是
A、抗扩展型
B、木栓化型
C、过敏性坏死型
D、抗侵入型

25、在兼性寄生物所致的病害中,抗性遗传多以()遗传为主。
A、复等位基因
B、主效基因
C、微效多基因
D、单基因

26、()是一个品种受害虫危害的程度相当于或高于该植物品种的平均危害水平。
A、感虫
B、免疫
C、高抗
D、低抗

27、可把受单基因或少基因控制的多个亲本,聚合于一体的抗虫育种方法是
A、复合杂交
B、回交
C、轮回选择
D、杂交

28、()是当植物遭受害虫危害时表现出的补偿能力。
A、耐害性
B、抗生性
C、拒取食
D、排趋性

29、抗寒育种最有效的方法是
A、寒冷气候下直接选择
B、人工模拟寒冷下选择
C、杂交
D、回交

30、()是植物通过早熟或发育上的可塑性,在时间上避开干旱的危害。
A、避旱
B、免旱
C、耐旱
D、抗旱

31、下面哪个是泌盐型盐生植物
A、柽柳
B、碱蓬
C、盐角草
D、盐爪爪

32、是指家畜采食牧草的喜好程度。
A、适口性
B、消化率
C、糖份
D、蛋白质含量

33、含量在1%—3%时,可有效地抵御豆科草地放牧引起的臌胀病。
A、单宁
B、纤维素
C、钙
D、镁

34、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评定的内容主要是对 的检测和分析。
A、营养成分
B、有毒有害成分
C、微量元素
D、蛋白质和糖份

35、前苏联学者认为苜蓿有()起源中心。
A、1
B、2
C、3
D、4

36、我国抗寒苜蓿主要分布在:
A、东北和内蒙古东部
B、华北地区
C、宁夏,甘肃河西走廊
D、陕西及甘肃中部

37、属于早熟的地方苜蓿品种是:
A、关中苜蓿
B、肇东苜蓿
C、淮阴苜蓿
D、陇东苜蓿

38、1987-2015年间,我国育成紫花苜蓿品种()个。
A、37
B、20
C、18
D、23

39、玉米按其籽粒性状,胚乳性质等可分为()个类型。
A、6
B、7
C、8
D、9

40、早熟的玉米品种,其生育期在
A、70-100d
B、80-110d
C、100-120d
D、120-150d

41、截止2012年,国家审定通过了()个青贮玉米品种。
A、27
B、32
C、35
D、43

42、现燕麦属植物共有()个种。
A、20
B、30
C、40
D、50

43、燕麦为自花授粉植物,主要采用()选育新品种。
A、系谱法
B、杂交
C、远缘杂交
D、综合品种选育

44、牧草育种学与作物育种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多样的生物学特性;
B、以茎叶为主要育种目标,兼顾抗性和籽实选育;
C、多为自花授粉方式;
D、都可进行无性繁殖。

45、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有:
A、营养价值
B、适口性
C、消化率
D、有毒有害成分

46、牧草及饲料作物种质资源可分为:
A、本地种质资源
B、外地种质资源
C、野生种质资源
D、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47、牧草种质资源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以下:
A、生育期
B、形态学
C、农艺性状
D、抗逆性
E、遗传学

48、一个优良的牧草品种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是:
A、特异性
B、一致性
C、稳定性
D、高产性

49、牧草种质资源主要观察、鉴定的农艺性状有()
A、产量
B、叶量
C、再生性
D、持续性
E、品质

50、制定育种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
A、反应当地生产发展的需求
B、应分清主次,明确具体
C、注重品种组配
D、要有预见性
E、高产优质兼顾抗性的选育

51、饲草的品质主要由()等指标来评价。
A、营养价值
B、适口性
C、消化率
D、有毒有害物质
E、茎叶比
F、糖份

52、我国的饲草育成品种主要集中在
A、苜蓿属
B、赖草属
C、小黑麦
D、披碱草属

53、饲草中含有()等主要成分影响着它的适口性。
A、粗纤维
B、粗蛋白
C、糖分
D、芳香烃

54、野生种质资源因其()给栽培利用和育种带来一定的困难。
A、落粒性强
B、休眠期长
C、产量低
D、抗逆性好

55、可进行无融合生殖的牧草有
A、早熟禾属
B、披碱草属
C、黑麦草属
D、羊茅属

56、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品种可分为
A、自交系品种
B、杂交种品种
C、群体品种
D、无性系品种

57、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方式有
A、不定胚
B、孤雌生殖
C、孤雄生殖
D、二倍配子体

58、影响引进牧草品种的生态因子有:
A、温度
B、土壤
C、降雨和湿度
D、光照

59、引进牧草品种需要进行()后,才能进行生产应用。
A、小区试验
B、品比试验
C、栽培试验
D、区域试验

60、野生牧草具有()等特点。
A、生态幅度广,生命力顽强
B、生育期短,生物量低
C、种子产量低,种用价值低
D、群落一致性差

61、选择育种应遵循的原则是:
A、选择可遗传的变异
B、在关键时期进行选择
C、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的进行选择
D、在均匀一致的生长条件下进行选择
E、优中选优

62、用于异花授粉植物的主要选择方法有:
A、多次混合选择法
B、集团选择法
C、改良混合选择法
D、单株选择法

63、无融合生殖常用的选择方法有:
A、单株选择
B、有性杂交选择
C、回交选择
D、混合选择

64、影响综合品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A、亲本遗传基础
B、品种综合方式
C、品种繁殖制度
D、生产中的隔离情况

65、轮回选择的特点是:
A、优良基因累加
B、打破不良基因连锁
C、保持较大的遗传变异度
D、满足育种不同时期的需求

66、下面为复合杂交组合的是:
A、三交
B、双交
C、成对杂交
D、回交

67、杂交亲本选配时应注重:
A、亲本优缺点互补
B、亲本之一是主栽品种
C、亲本的遗传差异大
D、亲本的特殊配合力高

68、为了保证杂交亲本花期相遇,采取措施有:
A、调节播种期
B、调节光照时间
C、调节温度
D、刈割或摘除主茎

69、加速牧草杂交育种的方法有:
A、利用温室加代
B、早代测产
C、越级提升
D、无性繁殖扩大种子量

70、雄性不育具有以下特征:
A、雄蕊畸形
B、柱头高于雄蕊
C、花药缺失或不开裂
D、完全无花粉

71、杂种优势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度量: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杂种优势指数

72、杂种优势表现在()上优于双亲。
A、生活力
B、生长势
C、抗性
D、产量和品质

73、病原物的变异途径有:
A、有性杂交
B、无性重组
C、变异
D、适应

74、主效基因的垂直抗性,主要表现有:
A、显隐性
B、连锁
C、交换
D、复等位基因

75、直接可用的抗源,来自牧草起源中心或病害起源中心的:
A、野生种
B、地方品种
C、主栽品种
D、人工诱变材料

76、植物的抗虫性机能可分为:
A、寄主避免
B、诱导抗虫性
C、逃避
D、不选择性

77、植物抗虫性的遗传方式有:
A、单基因抗性
B、少基因抗性
C、多基因抗性
D、细胞质遗传

78、田间主要针对植物的抗虫性鉴定指标有:
A、被害率
B、死苗率
C、产量损失率
D、食物利用

79、抗逆育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测及选择方法
A、逆境下直接选择
B、人工模拟逆境选择
C、逆境下间接选择
D、利用抗逆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选择

80、牧草及饲料作物遭受的干旱威胁有:
A、大气干旱
B、土壤干旱
C、混合干旱
D、季风干旱

81、我国的盐碱地主要以()为主。
A、硫酸盐
B、氯化物
C、碳酸盐
D、磷酸盐

82、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测定的营养成分有:
A、粗蛋白
B、粗脂肪
C、粗纤维
D、粗灰分
E、无氮浸出物

83、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改良可从以下哪些方面开展:
A、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条播下选择,密植下评价
C、植物成熟度对品质的影响
D、利用转基因技术

84、下面哪些是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抗营养因子:
A、皂素
B、单宁
C、吡咯灵
D、内生真菌

85、苜蓿按照()分为不同的类型。
A、生育期
B、生态型
C、秋眠性
D、抗逆性

86、苜蓿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每次刈割时
A、单位面积的密度
B、植株的平均高度
C、单株分枝数
D、植株的再生性

87、苜蓿的品质表现在
A、茎叶比
B、化学组成
C、消化率
D、蛋白质含量
E、纤维素含量

88、下列苜蓿育成品种中属于耐牧根蘖型的是
A、甘农2号
B、公农3号
C、龙牧808
D、新牧4号

89、优良自交系,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配合力高
B、抗逆性强
C、产量高
D、选育优良性状

90、可作为自交系选育的基础材料有
A、地方品种
B、杂交种
C、综合品种
D、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91、综合品种的组配方法有:
A、直接组配
B、间接组配
C、多父本混种杂交组配
D、品种间双交组配

92、燕麦的杂交育种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可采用
A、单交
B、复交
C、回交
D、双交

93、燕麦品质选育重点集中在以下哪些方面?
A、高蛋白
B、高亚油酸
C、高赖氨酸
D、葡聚糖

94、当前牧草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95、制定育种目标要注重当前生产要求。

96、适口性往往跟牧草的品质有关,适口性好的饲草家畜喜食。

97、种质资源又叫遗传资源,是可供育种及其相关研究的各种生物类型。

98、外地种质资源可以作为母本改良当地品种。

99、野生种质资源可以通过栽培、驯化和改良,转化成栽培品种。

100、饲草的草丛密度越大,产草量越高。

101、每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

102、每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

103、再生性差的饲草品种,刈割后易恢复,每年可刈割次数为1-2次。

104、分枝、分蘖能力是牧草种和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对饲草的草产量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105、牧草的消化率越高,被畜禽采食后的营养价值越大。

106、加拿大披碱草是自花授粉植物。

107、一般根据植物的天然自交率确定其授粉方式。

108、自交不亲性的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

109、引进的品种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110、引种的品比试验需要进行两年以上,且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

111、多花黑麦草适宜引进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112、晚熟品种需从低海拔地区引入高海拔地区,才能保证种子成熟。

113、气候相似论注重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是否与原产地相似。

114、集团选择属于单株选择的一种方式。

115、自交可育牧草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其活力会逐渐趋于平衡稳定。

116、综合品种的繁殖世代有限,一般为3-6代。

117、培育综合品种的亲本,要根据其产量性状表现及其杂交效果来确定。

118、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可以用品种作为测验种。

119、苜蓿杂交采用开放授粉时,在300-500米的范围不能播种苜蓿其他品种。

120、杂交的原始材料圃可作为亲本圃进行第一代的杂交工作。

121、进行2年以上品种比较试验,再进行1年的区域试验就可以进入品种审定阶段。

122、恢复系的选育主要采用测交筛选法。

123、两系杂交法可以省略恢复系。

124、核质互作基因型为N(rfrf)的牧草植株可以用作雄性不育系。

125、当保证父本授粉完全的条件下,可采用母父本行比为6:2来增加杂种种子产量。

126、接种病菌和诱发发病环境是抗病性鉴定工作的关键。

127、水平抗性具有专化性,可高抗甚至免疫某些病害的生理小种。

128、过敏性坏死抗病性属于水平抗性。

129、耐病植物也会感染病害,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比感病品种小。

130、当两个亲本农艺性状好,且各自具有特定的目标性状时,可采用复合杂交法选育抗病虫品种。

131、抗虫品种不具备专一性,能兼抗几种害虫。

132、可通过施肥等暂时增加植物的抗性,称为诱导抗虫性。

133、苜蓿的秋眠级数越高,其耐热性就一定强。

134、耐旱性主要表现在生理生化特性上。

135、禾本科牧草的抗盐碱能力低于豆科牧草。

136、牧草品质评定主要是研究其物理组成及含量。

137、生氰糖苷类物质易引起牲畜氢氰酸(HCN)中毒。

138、叶片组织比茎组织的消化率低。

139、国内地方品种多数初期生长慢,高产期持续时间长。

140、新疆大叶苜蓿再生速度快,为高产地方品种。

141、主茎第一花序出现在第7个叶腋处的苜蓿品种为中熟品种。

142、玉米单交种的组配是结合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完成。

143、每穗粒数是决定玉米籽粒产量的唯一因素。

144、玉米缺乏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和苏氨酸。

145、燕麦杂交时,要选择遗传差异大的亲本进行。

146、在高寒地区选育的燕麦品种应考虑中熟为主。

147、地方品种是一个混杂群体,一般它的 比较差

148、是由若干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

149、是经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品种,基因型由母体决定,表现型与母体相同。

150、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作 。

151、1940年王栋教授从英国引进了 。

152、单株选择法主要用于进行 。

153、牧草可利用 来固定杂种优势。

154、综合品种是由 个以上自交系或无性系杂交、混合或混植成的品种。

155、培育综合品种是 改良及育种的有效方法。

156、轮回选择中的多次连续轮回是一个 的过程。

157、交互轮回选择法是 轮回选择的特殊应用。

158、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选择及培育出的新品种,称为杂交育种。

159、两个亲本之间的杂交称为 。

160、回交育种常用于改良 的一个或两个缺点。

161、杂种优势是 综合表现突出。

162、杂种优势的大小与 有直接关系。

163、无性繁殖植物利用 获得杂种优势,再利用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164、病原物对植物能引起病害,称为具有 。

165、病原物的致病性是一种遗传属性,也可以经常发生 。

166、病原物致病性 是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167、植物的抗虫性表示为某一品种在相同的 下比其他品种高产、优质的能力。

168、寄主以相当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度过最易被害虫侵害的时期,这种抗虫机能称为 。

169、适用于选育受多基因控制的、异花授粉植物的多抗品种。

170、是指植物在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对冬春季节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171、免旱性大都表现在植物的 上。

172、抗盐碱育种的基本方法是在 对大量原始材料进行筛选。

173、是优质草产品的前提和基础。

174、是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主要利用形式。

175、草木樨茎杆含有 ,饲喂牲畜后易引发出血病。

176、公认的紫花苜蓿原产地为 。

177、苜蓿的 是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

178、苜蓿的株高主要取决于 。

179、玉米品种资源以 为主。

180、是影响玉米群体产量的重要性状。

181、是影响玉米稳产的重要因素。

182、在 方面应着重培养茎叶和籽实兼高的燕麦品种类型。

183、我国 为弱冬性燕麦分布区。

牧草育种学期末考试-主观题

1、请详细说明玉米自交系选育要求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作用,以选育出的饲用玉米品种为例,分别说明当前用于玉米品种选育的杂交类型及其特点。

2、以当前选育出的牧草综合品种为例,介绍该综合品种的特点或其地位和作用,并简要介绍选育该牧草综合品种的基本流程。

3、请根据牧草品种的类型和特点,分别举例(以育成的牧草品种为例)论述选育各类牧草品种的育种方法及其特点。

学习通牧草育种学

牧草是畜牧业中最重要的饲料资源之一,其种类繁多,适应性广泛,生长快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牧草的育种研究对于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牧草育种学的研究内容

牧草育种学是研究牧草遗传与育种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牧草遗传与生理学:研究牧草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等基础问题,为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收集、保存和研究各种牧草种质资源,挖掘其遗传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物质。
  • 牧草育种与选育:研究育种方法和技术,选育适应各种环境和用途的优良牧草品种。
  • 牧草品种的评价与推广:评价新育成品种的品质和性状,推广优秀品种的种植应用。

牧草育种的研究方法

牧草育种研究主要运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 选择育种法:根据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选种、配种,选育出更适合特定环境和用途的品种。
  • 杂交育种法:通过人工杂交,利用遗传变异,选育出新品种。
  • 基因工程育种法: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将优良基因引入目标品种,提高其品质和产量。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法:利用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辅助进行育种。

牧草育种的发展前景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牧草育种研究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牧草育种的发展方向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适应性育种:研究适应不同环境和用途的新品种。
  • 高产优质育种: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 功能性育种: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品种,如抗旱、抗病、抗虫等。
  • 资源利用育种:利用不同的牧草资源,选育出更适合地方特点和需求的新品种。

总之,牧草育种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牧草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优质、安全的食品资源。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