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7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平面构成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79 min read

mooc平面构成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认识平面构成

第一章 测试

1、平面( )、构成色彩构成、章节立体构成,答案答案是完整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A、平面平面构成
B、构成形态构成
C、章节形象构成
D、答案答案空间构成

2、完整在平面构成中,平面以形象数量的构成等级增长、位置的章节远近聚散、方向的答案答案正反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的完整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对比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 )的运动,通过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
A、无组织无秩序
B、无规律无变化
C、有组织有秩序
D、无规律有变化

3、平面构成不是简单地摹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以感知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 )、( )、( )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形态规律。
A、点
B、线
C、面
D、体

4、平面构成的特点是( )、( )。
A、形象连续排列
B、形象组合没有明显规律
C、平面构成是以感知为基础的造型活动
D、平面构成是一种较为理性、自觉、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5、学习构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和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使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拓设计思路。

6、平面构成中,在二维平面上组合视觉形态,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组合形象,不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来进行。

7、平面构成重复构成视觉效果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排列效果一样。

8、平面构成突破了几何图案中的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可以在平面上产生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

9、构成是 的方法,研究如何 ,形与形之间怎样 ,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

10、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上创造理想形态,就是将 (如形象、色彩、肌理等)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分解、排列、 ,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第二章 把握形态要素

第二章 测试

1、基本形围绕骨格的中心点向外散发或向内集中的构成的形式是( )。
A、特异
B、发射
C、近似
D、密集

2、相对而言,最活跃、最富于个性变化的造型元素是( )。
A、点
B、线
C、面
D、体

3、只表示新位置,既无长度也无宽度的是( )。
A、点
B、线
C、面
D、形

4、下列不属于构成要素的是( )。
A、方向
B、大小
C、颜色
D、面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曲线的心理特性的是( )。
A、优雅
B、轻快
C、机械
D、柔和

6、平面上的面或形,大体可分为四类: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偶然形。

7、点是 中心,也是 的中心。

8、积极面的形成方式,都是以 的完全性封闭形状出现的。

9、平面造型中的面,总是以 的特征再现。

10、在平面构成中,构成视觉形象的造型元素是 。

第三章 基本形和骨格

第三章 测试

1、下面这张图形的图底关系属于( )
A、主体图形突出
B、衬托的底比较突出
C、图底反转
D、图底都不突出

2、下面的图形显示的是哪一种构形方式?( )
A、联合
B、差叠
C、减缺
D、透叠

3、下面图形显示的是哪一种构形方式?( )
A、联合
B、差叠
C、减缺
D、透叠

4、基本形造型组合方法有( )。
A、加法
B、减法
C、加减法组合
D、叠加

5、骨格根据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总体来讲可以分为( )。
A、规律性骨格
B、非规律性骨格
C、作用性骨格
D、发射骨格

6、利用非规律性骨格进行的构成形式有( )等。
A、渐变
B、特异
C、重复
D、对比

7、重复、渐变、发射等构成形式,基本形是纳入到规律性骨格中排列组合的。

8、下图不属于图底反转图形。

9、( )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基础概念。

10、在平面构成中,( )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

第四章 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 测试

1、对比的构成形式主要包括( )等。
A、大小对比
B、空间对比
C、形状对比
D、疏密对比

2、“密”的关系给人一种( )。
A、松散感
B、紧张感
C、窒息感
D、厚度感

3、以下图片哪些看起来具有节奏韵律感呢?
A、
B、
C、
D、

4、形式美是指事物通过外在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体现出来的美,是构成学中形式的审美特性,属于美的范畴。

5、渐变和发射构成不属于具有韵律感的构成形式。

6、反射是指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上的对应排列。

7、大小对比是指运用不同尺度的形象进行对比的构成方法。

8、调和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与协调的关系。

9、对称形式包括( )、中心对称、( )、移动对称、扩大对称。

10、调和的原则是( )。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测试(1)

1、以下哪个图片属于重复构成?( )
A、
B、
C、
D、

2、以下哪种不属于重复构成的排列方式?( )
A、基本形单元间空格反复排列
B、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C、近似基本形的自由骨格
D、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

3、在渐变构成中哪些属于骨格渐变?( )
A、单元渐变
B、双元渐变
C、大小的渐变
D、等级渐变

4、色彩渐变中可以在( )都可以产生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的美感。
A、色相
B、明度
C、纯度
D、纹路

5、渐变构成中的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分为( )。
A、基本形形状的渐变
B、基本形方向的渐变
C、基本形位置的渐变
D、基本形大小、色彩的渐变

6、发射构成的特点有( )。
A、具有多方面的对称
B、具有非常强力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
C、能在视觉上形成光学的动力
D、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散射

7、发射构成形式有哪些?( )
A、离心式和向心式发射
B、同心式发射
C、移心式发射
D、多心式发射

8、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指的是:同一基本形在左、右和上、下的位置上,正、负形交替变换,可以增强黑白对比并产生画面的变化。

9、重复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横竖或上下变换位置。同时可结合加以正负交替变化。与前两种排列方法相比更加丰富多样,从其效果看,秩序感比较混乱。

10、近似基本形设置后,它的排列形式可以视觉需要而定,属于不规则或非规律性骨格配置,我们称之为近似基本形的自由骨格构成,以寻求统一中的变化之美。

11、同一个或是一组基本形在( )内有规律的反复排列,即为重复构成,在排列中可出现方向、位置、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12、( )的重复排列是重复构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13、为了增强重复基本形的构成变化,有时在每行上,进行有秩序的( )。错位的幅度可按照构成意图和画面效果,可错位半格、一格或者更多。

14、近似构成指造型相近、但有轻微变化的( )在画面中反复排列所构成的视觉形式。

15、将近似的基本形分别置于相同的单位空间内,并且以绝对重复的骨格形态表现,我们称之为近似基本形的( )构成形式。

16、渐变构成指基本单元( )、循环的、有秩序变动的集合表现。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阶段性,是一种有节奏、有顺序、循序渐进的逐步变化。

17、形状的渐变是一个( )渐变到另一个( ),基本形可以由完整到残缺,也可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18、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 )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发生变化。

19、发射构成其构成骨格的特征,是基本形围绕( ),有如发光的光源那样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这种构成具有一种渐变的效果,有较强的韵律感。

20、( )发射是中心向外发射,是发射构成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测试(2)

1、下图表现的是哪种构成形式?( )
A、重复构成
B、近似构成
C、特异构成
D、空间构成

2、下图表现的主要是哪种对比形式?( )
A、色彩对比
B、位置对比
C、大小对比
D、明暗对比

3、下图表现的主要是哪种空间形式?( )
A、正负形
B、矛盾空间
C、共用形
D、幻觉空间

4、下图表现的主要是哪一种对比形式?( )
A、疏密对比
B、色彩对比
C、形状对比
D、大小对比

5、下图表现的肌理形式是哪种方法获得的?( )
A、皴擦
B、撒盐
C、拓印
D、熏烧

6、从人的感知因素出发,可将肌理分为( )和( )两类。
A、视觉肌理
B、自然肌理
C、人工肌理
D、触觉肌理

7、在密集设计中应注意,基本形的面积要( ),数量要( ),以便有密集的效果。
A、大
B、小
C、多
D、少

8、特异构成形式中基本形特异包括( )等。
A、形状特异
B、色彩特异
C、肌理特异
D、位置特异

9、下面的哪些矛盾空间作品是荷兰画家埃舍尔的?( )
A、
B、
C、
D、

10、下图主要体现了哪种对比?( )
A、大小对比
B、空间对比
C、形状对比
D、明暗对比

11、在平面构成中,空间感只是一种假象,三维空间是二维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的。

12、空间构成的矛盾性是利用空间中远近反转错视现象的一种延续,是在平面空间中表现客观现实不可能存在的空间,造型将不可视变为可视,形成无法在实际操作中真实模拟的空间结构。

13、密集会使数量颇多的基本形形成疏密的焦点,所以基本形面积要大,形状要复杂,才能有密集的效果。

14、平面中的正负形、图和底、远和近及前后感不能产生空间对比。

15、特异是相对的,若大部分基本形保持严整的规律,其中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

16、在画面中,视觉形象或者骨格打破有规律的次序,使个别要素突出,就形成了( ),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就是最好的( )构成。

17、画面上安排了方形和圆形同时并置,这会产生( )对比,安排很大面积的物象和很小面积的物象并置,会产生( )对比。粗糙的沙砾上放置光滑的珍珠,这会产生( )对比。

18、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这种构成形式是( )。

19、( )即形象表面的纹理与质地特征。物体表面纹理的编排样式不仅反映其外在的造型特征,还反映其内在的材质属性。

20、平面空间中表现客观现实不可能存在的空间,造型将不可视变为可视,形成无法在实际操作中真实模拟的空间结构,这种叫做( )空间。

第六章 平面构成如何用

第六章 测试

1、以下三菱标志设计运用了平面构成中基本型的哪种构成形式?( )
A、特异
B、群化
C、渐变
D、解构

2、多普达标志设计主要体现哪种形式美法则?( )
A、对称与均衡
B、比例与尺度
C、节奏与韵律
D、对比与统一

3、平面构成的设计理念只在平面设计中有所体现,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均没有体现。

4、列举下面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主要形式美法则是( )。

5、下面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主要形式美法则是( )。

6、下列包装设计(图案设计)中运用的平面构成元素有( )和( )。

7、UI设计的人员分工有( )、( )。

8、UI设计中的( )元素主要是点缀性的元素。

9、UI设计中( )元素则起到联系的、具有引导性的、贯穿画面的作用。

10、UI设计中( )元素是重点,用于承担主要的信息,具有分量感。

第七章 数字形态构成和作品设计

第七章 测试

1、数字媒体载体包括表示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 )。
A、质量媒体
B、工程文件
C、数字载体
D、逻辑媒体

2、数字媒体是指以( )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

3、数字媒体载体包括数字化的( )、( )、( )、( )、( )和( )等感觉媒体。

4、数字媒体载体包括通常意义下所称的( )媒体。

5、数字媒体载体包括存储、传输、显示( )媒体的实物媒体。

6、传统经典的平面构成,一般采用( )、( )等手绘方式来制作作业内容。

7、随着载体的变化,我们现在也会利用数字媒体来制作设计作品,如利用( )、( )、( )等软件制作图像前期构成作业。

8、现在数字设计作品形式变得更加多元,比如,基于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的( )技术。

9、现在数字设计作品形式变得更加多元,比如,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 )技术,以及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显示等技术。

10、现在数字设计作品形式变得更加多元,比如,广泛应用于娱乐、广播、展示与教育等领域的( )技术等。

平面构成期末考试

《平面构成》期末考试

1、给人感觉庄重、肃穆,呈现一种安静的和平之美的是( )构成形式。
A、对称
B、节奏
C、统一
D、比例

2、基本围绕骨格的中心点向外散发或向内集中的构成的形式是( )。
A、特异
B、发射
C、近似
D、密集

3、能够用于触摸后有凹凸、粗旧感的肌理是( )。
A、视觉肌理
B、触觉肌理
C、人工肌理
D、以上三者都是

4、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不受骨格的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形状隐显色彩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是( )。
A、密集构成
B、对比构成
C、发射构成
D、重复构成

5、相对而言,最活跃、最富于个性变化的造型元素是( )。
A、点
B、面
C、线
D、体

6、具有严谨的数字关系的骨格线,基本形可以按照骨格线进行有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的是( )。
A、非规律性骨格
B、有作用性骨格
C、规律性骨格
D、无作用性骨格

7、在重复、渐变形式基础上进行突破或变异,保持一种统一的规律,极小部分违反规律秩序并成为视觉中心是( )。
A、规律转移
B、规律突破
C、近似构成
D、特异构成

8、只表示新位置,既无长度也无宽度的是( )。
A、点
B、线
C、面
D、形

9、下面构成的效果为整齐一律、单纯统一的是( )。
A、渐变
B、发射
C、近似
D、重复

10、以下形态中属于抽象形态的是( )
A、苹果
B、动物花草
C、几何形
D、楼房

11、一形复叠在另一形上,产生前后关系叫( )。
A、分离
B、差叠
C、透叠
D、重叠

12、下列不属于视觉元素的是( )。
A、形状
B、大小
C、面
D、颜色

13、现实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 )。
A、人为形态
B、幻觉形态
C、抽象形态
D、运动形态

1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曲线的心理特性是( )。
A、优雅
B、轻快
C、柔和
D、机械

15、( )是一种技法构成,注重制作手段,随意性很大,注重变化注重美感。
A、密集构成
B、发射构成
C、肌理构成
D、重复构成

16、下面哪种形式不属于重复构成( )。
A、基本形的重复排列
B、基本形位置的渐变排列
C、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D、重复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横竖或上下变换位置

17、下面海报用到的构成方式是( )。
A、重复构成
B、近似构成
C、特异构成
D、发射构成

18、下面哪个图是属于渐变构成( )?
A、
B、
C、
D、

19、下面哪个成语是对特异构成的描述?( )
A、入木三分
B、叹为观止
C、引人入胜
D、鹤立鸡群

20、下列描述哪个不是发射的特点?( )
A、具有多方面的对称
B、具有非常强力的焦点,此焦点就是发射点
C、能在视觉上形成光学的动力,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散射
D、能从品种、意义、功能、同谱、同族、同类等方面取其相似的某种因素进行变化

2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它是设计家从事设计之前,首先要掌握和运用( )的一种基本功。
A、听觉语言
B、触觉语言
C、视觉语言
D、嗅觉语言

22、间隔密集的线群会给人一种( )的感觉,间隔宽松的线会给人( )的感觉。
A、后退、前进
B、前进、透视
C、前进、后退
D、立体、后退

23、点、线、面是平面构成最基本的( )。
A、形体要素
B、造型要素
C、客观要素
D、形态要素

24、( )是造型要素中最小、最简洁的形态。
A、点
B、块
C、线
D、面

25、( )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
A、点
B、块
C、线
D、面

26、关于对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冷暖,干湿都属于对比。
B、对比其实也是一种比较,黑与白,粗与细,长与短,规则于不规则都可进行对比。
C、对比构成的形式有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
D、对比构成相对其它构成形式来说构图相对要自由得多。

27、表现进深感的方法有( )。
A、重叠遮挡
B、透视网格的渐变
C、阴影关系
D、虚实造成远近

28、重复构成的特点是( )。
A、整齐一律
B、单纯统一
C、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呆板乏味的机械感。
D、统一中有变化

29、近似构成与重复构成的不同是( )。
A、近似与重复相比较,重复更容易使画面产生统一感
B、近似可以在统一中求变化,表现出统一而生动的效
C、近似构成灵活、多变,有较强的趣味性
D、近似构成指形状变化,骨格不变

30、密集构成的特点是( )。
A、形成画面的视觉焦点
B、造成视觉张力
C、产生疏密有致的节奏感
D、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光学的动感

31、所谓发射( )。
A、它是由基本形或骨格组成。
B、它可以是基本形向中心集中或向外扩散。
C、形成一种强烈的聚集,这个焦点通常就是发射中心。
D、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光学的动感 。

32、在平面构成中,对比构成的形式有( )。
A、形状对比
B、大小对比
C、方向对比
D、空间对比
E、色彩对比

33、近似基本形的变化手法( )。
A、联想
B、削切
C、联合
D、渐变

34、渐变构成中的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分为( )。
A、基本形形状的渐变
B、基本形方向的渐变
C、基本形位置的渐变
D、基本形大小的渐变
E、基本形色彩的渐变

35、发射构成的离心式发射表现形式有( )。
A、直线发射
B、曲线发射
C、向心发射
D、同心发射

36、特异构成中的基本形特异指基本形在( )等方面的特异。
A、形状
B、大小
C、位置
D、色彩

37、密集构成的表现手法有( )。
A、以点为中心的密集构成
B、以线为中心的密集构成
C、以面为中心的密集构成
D、自由密集

38、平面上的形大致可以分为( )。
A、几何形
B、有机形
C、偶然形
D、不规则形

39、以下哪些属于平面构成的形式( )。
A、重复构成
B、渐变构成
C、近似构成
D、连续构成

40、以下哪些不属于平面构成的形式( )
A、层叠构成
B、渐变构成
C、连续构成
D、近似构成

41、骨格的作用有( )。
A、固定基本形的位置
B、将基本形组合起来
C、将形象完全重合
D、分割画面的空间

42、骨格分为( )。
A、规律性骨格
B、非规律性骨格
C、作用性骨格
D、无作用性骨格

43、造型的范围非常广,下面属于环境造型的是( )。
A、城市规划
B、建筑设计
C、景观设计
D、产品设计

44、造型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 )。
A、形态要素
B、整体要素
C、构成要素
D、审美要素

45、二维平面的造型里,被称为是三个基本形态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46、下图主要体现了哪种平面构成形式?( )
A、近似
B、渐变
C、特异
D、发射

47、下图主要体现了哪种平面构成形式?( )
A、对比
B、重复
C、空间
D、发射

48、下图主要体现了哪种平面构成形式?( )
A、发射
B、群化
C、渐变
D、对比

49、下图主要体现了哪两种对比形式?( )
A、空间对比
B、色彩对比
C、肌理对比
D、轻重对比

50、下图是由哪些造型元素构成的作品?( )
A、点
B、线
C、面
D、体

5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 )

52、通过构成的学习,可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开阔视野,开发智能。( )

53、在形态学中,点具有大小和肌理。( )

54、平面构成中的体的构成是由点、线、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感。( )

55、基本形特异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骨格单元内,出现少量基本形的变化构成,该特异构成形式容易形成视觉中心,突出重点表达对象。( )

56、基本形就是基本的形态。( )

57、在基本形重复排列时使用同一基本形,不一定按照一定方向,连续的并置排列。( )

58、近似基本形设置后,它的排列形式可以视觉需要而定,属于不规则或非规律性骨格配置,我们称之为近似基本形的自由骨格构成,以寻求统一中的变化之美。( )

59、渐变构成中的方向的渐变是指同一形态的基本形发生位置改变。( )

60、在发射构成中只能以一个点为中心进行发射,不能以数个点进行发射。( )

61、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画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 )

62、肌理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嗅觉肌理两部分。( )

63、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基本形在无规则集中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形成疏密变化的构成形式。( )

64、特异构成即突变,是指在有规律变化的构成形式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打破单调的构成形式,从而突出焦点、兴奋点,引起视觉上的注意,活跃画面气氛,造成动感及趣味中心。( )

65、发射构成指在特异、对比构成的基础上,基本形、骨格围绕着明确的中心向外扩散或向内聚集的构成。( )

66、近似是指形象之间不是完全一样,而是在某些因素上有共同的特征,因此表现出统一而生动的效果。( )

67、包豪斯是由格罗佩斯创办的一所设计学院。( )

68、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无位置、大小和形状 。( )

69、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

70、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渐变构成形式。( )

71、形式美中的对称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五种形式。( )

72、骨格可以分为有规律(或是起作用的)和无规律(或不起作用)的骨格。( )

73、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必须以骨格为限制,不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示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而构成。( )

74、矛盾空间是指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采用正常空间透视的规律,使形体连接。( )

75、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基本形不宜复杂,整体造型严密紧凑。( )

76、点是( )中心,也是( )的中心。

77、积极面的形成方式,都是以( )的完全性封闭形状出现的。

78、平面造型中的面,总是以( )的特征再现。

79、渐变构成的基础与本质是( )与( )。

80、发射的形体构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和( )。

81、在平面构成中,构成视觉形象的造型元素是( )。

82、在一定领域中,( )的图形更易于显示出来。

83、非对称平衡是一种( )平衡。

84、近似的表现是一种形体间的( )差异。

85、将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平行移动后产生的图形称为( )对称。

86、同一个或是一组基本形在单元骨格内有规律的反复排列,即为( )。

87、近似构成:指造型相近、但有轻微变化的近似的( )在画面中反复排列所构成的视觉形式。

88、渐变构成指基本单元( )、循环的、有秩序变动的集合表现。

89、发射构成其构成骨格的特征,是基本形围绕( ),有如发光的光源那样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

90、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 )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突出,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以打破规律性的构成方式,此小部分就是特异。

91、群化是基本形( )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92、形象之间不是完全一样,而是在某些因素上有共同的特征,因此表现出统一而生动的效果的构成形式是( )构成。

93、重复构成是由两个以上相同元素连续( )成为的整体。

94、渐变构成在视觉上可以产生有( )、有( )的变化。

95、骨格特异是构成中部分骨格单位在( )、大小、方向或位置方面发生变异。

96、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主要有( )、( )、( )等。

97、平面构成是( )的基础。

98、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类,即骨格特异和( )特异。

99、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包括形的组合、差叠、( )、 减缺、相接等。

100、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对比、( )、密集、空间、肌理等。

<正文>中国大学平面构成中国的大学校园一般由多个建筑物和空地组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布局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本文将就中国大学的平面构成进行讨论。一、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的平面构成。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大学校园的规划中也有着这样的影响。许多大学校园采用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如建有假山、池塘、亭台、廊坊等,使校园环境更加宜人。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园林建筑也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校园内有众多的池塘、假山、廊道等,形成了自然与人工相融合的园林景观。南京大学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风格,建有一系列的园林景观,如栖霞山、紫金港、鼓楼等。二、现代化建设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大学校园也开始采用现代化的建设手法。这些校园的平面布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清华大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校园内建筑风格简约大方,同时又融合了现代科技感,如光影隧道、中央湖、超级计算中心等。同济大学也是一个现代化校园,其平面布局更加注重实用性,建筑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三、民族特色中国大学的平面构成也体现了民族特色。一些大学在平面设计上注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等。中国人民大学是一个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大学,其平面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体现。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多样,但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如中式建筑、园林建筑等。中国美术学院也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大学,校园内有丰富的艺术气息,如池塘、石头、雕塑等。四、功能性布局中国大学的平面构成还注重功能性布局。大部分大学都是由各种功能区组成,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体育馆等,这些功能区的布局非常重要。清华大学的平面布局非常注重功能性布局,不同的功能区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使校园内的活动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如此,这些大学的平面构成都是以功能性布局为主导。五、总体平衡中国大学的平面构成要求总体平衡。校园内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协调,使整个校园更加和谐。北京大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校园内的建筑物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整个校园充满了艺术气息。南京大学也是如此,其校园内的各个部分都处于协调的状态。总之,中国大学的平面构成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现代化的建设手法,体现了民族特色。功能性布局和总体平衡同样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中国大学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结尾>以上就是本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