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网课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2:51:24ė17411次浏览690条评论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周vs第二周: 心理学概述

概述部分的中国章节作业相关测验题

1、“一千个人的大学答案答案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表明人的生心心理具有( )。
A、理学客观性
B、课后主观性
C、中国章节作业目的大学答案答案性
D、社会性

2、小学人的生心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理学认知
B、课后需要
C、中国章节作业客观
D、大学答案答案个性

3、小学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4、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6、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特点。
A、概括性
B、预见性和目的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制约性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能力

9、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弧
D、反射

10、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望梅生畏
D、含梅流诞

11、强烈的光刺激视网膜引起瞳孔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
A、条件反射
B、定势
C、连锁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2、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
B、吮吸
C、望梅止渴
D、膝跳

13、认识过程包括( )
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性格

14、脑干包括( )
A、大脑
B、小脑
C、延脑
D、桥脑

15、大脑皮层包括(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16、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关系( )
A、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B、无条件反射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C、没有无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D、没有条件反射就没有无条件反射

17、人的心理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18、无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中形成的反射。

19、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20、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作业: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

1、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首题为“琴”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如果我们把“琴声”比做心理,你如何根据这首诗去形象化地理解心理的实质?

第八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测验

1、将儿童的饼干藏起来,以后,他会去寻找,将他的饼干掰成两半儿,他会觉得饼干变多了,这说明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跳一跳,摘果子”体现维果斯基的( )
A、掌握学习理论
B、先行组织者策略
C、最近发展区观点
D、认知-结构学习观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小学生对应的是( )。
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B、自主感对羞耻心与怀疑阶段
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获得永久客体性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成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6、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平衡与守恒
B、刺激与反应
C、同化与顺应
D、尝试与顿悟

7、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8、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现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统一感

10、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学习通小学生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的学科。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因此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培养十分必要。

小学生心理特点

1、认知能力较弱。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上还处于发展初期,对事物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2、情感易受干扰。小学生情感丰富,但情感体验不够深刻,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自我意识欠缺。小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缺乏自我意识的掌控能力。

4、社交能力尚未形成。小学生的社交能力还在初步形成阶段,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指导和培养。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习焦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这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困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并鼓励。

2、情绪失控。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理解,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让其逐渐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

3、人际关系不良。小学生的社交能力还在初步形成阶段,需要家庭和学校的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4、自尊心缺失。小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赞扬,让孩子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法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下锻炼自己,培养其人际交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小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观念。

4、注重孩子的成长轨迹。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

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

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也从高校逐渐延伸到了中小学阶段,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备的一门课程。中国的大学小学生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对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怀。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心理学教育与研究,这一发展潮流逐渐延伸到了小学阶段。2002年,教育部正式将心理学列入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中,并逐渐普及。此后,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者们不断探索心理学对于中小学生的作用,提出了许多关于心理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的意义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它关注的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中国的小学生心理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更是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提高自我认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这种教育也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素质。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同时,教育方法也非常多样化,包括讲授、实践和互动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会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观看心理学相关视频和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等方式去了解心理学,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课程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课程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教授学生。
  • 优化教材,让教材更加实用和生动,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并提高心理素质。
  •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并能够及时地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结论

中国大学小学生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心理学教育的方法和效果,并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让中国的小学生心理学教育更加完善和有效。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