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3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全球化与中国文化_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36 min read

mooc全球化与中国文化_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专题八 中国模式与华盛顿共识

专题八测验

1、全球“北京共识”的化中化课后答后作提出者是
A、雷默
B、国文奈斯比特
C、案m案张维为
D、业答张维迎

2、全球“北京共识”用我们自己的化中化课后答后作话语方式来表达的话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国文文化自信
C、案m案五位一体总布局
D、业答社会主义道路

3、全球要讲好中国的化中化课后答后作故事,归根结底就是国文要:
A、文化自信
B、案m案道路自信
C、业答制度自信
D、理论自信

4、本次课提到的华盛顿共识可以被概括为四化,分别是
A、私有化
B、市场化
C、金融自由化
D、全球一体化

5、本次课提到的华盛顿共识中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分别是
A、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B、美式民主
C、霸权主义
D、单边主义

6、华盛顿共识是美国有计划、有目的的一次阴谋。

7、北京共识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8、独立而民主的美国社会却存在着多数人暴政的可能性。

专题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专题一测验

1、目前在高速铁路技术和高铁运营里程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中国

2、下列是来自欧美国家的跨国企业的选项有:
A、沃尔玛
B、家乐福
C、麦德龙
D、易初莲花(卜蜂莲花)

3、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4、宫保鸡丁中的“宫保”指的是晚清四川总督( )

专题二 西学东渐的历程

专题二测验

1、梁启超在剖析中国学术史发展进程时,曾说:“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 “第二次”接触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徐光启
B、玄奘
C、利玛窦
D、严复

2、传教士在封建皇室身边站稳脚跟的重要法宝是:
A、对西方数学著作的翻译
B、对天文历法知识的精通
C、向明清皇帝进献精美钟表
D、对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尊敬

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洋监正是:
A、沙勿略
B、利玛窦
C、汤若望
D、南怀仁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出自严复的哪部翻译作品?
A、《原富》
B、《群已权界论》
C、《法意》
D、《天演论》

5、中国“四书”中,哪本书辜鸿铭没有翻译?
A、《论语》
B、《中庸》
C、《孟子》
D、《大学》

6、18世纪发生在中国的西学东渐的国家内部原因有哪些?
A、清的腐败不堪
B、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C、传教士来华
D、战争

7、下列哪些是18世纪末之后基督新教传教士来华传教特点?
A、依托自然科学进行传教,获得了上层人士的认可
B、把基督教教义儒化后再加以传播
C、着眼于对《圣经》的直接汉译
D、在医疗、教育和女性地位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8、严复就在天津的《直报》上接连发表了四篇文章呼喊改革,它们分别是:
A、《论世变之亟》、
B、《天演论》
C、《救亡决论》
D、《少年中国说》
E、《原强》
F、《辟韩》

9、严复认为西方的强大是制度层面的先进。

10、1905年五大臣出洋是清第一次派遣王公大臣集体出洋考察各国政治。归国后,编写了《欧美政治要义》一书,介绍欧美各国的政体或者相关的政治制度,并草拟了一份“考察宪政报告”,向清朝复命,正式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11、明末传教士来华传教初期,实行在普通民众之间单纯地传教果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12、“上帝”一词,并不是传教士翻译而来的外来词,它在中国先秦古籍中早已出现。

13、从一次次战败、一次次割地赔款中辜鸿铭得出了西方不论在“器物”还是“制度”上都更加优越的结论。

专题三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专题三测验

1、20世纪前半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中国历史上第几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2、科举制度是哪一年被彻底废除的?
A、1902
B、1904
C、1905
D、1906

3、中国第一所近代综合性大学是哪一所高等学校?
A、京师大学堂
B、北洋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清华学堂

4、在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上签字的人是谁?
A、曹汝霖
B、袁世凯
C、段祺瑞
D、章宗祥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几位?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1905年,奏请朝廷停止科举的大臣主要有哪几位?
A、盛宣怀
B、袁世凯
C、梁启超
D、张之洞

7、“五四”爱国运动打出的爱国口号主要有哪些?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收回山东权利”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8、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曾经提出过哪些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全盘西化”
D、“执古方以药今病”

9、科举制度的创立主要是用来选拨官员的。

10、清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限定在“八股文”的范围之内。

11、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专题四 中国思想的现代追寻

专题四测验

1、1.本次课提到了中西比较的( )种范式?
A、2
B、3
C、4
D、5

2、.在中国现代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的奠基中都起到重要作用的学者是( )
A、胡适
B、马一浮
C、冯友兰
D、牟宗三

3、提出“六艺统摄西学说”的思想家是( )
A、胡适
B、马一浮
C、牟宗三
D、杜维明

4、1.本次课中提到的中西比较的范式包括( )
A、以西律中
B、以中律西
C、中西兼取
D、另辟蹊径

5、以下哪些是本次课提到的学者
A、顾颉刚
B、梁漱溟
C、辜鸿铭
D、杜维明

6、胡适持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立场

7、牟宗三的代表性观点是“良知坎陷”

8、冯友兰看待人生观的方法是“损益法”

专题五 全球化的西方解释

专题五测验

1、1、亨廷顿认为未来最主要的国际冲突是( )
A、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
B、西方与东方的冲突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冲突
D、文明之间的冲突

2、2、亨廷顿认为确认文明的重要客观因素是( )
A、历史
B、语言
C、宗教
D、版图

3、在亨廷顿看来未来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是( )。
A、国际组织
B、文明的核心国家
C、民族国家
D、联合国

4、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其中没有的是:
A、亚洲文明
B、俄罗斯文明
C、美洲文明
D、非洲文明

5、亨廷顿认为未来主要的文明冲突有( )
A、中国与美国的冲突
B、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C、亚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D、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6、新时期“中国威胁论”的内容“极大丰富”,各种形态的威胁论不断翻新,包括:( )
A、飞船威胁论
B、能源威胁论
C、体育威胁论
D、工业威胁论

7、在乾隆时期,率领英国使团出访中国的人有:( )
A、马嘎尔尼
B、西摩尔
C、弗兰西斯·培林
D、阿美士德

8、亨廷顿认为: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的冲突。

9、亨廷顿指出西方文明是一种普世性文明,但它正在没落,或者说接受其他文明的挑战。

10、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解决文明之间冲突的最佳办法就是要大力向非西方世界推介西方文明,使之重新获得普世意义。

11、当代美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政治家等热衷于推行“多元文化主义”的意识形态,促成非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亚洲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北美大陆形成了一系列的滩头阵地,向西方文明的霸权展开了挑战。

专题六 文化传统与文化互动

专题六测验

1、北宋张载说的“民胞物与”,其正确理解是
A、人类需要追求超自然的外在力量
B、人民皆为我同胞,万物与我同类,泛爱人和一切物类
C、众生本不平等,万物皆不同类
D、人类与万物同于天地之间,只有取得竞争的胜利,才能得到快乐

2、费孝通提出什么理论来解释传统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A、差序格局理论
B、团体格局理论
C、工具理性
D、价值理性

3、下面哪位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致力于探索儒家精神价值,从宗教与哲学的高度来寻求儒家传统的现代化
A、余英时
B、冯友兰
C、费孝通
D、杜维明

4、马克斯·韦伯先后出版了哪两本书,先探讨了为何新教国家可以率先发展出资本主义社会,再探讨中国儒家文化为何没能像新教一样孕育出资本主义?
A、《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B、《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C、《儒教与道教》
D、《乡土中国》

5、儒家思想比较健康的精神包括
A、个人英雄主义
B、正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C、反思精神与坚韧的性格
D、合作精神

6、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一书,讨论了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结合的可能性。

7、中国人讲的“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强调仁爱之心与知行合一,强调在天地万物之中求大同才能保有长久的快乐。

8、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余英时认为明清时期“士农工商”的地位没有变化,儒家思想没有对商人产生影响,所以中国商人没能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认同标准。

10、在人与天地的关系方面,儒家思想追求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内在超越;西方人追求超自然的外在力量。

11、儒家思想海纳百川,排他性不强,主张求同存异,殊途同归。

12、儒家思想主张的理想人格特点有: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有群体意识,有社会关照。

专题七 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

专题七测验

1、对“重农经济”学派深远影响的是?
A、中国法家思想
B、中国儒家思想
C、中国道家思想
D、中国墨家思想

2、被西方知识界称为“崇尚中国运动的顶峰之作”的是
A、霍布森的《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B、魁奈的《的专制制度》
C、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3、《木兰辞》所反映的时代是哪一个?
A、春秋战国
B、南北朝
C、唐朝
D、五代十国
E、宋朝
F、元朝

4、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个人奋斗、找寻自我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下列哪一部电影不体现这种“个人主义”精神?
A、《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B、《玩具总动员》第一集(Toy Story I)
C、《无敌破坏王》(Wreck-It Ralph)
D、《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E、《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
F、《禁闭岛》(Shutter Island)

5、《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系列电影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人形象。而在西方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针对中国人的“成见”(Stereotype)。你觉得下列哪一项不算是这种成见?
A、眼睛小而细长
B、数学很好
C、会功夫
D、都是乒乓球高手
E、用手抓饭吃
F、缺乏幽默感

6、道家思想对现代西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经济学
B、政治思想
C、环保意识
D、建筑审美
E、法律法规
F、道德规范
G、饮食习惯

7、《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阿宝最终成为神龙大侠是因为获得了以下哪些领悟?
A、To believe.
B、Stop fighting, let it flow.
C、Inner peace
D、Illusion
E、Be strong and conquer the weak
F、Shit happens

8、在BBC记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中,下列哪几项没有让英国主持人感觉到culture shock?
A、敬酒、喝酒
B、摩托大军回家过年
C、全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D、CCTV春节联欢晚会
E、打树花
F、春运

9、伏尔泰认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极大地表现出中国儒家文化的宽容性。

10、伏尔泰编写的剧本《中国孤儿》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感人故事。

11、跨文化对话的正确态度是以己度人。

12、文化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语言实践层面上的翻译问题。

中国大学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大学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全球舞台中展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然而,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仍然需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在全球化中找到自身的独特发展模式。

中国大学国际化的现状

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经有近450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所高校开展了各类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签订了3000多份双边协议,其中2000多份是学术交流协议。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从2010年的23.8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49.4万人,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

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开展国际化发展。例如,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国际人才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高水平学科,努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支持海外留学生返华就业创业、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

中国大学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大学在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审美观念等内容,对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中国文化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国际学者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例如,中国功夫、中医、中国画、中国音乐等都在国际上广受欢迎。在此基础上,中国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向国际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促进跨文化交流。

中国大学如何在全球化中找到自身定位

中国大学在全球化中应该找到自身的定位,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国情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大学应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文化平台。

坚持自主创新

中国大学应该坚持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推动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学科布局、提高学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大学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学位互认、学术交流等方式,与国际知名大学和机构加强交流和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声誉。

贯彻实施“双一流”建设

中国大学应该贯彻实施“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的高水平发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等方式,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结语

中国大学在全球化中面临着众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身的独特发展模式。在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大学走向更高的国际化舞台,展示中国大学的魅力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