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土壤学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职业技能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09:31ė75512次浏览639条评论

中国大学土壤学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讲 绪论

单元测验-绪论

1、中国整答土壤指覆盖于 的大学疏松层。
A、土壤地球陆地表面
B、学答水域底部
C、案m案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
D、中国整答浅水域底部

2、大学水、土壤肥、学答气、案m案热是中国整答土壤 要素。
A、大学肥力
B、土壤环境
C、学答营养
D、案m案健康

3、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 。
A、表层
B、交界面上
C、中心
D、底层

4、提出五大成土因素学说的是?????????学派。
A、农业化学土壤学
B、农业地质土壤学
C、土壤发生学
D、现代土壤学

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
A、贮存和供应养分
B、接纳、贮存和供应水分
C、生物支撑作用
D、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6、土壤的固相由 组成。
A、矿物质
B、有机质
C、空气
D、水分

7、国际土壤年的主题是“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希望唤起全世界对土壤的关注,提高对土壤保护的认识,推进土壤管理工作,促进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8、德国化学家法鲁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田间作物的产量决定于施入土壤中的矿质养料的数量。

9、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将12月 日定为“世界土壤日”,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

10、土壤学的主要分支为 、土壤化学、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土壤地理学。

单元作业-绪论

1、简述土壤健康具有哪些核心指标?(30%)健康的土壤能维持哪些功能?(30%)土壤所面临的健康问题?(40%)

第三讲 土壤固相组成

单元测验-土壤固相组成

1、同晶替代的结果是?? ???。
A、矿物的晶格构造和电荷性质都不变
B、矿物的晶格构造和电荷性质都变化
C、矿物的晶格构造不变,但电荷性质改变
D、电荷性质不变,但矿物的晶格构造改变

2、1:1型矿物的晶层间由???? ???连接。
A、氢键
B、范德华力
C、水膜
D、静电引力

3、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土壤有机质一般以那些形态存在?
A、新鲜有机物质
B、半分解有机物质
C、土壤腐殖质
D、土壤生物

4、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分解和合成作用重新形成的特殊有机质。根据不同的溶剂浸提土壤,可将腐殖质划分为下面那些组分?
A、胡敏素
B、胡敏酸
C、富里酸
D、有机酸

5、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6、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别,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按沙粒、粉粒、黏粒的质量百分数组合将土壤质地划分为13级。

7、旱地改成水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8、土壤矿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 。

9、当前对土壤颗粒按其大小分级时,国内外存在多个分级标准,其中美国制(1951)将黏粒上限从5 μm下降至 μm,这一黏粒上限已为世界各国粒级制所公认和采用。

10、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转化过程,主要向两个方面转化,即有机质的矿质化和 过程。

单元作业-土壤固相组成

1、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第四讲 土壤生物

单元测验-土壤生物

1、以下不属于土壤原生动物的是 ()
A、鞭毛虫
B、变形虫
C、线虫
D、有壳虫

2、以下关于土壤细菌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氮细菌往往是自养菌
B、Pseudomona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C、芽孢杆菌对土壤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D、农耕过程会影响土壤细菌总量但不会改变其组成

3、下列有关影响土壤生物分布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高盐土壤中可能存在嗜盐和耐盐微生物。
B、土壤地理位置差异往往导致影响土壤生物分布的因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来自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C、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氧气含量下降,厌氧微生物比例通常会升高。
D、改变地上植被类型通常不能改变土壤生物的分布。

4、某课题组研究放牧对某干旱地区土壤生物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放牧导致真菌、细菌数量显著下降,而真菌细菌比例不变,土壤理化性质中含水量、总碳、总氮下降。由此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些合理推测()
A、放牧导致土壤养分水平和含水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微生物数量降低的关键因素。
B、放牧导致地上植被的减少可能导致水分蒸腾作用加快。
C、真菌细菌数量下降导致土壤真菌细菌组份发生变化。
D、放牧对该干旱地区土壤生物群落产生不利影响。
E、真菌细菌比例不变暗示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对放牧这一扰动具有一定的抗性。

5、土壤环境中藻类和蓝细菌是同样营养类型的微生物。

6、土壤古菌只包括广古菌门和泉古菌门。

7、土壤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分别属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8、土壤真菌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寄生生物或病原体、共生者。

9、地衣是光合微生物和_________的共生体。

10、根据形态可以将菌根分为 和外生菌根,最常见的内生菌根是丛植状菌根。

单元作业-土壤生物

1、请简述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

第五讲 土壤物理性质

单元测验-土壤物理性质

1、一般以____g/cm3作为大多数土壤密度的平均值()
A、2.65
B、2.55
C、2.75
D、1.65

2、一般田间土壤容重的变化范围在______g/cm3()
A、1.0~1.5
B、1.5~3.0
C、0.5~1.0
D、0.2~0.3

3、以下是土壤力学性质的有:()
A、粘结性
B、粘着性
C、塑性
D、胀缩性

4、依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可以将土壤水分分为:()
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5、土壤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6、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气体扩散和整体流动。()

7、土壤水势主要分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和重力势。()

8、土壤容重与孔隙容积大小成__相关。

9、土壤孔隙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土壤容重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单元作业-土壤物理性质

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何作用?

第六讲 土壤化学性质

单元测验-土壤化学性质

1、下列哪种矿物的胶体表面以内表面为主()
A、高岭石
B、蒙脱石
C、铁铝氧化物
D、水云母

2、CEC是以下哪个名词的缩写()
A、盐基饱和度
B、土壤比表面积
C、阳离子交换量
D、土壤有机质

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有哪些()
A、快速可逆反应
B、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C、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原则
D、补偿阳离子和陪伴阴离子都对阳离子交换反应有影响

4、影响土壤酸减缓冲性的因素有哪些()
A、土壤质地
B、土壤水分含量
C、土壤有机质含量
D、土壤无机胶体类型

5、永久电荷是由于粘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这种电荷不受介质的pH值的影响,主要存在于1:1型矿物中,而在2:1型矿物中很少。

6、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是指阴离子进入粘土矿物或氧化物表面金属原子的配位壳中,与配位壳中的羟基或水合基重新配位,并直接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结合在固体表面的一种吸附作用。

7、如果土壤的通气性好,则土壤Eh低,反之,如果土壤通气性差,则Eh高。

8、根据表面结构的特点,可将土壤胶体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

9、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

10、在土壤酸度指标中,土壤活性酸常用 和 两种酸性强度指标表示。

单元作业-土壤化学性质

1、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解释说明

第七讲 土壤养分

单元测试-土壤养分

1、土壤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A、铵态氮
B、硝态氮
C、有机态氮
D、亚硝态氮

2、酸性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
A、磷酸钙
B、磷酸铁
C、闭蓄态磷
D、磷酸镁

3、以下哪些措施属于提高土壤有效磷的途径?
A、调节土壤酸碱性(pH6.5-6.8)
B、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C、土壤淹水
D、合理施用磷肥

4、土壤中钾的有效化过程包括()。
A、矿物风化
B、钾的固定
C、缓效钾释放
D、交换性钾解吸

5、土壤中铵态氮移动性较大,通气不良时易发生反硝化损失,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6、土壤中无机态磷的含量要高于有机态磷的含量。

7、在2:1型黏土矿物中,四面体电荷数越多,固定钾的能力越弱。

8、土壤有效氮指能够被当季作物利用的氮素,包括无机氮和 。

9、土壤钾按化学组成可分为矿物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 。

10、用碱提取法(包括碱性高锰酸钾法)所测得的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 的氮量称为 ,常作为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

单元作业-土壤养分

1、简述土壤中磷素固定的主要机制。

中国大学土壤学

中国大学土壤学作为一个研究土壤的学科,一直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涵盖了土壤的形成、特性、利用与保护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历史

中国大学土壤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最早成立于1914年的南京高级农业专门学校。20世纪20年代,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土壤学研究机构——中国土壤研究所。此后,中国大学土壤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不断取得了新的成就。目前,我国拥有一流的土壤学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2.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教学内容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土壤肥力学、土壤环境学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如土壤采样、土壤分析等。

3.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研究方向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土壤微生物与生态系统、土壤质量评价与修复、土壤污染与治理等。

4.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研究成果

中国大学土壤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研究成果也屡获殊荣。例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推动了全球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的进展。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兼具使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新型农业资源——黑土。

5. 中国大学土壤学的未来展望

中国大学土壤学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与现实社会的需求对接,更加注重研究实用性、前沿性的问题,为中国农业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土壤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