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化学分析(王兴尧20材料57班)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生物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4:00:57ė10160次浏览616条评论

尔雅化学分析(王兴尧20材料57班)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化学分析部分-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尔雅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化学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A、分析<0.1%
B、王兴>0.1%
C、尧材<1%
D、料班>1%

2、章节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答案数字称为
A、精密数字
B、学习准确数字
C、通题可靠数字
D、目答有效数字

3、尔雅下列论述中错误的化学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分析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王兴系统误差一定呈现正态分布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为4位的是
A、0.002 mol/L
B、pH=10.34
C、W=14.56%
D、W=0.031%

5、某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5010 mol/L,它的有效数字是
A、5
B、4
C、3
D、2

6、测定某试样,五次结果的平均值为32.30%,S=0.13%,置信度为95%时(t=2.78),置信区间报告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A、32.30±0.16
B、32.30±0.162
C、32.30±0.1616
D、32.30±0.21

7、对于下列四种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1)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 称样量要适当才能减小测量误差 (3) 做空白试验是消除系统误差的办法之一 (4) 为使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应选择仪器分析方法
A、1,2
B、1,4
C、2,4
D、3,4

8、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
D、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9、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10、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11、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12、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
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
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
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3、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
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

14、可用下列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
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15、偶然误差具有
A、可测性
B、重复性
C、非单向性
D、可校正性

16、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为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平行试验
D、预试验

17、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的是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仪器校正
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18、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操作误差

19、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容量瓶未经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0、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A、ωCaO=25.30%
B、pH=11.50
C、π=3.141
D、1000.0

21、计算结果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0.025+1.0)×1000
B、0.0250×1.000+0.005
C、1.250×1.0000+0.250
D、(0.125+1.00)×1000

2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A、1.9
B、1.87
C、1.868
D、1.8680

23、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结论正确的是 甲组:0.19%,0.19%,0.20%, 0.21%, 0.21% 乙组:0.18%,0.20%,0.20%, 0.21%, 0.22%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高
D、无法判别

24、有一组测量值,已知其标准值,要检验得到这组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否可靠,应采用
A、Q检验法
B、格鲁布斯检验法
C、t检验法
D、以上检验都行

25、
A、6
B、5
C、3
D、8

26、平行实验的精密度越高,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也越高。

27、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28、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29、将7.633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7.634。

30、标准偏差可以使大偏差能更显著地反映出来。

31、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4099%,0.04201%。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32、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将2.45651和2.4565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时,分别为2.457和2.456。

33、用Q检验法舍弃一个可疑值后,应对其余数据继续检验,直至无可疑值为止。

34、pH = 2.580有四位有效数字。

35、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置信区间越小。

第一章作业

1、

化学分析部分-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

2.1-2.2单元测试

1、基准物不用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B、纯度高
C、有颜色
D、稳定性好

2、某混合碱溶液组成中含有相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量取两份该碱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一份以酚酞为指示剂,耗用HCl V1 mL;另一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用HCl V2 mL。则V1 与V2的关系为
A、2 V1 = 3 V2
B、3 V1 = 2 V2
C、2 V1 = V2
D、V1 = 2V2

3、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H2C2O4·2H2O
B、Na2C2O4
C、HCl
D、H2SO4

4、下列物质中可应用于直接配置标准溶液的是
A、NaOH
B、K2Cr2O7
C、KClO3
D、KMnO4

5、用Na2CO3标定HCl标准溶液,若Na2CO3未完全干燥,所标定的HCl标准溶液浓度
A、偏高
B、偏低
C、影响不大
D、与Na2CO3的含水量成反比

6、
A、7.00
B、9.25
C、5.27
D、1.70

7、已知T(Fe/K2Cr2O7)=0.005585g/mL,若滴定中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ymL,则样品中铁的质量为
A、T/y (g)
B、T?y (g)
C、1000T?y (g)
D、T/1000y (g)

8、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Na2S2O3
B、Na2SO3
C、FeSO4·7H2O
D、Na2C2O4

9、若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这样的操作会对HCl的浓度产生
A、结果偏低
B、无影响
C、结果偏高
D、不确定

10、
A、6.3-2.3
B、8.3-2.3
C、8.3-4.3
D、4.3-6.3

11、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有明显颜色变化
B、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反应
C、反应必须快速、定量完成
D、反应必须通过外加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12、
A、0.0200 mol/L
B、0.5 mol/L
C、0.0005 mol/L
D、0.01 mol/L

13、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溶液时,甲基橙变色时所用的HCl体积为V1,酚酞变色所用HCl体积为V2,若V2>V1,则此溶液组成为
A、Na2CO3
B、NaOH+Na2CO3
C、NaHCO3+Na2CO3
D、NaOH+NaHCO3

14、在进行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恰好发生颜色变化时即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突跃
C、滴定终点
D、等电点

15、用 HCl 溶液滴定 NH3·H2O(pKb=4.75)时,可选用的指示剂为
A、酚酞
B、甲基红
C、中性红
D、百里酚蓝

16、标定 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
A、无水 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CaCO3

17、强酸强碱的滴定曲线与强酸弱碱的滴定曲线相比,突跃范围
A、更宽
B、更窄
C、相同
D、无法判断

18、?
A、9.7~ 4.3
B、8.7~ 4.3
C、10.7 ~ 3.3
D、8.7~5.3

19、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可用硼砂为基准物。若硼砂结晶水部分失去,则标定结果偏低。

20、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2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KMnO4的质量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准确称取。

22、指示剂用量多少会影响指示剂的灵敏度,但不会影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23、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必须使所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位于滴定突跃范围内。

24、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则测定结果偏低。

25、最好能采用具有较大摩尔质量的基准物质,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26、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宽越好,这样指示剂的适用范围会变大。

27、基准物质一定不能含有结晶水。

28、用NaOH测定NH4Cl含量时,可采用直接滴定法。

2.3-2.4单元测试

1、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A、I-易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B、I2易挥发
C、反应不定量
D、终点不明显

2、?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A、快速进行
B、快慢都可以
C、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D、始终缓慢地进行

3、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
A、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的现象
B、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C、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
D、酸能使配位剂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4、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H2C2O4·2H2O
B、Na2C2O4
C、HCl
D、H2SO4

5、配位滴定法的直接法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指
A、指示剂与被测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
C、游离的指示剂的颜色
D、EDTA与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6、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
A、僵化
B、中毒
C、封闭
D、解蔽

7、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 起催化作用。
A、H+
B、H2C2O4
C、MnO4-
D、Mn2+

8、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硫酸铜含量,合适的标准溶液和指示剂是
A、KMnO4,淀粉
B、Na2S2O3,淀粉
C、K2Cr2O7,二苯胺磺酸钠
D、I2,淀粉

9、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为
A、Na2S2O3
B、FeSO4.7H2O
C、Na2SO3
D、Na2C2O4

10、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合适的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接近终点时
C、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时
D、标准溶液滴定了80%时

11、EDTA测定水的硬度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
A、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金属指示剂游离态的颜色
C、EDTA与被测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混合色

12、EDTA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配位能力很强的两个氨氮和四个羧氧配位原子
B、4个羧基, 其生成配合物易溶于水
C、与金属离子能形成6个五元环,配合物的稳定性高
D、与大多数金属离子1:1配位,计算方便

13、有关离子强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强度是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B、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越多,粒子与其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C、离子强度会影响到其他盐类的溶解度。
D、当易溶的盐类溶于水中时,减弱难溶盐类的溶解度。

14、在高锰酸钾滴定Fe2+时,反应在盐酸溶液中进行,滴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正常
D、基本正常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的差值大小无关。
B、两个电对的条件电势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差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
C、利用高锰酸钾作滴定剂时,一般是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其还原产物为Mn2+
D、市售的高锰酸钾能用直接法配制,配制好的KMnO4溶液应贮于棕色瓶中。

16、下列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型和还原型颜色变化错误的是
A、亚甲基蓝,蓝色-无色
B、二苯胺磺酸钠,紫红色-蓝色
C、邻苯氨基苯甲酸,紫红色-无色
D、邻二氮菲亚铁,浅蓝色-红色

17、配位滴定法中,适合Cu2+和Al3+的掩蔽剂是
A、KCN,硫脲
B、酒石酸,硫脲
C、邻二氮杂菲,酒石酸
D、三乙醇胺,硫脲

18、铬黑体指示剂说法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易发生聚合,需加三乙醇胺来防止
B、在酸性溶液中易氧化,须加还原剂(抗坏血酸)
C、长期保存应与NaCl(1:100)配成固体指示剂
D、单独滴定Ca2+ 时,变色不敏锐,常用于滴定钙

19、EDTA在强酸性介质条件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六元酸,7种型体
B、五元酸,6种型体
C、六元酸,4种型体?
D、五元酸,2种型体

20、配位滴定中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
A、水解效应、沉淀效应、酸效应
B、水解效应、酸效应
C、酸式和碱式配合物的不稳定性、酸效应
D、水解效应、辅助配位效应、酸效应

21、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过于稳定,到达滴定终点时金属指示剂不能游离出来,易引起指示剂僵化。

22、以KBrO3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时,在临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剂。

23、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Cu2+,若不加KSCN,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24、碘量法滴定中,淀粉溶液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试液呈浅黄色时加入,蓝色消失即为滴定终点。

25、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时,容易产生指示剂封闭现象。

第二章作业

1、第二章作业为讲义中63-64页习题,如下: P 63: 3(1) 、4、 5 P 64:7、8、9、13、15 白纸上写好作业,手机拍照图片,上传即可。? 提交作业后,系统会提供全部习题的答案。?

在线期末考试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2B

1、
A、
B、
C、
D、

2、氯气和水反应得到HClO浓度很低, 加入过量哪种物质不能提高HClO浓度?
A、HgO
B、NaOH
C、
D、

3、下列离子中含S-S单键的是
A、
B、
C、
D、

4、
A、ZnS
B、SnS
C、
D、HgS

5、分子中含 (p-d)π键的是
A、
B、
C、
D、

6、下列盐中,热分解产物之一为金属氧化物的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加热分解不会产生氮气的是
A、
B、
C、
D、

8、下列关于胆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是真正的矾
B、脱水后可以检验有机液体中所含微量的水分
C、和碘化钾溶液反应产生碘单质
D、遇黄血盐溶液形成红棕色溶液

9、下列哪组离子可共存于溶液中
A、
B、
C、
D、

10、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1、下列各组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D、

12、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IVB、VB、VIB族中的各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
A、s区元素的影响
B、p区元素的影响
C、ds区元素的影响
D、镧系收缩的影响

13、下列各组离子中每种离子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时,都不生成沉淀的是
A、
B、
C、
D、

14、熔融NaOH等强碱通常使用
A、镍坩埚
B、铂坩埚
C、铝坩埚
D、铁坩埚

15、
A、
B、
C、
D、

16、不能氧化浓盐酸的物质是
A、
B、
C、
D、

17、利用奈斯勒试剂可鉴定下列哪种离子
A、
B、
C、
D、

18、
A、
B、
C、
D、两种化合物都是剧毒的共价化合物

19、金属锡与浓硝酸反应所得到的产物有
A、
B、
C、
D、

20、
A、
B、
C、
D、

2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趋向最大的是
A、
B、
C、
D、

22、
A、与水中杂质作用
B、见光分解
C、被空气氧化
D、形成多硫化物

23、
A、
B、高锰酸根
C、锰酸根
D、

2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的是
A、
B、
C、
D、

25、下列离子鉴定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6、
A、
B、
C、
D、

27、下列关于铅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化铅可溶于王水、双氧水、浓硝酸、稀盐酸
B、硫酸铅易溶于浓硫酸
C、铬酸铅可溶于过量的强碱
D、氯化铅易溶于热水和浓盐酸

28、下列各组混合离子,能用氨水分离的是
A、
B、
C、
D、

29、
A、
B、
C、
D、稀盐酸

30、
A、NaCl
B、NaOH
C、
D、

31、既易溶于氢氧化钠又易溶于氨水的是
A、
B、
C、
D、

32、在某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先沉淀后得到溶液。 原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A、
B、
C、
D、

33、在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氟化铵溶液后,再加入碘化钾溶液,将生成
A、碘化亚铜和单质碘
B、碘化铜和单质碘
C、碘化铁、单质铜和单质碘
D、碘化亚铁和单质碘

34、
A、
B、
C、
D、

35、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uO平均含量为30.60%,而真实含量为30.30%,则30.60% - 30.30% = 0.30%为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36、
A、4.0
B、3.0
C、2.0
D、1.5

37、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量筒未经校正
B、天平两臂不等长
C、纯净水中含干扰离子
D、滴定管漏液

38、
A、偏低
B、偏高
C、无误差
D、不能确定

39、下列一元弱酸或弱碱(c= 0.10 mol/L)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B、
C、
D、

40、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当lgK = 20.43,则K为
A、
B、
C、
D、

41、氢与钙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金属型氢化物。

42、次氯酸、偏磷酸、正硼酸都是一元酸;偏硅酸、亚氯酸、亚磷酸都是二元酸。

43、

44、乙硼烷中四个B-H 键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3c-2e键位于水平面上下与水平面垂直。

45、

46、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均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47、

48、

49、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会使标定结果偏低。

50、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到达滴定终点时金属指示剂不能游离出来,易引起指示剂僵化。

主观题试卷

1、

2、

3、

4、

学习通化学分析(王兴尧20材料57班)

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化学分析可以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理解分析化学原理,为以后从事相关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内容

在学习通化学分析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的分类、化学物质的分析方法。
  • 化学分析仪器: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 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
  • 常见分析技术:色谱分析、电泳分析、光谱分析等。

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 听课:认真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结合实际例子理解化学分析原理。
  • 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化学分析的理解。
  • 做题: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 交流:与同学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学习收获

学习通化学分析课程,让我掌握了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了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我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