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地籍与房产测量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智慧树题库2024-05-19 05:46:4877628抢沙发
中国大学地籍与房产测量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摘要: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地籍产生的原因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随堂测验1、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的出现。A、皇帝B、制度C、国家D、政策2、发达国家都陆续开展了由)监管的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A、国家B、 ...

中国大学地籍与房产测量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籍产生的中国原因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随堂测验

1、地籍产生的大学地籍答案答案基本原因是()的出现。
A、房产皇帝
B、测量制度
C、慕课国家
D、完整政策

2、中国发达国家都陆续开展了由()监管的大学地籍答案答案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
A、房产国家
B、测量
C、慕课人民
D、完整政党

3、中国我国地籍概念的大学地籍答案答案雏形开始于()。
A、房产夏
B、商
C、周
D、宋

4、以下()地籍测量方法不是宋代创立的。
A、两税法
B、经界法
C、方田法
D、推排法

5、真正完成土地清丈,并建立起完善的地籍制度则是在()代。
A、宋
B、元
C、明
D、清

6、拿破仑一世颁布全国土地法令,这项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布了地籍测量的基础,并采用了统一的()。

7、宋代创立了三种地籍测量的方法,即方田法、()和推排法。

8、1944年地政署公布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国家地籍测量法规叫()。

第二节地籍的定义随堂测验

1、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
A、图
B、数
C、表
D、口述

2、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
A、权属
B、位置
C、数量
D、质量

3、地籍是由()建立和监管的。

4、地籍以()为基础的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5、地籍的核心是()。

6、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的状况。

7、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是谁的,是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关系。

8、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在哪里,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

9、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在什么时候,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

10、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为什么,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依据和有关说明。

11、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怎么样,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

第三节 地籍的功能及分类随堂测验

1、地籍的功能有()。
A、管理功能
B、经济功能
C、产权保护功能
D、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2、初始地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历史簿册。

3、地籍的( )功能是实现地籍多用途的基础。

4、地籍的( )功能是可以提供法律性的证明材料,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

5、()地籍又称法律地籍。

6、()地籍亦称现代地籍。

7、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地籍。

8、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地籍和农村地籍。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的出现。
A、国家
B、皇帝
C、制度
D、政策

2、发达国家都陆续开展了由()监管的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
A、
B、国家
C、人民
D、政党

3、我国地籍概念的雏形开始于()。
A、夏
B、商
C、周
D、宋

4、商周时代建立的土地管理制度叫()。
A、七一而助
B、八一而助
C、九一而助
D、十一而助

5、以下()种地籍测量方法不是宋代创立的。
A、两税法
B、方田法
C、经界法
D、推排法

6、真正完成土地清丈,并建立起完善的地籍制度则是在()代。
A、宋
B、元
C、明
D、清

7、地籍以()为基础的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A、县
B、乡镇
C、村
D、地块

8、地籍的核心是()。
A、属性
B、面积
C、土地权属
D、位置

9、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在哪里,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
A、空间
B、量
C、法律
D、过程说明

10、地籍的( )功能是实现地籍多用途的基础。
A、决策功能
B、经济功能
C、地理性功能
D、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1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
A、税收地籍
B、产权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日常地籍
E、初始地籍

12、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都有()。
A、是谁的
B、在哪里
C、有多少
D、在什么时候
E、为什么

13、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
A、图
B、口述
C、面谈
D、数
E、表

14、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
A、权属
B、位置
C、数量
D、质量
E、利用状况

15、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
A、初始地籍
B、产权地籍
C、税收地籍
D、多用途地籍
E、日常地籍

16、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
A、城镇地籍
B、日常地籍
C、初始地籍
D、农村地籍
E、多用途地籍

17、地籍的功能有()。
A、地理性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产权保护功能
E、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F、决策功能

18、宋代创立的地籍测量方法有()。
A、两税法
B、方田法
C、经界法
D、推排法
E、交会法

19、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是谁的,是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20、初始地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历史簿册。

21、产权地籍又称法律地籍。

22、日常地籍亦称现代地籍。

23、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为什么,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存在依据和有关说明。

24、拿破仑一世颁布全国土地法令这项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布设了()作为地籍测量的基础。

25、拿破仑一世颁布全国土地法令,这项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布了地籍测量的基础,并采用了统一的()。

26、发达国家开展的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是以()为基础的。

27、地籍测量的雏形开始于()时代。

28、1944年地政署公布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国家地籍测量法规叫()。

29、地籍最古老的含义是为征收()而建立的土地清册。

30、地籍是由()建立和监管的。

31、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的状况。

32、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其中,有多少,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的描述。

33、地籍的( )功能是可以提供法律性的证明材料,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

34、地籍最古老的目的就是用于()的征收。

第二章 土地权属调查

第一节 土地权属随堂测验

1、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的所有权关系经历了()个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2、集体所有的土地,由()级人民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
A、村
B、乡镇
C、县
D、市

3、土地权属包括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4、土地权属包括6部分,其中()是核心。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5、以下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有()。
A、宅基地
B、自留地
C、自留山
D、铁路

6、以下()根据土地法律规定,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以有偿和无偿使用国有土地。
A、国家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三资企业

7、按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8、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9、土地使用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加以利用并从土地上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利。

10、土地使用权是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由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一项权能,两者的登记人必须一致。

11、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登记造册,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12、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第二节 土地权属确认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土地权属确认方式的是()。
A、文件确认
B、惯用确认
C、协商确认
D、仲裁确认

2、以下()用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
A、铁路
B、公路
C、军队
D、风景名胜区

3、以下()文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确认所采用的。
A、单位用地红线图
B、房地产使用证
C、土地使用合同书
D、征拨地批准书

4、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几十年发展历史中,房地产使用证包括()。
A、地产使用证
B、房地生产使用权证
C、房产所有权证
D、不动产权证

5、现阶段我国的城市住宅有三种所有制 ,即()。
A、全民所有制住宅
B、集体所有制住宅
C、个人所有制住宅
D、合资所有制住宅

6、土地权属的确认简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认定。

7、确权工作由当地授权的土地管理部门主持。

8、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权属的确认主要采用惯用确认。

9、风景名胜区用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归该管理部门。

10、城市的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权属主只有土地使用权。

11、奖励、赠与的房屋用地应根据奖励证书、赠与证书和有关文件(如房产证)确认土地使用权。

12、个人住宅用地(含购商品住宅房)根据房产证、契约等文件确权。

13、单位住宅用地根据其征拨地红线图和有关文件确权。

14、一般情况下,住宅的权属主同时是该住宅所坐落的土地的权属主。

第三节土地权属调查随堂测验

1、土地权属调查可分为()。
A、土地所有权调查
B、土地使用权调查
C、土地租赁权调查
D、土地继承权调查

2、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
A、土地的权属状况
B、土地的位置
C、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
D、土地的利用状况

3、土地权属来源调查包括()。
A、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调查
B、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来源调查
C、城镇土地使用权来源调查
D、城镇土地所有权来源调查

4、以下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种类有()。
A、宅基地
B、荒山
C、农场
D、牧场

5、城镇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来源种类有()。
A、历史用地
B、行政划拨用地
C、协议用地
D、教育用地

6、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地块为单位的调查。

7、土地权属调查只有土地所有权调查。

8、土地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9、对土地所有权的调查,调查底图的比例尺在1:5000直1:50000之间。

10、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查,调查底图的比例尺在1:500直1:2000之间。

11、土地权属调查时,不需要逐宗地进行实地调查。

12、土地权属来源是指土地权属主依照国家法律获取土地权利的方式,简称权源。

13、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种类有7种。

14、经人民批准征用的土地,叫行政划拨用地,一般是无偿使用的。

15、协议用地,一般是有偿使用的。

16、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住宅用地为70年。

17、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工业用地为50年。

18、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教育用地为50年。

19、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科技用地为50年。

第四节 土地权属界址调查随堂测验

1、土地权属界址调查包括()。
A、界址调查的指界
B、权属主不明确的界线调查
C、乡镇行政境界调查
D、界标的设置

2、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不正确的是( )。
A、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C、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D、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3、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C、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有关文件和图件,结合实地现状确定
D、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4、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 。
A、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

5、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

6、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的代理人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7、对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8、指界时,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0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9、暂不确定使用者的国有公路、水域的界线,一般按公路、水域的实际使用确界。

10、对于弧形界址线,特别是弯曲过多的界址线,可以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

11、地籍调查表是土地权属调查确定权属界线的原始记录,是处理权属争议的依据。

第五节 土地划分随堂测验

1、根据我国国情,土地划分的空间层次应与行政管理系统相一致,分别为()土地划分。
A、城镇地区
B、农村地区
C、地籍区
D、地籍子区

2、在地籍工作中,以下()是具有确定的同类属性的地块。
A、宗地
B、图斑
C、均质地域
D、农田保护区

3、依据我国法律规定,通常调查()。
A、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B、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
C、国有土地所有权宗地
D、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

4、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有()。
A、独立宗
B、两个或两个以上宗地
C、组合宗地
D、若干宗地

5、下面()地块要单独分宗。
A、争议地
B、间隙地
C、飞地
D、农田保护区

6、城镇地区土地划分可分为区和街道两级。

7、按我国目前农村行政管辖系统,末级行政区是乡镇。

8、地块是一个连续的区域,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9、在我国,实际工作中,地籍区相当于街道或乡镇。

10、在我国,实际工作中,地籍子区相当于街坊或行政村。

11、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

12、根据权属性质的不同,宗地可分为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土地使用权宗地。

13、依照法律规定,农村可根据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的土地范围划分土地所有权宗地。

14、一个地块由几个集体土地所有者共同所有,其间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为共有宗地。

15、争议地是指由争议的地块。

16、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

17、飞地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第六节 土地编号随堂测验

1、土地编号的原则有()。
A、适应性
B、统一性
C、唯一性
D、实用性

2、城镇地区土地编号通常以行政区划的街道和宗地两级进行编号。

3、农村地区土地编号通常以乡镇、宗地、地块三级级进行编号。

4、宗地的编号顺序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按“弓”形编号。

第二单元测验

1、土地权属包括6部分,其中()是核心。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E、继承权

2、土地权属包括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E、继承权
F、地役权

3、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具体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拥有()的权利。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E、买卖

4、以下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有()。
A、宅基地
B、自留地
C、自留山
D、铁路
E、公路

5、以下()根据土地法律规定,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以有偿和无偿使用国有土地。
A、国家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三资企业
E、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F、个人

6、以下属于土地权属确认方式的是()。
A、文件确认
B、惯用确认
C、协商确认
D、仲裁确认
E、自由确认

7、以下()用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
A、铁路
B、公路
C、军队
D、风景名胜区
E、水利设施

8、以下()文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确认所采用的。
A、单位用地红线图
B、房地产使用证
C、土地使用合同书
D、征拨地批准书
E、有偿使用合同书
F、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

9、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几十年发展历史中,房地产使用证包括()。
A、地产使用证
B、房地生产使用权证
C、房产所有权证
D、不动产权证
E、小产权证

10、现阶段我国的城市住宅有三种所有制 ,即()。
A、合资所有制住宅
B、全民所有制住宅
C、集体所有制住宅
D、个人所有制住宅
E、独资所有制住宅

11、土地权属调查可分为()。
A、土地所有权调查
B、土地使用权调查
C、土地租赁权调查
D、土地继承权调查
E、土地抵押权调查

12、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
A、土地的权属状况
B、土地的位置
C、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
D、土地的利用状况
E、土地级别

13、土地权属来源调查包括()。
A、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调查
B、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来源调查
C、城镇土地使用权来源调查
D、城镇土地所有权来源调查
E、外资占地来源调查

14、以下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种类有()。
A、宅基地
B、荒山
C、农场
D、牧场
E、自留地

15、城镇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来源种类有()。
A、历史用地
B、行政划拨用地
C、协议用地
D、教育用地
E、商业用地

16、土地权属界址调查包括()。
A、界址调查的指界
B、权属主不明确的界线调查
C、乡镇行政境界调查
D、界标的设置
E、界标的标注
F、调查表的填写

17、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不正确的是( )。
A、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C、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D、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E、如双方缺席, 调查人员须重新确定指界日期并通知双方指界人

18、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 。
A、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  
E、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

19、根据我国国情,土地划分的空间层次应与行政管理系统相一致,分别为()土地划分。
A、城镇地区
B、农村地区
C、地籍区
D、地籍子区
E、宗地

20、在地籍工作中,以下()是具有确定的同类属性的地块。
A、宗地
B、图斑
C、均质地域
D、农田保护区
E、地籍区

21、依据我国法律规定,通常调查()。
A、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B、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
C、国有土地所有权宗地
D、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
E、外商独资企业土地使用权权宗地

22、下面()地块要单独分宗。
A、争议地
B、间隙地
C、飞地
D、农田保护区
E、均质地域

23、土地编号的原则有()。
A、适应性
B、统一性
C、唯一性
D、实用性
E、可更新性
F、可扩展性

24、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25、按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27、土地使用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加以利用并从土地上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利。

28、土地使用权是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由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一项权能,两者的登记人必须一致。

29、土地所有权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的归宿做出选择。

30、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登记造册,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31、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32、土地权属的确认简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认定。

33、确权工作由当地授权的土地管理部门主持。

34、城镇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大多用仲裁确认的方式。

35、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权属的确认主要采用惯用确认。

36、风景名胜区用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归该管理部门。

37、城市的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权属主只有土地使用权。

38、红线图是审核土地权属的权威性文件。

39、我国在1986年之后,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制度,改无偿使用土地为有偿使用土地。

40、奖励、赠与的房屋用地应根据奖励证书、赠与证书和有关文件(如房产证)确认土地使用权。

41、个人住宅用地(含购商品住宅房)根据房产证、契约等文件确权。

42、一般情况下,住宅的权属主同时是该住宅所坐落的土地的权属主。

43、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地块为单位的调查。

44、土地权属调查只有土地所有权调查。

45、土地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46、对土地所有权的调查,调查底图的比例尺在1:5000直1:50000之间。

47、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查,调查底图的比例尺在1:500直1:2000之间。

48、土地权属调查时,不需要逐宗地进行实地调查。

49、土地权属来源是指土地权属主依照国家法律获取土地权利的方式,简称权源。

50、经人民批准征用的土地,叫行政划拨用地,一般是无偿使用的。

51、协议用地,一般是有偿使用的。

52、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住宅用地为70年。

53、在我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教育用地为50年。

54、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

55、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的代理人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56、对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57、指界时,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0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58、暂不确定使用者的国有公路、水域的界线,一般按公路、水域的实际使用确界。

59、对于弧形界址线,特别是弯曲过多的界址线,可以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

60、地籍调查表是土地权属调查确定权属界线的原始记录,是处理权属争议的依据。

61、城镇地区土地划分可分为区和街道两级。

62、按我国目前农村行政管辖系统,末级行政区是乡镇。

63、地块是一个连续的区域,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64、在我国,实际工作中,地籍子区相当于街坊或行政村。

65、根据权属性质的不同,宗地可分为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土地使用权宗地。

66、依照法律规定,农村可根据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的土地范围划分土地所有权宗地。

67、一个地块由几个集体土地所有者共同所有,其间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为共有宗地。

68、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

69、城镇地区土地编号通常以行政区划的街道和宗地两级进行编号。

70、农村地区土地编号通常以乡镇、宗地、地块三级级进行编号。

71、宗地的编号顺序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按“弓”形编号。

第四章 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第一节 土地性状调查-自然属性随堂测验

1、地形地貌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地貌类型
B、地面坡度C坡向D绝对高度E相对高度
C、坡向
D、绝对高度

2、土壤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土壤质地
B、土层厚度及构造
C、土壤养分
D、土壤酸碱度

3、农业气候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土壤
B、光照强度
C、热量
D、水分

4、植被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植被群落
B、覆盖度
C、草层高度
D、产草量

5、土地的性状是土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水平的依据。

6、土地的性状指标,通常是指土地的一些可度量或可测定的一些属性。

7、土地性状调查是指对土地性状指标的调查。

第二节 土地性状调查-社会经济属性随堂测验

1、()生产结构与布局,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的方向,应当加以查明。
A、农
B、林
C、牧
D、渔

2、土地组织利用方面,主要有()的调查。
A、农用地结构
B、林用地结构
C、牧用地结构
D、地段形态特征

3、土地社会经济属性调查的主要调查目标有()。
A、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B、人口和劳动力
C、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环境条件
D、土地利用水平

4、对于城市用地,位置优势是衡量土地质量的主要因素。

5、人口及劳动力对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是重要因素。

6、农业生产条件如水利条件,往往是对土地的质量水平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加以调查。

7、地段形态特征是指一定范围土地的外形及内部利用上的破碎情况,是影响土地高效利用的因素。

第三节 土地的分等定级-城镇土地的分等定级随堂测验

1、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有()。
A、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B、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C、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D、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

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主要有()。
A、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B、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
C、地价分区定级法
D、样地法

3、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有()。
A、特尔斐测定法
B、因素成对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主导因素判定法

4、土地等级是反映土地质量与价值的重要标志。

5、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6、土地分等定级是以土地质量状况为具体工作对象的。

7、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城镇土地利用适宜性的评定。

8、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城镇土地资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一项工作。

9、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可揭示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土地价值规律。

10、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为城镇规划区的全部土地及独立工矿区土地。

11、城镇土地等别反映城镇之间的土地质量差异,土地等别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12、城镇土地级别反映城镇内部的土地质量差异。

13、土地级别的数目,根据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地域组合的复杂程度,一般规定,中等城市4-7级。

14、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的指导思想是从土地的产出即企业利润入手。

第四节 土地的分等定级-农村土地的分等定级随堂测验

1、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中,其中农用地包括()。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农田水利用地

2、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主要有()。
A、因素法
B、样地法
C、修正法
D、基差收益法

3、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主要有()。
A、因素法
B、样地法
C、修正法
D、级差收益法

4、农用地因素法工作程序中分等单元的划分方法有()。
A、叠置法
B、地块法
C、网格法
D、多边形法

5、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则是对农用土地质量、或是对其生产力大小的评定,也是通过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分析,对农用土地生产潜力及其差异程度的评估工作。

6、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直接为指导农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服务。

7、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为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

8、我国对农用地质量是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的。

9、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10、农用地的等别反映的是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的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11、农用地的级别反映因农用土地现实的或实际可能的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12、因素法是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其影响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农用地等级的方法。

第四单元测试

1、地形地貌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地貌类型
B、地面坡度
C、坡向
D、绝对高度
E、相对高度

2、土壤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土壤质地
B、土层厚度及构造
C、土壤养分
D、土壤酸碱度
E、土壤侵蚀

3、农业气候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土壤
B、光照强度
C、热量
D、水分
E、地面坡度

4、植被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有()。
A、植被群落
B、覆盖度
C、草层高度
D、产草量
E、草质

5、土地社会经济属性调查的主要调查目标有()。
A、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B、人口和劳动力
C、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环境条件
D、土地利用水平
E、地段形态特征

6、()生产结构与布局,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的方向,应当加以查明。
A、农
B、林
C、牧
D、渔
E、副

7、土地组织利用方面,主要有()的调查。
A、农用地结构
B、林用地结构
C、牧用地结构
D、地段形态特征
E、土地质量

8、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中,其中农用地包括()。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农田水利用地

9、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主要有()。
A、因素法
B、样地法
C、修正法
D、基差收益法
E、地价分区法

10、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主要有()。
A、因素法
B、样地法
C、修正法
D、级差收益法
E、地价分区法

11、农用地因素法工作程序中分等单元的划分方法有()。
A、叠置法
B、地块法
C、网格法
D、多边形法
E、修正法

12、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有()。
A、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B、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C、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D、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
E、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13、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主要有()。
A、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B、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
C、地价分区定级法
D、样地法
E、修正法

14、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有()。
A、特尔斐测定法
B、因素成对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主导因素判定法
E、格网法

15、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划分的方法有()。
A、特尔斐测定法
B、因素成对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主导因素判定法
E、格网法

16、土地的性状是土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水平的依据。

17、土地的性状指标,通常是指土地的一些可度量或可测定的一些属性。

18、土地性状调查是指对土地性状指标的调查。

19、对于城市用地,位置优势是衡量土地质量的主要因素。

20、人口及劳动力对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是重要因素。

21、农业生产条件如水利条件,往往是对土地的质量水平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加以调查。

22、地段形态特征是指一定范围土地的外形及内部利用上的破碎情况,是影响土地高效利用的因素。

23、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则是对农用土地质量、或是对其生产力大小的评定,也是通过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分析,对农用土地生产潜力及其差异程度的评估工作。

24、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直接为指导农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服务。

25、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为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

26、我国对农用地质量是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的。

27、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28、农用地的等别反映的是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的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29、农用地的级别反映因农用土地现实的或实际可能的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30、因素法是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其影响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农用地等级的方法。

31、土地等级是反映土地质量与价值的重要标志。

32、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33、土地分等定级是以土地质量状况为具体工作对象的。

34、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城镇土地利用适宜性的评定。

35、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城镇土地资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一项工作。

36、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可揭示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土地价值规律。

37、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为城镇规划区的全部土地及独立工矿区土地。

38、城镇土地等别反映城镇之间的土地质量差异,土地等别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39、城镇土地级别反映城镇内部的土地质量差异。

40、土地级别的数目,根据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地域组合的复杂程度,一般规定,中等城市4-7级。

第五章 房产调查

第一节 与房屋有关的名字随堂测验

1、房屋建筑的上层,伸出屋外的部分,作为吸收阳光和纳凉使用的叫做()。
A、阳台
B、夹层
C、假层
D、吊楼

2、房屋内部无盖见天的小块空间叫做()。
A、天井
B、天棚
C、阳台
D、吊楼

3、气屋是利用房屋的人字屋架下面的空间建成并设有老虎窗的建筑。

4、建筑设计时,安插在上下两层之间的房屋叫做假层。

5、一边依附于相邻房屋,另一边有支柱建筑的悬空房屋叫做吊楼。

6、天井上有透明顶棚覆盖的叫做天棚。

7、()是指房屋的最上一层,四周外墙的高度一般低于正式层外墙的高度,内部房间利用部分屋架空间构成的非正式层,其高度大于2.2m的部分,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

8、房屋建成后,利用室内上部空间添加建成的房间叫做()。

9、横跨里巷两边房屋建造的悬空房屋叫做()。

第二节 房产调查概述随堂测验

1、房屋用地的调查和测绘单元是()。
A、丘
B、幢
C、宗地
D、地块

2、房产调查时根据房产测量的目的和任务,对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权界、权属、特征、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地理名称和行政境界的调查。

3、房产调查当中,确定房屋及其用地的权属状况是房产调查的主要内容。

4、丘是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的地块,相当于地籍调查中的宗地。

5、丘的编号按市、市辖区(县)、房产区、房产分区、丘五级编号。

6、幢是指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数的房屋。

7、幢号是以丘为单位,自进大门起,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用数字1、2的顺序按S形编号。

8、幢号注在房屋轮廓线内的左下角,加括号表示。

9、房屋用地调查的内容包括:用地坐落、产权性质、等级、税费、用地人、用地单位所有制性质、使用权来源、四至、界标、用地用途分类、用地面积、用地纠纷、绘制用地范围略图。

10、房产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一是房屋用地调查。

11、房屋调查与测绘的基本单元是()。

第三节房屋调查随堂测验

1、房屋调查的内容包括房屋的()。
A、权属
B、位置
C、数量
D、质量和利用状况

2、房屋的权属包括()。
A、权利人
B、权属来源
C、产权性质
D、产别和墙体归属

3、房屋权属来源的方式有()。
A、继承
B、购买
C、受赠
D、交换

4、我国房屋产权性质共划分为()。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体所有制
D、外产和中外合资产

5、房屋墙体归属分为()。
A、自有墙
B、共有墙
C、借墙
D、山墙和横墙

6、房屋的质量包括()。
A、层数
B、建筑结构
C、建成年份
D、房屋的面积和房屋的位置

7、以下不计算层数的有()。
A、地下层
B、夹层
C、假层
D、暗楼和装饰性塔楼

8、房屋的结构分为()结构。
A、钢
B、钢、钢筋混凝土
C、钢筋混凝土
D、混合结构和砖木结构

9、房屋的数量包括()。
A、建筑占地面积
B、建筑面积
C、使用面积
D、共有面积

10、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
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B、套内墙体面积
C、套内阳台面积
D、套内公共面积和套内装饰面积

11、房屋的权源是指产权人取得房屋产权的时间和方式。

12、房屋产别是根据产权占有和管理不同而划分的类别。按两级分类,一级分8类,二级分4类。

13、房屋墙体归属是指四面墙体所有权的归属。

14、房屋权属界线示意图是以房屋权属单元为单位绘制的略图,表示房屋的相关位置。

15、房屋的位置包括房屋的坐落、所在层次。

16、房屋的建成年份是指实际竣工年份。

17、房屋的用途是指房屋目前的实际用途,也就是指房屋现在的使用情况。

18、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最大误差为两倍中误差。

19、房屋建筑面积调查后应绘制房屋调查图。

20、房屋建筑面积使用的单位为平方米,面积数值取位至()平方米。

第四节 房屋调查 -房屋的数量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共有面积的是()。
A、设备层
B、技术层
C、室内外楼梯
D、门厅、电梯及机房

2、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包括()。
A、使用建筑面积
B、分摊的共有面积
C、未分摊的共有面积
D、结构面积

3、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包括()的面积。
A、起居室
B、过厅
C、过道
D、储藏室及壁柜

4、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5、每户(或单位)拥有的建筑面积叫分户建筑面积。

6、楼房建筑面积则指各层房屋墙身外围水平面积的总和。

7、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8、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等级确权认定。

9、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10、内墙面装饰厚度不计入使用面积。

11、共有墙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12、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

第五节 建筑面积计算-计算全建筑面积的范围随堂测验

1、以下()建筑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A、电梯井
B、提物井
C、垃圾道
D、管道井及烟道

2、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

3、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总和计算。

4、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自然层层计算建筑面积。

5、图书馆的书库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建筑物内的技术层或设备层,层高超过2.2m的,应按自然层层计算建筑面积。

7、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跨越其他建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六节 建筑面积计算-计算一半及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随堂测验

1、以下()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的。
A、凹阳台
B、挑阳台
C、有柱阳台
D、单排柱的车棚及单排柱的站台

2、以下()属于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
A、柱
B、垛
C、勒脚
D、台阶及挑檐

3、以下()属于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
A、独立烟囱
B、烟道
C、油罐
D、贮水池

4、用深基础做地下室架空加以利用,层高超过2.2m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独立柱的雨篷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7、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8、封闭式阳台、挑廊,按其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和柱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1、楼内有楼梯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突出墙面的构件配件和艺术装饰,不计算建筑面积。

13、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14、建筑物上无顶盖的平台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15、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第七节 共有面积的分摊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共有面积分摊范围的是()。
A、室内外楼梯
B、楼梯悬挑平台
C、内外廊
D、门厅及电梯房

2、以下属于不应分摊共有面积范围的是()。
A、机动车库
B、消防避难层
C、地下室
D、设备用房

3、应分摊面积的分摊原则有()。
A、按文件分摊
B、按协议分摊
C、按比例分摊
D、按功能分摊

4、在房屋面积计算时,对于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多个权利人拥有一栋房屋时,应分户分摊。

5、自然层数等于或大于2层的建筑物一定有共有面积。

6、对服务于整个建筑物所有使用功能的共有面积应共同分摊,否则按其所服务的建筑功能分别进行分摊。

7、住宅平面以外仅服务于住宅的共有面积应计入住宅部分进行分摊。

8、建筑物天顶部分的共有面积,如无特殊要求,无条件整栋建筑物进行分摊。

第5单元 房产调查测试1(考试范围5.1-5.3)

1、房屋建筑的上层,伸出屋外的部分,作为吸收阳光和纳凉使用的叫做()。
A、阳台
B、夹层
C、假层
D、天井

2、房屋内部无盖见天的小块空间叫做()。
A、天井
B、天棚
C、阳台
D、吊楼

3、房屋用地的调查和测绘单元是()。
A、丘
B、幢
C、地块
D、宗地

4、房屋调查的内容包括房屋的()。
A、权属
B、位置
C、数量
D、质量
E、利用状况

5、房屋的权属包括()。
A、权利人
B、权属来源
C、产权性质
D、产别
E、墙体归属

6、房屋权属来源的方式有()。
A、继承
B、购买
C、受赠
D、交换
E、自建和翻建

7、我国房屋产权性质共划分为()。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体所有制
D、外产
E、中外合资产

8、房屋墙体归属分为()。
A、自有墙
B、共有墙
C、借墙
D、山墙
E、横墙

9、房屋的质量包括()。
A、层数
B、建筑结构
C、建成年份
D、房屋的面积
E、房屋的位置

10、以下不计算层数的有()。
A、地下层
B、夹层
C、假层
D、暗楼
E、装饰性塔楼

11、房屋的结构分为()结构。
A、钢
B、钢、钢筋混凝土
C、钢筋混凝土
D、混合结构
E、砖木结构

12、房屋的数量包括()。
A、建筑占地面积
B、建筑面积
C、使用面积
D、共有面积
E、产权面积

13、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
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B、套内墙体面积
C、套内阳台面积
D、套内公共面积
E、套内装饰面积

14、气屋是利用房屋的人字屋架下面的空间建成并设有老虎窗的建筑。

15、建筑设计时,安插在上下两层之间的房屋叫做假层。

16、一边依附于相邻房屋,另一边有支柱建筑的悬空房屋叫做吊楼。

17、天井上有透明顶棚覆盖的叫做天棚。

18、房产调查时根据房产测量的目的和任务,对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权界、权属、特征、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地理名称和行政境界的调查。

19、房产调查当中,确定房屋及其用地的权属状况是房产调查的主要内容。

20、丘是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的地块,相当于地籍调查中的宗地。

21、丘的编号按市、市辖区(县)、房产区、房产分区、丘五级编号。

22、幢是指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数的房屋。

23、幢号是以丘为单位,自进大门起,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用数字1、2的顺序按S形编号。

24、幢号注在房屋轮廓线内的左下角,加括号表示。

25、房屋用地调查的内容包括:用地坐落、产权性质、等级、税费、用地人、用地单位所有制性质、使用权来源、四至、界标、用地用途分类、用地面积、用地纠纷、绘制用地范围略图。

26、房屋的权源是指产权人取得房屋产权的时间和方式。

27、房屋产别是根据产权占有和管理不同而划分的类别。按两级分类,一级分8类,二级分4类。

28、房屋墙体归属是指四面墙体所有权的归属。

29、房屋权属界线示意图是以房屋权属单元为单位绘制的略图,表示房屋的相关位置。

30、房屋的位置包括房屋的坐落、所在层次。

31、房屋的建成年份是指实际竣工年份。

32、房屋的用途是指房屋目前的实际用途,也就是指房屋现在的使用情况。

33、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最大误差为两倍中误差。

34、房屋建筑面积调查后应绘制房屋调查图。

35、()是指房屋的最上一层,四周外墙的高度一般低于正式层外墙的高度,内部房间利用部分屋架空间构成的非正式层,其高度大于2.2m的部分,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

36、房屋建成后,利用室内上部空间添加建成的房间叫做()。

37、横跨里巷两边房屋建造的悬空房屋叫做()。

38、房产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一是房屋用地调查。

39、房屋调查与测绘的基本单元是()。

40、房屋建筑面积使用的单位为平方米,面积数值取位至()平方米。

第5单元 房产调查测试2(考试范围5.4-5.8)

1、以下属于共有面积的是()。
A、设备层
B、技术层
C、室内外楼梯
D、门厅
E、电梯及机房

2、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包括()。
A、使用建筑面积
B、分摊的共有面积
C、未分摊的共有面积
D、墙外装饰面积
E、结构面积

3、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包括()的面积。
A、起居室
B、过厅
C、过道
D、储藏室
E、壁柜

4、以下()建筑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A、电梯井
B、提物井
C、垃圾道
D、管道井
E、烟道

5、以下()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的。
A、凹阳台
B、挑阳台
C、有柱阳台
D、单排柱的车棚
E、单排柱的站台

6、以下()属于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
A、柱
B、垛
C、勒脚
D、台阶
E、挑檐

7、以下()属于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
A、独立烟囱
B、烟道
C、油罐
D、贮水池
E、贮油池

8、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9、每户(或单位)拥有的建筑面积叫分户建筑面积。

10、楼房建筑面积则指各层房屋墙身外围水平面积的总和。

11、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12、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等级确权认定。

13、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14、内墙面装饰厚度不计入使用面积。

15、共有墙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16、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

17、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

18、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总和计算。

19、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自然层层计算建筑面积。

20、图书馆的书库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21、建筑物内的技术层或设备层,层高超过2.2m的,应按自然层层计算建筑面积。

22、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3、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4、跨越其他建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5、用深基础做地下室架空加以利用,层高超过2.2m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6、独立柱的雨篷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7、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8、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9、封闭式阳台、挑廊,按其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30、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和柱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31、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2、楼内有楼梯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3、突出墙面的构件配件和艺术装饰,计算建筑面积。

34、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35、建筑物上无顶盖的平台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36、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不用计算建筑面积。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

第一节地籍控制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控制测量按内容可分为()。
A、平面控制测量
B、高程控制测量
C、国家控制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2、控制测量按区域可分为()。
A、平面控制测量
B、小区域控制测量
C、国家控制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3、控制测量按方法可分为()。
A、天文测量
B、常规测量
C、GPS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4、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有()。
A、三角测量
B、导线测量
C、GPS测量
D、天文测量

5、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采用()进行施测。
A、三角网(锁)
B、测边网
C、导线网
D、GPS相对定位测量网

6、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A、界址点
B、地籍图
C、控制点
D、控制网

7、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地籍图和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视测区的大小和测区内现存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和数据处理等的工作。

8、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9、地籍控制点是地籍测量和测绘地籍图的依据。

10、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有关。

11、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区的大小、界址点总数和界址点精度有关。

12、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在城镇建成区要求布设100-200m二级地籍控制。

13、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在城镇建稀疏建筑区要求布设200-400m二级地籍控制。

14、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在城镇郊区要求布设400-500m一级地籍控制。

第二节地籍测量坐标系随堂测验

1、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下列()情况需要选择任意投影带坐标系。
A、城镇位于投影带的边缘
B、城镇横跨两带
C、城镇有两套坐标
D、面积小于25平方千米的城镇

2、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对于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需要确定起始点坐标,确定起始点坐标的方法有()。
A、图上量取法
B、假定坐标法
C、交会法
D、插点法

3、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对于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需要确定起始方位角,确定起始方位角的方法有()。
A、磁方位角计算法
B、量算方位角
C、实地量取法
D、假定坐标法

4、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首选国家坐标系。

5、在一些小城镇可能没有控制网点,则应以投影变形值小于2.5cm/km为原则,建立坐标系和控制网点,并于国家网联测。

6、面积小于25平方千米的城镇,可不经投影直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与国家网联测。

7、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对于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需要确定起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

第六单元测试

1、控制测量按内容可分为()。
A、平面控制测量
B、高程控制测量
C、国家控制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E、天文测量

2、控制测量按区域可分为()。
A、平面控制测量
B、高程控制测量
C、国家控制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E、小区域控制测量

3、控制测量按方法可分为()。
A、平面控制测量
B、常规测量
C、GPS测量
D、城市控制测量
E、天文测量

4、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有()。
A、三角测量
B、导线测量
C、GPS测量
D、天文测量
E、水准测量

5、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采用()进行施测。
A、三角网(锁)
B、测边网
C、导线网
D、GPS相对定位测量网
E、天文网

6、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A、界址点
B、地籍图
C、控制点
D、控制网
E、仪器

7、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下列()情况需要选择任意投影带坐标系。
A、城镇位于投影带的边缘
B、城镇横跨两带
C、城镇有两套坐标
D、面积小于25平方千米的城镇
E、面积大于25平方千米的城镇

8、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对于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需要确定起始点坐标,确定起始点坐标的方法有()。
A、图上量取法
B、假定坐标法
C、交会法
D、插点法
E、磁方位角计算法

9、在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选择时,对于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需要确定起始方位角,确定起始方位角的方法有()。
A、实地量取法
B、假定坐标法
C、交会法
D、量算方位角
E、磁方位角计算法

10、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地籍图和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视测区的大小和测区内现存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和数据处理等的工作。

11、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12、地籍控制点是地籍测量和测绘地籍图的依据。

13、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有关。

14、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区

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

一、地籍测量基础

1.1 地籍测量定义

地籍测量是指以法律地籍为基础,以测量技术手段为手段,对土地进行测量、勘测、分析,形成地籍图件、档案和资料,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决策的一项测绘工作。

1.2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土地界址测量、土地所有权界线测量、宗地面积测量、地籍图制图、档案资料管理等。

1.3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规范土地使用行为,保护土地资源;
  • 维护土地权益,防止土地纠纷;
  • 促进土地流转和交易,保障公平交易;
  • 为国家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房产测量基础

2.1 房产测量定义

房产测量是指以法律建筑物为基础,以测量技术手段为手段,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勘测、分析,形成建筑物图件、档案和资料,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建筑物管理和建筑物资源利用决策的一项测绘工作。

2.2 房产测量的内容

房产测量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界址测量、建筑物面积测量、建筑物高度测量、建筑物图制图、档案资料管理等。

2.3 房产测量的作用

房产测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规范建筑物使用行为,保护建筑物资源;
  • 维护建筑物权益,防止房屋纠纷;
  • 促进建筑物流转和交易,保障公平交易;
  • 为国家建筑物管理和建筑物资源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

3.1 课程简介

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研究所主办的高级职业教育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的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帮助学员掌握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3.2 课程安排

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总共分为10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文本、在线测试和作业等。具体安排如下:

  1. 地籍测量基本概念
  2. 地籍测量设备和工具
  3. 土地界址测量方法
  4. 土地所有权界线测量方法
  5. 宗地面积测量方法
  6. 地籍图制图方法
  7. 档案资料管理方法
  8. 房产测量基本概念
  9. 房产测量设备和工具
  10. 建筑物界址、面积、高度测量方法

3.3 课程优势

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 权威教材:该课程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研究所主办,教材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
  • 互动性强:该课程采用在线教学模式,学员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实现课程的交互式学习。
  • 学习自由度高:该课程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空间、兴趣等进行学习,自由度高。
  • 实践性强:该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学员通过在线测试、作业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学习通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职业教育课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值得广大学员认真学习和实践。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05a799597.html发布于 2024-05-19 05:46:4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