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7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_1章节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27 min read

mooc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_1章节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1讲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梦的生态基石

第一讲测试

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文明几月几号?
A、6月5日
B、撑起4月22日
C、美丽梦章5月22日
D、中国整答12月29日

2、节答《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案慕案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课完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生态保护野生植物、文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撑起保护遗传资源、美丽梦章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中国整答发展农业、节答林业和渔业

3、案慕案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B、锐减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4、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D、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物种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哪三个功能区
A、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B、核心区、实验区、生产区
C、内区、中区、外区
D、核心区、中区、实验区

谈谈你对“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这句话的理解。

1、谈谈你对“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这句话的理解。

第2讲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二讲测试

1、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
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

2、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3、臭氧层破坏属于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D、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5、当光强度不足时,二氧化碳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生态学主要有哪些原理?简要举例说明。

1、生态学主要有哪些原理?简要举例说明。

第3讲 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测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D、企业

2、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
A、经济性
B、生态性
C、文化性
D、以上全不对

3、(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化
B、生态精神
C、经济发展
D、生态文明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中都有很多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 )”的生存主张、“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A、万物一体
B、民胞物与
C、天人和谐
D、天人合一

5、禁止在( )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A、森林
B、农田
C、沙地
D、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简述生态农业有何特征?

1、简述生态农业有何特征?

第4讲 科技创新——应对生态安全的挑战

第四讲测试

1、人口问题本质上是( )问题
A、经济
B、历史
C、发展
D、社会

2、良好的( )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A、生态环境
B、自然环境
C、自然资源
D、社会资源

3、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 )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A、生态文化
B、生态精神
C、生态文明
D、生态和谐

4、党的(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A、十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七届三中全会
C、十七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五中全会

5、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 )
A、环境的改变
B、人的主动性
C、环境的改变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谈谈你所了解的科技创新,在生产生活方面举例说明。

1、谈谈你所了解的科技创新,在生产生活方面举例说明。

第5讲 生物多样性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之路

第五讲测试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
D、罚款

2、有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因此我们尽可以开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丙说:“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3、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最好( )
A、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B、把它带回家中养着观赏
C、把它抓去卖钱
D、给它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

4、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存斗争过于激烈
B、物种退化
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5、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重要意义?

1、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重要意义?

第6讲 多功能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

第六讲测试

1、生态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性、( )。
A、紧迫性
B、发展性
C、可操作性
D、可持续性

2、“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3、保持并完善( )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
A、《环境影响评价法》
B、《环境保护法》
C、《环境基本法》
D、《环境法》

4、以追求真善美智圣的统一为目标,实现和谐生态,走向( )。
A、生态文明
B、生态平衡
C、生态安全
D、生活富裕

5、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 ),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 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 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A、绿色经济
B、循环经济
C、环保经济
D、新型经济

谈谈什么是多功能农业。

1、谈谈什么是多功能农业。

第7讲 循环经济与低碳农业

第七讲测试

1、()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A、十六大报告
B、十五大报告
C、十七大报告
D、十七届六中全会

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天然气
C、潮汐能
D、风能

3、关于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能量是守恒的,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电能是二次能源,便于输送和转化
D、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4、“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这里的国情是指( )。
A、资源和环境依然严峻
B、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
C、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5、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 )。
A、低碳经济
B、计划经济
C、生态经济
D、市场经济

如何有效开展低碳农业?

1、如何有效开展低碳农业?

第8讲 生态城市: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八讲测试

1、对工业文明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盘肯定
B、扬弃
C、全盘否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十八大报告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将( )纳入其中,变为五位一体。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健康文明
D、生态文明

3、目标迷失的经济增长导致消费与生产失衡,属于()现象。
A、通货膨胀
B、“GDP中毒”
C、科技失灵
D、“精神中毒”

4、第一次阐释“中国梦”概念的是()。
A、
B、
C、胡
D、

5、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A、臭氧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

生态城市有何特征?

1、生态城市有何特征?

第9讲 生态林业: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树”

第九讲测试

1、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可持续发展

2、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D、不分前后

3、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A、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B、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C、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D、发展煤炭生产

4、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 )。
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B、市场体系
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D、环境治理体系

5、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危机,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的政策也逐渐向( )倾斜。
A、立法限制排污
B、“三废”专项治理
C、跨域跨界防治
D、全面规制

林业在生态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作用?

1、林业在生态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作用?

第10讲 生物间奇妙的相互作用

第十讲测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可持续
B、快速
C、协调
D、全面

2、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
A、能量梯次使用
B、物质闭路循环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3、(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

4、“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5、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
A、艰巨性
B、人文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什么是化感作用?

1、什么是化感作用?

第11讲 森林生态旅游:释放山村发展正能量

第十一讲测试

1、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提高旅游地的( )。
A、可观赏性
B、可进入性
C、可持续性
D、可创收性

2、目前全世界倡导森林旅游,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高,可以杀灭有害菌, 消除病菌,具有防治 高血压、冠心病、( )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A、癫痫
B、胃溃疡
C、肝炎
D、气管炎

3、我国武夷山景区采用“宜小不宜大、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隐不宜显、宜淡不宜艳” 的做法体现了景区开发的( )。
A、保护性开发原则
B、特色原则
C、永续利用原则
D、协调性原则

4、以下不属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是( )。
A、大气
B、建筑
C、地貌
D、生物

5、以下符合生态旅游开发永续利用原则的是( )。
A、禁止使用私人交通工具
B、大力发展各类旅游设施的扩建
C、对市民收取垃圾处理费
D、调整旅游旺季的旅游流量

什么是生态旅游?

1、什么是生态旅游?

期末考试

综合试卷(客观题部分)

1、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D、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物种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当光强度不足时,二氧化碳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不可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4、(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化
B、生态和谐
C、生态精神
D、生态文明

5、“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 )。
A、低碳经济
B、生态经济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7、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D、不分前后

8、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9、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10、下列哪种方式属于正确的日常节电行为?( )
A、打开电冰箱放食物时,要持续一段时间再关闭
B、用完电脑后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出去2个小时后回来继续使用
C、关闭电视机的同时,切断电源。
D、打开电灯睡觉

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12、大量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农田且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13、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5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作出了重大部署。

14、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

15、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16、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

17、霾的日变化明显,空气相对湿度也大,空气团较不稳定,其持续时间长。

18、全球变化尤其气候变暖是典型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它关系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平衡稳定的全局。

19、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

20、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21、生态旅游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22、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涵就是生态文化理念。

2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24、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四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审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神态文明的新时代。

25、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

综合考试(主观题部分)

1、简述生态文明的内涵。

2、生态学基本原理有哪些?

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4、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