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37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国学通论(二)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49 min read

中国大学国学通论(二)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史部巡礼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中国作业有关“二十四史”的大学答案答案主编者,以下说法正确的国学是:
A、《南齐书》:萧子显
B、通论《梁书》:姚思廉
C、期末《后汉书》:范晔
D、课后《陈书》:沈约

2、中国作业有关“二十四史”的大学答案答案主编者,以下说法错误的国学是:
A、《魏书》:姚思廉
B、通论《北齐书》:令狐德棻
C、期末《周书》:李百药
D、课后《隋书》:魏征

3、中国作业有关“二十四史”的大学答案答案主编者,以下说法错误的国学是:?
A、《南史》:姚思廉
B、《北史》:李延寿
C、《新唐书》:刘煦
D、《旧唐书》:欧阳修、宋祁

4、有关上古史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古便有“右史记言,左史纪事”的说法。
B、最早的比较合理的史料分类来自《隋书·经籍志》。
C、上古史官曾有“祝卜宗史”四类。
D、古代史书也称作“坟典”。

5、有关“文献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商礼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这个文献在孔子的解释其实是两个东西,“文”才是所有的这些文献、这些文本, “献”是贤才,那么这个贤才主要是指什么人,就是那种博学能识的人。
B、文献即“文本”(text),文献学就是我们惯常理解的textual study。
C、“文献”的载体不仅限于纸张。任何写有、刻有文字的器具都可以成为“文献的载体。
D、帛当年和竹简齐名,因为它轻便好写,所以帛简两者经常并称,简称竹帛。

6、视频中,我们曾介绍,文献的形成有以下哪几种途径?
A、著
B、述
C、编
D、拓

7、以下哪位人物是课程中提到的著名翻译家?
A、鸠摩罗什
B、玄奘
C、徐光启
D、僧一行

8、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的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的文献以印刷为主,抄书并不多见。
B、口耳相传的文献颇多错讹,并不是文献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C、“四大奇书”印刷之前很多都经过了口耳相传,大概只有《金瓶梅》例外。
D、几次文献大浩劫,毁书无数,很多文献再也找不回来了。

9、有关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浩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宋靖康之耻,大量文献毁于宋金战火。
B、中国目前宋版书极为稀少,与文化浩劫有很大关系。
C、秦始皇焚书坑儒,亲手毁掉了当时所见绝大部分书籍。
D、清代编《四库全书》,也毁掉了上万种书。

10、校勘学所说的“错字”,存在于以下哪几种现象中?
A、脱
B、讹
C、衍
D、虚

子学略说

第六章单元测试

1、对于法家,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儒法两家观点完全相左,毫无交集。
B、法家与道家水火不容,两者毫无交集。
C、韩非子观点十分极端,儒者、侠客、商人,在他眼中都是被打击、制约的对象。
D、法家与兵家密不可分,颇多联系,不论学者的身份还是学说。

2、以下哪几本书属于“武经七书”?
A、六韬
B、三略
C、李卫公问对
D、黄石公兵法

3、孟子说“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别,是针对诸子中某一派提出的。以下哪些子学流派不是此说法针对的对象?
A、儒家
B、法家
C、名家
D、农家

4、中国古代所说的“三教”,包含以下哪几个教派?
A、儒教
B、佛教
C、道教
D、名教

5、有关禅宗“六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祖慧可
B、三祖僧璨
C、五祖弘忍
D、四祖道信

6、有关“一花开五叶”,包含以下哪些禅宗门派?
A、临济宗
B、曹洞宗
C、唯识宗
D、沩仰宗

7、有关老子的身份有很多传说,包含如下三种说法:
A、李耳字老聃
B、姓老名聃
C、老子即老莱子
D、老子即老彭

8、有关道家,以下哪几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老子》通行本均以《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B、《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C、班固认为,老子盖源于巫者,因此可晓天人之说,明养生之道。
D、道家与道教为一家,时间有先后。

9、以下哪位可算作法家的代表人物?
A、管仲
B、吴起
C、商鞅
D、孙膑

10、有关法家“法术势”三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派代表为商鞅,也是法家最早的一个流派。
B、术派远祖为田骈,后学为申不害。
C、慎到为势派的代表人物。
D、历史证明,术派势派在战国都不算成功。

《国学通论(二)》第一次作业

1、二选一:中国史学精神之我见/我最认同的子学流派 字数在400-1200字之间。?

集部概要

第七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些选项是文学作品传统分类的一部分??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曲

2、有关《诗经》、《楚辞》的文学特色,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与诗经不同,楚辞全部都是七字句,可看做七言诗的前身。
B、诗经的民歌和楚辞一样,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诗经中的雅颂则比较温柔敦厚。
C、诗经的主要采集地在北方,少数方国位于汉水流域;楚辞的创作地点都在南方。
D、诗经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楚辞开启了浪漫主义传统。

3、课程中提到很多诗歌和作者,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龟虽寿》
B、陆机《演连珠》
C、陶渊明《饮酒》
D、曹植《古诗十九首》

4、依照课程视频,唐诗四分期描述正确的是:
A、初唐阶段终于武则天后期。
B、盛唐阶段终于天宝后期。
C、中唐阶段终于唐文宗时期。
D、晚唐阶段始于唐德宗时期。

5、以下诗人的别号、雅号,对应正确的是:
A、柳永-柳三变
B、李贺-诗鬼
C、七绝圣手-王昌龄
D、诗僧-王维

6、有关唐宋八大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八大家”的说法自宋代就已见于史书。
B、苏轼为宋代六大散文家之首。
C、韩愈奖掖提拔了大批士子。
D、曾巩散文不像欧苏散文旷达、摇曳生姿。

7、以下散文作者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欧阳修《柳子厚墓志铭》
B、韩愈《进学解》
C、苏轼《兰亭集序》
D、王勃《滕王阁序》

8、以下哪些内容属于八股文结构组成部分?
A、束股
B、承题
C、起讲
D、后股

9、有关词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词的中调为58-92字。
B、词曲押韵严格,不太换韵。
C、元杂剧主要是北戏,与后世南戏差别巨大,不在一个体系。
D、京剧产生于北方,以北方戏曲,如京韵大鼓、河北梆子为原本。

10、课程视频说到古典小说四大批评家,以下说法符合四大批评家描述的是:
A、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B、张竹坡点校《金瓶梅》
C、脂砚斋评点《石头记》
D、王国维评《红楼梦》

中国文化概论

第八章单元测试

1、下面哪一个年份是闰年?
A、2016年
B、2004年
C、1996年
D、2018年

2、下面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次的顺序对应不正确的是?
A、玄枵对应的是小寒和大寒
B、大梁对应的是立秋和处暑
C、娵訾对应的是立春和惊蛰
D、寿星对应的是雨水和春分

3、下面关于十二时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子时又被称为夜半
B、丑时又被称为鸡鸣
C、卯时被称为隅中
D、戌时被称为人定

4、下面关于年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十二帝没换过年号。
B、汉朝时皇上经常改换年号。
C、汉武帝时候中国第一次确定了年号。
D、年号由大臣议定.

5、下面哪一项不是古人对帽子的称呼?
A、冠
B、盖
C、缨
D、弁

6、下面关于衣饰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古人的常见的鞋子有屦和舄的区别,屦一般是多层鞋,舄是单底鞋。
B、衽其实就是相当于衣襟左压右。
C、从汉朝开始中国的官帽就逐渐有了不同的变化,一开始是幞头,后来在南北朝出现了高山帽。
D、中国古人一般上衣下裳,裳相当于裙子。

7、下面关于古代饮食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何为五谷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叫黍、稷、菽、粱、稻;更多的一种说法叫黍、稷、麦、豆、麻。
B、明神宗万历年间西方的殖民者第一次从美洲引入了土豆、地瓜、苞米等作物。
C、古人的“炒”是不放油炒干粮,把粮食炒成糗,就是所谓的糇粮。
D、古代可能没有当代的醋,但是有醯。

8、下面关于古代天文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三垣之说就是太微垣、紫徽垣和天市垣。
B、东方苍龙七宿包括角、亢、奎、娄、心、尾、箕
C、北斗七星的名字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星,玉衡、开阳、摇光。
D、《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这个分就是分野的意思。

9、下面关于古代车马的选项哪些是错误的?
A、小车两匹马叫骈,三匹马拉的车叫骖,四匹马拉的车叫驷。
B、车中间探出直木,如果是单独的一根木杠,叫辀;如果是车两侧伸出两个木杠叫辕;然后在这个直木前端一个横木,它是用来控扼马的,这个木可以称为轭。
C、轮子的辐条都会连接到轴之外一圈木头重要的构件,这个构件叫毂。
D、《庄子》里面“轮扁斫轮”的轮指的是车轮的轴。

10、下面关于古代地理的选项哪些是错误的?
A、中唐把中国分为很多道,比如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B、《孔雀东南飞》里面所说的,庐江小吏,这个庐江就是一个县。
C、《山海经》、《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都是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
D、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省,是南宋末年开始设立的。

国学感想

1、请大家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国学”。不限字数,不会减分。随意讲。

期末考试

国学通论(二)期末测试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史”这个字,本来指一种职业——史料的记录者。
B、《隋书·经籍志》里面,又把史料分为十二类,到了《四库全书》,又把史料大约分为十五类。
C、史书一般都被称作坟或者典。
D、在《史通》里面,史料大约分为六类。

2、以下哪本史著是编年体史书?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三国志》

3、中国历史除了二十四史还有二十五史的说法。第二十五史是
A、《新唐书》
B、《新元史》
C、《十七史商榷》
D、《清史稿》

4、被古人用四个字来评价“敷衍成篇”的是哪部史书?
A、《宋史》
B、《新五代史》
C、《辽史》
D、《元史》

5、史记有本纪多少篇?
A、十二
B、十一
C、十六
D、十四

6、《世本》世系表从神话时代三皇五帝一直到哪一朝代?
A、春秋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7、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A、《战国策》
B、《左传》
C、《汉书》
D、《国语》

8、下面谁没有参与《汉书》的编写?
A、班固
B、班昭
C、马融
D、马续

9、下面哪一个不是前四史之一?
A、《史记》
B、《三国志》
C、《汉书》
D、《宋史》

10、广采史料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是哪朝学者?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D、西晋

11、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新创的两篇是?
A、《外国列传》、《世家》
B、《世家》、《五代十国年谱》
C、《僭伪列传》、《艺文志》
D、《艺文志》、《五代十国年谱》

12、“不阅《旧唐书》,不知《新唐书》内容之综核也;不阅薛史,不知欧史之简严也”是谁的评论?
A、脱脱
B、宋濂
C、欧阳修
D、赵翼

13、《国语解》是哪一部史书的重要篇目?
A、《辽史》
B、《元史》
C、《宋史》
D、《后汉书》

14、《元史》的起始年份是以下哪一个?
A、1279年
B、1260年
C、1370年
D、1206年

15、战国时代两大显学是?
A、儒家 法家
B、儒家 墨家
C、法家 纵横家
D、法家 墨家

16、下面关于孟子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性善论
B、民贵君轻
C、法后王
D、易子而教

17、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把诸子概括为六家,下面哪组是正确的?
A、儒、道、墨、名、法、纵横。
B、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C、阴阳、儒、墨、杂、法、道德。
D、儒、道、阴阳、墨、名、法。

18、下面关于老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老子曾向孔子问礼
B、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C、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D、老子主张“不尚贤”、“无知、无欲”。

19、下面哪一项不是《道德经》的思想?
A、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四端之说
D、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20、战国时代墨家形成了三派,下面哪组是正确的?
A、齐墨、赵墨、楚墨
B、侠客、刺客、说客
C、齐墨、赵墨、燕墨
D、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

21、下面哪一项不是惠施《历物十事》中的命题?
A、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B、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22、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出现了多位改革家,下面人物与其施政国家对应错误的是?
A、管仲—齐国
B、李悝—魏国
C、吴起—韩国
D、商鞅—秦国

23、武经七书不包括下面哪一种?
A、《孙子兵法》
B、《吴子》
C、《鬼谷子》
D、《李卫公问对》

24、韩非子《五蠹》中提出的“五蠹”不包括下面哪种人?
A、儒士
B、侠客
C、工商业者
D、农民

25、关于农家的描述,下面哪一种不正确?
A、重视农业,农商并举。
B、《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C、许行是战国时代农家的代表人物。
D、《孟子?许行》中,孟子曾经和许行进行激烈的辩论。

26、中国第一个佛寺是?
A、嵩山少林寺
B、洛阳白马寺
C、苏州寒山寺
D、杭州灵隐寺

27、西天取经的唐僧陈玄奘回国后创立的教宗是?
A、唯识宗
B、禅宗
C、律宗
D、密宗

28、创立的禅宗是?
A、慧能
B、神秀
C、慧可
D、弘忍

29、下面哪一部书不是记录禅宗故事的?
A、《六祖坛经》
B、《维摩诘经》
C、《高僧传》
D、《五灯会元》

30、下面关于禅宗“一花五叶”及其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五叶指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沩仰宗、云门宗。
B、临济痛快,沩山谨严,曹洞细密,云门高古,法眼详明。
C、云门宗讲究乾坤坐断;法眼宗讲究传宝镜;曹洞宗讲究明六相。
D、临济宗有怒雷掩耳的故事,是著名的行棒喝的一派。

31、下面哪一个不是目前我们比较普遍接受的中国古代文体的分类?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小说

32、下面哪一个词不适合形容《诗经》的艺术风格?
A、温柔敦厚
B、绚烂绮丽
C、端庄肃穆
D、谲谏美刺

33、下面哪一句诗不是出自汉乐府?
A、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B、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C、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D、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34、下面哪一位古人不是建安七子之一?
A、孔融
B、王粲
C、阮籍
D、陈琳

35、《演连珠》的作者是谁?
A、张华
B、陆机
C、左思
D、潘岳

36、下面哪个作品不是陶渊明所作?
A、《归园田居》
B、《饮酒》
C、《咏荆轲》
D、《岁暮归南山》

37、“情非虚情,情中有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是形容谁的作品的?
A、谢朓
B、谢灵运
C、鲍照
D、沈约

38、《昭明文选》是谁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
A、萧纲
B、萧绎
C、萧统
D、萧衍

39、下面谁不是文章四友之一?
A、宋之问
B、苏味道
C、李峤
D、崔融

40、下面哪首诗歌不是杜甫所作?
A、《三别》
B、《长歌行》
C、《哀江头》
D、《兵车行》

41、1.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谁的诗句?
A、白居易
B、元稹
C、韩愈
D、赵翼

4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却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出自哪部作品?
A、《西游记》
B、《倩女离魂》
C、《赵氏孤儿》
D、《窦娥冤》

43、下面哪一个不是词牌名?
A、《念奴娇》
B、《山坡羊》
C、《菩萨蛮》
D、《浣溪沙》

44、元曲四大家是谁?
A、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
B、郑光祖、马致远、张可久、张养浩
C、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D、白朴、王实甫、张可久、张养浩

45、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四大南戏之一?
A、《荆钗记》
B、《刘知远白兔记》
C、《汉宫秋》
D、《杀狗记》

46、中国戏曲什么时候诞生了所谓南洪北孔之说?
A、清代
B、明代
C、明末清初
D、元代

47、下面哪个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
A、黄公酒垆
B、东床快婿
C、情有独钟
D、汤祷桑林

48、下面唐传奇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陈鸿《南柯太守传》
B、李公佐《长恨歌传》
C、沈既济《任氏传》
D、陈玄佑《柳毅传》

49、下面哪一部作品不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奇书之一?
A、《三国演义》
B、《三言二拍》
C、《金瓶梅》
D、《西游记》

50、下面哪个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A、李俊
B、张横
C、史进
D、焦大

51、“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的作者是谁?
A、李白
B、白居易
C、张志和
D、温庭筠

52、下面哪位不是苏门四学士?
A、黄庭坚
B、张耒
C、陈师道
D、晁补之

53、“关西大汉铁抄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谁的词?
A、柳永
B、辛弃疾
C、岳飞
D、苏轼

54、下面哪句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却把青梅嗅”
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5、元代何时正式出现了科举考试?
A、1325年
B、1315年
C、1215年
D、1345年

56、下面哪一个诗派不是明朝出现的?
A、唐宋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江湖诗派

57、下面哪位不是清朝的诗人词人?
A、沈德潜
B、赵翼
C、杨慎
D、翁方纲

58、广义上讲,以下哪种文体不属于中国散文研究?
A、随笔
B、策问
C、铭诔
D、歌行

59、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以下哪部作品?
A、《尚书》
B、《庄子》
C、《春秋》
D、《论语》

60、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韩愈所作?
A、《进学解》
B、《愚溪诗序》
C、《柳子厚墓志铭》
D、《送李愿归盘谷序》

61、下面哪位古人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曾巩
B、王安石
C、柳宗元
D、黄庭坚

62、下面哪一个不是八股文的格式?
A、破题
B、起讲
C、结股
D、入手

63、下面哪个不是车轮上的部件?
A、輢
B、辐
C、牙
D、毂

6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对句中輗、軏的解释,正确的是?
A、輗,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
B、軏,车轮与车轴相连接的销钉。
C、輗,大车的车轮。
D、軏,小车的车轮。

65、为周穆王驾车获封的是?
A、嬴诞
B、蜚廉
C、造父
D、恶来

66、下面关于中国古代战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说某个国家往往说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乘即战车,用其多少表示军事力量如何。
B、战车左边的人叫骖乘。
C、战车右边的人叫车右。
D、战车上的主帅只负责指挥。

6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立三十六郡。下面的郡位于河南的是?
A、代郡
B、颍川郡
C、雁门郡
D、河东郡

68、“郡望”其中“郡”是指行政区划,而“望”则指望族世家。下面“郡”与“望”匹配错误的是?
A、天水赵氏
B、太原李氏
C、昌黎韩氏
D、琅玡王氏

69、明朝的省不包括?
A、广西
B、内蒙
C、云南
D、贵州

70、下面诗文中的“除”做“台阶”之意的是?
A、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还除通直郎。
B、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C、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D、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71、成语中望其门墙、登堂入室、门庭若市等均涉及到了古代建筑的一些概念,把它们由外向里排列,正确的是?
A、门 庭 墙 堂
B、墙 门 堂 庭
C、庭 门 堂 室
D、门 庭 堂 室

72、下面关于山节藻棁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山节藻棁,指的是古代天子的庙饰。出自《礼记?明堂位》。
B、山节藻棁,后用以形容君王居处豪华,象征着至高的地位。
C、山节藻棁,出自《礼记?明堂位》。
D、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

73、下面关于斗拱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斗拱雄大,出檐深远。
B、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C、司马迁通西域后,斗拱传到了西亚。
D、斗拱影响到了整个东亚的建筑风格。

74、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按照宫室的建筑规制和礼制,木兰应该是面向北朝见天子。
B、动画片《大鱼海棠》中的民居建筑群是中国的土楼。
C、应县木塔是奉宋仁宗诏令建造的。
D、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75、下面哪一处不是南派园林?
A、狮子林
B、畅春园
C、留园
D、豫园

76、战国时期楚国最有势力的三大王室宗族,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屈
B、景
C、宋
D、昭

77、秦朝的三公是?
A、司马、司徒、司空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太尉、司徒、司空
D、太师、太傅、太保

78、下面不属于汉朝选拔人才的方法的是?
A、察举制
B、举孝廉
C、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79、下面这些选拔官员的制度,属于自下而上推举的是?
A、察举制
B、征辟制
C、察举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80、下面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B、执行九品中正制,评议人才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C、中正官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其职责是品第人物。
D、九品中正制不可能做到唯才是举。

81、下面关于隋朝科举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彻底摆脱了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B、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C、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
D、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82、下面关于唐朝科举的表述,错误的是?
A、唐玄宗开设了武举。
B、“雁塔题名” 是指中进士。
C、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有进士、秀才、明经、明算等。
D、三十老明经,七十少进士。

83、下面四人中明经科出身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元稹
D、白居易

84、“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下面“郡”与“望”匹配错误的是?
A、范阳卢氏
B、兰陵崔氏
C、太原王氏
D、昌黎韩氏

85、下面关于宋元科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重文轻武,废除了武举。
B、元朝废除了科举考试。
C、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制度。
D、宋朝确立了四年一次的三级考试。

86、下面哪组对应是错误的?
A、殿试—进士
B、会试—秋闱
C、乡试—举人
D、乡试—解元

87、传说中咸池作乐的是谁?
A、禹
B、炎帝
C、黄帝
D、商汤

8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十二音?
A、黄庄宫
B、太簇宫
C、大吕宫
D、葳宾宫

89、下面十二调与十二个月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季春对应姑洗
B、季夏对应大吕
C、季秋对应黄钟
D、仲冬对应无射

90、钦天监是中国古代官署名,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这一官署名称始自?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1、下面关于公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历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的纪年方法。
B、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所以又称格里高利历。
C、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92、中国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
A、孟、仲、季
B、早、仲、晚
C、伯、仲、季
D、上、中、下

93、下面关于节气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二十四节气是阴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
B、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规律有关。
C、二十四节气把黄道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D、四时八节,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八节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94、中国古人为了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和节气的变换情况,把周天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它们是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下面的对应错误的是?
A、大火对应的是小暑和大暑。
B、鹑首对应的是芒种和夏至。
C、析木对应的是立冬和小雪。
D、星纪对应的是大雪和冬至。

95、在中国古代历法中,哪个月为正月,一直有三种情况,叫做“三正”,下面哪个是错误的?
A、夏朝的正月是寅月。
B、商朝的正月是丑月。
C、周朝的正月是子月。
D、秦朝以后都是以子月为正月。

96、今年是2019年,用干支纪年法是己亥年,那么2014年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应该是?
A、甲子年
B、甲午年
C、乙未年
D、癸巳年

97、下面哪一种不是周朝的祭祀用的礼器?
A、钟
B、鼎
C、箪
D、簋

98、关于鼎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A、鼎是中国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器具,也是一种礼器。
B、“三足鼎立”,所以鼎都是三足。
C、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
D、“问鼎”的典故,说的是楚庄王问周天子之鼎大小轻重的故事。

99、北京东直门内的簋街是美食集中的一个场所,下列关于“簋”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簋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容器
B、簋是重要的礼器
C、周礼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
D、簋是竹制的

100、下面哪一种不是中国古代的饮酒器?
A、匜
B、爵
C、尊
D、卮

101、妻丧却鼓盆而歌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嵇康
D、阮籍

102、下面关于家居什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捶床便大怒”,其中“床”是一种卧具,当时的榻是用来坐的。
B、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C、人们常把几和案并称,但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
D、席地而坐,初指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后演化成直接坐在地上。

103、关于中国古代照明的用具,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
B、《诗经?庭燎》,庭燎指的是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C、到了繁荣昌盛的唐朝,人们才广泛使用蜡烛。
D、韩愈的《进学解》中“焚膏油以继晷”, 焚膏油就是点油灯。

104、下面哪个是古代灌溉工具?
A、耧车
B、翻车
C、耒
D、耜

105、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瑞脑消金兽”,其“金兽”是?
A、刻着兽纹的镇纸
B、妇女佩戴的金质兽纹首饰
C、兽纹香炉
D、金黄色毛的小宠物

106、下面关于古代天文的选项正确的是?
A、三垣之说就是太微垣、紫徽垣和天市垣。
B、东方苍龙七宿包括角、亢、奎、娄、心、尾、箕。
C、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
D、《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这个分就是分野的意思。

107、下面关于古代天文的选项错误的是?
A、北斗七星的名字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星,玉衡、开阳、摇光。
B、北斗七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C、在我们所熟记的文学作品之中只有《诗经》用过与十二次相关的内容。
D、黄道十二宫最早来自于古巴比伦时代。

108、十二星座对应“四柱”概念中的一个哪一柱?
A、年
B、时
C、月
D、日

109、下面哪句诗文与中国古代天文无关?
A、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B、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D、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110、《周易》中“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形容谁的?
A、黄帝
B、伏羲
C、炎帝
D、有巢氏

111、下面哪一项不是古人对帽子的称呼?
A、冠
B、冕
C、缨
D、弁

112、《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有错穿龙袍的情节?
A、婴宁
B、连城
C、小翠
D、辛十四娘

113、下面哪一个概念是关于贫民阶层的?
A、黼黻
B、黔首
C、冠盖
D、貂裘

114、“屐”出现在哪一个朝代?
A、秦
B、汉
C、晋
D、南北朝

115、《三字经》中“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其中哪一种是豆类?
A、粱
B、菽
C、黍
D、稷

11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五谷”不包括下面哪一种?
A、小黄米
B、大米
C、玉米
D、水稻

117、占城稻是在 朝由 传入中国的?
A、唐 泰国
B、唐 越南
C、宋 印度
D、宋 越南

118、《三字经》中“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下面关于调味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人们常用的辣味调味品有姜和蒜。
B、《周礼?天官?盐人》里记述盐人掌管盐政,管理用盐的事务;祭祀、待客、膳食要用不同的盐。
C、殷商时已出现饴的生产,到西周时饴糖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
D、先秦时,人们常用梅子当做酸味调味品。

119、“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出自哪位皇帝?
A、晋惠帝司马衷
B、晋哀帝司马丕
C、晋怀帝司马炽
D、晋安帝司马德宗

120、卢仝的诗句“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说的是?
A、饮酒
B、喝中药
C、饮茶
D、食羹汤

121、荀子的主要观点是?
A、“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B、性善论
C、“天行有常”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D、性恶论

122、下面谁是中唐诗人?
A、韩愈
B、白居易
C、姚合
D、刘禹锡

123、下面属于苦吟派的诗人是?
A、贾岛
B、姚合
C、孟郊
D、刘禹锡

124、有关“二十四史”的主编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南齐书》:萧子显;
B、《梁书》:姚思廉;
C、《后汉书》:范晔;
D、《陈书》:沈约;

125、有关“二十四史”的主编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魏书》:姚思廉;
B、《北齐书》:令狐德棻;
C、《周书》:李百药;
D、《隋书》:魏征;

126、有关上古史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古便有“右史记言,左史纪事”的说法;
B、最早的比较合理的史料分类来自《隋书·经籍志》;
C、上古史官曾有“祝卜宗史”四类;
D、古代史书也称作“坟典”;

127、有关“文献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商礼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这个文献在孔子的解释其实是两个东西,“文”才是所有的这些文献、这些文本, “献”是贤才,那么这个贤才主要是指什么人,就是那种博学能识的人;
B、“文献”的载体不仅限于纸张。任何写有、刻有文字的器具都可以成为“文献的载体;
C、帛当年和竹简齐名,因为它轻便好写,所以帛简两者经常并称,简称竹帛;
D、文献即“文本”(text),文献学就是我们惯常理解的textual study;

128、视频中,我们曾介绍,文献的形成有以下哪几种途径?
A、著;
B、述;
C、编;
D、拓;

129、以下哪位人物是课程中提到的著名翻译家?
A、鸠摩罗什;
B、玄奘;
C、徐光启;
D、僧一行;

130、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的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的文献以印刷为主,抄书并不多见;
B、口耳相传的文献颇多错讹,并不是文献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C、“四大奇书”印刷之前很多都经过了口耳相传,大概只有《金瓶梅》例外;
D、几次文献大浩劫,毁书无数,很多文献再也找不回来了;

131、有关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浩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宋靖康之耻,大量文献毁于宋金战火;
B、中国目前宋版书极为稀少,与文化浩劫有很大关系;
C、清代编《四库全书》,也毁掉了上万种书;
D、秦始皇焚书坑儒,亲手毁掉了当时所见绝大部分书籍;

132、校勘学所说的“错字”,存在于以下哪几种现象中?
A、脱;
B、讹;
C、衍;
D、虚;

133、对于法家,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儒法两家观点完全相左,毫无交集;
B、法家与道家水火不容,两者毫无交集;
C、韩非子观点十分极端,儒者、侠客、商人,在他眼中都是被打击、制约的对象;
D、法家与兵家密不可分,颇多联系,不论学者的身份还是学说;

134、以下哪几本书属于“武经七书”?
A、六韬;
B、三略;
C、李卫公问对;
D、黄石公兵法;

135、孟子说“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别,是针对诸子中某一派提出的。以下哪些子学流派不是此说法针对的对象?
A、儒家;
B、法家;
C、名家;
D、农家;

136、中国古代所说的“三教”,包含以下哪几个教派?
A、儒教;
B、佛教;
C、道教;
D、名教;

137、有关禅宗“六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祖慧可;
B、三祖僧璨;
C、五祖弘忍;
D、四祖道信;

138、有关“一花开五叶”,包含以下哪些禅宗门派?
A、临济宗;
B、曹洞宗;
C、沩仰宗;
D、唯识宗;

139、有关老子的身份有很多传说,包含如下三种说法:
A、李耳字老聃;
B、姓老名聃;
C、老子即老莱子;
D、老子即老彭;

140、有关道家,以下哪几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老子》通行本均以《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B、班固认为,老子盖源于巫者,因此可晓天人之说,明养生之道;
C、道家与道教为一家,时间有先后;
D、《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141、以下哪位可算作法家的代表人物?
A、管仲;
B、吴起;
C、商鞅;
D、孙膑;

142、有关法家“法术势”三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派代表为商鞅,也是法家最早的一个流派;
B、术派远祖为田骈,后学为申不害;
C、慎到为势派的代表人物;
D、历史证明,术派势派在战国都不算成功;

143、有关“二十四史”的主编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南史》:姚思廉;
B、《新唐书》:刘煦;
C、《旧唐书》:欧阳修、宋祁;
D、《北史》:李延寿;

144、以下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中,没有用过的“十二次”知识的有:
A、楚辞;
B、水浒传;
C、将进酒;
D、牡丹亭

145、以下历法知识正确的有:
A、每个月第一天为“朔”;
B、每个月十六称为“既望”;
C、中国古代历法高度重视太阴历;
D、六十年被称为“一甲子”;

146、以下属于中国古代五音的有:
A、变宫;
B、角;
C、变徵;
D、羽

147、有关中国古代地名,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四家诗的齐鲁韩是战国时代的行政区划;
B、汉朝时最早明确州郡县三级制;
C、汉朝的人口最多时候远超6000万;
D、尚书禹贡把中国分为九州。

148、有关古代科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国最早确定四书五经为最高经典的朝代是元朝;
B、隋朝科举出现,隋朝文人全部去读经史,培养了大量的治国人才;
C、乡试考第一为会元;
D、古代的廪生国家有公粮养着;

149、以下对中国古代建筑描述错误的有:
A、观为汉代以后的叫法;
B、两个高台连在一起称为闾或者阙;
C、商代开始大量用瓦;
D、常家庄园是徽派园林的代表;

150、关于车马,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古代有用羊拉的车;
B、周代少数民族不会用马车;
C、四匹马的马车叫駢;
D、軏是马车前的横木。

151、以下哪些说法被合称为五谷?
A、黍稷菽粱稻;
B、黍稷麦菽麻;
C、葱姜蒜麻薯;
D、黍稷麦薯麻;

152、有关服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幞头在汉代以前出现,南北朝时期成为中国最流行的帽子;
B、古代袍服系在腰间的腰带首先叫绦,后来产生玉带等豪华装饰;
C、古代穷人喜欢把东西塞在袖子里;
D、所谓衣褐,即穷人日常的服装常常是粗羊毛或者麻布制作出来的;

153、有关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鼎可以用作法器;
B、鼎可以用来烹饪;
C、鼎为纯铜铸就;
D、鼎都是巨大的,没有所谓“小鼎”的存在;

154、白居易把诗歌分为感伤诗、杂律诗、田园诗、闲适诗四类。

155、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

156、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周邦彦的作品

157、《金石录后序》的作者是赵明诚。

158、文天祥的名作《过零丁洋》,这个零丁洋在今天的深圳。

159、《伶官传》是司马迁的作品。

160、“三杨”是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位名臣的合称。

161、鲜卑族发明了马镫。

162、周礼规定天子八驾。

163、倾盖如故“倾盖者,道行相遇,軿车对语,两盖相切,小欹之,故曰倾”,倾盖指路遇,倾盖如故指一见如故。

164、《禹贡》是《山海经》中的一篇。

165、东汉把天下一共分为十三州,都城洛阳所在的是司州。

166、唐朝实行郡州县三级制。

167、宋词里的“烽火扬州路”,这个路相当于现在的省。

168、科举制度是1905年废止的。

169、中国的阴阳和历出现在夏朝。

170、古人的常见的鞋子有屦和舄的区别,屦一般是多层鞋,舄是单底鞋。

171、苏轼的诗词“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鞋”还可以写作鞵。

172、深衣是古人内衣的一种叫法。

中国大学国学通论(二)

中国大学国学通论(二),是对中国大学国学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的一篇文章。在当今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大学国学的发展,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方面。

国学在中国大学的地位

中国大学国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关注。中国大学国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因此,加强对中国大学国学的研究和传承,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学国学的特点

中国大学国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中国大学国学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再造。在中国大学国学的研究中,强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探索其现代化、国际化之路;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对于中国大学国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关注和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也为中国大学国学的发展带来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未来的中国大学国学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同时坚守传统文化,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并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总之,中国大学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对外交流将会成为中国大学国学的重要任务。期望中国大学国学在这个新时期有更加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