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传播学_4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益智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7:05:53ė33785次浏览627条评论

超星传播学_4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讲 理解传播

理解传播

1、超星传播1948年,学课习通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后答 1902—1978)提出( ),这就是案学一个典型的传播是传递的定义
A、传播的完整5W模式
B、把关人理论
C、答案传播是超星传播控制
D、传播是学课习通游戏

2、和“传播即传递”中柏拉图的后答心心相印的传播理想不同,学者( )认为,案学传播不是完整心连心,而是答案手拉手。不要使传受双方处于一方说、超星传播另一方听的学课习通不平等状态,而应该平等地进行撒播,后答让受者拥有自由解读的权利。
A、詹姆斯·卡里
B、彼得斯
C、杜威
D、史蒂芬森

3、控制研究是对“5w”模式中哪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A、谁
B、说了什么
C、取得了什么效果
D、对谁

4、传播学公认的的四位奠基人包括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A、施拉姆
B、帕克
C、卢因
D、塔尔德

5、美国学者詹姆斯·卡里(James W.CArey,1934-2006)提出了()。
A、传播的权力观
B、传播的控制观
C、传播的撒播观
D、传播的仪式观

理解传播

1、“传播是控制”与“传播是权力”两种话语有何异同?

2、在现实生活中找个例子,举例说明“传播是权力”这一话语的具体表现。

第二讲 传播的模式、研究史与范式

传播研究的历史

1、信息论创始人申农表了著名论文()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息论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通讯系统的模式。
A、《传播模式论》
B、《传播的数学原理》
C、《大众传播学诸论》
D、《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传播学兴起于何时( )以后。
A、20世纪4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中叶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把自我分成两个部分,提出了“主我”(I)、“客我”(me)理论。
A、库利
B、米德
C、布鲁默
D、帕克

4、“范式”概念是由()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
A、库恩
B、库利
C、托勒密
D、杜威

5、亚理斯多德在其《修辞学》中,认为演讲想要成功,取决于三个要素,分别是:()
A、演讲者的品格
B、演讲的内容逻辑
C、对受众的情感诉求
D、演讲行为的风格

6、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

7、传播学公认的的四位奠基人包括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8、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9、最早指出传播过程存在“噪音”的传播模式是( )

10、在拉斯维尔的传播的5W模式中,传播就是讯息(message)从传播者向受传者的()

传播的模式、研究史与范式

1、简单解释传播学研究的三种范式分别是什么?

2、哪些条件,让“传播研究”在美国首先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第三讲 自我传播:符号、自我与社会

自我传播:符号、自我与社会

1、约哈里之窗模型中,我知道但他人不知道的自我是()。
A、开放的自我
B、隐藏的自我
C、盲目的自我
D、未知的自我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鲁默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
B、米德提出了“镜中我”理论
C、库利认为自我是由“主我”“客我”共同构成的
D、意义是在个人的思考过程中产生的

3、对于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米德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B、“自我”可以分解 “主我”和“客我”
C、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他将按照他人对他的态度来左右自己
D、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代表了人的冲动的倾向和自发的行为

4、皮尔士的符号类型的三分法中不包括那个类型()
A、图像符号(icom)
B、标志符号(index)
C、象征符号(symbol)
D、信号(code)

5、以下哪种传播是人类传播中的非社会性传播()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符号、自我与社会

1、理解符号学的游戏: 要求: 1、尽可能多的在下表中列出能够引发“所指”的“能指”,所有的“能指”都必须是可视的图像或者实实在在的物件,不允许有人物对话出现。 2、要确保避免产生错误的所指。 思考并回答: 1、哪个“所指”是最难列出“能指”的?为什么? 2、“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3、你列出的“能指”有没有会误导别人的? 4、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你用到的最主要所指有哪些?你觉得其中哪些可能会误导别人?

2、用“意义三角”来分析一个你所熟悉的产品或企业品牌,看看你能从中挖掘出多少意义。

第四讲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1、下列国家中,不确定性回避较低的国家是()
A、智利
B、法国
C、日本
D、印度

2、根据社会渗透理论,一个人的人格有着不同方面。其中,最外层是()
A、社会地位
B、公众形象
C、私人形象
D、心理形象

3、社交信息处理理论把关系看成是
A、稳定不变的
B、处于发展之中的
C、接近发展完全的
D、已经发展完全的

4、相比起其他的传播渠道,人际传播传递信息的渠道较少、方法较为单一。

5、人际传播是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1、非语言传播都有哪些形式,举例聊一聊非语言传播在人际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

2、我们如何使用各种新媒体,比如说微信、微博等降低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第五讲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快闪概念的发明者是()
A、李普曼
B、塔尔德
C、Howard Rheingold
D、杜威

2、下列哪项不是意见领袖的特征?
A、较多的社会联系
B、较小的社交范围
C、更多地接触相关媒介
D、较强的人格魅力

3、谣言传播过程中,会向()的方向演变。
A、长而复杂
B、短而复杂
C、长而清晰
D、短而清晰

4、流言的三种形态的变型不包括以下哪种?
A、削平
B、异化
C、锐化
D、同化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1、你觉得当代的网民是“乌合之众”还是“聪明的暴众”?

2、欧美近日围绕“疫情”出现了一些流言,如「5G 导致病毒传播」,「比尔盖茨蓄谋清除人类」,了解这些流言的详情,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会产生流言的传播呢? 2)为什么有些时候人们愿意相信流言呢?

第六讲 媒介演化与与社会

媒介演化与社会

1、麦克卢汉认为是()催生了现代“民族”的概念。
A、口语媒介
B、印刷媒介
C、电视媒介
D、广播媒介

2、传播学的哪一学派关注媒介本身对文化的影响?( )
A、哥伦比亚学派
B、多伦多学派
C、芝加哥学派
D、法兰克福学派

3、“媒介即讯息”、“媒介即按摩”的观点是由哪位学者提出?( )
A、詹姆斯·凯瑞
B、约书亚·梅罗维茨
C、马歇尔·麦克卢汉
D、哈罗德·英尼斯

4、传播的时空偏向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A、詹姆斯·凯瑞
B、约书亚·梅罗维茨
C、马歇尔·麦克卢汉
D、哈罗德·英尼斯

5、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中,核心概念是( )。
A、情境
B、感觉
C、时空
D、交流

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伪后台行为”()
A、录制《与卡戴珊同行》
B、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间隙录制发布搞笑抖音短视频
C、中性气质明星广受欢迎
D、在朋友圈晒网红饭店打卡照片

7、下列哪本书不属于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A、《童年的消逝》
B、《如何看电视新闻》
C、《娱乐至死:娱乐时代的公共话语》
D、《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媒介演化与社会

1、在网络传播时代,你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2、以具体媒介为例,说明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

第七讲 大众传播的效果(上)

大众传播的效果(上)

1、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功能理论里不包括以下哪项( )
A、社会地位赋予
B、社会规范强制
C、麻醉的负面功能
D、准社会关系功能

2、议程设置理论的着眼点是效果形成过程中的( )
A、态度阶段
B、行动阶段
C、认识阶段
D、情感阶段

3、史蒂芬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 )功能
A、游戏功能
B、环境守望
C、社会协调
D、文化传承

4、以下关于“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的各种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说服对象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B、论题简单、论旨明确,对象文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明示结论
C、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好
D、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比不下结论效果好

5、“数字鸿沟”不表现在哪个方面?
A、全球鸿沟
B、社会鸿沟
C、民主鸿沟
D、科技鸿沟

大众传播的效果(上)

1、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都有哪些?

2、哪些因素造成了“知识沟”?

第八讲 大众传播的效果(下)

大众传播的效果(下)

1、观看者反复接触电视的暴力场面,容易变得迟钝,自动适应了电视的暴力场面,对暴力的容忍会使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暴力更加无动于衷,这种效果被称为( )。
A、净化
B、脱敏
C、唤起
D、抑制解除

2、下列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的研究具有强烈批判理论色彩的是( )。
A、议程设置
B、培养分析
C、使用与满足
D、第三人效果

3、跨越实证和批判两个研究范式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是( )
A、议程设置
B、培养分析
C、使用与满足
D、第三人效果

4、与培养理论相比,主流化理论( )
A、都描述了电视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B、特别强调了权力精英通过电视对受众的社会控制
C、关注不同观看量的电视观众之间的培养差异
D、转而关注更为一般的意识形态、霸权和社会控制问题

5、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低估他人的倾向
B、高估自己的倾向
C、信息对自己有利
D、受信息影响显得自己很不明智

6、下面的哪一项不属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涵( )
A、大众媒体常常成为个人估计意见气候的主要依据
B、对孤立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C、个人会感受到孤立恐惧的威胁,但对这种威胁的感知是时断时续的
D、社会运用孤立恐惧来对付背离者

大众传播的效果(下)

1、请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第三人效果”的表现和原因。

第八讲 大众传播的内容生产

大众传播的内容生产

1、卢因最早提出下列哪个概念( )。
A、把关人
B、地球村
C、沉默的螺旋
D、培养分析

2、媒体组织的公众的目标指的是( )。
A、促进民主的实现,实现公众的自我管理
B、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C、通过生产吸引受众的媒体产品,通过发行、广告或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经济效益
D、在众多公众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促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3、早在1961年,美国学者布尔斯廷(Boorstin)就提出了一个概念——“伪事件”(pseudoevent)来指称为了得到媒体报道而人为制造的新闻事件。以下哪些描述不符合伪事件的特征( )。
A、是自发产生的,不是事先计划、安排的和主动引发的
B、它的主要目的(但不绝对如此)是为了被立即报道或复制
C、伪事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暧昧多义的
D、伪事件通常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4、1961年,学者( )提出了一个概念——伪事件来指称为了得到媒体报道而人为制造的新闻事件。
A、麦奎尔
B、诺尔—纽曼
C、拉扎斯菲尔德
D、布尔斯廷

5、被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理论是( )。
A、威权主义理论
B、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C、极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大众传播的内容生产

1、你认为“把关人”能够决定媒体的内容吗?为什么?

学习通传播学_4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显得尤为重要。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关注的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效果。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向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传递的过程。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有三个方面:

  • 传播者: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机构等
  • 受众: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机构等
  • 信息:传播的对象,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和作用
  2. 传播效果:信息传递后对受众行为、态度、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3. 传播内容:信息传递的内容,如新闻、电视剧、广告等
  4. 传播方式: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口头、书面、网络等
  5. 传播机制:信息传递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如传染病传播的机制

传播学的应用

传播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例子:

  • 广告宣传:传播学对广告的制作和投放有很大的帮助
  • 政治宣传:政治宣传是传播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 舆情管理:传播学对舆情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传播学的未来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传播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学的未来也将更加广阔。

总之,传播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对于广大的传媒从业者来说更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学习通传播学_4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显得尤为重要。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关注的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效果。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向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传递的过程。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有三个方面:

  • 传播者: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机构等
  • 受众: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机构等
  • 信息:传播的对象,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和作用
  2. 传播效果:信息传递后对受众行为、态度、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3. 传播内容:信息传递的内容,如新闻、电视剧、广告等
  4. 传播方式: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口头、书面、网络等
  5. 传播机制:信息传递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如传染病传播的机制

传播学的应用

传播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例子:

  • 广告宣传:传播学对广告的制作和投放有很大的帮助
  • 政治宣传:政治宣传是传播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 舆情管理:传播学对舆情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传播学的未来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传播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学的未来也将更加广阔。

总之,传播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对于广大的传媒从业者来说更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