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材料科学基础_26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72 min read

超星材料科学基础_26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材料的超星材料晶体结构 (I)

第一单元测验

1、根据元素的科学电负性数值,判断下列原子中哪一个获得电子的基础能力最强。
A、期末Al
B、答案Si
C、学习Cl
D、通课O

2、后作自然界中存在的业答晶体的空间点阵可以分为几种晶系,几种布拉维点阵?
A、超星材料7,科学9
B、14,基础7
C、7,期末14
D、9,答案14

3、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学习空间点阵加基元的组合。

4、选取晶胞时,一般需要选择阵点数目最少的平行六面体。

5、两个原子结合时的位能越低,则原子结合键越强。

第一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 (II)

第二单元测验

1、求截距为1,∞,∞晶面的指数为
A、(100)
B、<100>
C、(011)
D、(101)

2、在立方晶系中,两晶面夹角的余弦值为(),则两晶面垂直;两晶向夹角余弦值为(),则两晶向平行。
A、0,1
B、0,0
C、1,1
D、1,0

3、面心立方结构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是
A、{ 110},<111>
B、{ 111},<110>
C、{ 100},<111>
D、{ 111},<100>

4、下列金属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有
A、Cr
B、α-Fe
C、Ni
D、W

5、下面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有哪些
A、Mg
B、Fe
C、Zn
D、Cd

第一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 (III)

第三单元测试

1、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体称为______.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间隙固溶体
D、置换固溶体

2、尺寸因素化合物主要受()尺寸因素控制。
A、分子
B、原子
C、电子
D、化合物

3、正常价化合物主要受电负性因素控制。

4、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一般是原子半径较小的金属元素。

5、置换固溶体是溶剂原子嵌入溶剂晶格间隙。

第三章 材料的形变(I)

第六单元测验

1、取向因子越大,屈服强度()。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2、派-纳力的大小跟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滑移面的面间距
B、位错宽度
C、切变模量
D、位错密度

3、材料在拉伸时,当切应力和拉伸轴、滑移面法线三者共面时切应力最小。

4、扭折部位的位错密度一般比其他部位的位错密度高。

5、对于有多组滑移系的晶体,滑移首先在取向最有利的滑移系中进行。

第二章 晶体缺陷 (I)

第四单元测验

1、以下哪种描述属于螺型位错
A、晶体中有一边缘终止于晶体内部的附加原子面或半原子面
B、一个晶体的某一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发生滑移,原子平面沿着一根轴线盘旋上升,每绕轴线一周,原子面上升一个晶面间距
C、位错线的中间部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晶格扭曲相互混合
D、以上都不是

2、以下叙述是哪种类型位错:位错线与柏氏矢量方向呈45°
A、刃型位错
B、螺型位错
C、混合型位错
D、正刃型位错

3、以下关于柏氏矢量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柏氏矢量的回路起点不同,则柏氏矢量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B、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其具体途径无关
C、存在柏氏矢量为零的位错
D、柏氏矢量越小,表示位错导致的点阵畸变越严重

4、在位错滑移面的上半部,晶体受压应力,下半部晶体受拉应力。

5、螺型位错所受力平行于切应力方向,刃型位错则相反。

第二章 晶体缺陷(II)

第五单元测验

1、关于位错运动正确的是
A、刃型位错滑移引起的晶体的滑移与位错柏氏矢量方向垂直。
B、刃型位错的滑移面就是由位错线与伯氏矢量所决定的平面。
C、使螺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伯氏矢量垂直,位错滑移后,滑移面两侧晶体的相对位移与伯氏矢量的大小不同。
D、无论是刃型位错还是螺型位错,攀移方向与滑移面垂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心立方的单位位错是<110>
B、体心立方的单位位错是<010>
C、密排六方的单位位错是<1121>
D、以上均不正确

3、不对称倾斜晶界可看成由两组伯氏矢量相互垂直的螺型位错交错排列而成。

4、形成共格界面时,在相界附近必然产生一定的弹性畸变,晶面间距较小者发生伸长,较大者产生压缩。

5、退火孪晶一般只能在FCC结构的金属材料中发现,而形变孪晶可以在BCC和HCP结构的金属材料中发现

第一、第二章知识相关作业

1、共两道题,每题50分,共100分。

第五章 二元相图(I)

第九单元测验

1、计算在Al-Cu二元合金中,Cu的质量百分比为5%时,相对应的Cu和Al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多少?
A、97.82%和2.18%
B、2.18%和97.82%
C、4.38%和95.62%
D、95.62%和4.38%

2、下面的分析方法能够用来建立相图的都有哪些?
A、硬度法
B、磁性法
C、热分析法
D、电阻法

3、利用相图,我们可以得到:
A、了解各种成分材料的熔点和发生固态转变的温度。
B、研究材料的凝固过程和凝固后的组织。
C、制定材料熔铸、压力加工、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D、分析材料的声光电磁等性能。

4、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由于固相内组元扩散较液相内组元慢得多,所以固相成分偏离固相线的程度就大得多。

5、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吉布斯相律可简明的表示为f=c-p+2。

第八章 固态扩散

第十六单元测验

1、扩散第一定律公式中的负号表示()。
A、物质的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B、物质的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
C、物质的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无关。
D、扩散通量为负值

2、()机制是间隙固溶体中间隙原子扩散的最重要机制。
A、短路扩散
B、交换机制
C、间隙扩散
D、空位机制

3、在柯肯达尔效应中,标记面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扩散偶中()。
A、两组元的原子尺寸不同
B、仅一组元的扩散
C、两组元的扩散速率不同
D、以上都不正确

4、扩散的过程总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迁移。

5、在非稳态扩散中,浓度梯度与时间无关。

第七八章相关知识作业

1、请指出下列概念的错误之处,并更正。 所谓临界晶核,就是体系体积自由能的减少完全补偿表面自由能的增加时的晶胚大小。

2、请指出下列概念的错误之处,并更正。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浓度越高,则溶质所占据的间隙越多,供扩散的空余间隙越少,导致扩散系数下降。

第四章 回复再结晶 (I)

第七单元测验

1、一般来说,晶粒越细小,材料的强度()。
A、越低
B、越高
C、没有关系
D、不变

2、可变形粒子的强化包括以下哪几种方式?
A、化学强化
B、有序强化
C、加工硬化
D、共格强化

3、材料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晶粒组织没有明显的变化。

4、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越小,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

5、回复是指在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前的阶段,该阶段的亚结构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无明显变化

第四章 回复再结晶(II)

第八单元测验

1、再结晶后:()
A、形成了等轴晶,强度增大
B、形成了等轴晶,塑性升高
C、形成了柱状晶,强度增大
D、形成了柱状晶,塑性降低

2、常见的退火孪晶形态有哪些()
A、晶界交角处的退火孪晶
B、贯穿晶粒的完整退火孪晶
C、一端终止于晶内的完整退火孪晶
D、一端终止于晶内的不完整的退火孪晶

3、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A、变形程度
B、再结晶退火温度
C、原始晶粒的大小
D、合金元素和杂质

4、加热时只发生动态回复的金属,由于内部有较高的位错密度,若能在热加工后快速的冷却至室温,可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塑性。

5、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热加工有锻造和轧制等压力加工。

第三、第四章相关知识作业

1、1. Zn单晶在拉伸之前的滑移方向与拉伸轴的夹角为45°,拉伸后滑移方向与拉伸轴的夹角为30°,求拉伸后的延伸率。

2、2. 已知Fe的Tm=1538℃,Cu的Tm=1083℃,试估算Fe和Cu的最低再结晶温度。

第七章 材料的凝固(I)

第十四单元测验

1、液态金属的结构是短程(),长程()。
A、无序,有序
B、无序,无序
C、有序,无序
D、有序,有序

2、在均匀形核中,过冷度越大,临界半径(),形核功()。
A、越大,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小,越大
D、越小,越小

3、在同样的过冷度的条件下,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比均匀形核的形核率更高。

4、当存在动态过冷度时,液相中的原子转移到固相的量大于固相中的原子转移到液相中的量。

5、当固-液界面为粗糙界面时,固-液两相之间的界面是高低不平的,但是从宏观来看,界面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的小平面。

第七章 材料的凝固(II)

第十五单元测验

1、成分过冷区从小到大,其固溶体的生长形态分别为()、()、()。
A、平面状;树枝状;胞状
B、平面状;胞状;树枝状
C、胞状;平面状;树枝状
D、树枝状;胞状;平面状

2、固溶体结晶时,除了要遵循纯组元结晶的基本规律外,在形核时还需要满足
A、过冷
B、结构起伏
C、能量起伏
D、成分起伏

3、能否产生成分过冷及程度取决于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溶质浓度分布。

4、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当有效分配系数为常数时,凝固过程达到稳态凝固过程。

5、在非平衡凝固中,冷却速度越快,偏离固、液相线越严重;反之,冷却速度越慢,越接近,表明凝固速度越接近平衡凝固条件。

第五章 二元相图(II)

第十单元测验

1、For a 40wt%Sn – 60wt%Pb alloy at roomtemperature, Calculate the relative amount of each phase present in term of massfraction;
A、Wα=60%; Wβ=40%
B、Wα=38.8%; Wβ=61.2%
C、Wα=61.2%; Wβ=38.8%
D、Wα=40%; Wβ=60%

2、根据所示的Al-Si共晶相图,试分析下列(a,b,c)三个金相组织属什么成分?
A、共晶组织、亚共晶组织、过共晶组织
B、亚共晶组织、过共晶组织、共晶组织
C、过共晶组织、共晶组织、亚共晶组织
D、共晶组织、过共晶组织、亚共晶组织

3、图中给出的组织转变示意图属于什么转变?
A、共晶转变
B、共析转变
C、熔晶转变
D、包晶转变

4、只有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在固态下完全不互溶的二元合金才能发生共晶转变。

5、由两相生成一相的转变过程一定是包晶转变过程。

第五章 二元相图(III)

第十一单元测验

1、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
A、珠光体P+二次渗碳体Fe3CII
B、珠光体P(100%)
C、莱氏体Ld'(100%)
D、珠光体P+莱氏体Ld

2、根据Fe-Fe3C相图,分析0.6%C的钢在室温下的组织为什么?
A、F+Fe3C
B、F+P
C、F+Ld
D、P+Ld

3、铁碳合金中莱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该组织中的奥氏体经过什么后成为变态莱氏体。
A、转变为珠光体
B、析出铁素体
C、析出二次渗碳体
D、析出三次渗碳体

4、铁碳相图中存在两个恒温转变过程

5、铁碳合金中相图中存在包晶转变过程、共晶转变过程和共析转变过程三个恒温转变。

第六章 三元相图(I)

第十二单元测验

1、三元相图最多会发生几相平衡转变。
A、2
B、3
C、4
D、5

2、三元相图中,四相平衡区的图示是
A、一个点
B、一条水平线
C、一个平面
D、一个三维空间

3、一定温度下,三元系合金中出现两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定位于成分三角形内的同一条直线上,这一规律称为共线法则或直线法则.

4、三元相图中三相平衡区自由度是0。

5、凡成分点位于等边三角形某一相对边平行线上的点,此平行线两旁两顶点所代表的两组元的质量分数比值相等。

第六章 三元相图(II)

第十三单元测验

1、在三元相图中,将一系列水平截面得到的等温线投影到浓度三角形中,构成()
A、水平截面图
B、投影图
C、垂直截面图
D、成分三角形

2、互不相溶的三元共晶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中,E点(三元共晶点)成分合金的室温组织组成为
A、A初+(A+B+C)共
B、B初+(A+B+C)共
C、C初+(A+B+C)共
D、(A+B+C)共

3、三元共晶相图中的共晶转变是一个液相同时结晶出()个固相。
A、2
B、3
C、3个和4个
D、2个和3个

4、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中,相同温度下的固相和液相的平衡成分点的连线称为共轭曲线。

5、三元互不相溶共晶相图的垂直截面图的等比截面图中,某一成分的含量是确定的。

第五、六章相关知识作业

1、题目请下载

2、分析图中I区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共析与包析转变有何不同?
A、都是固态转变;
B、都是恒温转变;
C、共析转变是由一个固相转变成二个固相,包析转变则相反;
D、包析转变是由一个固相转变成二个固相,共析转变则相反。

2、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范围是:
A、0.0218% ~ 0.77%C;
B、0.77% ~ 2.11%C;
C、2.11% ~ 4.3%C
D、0.0008% ~ 0.0218%C;

3、形成临界晶核时需要的形核功由什么提供?
A、由外界加热提供;
B、由能量起伏提供;
C、由体积自由能提供。
D、由表面能提供。

4、fcc结构的密排面是_______,密排方向是______,
A、{ 110},<110>;
B、{ 110},<111>;
C、{ 111},<110>;
D、{ 111}, <111>;

5、根据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____
A、可以分析相成分的变化规律
B、可以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C、可以用杠杆定则计算各相相对量
D、可以得到某一点的合金成分。

6、肖克莱位错具有螺型、刃型和混合型三种,它们能够_______。
A、攀移
B、交滑移
C、沿滑移面滑移
D、以上全不能

7、晶体中点缺陷的存在,使电阻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8、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
A、珠光体P +二次渗碳体Fe3CII;
B、珠光体P(100%);
C、莱氏体Ld’ (100%)。
D、珠光体P+ 莱氏体Ld’

9、密排六方结构不能称作一种空间点阵。

10、在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组元的浓度C只随距离x变化,而不随时间t变化。

学习通材料科学基础_26

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的功能性表征方法,对于材料的功能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一般涉及到的测量方法包括了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力学等方面。

电学表征方法

电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电导率一般用四探针法测量,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常用介电谱仪进行测量。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容法、电阻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磁学表征方法

磁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磁滞回线、磁化曲线、磁谱等。其中,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磁性质,而磁谱可以得到材料的磁结构信息。

光学表征方法

光学表征方法包括透射光谱、反射光谱、激发光谱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分析材料的光学性质以及电子结构信息。

热学表征方法

热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热膨胀、热导率、比热容等。其中,热膨胀可以反映材料的热膨胀性质,热导率可以反映材料的传热性质,比热容可以反映材料的热容性质。

力学表征方法

力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方面。

总结

材料的功能性表征方法不仅对于材料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材料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材料研究或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征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不同的表征方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印证,提高表征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通材料科学基础_26

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的功能性表征方法,对于材料的功能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一般涉及到的测量方法包括了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力学等方面。

电学表征方法

电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电导率一般用四探针法测量,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常用介电谱仪进行测量。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容法、电阻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磁学表征方法

磁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磁滞回线、磁化曲线、磁谱等。其中,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磁性质,而磁谱可以得到材料的磁结构信息。

光学表征方法

光学表征方法包括透射光谱、反射光谱、激发光谱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分析材料的光学性质以及电子结构信息。

热学表征方法

热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热膨胀、热导率、比热容等。其中,热膨胀可以反映材料的热膨胀性质,热导率可以反映材料的传热性质,比热容可以反映材料的热容性质。

力学表征方法

力学表征方法主要包括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方面。

总结

材料的功能性表征方法不仅对于材料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材料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材料研究或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征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不同的表征方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印证,提高表征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