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地理信息系统_10期末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远程教育发布于:2024-06-02 13:14:03ė03654次浏览680条评论

mooc地理信息系统_10期末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讲 基础理论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讲测验

1、地理答案答案有关信息的信息系统论述错误的是()。
A、期末信息具有传输性
B、完整信息具有共享性
C、地理答案答案信息具有适用性
D、信息系统信息具有主观性

2、期末在GIS数据中,完整把非空间数据称为()。地理答案答案
A、信息系统几何数据
B、期末关系数据
C、完整属性数据
D、地理答案答案统计数据

3、信息系统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期末发展自20世纪( )起步。
A、60年代初
B、70年代初
C、80年代初
D、90年代初

4、下列关于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

5、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 )5 个部分。
A、电脑、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B、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基础设施
C、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机
D、硬件、软件、数据、文字、应用模型

6、下面关于GIS数据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是GIS的灵魂,没有有效的GIS数据,再好的GIS应用系统也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
B、在绝大多数情况下,GIS数据是整个GIS项目中最昂贵的部分,一般获得数据的代价是整个项目代价的50%~80%。
C、随着网上地图在线服务的深入开展,GIS项目中的数据获取成本正在显著下降,且有些项目可直接利用网上地图开展应用。
D、GIS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源的质量,对于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数据源,我们可以在数据采集后进行高精度误差校正。

7、下列选项中,属于GIS与OA的典型结合的是( )。
A、城市规划图文一体化工作管理
B、房地产虚拟购房
C、汽车导航
D、水域污染监测

8、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
A、缓冲区分析
B、包含分析
C、网络分析
D、最短路径分析

9、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是()。
A、空间特征
B、对象特征
C、关系特征
D、属性特征
E、时间特征

10、以下系统软件中不属于GIS专业软件的是()。
A、ArcGIS
B、UNIX
C、MapInfo
D、SuperMap
E、PhotoShop

第一讲作业

1、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并具有什么特点?

2、请简述GIS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第三讲 地理空间数据的组成与特征

第三讲测验

1、图形数据的来源,不包括( )。
A、纸质地图的数字化
B、外业测量的数据
C、由图像数据转换而得
D、文字描述

2、拓扑学研究在拓扑变换(拉伸、压缩等)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称为拓扑属性,否则是非拓扑属性的。在下列选择中,( )的说法是非拓扑属性的。
A、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
B、一个区域的面积
C、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内部
D、一个面是一个简单面(面上没有“岛”)

3、( )存在于空间图形中同类但不同级的基本要素之间。
A、拓扑邻接
B、拓扑集成
C、拓扑关联
D、拓扑包含

4、关于图像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像数据的组织方式为点、线、面
B、图像栅格是地表一定面内数据的连续性表达
C、栅格象元的大小决定了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也决定了图像数据量的大小
D、图像栅格单元的面积越大,分辨率越高

5、关于矢量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矢量数据是空间信息的唯一表达方式
B、矢量数据可以精确地表现点、线、面等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形状
C、矢量数据不能记录地理实体坐标
D、矢量数据不包含属性信息

6、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矢量数据编码方法的为( )。
A、坐标序列法
B、树状索引编码法
C、拓扑结构编码法
D、二叉树法

7、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 )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
B、利用某种算法从矢量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8、矢量数据的压缩方法,不包括哪一项( )。
A、垂距法
B、光栏法
C、游程长度编码法
D、道格拉斯-普克法

9、一般来说,空间对象可以抽象成( )。
A、点
B、线
C、面
D、曲面
E、体

10、矢量数据压缩的基本原则包括( )。
A、最好地逼近原集合
B、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C、保持矢量文件格式
D、保持密度对比
E、保持空间关系正确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空间数据拓扑关系?试举例说明常见的拓扑关系。

2、矢量数据的编码方法包括哪些?

3、请简述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第四讲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与不确定性

第四讲测验

1、有关空间数据质量的论述错误的是()。
A、空间数据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
B、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会造成空间误差
C、数据处理不当会带来空间数据质量问题
D、空间数据误差可以完全消除

2、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表现不包括()。
A、位置误差
B、时间误差
C、要素误差
D、属性误差

3、关于空间数据精确度和精度,正确的是()。
A、精确度低时精度一定低
B、精确度高时精度一定高
C、高精度数据精确度也一定很高
D、精确度和精度没有必然联系

4、关于空间数据的基本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空间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在类型上和空间范围内的完整性
B、空间数据的一致性是指采集的数据要和地物实际情况相一致
C、空间数据的可得性是指获取或使用数据的容易程度
D、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是指数据反映目前状况的程度

5、空间现象自身的不稳定性不包括()。
A、空间上的不稳定性
B、时间上的不稳定性
C、属性上的不稳定性
D、空间现象表达的不稳定性

6、下面关于数据源误差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采集周期不一致不会导致数据误差
B、管点数据与管线数据不闭合属于逻辑不一致误差
C、要素之间的空间冲突会导致数据误差
D、由于图幅限制产生的同一要素的分割,在更新后要进行合并

7、以下不属于位置精度评价指标的是()。
A、数据基础精度
B、接边精度
C、平面精度
D、要素属性值的准确性

8、数据的现势性是由()来衡量的。
A、更新时间和频度
B、更新方法
C、更新时间和采集者
D、更新单位

9、关于空间数据质量标准建立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尽可能参考同类标准
B、遵循普遍使用的数据标准
C、当数据标准发生矛盾时要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进行处理
D、数据标准在建立时要考虑已有的国家标准
E、空间数据质量标准应该一成不变

10、以下属于数据使用中的误差的是()。
A、对地图符号理解不正确
B、缺少使用文档导致使用错误
C、应用模型不精确引入的误差
D、地图数字化带来的误差
E、投影转换误差

第五讲 空间数据库技术

第五讲测验

1、.关于数据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库需要按特定的结构来存储数据
B、数据库是比文件更大的数据组织
C、数据库可以看出具有特定联系的数据的集合
D、数据库中的文件可以孤立存在

2、关于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库具有独立性是指数据间是相互独立的
B、对数据库规定密码和存储权限,可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C、数据库要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会导致效率比文件存储低
D、数据集中控制不利用数据之间的共享

3、关于数据项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记录即数据库中的一列
B、一个数据项即是数据表中的一行
C、数据项是可以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
D、域是数据项的取值范围,只可取数值型数据

4、下列关于网络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A、网络模型可以将数据组织成有向图的结构
B、有向图中结点代表数据记录
C、用连接指令或指针来确定数据间的连接关系
D、把实体和联系都存储在二维表中

5、关于候选码和主码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系中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称为候选码
B、候选码就是主码
C、候选码只能由单个属性构成
D、主码可以不是候选码

6、关系的完整性一般不包括()。
A、实体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
C、主体完整性
D、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7、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相比不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A、空间数据库数据量特别大
B、空间数据库要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联合管理
C、空间数据库不能采用表格来存储数据
D、空间数据库应用范围更广

8、关于面向对象数据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象的属性可以用来改变对象的操作方法
B、类是指共享同一属性和方法的所有对象的集合
C、方法是连接对象与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
D、消息是对象进行操作的函数

9、关于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正确的是()。
A、数据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是记录之间的联系
B、学生和学号间是一对一的联系
C、学生和课程是一对多的联系
D、土壤和植物是多对多的联系
E、数据间的逻辑联系反映的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10、关于SQL连接查询说法正确的是()。
A、select语句后是要查询的数据字段
B、select语句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属性
C、from语句后是要查询的数据表
D、where语句是数据查询条件
E、数据联结条件一般采用两个表中的相同字段进行联结

第六讲 地理空间数据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

第六讲测验

1、地图数字化主要包括()等两种方式。
A、扫描矢量化,数据集成化
B、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
C、手扶跟踪数字化,矢栅一体化
D、栅格数字化,矢量数字化

2、典型的国产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是指( )。
A、ArcMap
B、GeoWay
C、Photoshop
D、Virtuozo

3、遥感影像判读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色调
B、纹理图案
C、形状
D、清晰度

4、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使用()方法,解算图上坐标向地理坐标的转化参数。
A、最小二乘法
B、道格拉斯--普克法
C、逐层剥皮细化算法
D、四叉树索引法

5、为了加强符号与对象之间的“自然联系”,要求地图符号具有( )。
A、清晰性
B、系统化
C、图案化
D、象征性

6、( )能够最直接地反映符号大小(直径、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的变化。
A、形状变量
B、尺寸变量
C、网纹变量
D、距离变量

7、对于存在于独立位置的事物、离散的空间现象,应以( )表示。
A、点状符号
B、线状符号
C、面状符号
D、体状符号

8、以下关于地图符号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B、符号模型,由于受到比例尺缩小的限制,在某些地区难以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C、符号提供了极大的表现能力。
D、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9、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等新型数据获取方式,在GIS数据采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车载移动数据采集
B、无人机CCD摄影
C、航空三维激光扫描
D、雷达干涉测量
E、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10、以下各项,属于地图的视觉变量的是( )。
A、.网纹变量
B、形状变量
C、位置变量
D、尺寸变量
E、方向变量

第七讲 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

第七讲测验

1、关于互联网GIS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互联网GIS是主要面向专业用户的工具。
B、WebGIS仅包含了传统GIS软件的部分功能。
C、WebGIS具有利用Internet优势的特有功能。
D、在实现GIS互操作方面受到了限制。

2、关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以网络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系统
B、以WebGIS为主,还包括网格GIS、移动GIS
C、提供GIS功能(如分析工具,制图功能)、空间数据及数据获取能力
D、WebGIS为广义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3、WebGIS的基础技术,一般不包括()。
A、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
B、面向对象方法
C、地图数字化技术
D、分布式计算平台

4、下列关于建立WebGIS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是()。
A、WebGIS应当是开放的
B、WebGIS能在Internet环境下运行
C、WebGIS必须支持数据分布和计算分布
D、WebGIS不应在网络上直接存取数据

5、GIS客户/服务器模型组成部分,包括:( )。
A、数据库、GIS服务器、服务配置软件、本地GIS应用软件和远程用户GIS应用软件
B、数据库、GIS服务器、WEB服务器、GIS服务代理、本地GIS应用软件和远程用户GIS应用软件
C、GIS服务器、WEB服务器、GIS服务代理、移动GIS应用软件和远程用户GIS应用软件
D、数据库、服务器、网线、软件、路由器

6、WebGIS服务器端的实现技术,不包括:
A、GIS桌面系统扩展
B、基于ActiveX组件的GIS服务器
C、GIS插件/Helper程序
D、基于Java的GIS服务器

7、关于GML(地理标记语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地理及相关信息的HTML语言
B、难以实现空间分析的任务需求
C、提供了一系列通用的地理模型对象,使独立开发的应用模块之间可以互操作
D、不能够集成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8、下列关于超地图表述,错误的是()
A、超地图是一种超媒体
B、超地图中不具有地理参考系统
C、包含了单个媒体与地图之间的连接
D、地图显示是用户获取数据的中心和焦点

9、WebGIS的优点,包括:()。
A、更广泛的访问范围
B、应用简单
C、应用面广
D、平台独立性
E、现势性强

10、WebGIS服务有哪些?()。
A、数据存储服务
B、地理空间分析服务
C、地图显示服务
D、地理目录服务
E、数据清洗服务

第十讲 地理信息工程 (完结)

第十讲测验

1、以下对于“地理信息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地理信息工程建设需要结合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原理和方法。
B、地理信息工程是对GIS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的规范。
C、地理信息工程的核心要求是系统化、固定化、规范化。
D、地理信息工程需要考虑GIS的特殊规律和要求。

2、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不包括:()。
A、质量焦点
B、概念模型
C、过程
D、工具

3、地理信息工程的表达方式更复杂,表现在:()。
A、表达内容复杂,表达的对象具有时空性
B、数据现势性要求高
C、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
D、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大

4、地理信息工程的生命周期,可以概括为:()。
A、系统总体设计阶段---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系统维护阶段---系统评价阶段
B、项目招投标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评价阶段---系统维护阶段
C、需求调查与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维护和评价阶段
D、需求调查与可行性分析---系统立项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建设阶段

5、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包括:()。
A、确定系统功能要求
B、确定系统性能要求与运行要求
C、明确系统实现的逻辑结构
D、明确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6、研究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是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研究的一方面。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社会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7、()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
A、耦合
B、系统架构
C、模块化
D、内聚

8、()不属于详细设计中使用的工具。
A、数据流图
B、Pad图
C、盒图(N/S图)
D、判定表

9、下面属于GIS工程设计原则的是()。
A、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原则
B、严格的产品控制原则
C、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原则
D、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原则
E、承认不断改进工程实践的必要性原则

10、系统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
A、适应性维护
B、改正性维护
C、突破性维护
D、完善性维护
E、预防性维护

第八讲 空间分析(上)

第八讲测验

1、关于空间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分析是对于地理现象的定性研究。
B、空间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属性数据。
C、在空间分析中,无需对数据进行处理。
D、空间分析侧重于提取数据潜在的信息。

2、以下选项,()不属于空间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
A、预测预报
B、描述与认识空间数据分布特征
C、数据的统一化管理
D、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

3、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分为()。
A、空间动力学分析,空间信息分析,空间关系查询
B、空间信息分析,基于地图的空间图形分析,空间数据集成
C、空间动力学分析,统一地图输出,基于地图的空间图形分析
D、基于地图的空间图形分析,空间动力学分析,空间信息分析

4、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属于( )。
A、调控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
B、解释空间现象与空间模式的形成机理
C、预测预报
D、描述与认知空间数据分布特征

5、空间信息查询的方法:一般可分为:()
A、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空间索引查询,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
B、基于空间关系查询,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模糊查询,图形查属性
C、属性查图形,图形查属性,基于空间关系查询,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
D、属性查图形,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基于空间关系查询,联动查询

6、关于空间索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间索引一般可以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B、空间索引完全不需要考虑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
C、四叉树结构是常见的空间索引
D、空间索引需要考虑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7、关于形状量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紧凑度属于面状目标集合的形状量算指标
B、平行四边形是最常用的面状目标集合形状量算标准形状
C、放射状系数是针对面状目标集合的量算指标
D、单个面状目标的形状量算指标主要反映形状内部的具体联系

8、以下关于重心量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状目标重心可以通过计算分解梯形重心的平均值而得到
B、重心量算包括:面状目标的重心、面状分布离散目标的重心
C、离散目标的重心可以看作是离散目标保持均匀分布的平衡点。
D、对各离散目标x,y坐标的直接取平均值,就可得到重心的坐标。

9、下列()属于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事件的空间分析问题。
A、建筑物的空间分异情况分析
B、估算不同情境下,地块的开发成本与收益
C、洪水的预测预报
D、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E、医院分布的合理配置分析

10、()属于形状量算的指标。
A、形状比
B、延伸率
C、紧凑度
D、放射状指数
E、标准面积指数

第九讲 空间分析(下)

第九讲测验

1、关于数字地面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地面模型是数字高程模型的一种表现方式
B、数字地面模型可用于描述地理空间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
C、数字高程模型可用于表示降水量、地价、人口密度
D、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物理实体模型

2、数字高程模型的表达方式主要为()。
A、高程矩阵 四叉树编码
B、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
C、高程矩阵 不规则三角网
D、网络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3、不规则的原始采样点通过()得到规则的高程格网。
A、随机取样推测
B、空间插值
C、平均值法
D、空间索引

4、在建立TIN模型的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样点的选择。以下不能实现样点选择的算法的是( )
A、Dijkstra算法
B、Fowler算法
C、VIP算法
D、启发式下降算法

5、下述关于地形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高程模型是数字地形分析的基础
B、STRM DEM是一种不规则三角网数据
C、地形制图是地形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
D、数字地形分析的关键是进行地形属性的计算和特征提取

6、()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进行分层,并使用深浅不同的颜色,鲜明地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
A、透视图法
B、地貌晕渲法
C、剖面图法
D、分层设色法

7、地形分析计算的指标不包括:()。
A、坡度
B、坡向
C、路网密度
D、剖面曲率

8、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是:() 。
A、流域
B、分水线
C、汇流区域
D、集水线

9、以下()属于空间插值的方法。
A、线性内插法
B、双线性插值
C、移动拟合法
D、趋势面插值
E、克里金插值

10、在流域分析中,洼地填平的方法包括:()。
A、数据平滑法
B、抬高法
C、透视图法
D、多因素综合法
E、角分线法

第二讲 地理信息空间参考系统

第二讲测验

1、地球的自然表面是()。
A、起伏不平的不规则表面
B、球面
C、椭球面
D、大地水准面

2、常用的参考椭球体不包括哪一项()。
A、海福特椭球
B、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C、1954椭球
D、WGS-84地心椭球

3、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m。
A、72.2893
B、72.2604
C、71.2892
D、71.2608

4、我国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
A、1975年国际椭球参数
B、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C、WGS-84椭球参数
D、贝塞尔椭球参数

5、方位投影属于()。
A、几何投影
B、非几何投影
C、线性投影
D、非线性投影

6、适合与表现中纬度延东西方向延伸的投影是( )。
A、圆柱投影
B、圆锥投影
C、方位投影
D、高斯投影

7、在现实中,使用最多的圆锥投影是()。
A、斜轴圆锥投影
B、横轴圆锥投影
C、正轴圆锥投影
D、应用范围一样多

8、高斯投影的投影方式是()。
A、等角横切圆锥投影
B、等角竖切圆锥投影
C、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D、等角竖切椭圆柱投影

9、西安80坐标系一般可以应用于()。
A、地形图测量
B、水文测量
C、地籍测量
D、规划成果编制
E、工程变形测量

10、关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纬线投影后不保持正交
B、中央经线没有任何变形
C、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小
D、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E、采用6度分带方案,全球共分为120个带

中国大学地理信息系统_10

中国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中国各大高校开展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当时,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00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高校建设大学地理信息系统。首批建设的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等相关学科。这些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提供了教育教学支持,同时也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

  • 环境保护: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帮助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
  • 城市规划: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城市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和分析,帮助规划部门制定城市规划。
  • 农业生产: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帮助农业生产部门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 交通规划: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交通流量和路网进行分析和模拟,帮助交通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未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也将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管理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结语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既是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