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智慧树正说科举考试制度课后答案(知到2023测试答案)

69 min read

智慧树正说科举考试制度课后答案(知到2023测试答案)

1、智慧单选题:
清代状元仕宦生涯中第一次分流外放,树正说科试制试答从()官开始。举考
选项:
A:五品
B:六品
C:四品
D:二品
答案:【四品】

2、度课到测单选题:
清代状元()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后答
选项:
A:孙家鼐
B:王寿彭
C:张謇
D:骆成骧
答案:【张謇】

3、案知案多选题:
()都是智慧落第的秀才。
选项:
A:顾炎武
B:林召堂
C:黄宗羲
D:王云锦
答案:【顾炎武;
黄宗羲】

4、树正说科试制试答多选题:
清代童试包括()
选项:
A:县试
B:院试
C:府试
D:乡试
答案:【县试;
院试;
府试】

5、举考多选题:
清代状元的度课到测成就主要体现在()领域。
选项:
A:教育
B:文学
C:学术
D:艺术
答案:【教育;
文学;
学术;
艺术】

6、后答多选题:
清代居官时间超过20年,案知案但最高官职只有五品的智慧状元是()。
选项:
A:刘子壮
B:王式丹
C:龙汝言
D:朱昌颐
答案:【龙汝言;
朱昌颐】

7、树正说科试制试答判断题:
魁龄,举考就是殿试夺魁时的年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8、判断题:
秀才在明清时期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而不是一个正式科目。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9、判断题:
明清时期,考取秀才就可以做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错】

10、判断题:
明清时期魁龄大了就无法当上大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八股文在()年间逐渐成熟。
选项:
A:成化
B:洪武
C:永乐
D:宣德
答案:【成化】

2、单选题:
明代()皇帝看到进呈卷的名次说,“无情岂宜居第一?”,就把吴情改成了第三名。
选项:
A:建文
B:嘉靖
C:永乐
D:洪武
答案:【嘉靖】

3、单选题:
北宋名臣()写了一首诗《李璋下第》,既指出了科举考试的偶然性,也劝勉考生相信科举考试能够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
选项: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司马光
答案:【王安石】

4、单选题:
面对母亲“尔父、尔兄皆赍志以殁,今所望惟汝矣!余与汝嫂恃十指犹不至饿死,汝奈何不往?”的责问,()无奈进京应试,不承想高中状元。
选项:
A:戴衢亨
B:陆增祥
C:王云锦
D:林鸿年
答案:【陆增祥】

5、单选题:
道光十六年殿试,()因为试卷中横着有“大行”并排在一起,本来要拟为第一卷进呈,结果有读卷官说怕触犯忌讳,直接被从进呈卷中拿出去了。
选项:
A:卓秉恬
B:何凌汉
C:何绍基
D:林鸿年
答案:【何绍基】

6、单选题:
“捧领乡书谒九天,偶然趁得浙江船。世间固有偶然事,不意偶然又偶然。”这是()高中状元之后写的一首《偶然诗》。
选项:
A:洪莹
B:王寿彭
C:曾鹤龄
D:王以衔
答案:【曾鹤龄】

7、多选题:
(),最终都惊险地保住了状元。
选项:
A:洪莹
B:王以衔
C:王以鋙
D:王寿彭
答案:【洪莹;
王以衔】

8、判断题:
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都是全国统一考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9、判断题:
清代殿试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依照读卷官的官位、资历决定其最赏识的试卷的名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10、判断题:
清代科举考试中没有出现三元及第的现象。
选项:
A:错
B:对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