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简明世界史(二)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问答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6:55:30ė25175次浏览656条评论

尔雅简明世界史(二)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周 “大西洋革命” (上)

第一周作业

1、尔雅结合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简明过程,谈一谈这个两个革命运动对当时世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世界史课影响?

第二周 大西洋革命 (下)

第二周测试

1、下列有关拿破仑的后答治国方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宽了对新闻出版的案学控制
B、限制新教和犹太教的习通发展
C、重视军队的题目建设
D、反对封建王朝的答案复辟
E、鼓励工商业的尔雅发展
F、制定了一系列的简明资产阶级法典
G、积极进行教育改革

2、世界史课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后答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案学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下列哪一说法可以论证拿破仑所言
A、习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题目民法经典
B、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
C、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社会各阶层拥护

3、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献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实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的一面;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对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由其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失败所致
B、拿破仑对欧洲的统治引起欧洲各国的抵抗
C、战争连年使得法国国内民众不满情绪日增
D、拿破仑个人革命性的减弱

5、下列有关维也纳体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取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
C、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
D、开启了欧洲各国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

6、下列哪场战役中拿破仑被打败?
A、莱比锡战役
B、滑铁卢战役
C、马伦哥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
E、耶拿战役
F、马尔姆战役

7、下列哪个国家在拿破仑战争中被兼并
A、比利时
B、普鲁士
C、荷兰
D、奥地利
E、俄国

8、下列有关19世纪初普鲁士改革的内容中,描述欠妥当的是
A、实行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反对民族主义教育
B、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C、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废除行会制度
D、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和后备兵役制

9、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B、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10、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最大不同点是
A、拿破仑倾向封建专制,华盛顿不迷恋权力
B、华盛顿军事才能比拿破仑高超
C、自觉放弃了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机会
D、华盛顿沉重打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拿破仑则扶植封建势力

第五周 大民族国家的巩固(下)

第五周单元测验

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通过撤销衰败选区的席位、减少小选区的席位等办法,一共空出了多少个议员的席位?
A、56
B、112
C、31
D、143

2、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A、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1867 年巴黎博览会的举办
C、1875年宪法的通过
D、巴黎公社的成立

3、德意志各邦中奥地利、普鲁士两强崛起,为什么最后是由普鲁士领导统一了德国?
A、普鲁士1807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等
B、普鲁士经济发展水平居各邦之首,建立并领导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C、奥地利经济落后,闭关自守,不谋求建立统一经济市场
D、以上因素都有

4、意大利统一前长期受到外国势力的控制之下,只有哪个政权属于本土王朝?
A、伦巴底
B、威尼斯
C、撒丁王国
D、那不勒斯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农奴获得人身解放
B、农奴可赎买一块份地
C、村社自治,设立调停吏
D、以上都是

6、1820年美国通过的“密苏里妥协案”中规定未建州的西部土地以哪个纬度为界划定自由州与蓄奴州?
A、北纬30度
B、北纬36度
C、北纬36度30分
D、北纬40度

7、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哪一项重要法案,正式确认废除奴隶制?
A、《解放黑奴宣言》
B、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C、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
D、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

8、1871-1873年,日本明治派出大型使团,访问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这个使团的团长是哪位?
A、伊藤博文
B、岩仓具视
C、西乡隆盛
D、大久保利通

9、在加拿大历史上被尊称为“新法兰西之父”的是哪位探险家?
A、乔万尼·卡伯特
B、雅克·卡蒂埃
C、亨利·哈得逊
D、萨米埃尔·尚普兰

10、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次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A、1815
B、1837
C、1838
D、1870

11、加拿大建国后自治领首任总理是哪位?
A、麦克唐纳
B、麦肯齐
C、德拉姆
D、约翰逊

12、德国统一经历了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是第几次?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都不是

第七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格局

第七周作业

1、结合史实,谈一谈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九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上)

第九周单元测试

1、20世纪初,欧洲逐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其中的同盟国集团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A、英国、法国、俄国
B、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C、德国、意大利、日本
D、英国、法国、苏联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消耗战,以至于被称为“绞肉机”是哪个战役?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瓜分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和会还不顾中国的反对与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全部移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引发了哪一个重大事件?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中国成立

4、以下关于国际联盟的表述是正确的?
A、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B、英、法、美、意、日五国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
C、有效地制止了侵略
D、具有权威性与普遍性

5、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运动兴起,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哪项成果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6、罗斯福总统就职后,3月12日发表第一次著名的“炉边谈话”,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A、解释银行暂停营业的举措
B、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C、劝说人们把钱存回银行
D、三项均是

7、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政法律? A 《农业调整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联邦紧急救济法》 D 《中立法》 正确答案:D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
D、《中立法》

8、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党,“法西斯”一词的原义是什么?
A、独裁统治
B、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
C、罗马执政官
D、民主政治

9、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提供的机会迅速崛起。纳粹党的全称是什么?
A、德国工人党
B、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C、德国社会党
D、德国民主党

10、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哪一个部门?
A、棉纺织业
B、食品加工业
C、重工业
D、石油工业

11、对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美国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A、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
B、通过国际联盟对日本予以制裁
C、史汀生主义或不承认主义
D、与日本断交

12、依据哪项法案,美国成为了二战中“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A、《中立法》
B、新《中立法》
C、《租借法案》
D、《驱逐舰—基地协定》

13、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
A、诺曼底登陆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美国与英国发表《大西洋宪章》
D、雅尔塔会议

简明世界史(二)期末测试

《简明世界史》(二)期末考试客观题部分

1、启蒙运动时期,以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战场。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E、爱尔维修

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在俄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B、工业发展速度快
C、主要依靠国内的资金
D、农奴制对俄国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E、资产阶级在俄国十分强大

3、罗斯福总统就职后,3月12日发表第一次著名的“炉边谈话”,其主要内容是:
A、解释银行暂停营业的举措,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B、抨击国内的孤立主义主义情绪
C、提醒民众注意国内外法西斯主义的危害
D、提出新建大型公共工程,拯救失业

4、以下哪项不是日本明治的政策:
A、主权在民
B、尊王攘夷
C、文明开化
D、殖产兴业
E、富国强兵

5、一战结束后,为何过了短短的2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
A、各列强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B、凡尔赛体系无法调和各列强之间的矛盾
C、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E、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

6、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
A、最高行政权属于国会
B、宣布奴隶制违法
C、确立了联邦制
D、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E、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F、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为武装部队总司令

7、下列不属于19世纪欧洲的政治思潮的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族主义
E、社会主义
F、保守主义

8、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革命发生
B、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对外战争

9、下列哪项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的海外扩张政策:
A、门罗主义
B、门户开放
C、大棒政策
D、金元外交

10、对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美国采取的政策是:
A、史汀生主义或不承认主义
B、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
C、通过国际联盟对日本予以制裁
D、与日本断交

11、美国独立战争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的居民主要为天主教徒。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关系方面最突出的变化是垄断组织的出现。

1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改名为民主党和共和党。

1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15、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是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16、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17、维也纳体系是建立在正统主义和大国均势两个重要原则之上的国际体系。

18、《拿破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法律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在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有两位首相影响着统一进程,他们分别是俾斯麦和加里波第。

20、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简明世界史(二)》期末考试主观题部分

1、近代以来崛起了一些世界性的大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根据自己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阐述以上各国兴盛的原因。

学习通简明世界史(二)_1

欢迎大家来到学习通简明世界史(二)的学习之旅,本课程从中世纪的欧洲开始,讲述了欧洲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以及欧洲与亚非的联系和互动。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经济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由各个封建领主和城市组成的。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地的国家和政权都非常弱小和分散,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封建主义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封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即封建主对农民拥有土地的控制权。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这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所致。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手工劳动完成的,而且土地的分配非常不公正。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宗教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宗教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基督教成为了欧洲主要的宗教,教皇成为了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文化上,欧洲开始出现一些重要的文化运动和思想家,例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文化从中世纪向现代转变。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学者,例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莎士比亚等。

欧洲的探险和殖民

随着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增强,欧洲开始向海外扩张。在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这些活动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形成。

欧洲在殖民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方式,包括强迫劳工、奴隶贸易和文化侵略等。这些殖民活动对欧洲和殖民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洲与亚非的关系

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与亚非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早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了殖民和帝国主义。欧洲的殖民和帝国主义活动对亚非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历史、文化和经济上高度分散的地区,但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重要事件的推动下,欧洲开始逐渐走向现代。欧洲的殖民和帝国主义活动对亚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Ɣ回顶部