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统计学原理_5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名华慕课习题2024-05-19 06:52:4755132抢沙发
超星统计学原理_5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摘要: 第一章统计学的基本问题单元测验第一章)1、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B、引入了大数法则C、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D、证明了小样本理论2、对某社区8000名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 ...

超星统计学原理_5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的超星基本问题

单元测验(第一章)

1、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统计主要贡献是
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
B、学原习通引入了大数法则
C、理期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
D、末答证明了小样本理论

2、案学对某社区8000名居民的课后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其总体是作业
A、8000名居民
B、答案每一名居民
C、超星8000名居民的统计收入
D、8000名居民的学原习通生活支出

3、反映性别、理期职业等个人特征的末答数据属于
A、定序数据
B、案学定类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统计活动过程
D、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5、下列哪个变量不能采用定比尺度计量
A、企业职工人数
B、企业产品产量
C、企业销售额
D、企业利润额

6、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7、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的特征是
A、大量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大量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数量性与差异性

8、就总体单位而言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9、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企业职工年龄
B、高校教师收入
C、城市居民身高
D、部队军人身份

10、某高校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若要研究该校在校学生规模是否适度,这里的"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是
A、指标
B、变量
C、标志
D、标志值

1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A、统计学
B、统计活动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12、某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机器设备数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13、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流量
A、人口数
B、商品库存量
C、商品销售量
D、企业设备台数

14、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依次分为(   )三个阶段。
A、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15、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个体)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E、人口的性别比是品质标志

1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商品库存额
C、人口数
D、出生人数
E、投资额

18、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属于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质量指标

19、非结构化数据包括
A、文本
B、图像
C、声音
D、办公文档
E、符号

20、连续不断的网络数据总体属于
A、有限总体
B、抽样总体
C、具体总体
D、无限总体

2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数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数量标志
C、“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品质标志
D、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商品销售额
B、零售价格指数
C、耕地面积
D、机器台数
E、商品库存额

23、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某人的身高
B、某地区某年的钢铁产量
C、某设备的使用年限
D、某职工某年的工资收入
E、某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25、统计研究所关注的是个体数量特征而非总体数量特征。

26、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27、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个数。

28、从广义上说,可变标志、指标都是变量。

29、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30、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单元测试(第二章)

1、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A、统计调查
B、统计整理
C、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

2、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

3、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D、作用不同

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6、某市工商企业2017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组距和组数
B、组数
C、组距
D、组中值

8、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A、490
B、500
C、510
D、520

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分组标志的选择
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D、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

10、正常情况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次数分布图呈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正J型分布
D、反J型分布

11、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的关系是
A、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组数和组距成正比
D、组数和组距没有必然联系

12、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检验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B、能够补充全面调查资料的不足
C、必须同其他调查结果结合起来使用
D、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

13、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4、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分为
A、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1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6、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17、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A、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B、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
C、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

18、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就是组平均数
B、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C、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19、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A、只能编制组距式数列
B、只能编制单项式数列
C、对于变量值项数少的可编制单项数列
D、对于变量值项数多的可编制组距式数列
E、既能编制单项式数列,也能编制组距式数列

20、统计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各组的频数大等于0
B、各组的频率大于1
C、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D、各组的向上累计频率大于1
E、各组的向下累计频率小于1

21、下列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陈述中,错误的有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都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
C、两者都是按非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
D、两者都属于专门调查
E、两者都用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22、普查是一种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23、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24、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25、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6、编制组距数列在具体确定组距时,应使组距能体现组间资料的差异性和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27、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28、典型调查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因其也遵守随机原则。

29、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30、一般来说,离散型变量组距数列,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第三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单元测试(第三章)

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2、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

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A、不变
B、扩大到5倍
C、减少为原来的1/5
D、不能预测其变化

4、某企业有A、B两车间,2000年A车间人均工资720元,B车间730元,2001年A车间增加10%工人,B车间增加8%工人,如果A、B两车间2001年人均工资都维持上年水平,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2001比2000( )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不一定

5、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代表性也相等
D、无法判断

6、某班45名学生中,25名男生某门课的平均成绩为78分,2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2分,则全班平均成绩为( )
A、80
B、79.28
C、79.78
D、80.38

7、某小组40名职工,每人工作天数相同。其中20人每天工作10小时,15人每人工作8小时,5人每天工作6小时。则计算该组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数应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8、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A、全距
B、A·D
C、
D、 和

9、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
B、适用条件不同
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反映了变异程度的不同

10、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11、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 )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2、某大学经济学院有1200名学生,管理学院800名学生,人文学院320名学生,理学院200名学生,在上面描述中,众数是( )
A、1200
B、经济学院
C、800
D、200

13、全国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人口出生数、出口总额这四个指标( )
A、都是总量指标
B、都是质量指标
C、都是数量指标
D、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指标
E、都是时期指标

14、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计算离散系数来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 )
A、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
B、平均数大的标准差小,平均数小的标准差大
C、两平均数相等
D、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
E、两标准差相等

15、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B、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16、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区别是( )
A、两者的作用不同
B、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C、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
D、指标表现形式不同
E、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

17、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算术平均数( )
A、已知生产同种产品的四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B、已知生产同种产品的四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C、已知某种产品在不同集贸市场上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额,求平均价格
D、已知某种产品在不同集贸市场上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

1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总数比重的影响
D、受标志的多少影响

19、计算与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原则有( )
A、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B、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C、把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起来
D、把相对指标和分组法结合运用
E、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20、平均指标抽象了各单位标志值数量差异。

21、权数的最大作用是对各单位标志值在总平均值中起到权衡轻重的作用。

22、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

23、对于未分组资料,中位数等于(n+1)/2这里n为奇数。

24、某一变量的10个变量值总和为100,它们的平方和为1500,则方差为500。

25、如果每个变量值的权数(次数)都减小10%,则总平均数也减小10%。

第四章抽样估计

第四章单元测试

1、从某生产线上每隔55分钟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等距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2、若总体平均数,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极限误差为2
B、抽样平均误差为2
C、抽样实际误差为2
D、以上都不对

3、重复抽样条件下,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
A、
B、
C、
D、

4、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采用重复抽样方式,将允许误差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样本容量
A、扩大为原来的9倍
B、扩大为原来的3倍
C、缩小为原来的1/9倍
D、缩小为原来的1/3倍

5、如果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会越来越靠近总体参数的真值,符合这一要求的估计量被称为
A、无偏估计量
B、有效估计量
C、一致估计量
D、充分估计量

6、下列关于抽样标准误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抽样标准误是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B、抽样标准误的理论值是惟一的,与所抽样本无关
C、抽样标准误比抽样极限误差小
D、抽样标准误只能衡量抽样中的偶然性误差的大小

7、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其他要求不变,则样本容量须
A、增加2倍
B、增加3倍
C、减少2倍
D、减少3倍

8、调查某市电话网100次通话,得知通话平均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95.45%的置信水平下,估计通话的平均时间为
A、[3.9,5.1]
B、[3.8,4.2]
C、[3.7,4.3]
D、[3.6,4.4]

9、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进行调查,其中有女生45名,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A、0.24%
B、4.85%
C、4.97%
D、以上都不对

10、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
A、
B、
C、
D、

11、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A、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B、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
C、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D、最符合随机原则

12、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有
A、抽样实际误差
B、登记性误差
C、抽样标准误
D、抽样极限误差

13、抽样的参数估计方法一般有
A、点估计
B、等比估计
C、区间估计
D、非线性估计

14、抽样平均误差是
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
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C、总体指标的标准差
D、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标代表程度的尺度

15、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标准误和抽样概率度三者的关系是
A、抽样标准误与抽样概率度成反比
B、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标准误成正比
C、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概率度成正比
D、抽样标准误与抽样概率度成正比

16、抽样分布就是样本分布。

17、总体参数虽然未知,但具有唯一性。

18、样本容量就是样本个数。

19、抽样精度和抽样概率保证度往往存在矛盾。

20、抽样极限误差越大,用以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就越大,估计的把握程度也就越大,因此极限误差越大越好。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八章单元测试

1、根据季度数据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节比率之和为
A、100%
B、1200%
C、400%
D、0

2、增长1%水平值的表达式是
A、报告期发展水平/100
B、报告期增长量/增长速度
C、基期发展水平/100
D、基期发展水平/1%

3、若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8倍,则我们称之为
A、发展速度为700%
B、翻了3番
C、翻了8番
D、增长速度为800%

4、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数平均数
C、首末折半法
D、移动平均法

5、若时间数列呈现出长时间围绕水平线的周期变化,这种现象属于
A、无长期趋势、有循环变动
B、有长期趋势、有循环变动
C、有长期趋势、无循环变动
D、无长期趋势、无循环变动

6、银行年末存款余额时间数列属于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指标数列
D、平均指标数列

7、某一时间数列,当时间变量t=1,2,3,...,n时,得到趋势方程为y=38+72t,那么,取t=0,2,4,6,8,...时,方程中的b将为
A、144
B、36
C、110
D、34

8、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9、某企业1998年的产值比1994年增长了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50%
B、13.89%
C、31.61%
D、29.73%

10、1990年某市年末人口为120万人,2000年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万人
A、3.3
B、3
C、33
D、30

11、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算数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几何平均法

12、在测定长期趋势时, 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拟合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13、在测定长期趋势时,当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时,宜拟合
A、直线模型
B、二次曲线模型
C、逻辑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14、下列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相加没有意义的有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强度相对数时间数列

15、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项数、水平法平均增长量和最初发展水平,则可以计算求得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B、最末发展水平
C、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
D、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

16、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时间的一致性
B、总体范围的一致性
C、经济内容的一致性
D、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17、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C、逐期增长量的连加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D、逐期增长量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18、增长1%水平值的计算公式有
A、基期发展水平/100
B、报告期发展水平/100
C、基期发展水平*1%
D、报告期发展水平*1%

19、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高校历年年末在校生人数
B、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
C、高校历年招生人数
D、高校历年年末拥有图书册数

20、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就是
A、最末水平除以最初水平的n次方根
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
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
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21、某公司2000年的产值为5000万元,2015年的产值是2000年的3倍,则我们可以说
A、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7.6%
B、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7.11%
C、年平均增长速度是7.6%
D、年平均增长量是666.67万元

2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一般有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23、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有
A、长期趋势
B、循环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季节变动

24、增长1%的水平值就是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

25、在用最小平方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时,简捷法与普通法的预测结果是一样的。

26、求解直线趋势方程最常用的方法是半数平均法。

27、在移动平均法中,移动平均的项数越多,修匀作用越弱。

28、平均发展速度就是各个时期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2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0、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现象所属时间和指标数值。

31、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在空间上不具有直接可加性,但在时间上具有直接可加性。

32、任何时间数列都存在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这四个影响因素。

33、长期趋势只指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趋势。

第七章相关回归分析

第七章单元测试

1、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我们一般假定随机误差项服从
A、均匀分布
B、二项分布
C、t分布
D、正态分布

2、下列哪种关系属于相关关系而非函数关系?
A、圆的面积与半径
B、工资总额与人均工资
C、价格与销售量
D、销售总额与销售量

3、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则
A、回归系数为0.81
B、判定系数为0.81
C、回归估计标准误为0.81
D、判定系数为0.95

4、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的正负取决于
A、协方差
B、标准差
C、标准差
D、

5、下列指标一定为正的是
A、相关系数r
B、回归系数b
C、回归常数a
D、回归估计标准误

6、在回归方程=0.5+3.2x中,我们可以
A、估计出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B、根据y的取值估计x
C、推导出以x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
D、根据x的取值估计y

7、拟合回归方程的最小平方法指的是
A、是最小值
B、是最大值
C、是最小值
D、是最大值

8、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 是直线的斜率,表明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的数量
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的数量
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9、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是
A、
B、
C、
D、以上都不对

10、某种产品产量为2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50000元,其中不变成本为8000元,则总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A、Y=8000+21X
B、Y=8+0.21X
C、Y=2100+8X
D、Y=21+8000X

11、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
A、都是可控变量
B、都是随机变量
C、一个是可控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D、没有因果关系

12、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A、r=0
B、r=1
C、r=-1
D、

13、相关系数r=0表示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存在平衡关系
C、两变量独立
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14、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A、T检验
B、F检验
C、Z检验
D、检验

15、线性回归的检验中,检验整个方程显著性的是
A、R检验
B、t检验
C、DW检验
D、F检验

16、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
A、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2
C、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9
D、某商店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9

17、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D、计算估计标准误
E、配合回归方程

18、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19、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
A、负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不相关
D、完全相关关系
E、不完全相关关系

20、直线回归分析中
A、自变量是可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2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关系为
A、两者没有关系
B、函数关系是特殊的相关关系
C、函数关系有时也会变成相关关系
D、研究相关关系需要借助函数关系

22、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A、估计标准误
B、相关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E、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23、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其作用是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

24、可用于反映回归方程拟合程度好坏的指标有
A、回归系数b的大小
B、相关系数r的大小
C、判定系数的大小
D、回归估计标准误的大小
E、回归常数a的大小

25、相关系数0.7与-0.7在表明相关密切程度时是一样的( )

26、正相关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27、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

28、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判定系数越小,估计标准误就越小。( )

29、只要存在相关性,就可以计算皮尔逊直线相关系数。( )

30、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标准误差计算公式中,n-2是剩余平方和的自由度。( )

31、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越好;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越差。( )

32、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十分严格的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

学习通统计学原理_5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在这一过程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在各个取值下所对应的概率。其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质量函数来表示,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则可以使用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二、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是指在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对样本进行抽样得到的统计量的分布。例如,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称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常见的抽样分布有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

三、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指在已知总体分布情况下,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其中,点估计是指直接使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而区间估计则是通过对样本统计量进行区间估计来确定总体参数的范围。

四、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指在给定总体参数情况下,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是否符合特定的假设进行检验。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需要明确检验的假设(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以及显著性水平等。

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指通过对不同样本间、样本内差异的比较,对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推断的方法。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在一个因素影响下,对样本间差异进行比较;而多因素方差分析则是在多个因素影响下,对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比较。

六、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指通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其中,Pearson相关系数是一种常见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性强度的方法。

七、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指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模型来预测因变量值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简单线性回归是指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多元线性回归则是指在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中进行建模。

总结

综上所述,统计学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习统计学原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统计学原理的精髓,为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学习通统计学原理_5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在这一过程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在各个取值下所对应的概率。其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质量函数来表示,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则可以使用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二、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是指在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对样本进行抽样得到的统计量的分布。例如,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称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常见的抽样分布有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

三、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指在已知总体分布情况下,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其中,点估计是指直接使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而区间估计则是通过对样本统计量进行区间估计来确定总体参数的范围。

四、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指在给定总体参数情况下,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是否符合特定的假设进行检验。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需要明确检验的假设(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以及显著性水平等。

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指通过对不同样本间、样本内差异的比较,对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推断的方法。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在一个因素影响下,对样本间差异进行比较;而多因素方差分析则是在多个因素影响下,对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比较。

六、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指通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其中,Pearson相关系数是一种常见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性强度的方法。

七、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指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模型来预测因变量值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简单线性回归是指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多元线性回归则是指在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中进行建模。

总结

综上所述,统计学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习统计学原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统计学原理的精髓,为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53b799551.html发布于 2024-05-19 06:52: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