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美学基础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53 min read

超星美学基础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周 绪论:美学是超星什么第二周 绪论:美学怎么学

1.0 绪论学习导言随堂测验

1、美学之父是美学谁?
A、鲍姆嘉通
B、基础康德
C、章节整答黑格尔
D、答案柏拉图

2、学习20世纪的通完西方美学,因为受到分析哲学的超星影响,更明确地将美学等同于( )

绪论单元测试

1、美学“尽善矣又尽美矣”语出哪部经典?
A、基础《孟子》
B、章节整答《论语》
C、答案《庄子》
D、学习《左传》

2、通完创设美学之名、超星撰写美学专著并开设美学课程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谁?
A、鲍姆加登
B、黑格尔
C、康德
D、蔡元培

3、罗中立油画《父亲》画中有支笔,在哪里?
A、左耳轮上
B、右耳轮上
C、左手中
D、右手中

4、大学美学课中称的孔老师是指
A、孔丘
B、孔明
C、孔庆东
D、孔鲤

5、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的特性是什么?
A、科学性
B、人文性
C、现实性
D、功利性

6、有哪些美学家把美学的对象看作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A、弗洛依德
B、荣格
C、维特根斯坦
D、黑格尔

7、美学研究美,也研究丑,是一门关于价值与意义的富有思辨性的学科。

8、美学的学科归属是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9、中国近现代美学热潮中第一次开设美学课程的学者是北大的

10、研究生学位论文《从先秦的社会文化氛围看孔孟荀三子的美学思想》的作者姓名是

互评作业第一次

1、想象一种语言,想象一种生活。(维特根斯坦) 你的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如果只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你会选哪个字或哪个词,为什么? 1.请写一个词。这词包含着自我生活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妙感觉、美好感受、美丽风景…… 2.写一段话解释这个词包含的感觉、故事和缘由等。字数100字左右。

第三周文学之美 第四周电影之美 第五周旅游之美 第六周环境之美 第七周爱情之美 第八周生活之美

2.1文学之美:闻一多《死水》中审美意象的突破随堂测验

1、文学上的审丑大师,创作了《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等作品的是法国诗人
A、波德莱尔
B、雨果
C、兰波
D、拉马丁

2、美与丑是永恒对立的。

2.2电影之美:以《大护法》为例随堂测验

1、电影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哪些:
A、电影色彩、构图之美
B、电影技术,如摄影、灯光、剪辑的美学价值
C、电影背后的文化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潮
D、电影的审美特性、审美规律、审美形态

2、《大护法》采用了“朱砂”“石青”和( )配合的颜色

2.4环境之美:诗意的栖居——网师园环境美学解读随堂测验

1、西方环境美学的正式提出源自 20 世纪的英国人
A、罗纳德·赫伯恩
B、艾伦·卡尔松
C、阿诺德·伯林特
D、约·瑟帕玛

2、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

2.5环境之美:环境美学的实践随堂测验

1、宜居本身不仅是现代化的物质上的便捷和舒适,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宜居和精神的安适。

2、环境美学的理念与十九大提出的( )观年完全一致。

2.6爱情之美随堂测验

1、“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只有爱情却永远年轻”出现在诗人( )的作品《关于爱情》中。

2、处于热恋中的人会认为恋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美的,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的( )理论来解释。

生活美学单元测试

1、朱光潜所论原文有“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 ),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另外一位朋友是什么?
A、画家
B、商人
C、歌唱家
D、艺术家

2、丰子恺在《杨柳》中所论: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
A、下垂
B、高踞
C、向上
D、柔顺

3、胡晓明在《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中提到:“丰子恺的艺术像( ),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丰子恺的艺术像什么?
A、水
B、山
C、柳
D、花

4、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所涉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A、美学问题
B、科学问题
C、生活常识问题
D、生物学问题

5、林清玄所著书名取为“心美,一切皆美”,其序言中有句:“我深深相信,只要( ? ),连吹抚过的风都是美的”。所缺字为
A、心美
B、心宽
C、心愿
D、心远

6、蒋勋《品味四讲》封面所提: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的一个字——( ?)。 这个字是什么?
A、忙
B、钱
C、利
D、闲

7、朱光潜所论《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态度包括
A、美感的
B、科学的
C、实用的
D、宗教的

8、本节所选阅读材料中,明确强调艺术把握世界、审美的观点看待世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他们有
A、朱光潜
B、勃兰兑斯
C、马克思
D、柏拉图

9、朱光潜在《悲剧的诞生》有论:“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做美的:‘美’ 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

10、阎国忠《爱的哲学与美的哲学》有论:“爱与美有着共同的本原——性、生产、交往、归依或归属、自我实现”。

11、苏轼《海棠》诗中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故烧高烛照红妆。 请填所缺句。

12、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美学家是谁?

互评作业第二次

1、在题干下直接提交一篇300字以上,500字以下的短文。 主题是“以心为镜,自我映像”,作业题目可自拟。 各式话语塑造着人的形象。有人发现一个秘密: 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杜甫,同时心中也有着清晰的自我形象。 请你把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呈现出来。 以心为镜,直面镜中之我, 用自己的话 把所见那心镜之我的形貌、状态、行为、行动等构成的自我形象描述出来, 把对此形象的感情表达出来。 本题是涉及身体美学、性别美学、爱情美学等话题与问题展开的综合训练题。 本题的评价标准是: 我所描绘被称为“你”的那个形象是否清晰、具体生动。 我对此“你”的情感表达是否充分、具有感染力。 本题首句开头统一设定为:我看着你,在我心中你如此清晰。 例: 我看着你,在我心中你如此清晰。你是一个玉树临风的追风人。(其后省略四百字:如何如何临风,怎样怎样追风;我的看、我的找、我的想……等等何以何以表达感情)

第九周 审美范畴篇:悲剧与喜剧 第十周 审美范畴篇:优美与崇高 第十一周 审美范畴篇:丑与荒诞

3.1 悲剧理论与中西悲剧性的不同形态随堂测验

1、作为艺术创造的悲剧,其所呈现的悲剧根源是
A、主人公的过失
B、历史的必然
C、生存之罪
D、命运的不可抗拒

2、从悲剧主人公来看,中国的悲剧主人公多无过失,道德无缺陷,悲剧感趋向于伦理属性和道德的价值认同。但表达痛苦和个人主义的悲剧,明显属于西方传统所有。

3.2 错位生笑的喜剧随堂测验

1、戏仿是有批判距离的模仿,戏仿也是一种喜剧样式。

3.3 和谐宁静的优美随堂测验

1、优美的形态所显示的内涵特征具有
A、直接透明
B、形象单纯
C、意蕴单一
D、结构复杂

2、优美的本质

3.4 挣扎提升的崇高随堂测验

1、卢梭在《忏悔录》中看古罗马宏大工程所获得的体验包含有
A、超出想象
B、引起惊叹
C、景仰之情
D、提升自我渺小到崇高境界

2、不同于优美的透明结构,崇高的审美结构可称为深度结构。

3.5 荒诞美随堂测验

1、从视频内容学习到,《等待戈多》以荒诞的形式直喻荒诞的内容,体现在该剧的( )、( )和( )等方面。
A、情节结构
B、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C、戏剧语言
D、戏剧冲突

2、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 》,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巨大震动,打动了战后的一代西方人,揭示存在的虚无感和荒诞感。

审美范畴篇测试

1、从区分的角度看,《哈姆雷特》所属的悲剧类型是
A、性格悲剧
B、命运悲剧
C、家庭悲剧
D、社会悲剧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存在滑稽、喜剧之中,同时也存在于哪种审美形态中?
A、崇高
B、优美
C、壮美
D、意境

3、花好月圆是什么?从美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花好月圆包含一种感受的和谐。
B、花好月圆是悲剧的。
C、花好月圆是优美的。
D、花好月圆包含了一种景象的和谐。

4、“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把我的心灵提高到另一种境界”,歌德体验的这种状态属于
A、崇高感
B、优美感
C、和谐感
D、喜剧感

5、“无法较量的伟大的东西”,在康德看来不同于壮美,其审美形态是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诗歌中体会到的属于悲的形态。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歌艺术创造生成的悲,具有一种净化、宣泄与陶冶作用。

8、笑,是喜剧所具有的审美效果。其笑中可含愉悦,可有讽刺。

9、努力向上挣扎是当我面临数量、力量、气魄超出自我日常所见所感而生的崇高感。眼见“小桥流水人家”,是不能生成崇高这种审美体验的。

10、从优美到崇高,从喜剧感到悲剧感继而荒诞感,人的一生所感受到的审美体验有不同样态。精神成长成熟阶段最能感受体验优美,在儿童阶段最能感受和体验荒诞。

第十四周 艺术经典篇:细节与意义…第十五周 艺术经典篇:经典与体会…

艺术经典篇测试

1、当代美学家( )认为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功一个艺术境界。
A、宗白华
B、石涛
C、蔡元培
D、朱光潜

2、()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A、书法
B、舞蹈
C、绘画
D、音乐

3、梵高的画所具有的“悲剧性”或“戏剧性”等等审美内涵,仅仅取决于观者对梵高人生故事的联想。

4、不同于现代艺术如电影拷贝复制,古典艺术特有艺术灵韵在于其创作者的原创神圣性。因此,神龙本《兰亭序》作为一种王羲之书法的摹写仿作,没有艺术价值。

5、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的二度创造,以抽象的点画传达物象之美与人生之悟。

6、《兰亭序》中“之”形态变化多端,其变化与其所在作品中位置有关,即其上下及左右的字体与空间等有关。

7、每一场经典戏剧作品的演出都是对其作品的二度创造,不可能是其原作原汁原味的重现。

8、笔画是从静态的角度看字的组成要素,笔法是从( )的视角看书写之法。

9、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向艺术美的方向,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 )的工具。

10、《思凡》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家()的作品。

第十六周 美育

美育测试篇

1、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古罗马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第一个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A、贺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2、近年来,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并提出要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知识、( )、专项特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A、核心素养
B、艺术修养
C、能力素养
D、综合能力

3、西方在古希腊时的雅典,教育已经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把智育、体育和艺术教育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性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美育的雏形。

4、在古代中国,西周的教育政策提出“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基本内容。

5、王国维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美学并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尝试者,也是近代中国美育思想的开启者。

6、王国维对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位置作了阐述,指出了它与德育、智育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个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

7、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反对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主要是美术教育的观点。

8、18世纪50年代,在美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学科之后,德国哲学家席勒吸收并改造了康德的思想,写成了《美育书简》,正式提出了“( )”概念。

9、美育的功能包括培养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0、美育可以通过审美理论学习、( )、自然欣赏、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期末考试

美学基础期末论文

1、师范专业同学选做: 1.蔡元培把美育称为“美感教育”。《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你对审美教育的理解。 要求:1.写出你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2.结合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践; 3.字数不得少于2500字。 中文专业同学选做: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黑格尔则从其绝对理念的哲学出发,提出悲剧的本质是两种理念,亦即两种社会义务、两种现实的伦理力量的必然性冲突。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参考以上对于悲剧的不同理解,谈谈你如何理解“悲剧”这一审美形态? 要求:1、要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始终围绕悲剧来论述; 2、理论联系实际,请结合一定的文学作品展开论述; 3、字数不得少于2500字。

学习通美学基础

美学是一门研究与美有关的学问,它研究人类对于美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美学基础是美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涉及到美学基本概念、美学理论以及美学实践。在学习通中,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文献资料和互动讨论等形式来学习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基本概念

美学基本概念包括美、艺术、审美、形式、内容等,其中美是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美学学科中的美是指人们在感知世界时获得的一种愉悦、和谐、完美的感受,它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个体形式来表现情感、意境和思想的活动。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具有很强的审美属性,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审美是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自然景观等。审美的主体是人,是一种心理活动。

形式和内容是艺术作品的两个重要方面。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等;内容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情感和意义等。

美学理论

美学理论是对美学基础概念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包括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分类等。美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或体验。

美的标准也是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客观标准是指一些客观的规律和原则,如比例、对称、节奏等,这些规律和原则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艺术创作中。主观标准则是指个人的审美观点和偏好,它是一种主体性的体验。

美的分类主要包括客观美和主观美。客观美是指一些客观的美的标准和规律,如对称、比例、色彩等;主观美则是指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美学实践

美学实践是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艺术实践中的过程。美学实践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组织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进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学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欣赏的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来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创作艺术作品则是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过程来表达个人的意见、情感和思想。

组织艺术活动是美学实践的另一种形式,它可以通过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形式来展示艺术作品,从而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

结语

学习通美学基础课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